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铁道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途径。铁道院校对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尝试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论文 篇1: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摘要: 本文是通过对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希望引起高校重视以积极推进创业文化建设和传承的进度,培养创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校 创业文化建设 传承

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时还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深入开展、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还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对当前激烈综合国力竞争都是非常重要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创业文化的创新基地和辐射中心,在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创业文化的内涵

创业文化是指在创业活动中,人们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及其相应创立成果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制度等的总和。我国创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等的勇气和激情;容错机制即人们对创业的“失败者”应给予宽容、理解与包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即提倡集体奋斗,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学习和研究的品质;必要的创业技能其包括洞察社会需要、应变、管理能力。创业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多种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涉及到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文化层面,创业文化是一种通过影响人们的创业活动,进而有力地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

二、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1.创业文化理论研究尚不深入、不全面、不系统。从现有的创业文化研究成果归纳发现,对高等学校创业文化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够。如关于高等学校创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等等,但这样的理论问题只有少数研究者有所探究,根本达不到系统化、理论化。从理论研究来看,国内研究者们理清了创业文化研究主要的理论框架并单独从每个研究视角来分析创业文化的核心观点做了说明。

2.在高等学校对创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几乎是空白。正是由于研究的不够,致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在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文化研究也只是初步的,比如吉丹如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2期刊发的《创业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主题》一文中,他指出了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论述建设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高等学校创业文化的途径。其他学者基本上也是从大的视角探究了创业文化建设的简单措施。比如李梅和刘颖研究员在《关于培育长春市创业文化的思考》一文中从区域的视角阐述了创业文化建设。令人高兴的是,在我国个别大学文化中正在融进创业文化的成份。

(1)创业文化没有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一是在高校没有关于创业文化的系列教材可供使用;二是没有自觉地把创业文化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中。

(2)创业文化没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创业文化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理论与实践脱离、观念与行为脱节的状态,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实践效果,没有真正地花力气抓高等学校创业文化的理论建设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没有把高等学校创业文化渗透到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之中。

3.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的措施保障体系。表现为:一是没有关于支持创业文化建设的政策;二是没有与创业文化建设相关的机制。

三、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点:

1.缺少创业意识,是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这是根本原因。与千百年的遗风古训有关,长期忽视个性的教育,计划经济文化的作用结果,这三种作用在一块便形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从业文化。从业文化就是一种求稳怕变,安于现状,与创业文化对立的社会心理和环境。直到改革开放虽然出现了一批批私营企业家或创业者,但对创业实践总结的不够,没有从实践中总结出创业文化的形成、内涵和价值等丰富理论,更没有意识到从文化作用的角度研究、建设和传承,没有形成创业文化的氛围。

2.对创业文化的作用认识的不够。因为有第一点原因才导致忽视创业文化。文化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至关重要。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和旗帜。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业文化是从事任何创业实践活动都必将产生的文化形态。创业文化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适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创业文化适应了我国当前对人的个性解放、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创业文化对经济社会也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地和辐射源在创业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

第一,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能总结人类社会创业实践的经验,探讨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明确创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为创业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使创业文化理论化、系统化。

第二,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有利于优化大学文化结构。创业文化具有先进性,激励性等功能,能激励人的创造才能。在大学文化中,创业文化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等,结合这些实际,经过总结、梳理、归纳、提高,使之上升为文化理念的高度,无疑对大学文化的优化起重要作用,丰富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第三,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好的模式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不好的模式遏制人的创造潜能。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大多是在利益驱动下的选择热门专业等,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缺乏。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并不彻底,多少年来国家强调教育改革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理念是不断地提出,但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没有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进行创业文化建设的研究,除了通过设立这方面的专项课题、召开学术年会、创办学术刊物等途径来实现外,更加有效的方式就是激发全民参与,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使之形成课程体系。这是创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和最有效的教育载体。在实践中高校应大胆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地改革。

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是创业文化的应有之意,创业文化的其他内容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基础、社会氛围等都要通过创业制度、体制和机制来展现和落实,创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不落实到机制体制上,还只是观念的形态,就不能转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创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机制体制的创新相结合,以文化的建设带动机制体制的创新,以机制体制的形成来巩固文化建设的成果,只有制度建设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创业的需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这既是创业文化的内容,也是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和传承,必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为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课题名称: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长宇.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6,(7).

[2] 李梅,刘颖.关于培育长春市创业文化的思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

作者简介:

(张艳慧,1966年生,白城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创业教育)

作者:张艳慧

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论文 篇2:

铁道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摘 要:铁道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途径。铁道院校对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尝试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铁道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创新创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之一,能够对高校内各种资源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在创新创业文化的感染下,促进高校校风、学风的持续改进,增进师生感情,凝聚共同的信念诉求与增进向心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西南五省区唯一一所培养铁路、轨道交通运输等特色专业人才的职业院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学院,是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单位。有着60多年历史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秉承着明德砺志,求知笃行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发展趋势。

一、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铁道院校建设的必要性

(一)铁道院校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交流密切,各种思想相互渗透交融形成新的思想文化。这对铁道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现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品位越来越高,学生对文化的期望越发强烈。创新创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铁道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比较单一主要以铁路文化为主,对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比较缺乏。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铁道院校建设中,让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创新创业文化能够保持铁道院校在管理教学中活力,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奉献。

(二)轨道交通发展需要勇于创新的人才

中国铁路发展史,就是中国人民创新创业的历史。中国铁路从无到有,到现在不断超越与创新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一百五十年前中国铁路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现在“八纵八横”铁路交通网遍布全国,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火车的研发从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到高速列车。这些科研都是离不开勇于创新的人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更是迎来快速发展时期。面对我国高铁新局面新发展,对铁路创新人才要求不断增加,作为铁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铁道院校更加责无旁贷。在这方面柳州铁道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铁路人才培养中,利用区域优势强化“向北合作,向南发展”国际化战略。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铁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服务。

(三)铁道院校大学生需要得到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

铁道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比较少。因为铁路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明确就业方向,以后就业岗位比较固定只要把专业知识与技能学到就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甚至有些特殊铁路专业学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能够顺利进入铁路行业进行工作,所以导致了学生比较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加上铁道院校主要是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生在逻辑性强、好分析、重规则、善于强调量化。做事循序渐进工作重细节,但是比较缺乏创新力。随着我们铁路事业的改革大发展,单纯专业技能的掌握己经无法满足铁路行业对人才需求。新时代铁路行业对人才需求,已经慢慢向复合应用型人才进行转变。作为培养铁路人才的铁道院校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变铁道院校理科生缺乏创新力的局面,才能够适应铁路行业发展的步伐。

二、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铁道院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超越自我、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学生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的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品质、行为方式、思维认知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创新创业文化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到铁道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二者相互促进,在鲜活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实践。以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充实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来传播创新创业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保持活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与教育,促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传播知识的手段之一,教师往往会按照前提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与老师缺少的互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难以启迪学生,对课程知识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创新。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铁道院校教学中可以带动教学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课堂上除了关注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以外。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是否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过程中与同伴合作中的表现、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对专业知识探究及思考的过程等等。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习的方法,不断开发学生创业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形成全民进行创新创业的局面。

(三)有利于推动创新校企实训活动

校企实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检验学生所学到的专业技能,在校企实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校企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先后建成轨道交通工種所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把专业课程融入校企实训活动中,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彰显“产学结合”的轨道交通专业办学特色。促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铁道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与实践策略

(一)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文化机制

铁道院校要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这些都离不开完善的创新创业文化机制。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更加离不开创新创业文化机制。铁道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建设与实践,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创新创业文化机制。不断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将的创新创業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先后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提供良好服务,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的落实。在学籍改革管理制度方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对想要提前创业的学生,在学生手册学年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在校生休学创业的学生,有效修业年限可放宽至8年给予学生保留学籍,鼓励青年学子投入创新创业中。同时,借助国家创业政策帮助和学院力量为为创业者提供贷款优惠和担保,为有发展前景创业项目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引进有意向投资的企业进行投资,缓解创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让学生进行创业无后顾之忧。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铁道院校进行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必须要营造校园里创新创业的氛围。搭建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的文化桥梁,展现师生创新创业精神风貌的平台。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从多方面入手。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直接展现,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可塑性强的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学生根据专业学习背景组建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如大讲堂、辩论竞赛、专业技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竞赛等活动。事实证明社团活动能让学生有效找到创新的方法掌握学习专业方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举办校园文化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为师生展示才能提供舞台。通过火车头校园文化艺术节,可以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明德砺志、求知笃行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凝练与提升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在当前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背景下,火车头校园文化艺术节更加需要融合创新创业文化元素。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革新,让校园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都闪烁着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

(三)开展蕴含创新创业文化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文化课程是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创业精神的理解。创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不断进行深入学习获得。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等创新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构建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文化课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设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渗透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不断探索学习的创业精神。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育学生创业精神。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批准相关场地成立工作室,推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抓手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完善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共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项目、以赛促教等。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要落实好党的就业政策,就必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铁路行业培养人才的铁道院校,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这既是培养高素质铁路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发展对铁道院校提出的现实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周静,刘振忠,康建敏.创新创业文化融入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3).

[2]刘莲香.关于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思考与探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3]张伟锋.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培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

[4]陈桂香.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探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4).

作者:杨君 颜文娟

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摘要: 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体现,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利于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的繁荣将提高国家的竞争实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力推进社会的进步,既是社会文明的追求目标,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创新创业是新的时代特征,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文化对中国而言,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对高校而言,是具有区域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文化,展现校园精神。

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许多学者对于创业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施险峰认为创业文化是关于创业的意识形态、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制度体系,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与创业有关的特定的群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创业教育以学生未来成功创业、提高民族创造力,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创业价值观,丰富学生人生阅历及创新能力为目的。创业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实施创业教育的长期过程中,所形成的崇尚创业精神、鼓励创业行为、宽容创业挫折等关于大学生创业行动的文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我国将创新融入创业教育之中,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目前,尚未对创新創业文化有比较明确的表述,结合对创业文化的诸多论述以及创新育和创业教育两者的关系,笔直认为高校创新创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应运而生先进文化,是高校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创新,业活动、形成宽容失败与挫折氛围的教育与实践程中,所形成的全体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与创新,业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状态、文化氛围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

2 创新创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国家转型期的需要,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的创建期,需要创新创业来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处在"三期叠加""去四化"的经济特殊期,要将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向中高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急需创新创业来加速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中国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期,要保持中国经济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就必须特别鼓励创新创业,以创新供给促进需求的扩张;必须特别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及其活动,因为它能给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它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首当其冲需要实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以来,国家有关创新创业文件已有20多份,其中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文件就有5份。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其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的构建,它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推手。在国家各类创新创业文件的倡导下,各地高校纷纷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创业的成果和杰出案例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急需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在高校植根新时代的创业精神,营造公平、减政、诚信的环境,不断创新创业制度和规范。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初期对财富过度"崇拜",忽视创业文化的积累与建设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受"生存法则"的影响,一些创业者注重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热衷于财富的积累而忽视创业文化的积累。对财富的过度"崇拜",一些创业者往往容易对道德底线和社会规则肆意践踏。没有先进文化的引导和正确信念的支撑,创业是难以持续的。

(2)追求"山寨化","山寨精神"难以成为优秀创新创业文化

在创业浪潮中,一些产品和商业模式存在着低水平的跟风模仿,纯粹拷贝成熟的产品,创业山寨化还往往被冠以"模仿创新"的美名。从某种程度上讲,"山寨精神"被众多创业者视为一种价值观,这种文化不能够完全被否认,但其不可持续性是一定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3)创新创业"浮躁"现象普遍,构建创业文化的意识淡化

目前,"浮躁"是我国创业浪潮中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创业者浮躁,投资人浮躁,市场浮躁。"浮躁"之风终究难以持续发展,成功是由特殊的环境、背景、资源造就的,往往很难被复制。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在"成本"和"利润"上精打细算,缺乏积累创业企业的创业文化的意识,没有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往往难以为继。

(4)创新创业文化体系不完善,文化建设"形神不合"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创业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切,根本没有必要建立系统创业文化体系"。这样观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创业文化不存在,只是企业家没有去系统的梳理、思考和总结。在没有对企业文化进行"冷思考"的情况下,创业项目往往就会没有魂,反映在创业项目实践中就是发展理念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创业项目往往"夭折"于文化。

创新创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成果的产生,都离不开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涵养。是否具有富有创新性、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己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校要从社会责任、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学校发展的战略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历史传统等特点,结合本校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等情况,大力培育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现文化的最终价值。

【参考文献】

[1]]芮鸿岩等.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9):66.

[2]虞秀华.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及其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11,30.

[3]李克敏,赵方.构建青年创业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 (5)

[4]陈召勇,朱华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方法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5]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

作者:王业军

上一篇:游戏场所整治工作报告下一篇:科协风清气正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