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之家材料目录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留守儿童之家材料目录

一个“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关爱行动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和父母一起进入城市上学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则不得不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在家乡,成为被父母“撂荒在苗圃的花朵”———留守儿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面大,外出打工的特别多,打工甚至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最重要的谋生手段,因而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也更大。农村留守儿童被迫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还发生了一些悲剧,面临着比较突出的成长风险,迫切需要得到更好的关爱和教育。

对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进行支持和扶助,从政府、学校、家庭到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建设寄宿制学校,改善教育条件,使之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隆昌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管护活动进行田野调查,试图探索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考察隆昌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关爱行动

本次调查的隆昌中心学校,是一所村级中心小学,现有20个教学班,719名学生中有96.2%是畲族,在校寄宿的有540人,留守儿童占70%以上。隆昌小学是通过撤并3个教学点、4所村级完全小学后建立起来的,服务区域除了隆昌外,还包括其他7个自然村。学校实行寄宿制,已建好两层近400个座位的餐厅和2栋学生宿舍,宿舍40间,420个床位;校园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需要,成为“留守儿童之家”。

过去,留守儿童每天都要往返于学校和村寨之间,生活艰苦,食宿没有人照料,学习没有人督促,上学或放学路上的交通也不安全。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管护,养成教育和生活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行为存在诸多偏差,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不做作业等学习问题。学校建设寄宿制的“留守儿童之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行动:一是尽量吸纳全部留守儿童到校寄宿,学校安排年纪较大、经验丰富、有爱心的教师在“留守儿童之家”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上实行精细化管理。二是饮食由学生食堂统一供应早、中、晚营养餐,确保每餐都有热饭热菜(汤),正餐至少两菜一汤并配有肉食和水果,保证留守儿童享用到充足、健康、营养的饮食。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增强其生活幸福感。四是配置“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室等设施,便于留守儿童联系亲友、倾诉心声和进行心理辅导,主动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五是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各项设施,宿舍楼每层都有卫生间、热水器和饮水机,早晚都能用上热水洗脸洗脚,健康饮水,卫生有保障,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生活便利。六是主动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安排客运车辆周末接送留守儿童,教师在上下车时按时迎送,提供交通安全保障,并注意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传授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留守儿童的防范能力。

二、“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关爱活动成效

(一)“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有营养”,留守儿童饮食得到保证

“留守儿童之家”是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立起来的,实行学校食堂供餐,留守儿童在食堂里就餐。隆昌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在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补助3元、贵州省每天追加寄宿制贫困生补助1元,即留守儿童在校每天生活补助标准4元的基础上,寄宿学生每天再補交2元钱和6两米,由学校自办自管的食堂给“留守儿童之家”的学生提供一日三餐。早餐在学校食堂享用米粉、馒头,午餐、晚餐给留守儿童供应两菜一汤的餐饮,午餐另加一个水果。食堂实行分班集中就餐,一般是下课后由本班值周教师带队到食堂,学生先到食堂窗口领取食物,然后对号入座用餐。教师则自己缴纳4元的陪餐费用与学生一起就餐,还负责监督和督促水果的发放。在访谈中,留守儿童大都表示,学校里吃得好,又能按时吃饭,家里不可能吃得上这么好的饭菜,喜欢住在学校,甚至周末都不想回家。从食堂菜谱上看,饮食品种比较丰富多样,且营养充足,每个人都能吃上质量比较好的饭菜,让人觉得安心、放心。从食堂公示的供餐食谱看,周一早餐是米粉,午餐为米饭、豇豆炒瘦肉、干豆腐炒瘦肉、排骨白菜汤和苹果,晚餐为米饭、洋芋炒瘦肉、干豆腐炒瘦肉、排骨冬瓜汤。周二早餐是馒头、豆浆,午餐为香菇炒瘦肉、白菜炒瘦肉、排骨海带汤、香蕉;晚餐为米饭、洋芋炒瘦肉、胡萝卜炒瘦肉、排骨白菜汤。周三、周四、周五也都有丰富的餐食提供给学生

民族地区农村长期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和饮食质量并不高,以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水准,即便父母在家,一般也难以达到学校的这个生活水平。“留守儿童之家”营养餐,不仅保证每个人吃饱,还要让学生吃得好,吃得有营养。留守儿童每餐能够吃上如此高质量的热饭热菜,几个月下来,人都长胖了,脸上也红润起来了,身体更加壮实了,感冒发烧、生病住院等现象已经少了很多,家长和教师看着都十分高兴。

(二)“住得安心,舒心,放心”,留守儿童寄宿得到看护,安全有保障

从学校和家长的角度看,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无人照看或者有人监管却照顾不周,极易出现各种发展偏差和成长风险。“留守儿童之家”的成立,不仅给留守儿童提供了独立自主生活、自我管理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困难时能够有生活的依赖,及时获取生活管理教师的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之家”精心布置了房间,安装上电热水器给学生洗脸、洗澡,每层楼都配备饮水机供给纯净水饮用,让学生能住进温馨、舒适的寝室。此外,在社会各界帮助下,“留守儿童之家”添置了床、被子、垫棉和洗漱用品等,学生不需从家带任何物品就可以直接入住。入学前,学校组织留守儿童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来“留守儿童之家”参观,亲身体验学校的住宿环境、生活条件及管护情形,检查“留守儿童之家”的设施设备条件,了解“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措施。

“留守儿童之家”还从细节上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护,一是晚间安排教师负责宿舍管理,充任“家长”,每天督促和管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清查宿舍,不准留守儿童无故在宿舍里逗留,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使留守儿童在出现生病、生活费不够等困难时向“家长”求助;二是在安排寝室的时候,尽量让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兄弟或姐妹住在一个寝室,使他们在“留守儿童之家”也像在家里一样,兄弟姐妹间亲热地同睡一张床或同住一间屋。也尽可能安排来自同一村寨的留守儿童同住一间寝室,这样同一宿舍里的留守儿童相互之间有亲情感,便于相互照顾。此外,部分教师还协助家长管理留守儿童的钱财,家长可以把钱寄存在教师那里或者留守儿童周末返校时把钱交给教师,然后由教师每日将固定数额的零花钱发给留守儿童,避免他们乱花钱,更加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打工收入,让他们学会在消费时更加节俭、理性。

(三)学习和心理问题在校得到指导

对留守儿童教育来说,缺乏学习督促和指导是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不能和父母进行经常沟通是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心情的重要因素。放学后,不少留守儿童常年与电视结伴到深夜,很少从事其他活动,也会导致其生活世界缺乏应有的多姿多彩,有的甚至出现了抑郁、冷漠、孤独、觉得生活无望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留守儿童之家”的成立,使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在“留守儿童之家”里,放学后由教师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一起到教室上晚自习,晚餐后集体看电视或参加打篮球、踢毽子、荡秋千、下跳棋、看课外书等活动,与其他留守儿童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活动。笑声在校园里回荡,歌声在宿舍间飘扬,矫健活泼的学生在操场上运动。“留守儿童之家”的学习督导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周一到周四及周日的晚自习,让留守儿童到教室做作业、看书学习,各班都安排有值日教师负责巡视和个别指导。二是留守儿童出现学习问题就近向教师请教。在“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和留守儿童一起在校园里生活,可以随时随地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督促检查,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向教师请教的机会。

“留守儿童之家”专门设有“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聊天室”供学生与父母联系沟通,让留守儿童每周都能与在外打工的亲友通一次电话或进行一次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有机会及时进行情感交流,消除了他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代沟,在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连心桥”。这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在网上“碰面”或电话“听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满足了他们渴望得到亲情关怀的需求,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解决心理疑难,帮助学生缓解父母外出后的苦闷与心理创伤。

(四)开展健康教育,保障交通安全

民族地区农村卫生基础条件较差,群众健康意识不强,特别是负责临时监护留守儿童的老人并不具备现代卫生知识,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卫生技能。基于此,“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加强安全和健康教育,要求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要给留守儿童备足一星期的米和生活用品,负责孩子在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学校在健康教育课或日常生活管理中提醒留守儿童要讲究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品等不卫生食品,不暴饮暴食、不喝酒、不吸烟。学生宿舍充足供应开水、洗漱水,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生活、卫生指导,要求学生搞好宿舍卫生,棉被要叠好,生活用品必须摆放整齐。如果留守儿童在校时生病,“留守儿童之家”及时送医院就医,并尽快通知家长到校。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安全教育,在课堂上或全校集会上教给留守儿童预防诈骗、防引诱、防狗咬、防火、防溺水、用电安全、防雷击、防冰雹、防震知识和流行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还要求留守儿童回到家里也不准玩火、玩电,不爬高,不准到小溪、公路边玩或游戏。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差,不少留守儿童时常还乘坐农用车、搭乘摩托车上学或放学,面临着很严峻的交通安全风险,“留守儿童之家”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家长或学校直接与县运管所联系,由运管所安排有客运资质的客运车辆周末接送留守儿童,以保证他们的交通安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专门按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对放学与上学的乘车地点及人数等作了比较细致的安排,并指定“路队长”专人负责检查同一线路的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情况。

(五)促进家校合作,增强家长和学校合作的共同责任意识和能力

“留守儿童之家”毕竟只是留守儿童的暂居地,教师只是他们的临时管护人。留守儿童即使在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日子里,他们平时也主要由父(母)或临时监护人负责管护。学校要让家长知道,学校并没有因家庭教育的缺位而忽视或放弃他们的子女,反而更加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因材施教,真正把留守儿童的家庭困难放在心上,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其子女的高度重视。要随时提示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中,家长负有首要责任,抚育子女是他们的义务,孩子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但家庭是第一责任,不能将留守儿童全部教育关爱责任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留守儿童之家”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家长外出时要经常与孩子联系和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主动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监护水平和能力;要让家长明确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出门挣钱同样重要,家庭里要尽可能留下父母中的一方与孩子一起生活,使孩子能够得到自己父母亲的有效监护,双方必须同时外出打工时要慎重选择孩子的托管人并随时保持联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来说,家庭和学校负有共同的责任,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二者必须树立一种共同责任的意识,积极开展沟通、合作和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培养好、管理好、教育好留守儿童的使命,促进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刘延东:《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求是》,2013(12)。

[2]刘旦等:《留守中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注: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模式研究”(批准号:12CSH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学院、贵州省麻江县隆昌小学)

作者:杨建忠 王家优 赵华甫

第2篇:留守儿童之家各种制度(封面、目录)

留守儿童之家制度汇编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

1.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1 2.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卫生工作制度························4 3.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学习制度························5 4.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7 5.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8 6.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9 7.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财产保管制度·····················11 8.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之家安全管理制度·····················12 9.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学习制度·····························14 10.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生活制度····························15 11.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监护人职责··································16 12.榆中县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工作制度·······················17 13.榆中县留守儿童工作考核制度····························18 14.榆中县留守儿童管理制度································20

第3篇:郭庙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验收资料汇总目录

1、 留守儿童工作实施办法

2、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

3、 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 郭庙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协调小组

5、 郭庙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

6、 留守儿童信息报送制度

7、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8、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9、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县局、中心校文件

10、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统计表汇报资料

11、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12、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规划

13、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日常活动计划

14、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督导录

15、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

16、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帮扶材料

17、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统计表一

18、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统计表二

19、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统计表三 20、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统计表四

21、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亲情信息号码统计表

22、 幼儿园、学前班留守儿童统计表

23、 留守儿童巾帼志愿者登记表

24、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分配表

25、 全乡各校(园)留守儿童有关资料

第4篇:固镇县2012年留守儿童之家考核资料目录

硬件建设

1、

2、

3、 活动室60平方米

留守儿童之家匾牌张挂到位

留守儿童活动室物品登记表(包括电话、电视机或电脑、视频、

VCD播放器桌椅板凳和文体器材)

4、

5、

6、

7、

8、

验收报告单(电脑、电视) 图书书目(500册)、报刊(20种) 图书借阅登记(记录要详细、规范) 图书借阅管理登记制度(上墙) 文体器材管理制度(上墙)

软件建设

1、学校领导小组名单(有会议记录不少于5次)

2、关爱队伍人员名单(包含专兼职管理员和心理咨询师)

3、各项工作制度上墙进档案盒

4、相关人员工作职责(上墙)

5、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三年建设规划

6、2012实施计划

7、各项活动方案(对应活动方案附相应材料)

8、县民生工程宣传方案

9、学校五月、九月宣传月活动计划、方案、图片、总结

7、年终总结

8、留守儿童登记表(档案、成长记录袋或成长记录册单独存放和登记表保持一致,内容要新颖、充足)

日常管理

1、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的报道或图片

2、组织机构网络图(要上墙)

3、留守儿童之家安全工作制度(上墙)

4、各类科室责任人名单及工作职责

5、无安全事故证明(镇综治办开具)

6、留守儿童的帮扶记录(记录规范)

7、留守儿童家长的访谈记录(记录规范)

8、活动开展(开足开齐活动)的文字材料和图片(展板的照片)

9、新闻媒体报道的纸质材料和光盘(反应留守儿童工作的论文和证明材料),新闻报道县教育网12不少于8次。

10、资产登记制度

11、学校资产管理台账(录入资产软件打印能反映的配备设备页面),保证账务相符

活动开展

1、学期活动计划

2、活动记录和图片及文字材料

3、宣传展板、悬挂条幅照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4、电话记录(每人每月不少于一次),有通话时间、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5、反应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工作的亮点和独到的一面材料

第5篇: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共同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肃南县明花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教育特色校典型材料

明花学校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许三湾村,始建于193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地处巴旦吉林沙漠边缘,占地面积22220平方米。学校承担着全乡14个行政村288名适龄儿童及移民子女的就学任务,服务半径105公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明花学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上篇:关注留守儿童 点燃未来的希望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发动校内外力量,关注留守儿童,共建温馨家园。首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下设“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留守儿童之家资料建设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工作小组在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

学校还建立了值班监控室、家长接待室、综合活动室、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在校园中设臵“亲情电话”,推行“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不断加强“爱心工程”队伍建设,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爱心爸妈”帮扶队伍。为留守儿童铺设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构建维护留守儿童权益平台,关注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工作,率先垂范,改革了对他们的评价方式,全面推行星级学生综合评价方案。教师对留守儿童学生从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科学素养、审美与特长、学业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有平时评价,又有期末评价,分为美德星、学习星、才艺星、劳动星、读书星,每种星代表一个教育主题,改变了学业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据他们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每月颁奖,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态度积极向上,帮助每一位留守儿童争当“五星级”学生,帮助他们每一个人依靠自己热爱生活的信念来点燃对未来的希望。

家住明花乡小海子村的杨晓栋同学就是这样一位“五星级”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帮扶他的“爱心妈妈”给他佩戴了红花,他拉着“爱心妈妈”的手,眼中饱含着热泪。自他五六岁记事起,父母就常年外出打工,居无定所。之后父母离异,他由爷爷独自照顾,那年他11岁。那时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不认真学习,经常迟到、旷课,他成为学校里最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学校专门安排了“爱心妈妈”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他由最初的叛逆到沉默再到忏悔,像许多走出心理阴影的留守儿童一样,把生活的艰辛化作了向前的动力。毕业典礼后,他找到爱心妈妈、班主任、心理咨询室老师们,向帮助过他的老师们一一道别,他像很多的孩子一样把有爱心老师辅导、关心,能有幸在乡村少年宫学习、成长,能在书墨飘香的明花学校成长而视为今生最大的荣耀。 中篇:关注留守儿童 架起爱心桥梁

“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建设的关键是“家”中的家长素质,为此,我们召开了多次“爱心妈妈”、“爱心老师”会议,用以会代训的方式来提高老师们的工作水平。同时借助网络视频观看其他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情况,借鉴其工作经验。在“留守儿童之家”特色校建设活动中,老师们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自觉做到了“四个一次”,即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以上,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每学期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慰藉;每学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学期给留守儿童写信1次。在这一方面,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们牺牲了大量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用自己的爱心和恒心同留守儿童之间架起了一道隐形的桥梁。到现在为止,我校的留守儿童无一人出现心理问题。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明花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有古老的裕固族民俗文化,也有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裕固人民。这里的孩子们也多数秉承了父母“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优秀传统。2011,为传承明花乡特有的民族文化,培养裕固族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捐助,投资45万元将原电力楼改建为乡村少年宫,给明花乡未成年人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辟了第二课堂,目前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已开设了八大类十六个兴趣小组,今后,学校将积极探索开设更多的兴趣小组,为明花乡未成年人及留守儿童素质提高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

下篇:关注留守儿童,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我们的关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长同时,也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里,班主任既是“爱心爸妈”,更是留守儿童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授课教师对留守儿童实行优先辅导,结对帮扶。贺丽老师是学校四年级的班主任,只有26岁的她,工作在教育战线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里面,贺老师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积极去做留守儿童的知情人、学习的领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他,他被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里面,刘某无心向学,经常逃课、旷课。贺老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一情况后,每天都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从生活入手,关心他的衣食起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帮助,刘某那颗幼小而失爱的心灵逐渐被老师的双手温暖。他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并且努力学习,情绪恢复平静,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生活上的细致关怀,心理上的疏导,安全上的教育都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童年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童年、少年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交流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喜欢、不善于与同学嬉戏交往,喜欢拉帮结派。整日沉默寡言,不喜欢参与学校的活动,脸上显露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忧伤。近些年,由于缺少监护、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伤害,九年级的王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在习作中写道:“我是一个孤儿,我不喜欢回到冰冷的家,家里一点温暖都没有,我渴望和其他同学一样……”上面提到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也没有感受过亲人的爱。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排解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在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安排专家给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讲座(交通,防火,用电,防骗等方面),学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不在孤独,不在无助。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在协大众之力进行各种形式的关爱行动。明花学校今后也将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的高度,对他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第6篇: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留 守 儿 童 之 家 建 设 和 管 理

先 进 单 位 材 料

解 集 中 学

2012年10月15日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我校为2010年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学校,在这几年中,我们努力探索,群策群力,使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基本成熟。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校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积极发动校内外力量,关注留守儿童,共建温馨家园。首先召开领导成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教处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等。下设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日常事务,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资料建设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

二、加大投入,硬件过关

根据省、市、区有关“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把三楼会议室确定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今年在我校新校舍建成后,学校专门安排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并购置了新的桌椅、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文娱器材,并在留守儿童之家内张贴了我们留守儿童之家的主题宣传画: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一个温暖的家,并粘贴留守儿童的绘画,书法作品,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并使留守儿童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

三、制度先行,措施得力

我们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硬件的同时,着力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先后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划和计划,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制定责任追究制度,活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等各项制度,有了这些制度的保证,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四、培训了一支高素质的代理家长队伍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关键是“家”中的家长素质,我校每个班的班主任都是代理家长。为此,我们召开了代理家长会议,用以会代训的方式来提高代理家长的工作水平。同时借助网络视频观看其他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情况,借鉴其工作经验。并鼓励代理家长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注重特色,形式多样

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既能参照市、区目标要求,又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我们严格做到“四个一次”,即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以上,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每学期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慰藉;每学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学期给留守儿童写信1次。尤其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在这方面,我校的班主任老师贡献很大,他们牺牲了大量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任劳任怨,诲人不倦。所以,我校的留守儿童无一人出现心理问题。我们还先后举办了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作文竞赛、书画比赛、和读书演讲比赛等。并开办留守儿童手抄报作品展,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生活。

六、全方位帮扶留守儿童学习、生活

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长同时,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既是代理家长,更是留守儿童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授课教师对留守儿童实行优先辅导,结对帮扶。成绩落后,厌学,逃学,无论是双亲外出还是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都有监护不到的情况。留守单亲在农活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有些单亲到城里打工,每天都是晚上回家才能见孩子一面,自然无遐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是而

六、七十岁的老人既要种地,又要抚养孙子、孙女,精力有限,再加上文化程度低,他们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至于学习,则只有听之任之。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情商得不到培养,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就很容易厌学,自然就是逃学。九年级学生谢文祥,经常逃学进网吧,爷爷奶奶根本管不着,很多时候学校找不到人,家里也找不到人。八年级学生王文银,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父亲,(王文银是其父亲收养的孩子)这父女俩的生活来源靠他的爸爸打点零工维持。由于爸爸无力管教孩子,使得她至今在学习上仍由很大困难。其辅导教师仍坚持每天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

生活困难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同时外出而家中又无老人或是老人年老体弱的家庭。像吴双,吴雪茹都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家里经济拮据。留守儿童之家里好多孩子都是这种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给予寄宿生贫困补助时,优先考虑,让他们既能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又能体会到国家的这一民生工程的惠民政策。同时还有许多辅导教师和代理家长也为帮扶学生提供了物质帮助。

青少年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童年、少年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交流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喜欢、不善于与同学嬉戏交往,喜欢拉帮结派。整日沉默寡言,不喜欢参与学校的活动,脸上显露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忧伤,甚至有偷窃等不良行为。沟上村的刘康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在周记中写道,我不喜欢回到冰冷的家,家里一点温暖都没有,我渴望和其他同学一样„„”上面提到的几位留守儿童,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也没有感受过亲人的爱。心理辅导教师夏文定期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排解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

当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经常见不到父母的面。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近些年,由于缺少监护、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频发的“溺水身亡事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伤害,辅导教师刘正永定期给留守儿童上安全教育课(交通,防火,用电,防骗,防溺水等方面),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七、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本该承担起教子之责,可家长一边要为生计而劳心费神,一边又要为子女教育而牵肠挂肚,真可谓山高路远何其怅,望眼欲穿两茫茫!我校和马台村部开展“村校结合,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各方同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落实各项措施,积极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为好事。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 要求大家进一步增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庆假期以电访、家访等形式和监护人取得联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创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载体,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全校260名留守儿童平均成绩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提升了,在班上各方面的表现也明显好转,让远在他乡务工的父母也减轻了不少精神上的压力。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自觉性。,

八、材料积累不遗漏,对外宣传不放松

为了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更加完善,我校配备了专人负责材料收集和整理报送。自2010年9月以来,我们报送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每次活动均有照片和文字材料。我校的留守儿童档案全面准确,为我们开展关爱活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总之,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还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人力投入还不充足。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解集中学

2012年10月15日

第7篇:造甲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汇报材料

造甲乡中心学校2012年度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处于长丰、肥东和定远三县交界的偏远农村,经济不是很好,大多数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很多孩子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从而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我校留守儿童已经过半,“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留守儿童之家建成以来,以学校为阵地关爱儿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每学期开始,我校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卡。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平时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给予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了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这一年来,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我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 一”文艺汇演和全乡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在“留守儿童之家”里,留守儿童也能快乐地阅读各类喜欢的图书,并根据阅读参与征文比赛。同时,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儿童用亲情电话给家长打电话,让孩子能及时和父母沟通;实践活动中,老师们细致地教他们学会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今年,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我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五、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通过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我校自“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以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我校的 “留守儿童之家”获得2010年度合肥

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先进集体的荣誉。我校的王银银同学在长丰县“精华杯”留守儿童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校的崔晓蝶、崔璐瑶、李蓉蓉等同学,在市级举办的“红领巾心向党”书画比赛和 “禁毒漫画”比赛中分别获奖。我校留守儿童在长丰县六一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等。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我校留守儿童面较大,工作中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做他们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等。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儿童之家”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让“留守儿童”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长丰县造甲乡中心学校 2012年12月12日

上一篇:大学团员自我鉴定下一篇:电商全年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