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补充习题

2022-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数学补充习题

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摘要:有效练习是练习形式和练习内容的有机统一,是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结合,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以讲课为主,留给学生做习题的时间不多,不能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并及时地总结和归纳学生的学习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上完善其知识框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上 数学习题设计进项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引言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索引,没有问题的课堂缺乏活力,而问得多、问得杂乱的课堂又缺乏实效性。所以,数学练习题设计也是一种学问。练习题是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学习工具,教师可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学生可通过练习题拓展思维能力。所以,练习题是提升数学教学实效的必备枢纽。但练习题中问得过多、过浅、过快、过杂等问题,一直是练习题设计的通病。练习题设计应结合学情特点进行有机串联,有效克服问题杂乱低效的情况。通过巧妙设计能够驱动学生始终在测验中保持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使课后学习实效性得到改善。

一、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部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将学习数学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題,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全神贯注,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就开始打瞌睡。尽管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但是仍需要学生记忆理解公式和定义。教师在设计习题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的习题训练不那么枯燥。小学生天性爱玩,对于数学习题训练存在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设计的数学习题缺乏趣味性,那么学生完成习题训练的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增加数学习题的趣味性,尽可能消减学生的抵触心理,通过颇具趣味性的数学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部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完全是枯的计算和公式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完成数学习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采用应用题的形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给数学习题增添适当的条件。如教师在讲解完四则运算之后,要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时,习题设计时要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尽可能将学生带入习题情境中,而不是给学生几个算式要求学生计算结果。教师在增添习题趣味性的同时要注意不能为了习题的趣味性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解题思路。

二、小学数学课堂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练习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练习题。避免无针对性、重复性的练习。教师在设计课堂习题时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有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练习要做到因人而异,实行分层练习,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针对一些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练习;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训练。教师要明确课堂练习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引导学生练习时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训练的内容及步骤,从他们发展的空间上进行考虑,设计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点为练习的重点。练习内容要集中,要做一些专项练习,不能面面俱到要舍弃那些偏题、怪题,避免盲目性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对于新授部分知识的习题应以基本训练为主,复习环节应以巩固、提升为主。教师应把一个知识的联系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填空、判断、动手题、计算等,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做到融会贯通,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习题时,应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核心素养。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

相比其他学科,数学练习题相对枯燥乏味,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更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还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可把数学知识点和生活内容联系起来,以应用题或者生活实际内容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既能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能具体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如,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教学时,在上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以及计算法则。在学生对计算法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教师可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并把生活案例以应用题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如:小丽一家5口人分一个大蛋糕,平均分成几份?当家人都吃完了时,小丽的三个小伙伴又来了,这时小丽又将自己的那一份平均分为四份,那么问小丽家人比小丽多吃了多少蛋糕?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解题过程,帮助其理清解题思路,如分蛋糕有两个过程,第一次是将完整的蛋糕分给五个人,第二次是分好的蛋糕再分给四个人等,要让学生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列式计算,从而能解决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生活出发,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结束语

总之,对小学生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与实施,应立足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趣味性、层次性、挑战性、实用性等原则对练习题进行设计与实施,创设更符合各阶段学生思维拓展的练习题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贵永.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J].学周刊,2020(31):153-154.

[2]胡芬.浅谈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技巧[J].中华少年,2019(02):40.

[3]罗香妮.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技巧分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0):140-141.

作者:杜炯炜

第2篇: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题教学占据课堂教学大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都与教师设计习题的方式有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笔者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分层设计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际性原则以及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教学策略;技巧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76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进度设计布置数学习题供学生练习解答,借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接受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数学习题设计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它作为一项衡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情况的重要指示标准,为教师调整课程环节,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同时也是连接新旧数学知识的桥梁。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建立并完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数学习题而忽略了数学习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费时费力完成习题训练,却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课堂中习题的设计,探究数学课堂中设计习题的技巧和奥秘。

一、数学习题设计需要参照分层设计原则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材施教。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尽管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点接受同一个数学教师讲授相同的数学知识,但是通过随堂练习反馈的情况分析来看,每个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了解认识都有所差异。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尽可能通过“差异化设计”来缩减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要根据课堂及时反馈和课堂习题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都有所差异,教师在对学生分层时要采用模糊的范围划分。

教师可以大体将学生分为三层级,第一层级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十分透彻,那么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就要适当加大难度,让学生在习题训练过程中有探究的快乐与欲望。如果习题难易程度过低,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无聊与疲惫,因此教师要适当给这部分学生增加习题的难度和深度。第二层级的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程度相较于第一层级学生弱,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习题时需要适当降低难度。而教师在设计第三层级学生的习题时要在第二层级学生习题难度基础上再降低一个难度。教师在设计习题时遵循分层设计原则有助于缩减学生之间的差异,统一学生对该部分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之后便可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

二、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部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将学习数学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全神贯注,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就开始打瞌睡。尽管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但是仍需要学生记忆理解公式和定义。

教师在设计习题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的习题训练不那么枯燥。小学生天性爱玩,对于数學习题训练存在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设计的数学习题缺乏趣味性,那么学生完成习题训练的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增加数学习题的趣味性,尽可能消减学生的抵触心理,通过颇具趣味性的数学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部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完全是枯燥的计算和公式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完成数学习题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多采用应用题的形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给数学习题增添适当的条件。如教师在讲解完四则运算之后,要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时,习题设计时要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尽可能将学生带入习题情境中,而不是给学生几个算式要求学生计算结果。教师在增添习题趣味性的同时要注意不能为了习题的趣味性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解题思路。

三、数学习题设计需要参照开放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参照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和角度。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习题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动,变成一道新的习题。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参考开放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而发散思维恰恰是创新思维意识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析来看,教师在教授学生一定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帮助学生以开放的数学观念看待问题。教师在习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习题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这道题目考查重点会因为题目中关键词的改变而改变,通过灵活多变的习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拥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比普通人更擅长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完成授课内容之后,进行习题设计时要尽量将习题多样化,可以多设计一些最终计算结果不唯一的题目。在考查学生对该部分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解完平面集合图形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一些结果存在多种可能的习题。将传统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习题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建设问题。比如,小明打算购买一些木质围栏,依靠两面墙壁围成一片花圃。一面墙壁长九米,另一面墙壁上七米,而小明预算只能购买总长三十米的木质围栏,问小明的花圃有几种可能情况,并计算每种情况下花圃的面积。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小明的花圃建设情况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长九米,宽六米的长方形花圃,一种是长七米,宽八米的长方形苗圃。学生在完成习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长方形概念理解不透彻而忽略其中一种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开放性思维,具备创新思维意识。

四、数学习题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生活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并非只是单纯掌握數学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能够用数学观看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注重实践性,确保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经过教师设计的习题训练之后,能够完成数学模型与实际生活问题的相互转化。每道数学习题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大量应用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数学中最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每个人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识不仅仅为了解答教师设计的习题,还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尽可能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让学生在看到习题之后倍感亲切。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可以对题目进行艺术加工,在不影响题意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语言生活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讲解平面几何图形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以三角形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说自己使用的闹钟是三角形的,有的学生说自己上下学骑行的自行车横梁是三角结构的,有的学生说妈妈洗完衣服晾衣服的架子是三角形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三角形较为稳定的特性。

五、数学习题设计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型工具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部分学校完成了数字化办公的全面覆盖,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用于办公。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网络教学平台的投入使用,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缩减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获取教师发布的习题作业,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习题作业发放到学生手中,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布置作业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

每个网络教学平台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平台会自动收集教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习题作业。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基数大,教师数量众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之前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习题库中寻找对应课程内容的习题。教师通过分析其他优秀教师设计的习题,从中获取灵感,完善自己的习题设计。部分网络教学平台还有点赞功能,教师可以在平台数据库中找寻那些点赞较多的习题设计。

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用到公式编辑器的频次较低,但是部分课程内容需要设计的习题要用到公式编辑器才能输入数学中的特殊符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一键选择数学符号的功能简化习题设计过程,节约时间,缩减教师工作量。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发布数学习题,学生解答习题过程可以被完整地收录下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次修改答案都能够在教师客户端显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不仅能够“监控”学生解答习题的过程,还能通过学生上传解答情况的用时来判断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完成该部分习题时用时较长且存在错误,教师就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将该部分习题对应的数学知识进行再次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裴蕾丝,尚俊杰,马云鹏.两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设计的比较研究——以“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2]王嵘,张蓓.数学习题的多样化设计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

[3]何苇.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初探[J].教学研究,2012(2).

作者简介:张贵永(1975.10— ),男,汉族,河北大城人,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习题设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04152。

作者:张贵永

第3篇:浅谈小学数学习题的教学价值

摘要:小学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消化巩固数学课堂内容,并将所学内容转化成学习技能的重要手段。数学习题是组织数学学习训练的主要载体,也是教材中最有利于展现学生才能和创新能力的的成分。而且,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习题的方式呈现的,如果学生只靠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很难实现数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数学练习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数学习题的教学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习题教学价值

引言

数学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运用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把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老师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的一个窗口,以此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上的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接下来,本文将主要通过对数学习题的分析探讨小學数学习题的教学价值。

1.数学习题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把数学知识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数学习题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载体,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知识技能,拓展学生思维和智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跟语文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虽然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将小学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的情况很少,因此,小学生就需要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大量的数学习题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学时间表明,好的数学习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习题的有效安排可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让老师从学生的做题情况中得到反馈,以此为依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丰富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

2.小学数学习题的教学价值

好的小学数学习题或者合理安排小学数学习题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刚开始的复习导入环节中,数学习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奠基;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数学习题是教学活动的支持;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辅导过程中,数学习题对教学活动的内容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从数学习题的以上三个重要作用对小学数学习题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

2.1复习导入中的奠基作用

导入是每节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良好的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做出良好的铺垫。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对于数学课堂来说,通过数学习题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积极性是一种不错的导入方式。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做一个长方形木框,让学生求一下长方形木框的面积,然后再将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让同学进行观察并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计算长方形面积的习题练习,不仅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通过老师在问题中的提点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具有某种关系的线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思考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学生充满求知欲的进行学习。这样以习题为导入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2.2教学活动中的支持作用

数学学习和数学练习题紧密相关。单纯的数学理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但是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来说,没有数学练习题的支持,小学生很难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老师应该在讲解完每个知识点以后安排相应的练习题,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不仅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达到学习并快乐着的目标。例如,老师在讲解完加法的知识点后,老师可以给小学生出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妈妈现在每天给你五元钱买零食,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全部正确的话,就再给你五元钱作为奖励,那么当你全部正确完成作业时,你能得到多少钱?这样的练习不仅紧密围绕所讲知识内容展开,同时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运用。

2.3教学活动后的巩固作用

所谓熟能生巧,课后的数学习题布置发挥的就是这个作用。课后的数学习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巩固和延伸,有利于将课堂活动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正强化”的反复联系,从而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在通过大量的课后习题练习后,学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从而在熟练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而为自己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老师都会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学习完九九乘法口诀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乘法练习题,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就会反复运用到九九表,从而将九九表熟记于心,切实起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接下来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习题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锻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开发学生智力,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习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安排数学习题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反应能力。小学数学习题作为数学训练的重要载体,它的教学价值和功能值得为学科老师所重视和挖掘,并且对于学科老师来说,合理安排数学习题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只要能够充分的发挥数学习题的价值,就一定能在数学教学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邹长清.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的思考.莱芜日报,2009.8.27第B04版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

[3] 徐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60.

[4] 白永潇.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的课例分析[J].上海:小学数学教师,2011(1-2):15.

[5] 汪东兴.小学数学习题的有效使用,《教学与管理》,2008.06.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第三小学)

作者:张秀芝

第4篇:数学补充习题

第一页

4. 1

1 2

3 5

8 5. 480÷60=8(个)

第二页

4.欣欣书店打算把240本《数学童话》寄往外地。如果每包40本,需要捆成几包?如果

每包30本呢?

每包40本,需要240÷40=6(包)。 每包30本,需要240÷30=8(包)。

5.一节货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00吨货物,至少需要多少节这样的车厢?

500÷60=8(节)……20(吨)8+1=9(节)答:至少需要9节这样的车厢。

第三页

5.参加艺术节方阵表演的有400名学生。如果每排站20人,可以站成多少排?每排站50人,可以站成多少排?

如果每排站20人,可以站400÷20=20(排),如果每排站50人,可以站400÷50=8(排)

第四页

3.手工小组的同学一共制作了300面小红旗、150面小黄旗和90面小绿旗。如果每班要分

30面,这些彩旗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班?

300+150+90=540(面),

540÷30=18(个),这些彩旗一共可以分给18个班。

4.小芳读一本182页的故事书,已经读了40页。如果接下来每天读30页,剩下的至少需

要几天才能读完?

182-40=142(页),142÷30=5(天)……22(页),5+1=6

第五页

6.258个同学乘车去参观国防图片展览。要把全体同学一次运走,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客

车?

258÷30=8(辆)……18(人),8+1=9(辆),至少需要9辆这样的客车。

第六页

3.小英家装修厨房时购买一种瓷砖,第一次买了18包,第二次买了12包,两次一共用去

960元。这种瓷砖平均每包多少元?

960÷(18+12)=32(元)

4.

1800/2=900米 900/60=15分

9:15加15分,大约在9:30

第七页 1.直接写得数。

42 28

6

45 16 7

480 13 9

2.填空。

32

50

70

3.计算,并验算。

7…… 64

9…… 2

4…… 32

4.宽多少米?

92/23=4(米)

5.可以扎几个花环?

200/32=6(个)…… 8(张)

可以扎6个花环

第八页

1.()里最大能填几?

4 3

2 9

2.算一算,比一比。

5…… 10

9…… 20

7…… 30

3…… 7

9…… 2

7…… 44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 5

2…… 84

4.(1)还有几盆?

120/18=6(个) …… 12(盆)

还有12盆。

4.(2)一共有多少盆?

18*6+12=120(盆)

一共有120盆。

第九页 1.直接写得数。

81

90 96 7

96

32

32

6 6 68 7

2.连线。

3.连线。

4.比一比,算一算.

6…… 42

9…… 1

7…… 14

5.几小时到达目的地?

154/22=7(小时)

6.还需要几天可以修完?

(800-226)/82

=574/82

=7(天) 第十页 1.填空。

< <

< >

> <

<

> <

2.填空。

(1) 1 2 3 4

5 6 7 8 9

(2)1 2 3 4 5 6

7 8 9

3.计算。

4…… 13

8

4

23

21…… 25

42…… 6

4.(1)还有多少元?

800-23*16=432 ( 元)

(2)最多能买多少箱橘子?

432/19=22(箱)…… 14( 元)

第十一页 1.改正。

2.完成竖式

5…… 47

3…… 45

5…… 70

3.填空。

>

>

<

=

4.(1)可以买几辆?

300/44=6(辆)......36(元)

第十二页 1.直接写得数。

72 72 96 70

50

92 52

80

51 54

84

91

3…… 8 2.写商。

7.......13

8......14

4......42

6.....37

7......39

5......24

3.算一算,比一比。

6…… 2

2…… 86

5…… 40

4.多少元?

(700-62)÷22

=638÷22 = 29(元) 第十三页 1.直接写得数。

30

8 48

9 78 8 64

45

78

54 34

2.用竖式计算.

7…… 2

8…… 4 8

3.改正。

56

7……

4.一共有多少楼房?

432÷48=9

5.多少倍?

112÷28=4

第5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P1 1. 等式:9-x=3,80÷4=20,7y=63,20+30=50,y+17=38,54÷x=9;

方程:9-x=3,7y=63,y+17=38,54÷x=9。 2.30+ x=80;4 x=80; 3.52+ x=110;

4.x+10=50, 3 x=20+70。

P2

1.-20;+54,+54。 2.解:x=70+35

x=105

解:x=84-48 x=36

解:x=50+50 x=100 解:x=100-27 x=73

解:x=70+20 x=90

解:x=9-3

x=6 3.x +20=100

解:x=100-20 x =80 4.2;5。

P3 1.等号两边应该同时减去36。

x =64-36

x=28

等号两边应该同时加0.8 x =1.9+0.8 x=2.7 2.解:x=490-240

x=250 解:x=5.5-0.7

x=4.8

解:x=95-69

x=26 解:x=47+47 x=94 解:x=12-9.6 x=2.4 解:x=1.4+0.78

x=2.18 3.(1)x=32, (2) x=20, (3) x=3

4.x+20=100+10

解:x=100+10-20

x=90

5.5+x=10 解:x=10-5.5

x=4.5 P4 1.×,√,×,√; 2.(1)解:x=6.3-3.8

x=2.5

(2)解:x=7.2-4.8 x=2.4 (3)解:x=4+1.8 x=5.8

(4)解:x=7.9+2.6 x=10.5

(5)解:x=6.5+3.2 x=9.7

(6)解:x=2.3-0.46

x=1.84 3.(1)x +36=45

解:x=45-36

x=9

(2)x -2=98 (或x -98=2) 解:x=98+2 x=100

(3) x -45=128 解:x=128+45 x=173

(4) x +2.7=6.9 解:x=6.9-2.7

x=4.2

P5 1.(1)÷0.3;(2)×5,×5; 2.(1)解:x=70÷14

x=5

(2)解:x=60×12

x=720

(3)解:x=4.5×9

x=40.5 3.(1)x=5;(2)x=100 4.(1)4 x=25.6

解:x=25.6÷4

x=6.4 (2)5 x=60

解:x=60÷5

x=12 P6 1.÷3,15;×1.6,3.36; 2.(1)解:x=6.4÷1.6

x=4

(2)解:x=0.3×7

x=2.1

(3)解:x=2.1×3

x=6.3 (4)解:x=1.5÷5

x=0.3 (5)解:x=6÷0.2

x=30

(6)解:x=3×1.1

x=3.3 3.(1)12 x=18

解:x=18÷12

x=1.5

(2)7x=2.8 解:x=2.8÷7 x=0.4

(3)n÷25=3 解:n=3×25 n=75

(4)20 x=84 解:x=84÷20 x=4.2 P7 1.解:x=132÷3

x=44

解:x=4.4×4

x=17.6

解:x =240×16

x =3840

2.x+7=12 解:x=12-7

x=5 3.(1)解:设昨天卖出x套。

x+15=82

x=82-15 x=67 答:昨天卖出67套。

(2)解:设火车每小时行x千米。

x-30=80 x=80+30 x=110 答:火车每小时行110千米。 (3)解:设小明今年x岁。

5x=65 x=65÷5 x=13 答:小明今年13岁。 P8 1.解:x=72÷3

x=24

解:x=128×4

x=512

解:x =9.1÷0.7

x =13

2.解:设高是x米。

5.6x=11.2 x=11.2÷5.6 x=2 答:高是2米。

3.解:设栽柏树x棵。

x-330=420 x=420+330 x=750 答:栽柏树750棵。 4.(1)解: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

x+6=18 x=18-6 x=12 答:王老师买了12个足球。

(2)问题:篮球单价是多少元? 解:设篮球的单价是x元。 1.2x=60 x=60÷1.2 x=50 答:篮球的单价是50元 P9 1.8;2.7;1.4;1; 2.(1)解:设这个滴水龙头每分钟浪费x克水。 1.8千克=1800克,半小时=30分 30 x=1800

x =1800÷30 x=60 答:这个滴水龙头每分钟浪费60克水。 (2)解:设小亮的身高是x厘米。 x-5=152 x=152+5 x=157 答:小亮的身高是157厘米。

(3)解:设这个水库的警戒水位是x米。 x+0.64=14.4 x=14.4-0.64

x=13.76

答:这个水库的警戒水位是13.76米。 (4)解:设游泳池的宽是x米。 30 x=600

x =600÷30 x=20 答:游泳池的宽是20米。

3.解:设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x厘米和y厘米。

15x=180

x=180÷1

5 x=12 20y=180 y=180÷20 y=9 (12+9)×2=42(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2厘米。

P10 .解:x=24-17 x=7 解:x=530+460 x=990 解:x=12.8-7.5 x=5.3 解:x=4.5÷9 x=0.5 解:x=2.5×0.4 x=1 解:x=240÷40 x=6 2.3 x=27

(x=9); 5+ x=23 (x=18) x-9=27 (x=36) x÷3= 4 (x=12) 3.(1)2.4 x=12 解:x=12÷2.4 x=5

(2)8.5+ x=14

解:x=14-8.5

x=5.5 P11 1.解:设黑天鹅有x只。

x+68=102 x=102-68 x=34 答:黑天鹅有34只。

2.解:设运来面粉x袋。

x+15=60 x=60-15 x=45 答:运来面粉45袋。

3.解:设这壶豆奶一共有x毫升。 x÷5=400 x=400×5 x=2000 答:这壶豆奶一共有2000毫升。 4.6吨=6000千克

解:设一头牛的体重是x千克。 15x=6000 x=6000÷15 x=400 400千克=0.4吨

答:一头牛的体重是1.4吨。

5.解:设王大爷家2010年的总收入是x万元。 x-2.4=10.8 x=10.8+2.4 x=13.2 答:王大爷家2010年的总收入是13.2万元。 解:设2006年王大爷家的总收入是x万元。 6 x=10.8

x=10.8÷6 x=1.8 答:2006年王大爷家的总收入是1.8万元。

P12 1.n-2.5; 40-a; x+6;3a+3b或者3(a+b) 2.方程有:x+3.6=7,5y=15, 2x+3y=9。 3.解:x=14+21

x=35

解:x=47-47

x=0

解:x=7×12

x=84 4.解:设他跑步前每分钟心跳x下。

x+55=130

x=130-55

x=75 答:他跑步前每分钟心跳75下。

5.解:设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是x万平方千米。

1.5x =3.6

x=3.6÷1.5

x=2.4 答: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是2.4万平方千米。 3.6+2.4=6(万平方千米)

答: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6万平方千米。

P13 1.李明的车(3,5);赵然的车(2,2);

C

D

2.A(1,2),B(2,4),C(5,3),平行四边形。 3.医院(1,3);学校(3,2);小红家的位置(1,1)

P14 1.(1)一(2)班(2,1);二(2)班(4,2);三(2)班(1,2);四(2)班(3,3);五(2)班(3,4);六(2)班(2,5);

(2)明明可能在三(3)班、四(1)班、四(2)班、四(3)班 2.A(6,4),B(6,2),C(9,4)。移动后A(1,4),B(1,2),C(4,4)。

P15 1.(1)B和D在直线上;(2)列和行的数字相同。 2.行数相同,列数不同。 3.马经过的点的位置如:(2,2),(3,4),(5,5),(7,6),(5,7)。 P16 1.5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9的倍数有:9,18,27,36,45。 6和9的公倍数有:18和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2.3,6,9,12,15,18,21…… 4,8,12,16,20,24,28…… 5,10,15,20,25,30,35……

(1)3和4的公倍数有12……最小公倍数有12; (2)4和5的公倍数有20……最小公倍数有20; (3)3和5的公倍数有15……最小公倍数有15。 3.(1)2的倍数有:

2、

4、

6、

8、

10、12…… 6的倍数有:

6、

12、18…… 2和6的公倍数是

6、12…… 2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

(2)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48……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36、

42、48…… 8和6的公倍数是

24、48…… 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

(3)3的倍数有:

3、

6、

9、

12、

15、

18、21…… 7的倍数有:

7、

14、21…… 3和7的公倍数是21…… 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

4.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36、

42、48…… 10的倍数有:

10、20、30…… 6和10的公倍数是30……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30。

P17 1.(1)10的倍数有

10、20、30、40…… 4的倍数有

4、

8、

12、

16、20、

24、

28、

32、

36、40……

10和4的公倍数有20、40…… 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

(2)4的倍数有

4、

8、

12、

16、20、24……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4和6的公倍数有

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3)5的倍数有

5、

10、

15、20…… 10的倍数有

10、20、30、40…… 5和10的公倍数有

10、20…… 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4)2的倍数有

2、

4、

6、

8、

10、

12、

14、

16、

18、20、

22、

24、

26、28…… 7的倍数有

7、

14、

21、28…… 2和7的公倍数有

14、28…… 2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8。

(5)5的倍数有

5、

10、

15、20、

25、30、

35、40、

45、50、

55、60、6

5、70、7

5、80……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

56、6

4、7

2、80…… 5和8的公倍数有40、80……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

(6)9的倍数有

9、

18、27……

3的倍数有

3、

6、

9、

12、

15、18…… 9和3的公倍数有

9、18…… 9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9。 2.○○△○○△○…… ○○○△○…… (1)12;(2)如:都是△的这一栏是3和4的公倍数。 3.3的倍数有

3、

6、

9、

12、

15、18…… 6的倍数有

6、

12、18…… 3和6的公倍数有

6、

12、…… 3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

1+6=7,4月7日她们会再次相遇。 4.第3种地砖。36是4和6的倍数。 P18 1.(1)

18、7

8、450;(2)40、450;(3)40

5、450;(4)450。 2.24;40;18;36。 3.(1)9,10,28,3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2)14,56,110,4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4的倍数有

4、

8、

12、

16、20、24……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4和6的公倍数有

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答:至少经过12分钟他们又能在起点相遇。 5.如:1和30;2和15;3和30、5和6等。 P19 1.12的因数有

1、

2、

3、

4、

6、12。

30的因数有

1、

2、

3、

5、

6、

10、

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

1、

2、3和6。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2.6的因数有

1、

2、3和6, 10的因数有

1、

2、5,和10,

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1)6和10的公因数有1和2,最大公因数是2; (2)10和18的公因数有1和2,最大公因数是2;

(3)6和18的公因数有

1、

2、3和6,最大公因数是6。 3.24的因数有

1、

2、

3、

4、

6、

8、12和24。 32的因数有

1、

2、

4、

8、16和32。 24和32的公因数有

1、

2、4和8。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8。 4.(1)8的因数有

1、

2、4和8; 10的因数有

1、

2、5和10; 8和10的公因数有1和2。 8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0的因数有

1、

2、5和10; 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10和12的公因数有1和2。 1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

(3)30的因数有

1、

2、

3、

5、

6、

10、15和30; 45的因数有

1、

3、

5、

9、15和45。 30和45的公因数有

1、

3、5和15。 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15。 P20 1.8和14有公因数2; 15和20有公因数5; 12和18有公因数3;

16和5没有公因数

2、

3、5。 2.(1)4的因数有

1、2和4; 14的因数有

1、

2、7和14; 4和14的公因数有1和2 4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0的因数有

1、

2、

5、10。 25的因数有

1、

5、25。 10和25的公因数有1和5。 1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

(3)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

1、

2、3和6。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4)27的因数有

1、

3、9和27。 9的因数有

1、3和9。

27和9的公因数有

1、3和9。 2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9。

(5)20的因数有

1、

2、

4、

5、10和20, 21的因数有

1、

3、7和21, 20和21的公因数有1, 20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1。 (6)7的因数有1和7, 13的因数有1和13, 7和13的公因数是1, 7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1。

3.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9的因数有

1、3和9, 12和9的公因数是1和3, 12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

4.选第2个,因为50是150和200的公因数,其它都不是。 P21 1.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15的因数有

1、

3、5和15,

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12和15的公因数有1和3,

12和18的公因数是

1、

2、3和6。 15和18的公因数是1和3。 2.3,5,7,12; 3.(1)1,1,1,1, 1;

(2)3,3,7,18,两个数中的较小数。

4.36的因数有

1、

2、

3、

4、

6、

9、

12、18和36,

60的因数有

1、

2、

3、

4、

5、

6、

10、

12、

15、20、30和60, 36和60的公因数有

1、

2、

3、

4、6和12, 36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12。

答:最多可以分12束,每束中黄花有3朵,红花有5朵。 5.如9和18,9和27,9和36等。

P22 1.(1)9的因数有

1、3和9, 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9和12的公因数是1和3, 9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 (2)8的因数有

1、

2、4和8, 11的因数有1和11, 8和11的公因数是1, 8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1。 (3)13的因数有1和13, 26的因数有

1、

2、13和26, 13和26的公因数是1和13, 13和26的最大公因数是13。 (4)27的因数有

1、

3、9和27, 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27和18的公因数有

1、3和9, 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9。

(5)20的因数有

1、

2、

4、

5、10和20, 24的因数有

1、

2、

3、

4、

6、

8、12和24, 20和24的公因数是

1、2和4, 2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4。

(6)16的因数有

1、

2、

4、8和16, 4的因数有

1、2和4, 16和4的公因数有

1、2和4, 16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4。

2.(1)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

56、6

4、72…… 9的倍数有

9、

18、

27、

36、

45、

54、6

3、72…… 8和9的公倍数有72……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2。

(2)7的倍数有

7、

14、

21、

28、

35、42……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42…… 7和6的公倍数有42…… 7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42。

(3)10的倍数有

10、20、30、40、50、60……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36、

42、

48、

54、60…… 10和6的公倍数有30、60…… 10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

3.(1)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

56、6

4、7

2、80…… 10的倍数有

10、20、30、40、50、60、70、80…… 8和10的公倍数有40、80……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40。 答:这包糖果至少有40粒。 (2)40+2=42(粒) 答:这包糖果至少有42粒。

P23 1.(1)36,

1、

2、

3、

4、

6、

9、

12、18和36; (2)16,

16、32和48; (3)b,a;

(4)如

1、2,2。

2.6

3、1;

35、7;

48、8;

42、7;60、10;60、15。 3.

3、

5、

9、17和18。

4.

24、6

3、

18、

18、21和10。

5.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18和12的公因数是

1、

2、3和6, 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因数是1。 最多可以剪:(18÷1)×(12÷1)=216(个)或者(18×12)÷(1×1)=216(个); 最少可以剪:(18÷6)×(12÷6)=6(个)或者(18×12)÷(6×6)=6(个); 答:最多可以剪216个,最少可以剪6个。

P24 1.六分之

五、1/

6、;九分之

七、1/9;七分之

二、1/7;十分之

九、1/10;五分之

一、1/50;二十分之十

一、1/20。

2.涂3个○,涂6个○,涂9个○,涂12个○。 3.(1)全天时间,8,5;(2)全班人数,9,2。 4.、 5.、、。

P25 1.一盒月饼、一块月饼、全校人数、五年级总人数、一根彩带。2.(1)

5、1/2 ;(2)

2、1/5 。3.(1)2,4,8;(2)

2、2。4.二 P26 1.4/8 、6/6 、8/5 ;

2.五分之

二、三分之

三、六分之

七、十四分之十

三、十五分之十

四、十分之二

十、二十分之十;真分数有:2/5 、13/14 、14/15 、10/20 ;假分数有:3/3 、7/6 、20/10 ; 3.(1)1/5 、2/5 、3/5 ;(2)5/1 、5/2 、5/3 ;(3)5/5 、6/5 、7/5 ;

4.

10、6/4 、1/5 、

9、1/10 。 5.﹥、﹥、=、﹤。 P27 1.涂5份、涂6份、涂7份、涂15份; 2.1/4 、5/4 、7/4 、10/4 、12/4 。 3.√、×、×。 4.(1)1/8 、2/8 、3/8 、4/8 、5/8 、6/8 、7/8 ;(2)如8/8 、9/8 、10/8 ;

(3)如8/8 、2/2 、3/3 ;(4)如3/2 、4/2 、5/2 。 P28 1.3/7 、7/3 ; 2.5/8 、8/5 ; 3.10/13 、13/10 ; 4.8/3 、3/8 ; 5.

2、6; 6.(1)29/17 、42/29 ;(2)如:17/29 、42/17 等。 P29 1.分别涂2份、6份、3份、6份和8份。 2.5/9 、4/4 、9/6 、3/6 ;

3.四分之

一、五分之

五、六分之

七、七分之

六、十分之

七、七分之

十、十分之十,真分数有:1/4 、6/7 、7/10 ;假分数有:5/5 、7/6 、10/7 、10/10 。 4.(1)1/4 ;(2)1/16 ;(3)①②④。 P30 1.(1)女生人数,6,5;(2)世界耕地总面积,20,我国的耕地面积。 2.5/8 、1/10 、10; 3.(1)3/5 、5/3 ;(2)8。 4.1/12 、5/12 。 5.21/25 、21/32 ;(2)如25/21 、32/21 等 P31 1.8/9 、7/3 、3÷

10、8÷5;

2.7/100 、29/60 、9/1000 、11/10 ; 3.(1)5;(2)5,2/5 。 4.1/4 、2/4 。 5.(!)7/24 ;(2)17/20 。 P32 1.9/10 、79/10 、53/1000 、17/100 、23/60 、327/1000 ; 2.(1)

2、1/3 、 2/3 、1/3 ;(2)14 、1/4 (0.25)、1/4 、3/4 (0.75);(3)

10、1/6 、5/6 ; 3.(1)7÷16=7/16 ,16-7=9,9÷16=9/16 答:小华吃了这板巧克力的7/16 、还剩下9/16 。 (2)1÷4=1/4

答:宽大约是长的1/4 。 P33 1.

3、

4、

1、

5、

3、4;

2.1/14 =2 3/4 、7/5 =1 2/5 ;

3.10/3 =3 1/3 ,三又三分之一;18/5 =3 3/5 ,三又五分之三;20/9 =2 2/9 、二又九分之二;50/7 =7 1/7 ,七又七分之一。

4.54 、74 、94 、114 、124 、114 、134 、224 。 5.﹤、﹤、=、﹤;

6.8/11 、13/6 =2 1/6 、30/19 =1 11/19 、64/7 =9 1/7 。 P34 1.

3、3/10 ;

39、39/100 ;8

3、83/1000 ; 2.1/10 、23/100 、7/10 、77/100 ;

3.0.

42、0.6

5、0.6

8、0.6

7、0.

53、0.87

5、0.8、4.5。 4.﹤、﹥、﹤、=; 5.4/5 =0.8,0.8﹤0.9 答:甲的效率高些。 6.1/3 ≈0.33,0.33﹤0.4 答:小青打字速度快一些 P35 1.7/5 、12/5 、18/5 、20/5 、1 1/5 、2 3/5 、3 3/5 。 2.0.1

25、0.5、0.6

25、0.7

5、25/100 (或1/4 )、875/1000 (或7/8 )。 3.0.4、40/100 ;0.

15、150/1000 ;0.

25、15/60 ;1.5、90/60 。 4.﹥、=、﹤、﹥、﹥、﹤; 5.27÷18=1.5(元),2.4-1.5=0.9元。 答:批发价比零售价每个便宜0.9元。 6. 2÷3≈0.67, 4÷5=0.8, 0.9﹥0.8﹥0.67

答:乙商店售价最便宜。 P36 1.分别涂5份,5份,6份,3份。 2. 省略 3.(1)

1、

2、17/6 ;(2)

4、13。 4.(1)全班人数、

3、现在教室里的人数;(2)全程、

4、王叔叔已经行了的路程。 5.×、√。 P37 1.6/5 ,9/2 ,

7、4;

3、8;

2.34 、10/5 =

2、15/8 = 1 4/3 =423 、8/8 =

1、20/7 =2 6/7 。 3.1/10 、175/100 、2/1 、0.3、0.

8、1.3。 4.4/10 (0.4)、83/100 (0.83)、30/60 (0.5)、70/1000 (0.07) 5.﹤、﹥、=、=、﹤; 6.√、√、×。 P38 1.(1)11÷30=11/30

答:纪念邮票占全部邮票的1130 。 (2)53÷60=53/60

答: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5360 。 (3)8÷5=8/5 ,5÷8=5/8

答:养鸭的只数是鹅的8/5 ,养鹅的只数是鸭的5/8 。 2.(1)8÷11=8/11

答:雌孔雀的只数是雄孔雀的8/11 。 (2)11÷8=1 3/8

答:雄孔雀的只数是雌孔雀的1 3/8 倍。 (3)11+8=19

11÷19=11/19 ,8÷19=8/19

答:雄孔雀和雌孔雀分别占孔雀总数的11/19 和8/19 。 3.2÷5=2/5 (公顷),3÷5=3/5

答:每份是2/5 公顷,种白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3/5 。 P39 1.③、②、②、①、②; 2.1/4 、3/4 ;1/5 、3/5 ; 3.

25、1/6 、5/6 ;

4.25÷60≈0.42小时,0.42﹥0.25 答:小婷家离学校远一点。 P40 1.10-2+1=9(种)

答:一共有9种不同的拿法。 2.12-2+1=11(个),12-3+1=10(个),12-4+1=9(个), 答:分别可以得到11个、10个、9个不同的和 3.20-3+1=18(种)

答:一共有18种不同的坐法。 P41 1.解:x=72÷2.

4x=30

解:x=40-38 x=2

解:x=1.6+2.5 x=4.1 解:x=- x= 解:x=+ x= 解:x=0.3×1.6 x= 0.48 2.(1)12;(2)11。 3.(1)42;(2)

5、

6、7;(3)13; 4.(1)16-2+1=15(种) 答:一共有15种不同的买法。 (2)52-2+1=51(种)

答:一共有51种不同的买法。 P42 1.(10-2+1)×(6-3+1)=36(种) 答:一共有36种不同的围法。 2.(1)每次盖住的9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9倍。

(2)围住的9个数是

14、

15、

16、

24、

25、

26、

34、

35、36。

(3)(10-3+1)×(5-3+1)=24(种) 答:一共有24种不同的围法。 P43 1.(1)7的因数有1和7, 8的因数有

1、

2、4和8, 7和8的公因数是1, 7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

7的倍数有

7、

14、

21、

28、

35、

42、

49、56……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56…… 7和8的公倍数有56…… 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2)8的因数有

1、

2、4和8,

24的因数有

1、

2、

3、

4、

6、

8、12和24, 8和24的公因数是

1、

2、4和8, 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56…… 24的倍数有

24、

48、72…… 8和24的公倍数有

24、48…… 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 (3)8的因数有

1、

2、4和8, 12的因数有

1、

2、

3、

4、6和12, 8和12的公因数是

1、2和4, 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56…… 12的倍数有

12、

24、

36、

48、60…… 8和12的公倍数有

24、48……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 (4)9的因数有

1、3和9, 15的因数有

1、

3、5和15, 9和15的公因数是1和3, 9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9的倍数有

9、

18、

27、

36、

45、

54、6

3、7

2、8

1、90…… 15的倍数有

15、30、

45、60、7

5、90…… 9和15的公倍数有

45、90…… 9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45。 2.(1)(4-2+1)×(4-2+1)=9(种) 答:一共有9种不同的去法。

(2)这4个数中,下行的数都比上行多4,(50-8)÷2=21,(21+1) ÷2=11,11-1=10,10+4=14,11+4=15

答:涂色的四个数分别是

10、

11、

14、15。 3.(1)

33、1

59、16; (2)

25、1

13、16。

P44 1.3/5 = 6/10 = 9/15 ; 2.√,×,√,×;

3.÷3,2/4 ;×5,5/15 ;答案不唯一,如×3,×3,3/15 ;答案不唯一,如×2,×2,8/32 ; 4.3,4,12,25; 5.4/30 ,9/12 。

P45 1.答案不唯一,如2/8 、3/12 、4/16 、5/20 、6/24 ;答案不唯一,如2/10 、3/15 、4/20 、5/25 、6/30 ;

2.

3.4;14;

6、12;28;3;

6、1;2;9;30、12;

4.4/8 (1/2 )、6/15 (2/5 )、15/20 (3/4 )、30/45 (2/3 )、40/90 (4/9 )、96/84 (8/7 )、105/120 (7/8 );

5.2/10 、3/10 、8/10 、8/10 、6/10 、4/10 。 P46 1.2;3;5;3和5;2和5。

2.18/24 =3/4 ;28/42 =2/3 ;42/56 =3/4 。

3.9/15 (3/5 );24/30 (4/5 );10/30 (1/3 );36/42 (6/7 );20/35 (4/7 );24/36 (2/3 )。

4.2/5 ;1/3 ;1/3 ;3/5 ;1/2 ;6/17 。 P47

1.答案不唯一,如3/9 =1/3 ;答案不唯一,如6/5 =12/10 ;

2.答案不唯一,如

1、5;

2、10;

3、15。

3.>;=;<;>。

4.2/5 ;2/3 ;2/3 ;1/2 。

5.1/2 ;4/5 ;3/4 ;1/3 ;1/20 ;2/5 。

6.4/5 ;1/4 ;12/25 ;6/5 ;5/2 。

7. 7/10 ;3/10 ;如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3/7 。

P48

1.1/4 、3/12 ;4/6 、8/12 。

2.18;8;12;30。

3.(1)5/6 =15/18 ,4/9 =8/18 ;(3)4/5 =16/20 ,3/4 =15/20 。

4.1/2 =5/10 ,1/5 =2/10 ;4/5 =8/10 ,7/10 =7/10 ;3/10 =9/30 ,4/15 =8/30 ;3/4 =9/12 , 5/6 =10/12 ;1/8 =3/24 ,2/3 =16/24 ;3/8 =9/24 ,5/6 =20/24 。

5.答:每一块是 5/4 平方米,每一块占这个花坛的1/4 。 P49

1.

2/3 = 10/15 , 3/5 =9/15 ,因为10/15 > 9/15 ,所以2/3 >3/5 ; 3/4 = 6/8 ,5/8 =5/8 ,因为6/8 >5/8 ,所以3/4 >5/8 ;

7/6 = 35/30 ,6/5 =36/30 ,因为35/30 <36/30 ,所以7/6 <6/5 。

2.

<,<,<,>。

3.

3/7 和5/11 。

4.

=;<;>;>;>;>;>;<。

5.

3/4 = 30/40 ,4/5 = 32/40 ,5/8 = 25/40 ,因为32/40 >30/40 >25/40 ,所以4/5 >3/4 >5/8 。

6.

1/3 = 5/15 ,2/5 = 6/15 ,因为5/15 <6/15 ,所以1/3 <2/5 。答:第一台收割得快一些

P50 1.

<;>;<;<;<;=。

2.

比1/2 小的分数:1/6 ,3/8 ,4/9 ;比1/2 大的分数:3/4 ,6/7 ,6/11 ,7/10 。

3.

9÷10=9/10 (个),14÷15=14/15 (个),9/10 = 27/30 ,14/15 = 28/30 , 因为27/30 <28/30 ,所以9/10 <14/15 答:乙的工作效率高些。

4.

11/12 = 33/36 ,7/9 = 28/36 ,5/6 = 30/36 ,33/36 >30/36 >28/36 ,11/12 >5/6 >7/9 。

答:陈刚套得准一些。

P51

1.答案不唯一,如2/3 = 10/15 = 4/6 。

2.

9、64;48,5;4,81;25,16。

3.最简分数有:5/9 ,16/7 ;6/8 = 3/4 ;3/12 = 1/4 ;36/18 = 2/1 ;100/75 = 4/3 。

4.

5.×;√。

6.4/8 = 1/2 ;2/10 = 1/5 ;6/9 = 2/3 ;12/16 = 3/4 。 P52

1.4/5 ,1/2 ,3/2 ,1/4 ,9/20 ,3/2 。

2.

7/8 = 21/24 ,5/6 = 20/24 ;7/9 = 7/9 ,2/3 = 6/9 ; 4/7 = 16/28 ,3/4 = 21/28 ;2/5 = 4/10 , 7/10 = 7/10 ;1/6 = 3/18 ,2/9 = 4/18 ; 9/10 = 81/90 ,8/9 = 80/90 ;

3.2/3 = 20/30 ,1/2 = 15/30 ,3/5 = 18/30 。

4.>;>;=;<;>;=。

5.答:每段是全长的1/5 ,每段长8/5 厘米。

6.如7/24 ,14/48 。

P53

1.5/6 = 25/30 ,4/5 = 24/30 , 25/30 >24/30 ,5/6 >4/5 答:张师傅效率高一些。

2.4/5 = 0.8,3/4 =0.75,0.8>0.75>0.65, 答:王明速度最快,选王明。(本题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通分比较。) 3.3×2=6(平方米),6÷9= 6/9 = 2/3 (平方米)。 答:每份的面积是23 平方米,每份占这块铁皮的19 。

4.1/5 = 18/90 ,1/6 = 15/90 ,2/9 = 20/90 ,因为20/90 >18/90 >15/90 ,所以2/9 >1/5 >1/6

答:小青已看的页数最多。 5.如9/40 ,15/20 。

P54

1.15,32;12,2;90,900;8,15;9,150;10,1000。 2.(1)6÷32 = 6/32 = 3/16 答:进入决赛的队占参赛队的3/16 。 (2)18+4+8=30(场),18÷30=18/30 =3/5 ,4÷30=4/30 = 2/15 ,8÷30=8/30 =4/15 答:胜的场数占比赛总场数的3/5 ,平和输的场数分别占比赛总场数的2/15 、4/15 。 (3)1千克=1000克,400÷1000=2/5 ,300÷1000=3/10 ,200÷1000=1/5 答:这三种物质分别占总质量的2/5 、3/10 和1/5 。 3.1/6 = 2/12 ,1/4 = 3/12 ,7/12 >3/12 >2/12 。 答:五(1)班买得最多的书是科普类的书。

第七单元 统计 P55

小明12岁时与本市学生同龄儿童的平均身高相差最大。

1.答:小明8岁、12岁时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和41千克。 2.小明12岁时与本市学生同龄儿童的平均体重相差最大。 P56 1.(1)11,14; (2)11,10。 2.(1)1个,2个; (2)平平进步大一些。 P57

2.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一般情况下,

7、8月份天热,水电费开支多。

P58

1.×;×;√;×。

第八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P59

1.1/2 ,5/6 。(2/3 + 1/6 的图无法制作)

2.19/20 ,11/20 ,19/18 ,11/18 ,19/15 ,1/15 ,19/14 ,5/14 。 3.(1)1/4 + 1/3 = 7/12 答:每次能运走这批煤的7/12 。 (2)1/3 - 1/4 = 1/12 答:每次能运走这批煤的1/12 。 4.(1)5/6 - 1/3 = 1/2 答:成人比新生儿少睡的时间大约是一天的1/2 。

(2)如1周岁比5周岁多睡的时间大约是一天的几分之几?5/8 -1/2 = 1/8 答:1周岁比5周岁多睡的时间大约是一天的1/8 。

P60

1.7/12 ,1/12 ,12/35 ,2/35 ,13/36 ,5/36 ,17/72 ,1/72 。 2.结果接近1/2 的有5/7 -1/6 ,1-5/9 ,1/5 + 3/8 ;

1/10 + 7/9 = 9/90 + 70/90 = 79/90 ;5/7 -1/6 = 30/42 -7/42 = 23/42 ;1-5/9 = 9/9 -5/9 = 4/9 ,

1/5 + 3/8 = 8/40 + 15/40 = 23/40 。 3.(1)知识之窗和艺术园地的面积分别约占黑板面积的2/9 ,美文欣赏和时事栏的面积分别约占黑板面积的1/9 ,科学天地的面积约占黑板面积的1/3 ;

(2)1/3 -2/9 = 3/9 -2/9 = 1/9 答:艺术园地的面积比科学天地的面积大约少占黑板面积的1/9 。

(3)如美文欣赏和科学天地的面积一共约占黑板面积的几分之几?

1/9 + 1/3 = 1/9 + 3/9 = 4/9 答:美术欣赏的面积和科学天地的面积约占黑板面积的4/9 。

P61

1.3/4 + 1/5 = 15/20 + 4/20 = 19/20 ;2/3 -3/5 = 2/3 -3/5 = 10/15 -9/15 = 1/15 ;1-2/5 = 5/5 -2/5 = 3/5 ;

5/8 -1/9 = 45/72 -8/72 = 37/72 ;1/10 -1/20 = 2/20 -1/20 = 1/20 ;1/6 + 3/8 = 4/24 +9/24 = 13/24 ;

2.+;-;-;-;+;+。

3.解:x= 5/6 -1/2 x= 1/3

解:x= 1/2 -1/4 x= 1/4

解:x= 8/9 -5/6 x= 1/18

解:x= 1/5 + 7/10 x= 9/10

解:x= 4/5 + 1/3 x= 17/15

解:x= 2/3 + 1/4 x= 11/12

4.(1)1/2 + 3/10 = 4/5 答:乔木林和灌木林一共占森林总面积的4/5 。 (2)4/5 -1/5 = 3/5 答:林地比草地大了森林总面积得3/5 。

P62 1.

1/2 + 2/3 -3/4 = 6/12 + 8/12 -9/12 = 5/12 ; 7/8 -1/6 + 1/4 = 21/24 -4/24 + 6/24 = 23/24 ;

1-(3/4 -2/9 )=1-(27/36 -8/36 )= 1-19/36 = 17/36 ; 9/10 -1/5 -1/2 = 9/10 -2/10 -5/10 = 1/5 ; 1/4 + 3/7 + 1/2 = 7/28 + 12/28 +14/28 =33/28 ; 7/8 -(2/3 + 1/6 )=7/8 -5/6 =1/24 。

2.7/8 + 1/4 -1/2 = 5/8 (吨)答:卖出的梨和橙子的总重量比苹果多5/8 吨。

3.1/2 + 1/4 + 1/3 = 13/12 (千米)答:十月份一共整修了13/12 千米。

4.1-(1/3 +3/5 )=1/15 答:差的占总数的1/15 。

P63

1.1/4 ;1/2 ;1;0;7/9 ;1/56 。

2. 4/5 + 3/7 + 1/5 = 4/5 + 1/5 + 3/7 = 10/7 ;

1/8 + 5/9 + 3/8 + 4/9 =(1/8 + 3/8 )+( 4/9 +5/9 )= 3/2 ; 5/7 -(4/7 + 1/9 )= 5/7 -4/7 -1/9 = 1/7 -1/9 =2/63 。

3.解:x=1- 3/5 x= 2/5

解:x= 1/2 + 5/6 x= 4/3

4.1/8 +3/8 + 5/8 + 7/8 =2

5.1-4/7 =37 ,4/7 -3/7 = 1/7 答: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7 ,男生比女生少占全班人数的1/7 。

6.1/2 +1/2 +2/5 =1

2/5 (米) 答:两根钢筋一共长1

2/5 米。(一又五分之二)

P64

1.2/5 ;1/3 ;1;2/9 ;12/35 ;1/3 。

2.7/8 + 4/7 +1/8 =7/8 + 1/8 + 4/7 =1又4/7 ;

1/6 +3/5 +2/5 +1/6 =(1/6 + 1/6 )+(3/5 +2/5 )=1又1/3 ;

9/5 -2/7 -5/7 =9/5 -(2/7 +5/7 )=4/5 ;

5/9 - 3/8 +4/9 +3/8 =(5/9 + 4/9 )+(3/8 - 3/8 )=1;

5/6 -(3/4 -1/2 )=5/6 -1/4 = 7/12 ;

2/5 + 2/3 -2/5 =2/5 -2/5 +2/3 =2/3 。

3.3/5 +3/4 -1/10 =5/4 (千克)答:第三小组采集树种5/4 千克。

4.4/5 + 3/10 + 7/10 + 1/5 =2(平方米)答:这4块草坪的面积一共是2平方米。

P65

1.7/5 ;11/24 ;1/5 。

2.5/12 -1/6 + 2/3 = 5/12 -2/12 + 8/12 =11/12 ;

1/3 + 1/6 -1/2 =1/2 -1/2 =0;

3/8 + 2/7 + 1/8 + 5/7 =(3/8 + 1/8 )+( 2/7 + 5/7 )=1又1/2 ;

3-3/5 -2/5 =3-(3/5 +2/5 )=2;

8/9 -(1/6 -1/9 )=8/9 +1/9 -1/6 =5/6 ;

3/4 + 4/9 -3/4 + 4/9 =(3/4 -3/4 )+( 4/9 + 4/9 )=8/9 。

3.1-1/4 -3/8 =3/8 (米)答:第三条边是3/8 米,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4.1-1/5 -3/10 =1/2 答:用来参观的时间占1/2 。

5.50×9÷3×4=600(克)答:一盒玻璃球600克。

第九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P66

1.30÷2=15(本),15+4=19(本)15-4=11(本) 答:明明原来有19本,青青原来有11本。

3.(1)90,13;(2)30,6.

4. 12-1=11(时),11时-1时40分=9时20分 答:最迟要在9时20分从家出发。

5. (27×58+18)÷72=22 答:正确的商应该是22。

P67

1.3.20-0.10-0.05=3.05(米)答:第三名跳了3.05米。 2. 17+43-28=32(台)答:这个家电城原来有32台冰箱。 3. (32+4)×2=72(厘米)答:原来铁丝有72厘米。 4. 10÷2=5,3×2=6 答:这个最简分数是56 。 P68 1.11时-30分=10时30分,10时30分-2小时=8时30分,8时30分-20分=8时10分。 答:他们8时10分从学校出发。

2. 340-215+150=275(吨)答:这个砂石场原来有石子275吨。 3. (8+45+15)×2=136(盘)答:原来一共有136盘。 4. 33-24+3-5=7(张)答:小刚原有7张画片。 5.

16、

18、

15、60;

5、

15、

37、25.

P69

1. 7.5;11.3;4;13;1;6.9 2. 解:x=8.6 - 2.7

x=5.9 解:x=230+320

x=550 解:x=15- 8.6

x=6.4 解:x=140÷35

x=4 解:x=20÷25

x=0.8 解:x=1.5×9.6

x=14.4

3. 3×2×2=12(颗),12÷2=6(颗)答:毛毛有12颗,秀秀有6颗。 4. 7×2×2=28(个) 答:这堆桃原来一共有28个。 5. (10×10+10)÷10-10=1 答:这个数是1.

P70

1.4分米;4米;10厘米;0.14米;7.2米。 2. (画半径1厘米的圆)(画直径3厘米的圆) 3.(1)<;(2)>;(3)>。 4. 6厘米;4厘米;8厘米。 5.√;×;×。

P71 1. (1)3,6;(2)24,6。

2. (1)以O为圆心画半径1.2厘米的圆;

(2)在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3)在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圆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3. 在一个圆里画出直径,用字母表示,找出圆心,用字母表示。

P72

1. 5×3.14=15.7厘米;0.8×2×3.14=5.024米。

2. 2×3.14=6.28米;1.5×3.14=4.71厘米;6×2×3.14=37.68分米。 3. 4×3.14=12.56米 答:它的周长是12.56米。

4. 0.76×3.14≈2.39米 答:汽车前进的距离是2.39米。 5. 20×3.14×5=314米 答:至少走了314米。

P73

1. 28.26÷3.14=9厘米,50.24÷3.14=16米。 2. 12.56÷3.14÷2=2米,314÷3.14÷2=5厘米。 3. 37.68÷3.14=12(米)答:它的直径是12米。

4. 62.8÷3.14÷2=10(厘米) 答:这个圆的半径是10厘米。 5.(7-0.7)÷3.14≈2(米)答:树干绕绳处的直径大约是2米。

P74 1. 0.7米,2.198米;12分米,75.36分米;4厘米,8厘米。 2. 2×2×3.14=12.56(厘米),15.7÷3.14=5(厘米)

答:圆的周长是12.56米,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 3. 12×3.14=37.68(分米) 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7.68分米。 4. 5×2×3.14×24=753.6(厘米) 答:一共有753.6厘米。 5. (1+1)×3.14-1×3.14=3.14(厘米),(2+1)×3.14-2×3.14=3.14(厘米),

答:它们的周长都增加了3.14厘米。两个不同的圆增加相同的半径,周长也增加相同的长度。

P75

1. 22×3.14=12.56平方分米;(10÷2)2×3.14=78.5(平方厘米)。 2. 12×3.14=3.14平方分米;(20÷2)2×3.14=314(平方毫米); (6.28÷3.14÷2)2×3.14=3.14(平方米)

3. 92×3.14=254.34(平方分米)答:它的面积是254.34平方分米。

4. (6÷2)2×3.14=28.26(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的面积是28.26平方米。

5. (3.14÷3.14÷2)2×3.14=0.785(平方米) 答:这个锅炉底面的面积是0.785平方米。

P76

1. 102×3.14-82×3.14=113.04平方厘米; 62-(6÷2)平方×3.14=7.74平方厘米;

2×3 + (3÷2)平方×3.14÷2≈9.53平方厘米。

2.(1)(16÷2)平方×3.14=200.96(平方厘米) 答:剪出的圆的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

(2)20×16-200.96=119.04(平方厘米) 答:剪去部分的面积是119.04平方厘米。

3. (30÷2)平方×3.14-(10÷2)平方×3.14=628(平方厘米) 答:这个环形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P77

1. 6×3.14=18.84厘米,(6÷2)2×3.14=28.26平方厘米;

12×2×3.14=75.36米,122×3.14=452.16平方厘米;

1.8×3.14=5.652分米,(1.8÷2)2×3.14=2.5434平方分米

2. 36×3.14=113.04厘米,(36÷2)2×3.14=1017.36平方分米 答: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113.04厘米和1017.36平方分米。

3. 6×2×3.14=37.68(米),62×3.14=113.04(平方米) 答:它的周长是37.68米,面积是113.04平方米。

4. (8÷2)2×3.14÷2=25.12(平方米)答:种月季花的面积是25.12平方米。

5. 0.52×3.14-0.42×3.14=0.2826(平方米) 答:这种零件横截面的面积是0.2826平方米。

P78 1. 0.4,1.256,0.1256;1.5,9.42,7.065;0.5,1,0.785;2,4,12.56。 2. 6.28÷3.14÷2=1(厘米),12×3.14=3.14(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3.1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3. [(30+10)÷2]2×3.14=1256(平方厘米)答:至少需要1256平方厘米的铁皮。 4. (30+10)÷2]2×3.14=1256(平方厘米

P79

1.(1)2,4,12.56,12.56;(2)周长的一半,半径。

2. 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周长是:3.14×2×2=12.56(厘米),面积是3.14×22=12.56(平方厘米)。

3.

16米,50.24米,200.96平方米;5分米,31.4分米,78.5平方分米;4厘米,8厘米,50.24平方厘米。 4. 6×3.14=18.84厘米,(6÷2)2×3.14=28.26(平方厘米); 18×3.14=56.52米,(18÷2)2×3.14=254.34(平方米); 1.4×3.14=4.396米,(1.4÷2)2×3.14=1.5386(平方米);

P80 1.(1) ×;(2)√;(3)√;(4)×。

2. 1.2×3.14=3.768(米) 答:这根铁丝的长至少是3.768米。 3. 2×5×3.14=31.4(分米),

52×3.14=78.5(平方分米)

答:它的周长是31.4分米,面积是78.5平方分米。

4. (1.57÷3.14÷2)2×3.14≈0.20(平方米)答:它的底面积约是0.20平方米。 5. (2.552+0.04)÷3.14≈0.83(米) 答:这个木盆的底面直径是0.83平方米

P81

1.

1.42×3.14-0.62×3.14=5.024(平方厘米); (10÷2)2×3.14-(10÷2)2÷2=66(平方厘米); 4×2×4-(4÷2)2×3.14×2=6.88(平方厘米)。

2. (1.8÷2)2×3.14=2.5434(平方厘米) 答:面积是2.5434平方米。 3. 0.75×3.14×400=942(米)

答:这辆汽车每分钟大约行驶942米。 4. 16÷2=8(米),(8+2)2×3.14-82×3.14=113.04(平方米)

答:这条石子路的面积113.04平方米。

P82 1. (1)③;(2)③;(3)①;(4)③;(5)①。 2. 周长:3.14×6×2=37.68(厘米);面积:(6÷2)2×3.14×2=56.52(平方厘米) 3. 63厘米=0.63米,1978÷(3.14×0.63)≈1000(圈)答:大约要转1000圈。 4. 628×0.6÷3.14÷2=60(米),602×3.14=11304(平方米) 答:这座体育馆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1304平方米。

P83

1.方程是0.5 x =1 2. 解:x=740 - 410

x=330 解:x=0.56÷0.8

x=0.7 解:x=15+7.2

x=22.2 解:x=7.25- 0.

54x=6.71 解:x=10.5÷5

x=2.1 解:x=160×8

x=1280

3.解:设图书角原来有图书x本。

x - 54 = 76

x = 76+54

x = 130

答:图书角原来有图书130本。 4.解:设柳树有x棵。

1.5x=36

x=36÷1.5

x=24 答:柳树有24棵。

P84

1.(1) 6的倍数有

6、

12、

18、

24、30、

36、

42、48…

9的倍数有

9、

18、

27、36… 6和9的公倍数有

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2)5的倍数有

5、

10、

15、20、

25、30、

35、40…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5和8的公倍数有40…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 (3)10的倍数有

10、20…

5的倍数有

5、

10、

15、20、

25、30、

35、40… 10和5的公倍数有

10、20… 10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

(4)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48、56…

12的倍数有

12、

24、

36、48… 8和12 的公倍数有

24、48…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

2.(1)16的因数有

1、

2、

4、

8、16。

24的因数有

1、

2、

3、

4、

6、

8、12和24。 16和24 的公因数有

1、

2、4和8。 16和24 的最大公因数是8。 (2)3的因数有1和3

14的因数有

1、

2、7和14。 3和14 的公因数有1。 3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1。 (3)7的因数有1和7,

28的因数有

1、

2、

4、

7、14和28。 7和28的公因数有1和7。 7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7。

(4)30的因数有

1、

2、

3、

5、

6、

10、15和30,

18的因数有

1、

2、

3、

6、9和18。 30和18的公因数有

1、

2、3和6。 30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3.(1)×;(2)×;(3)√。

4. 5的倍数有

5、

10、

15、20、

25、30、

35、40… 8的倍数有

8、

16、

24、

32、40… 5和8的公倍数有40… 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

答:至少再过40分钟又同时发车。

5.40的因数有

1、

2、

4、

5、

8、

10、20和40, 32的因数有

1、

2、

4、

8、16和32, 40和32的公因数有

1、

2、4和8。 40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8。 答:每段最长是8厘米。

P85

1.7;2;

5、15;

15、4。

2.真分数有:5/6 、3/9 、1/100 ,假分数有:10/7 ,19/18 ,20/20 。

3.最简分数有:21/8 。3/6 =1/2 ,9/15 =3/5 ,20/15 =4/3 ,72/36 =2,35/42 =5/6 。 4.>,>,<,<,=,<。

5. 2/5 ,3/2 ,1/5 ,1/10 ,9/20 ,3/4 。

6.75÷80=15/16 答:成活的棵树占总数的15/16 。

P86

1. 3/2 ,2/3 ,1/8 ,1/2 ,1/4 ,13/40 。

2. 5/6 + 4/9 = 15/18 + 8/18 = 23/18 ; 5/9 -2/5 =25/45 -18/45 =7/45 ; 3/7 + 5/2 = 6/14 + 35/14 =41/14 。

3. 5/6 + 2/7 + 1/6 = 5/6 + 1/6 + 2/7 =1又2/7 ; 8/9 -1/6 +2/3 =16/18 -3/18 +12/18 =25/18 ;

1/6 +5/8 +2/8 +5/6 =(1/6 +5/6 )+(5/8 +2/8 )=1又7/8 ; 2/3 -(1/4 +1/8 )=2/3 -3/8 =7/24 ;

17/8 -(7/8 +1/4 )=17/8 -7/8 -1/4 =5/4 -1/4 =1; 3/4 -2/7 +1/4 -5/7 =(3/4 +1/4 )-(5/7 +2/7 )=0。

4. 2/3 -1/6 +2/3 =7/6 (小时) 答:小红每天练毛笔字的时间是7/6 小时。

P87

1.(1)<,>;(2)答案不唯一,如

1、3;答案不唯一,如

4、9;

(3)7/20 ,答案不唯一,如7÷20;15,答案不唯一,如15÷7;12,15;72,3。 (4) <;>;<;>;=,<; (5)4/5 ,1/5 。

2.5/8 +9/10 =25/40 +36/40 =71/40 ;

4/5 + 3/10 -11/12 =11/10 -11/12 =5/60 ; 11/12 -8/15 =55/60 -32/60 =23/60 ;

9/11 -(2/11 + 1/6 )=9/11 -2/11 - 1/6 =7/11 - 1/6 =31/66

3. 1-21/25 -1/20 =11/100 答:锌占总质量的11/100 。 P88 1. 2×4×3.14=25.12米,(2÷2)2×3.14=3.14(平方厘米)

2.(在一个方格图中画一个圆,圆心位置是(3,2)圆的半径是2厘米,画一条直径AB,一条半径OC,用数对表示出B、C的位置。)

3. 28.26÷3.14÷2=4.5(米),4.52×3.14=63.585(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63.585平方米。

4. 1.5×3.14×300×60=84780(米)=84.78(千米) 答:这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84.78千米。

P89

1. 6.28÷4=1.57(米),1.57×1.57=2.4649(平方米), (6.28÷3.14÷2)2×3.14=3.14(平方米)

3.14-2.4649=0.6751(平方米)

答:圆的铁丝框面积大一些,大0.6751平方米。

2. (6÷2÷2)2×3.14=7.065(平方分米)

答:剪出的每个圆的面积是7.065平方分米。

3. (10+0.8)2×3.14-102×3.14=52.2496(平方米);

答:小路的面积是52.2496平方米。

4. 1-3/4 =1/4 答:无烟煤与褐煤一共占总量的1/4 。 1/4 -3/25 =13/100 答:褐煤占总量的13/100 。

5. 20×(20÷2)÷2×2=200(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 P90

1.(1)第一;(2)200

6、2007。

2.月份 金额(元)名称 制折线统计图

月份

电费

水费 7月

1000

1000 8月

800

1100

9月

1100

900

10月

1200

700

11月

1300

900

12月

1600

800

知道的信息答案不唯一,如7月份一共用去了2000元水电费,或者7月份用去的水费和电费一样多。

P91

1.(1)1987年人均食品支出占人均支出的;1992年人均食品支出占人均支出的; 1997年人均食品支出占人均支出的;2002年人均食品支出占人均支出的; 2007年人均食品支出占人均支出的。 (2)食品支出所占分数越来越小。 2. 月份 销售额/万元 商场 商场 甲 乙 1月 1300 1100

2月 850 700

3月 720 550

4月 550 500

答案不唯一,如两个商场的销售额逐渐减少,两个商场的销售额1月份因为临近春节最高等

P92

1.(1)58+59+60=177,1+2+3=6;答:和最大是177,最小是6。 (2)(10-3+1)×(6-3+1)=32(个)答:一共可以框出32个不同的和。 (3)120÷3=40,40右边没有数,不能框。

2.先把10米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铁钉上,另一端固定在体育老师上课用的那种打线用的灰铲,用铁钉确定圆心,然后拉紧绳子把灰铲沿着圆心走一圈即可。

3.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比如:我们小学生每天睡眠的时间不得少于全天时间的1/3 ,在校学习时间大概占全天时间的1/4 ,其余的时间很长,我们可以用来自由支配和安排,充实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

第6篇:最新苏教版五下《数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一 简 易 方 程 等式和方程的含义 1. 略

2. 30+x=80 4x=80 x+10=50 2x=50+20 3. 52+x=110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 1. (1)-20 (2)+54 +54 2. x=105 x=36 x=100 x=73 x=90 x=5.4 3. (1)16.5+x=25 x=8.5 (2)60-x=15 x=45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 1. (1)÷0.3 (2)×5 ×5 2. x=5 x=720 x=40.5 x=0.3 x=30 x=3.3 3. (1)12x=18 x=1.5 (2)5x=65 x=13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

1. (1)x=32 (2)x=20 (3)x=3 (4)x=7 (5)x=100 2. (1)-36 28 (2)+0.8 2.7 (3)÷3 15 (4)×1.6 3.2 3. x=2.5 x=1.9 x=5.8 x=4 x=2.1 x=6.3 4. (1)5.5+x=10 x=4.5 (2)5x=60 x=12 5. (1)x-98=2 x=100 (2)x-45=128 x=173 (3)7x=2.8 x=0.4 (4)4x=36 x=9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1. x=2.4 x=10.5 x=44 2. 设昨天卖出x套。 x+15=82 x=67 3. 设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x-30=80 x=110 4. (1)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 x+6=18 x=12 (2)设每个篮球x元。 1.2x=60 x=50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1. x=9 x=5 x=25 2. (1)柏树的棵数×3-15=松树的棵数 设校园里有x棵柏树。 3x-15=75 x=30 (2)科技书的本数×4+40=文艺书的本数 设科技书有x本。 4x+40=320 x=70 3. 设养公鸡x只。 4x-20=780 x=200 200+780=980(只)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 +26 106-15 91 ×2 920÷23 40 2. x=15 x=0.5 x=5.6 x=14.5 x=0.9 x=64 3. 设它的高是x米。 5.6x=11.2 x=2 4. 设底边上的高是x厘米。 24×x÷2=216 x=18 5. 设每个足球x元。 12x+140=500 x=30 6. 设普通列车每小时能行驶x千米。 2x+60=300 x=120 7. 设李小刚原来带了x元钱。 12x+4+16=x x=40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1. x=4 x=5 x=12 x=5 2. (1)大米 面粉

设面粉运来x袋。 4x+x=45 x=9 (2)桃树

梨树

设梨树有x棵。 2.6x-x=32 x=20 3. 设番茄占地x平方米。 2x+x=30×16 x=160 黄瓜占地:160×2=320(平方米)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1. x=9 x=8 x=12 x=10 2. 设x小时后两车之间相距52.5千米。 120x-85x=52.5 x=1.5 3. 设乙船的速度为x千米/时。 23×12+12x=708 x=36 4. 设这辆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x千米。 1.8x-1.2x=54 x=90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 x=3 x=0.3 x=6 x=65 2. 设灰兔有x只。 4x+x=80 x=16 白兔:16×4=64(只) 3. 设小红今年x岁。 4x-x=24 x=8 爸爸:8×4=32(岁) 4. 设小华每秒跑x米。 4.5×40+40x=400 x=5.5 5. 设每本练习本x元。 5x-3x=5 x=2.5 6. 设x小时后两船相距30千米。 32x-28x=30 x=7.5 7. 设每箱荔枝x元。 56×24+19x=2826 x=78 整理与练习(1) 1. 略

2. x=7 x=990 x=4.8 x=0.5 x=1 x=6 x=5 x=1.6 x=2 3. 设《数学故事》每本售价x元。 14+x=30 x=16 4. 设这个水库的警戒水位是x米。 x+0.64=24.4 x=23.76 5. 设这个滴水龙头平均每分钟滴水x千克。 30x=1.8 x=0.06 6. 设黑天鹅有x只。 4x+6=102 x=24 7. 设一把椅子x元。 730+6x=1120 x=65 整理与练习(2) 1. x=3 x=5.4 x=4.8 x=6.6 x=5 x=8 2. 设食堂平均每天用大米x千克。 5x+120=500 x=76 3. 设这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x米。 x×20÷2=80 x=8 4. 设它的宽是x米。 (19+x)×2=64 x=13 5. 设张老师一共购买了x套。 (68+52)x=960 x=8 6. (1)设x秒后两人相遇。 (6+4)x=100 x=10 (2)设x秒后小颖比小婷整整多跑1圈。 6x-4x=200 x=100 二 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1. 七 十 十 十二 九 十 十 十一 2. (1)24 29 28 29 (2)略

3. (1)0到1岁 22厘米 (2)4岁 (3)125厘米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 1. (1)12 (2)7 2~3. 略

折线统计图练习

1. (1)夏至 15 冬至 11 (2)夏至 冬至 冬至 夏至 2. (1)1个 2个 (2)平平 3. 略

三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1. (1)5 13 5 13 (2)68 68 4 17 2. 9 18 27 36 45 54 63 72 9,18,27,36,45,54,63,72…… 3. 18 12 4×9 6×6 1,2,3,4,6,9,12,18,36 4. 4,8,12,16,20,24,28,32,36,40,44,48 8,16,24,32,40,48 不是 是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 8,10,12,40,76,88,90,92 5,10,15,40,75,90 2. 略

3. (1)0,2,4,6,8 (2)0,5 (3)0 4. (1)10,50,80,18,58 (2)51,81,85,15 3的倍数的特征

1. 5 9 6 3 7 9 72,51,201,225 2. 42,105,504 3. 51÷3,81÷3,195÷3,126÷3 4. 略 5. 831 108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

1. 1,2,3,6,9,18 6,12,18,24,30,36,42,48 2. 20,96,456,200 96,75,501,456,135 20,65,75,305,135,200 3. 略

4. (1)10 11 12 是 (2)10 20 30 是 质数和合数

1.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1 2. 略

3. 3,5,59,67 9,51,57,63,69 1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1. (1)4 5 5 (2)因 (3)因 质因

2. 15=3×5 21=3×7 25=5×5 27=3×3×3 33=3×115×7 39=3×13 3. 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 1,2,3,4,6,12 1,2,3,5,6,10,15,30 1,2,3,6 6 2. 略

3. 1,2,3,4,6,8,12,24 1,2,4,8,16,32 1,2,4,8 8 4. 2 2 15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

35= 1. 12的因数:1,2,3,4,6,12 15的因数:1,3,5,15 18的因数:1,2,3,6,9,18 1,3 1,2,3,6 1,3 2. 3 5 7 12 3. (1)1 1 1 1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2)3 3 7 18 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4. 3米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9的倍数:9,18,27,36,45 18,36 18 2. 略

3. 6 24 21 4. 30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

1. (1)

18、7

8、450 (2)40、450 (3)40

5、450 (4)450 2. 24 40 18 36 3. (1)9 10 28 36 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14 56 110 45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4. 略 5. 12分钟 整理与练习(1) 1. 因 倍 倍 因 质因 2. (1)

54、114 (2)75 (3)410 3. (1)0 0 0 (2)

2、8

2、8 0、6 (3)5 后两数填法不唯一。 4. 16=2×2×2×2 27=3×3×3 34=2×17 48=2×2×2×2×3 5. 略

6. 吴小民、张成根家 张进、周大宝家 7. 不能 整理与练习(2) 1. 略

2. 2 5 6 9 1 1 3. 36 88 26 54 120 16 4. 3 5 9 17 18 5. 24 63 18 18 21 10 6. 40粒

7. 选边长为50 cm的正方形地砖。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1. 六分之五,1/5 九分之七,1/9 七分之二,1/7 十分之九,1/10 五分之一,1/5 二十分之十一,1/20 2. 略

3. (1)全天时间 8 5 (2)全班人数 9 2 4. 1/10 1/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1)一根彩带 (2)1米彩带 (3)10个苹果 (4)1箱苹果 2. (1)5 1/5 (2)5 2/5 3. 7/100 29/60 11/1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 3/7

2. 5/8

3. 10/1

34. 3/8 5. 2 6

6. 17/29 17/42 7. (1)7/24 7÷24=7/24 (2)21/25 21÷25=21/25 (3)17/20 17÷20=17/20 (4)2/5 2÷5=2/5 8. 13 23千克 分数的意义练习

1. 2 4 8 (1)2 4 8 (2)2 2 2. (1)5 1/2 (2)2 1/5 (3)1/4 1/4 (4)1/4 3/4 (5)10 5/6 3. 9/100 79/100 53/1000 17/100 23/60 327/1000 4. (1)8÷19=8/19 (2)5÷16=5/16 7÷16=7/16 (3)1÷4=1/4 真分数和假分数 1. 4/8 6/6 8/

52. 略

3. 略 4. 10 6/4 1/5 9 1/10 5. > > = < 假分数化整数、带分数 1. 3 4 1 5 3 4 2. 11/4=2-3/4 8/5=1-3/5 3. 3-1/3,三又三分之一 3-3/5,三又五分之三 2-2/9,二又九分之二 7-1/7,七又七分之一

4. 5/4 7/4 9/4 11/4 12/4 1-1/4 1-3/4 2-2/4 5. 8/11 2-1/6 1-11/19 9-1/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 (1)3 3/10 (2)3/9 39/100 (3)309 309/1000 2. 9/10 17/10 23/100 423/100 3. 0.42 0.65 0.68 0.67 4. 0.4 40/100 0.15 150/1000 0.25 15/60 1.5 90/60 5. > = < > > < 6. 甲

7. 小青

8. 0.9元

9. (1)8/11 (2)1-3/8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 略

3. ÷3 2/4 ×5 5/15 后两题答案不唯一。 4. 3 4 12 25 5. (1)4/30 4/30 (2)9/12 9/12 约

分 1. 略

2. 6/8=3/4 14/21=2/3 21/28=3/4 3. 略

4. 2/5 1/3 1/3 3/5 1/2 6/17 5. 略 约 分 练 习 1~2. 略

3. > = < > 4. 2/5 2/3 1/2 5. 1/2 4/5 3/4 1/3 1/20 2/5 6. 4/5 1/4 12/25 6/5 5/2 7. (1)7/10 3/10 (2)略 通

分 1. 略

2. 18 8 12 30 3. 第(1)组不够简单。5/6=15/18 4/9=8/18 第(3)组不对。4/5=16/20 3/4=15/20 4. 1/2=5/10,1/5=2/10 4/5 =8/10 ,7/10 =7/10 3/10 =9/30 ,4/15 =8/30 3/8=21/56,5/7=40/56 5. 5/4平方米 1/4 分数的大小比较

1. 2/3>3/5 3/4>5/8 7/6<6/5 2. < < < > 3. 3/7 4/9 5/11 4. = < > > > > > < 5. 4/5>3/4>5/8

6. 第一台 分数大小比较练习

1. < > < < < =

2. 1/

6、3/8 3/

4、5/

9、6/

7、6/

11、7/13 3. 乙

4. 陈刚 整理与练习(1) 1~2. 略

3. (1)1 2 17/6 (2)4 13 4. (1)全班人数 3 现在教室里的人数 (2)全程 程

5. 3/4 1-7/8 5 2-6/7 6. 2/5 4/5 1/2 7/100 0.4 0.8 0.5 0.07 7. (1)2 1/3 (2)2/5 3/5 8. 5/8 8/5

4 2小时行的路9. 小婷家 整理与练习(2) 1. 略

2. 9 64 48 5 4 81 25 16 3~4. 略

5. 3/4 1/2 1-1/2 1/4 9/20 1-1/2 6. 1/2 1/5 2/3 3/4 7. 7/8=21/24,5/6=20/24 4/7=16/28,3/4=21/28 7/9=7/9,2/3=6/9 9/10=81/90,8/9=80/90 8. 3/16

9. 2/3平方米 1/9

10. 小丽

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 略

2. 19/20 11/18 19/15 5/14 3. (1)7/12 (2)1/1

24. (1)4/5 (2)3/5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 5/12 23/24 17/36 1/5 33/28 1/24 2. 5/8吨

3. 13/12千米 4. 1/15 分数加、减法练习(1) 1. 7/12 1/12 12/35 2/35 13/36 5/36 17/72 1/72 2. 略

3. + - - - + + 4. x=1/3 x=1/4 x=11/1

25. 2/21 6. (1)13/20米 (2)21/20米 7. 略

分数加、减法练习(2) 1. 2/5 1/3 1 2/9 12/35 1/3 2. x=1/4 x=2/5 x=4/3 x=34/35 3. 1-4/7 1-1/3 4/5 1/4 7/12 2/3 4. 3/7 1/7

5. 5/4千克

6. 3/8米 等腰三角形 7. 1/2 六 圆 圆 的 认 识

1. 4分米 4米 10厘米 0.14米 7.2米 2. 略

3. (1)乙圆 (2)甲圆 (3)甲圆 4. 6 cm 4 cm 8 cm 圆的认识练习 1. (1)3 6 (2)24 6 2. 略 扇形的认识 1. 略

2. 60度 150度 210度 3. 45°,8 45°,10 90°,8

4. 略 圆的周长(1) 1. 15.7 cm 5.024 m 2. 6.28米 4.71厘米 37.68分米 3. 12.56米

4. 2.39米

5. 314米 圆的周长(2) 1. 9厘米 16米

2. 2米 50厘米

3. 0.7米 2.198米 12分米 75.36分米4. 12米

5. 1分米

6. 12.56厘米 2.5厘米

厘米8厘米 4 7. 37.68分米

8. 62.8厘米

9. 0.67米

10. 6.28厘米 圆的面积(1) 1. 12.56 dm2 78.5 cm2 2. 3.14平方分米 314平方毫米 6.1544平方米 3. 254.34平方分米

4. 28.26平方米

5. 8.0384平方米 圆的面积(2) 1. 略

2. 50.24平方米

3. 2826平方米 4. 0.785平方米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1. 113.04 cm2 7.74 cm2 13.065 cm2 2. (1)200.96平方厘米 (2)119.04平方厘米 3. 628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练习

1. 452.16平方厘米 2.5434平方分米 50.24平方米 2. 周长:175.84厘米 面积:2461.76平方厘米 3. 56.52平方米

4. 4.71平方厘米 6.88平方厘米 整理与练习(1) 1~2. 略

3. 周长:15.42 cm 面积:14.13 cm2 周长:32.13 cm 面积:63.585 cm2 4. 3.768米

5. 周长:31.4分米 面积:78.5平方分米 6. 0.20平方米

7. 0.8米

8. 60棵 整理与练习(2) 1. 周长:56.52 cm 面积:254.34 cm2 周长:4.396 cm 面积:1.5386 cm2 周长:50.24 m 面积:200.96 m2 2. 5.652平方厘米

3. 942米

4. 113.04平方米

5. 5.024 cm2 53.5 cm2 6.88cm2 6. 周长:37.68厘米 面积:92.52平方厘米 7. 1256平方厘米

8. 11304平方米 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1) 1. (1)4 3 (2)平行四边形 (3)6 3 2. 100 cm2 25.12 cm2 3. 40 m 62.8 dm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2) 1. (1)21 (2)25 2. (1)75 (2)156 (3)81 3. 60个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

1. x=5.9 x=550 x=6.4 x=4 x=45 x=6.4 2. (1)9/4 (2)4/3 3/4 (3)5/4 4/9 5/9 3. (1)51 (2)144 4. 6.25 cm2 6.88 cm

25. 245页 八 整理与复习 数的世界(1) 1. 略

2. x=330 x=0.7 x=22.2 x=1.9 x=2.1 x=120 x=20 x=3.1 x=2 3. 130本

4. 24棵 5. 香蕉:135筐 芒果:45筐 6. 8分钟

7. 24元 数的世界(2) 1.

2、

17、43 20、

35、51

2、20

1、

17、51 2. 略

3. 8 1 7 6 4. 18 40 10 24

5. 7 2 5 15 15 4 6. > < > < = < 7. 2/5 4/3 1/10 9/20 8. 23/18 7/45 25/18 7/24 1-2/7 1-7/8 9. 15/16

10. 1/2小时 圆 形 王 国 1. 1/2 3/8 25/49

2. 略

3. 周长:25.12厘米 面积:50.24平方厘米 周长:62.8分米 面积:314平方分米 周长:11.304米 面积:10.1736平方米 4. 63.585平方米

5. 84.78千米 6. 52.2496平方米

7. (1)1/4 (2)1/8

8. 78.5平方厘米 统 计 天 地

1. (1)14 2 (2)2 14 14 23 2. (1)第一 (2)2013 2014 3. 图略 三 四 4. 图略 十二 应 用 广 角 1. 0.8千克 1/5

2. 11/100

3. 14/3元 1/3元 4. 略

5. 40分钟

6. 8厘米

7. 10.5元 8. 4.8 3.2 1.5

9. 略

10. 200平方厘米

11. 略

第7篇:16、草原补充习题

16、草原

一.看拼音,写词语。

玻璃彩虹襟带

马蹄余晖秀色

二.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1. 看着妈妈连夜给我做的书包,我心里那么的感动,那么的难以平静。

2. 不管我在外面做了多么丢人的事,爸爸妈妈,你们总会很体贴我,关爱我。

三.文中有许多打比方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大草原羊群草原好像一幅中国画,太美了

2.马群移动得很快蒙古族人衣服颜色很多蒙古族人和马群的美丽,以及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2.绿意盎然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苍翠可人

3. 内蒙古草原宽广一望无际,风景美得如此迷人!

4.《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五.展开想象,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在夕阳的照射着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显得格外楚楚动人。草原上的绵羊,似乎都像披上了一曾华丽的衣装,凝视着我们。在这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对大草原产生了感情,与热情、好客的草原主人,与翠色欲流的大草原依依惜别„„

“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品尝了许多美味,领略了大草原的风光,观赏了民族舞蹈。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到我们这边来看一看城市风光,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哦!”我微笑着说。“谢谢,我们一定会去的,祝你们一帆风顺、一路走好,美丽的大草原永远欢迎你们!”草原的人们挥手向我们告别,直到远去„„

我们走了,但大草原上的所有东西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啊!

六.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请你列个简要提纲。

1.介绍草原风景

2.介绍草原特产

3.介绍草原文化

第8篇:小学数学换算单位练习题

单位换算

一.熟记基本换算关系: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进率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进率

二.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

1、确定哪个单位为改写单位。

2、看要改写的单位的是要分化或者合并。

3、不需要改写的单位要和改写后的单位合在一起。

长度单位换算进率: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重量单位换算: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10。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0。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 1 3 5 7 8 10 12月

小月(30天)的有: 4 6 9 11月

平年 2月28天,闰年 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3.001吨=(

)吨(

)千克 3.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吨(

)千克=4.08吨 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千克700克=(

)千克 0.06平方千米=(

)公顷 3650克=(

)千克 6.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5.45千克=(

)千克(

)克 50000平方米=(

)公顷

2.78吨=(

)吨(

)千克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千克750克=(

)千克 7.05米=(

)米(

)厘米

( )分米=1.5米 510米=(

)千米 0.95米=(

)厘米

5米16厘米=(

)米 4700米=(

)千米 10米7分米=(

)米 504厘米=(

)米 3千米50米=(

)千米 3600千米=( )千米( )米 4.2米=(

)米(

)厘米 26吨306千克=(

)吨 3千克=( )克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7.02千克=( )千克( )克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7分=( )元 8角5分=( )元 5.80元=(

)元(

)角 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 7吨90千克=(

)吨 28分米=( )米 1元3分=(

)元

4米7厘米=( )米 7元4角2分=( )元 1千米50米=( )千米

4620克=(

)千克 3角2分=(

)元 4吨50千克=(

)吨

( )吨( )千克=1.8吨 10千米20米=( )千米 51.3千米=( )千米( )米 4米5分米6厘米=( )米 8米4分米=(

)米; 8元7角5分=(

)元 25.09千米=( )千米(

)米 85米30毫米=(

)米

第9篇:党课复习题补充

19.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

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20.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26.2009年9月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D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精神文化B.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D.物质文化

15、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A。

A.战斗堡垒B.战斗集体C.先锋队D.基础阵地

17.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A,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A.党的支部讨论B.党的书记C.党的培训D.党的组织

20.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B的普通一员。

A.中国人民B.劳动人民C.工人阶级D.无产阶级

24.党的 C,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中央组织 B.地方组织C.基层组织D.全体党员

2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B。

A.二大 B.七大C.十五大D.十六大

26.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B。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集中力量发展经济D.大力建设“三个文明”

27.中国共产党是C的领导核心。

A.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B.工人阶级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述理由)

1.“组织上入党一时,思想上入党一世。”(对 ) // 思想上入党无止境。

2.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中最普通的一部分。(错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

3.入党介绍人可以是预备党员,可以由申请入党人自己约请。(错)//介绍人必须是正式党员,由组织指定。

五、名词解释

3.共产主义: 是马恩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是人类社会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

六、简答题

2.为什么要坚持党员标准?

答: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能否永葆党的先进性;坚持党员标准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生命。

七、论述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答:和谐社会概念—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联系实际,请你谈谈对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理解。

答: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基本要求: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是第一要义;B、要求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社会;C、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协调可持续;D、提高执政党的能力,加强和改革党建;F、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

联系实际,就某一点展开比较充分的论述。

上一篇:课程标准读书笔记下一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