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是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合理优化农机工程管理,确保农机工程管理实现更高的先进化和高效化,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篇1:

内蒙古加强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管理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从2008—2012年项目实施情况看,项目区农牧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产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的目标。

一、项目实施情况

在资金投入方面,2008—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63.46亿元,其中:获得中央补助和奖励资金15.39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10.51亿元,盟市旗县配套资金6.31亿元,整合资金12.24亿元,社会投入资金19.01亿元。实现了中央投入1元钱,引导地方和社会投入4.8元的效果。

从项目实施效果看,2008年17个旗县、2009年19个旗县、2010年28个旗县、2011年43个旗县、2012年57个旗县,先后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形成了大兴安岭东南沿线、西辽河平原、燕山丘陵中部4个盟市16个旗县玉米产业带;浑善达克沙漠南部、大青山南北麓两线4个盟市10个旗县马铃薯产业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大草原草原畜牧业、沿黄河两岸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舍饲畜牧业5个盟市17个旗县肉羊产业带;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中心城市4个盟市17旗县蔬菜产业。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优势主导产业带最集中、跨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受益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通过5年的集中建设,内蒙古16个玉米产业项目旗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0.2万亩,平均亩产提高200公斤以上,受益农民38.2万人;10个马铃薯产业项目旗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1.8万亩,平均亩产提高1000公斤以上,受益农民44.3万人;17个肉羊产业项目旗县建设肉用种羊核心场190 个,育肥园168个、家庭牧场及杂交繁育场5249个,建设标准化棚圈 64.53万平方米,受益农牧户1万多户;蔬菜17个旗县共新建设施面积9.5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

据统计,2008—2012年,内蒙古项目区新增玉米产量35.9亿斤、马铃薯产量123.3亿斤、蔬菜产量124.9万吨、肉羊出栏 1133万头(只)。项目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现代农业项目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3%。

二、基本经验

(一)统筹规划,在项目选择上求特色。自治区在充分调研和对比分析各地农牧业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产业基础好、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玉米、马铃薯、肉羊、蔬菜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各项目旗县对项目实行统一谋划,统一决策,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做到规划跟着产业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突出重点,在支持环节上求实效。按照“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能考核”的要求,分别选择一两个关键环节支持。如对玉米、马铃薯产业,重点支持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肉羊产业,重点支持高标准育肥园区、杂交繁育场以及标准化家庭牧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蔬菜产业,重点支持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建设。

(三)突破传统,在支农方式转变上求创新。

各项目旗县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用活政策,用活资金,普遍树立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念,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自治区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财政补助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基层政府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各地积极创新支农方式和资金管理机制,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对项目旗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资金整合力度、资金管理成效和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和意愿等情况,实现项目的退出和准入。

(四)改革创新,在项目管理机制上求突破。

在部门协作上,注重部门间的联动,发挥整体效益,如财政部门通过资金引导把龙头企业引进来,帮农业部门进行土地整理,集中连片;在资金使用上,财政部门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入,把现代农业的基础打牢;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县级为主、市级监管、省级备案”,将项目立项审批权完全赋予地方,由地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自主确定立项产业、支持额度、支持环节、支持区域和具体项目,并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对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指导思想不明确,态度不积极,主动性不够强。

二是个别旗县对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缺乏深刻理解,把该项目视为简单的项目资金,没有充分发挥部门联动、资金整合的优势和积聚效应,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是受现行制度及部门条块分割等体制性障碍影响,一些涉农部门不能积极主动参与,仍然存在部门利益化。

四是上下之间和部门之间联动措施不够,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是在旗县级进行,上级部门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没有同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四、工作建议

(一)坚持“中央宏观调控、地方自主选项”的基本原则不变。现代农业项目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有效工作机制,取消项目申报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完全由地方自主选项并组织实施。

(二)推行“中央宏观指导,县级为主、市级监管、省级备案”的监管新模式。中央层面应加大制度建设,如报账制管理办法、资金监管办法以及建立资金使用动态反馈机制。省级层面应细化实施方案编制内容并量化到统计表,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和“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能考核”的原则以县级实际执行数进行编报和审查,可有效增强资金可预见性和灵活性,并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

(三)建立责任与权利相匹配的管理机制。按照“谁管理、谁分配,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中央层面负责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给地方赋予更多的政策依据。地方应负责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监管和支出责任。

(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工作。确定下放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权限,尽快完善与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相适应的制度办法。在项目安排中强调规划的指导作用,确保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跟踪研究和通报下放财政管理权限的落实、运行情况。

责任编辑:欣闻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处

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篇2:

提强化农机工程管理,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是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合理优化农机工程管理,确保农机工程管理实现更高的先进化和高效化,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从管理体系,管理手段,资金投入和农机监理四个角度综合探究进行农机工程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机工程管理;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引言: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工程管理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对其农业建设进行合理优化,使其农业生产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明确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对其农机工程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特此进行本次研究,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更高的现代化。

一、完善管理体系

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管理体系是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农机部门需要科学制定农机管理制度,确保在开展农机管理工作时,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进而确保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人员出现意见分歧,使其能够科学应对各种问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国家农业需要针对农机工程管理制定整体工作条例,并为农机管理工作设定详细的标准和要求,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具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为农机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进而保障顺畅进行该项工作[1]。与此同时,地方农业部门还需要针对当地具体情况补充相关条例,我国自然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对农机的使用类型和使用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农业部门需要对当地生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农机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确保农机使用能够高度满足当地生产需求,进而确保农業生产和农机技术实现有效结合。最后还需要进行数据互通平台的合理构建,一般情况下,农机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的维修人员和设计人员,无法解决在农业生产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此时农业部门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平台的科学构建,确保农机技术人员可以和各地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进而保障可以对其农业机械的应用进行专业指导,确保农机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针对性。

二、优化管理手段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机械化事情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此时合理应用农用机械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对农机加强管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机管理的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对其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所以为了确保能够高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关单位需要对先进管理手段进行合理应用,确保能够对农机工程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农机工程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登记,所有工作人员对其相关职业能力和具体职务进行详细登录,同时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农机指挥科学构建管理体系,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和统一调配,实现科学管理制度的有效形成,确保管理中心在农机管理中,能够对其进行更为科学的调配。与此同时,还需要科学应用现代通讯手段,确保指挥中心可以和地方管理小组进行有效的联系,进而保障能够加大管理力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需要确保农业部门可以高度重视农机工程管理,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可以进一步明确强化农机管理的重要意义,使农民群众可以高度认可农机工程,对农机进行更为全面的推广。其次,农机管理部门在向上级部门提交资金申请时,需要将其资金使用途径标明,确保其详细性,例如招募管理人员补充管理软件和管理设备,确保上级部门能够更为充分的了解开展农机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进而保障相关部门在农机管理工作方面可以加大资金倾斜力[2]。最后,管理部门还需要对其项目资金进行重新规划,一般情况下,农业管理部门具有较大的工作面积,设计繁杂的资金支出项目,农机管理部门需要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合理优化,同时还需要和推广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需求,基于生产需求配置相关设备和工作人员。除此之外,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农机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部分过时的机械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会对其农业生产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大农机管理资金,及时更换农机设备,或对其进行科学改进,确保能够更为高效的开展农机管理工作。

四、加强农机监理

针对农机监理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可以使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农机监理工作,使农机监理工作具有更高的地位,进而保证相关单位能够有效落实农机监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农机监理科学建立安全体系和管理体系。首先需要针对农机监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宣传农机监理工作时,宣传单,宣传片和专业讲座都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同时只有确保经费充足,才能使农机部门积极引进最新设备,进而保障高效完成农机监理工作。其次,还需要对农机监理工作加强宣传,一般情况下,农机在农忙时期具有较高的使用率,所以农机部门需要定期宣传农机的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确保能够更高效的开展农机监理工作。

五、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机监理,能够对其农机工程管理进行合理优化,使我国现代农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能够实现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俊. 加强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农家科技, 2019, 000(012):10.

[2] 苏芝忠.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 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J]. 河北农业, 2020, No.306(09):61-62.

作者:热孜万古丽·依米提

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 篇3:

加强种子信息管理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摘 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种植技术、环境、种子质量等因素决定了农作物产值的高低,其中,种子质量与农业种植产量、农民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为此,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加快种子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种子管理水平,规范种子市场,严格把控,全面保障和落实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供参考。

关键词:种子信息管理;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新时期下在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中,种子合理化应用是一切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随着信息化在现代化农业中的逐渐普及和应用,种子产业的各个领域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种子的好坏,不仅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各相关单位应加强种子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在信息技术、价格、品种管理、信息发布与交流等方面,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种子信息管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

种子信息化管理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完善种子市场管理是现代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临夏县种子管理站结合全县农作物种子需求和种子市场发展状况,利用全国农作物种子管理综合业务平台和农作物种子企业业务办理集成平台系统,对农作物种子从种子来源、去向等方面开展种子日常监管。种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业市场的发展和种子科学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序与规范化的保障,满足了不同阶层农户对优质种源的多样化需求。为使种子市场早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可完善种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增产增收。

1.1 种子管理信息化在品种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种子品种管理信息的应用,实现了品种推荐和咨询,提高了农业部门对种子品种的决策能力,优化和补充了对农户的社会服务性功能。此外,利用种子追溯系统(二维码追溯),可使种源追踪有据可查,该系统通过在线生成二维码,且每一个二维码都具有唯一性,这样每一袋种子都被全程记录,让农户清晰地了解种子产地、生产、仓储、流通环节的质量管控情况,帮助农户选择种子时更加放心,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1.2 种子管理信息化在重要信息发布与应急处理中的作用

为促进种子信息市场完善、广泛开展的优势,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系统中,通过种子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系统,实现用种安全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在春、秋两季,把市场中各种子品种列入抽查目标,对于种子的标签、包装、品种说明、品种审定、质量、生产经营档案进行抽查,确保种子符合《种子法》中的相关规范和要求。通过在市场抽检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次数,最终确定种子事故预警的级别,并且通过网络的应急处理窗口及短信平台进行实时的发布,让每一位种子经销商和农户对种子的安全性更加放心,以使审批及管理工作更加简单、便捷。

定期、不定期地将收集到的种子信息、当地丰富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等及时上传到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可实时发布种子的供求信息、行业产品的销售动态,准确分析当前种子价格规律、质量信息、供求信息,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1]。

2 种子信息化管理措施与具体方法

种子管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为有效加强种子管理,应总结实践工作经验,改进管理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2.1 种子营销管理

(1)农作物种子营销在种子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应多种方法并举,强化种子营销策略,优化营销效果。例如:在种子营销管理过程中,可对现售种子做好市场定位,积极为农户提供种子试种,以此提高农户对作物种子种植的信任度。在此基础上,相关单位应结合当地天气、地理、产量、种子特征、市场价值等因素作出分析,将现售种子与其他种子进行优劣势对比,制定合理销售价格,促使农户获取更高经济效益,提高种子销售量。

(2)种子品牌营销策略。诚信经营,坚持销售已经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省级引种后的农作物种子,坚决杜绝制假、掺假、售假现象。此外,对通过以往种植经验已取得良好收益的种子,做好品牌营销策略,让已经获益的农户积极推荐,引导和带动周围农户了解此品种的更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品牌带动,加大种子品牌的延续,更好地落实种子营销管理工作,确保临夏县现代农业发展中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快种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政策支持。基于国家对种子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先后出台《种子法》和《农产品质量法》等,以此促进种子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和多元化。面对种子信息市场更新速度的加快,提高种子管理质量势在必行,种子单位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推进种子信息化管理,提高种子管理效率和种子应用的便捷性。

(2)完善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当地的水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引导农户科学选种,制定农作物种植方案,确定种植面积。利用先进的网络化平台,实时传输农作物种子的市场供需情况与价格,使种子信息管理服务工作与时俱进,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种子信息服务,提高种植效益。此外,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化平台向农户反馈一些新型种子使用情况,加强新型种子监测,及时向农户提供审定报告、使用意见。明确种子优势后,大力推广新型优良品种,自主选择,增加农户选种便捷性,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目前,临夏县种子管理站有种子经营门店140家左右。近3年,经营户通过手机、计算机,农作物种子备案系统网上备案率达90%以上[2]。

(3)增强社会服务性功能。近几年,农作物种子品种,尤其是国家、省级引种玉米品种数量逐年增多。临夏县种子经营门店140家左右,有1/2以上的生产经营量小、资本和品牌优势较差、市场竞争力弱,为此,应不断加强对种子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提取新型种子信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学习种植新型种子的技术,掌握农户的需求,提高种子管理服务水平,拉近从业者和农户之间的距离,为农户提供优质的购买服务,提高种子管理的重要作用。

2.3 加强种子质量监督与管理

(1)加大种子案件查处,认真梳理群众举报和专项行动中发现的违法线索,会同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采取“双随机”方式,检查本县内的种子经营门市,对玉米种子、马铃薯种薯样品等进行质量检测抽样,鉴定种子样品纯度、真实性及转基因检测。切实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违法必惩的执法准则,保持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2)建设农产品制种基地,强化种苗市场监管。结合《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内农作物种苗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各乡镇蔬菜种子种苗监管工作的通知》,加强制种基地与种子质量监管,推进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并加大对播种前、种植过程、收获后的严密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对亲本种子,玉米苗期、成熟期、收获后进行全面抽检,全面阻截各种蔬菜、经济作物、大田作物的病虫害,防止其扩散蔓延,坚决处置有疫情的种子种苗。

(3)种子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对种子进行监管,对种子管理及种子的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可快速反应,保障农户权益最大化。

2.4 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加强种子培训与宣传管理

(1)定期组织种子管理培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培训过程中侧重种子管理实用性,把“三严三实”学习与信息管理有效结合,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当地农业生产与相关农业政策,掌握种子质量知识,强化种子质量自查的同时,严格执行种子质量标准和种子质量检测标准,提高种子管理质量,保障农作物种子的优质性,为收获种子、培育种子提供便利,促进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

(2)结合市场需求与当地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培育相关农作物种子,或建立参观示范园,直接将选定好的优质品种种植在示范园区,通过参观和种植培训等方式,让农户更清晰地认识和接受新时期下种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能更加全面地提升种子质量和管理要求,推动种子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强化宣传引导。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培训农资经销人员,发布种子服务信息,发放宣传资料,大力宣传《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假冒伪劣种子的危害性,对违法经营户起到教育和规范作用,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广大群众的安全用种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新时期下,加强种子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在我国农业中应逐渐应用和推广种子信息化管理技術,规范管理,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种子工作实效性,使种子管理水平与现代农业同步,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参考文献:

[ 1 ] 贾素梅.加强种子信息管理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江西农业,2020(10):126.

[ 2 ] 梁增灵,刘松涛.加强种子信息管理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J].种业导刊,2012(5):5-6.

作者:王玲琼

上一篇:工程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活动申请书(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