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历书写

2023-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儿科病历书写

病历档案书写质量检查与改进

[摘 要]全面质检2012年下半年全部出院病案,对出院病案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病历档案;质量;原因;对策

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医疗机构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加强病历档案质量是医院在评审准备工作中的主题。病历档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质量管理评价、创等达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医院评审,使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了医疗质量和病历档案质量,同时也促进医院行政领导对病历档案质量的重视。从2012年7月起,我院为了提高医院病历档案书写质量和病历档案管理监控水平,为医院创等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可能因为病历档案中出现“单项否决”而被大幅度扣分,由原来的抽检病历档案改成全面质检病历档案。现将质检结果与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1 结果

2012年下半年质检病历档案共12700份,质检率达到出院病历档案的100%。甲级病案12592份,甲级病案率为99.15%,乙级病案108份,乙级病案率为0.85%,无丙级病案(见表1)。甲级率与乙级率相差很大,这也许与评审项目量化不够准确,主次项评审分数的档次未拉开有关,病案质控标准的合理性还尚待改进。

病历档案缺陷情况很严重,质检病历档案12700份,需要由科室再重新完善的病历档案8230份,占上半年出院病历档案的64.80%(见表2)。

综合质检结果,病历档案差错可分为医生责任心不强和专业能力不足两种。责任心不强是指按照病历档案书写要求必须达标而却没有做到的简单错误,如:缺项、医师护士漏签名、逻辑错误、字迹难以辨认、书写格式不正、遗漏记录、拷贝错误病历档案、授权委托书缺少或无签名、病历档案排序混乱甚至错误、病历档案打印不全甚至空页等。专业能力不足指按照医师的资历应该具备相应的记录、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却未能完成的错误,如:病情记录不全、诊断和鉴别诊断未分析或分析不全、对病情变化的原因分析能力不足、医生疾病诊断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医嘱更改、辅助检查结果记录未及时分析等。

2 原因

2.1主管医师思想不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主管医师对病历档案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给病人正确诊断,把病治好就行,没有认识到病历档案是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未认识到病历档案在医疗保险和医疗纠纷评定中起法律依据的作用;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不愿在书写病案上花功夫,书写病案偷懒,拷贝他人病案,对一些基本资料、病史记录认识不够,询问病史、查体不全面,辅助检查回报后不认真对待。

2.2科室管理不到位。有的科室主任未认真履行职责,对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对病历档案质量检查把关不严,签字流于形式;查房制度落实不好,查房不规范;对下级医师要求不严,带教指导不够,特别是对进修医师书写的病案严格把关不够。

2.3病历档案质量控制的方法不当。病历档案质检后,允许返修的做法,容易给大家造成误导:病案写错了可以再重写,可以再修改,漏掉的可以再补充,缺少的可以再加上,实际上等于为合格病案人为制造了一种惯例,一种认可,一种迁就,这对医师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的养成极为不利。

2.4病历档案质量控制存在着奖惩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病历档案质量控制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中占有份量不够,目前的病历档案质控未与专业职称、岗位聘用挂钩。对病案质量问题虽然具有处罚措施,却大多是处罚轻微,形式单一,使得某些医师对此不以为然。

2.5科室医师少,年轻医师多,收容病人多。我院是新建医院,在人员编制上仍然还达不到大型三甲医院员工人数,医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按时完成病历档案书写有难度,部分医师能简就简,没有时间和精力写好病历档案;医师普遍比较年轻,对病历档案书写要求不熟悉,基本功差,未建立临床思维,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整个治疗过程不能在病程中全面体现出来;上级医师审核不严,带教不认真,缺乏对年轻医师的培训和指导。

3 对策

3.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临床医师对病历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让大家认识到,病历档案信息是医院各种卫生信息数据统计的信息源,是公、检、法、保险公司等参考的原始凭证,是医院科、教、研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临床医师应该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病历档案质量的重要性,把病历档案质量与临床医疗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3.2强化科室管理。强化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措施到位,把严格落实三级检诊、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及抢救等医疗工作制度与抓病历档案质量密切结合起来;主治医师查房要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首次查房,明确提出对病情的分析、诊断及治疗意见;对病历档案质量严格把关,即住院医师的自我把关,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在查房时和审签出院病历档案时,分别进行的病历档案质量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做到不合格病历档案不归档;临床各科室设1名病历档案质控员,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职务的医师担任,质控员负责病历档案归档前的所有质控工作,按照病历档案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的要求,对本科室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文件认真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缺陷病历档案消灭在萌芽之中。

3.3建立健全醫院质控体系。病历档案质量需要各方面协作管理,坚持病历档案的质控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其参与质量控制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是保证病历档案质量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病历档案质量的重要保证。一级质控由病室的主治医师负责,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对每一份病历档案在出科室前进行自查并签名确认,然后再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护士长对每一份出院病历档案进行质量审查;二级质控由病案室质控员负责,他们负责对病历档案书写规范化及格式进行审核,检查病案首页填写是否规范,主要诊断选择上是否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原则,各项诊断符合的判断是否与病案内容相符等;最后三级质控由医院质控部负责,对每月所有病历档案全面质检,并定期去科室检查运行病案,包括病案书写、病案内涵质量、参加病案讨论(疑难病案、死亡病案)等;每季度由病案管理委员会召开病案质量分析会议,听取各部门的病案质控情况汇报,提出整改意见,对不明确的问题经讨论后达成共识统一执行,按照督办程序落实。

3.4加强病历档案书写培训和质量监控,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对住院医师定期进行病历档案规范化书写培训,对新分配学生进行岗前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机关职能科室针对病历档案书写中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病案展览等加强培训,病案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科室沟通、反馈,并量化记录,每月在医院局域网上公示。

3.5改进检查方法。利用病例分型前馈管理方法,质控部每月对上月同期住院病历档案进行病例分型,分析并预测本月病案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与漏洞,定位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环节。以此做引导,每月深入病房检查运行病历档案质量,详细记录查出的病历档案缺陷,并监督病历档案的修改情况,有明确目标地进行运行病历档案质控,使质控更主动,更有效,更科学。

3.6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病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涉及病案管理学、病案统计学、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的使用、计算机管理、医院管理、基础医学、档案管理学等多学科。作为一门服务性交叉学科,除了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外,还必须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对病案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每年至少派出一名病案管理人员参加有关病案书写和病案管理学习、培训,使其及时掌握病案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了解病案管理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动态,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3.7建立嚴格的病案奖惩制度。各科室制定相应的科内考核制度,使病历档案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对返修率高的医生予以处罚,以此强化医师对病历档案质量的重视;坚决杜绝丙级病案,若出现丙级病案对书写医师和科主任一齐重罚;对终末质检发现的问题,按考评细则规定扣分,并兑现于当月效益工资中;定期开展病历档案书写质量展览评比活动,奖优罚劣,促使不断提高病历档案书写质量。

病历档案质量管理是整个医院医疗质量基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医院诊疗活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文字浓缩。病历档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医疗质量和病历档案的书写质量,病历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等级医院的评审是否顺利,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全面推进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病历档案内在价值,为临床医、教、研活动服务,同时促进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轶超,刘爱民,李杰.北京协和医院四级病案质量管理监控方法[J].中国病案,2007,8(7):4-5.

[2]蒋宏,刘玲玲.利用行政措施促进四级病案质量监控制度的落实[J].中国病案,2012,13(2):18-19.

[3]赵霞.病案质量的控制方法探讨与病案缺陷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4):367-368.

[4]阳红.病案的四级监控是提高病案质量的重要保证[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616-617.

[5]杨敏.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病案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303-304.

作者:黄建军

第2篇:从病历书写谈医学生的法律教育

【摘 要】目前医疗纠纷频发,而真實、完整并具有时效的病历是解决纠纷重要的原始资料和法律依据,因此,规范医学生的病历书写,加强法律教育,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对于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权利、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病历;医疗纠纷;防范;医学生;法律教育

From the case history writing about the medical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

Gao Ying Guan Ji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China.)

【Key words】case history;standardized writing;medical dispute; prevent; medical students; law education

现今,由于医疗费用昂贵、患者就医期望值高、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要求高、维权意识增强以及媒体的负面报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威胁,医患矛盾激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出现“职业医闹”,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因诊疗护理过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而在发生医疗纠纷后,病历是判定医患双方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由医疗机构承担过错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而201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承担过错责任,减轻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保障了医疗机构的诉讼公平权,但第58条规定“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为推定过错责任,即只要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存在上述行为,就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须承担赔偿责任。即病历不仅是医疗损害发生后作为鉴定、诉讼的依据,同时,伪造、篡改病历的行为本身就已构成违法。保证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关系到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那么对医学生病历书写的相关法律教育、使其明确病历的法律意义就必须引起重视。

1 培养学生重视病历真实性、完整性的法律意识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第2、 3条的规定,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且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351号)第9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使得病历真实性、完整性的意义被提高到法律高度,打破了既往只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来规范病历书写的局面,从而更进一步保护病历的医学价值和法律意义。在发生医疗损害纠纷时,病历作为认定事实、明确责任之法律依据,若病历存在伪造、篡改等情况,则失去证据证明力,并可以直接推定存在医疗技术过失[1],医疗机构需承担不利诉讼后果。其中“伪造”指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故意地)“造”出一份根本不存在的“病历资料”,或者在病历资料中添加了根本不存在而由医疗机构记载了由其杜撰出来的患者“病情”或医务人员应为而未为的“诊疗行为”的病历资料;“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已制作的病历资料,使发生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信息记载或者使人阅后产生与事实相悖的理解。无论是“伪造”还是“篡改”,这些行为都是在追求掩盖(或无法查清)事实真相而逃避其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将责任或负担转嫁于对方而使自己受益的结果[2]。其主观恶性程度和非正当性不言而喻,不仅是对患者正当权利的侵害,更是对医者职业道德及法律规范的亵渎,所以法律、法规明文禁止该行为并要求违法者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对医学生的实践教育中,不能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依此书写病历的技能,还要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强调病历真实性、完整性的法律意义,树立学生对病历的“证据”意识——强化病历资料既是救治患者,也是保护医生本人的双重证据意识,在思想深处将患者利益与自身利益融为一体,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病历的医学价值,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目前,医疗机构推行电子病历系统已成为大势所趋,电子病历对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减轻医生工作强度、降低医院管理成本有明显作用[3],但与此同时,还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其中之一即医务人员可能随时删改病历的内容、时间,使得对手写病历的真实性都倍感质疑的患者及家属对电子病历更是疑虑重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24号文件)已明确了电子病历形式上的合法性和法律层面上的证据效力[4]。故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医学生书写电子病历也应强调病历书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使其明确电子病历同样具有重大法律意义。对病历变动痕迹,修改操作、内容、时间都会被系统完全记录,所以应怀着谨慎、严肃的态度书写病历,在书写过程中不能依赖“模板”及“复制”、“粘贴”等功能而出现与患者实际病情不符,入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医嘱等前后内容不一致,病历缺乏实质性内容等情况。

2 培养学生重视病历书写及时性的法律意识

在对医疗行为存在质疑或发生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时,患者及或家属往往出于“维权”或“自我保护” 要求立即封存、复印病历甚至抢夺病历,因此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入院记录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在患者死亡1周内完成,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死内完成。每天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当天的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患者,至少3天有一次病程记录,危重患者每天至少有2次病程记录,如病情变化要求随时记录,所有病程记录均应注明记录时间,对因抢救患者而来不及记录的病历,可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写。若医务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那么病历的缺失可能在医疗纠纷鉴定中成为对医方不利的依据,在诉讼中可能需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5]。《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第32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锁定电子病历并制作完全相同的纸质版本供封存,封存的纸质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保管。”无论是手写病历还是电子病历,都存在即时封存的可能。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中需加强对其病历书写时限的紧迫意识培养,使其能够体会到时间不仅等于生命,还意味着防范纠纷、保护自我。而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电子病历可以随意更改时间和内容”,甚至于出现在患者出院前一次性完成全部病历内容等情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方要求封存病历,那么医疗机构即将陷入被动,所以须要求医学生严格按照规定时限书写病历并及时打印。

3 培养学生在病历中体现告知义务的履行及维护患者知情权的法律意识

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既是合同义务,也是法定义务,来源于患者享有的知情权和自我决定权。告知义务的范围主要是对患者作出决定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信息。《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告知义务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一般告知义务,即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二是特殊告知义务,即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三是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若医务人员未尽到告知义务,造成患者損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大量的医疗纠纷多是由于医患沟通的欠缺造成,医务人员常常由于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错误告知、延迟履行告知义务或者履行了告知义务,但未经同意而实施医疗措施[6]等行为造成患者损害或不满,以至于医患恶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3月卫生部(卫医政疗便函〔2010〕42号)推荐各医疗机构参考使用《北大人民医院知情同意书汇编》,其意旨在于重点强调医患沟通,规范常见疾病诊疗(手术、操作)的知情同意,使患者能对所患疾病有较全面的科学认识,与此同时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可见,知情同意书不仅可以证明医务人员履行了告知义务,减少此方面的纠纷,还能够促使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因此,临床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知情同意书作为病历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攸关医务人员法定告知义务的履行。在强调学生需不断提高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同时,也应培养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意识与技巧,尊重患者知情权的理念应贯穿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口头告知,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病危病重通知等应该以书面告知形式体现于病历中。而对于一般的病情、医疗措施、医学常识教育可体现在病程记录或是病情谈话记录中,直至患者出院,应认真书写“出院医嘱”,告知患者继续服用的药物、用法、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需要复查的项目、时间等,并向患者灌输随访意识,将医疗服务合同之合同后义务履行完毕。

4 结合病历书写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

病历不仅是重要的医学文书,还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尤其是在民事法律中,患者可因医务人员伪造、篡改病历的行为以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服务合同违约责任、侵犯隐私权等为由诉至公堂。病历还涉及患者所享受的医疗保障权利、医疗保险受益等一些民事权利义务,若病历缺乏真实性、完整性使得病程记录、检查结果、诊断、护理记录、收费清单等内容不一致,保险机构(含社保)会拒付医疗费用,患者及其监护人可要求将医疗费用转嫁给医方承担[7]。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也规定对于医务人员的上述行为可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活动甚至吊销执业证书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须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病历规范书写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同样,在具体医疗行为中,医务人员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利益,并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8]。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全程都将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制,医务人员不仅要学会遵守法律、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更要重视对患者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在对医学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需将法律思维方式引入其中,使其养成从法律的视角谨慎对待每一个医疗行为的习惯,只有医学思维与法律思维达成统一,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45-246.

[2] 刘士国.医事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92-193.

[3] 杨坚争,陈劲草.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0):24-26.

[4] 廖晨歌.关于电子病历法律效力及应用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6-118.

[5] 沈平.注重病历质量 防范医疗纠纷[J].现代医院,2010,10(4):125.

[6] 杨立新.医疗损害责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52.

[7] 李良君,万东升.护理记录涉及的法律责任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7—249.

[8] 周霞,王景和,魏占荣.从医疗损害责任谈医学生的法律教育.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2(10):167-168.

作者:高颖 关婕

第3篇:病历书写时限性动态管理的实践及成效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对三级综合医院病历书写时限性管理来提高病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制定检查标准:检查位点的要求;实施奖罚结合措施。 结果 笔者通过对病历书写时限性制度化、病历书写规范化三年的严格管理,并与前三年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运行病历书写合格率从91.3%上升为96.53%。2010~2013年6月份运行病历书写时限性合格率从88.03%上升为96.53%,效果明显提高。 结论 通过从病历书写时限性动态化、病历书写规范化的管理,实施奖罚结合措施是提高病历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值得全国各家医院借鉴。

[关键词]病历书写时限性;动态管理

[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ime-limited dynamic management in medical record writing

WANG Gang SUN Lingmei HE Yadong HU Lian

Quality Control Offic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Zunyi 563000, China

[

[Key words] Time-limited medical record writing; Dynamic management

病历质量的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加强病历质量的管理,以提高医院管理与医疗质量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病案书写质量不仅是医务人员个人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责任感等的体现,更是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最有力证据。因此,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也是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最核心的要素[1]。我院根据原卫生部2010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及与医院病历质量管理有关的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采取提高对病历质量管理的认识,健全病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各项病历管理制度,建立三级病历质控网,形成病历质量管理网络,制定病案书写规范、制定历质量管理有关的标准,实行全程病历质量管理等举措[2]。从2010~2013年6月份对我院35个临床科室进行病历书写时限性检查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制定检查标准

从2006年6月开始由住院病历评分标准对住院病历进行质量评分,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先后使用全国三级医院病历检查评分标准和全国优质医院检查——住院病历质量评分用表,使病历质量检查按照全国医院检查标准执行。同时质控办从2006年6月份成立以来,先后编辑3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相关手册下发每位医师并要求科室组织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与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书写病历。

1.2 检查位点的要求

从2010年8月份开始对全院35个临床科室实施病历书写时限性的检查,检查的病程记录时限性有9个位点: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主任级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手术记录时间、转入、转出记录、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的时限性,同时监控专科病历书写情况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首次病程记录须有本院执业医师完成后签全名,无署名记录不合格,病程记录每周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分析意见,必须记录主治医师分析意见,明确反映病情变化,必须有生命指征、症状、体征,客观证据变化情况的记录。反映治疗变更动因,尤其是临床用药要达到以药代动力学指向的层次。有对各种(类)检测单的分析,分析要充分结合临床,按时程要求记录,有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记录,龙其有创检查与治疗枝术[3]。

1.3 病历书写时限性实施奖罚结合

建立病历质量评价方案,并与奖金挂钩。我院根据具体情况,定出病历书写时限性奖罚规定,规定各科病历甲级率要达到90%以上,杜绝丙级病率。每月定期检查并在医院《医讯》通报,与当月奖金挂钩,凡连续3个月按时完成病历书写时限性的科室进行一定的奖励,病历书写时限性超时1份的科室,扣全科当月一定的质控分,并与年终科室管理考核评优挂钩等。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2 效果分析

我院自实行以上病历书写时限性动态管理措施以来,效果良好。从2010年至2013年1~6月份。全院35个临床科室病历书写时限性合格率逐年上升,说明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级医师对病历书写时限性的意识逐渐提高,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详见图1。

我院自实行以上病历质量管理措施以来,效果良好。2010年共抽查运行病历书写时限性共6195份,2011年共抽查16 306份,2012年共抽查19 710份,2013年1~6月份共抽查10 642份,总共抽查52 853份。病历合格率逐年上升:2010年为88.03%,2011年为91.82%,2012年为96.53%,2013年1~6月为97.11%以上。病历书写时限性不合格率逐年下降:2010年为11.97%,2011年为8.18%,2012年为3.47%,2013年1~6月份为2.89%。2010年出现1份丙级病历,2011年以后未再出现丙级病历。

从2010 年至 2013年1~6月份全院各临床科室病历书写时限性合格率逐渐上升,说明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级医生对病历书写时限性的意识逐渐提高,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从2010年至2013年内科系列病历书写时限性合格率由48%提升到50%,同样说明全院对运行病历书写时限性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

3 提高病历质量的对策

医院病历档案又简称病案 ,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问诊、体检、诊断、治疗、 护理等过程中形成的,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等诊疗过程进行的较为全面的原始记录[4]。

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总结整个检查评估结果,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主管医师缺乏病案的法律意识,没有意识到记录自己医疗行为的病案,日后很有可能成为医疗诉讼中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及自己所肩负的法律责任[5]。医务机构应定期地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病案在道德、法律上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本着对患者,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书写病案。

定期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督促上级医师做好带教工作。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病案多由低年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轮转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和实习生书写,而这部分医师在岗前或许就没有进行病历书写相关知识培训[6]。所以要提高整体病历质量,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病书写规范的培训是主要的途径。高质量的病历离不开上级医师的指导,要求主治医师对低年资医师书写的病案认真指导和修改。加强上级医师对病案内涵质量的责任感,强调病史内涵质量不能仅体现低年资医师的水平,只有主治医师真正把好病案书写质量关,不断提高病案的内涵质量,才能真正体现专科的水平。

重点加强病历书写的环节质控。通过我们在病历产生过程中实行书写时限性控制,及时纠正错误,使得质控工作干预于病案质量形成的环节。使病历书写存在诸多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病历质量应从病历产生开始就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把病历质量与医疗质量紧密结合,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存在的问题就进行及时的纠正[7]。

强调三级管理、明确科主任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主要责任。对病历质量实施三级控制。一级:自我控制,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工作程序,抓扎扎实实的日常工作作风。二级:科室控制,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总住院医师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控制, 科主任负责病案质量的总体评估,强调科主任的每周大查房中必须有教学查房的内容,除了关注患者的治疗方案,还应关注病案的内涵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讲评,把好病案出科关,不允许有不合格的病案出科。三级:医院控制, 院级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全院病案的管理活动[8]。

完善制度建设。病历质量的形成,仅仅靠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还是无法保证的,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外部环境监督机制。一方面,医院及科室领导要充分重视病历质量,完善院级、科级和个人三级病案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有一个有效的外部约束环境,以督促医务人员的病案质量意识[9]。通过质控办组织有关专家定期每月进行病历质量检查考核,并且完善奖惩机制,使医务人员有提高病历质量的动力与意愿。

通过对我院35个临床科室进行病历书写时限性检查评估。应用对病历制定检查标准、检查位点的要求、病历书写时限性实施奖罚结合、病历书写时限性制度化、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化的严格管理,避免了医师在工作中书写运行病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又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2010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内容要求对全院运行病历书写进行科学规范管理[10]。避免和减少了医疗隐患的出现;达到了持续改进病历质量的要求和目的。通过3年的病历质量合格率管理工作,并与前3年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运行病历书写合格率从91.3%上升为96.53%。2010~2013年6月全院运行病历书写时限性合格率从88.03%提升到96.53%,实施后病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的效果。体会到只有通过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级医师对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和时限性的意识提高,并实施病历书写时限性制度化管理、病历书写规范化的管理、与奖罚制度结合措施是提高病历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胡磊,刘春玲,杨雪梅,等.浅谈病历书写时限质控[J].中国病案,2013,14(2):17-19.

[2] 邹崇祺,郑友丽,温俊,等.病历书写时限性质量控制研究与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7(3):144-146.

[3] 董莉.病历书写时限性问题管理浅析[J].中国病案,2014,15(1):22-23.

[4] 翁禾.病案规范化管理对医疗保险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8,9(8):8-9.

[5] 申萍,胡新勇,张婷,等.我院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2):11-13.

[6] 杜永强,丁慧敏,方浩,等.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保证医疗信息的准确性[J].中国病案,2009,10(6):19-20.

[7] 黄旭.计算机打印病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155-157.

[8] 胡磊,刘春玲,杨雪梅,等.浅谈病历书写时限质控[J].中国病案,2013,14(2):17-19.

[9] 吴良湘.电子病历书写时限质控体会[J].中国病案,2013,14(6):15-16.

[10] 唐红迎.医师住院病历书写应注意的问题[J].医院管理论坛,2003,20(8):30-32.

(收稿日期:2014-10-23)

作者:王刚等

第4篇:儿科病历书写

儿科病历书写范文 入院病历 姓名 李俊 性别 男 年龄9月 籍贯 上海市 民族 汉

亲属姓名 儿母吕一敏 住址 上海哈密路1号 入院日期 1991—1—6 9:

病史记录日期 1991—1—6 9:4 病史陈述者 儿母 主诉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气急3天。 现病史

患儿于1月1日起,在着凉后流清涕,鼻阻,继而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痰。天后咳嗽加重,有疾,不易咯出。1月4日起发热,38.5~39.5℃(肛温),同时伴轻度气促,哭闹时口周发绀。病初自服小儿止咳糖浆1月3日因症状加重到地段医院就诊,口服红霉素天,但咳嗽仍未减轻。1月5日来院门诊,予青霉素肌注治疗。今晨因高热39.8℃,咳嗽气急加重急诊入院。病后精神食欲渐差,发热后尿黄量少,大便每天1次,干。无气喘声嘶、也无盗江咯血、尿频、双耳溢脓等症状。无呕吐,腹泻和抽搐。 个人史

胎儿及围产期情况 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于1991年3月3日生于上海市金星妇幼保健院,娩出时体重 3.1kg,pgd评分 1分,无畸形及出血。母妊娠期体健,无感染发热史,无药物过敏及外伤等病史。 喂养史

母乳少,以牛乳、奶粉为主。偶有溢奶、无呕吐,个月后加米汤,5个月后加蒸蛋,6个月时加喂菜粥及饼干、苹果泥。间断服过钙粉,未加服鱼肝油。 发育史

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笑认妈,个月能扶坐、出牙,现能叫爸爸妈妈,能扶站,尚不能迈步。 生活习惯

每晚睡眠1~1小时,白天睡~3小时,易惊醒,大便每天1次,成形,色黄。 过去史

一般健康状况 平时易出汗,6个月后患感冒、支气管炎各1次,无气喘病史。传染病史 无麻诊、水痘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 无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 外伤手术史 无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 生后1周接种卡介苗,6个月时服小儿麻痹糖丸,个月注射百自破三次联疫苗。 家族史

父母年龄及健康状况 父9岁,母8岁,均为工人,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

家庭成员情况 祖母6岁患冠心病,家庭成员中无支气管气喘、结核患者,无遗传病史。 家庭环境 经济情况和住房条件一般,患儿由祖母照管。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 体温38.9℃(R),脉搏14/in,呼吸38/in,血压9.4/.4kp(/55Hg),体重8.kg,身长4。,坐高4.5,头围45。胸围44n。

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平卧位,神志清楚,精神差。

皮肤 皮肤弹性正常,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无水肿,腹壁皮下脂肪厚1.5。 淋巴结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头部

头颅 头颅轻度方形,骨缝闭合,前囟约 .×.,平,毛发稀疏、细黄、欠光泽,枕部环形脱发,无皮脂溢出,无疤痕。

眼部 双眼窝不下陷,哭有泪。球结膜不充血,无出血,睑结膜不苍白。巩膜无黄染,眼球活动正常,无斜视,无震颤。

耳部 两侧耳郭无畸形,外耳道无溢液耳屏无压痛,耳郭无牵拉痛,乳突区无红肿及压痛。 鼻部 外形正常,轻度鼻翼扇动,鼻前庭无糜烂、无脓性分泌物外溢。

口腔 四周轻度发绀,口唇无疮疹,无口角较裂,乳齿 ,齿龈无红肿,口粘膜无疮疹,无出血及溃疡,无假膜附着,两侧腮腺管开口处无红肿,舌苔白薄。咽充血、悬壅垂居中,咽反射正常,扁桃体不肿大,无声嘶。

颈部 颈软,两侧对称,无肿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明显怒张。 胸部

胸廓 呈圆桶形,无鸡胸及漏斗胸,有轻度郝氏沟及肋缘外翻,胸壁无肿块。 肺脏 视诊:呼吸深快,腹式呼吸为主,右侧呼吸运动较左侧稍浅。 触诊:哭时语颤两侧略增强。

叩诊:两肺上部均呈清音,两肺下部反响较上部低,肺下界在右肩肿下角第9肋间,呼吸移动度约.5。

听诊:双肺中下部可闻中等量中细湿罗音,以右肺为著。

心脏 视诊:心前区不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在左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1处。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视诊,搏动范围约1.5,无抬举感,无震颤。

叩诊:心上界在第 肋间胸骨左缘外,心左界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 1,心右浊音界在第四肋间胸骨右缘外约.5处。

听诊:心率14/in,心音略低,节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杂音。P>A。 腹部 视诊:腹平,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无脐问。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病,无肌紧张,未触及肿块。肝下缘距右锁骨中线助缘.5,脾下缘距左锁骨中线助缘1。质均软,边缘略钝,无触痛,膀胱未及。

叩诊:无移动性浊音,无波动感,无过度反响。肝浊音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脾区无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不亢进,胃区无振水声,腹部无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 外生殖器外观正常,两侧睾丸均已降至阴囊,阴囊无水肿,包皮能上翻,肛门周围无糜烂,无直肠脱垂,无肛裂。

脊柱及四肢 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活动正常。肋脊角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局部无红肿,自动与被动活动不受限制,肌张力本减低,肢端不发绀,无杵状指趾。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枪击音。

神经系统 感觉反应正常存在,腹壁反射,两侧膝腱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巴彬斯奇征及克尼格征均阴性。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Hb11g/L,RBC4.×11/L,WBC1.×19/L,N%,L3%。 大便常规:黄色软便,镜检阴性。 尿常规:蛋白阴性,WBC ~3/HP。

X线胸片:双肺野中下部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右肺为著,心肠未见明显异常。 小结

李俊,男,9个月,因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气急3天入院。病初为阵发性干咳,天后咳嗽回剧,有疾,第4天发热伴轻度气促和具扇,经口服红霉素和对症治疗无效,改用素霉素治疗一天。因症状加重收住院。病后无声嘶、气喘,也无盗汗、咯血等症状。体检:体温39℃(R)脉搏14/in,呼吸38/in,精神差,轻度方颅,前由.×.,平,枕部坏形脱发,轻度鼻扇,口周哭闹时发绀,咽部充血培三凹征,轻度郝氏沟和助缘外翻。呼吸稍快,语颤略 显增强。两肺中下部可闻中等量中细湿罗音,以右肺为著。心率14/in,节律齐,肝下缘在右锁骨中线助缘下.5,脾下缘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5,质软。WBC 1.×19/L,N%,L3%。X光线胸片示两肺中下部小斑片状模糊阴影。 最后诊断(1991—1—) 1.支气管肺炎,急性 .佝偻病,活动期 初步诊断

1.支气管肺炎,急性 .佝偻病,活动期

第5篇:儿科门诊病历书写

目的要求】



一、掌握儿科门诊病历书写。 

二、掌握门诊处方规则。 

三、熟悉儿科常用药物及其剂量。 【地点】儿科示教室,儿科门诊。 【学时数】3学时

【教具】 听诊器、体温计(肛表及腋表),血压计、皮尺、压舌板、棉签等。 【实习内容及方法】



一、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儿科门诊见习注意事项。 (一)遵守门诊工作制度。爱护公物,保持整洁。 (二)各种记录及申清单必须由老师审核签名。 (三)尊敬老师,服从安排。

(四)接待患儿及家属要热情,看病时对患儿要关心、体贴、认真、负责。 (五)遇有不合作的家长时,不要争吵,应耐心解释取得家长的合作。 (六)下课前若有未处理完的病儿,应向门诊老师或急诊室老师进行交班。 

二、教师讲解儿科门诊病历内容与要求:

(一)填写病历首页各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药物过敏史、日期等)。

(二)门诊病历记录的各项内容(主诉、现病史等)应比完全病历简明扼要,可免写“主诉”等小标题。 (三)既往史、个人史(包括生产史、喂养史、发育史、免疫史、生活史)、家族史要求简单记录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史

(四)体格检查记录顺序同完全病历,但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 (五)记录实验室检查及其它特殊检查结果。 (六)最后写出诊断和治疗意见以及进一步检查项目。 (七)签名(学生先签名,老师审查后再签名)。 (八)力求记录规范、书写整洁、签名应清楚。

儿科门诊病历示范一:

2001年10月10日8Am, 儿科, 男,4岁 咳嗽4天

患儿因受凉于本月6日出现单声咳嗽,以夜间为重,同时伴有低热,无气促、发绀、呛咳。曾服“止咳糖浆”效果不佳。起病来二便如常,食欲未减,精神好。 患儿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结核病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体查:T38.2℃,呼吸20次/分,脉搏92次/分,神清,精神面色好,发育营养中等。咽红,双扁桃体I度,充血,未见脓性分泌物,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增粗,闻及少许干性罗音,未闻及湿罗音。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处理:

青霉素注射液 80万u×6支

用法: 80万 肌注 每日二次(皮试) 复方阿斯匹林片 0.1×6

用法: 0.15 发热高于39℃时口服。

医生签名:宋新民

儿科门诊复诊病历示范二: 2001年10月5日8Am 儿科

“支气管炎”患儿,经上述处理后热退,但仍有单声咳嗽。精神、食欲仍好。 体查:一般可,咽稍红,两肺干罗音已消失。 处理:

磺胺二联混悬剂 60ml×l瓶 用法:7.5ml 每日二次 BM 100ml×1瓶

用法: 4ml 每日二次

医生签名:宋新民



三、教师向见习学生介绍门诊处方规则及门诊处方的正规格式。 (一) 门诊处方规则:



1、见习学生所开的门诊处方一律要用标准格式书写,所开的一切处方均应经教师审查签名,否则不予生效,更不准临摹教师书体签名。



2、门诊处方的书写可用中文、英文、拉丁文,但字迹必须清楚。



3、一般门诊处方一次开药3~4天,慢性疾病如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可一次开药1~2个月;危急重症则临时开药。



4、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副作用应向家长说明。 (二) 儿科门(急)诊处方格式:

姓名 刘芳 年龄 5岁 性别 男 2001年10月8日 R:剂型 药名,剂量 用药总数量

用法:每次量(注明单位) 给药途径(口服不必注明) 每日次数 Inj. Pencilline 80万u× 6 Sig:80万u im Bid Tab.APC 0.1×6

Sig:0.2 SOS. 医生签名:宋新民



四、儿科门诊常用药物及剂量:



1、青霉素Penicilline(40万u/瓶,80万u/瓶) 2.5~5万u/kg?d. 分2次肌注,皮试阴性后用。 

2、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0.5g/瓶,lg/瓶), 50~100mg/kg?d。分2~3次肌注,静推或静滴。用药前皮试。



3、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ycillin(0.25/粒,0.125/粒,粉剂125mg/袋),50~100mg/kg?d,

新生儿50mg/kg?d。分3~4次口服。



4、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霉素Ⅳ)Cephalexin(0.125/粒,0.25/粒, 125mg/包),50~100mg/kg?d,分3~4次口服。



5、利菌沙(0.1/片,0.125/片,冲剂0.1/包),20~30mg/kg/d,分3~4次口服。 

6、罗红霉素 (50 mg/片,0.15/片),5~10mg/kg?d,分2次口服。



7、小诺霉素(小诺米星)Micronomycin(针剂30mg/ml/支,60mg/2ml/支,80mg/2ml/支),3~4mg/kg?d,2~3次/日。



8、双嘧啶(SD—TMP),DMD(糖浆剂,每10ml含SD 0.5g,TMP 0.062g) 2~6岁10ml/日,6~12岁20ml/日,分2次服。



9、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SMZco(儿童片:每片含SMZ 0.1g、TMP 0.02g),2~5岁:l~2片/次(儿童片)6~12岁:2~4片/次(儿童片),均为2次/日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

10、呋喃唑酮(痢特灵)Furazolidone,(25mg/片,l00mg/片) ,10mg/kg/d,分3次口服。 

11、异烟肼(雷米封)Rimifon,INH(0.1g/片,针剂:0.1g/支),10~20mg/kg/d.一般清晨一次顿服。



12、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Rifampin,RFP(150mg/粒) ,10~15mg/kg/d,分1~2次口服。 

13、制霉菌素 (50万u/片)

新生儿:40万u~80万u/日 分四次口服 <2y:40万u~80万u/日 分四次口服 >2y:100万u~200万u/日 分四次口服。



14、复方阿斯匹林:A?P?C(0.42/片,0.1/片)5~10mg/kg/次,必要时口服。



15、安定Valium(2.5mg/片,l0mg/安瓿),0.1~0.3mg/kg?次 ,肌注或静注,注射速度要慢。 

16、速尿(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20mg/片,20mg/安瓿)口服:2~3mg/kg/日,分2~3次,静注,肌注l~2mg/kg?次。



17、利血平Reserpine(0.25mg/片,lmg/lml),口服:0.02mg/kg/日,分2~3次口服;肌注或静注为0.07mg/kg/次,极量为1.5~2mg/次。



18、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Brown Mixture lml/岁?次 ,一日3~4次口服。



19、氨茶碱 Aminophylline(0.1g/片,0.05g/片,0.25g/l0ml?支),小儿一般:4~6mg/kg?次,每日服3~4次。静注或静滴,2~4mg/kg?次。

20、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片剂:0.3mg/片,针剂:0.5mg/支,lmg/支),小儿一般:0.01mg/kg?次,口服、皮下注射、静注。抢救感染性休克,0.03~0.05mg/kg?次,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一次。



21、毛花甙丙(西地兰)Cedilanid,(针剂;0.4mg/2m1)饱和量:<2岁0.03~0.04mg/kg,>2岁0.02~0.03mg/kg,肌注或稀释后静注,首次剂量给饱和量的1/2,余量分二次,每4~6小时一次。



22、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片剂:150mg/片,针剂:70mg/20ml)口服:5~7mg/kg?日,分3次。静注:0.5~lmg/kg?次,在心电监护下20分钟后可重复用1次。



23、甲基磺酸酚妥拉明:(苄胺唑啉)Phentolamine, Regitine,(10mg/m1)0.3~0.5mg/kg/次,稀释后静滴。



24、甘露醇:MannitoI(20%溶液100ml,250ml),0.5~lg/kg?次,1/2小时内静滴或静注,必要时4~6小时重复。



25、盐酸苯海拉明:Benadryl,(25mg/片,糖浆:0.2g/100m1),2~4mg/kg?日,分3~4次服用。 

26、枸椽酸哌嗪(驱蛔灵):Piperazine(0.5g/片,0.25g/片,糖浆:160mg/m1)。 驱蛔虫:0.1~0.15g/kg?d,最大量3g/日,连服2日,睡前顿服; 驱蛲虫:60mg/kg?d,分2次服,1日不超过2g,连服7~10日。



27、强的松:Prednisone,(片剂:5mg/片),1~2mg/kg?d,分3次口服。

第6篇:儿科完整病历

一、儿科完全病历的内容与要求:病史采集必须真实、完整、系统、条理、规范。体查时应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举止端庄,取得合作。

[一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5天;4月;1岁2个月)、籍贯(省、市、县)、民族、现在住址、父母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入院日期、病历书写日期、病史叙述者、与患儿关系及其可靠性.

[主 诉] 就诊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时间。(20个字以内) [现 病 史] 围绕主诉详细地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治情况。主要包括:

1、起病的情况:何时、何地、如何起病、起病的缓急、发病的可能原因和诱因。

2、主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按主要症状发生的先后详细描述。直至入院时为止。包括症状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的时间、缓慢或加剧的因素以及伴随的症状。对慢性患儿及反复发作的患儿,应详细记录描述第一次发作的情况,以后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最近发作的情况,直至入院时为止。

3、伴随症状:注意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的相互关系,伴随症状发生的时间特点和演变情况,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

性症状也应记载。

4、诊治经过:曾在何时何地就诊,作过的检查及结果,诊断与治疗情况,效果如何、有无不良反应等。应重点扼要地加以记录。特殊药物(如洋地黄制剂)要记明用法,剂量和时间。

5、患儿病后的一般情况:简要叙述患儿起病以来的食欲、精神、大小便、睡眠、和体重的变化(未测体重者可用起病后是否“长胖”或消瘦来表示)。

6、与现病史有关的病史,虽年代久远但仍属现病史。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儿的现病史应从风湿热初次发作算起。

[既 往 史]1. 既往健康情况:一向健康还是多病。既往患过何种疾病, 患病时的年龄、诱因、症状、病程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则简述其症状,注意与现患疾病相同或类似的疾病。2.预防接种史及传染病史。3.药物过敏史4.手术外伤史,。 [系统回顾] 大于七岁的患儿则应书写系统查询结果。儿科系统查询内容要求:

1、呼吸系统:咳嗽、吐痰、气喘、咯血、胸痛、低热、盗汗、肺炎史等。

2、心血管系统:心慌、气促、胸闷、心悸、发绀、水肿等。

3、消化系统:呕吐、恶心、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黄疸等。

4、泌尿系统:血尿、水肿、尿急、尿频、尿痛、少尿、多尿、遗尿等。

5、血液系统:头昏、乏力、眼花、出血、气促、发热、淋巴结肿大、肿块等。

6、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多饮、多食、多尿、口渴、消瘦或肥胖、四肢短小.匀称矮小等。

7、关节及运动疾病:关节红、肿、痛、热、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跛行、肌肉乏力、萎缩、震颤等。

8、神经系统:抽搐、昏迷、瘫痪、精神异常等。

[个 人 史]

1、出生史:三岁以内的患儿必须询问,三岁以上的患儿可重点询问包括胎次、是否足月、顺产或难产、接生方式、出生时体重及一般情况如哭声大小、皮肤颜色、有无产伤、窒息、抽搐及Apgar评分等。母亲是否有特殊嗜好,如吸烟、喝酒。母孕期的营养情况以及孕期是否患过其他疾病,服过哪些药物、是否接触过X线或同位素检查或治疗。

2、喂养史:三岁以内患儿必须询问,三岁以上患儿可

重点询问。详细询问喂养方式,母乳分泌量是否充足;人工喂养儿以何种乳品为主,如何配制、喂哺的次数及量。添加辅食的种类与时间,断乳时间。对年长儿要询问饮食的习惯(有无偏食、挑食、厌食)、食欲情况。

3、生长发育史:三岁以内患儿必须详细询问。三岁以上的患儿重点询问,若所患疾病与发育史有密切关系应详细询问。体格发育:结合年龄进行询问。如抬头、挺胸、独坐、爬行、站立、扶走、跑、跳,出牙的时间、出牙的数目及顺序。智力发育:结合年龄了解何时大笑、认识熟人、发单音及说短句,已入学者应了解在校读书的成绩和行为表现。

4、预防接种史:

5、生活史:居住条件、户外活动、晒太阳、生活有无规律、睡眠时间,个人卫生习惯。

[家 族 史] 父母年龄,职业及健康状况,是否近亲结婚,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家中有无遗传性疾病,有无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及患儿相似疾病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三岁以内的患儿均应详细书写生活史、喂养史、发育史以及免疫史。三岁以上的患儿仅书写与本次发病有密切关系的生产史、喂养史、发育史以及免疫史。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病情需要或五岁以上者测量)、体重、身长,结合患儿病情需要可

测量头围、胸围、上部量和下部量。

一般情况:发育(好、中、差)、营养(好、中、差)、体位(自动、被动、强迫)、病容(急、慢、轻、危重)、神志(清楚、模糊、昏睡,谵妄、昏迷)、步态、表情和面容(安静、淡漠,痛苦、恐慌)、检查是否合作。

皮肤及皮下组织:色泽(红润,潮红,紫绀,苍白、黄疸,色素沉着)、水肿(部位、性质、程度)、皮疹、出血点、紫斑、蜘蛛痣、皮肤弹性、毛发分布、皮下脂肪厚度(检查方法:在锁骨中线与脐孔水平交叉点,检查者从右手拇指与食指相距3厘米与腹壁垂直,在腹壁上滑行,捏起皮脂层,再测量拇指与食指间同一平面的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皮下结节、溃疡、疤痕。

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肿大应描述其部位、数目、大小、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瘘管、疤痕。

头部及头部器官:头颅大小、形状、颅骨软化(乒乓球感);颅骨缝、前囟门、后囟门是否闭合,前囟大小(以菱形边中点假设连线记录)、紧张度(平坦、突出、凹陷)、头发分布及颜色光泽。

面部:有无特殊面容。

眼:眼球有无突出、震颤;眼眶有无下陷;眼裂是否对称;眼睑有无水肿、外翻、下垂,结合膜有无充血、滤泡、颗粒;巩膜有无黄疸;角膜有无混浊、溃疡、云翳、白斑;

眼球活动有否受限;视力如何;瞳孔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对光反应是否存在。

耳:听力,外耳道有无流脓,耳屏及乳突有无压痛。

鼻:有无畸形、堵塞、排液,鼻窦区有无压痛,鼻唇沟是否对称。

口腔:气味,口腔粘膜颜色,有无斑疹溃疡、色素沉着。

唇:有无紫绀、疱疹、溃疡、皲裂、兔唇。

齿:牙齿数目,有无缺齿、龋齿,齿龈有无红、肿、齿槽溢脓、色素沉着和出血。

舌:舌苔与乳突颜色,伸出方向、震颤,舌系带是否过短。

咽:有无充血及分泌物;扁桃体大小、充血、渗出物、伪膜;喉发音有无嘶哑。

颈部:是否对称、有无强直,颈静脉是否怒张,有无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位置有无移位,甲状腺(大小、硬度、压痛、搏动、杂音、震颤、结节感)。

胸部:胸廓的形状、对称性、有无压痛;有无异常搏动和畸形(鸡胸、漏斗胸、桶状胸、心前区隆起、肋骨串珠、肋缘外翻、赫氏沟);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是否受限。

肺部:

望诊:有无软组织下陷,呼吸运动是否对称,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触诊:语音震颤(可利用患儿哭啼声音)的改变(增强、减弱)、是否对称、有无压痛、有无摩擦感和皮下捻发感。

叩诊:叩诊音的性质(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左右两侧是否对称。

听诊:呼吸音强弱、左右两侧是否对称、罗音性质(干性、湿性)、部位(满肺、双肺背基部、右肺背基部、左肺背基部)、程度(大量、中量、少量、偶闻)、有无胸膜摩擦音、支气管呼吸音。

心脏及血管:

望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及强度,心前区有无隆起。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有无震颤(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

叩诊:三岁以内婴儿一般叩左心界。3~7岁的小儿可叩左右心界。叩左界时,应在心尖搏动部位左侧起自左而右。如发觉有浊音改变则为左界。同时以左乳线作为标准记录在内或在外多少厘米。叩右界时应在肝浊音界上一肋间水平自右而左,有浊音改变即为右界。以右胸骨线(即胸骨右缘)外多少厘米来记录。七岁以上年长儿按成人方法检查记录。

小儿心界表

右 肋间 左

胸骨中线至锁骨中线的距离是

cm

心脏扩大与否

听诊:心音强弱、心率、节律、(有心律不齐时详细描述其特点)有无杂音,有杂音则要求检查杂音部位、强弱、性质、时期、传导与否,摩擦音。各瓣膜区均要仔细听诊(同内科诊断学)。

血管:桡动脉搏动强度、节律,有无水冲脉、奇脉、交替脉、脉搏短绌、射枪音、毛细血管搏动。

腹部:

望诊:外形 (平坦、饱满、膨隆如球形或蛙式腹、凹陷如舟状腹);腹部呼吸运动,肠型,蠕动波,血管曲张及血液流向,新生儿脐部有无出血、分泌物。

触诊:腹软或腹肌痉挛;压痛、反跳痛;有无包块,如有,应记录包块的部位大小、边缘清楚与否、硬度、表面光滑或结节感、压痛、搏动、移动度;肝脏脾脏是否肿大,其

大小记录同成人;液波震颤。

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有无增强、减弱或消失。有无腹部血管杂音。

脊柱四肢: 脊柱有无畸形(脊柱侧凸、前凸、后凸、僵直、压痛);四肢有无畸形(手、脚镯、“O”型腿、“X”型腿、杵状指(趾)、多指(趾)、肌肉有无萎缩,关节有无畸形、有无红、肿、痛、热、活动障碍。

肛门: 肛周皮肤有无充血、皮疹、瘘管,有无脱肛、肛裂、畸形。

外生殖器:

男孩:两侧睾丸是否下降、有无包茎或包皮过长、阴囊水肿、腹股沟斜疝或阴囊鞘膜积液。

女孩:外生殖器有否畸形,外阴是否清洁,阴道有无分泌物。

神经系统:

四肢肌张力有否异常。

运动:有无瘫痪、不自主运动。

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深反射(膝腱反射)。

病理征:布氏征、克氏征、踝阵挛、巴氏征等。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记录入院24小时内所做的检查。如入院前已作过可以不再重复。但要注明门诊检查及其检查日期。

[病 历 摘 要]

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入院日期。

主诉(与完全病历同)

现病史重点内容摘录(主要的阳性症状与诊断有关的阴性症状)

与现病史及诊断有关的个人史,既往史及家庭史。

体格检查的重要阳性和重要阴性体征,并且按系统顺序记录。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 [入院诊断]:

1、

2、

3、

[诊断依据]

重点写第一诊断的诊断依据,每一诊断的依据应分开写,不可将所有诊断的依据混写在一起。

[鉴别诊断] 写出主要诊断的鉴别诊断病名及鉴别依据。 [诊疗计划] 根据病情定出初步的诊断治疗计划,如进一步做哪些检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等。

医师签名:

第7篇:中西医儿科见习病历

姓名:林昂性别:男年龄:5岁3月出生地:北京市海淀区

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母亲入院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主诉:间断腹痛5天余,发现双下肢皮疹1天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6天夜间腹痛一次约10分钟,以脐周为主,不剧,能忍受。白

天于幼儿园曾经过食肉类。次日患儿再次腹痛约30分钟,就诊于青铜峡市人民医院,予以

口服“小儿肠胃康颗粒”一天。患儿腹痛情况无好转,且较前加重。4天前再次就诊于青铜

峡人民医院,拟诊“蛔虫症”,予以口服“肠虫清,小儿肠胃康颗粒”1天患儿腹痛症状仍

无好转。3天前就诊于吴忠回中中医院,予以口服中药2天,患儿上述症状不缓解。入院前

1天凌晨急诊于我院儿科急诊,接诊医师查体:双下肢散在粟粒样大小的红色皮疹,略高于

皮面,压之不褪色。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7.54*10^9/L,红细胞计数45.39*10^12/L,

血红蛋白149.0g/L,红细胞平均体积84.4fL,血小板计数289.0*10^9/L,中性粒细胞相对值

58.3%,淋巴细胞相对值27.6%,单核细胞相对值13.4%,嗜酸细胞相对值0.7%。腹部彩超:

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正位腹平片示:上腹部肠管扩张积气,散在短小气液平面。结

合临床;拟诊“过敏性紫癜”。予以建议住院治疗,联系我科无床,门诊留观静脉滴注“西咪

替丁,维生素C,消旋山莨菪碱,复方甘草酸苷”1天。患儿腹痛症状较前好转,今日联系

我科有床,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住我科。病程中患儿无发热,有流涕,打喷嚏,偶有阵

发性单声咳,可闻及喉中痰响,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无关节疼痛,精神可,食欲

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排出不畅需借助开塞露才能排出。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

输血史,按时按序预防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乙肝,麻疹疫苗。患有过敏性鼻

炎。

个人史:动静力发育不落后于正常同龄儿患儿孕36+7周,出生体重2400g,生后无缺

氧窒息史,其他情况无异常。

家族史:父母健在,家族中无遗传病史。患儿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体格检查

一般测量体温36.6℃(R),脉搏100/min,呼吸24/min,血压100/58mmHg),体重

16.0kg,身高108cm。

一般状况发育:发育正常营养:营养中等体位:自动平卧位神志:神志清楚,精神:精神差。

皮肤黏膜皮肤:皮肤弹性正常,无黄染,无水肿,皮疹:双下肢可见零星的粟粒样大

小的红色皮疹,略高于皮面,压之不褪色,左侧脚底部可见——0.5*0.5cm瘀斑,腹壁皮下脂肪厚:未测出血点:全身无皮下出血

淋巴结: 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部

面容:正常面容面色:面色正常

头颅:头形:头形正常,骨缝闭合,前囟:囟门已闭,

眼部:双眼窝不下陷,哭有泪。球结膜不充血,无出血,睑结膜不苍白。巩膜无黄染,眼球

活动正常,无斜视,无震颤。

耳部:两侧耳郭无畸形,外耳道无溢液耳屏无压痛,耳郭无牵拉痛,乳突区无红肿及压痛。

鼻部: 外形正常,轻度鼻翼扇动,鼻前庭无糜烂、无脓性分泌物外溢。

口腔: 四周轻度发绀,口唇无疮疹,无口角较裂,乳齿,齿龈无红肿,口粘膜无疮疹,无

出血及溃疡,无假膜附着,两侧腮腺管开口处无红肿,舌苔白薄。咽充血、悬壅垂居中,咽

反射正常,扁桃体不肿大,无声嘶。

颈部:颈软,两侧对称,无肿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明显怒张。

胸部

胸廓: 呈圆桶形,无鸡胸及漏斗胸,有轻度郝氏沟及肋缘外翻,胸壁无肿块。

肺脏 视诊:呼吸深快,腹式呼吸为主,右侧呼吸运动较左侧稍浅。

触诊:哭时语颤两侧略增强。

叩诊:两肺上部均呈清音,两肺下部反响较上部低,肺下界在右肩肿下角第9肋间,呼吸移动度约0.5cm。

听诊:双肺中下部可闻中等量中细湿罗音,以右肺为著。

心脏 视诊:心前区不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在左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处。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视诊,搏动范围约1.5cm,无抬举感,无震颤。

叩诊:心上界在第 2肋间胸骨左缘外2cm,心左界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 1cm,心右浊音界在第四肋间胸骨右缘外约0.5cm处。

听诊:心率100/min,心音略低,节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杂音。P2>A2。

腹部 视诊:腹平,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无脐问。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病,无肌紧张,未触及肿块。肝下缘距右锁骨中线助缘2.5cm,脾下缘距左锁骨中线助缘1cm。质均软,边缘略钝,无触痛,膀胱未及。

叩诊:无移动性浊音,无波动感,无过度反响。肝浊音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脾区无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不亢进,胃区无振水声,腹部无血管杂音。

直肠肛门外生殖器:外生殖器外观正常,两侧睾丸均已降至阴囊,阴囊无水肿,包皮能上翻,

肛门周围无糜烂,无直肠脱垂,无肛裂。

脊柱及四肢: 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活动正常。肋脊角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关节

局部无红肿,自动与被动活动不受限制,肌张力本减低,肢端不发绀,无杵状指趾。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枪击音。

神经系统: 感觉反应正常存在,腹壁反射,两侧膝腱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巴彬斯奇征及克

尼格征均阴性。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7.54*10^9/L,红细胞计数45.39*10^12/L,血红蛋白149.0g/L,红细胞平均体积84.4fL,血小板计数289.0*10^9/L,中性粒细胞相对值58.3%,淋巴细胞相对值27.6%,单核细胞相对值13.4%,嗜酸细胞相对值0.7%。腹部彩超: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正位腹平片示:上腹部肠管扩张积气,散在短小气液平面 初步诊断:

西医诊断: 过敏性紫癜,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紫癜

中医证型:胃肠积热

中医治法:泻火解毒,清胃化斑

中医方药:葛根30g 黄芩20g 黄连5g 甘草5g 大黄5g 枳实9g 厚朴6g炒白芍 12g 丹参10g延胡索5g

第8篇:病历书写制度及病历管理规定

天堂中心卫生院病历书写制度

及病历管理规定

一、病历书写制度

1、医师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试行)要求书写病历,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2、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1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3.2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3每次诊查,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加填时间。

3.4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 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 3.5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3.6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3.7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3.8在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般使用门诊诊疗手册,门诊手册由病人保管。

4、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4.1新入院病员不管住院时间长短必须有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4.2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入院记录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书写。

4.3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填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 4.4首次病程记录应在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必须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

4.5病程记录(病程日志)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载,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4.6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完成有关记录。

4.7入院48小时内上级医师应进行查房并记录查房情况。

4.8手术记录应在24小时内由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术者签字。 4.9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例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记录并签字。

4.10手术病员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另附手术记录单和麻醉记录单。

4.11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入病程记录内。

4.12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4.13各种检查回报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4.14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总结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针和随诊计划,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

4.15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及死亡诊断,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员应有详细的病理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历讨论也应做详细记录。

4.16对于病历中具有重要证据作用的,如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各种知情同意书、会诊单等,均应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进行注册的医师亲自书写,不能体现出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医生的签字。

4.17上级医师有权利和责任审阅、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记录,注明修改日期和签字,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5、中医病历应包括中医诊断和治疗内容。

二、病历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院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三条 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编目、检查、归档、保管、借阅、复印和维护等工作。

第四条

门(急)诊病历由患者负责保管,住院病历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第五条 病案室及所有参与病案形成的人员必须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第六条 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

第七条 医务人员因诊疗需要查阅已经出院归档的病历(包括电子及纸质的病历),需经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领导的批准、病案室登记后方可借阅,并限期归还。禁止任何人私自查阅或修改已归档的病历。

第八条 在患者住院期间,其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负责集中、统一保管。 病区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的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后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

住院病历在患者出院后72小时内由病案室工作人员负责回收,集中、统一保存与管理。

第九条 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第十条 医院负责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 (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第十一条 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院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第十三条 医院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第十四条 病案室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应当在医务人员按规定时限完成病历后予以提供。

第十五条 病案室受理在院病例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需通知病人所在病区负责人将需要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在规定时间内送至病案室。所有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的过程必须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医疗机构应当加盖证明印记。

第十六条 医院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 第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务科负责人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封存的病历由医务科负责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第十八条 本院医师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第十九条 病案的查阅、复印或者复制参照本制度执行。 以上病历书写制度及病历管理规定于2016年10月1日实施执行

天堂中心卫生院

2016-9-30

第9篇:病历书写

病历书写规范要求

一、病历书写一般要求:

1、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蓝或黑)书写,字迹清楚、用字规范、词句通顺、标点正确、书面整洁。如有药物过敏,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补填、剪贴、医生应签全名。

2、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3、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名称或个别名词尚无恰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药物名称应用中文;诊断应按照疾病名称填写。

4、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

5、度量衡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

6、日期和时间写作举例1989.7.30.4或5pm。

7、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各种检查单、记录单均应清楚填写姓名、性别、病历号及日期。

8、癌症、精神病等特殊疾病的病历诊断必须有上级医院的病理报告、诊断证明及相关资料。

二、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1、要简明扼要,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和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签全名。

2、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病情如有变化随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3、重要检查化验结果应记入病历。

4、每次诊疗完毕作出印象诊断,如与过去诊断相同亦应写“同

前”。两次不能确诊应提请上级医师会诊,详细记载会诊内容及今后诊断计划,以便复诊时参考。

5、病历副页及各种化验单、检查单上的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及诊断用药,要逐项填写。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不准写“成”字。

6、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诊断证明书,要记载主要内容,医师签全名,未经诊治患者,医师不得开诊断书。

7、患者需住院时,由医师在病历上写明住院原因和初步诊断,记录力求详尽。

8、门诊医师对转院患者应负责填写转院病历摘要。

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但应突出以下几点:

1、应记录就诊时间和每项诊疗处理时间,记录时详至时、分。

2、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指征。

3、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专业医师的会诊等内容。

4、对需要即刻抢救的患者,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四、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1、住院病历由住院医师或试用期医师书写,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

2、对新入院患者必须书写住院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病历小结、鉴别诊断、诊断及治疗等,医师签全名。

3、住院病历应尽可能于次晨查房前完成,最迟须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症、危重患者可先书写详细的病程记录,待病情允许时再完成住院病历。

4、住院病历必须由主治医师及时审阅,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住院病历应用红墨水。修改后,修改者用红墨水签名。被修改六处以上者应重新抄写。

五、入院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能反映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书写,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既往史及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吏及体格检查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

六、再次入院病历和再次入院记录的书写要求:

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患者,书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因新发疾病而再次住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和入院己录的要求及格式书写,可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

2、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对既往史、家族史等可从略,但如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

3、患者再次入院后,医师应将上次入院记录调出,并置于再次入院记录之后。

4、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记录。

七、病历中其他记录的书写要求:

1、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症状、体征,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重危患者观察病情变化的注意事项。

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医技科室检查结果、特殊治疗的效果及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及理由、会诊意见及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1 - 2天记录一次,慢性患者可3天记录一次,重危患者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2、交班医师均需作出交班小结,接班医师写出接班记录。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在病程记录内。

3、决定转院的患者,住院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院记录,由组长审查签字。

4、出院记录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案和随诊计划,由经治医生书写,并同时抄写于门诊病历中,以便门诊复查参考。死亡记录的内容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及原因,经治医师书写,组长审查签字。

八、患者转院、出院、死亡,值班护士按规定排列顺序整理病历,在病房存档。

住院期间病案排列:出院后病案排列:

体温记录单(逆序)住院病案首页(封面)

医嘱单(逆序)出院记录单(顺序)

住院病历(顺序)入院记录(顺序)

入院记录(顺序)住院病历(顺序)

病程记录(顺序)病程记录(顺序)会诊记录(逆序)会诊记录(顺序)特殊治疗单(逆序)特殊治疗单

化验粘贴单化验粘贴单(逆序)X线检查记录

特殊检查单X

出院记录单

住院病案首页(封面)

门诊病历

护理病历(顺序)护理病历(顺序) 线检查记录 特殊检查单(顺序) 医嘱单(顺序) 体温单(顺序) 门诊病历

上一篇:警察个人能力提升目标下一篇:销售下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