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移动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东莞移动

东莞移动基站用电申请证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电话:(+86769)22388044

传真:(+86769)22332077

东莞移动基站用电申请证明

为了满足东莞移动网络信号的覆盖需求,尽快建设开通基站给东莞市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我司急需在 建设 移动通信基站。因基站设备需要 V、 kw的机房用电,望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给予的大力支持,根据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文件(东电市[2008]23号文),恳请 批准办理基站用电申请手续。

特此证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工程建设中心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第2篇:创新引领发展,转型成就未来——东莞移动公司的转

型发展之路

一、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面临挑战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东莞移动伴随着移动替代固话、东莞经济腾飞等浪潮,在08年以前实现高速发展,成为全国首个超越千万的地级市;也正是这种高速增长,掩盖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使得企业的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东莞移动已经意识到主动谋变、创新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经济环境之变。东莞的经济腾飞主要是凭借区域位置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而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产业“两头在外”、经济结构不牢,很容易受到市场变动的剧烈冲击。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法》颁布实施,紧接着东莞又在广东“双转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的部署下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腾笼换鸟”工作,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进入4季度以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东莞:海外订单减少、大量企业关停并转、大量的外来工流出东莞,东莞的整体通信客户规模出现了连续多个月的负增长,流失客户规模接近

200万。东莞移动认识到,不改变增长模式,企业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行业形势之变。东莞在08年的移动通信卡号普及率已达145%,是一个较早进入高普及率、高渗透率、高竞争度、高离网率的饱和市场。随着3G牌照发放、行业重组定格,三足鼎立的全业务竞争时代拉开序幕,东莞移动面临的市场竞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烈,电信和联通利用TD尚未成熟的时间窗口,不断加大资源投放力度,希望尽快提升客户规模。公司必须尽快的在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

企业管理之变。由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客户规模、业务规模等方面的快速增长,市场运营和组织管理还比较粗放,人力资源增长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东莞移动必须尽快的理顺和完善基础支撑、业务流程,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二、持续深入创新、锻造核心能力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摆在东莞移动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公司温乃粘总经理认为,“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一时的业绩,更关键的是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开始持续深入的推进公司在几个重要核心能力上的创新与变革。

营销服务创新。温乃粘总经理认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的生态环境。基于这样的认识,东莞移动将营销服务要与当地政府的热点、难点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提出“文化营销”的理念。公司从08年开始相继推出“感动广东,和谐东莞”、“我爱广

东,为东莞加油”和“创新广东,成就新东莞”十大新起点工程等年度文化营销主题,形成企业发展、政府认同、社会赞扬、客户满意、行业和谐的良性的企业生态环境。其中,“关爱100”新莞人服务品牌受到政府和外来工的欢迎,成为巩固和发展外来工客户群体的重要手段,在克服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运营创新。运营好千万级的客户群,必须要精细化的运营支撑手段。东莞移动从08年开始全面推动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业务精益营销体系等精细化运营支撑建设,结合系统化的IT支撑规划和建设,搭建起市场运营的强大数据支撑,实现了基于数据分析的客户需求细分和满足,促进整体营销效率提升一倍。

服务管理创新。东莞移动在08年初提出的卓越服务链构建工程(DESS)成为抵御危机、顺势而上的坚实基础。他们认为,客户所接触到的服务只是整个服务链最末端的环节,要想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必须从服务链的上游着手,从根本上实现提升。在这一项目的推动下,东莞移动开始了持久而深入的管理优化,通过在全公司树立“内部服务”的理念、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全面建立内部服务承诺和考核体系,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升40%以上,受到管理学界和社会的肯定,先后荣获“中国管理学院奖十佳管理创新奖”、入选《哈佛商业评论》和《北大商业评论》的优秀案例库,帮助企业荣获“亚太最佳客户服务奖”和“中国最佳客户服务管理奖”的殊荣。DESS工程与安全运营体系、质量安全盾体系共同形成了东莞移动的卓越的管理优势。

员工关怀创新。东莞移动始终坚持“人才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温乃粘总经理认为,“传统的员工关怀更多的注重人文关怀,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除了做好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员工价值更加重要。”从08年开始,东莞移动从人文关怀、组织支持、发展激励、学习交流四个方面,着力建设“关爱100”员工关怀体系,以打造高价值人才队伍。其中,员工互助基金、内部服务热线、沟通下午茶、阳光心态训练营、班组精神家园等举措,进一步扩展了企业人文关怀的范畴;员工学习发展体系实现了基于岗位素质能力模型和员工个人能力特征的员工价值提升,改变了“学习就是培训”的传统观点;三维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员工业绩、能力、兢业综合全面的考核,改变了单一的员工评价方式;抓住金融危机契机,组织“全员动起来”行动,有效提升员工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东莞移动近年来完成3个国家级创新成果,获得2个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6项科技项目转化的国家级专利,先后有16个QC小组获得“国优“称号,在近年的东莞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领导者等共15个奖项,占表彰数量的1/3。今年,东莞移动将打造“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作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工作,将通过系统化的建设,打造敢于挑战、结合实际、贴近客户、贴近一线的创新环境,充分释放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活力,把公司的全面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坚定转型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近年来,东莞移动相继提出了“保份额、促增长、求突破”和“保格局、促发展、强优势”的发展目标。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时期,凭借扎实的管理和服务,东莞移动反而更加巩固和提升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中,找准了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经过推进提升核心能力的各项创新,并经历金融危机、全业务竞争等深刻环境变化的考验和锤炼,东莞移动已经稳健的迈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正如温乃粘总经理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说的,“东莞通信市场已经进入动态饱和与传统通信市场萎缩并存的阶段,寻找新增长点将是各运营商未来布局的重点。如果说前十年是话音移动化,移动话音加速替代固定话音,那么今后的十年将是数据移动化、宽带移动化的时代。去年我们在无线城市、医疗信息化等方面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加快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坚定了信心,我们要看到在语音市场饱和的同时,信息消费的边界几乎是无限的。我们正进入向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需要高度关注,要着力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

东莞移动早在金融危机等环境变化中,就已经结合城市发展、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在不断夯实传统通信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公司迅速投入资源在无线城市、物联网等信息化领域大胆创新实践。

09年,东莞移动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无线城市平台,如今已融合各类信息业120多项,合作的政府机构、行业、企业近百家,使用客

户超过10万,访问量近200万,通过推动成立无线产业促进会和无线产业联盟,正成为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平台。

东莞移动在医疗、教育等行业信息化领域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09年开发推广的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在全省首次将医疗卫生资源与移动信息化平台实现整合,有效缓解“三长一短”的社会难题,提供各类服务超过500万人次,受到了卫生部及省、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荣获了“第四届全国信息化应用、通信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全国银奖。

此外,校讯通、政府移动OA、无线视频监控等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已经广泛服务城市的方方面面。

在此基础上,公司大胆提出要在机器市场、家庭市场等七个重大新领域、新市场取得突破的发展目标,经过近年来的耕耘,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发展,这些领域的规模发展,已经成为了东莞移动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纵观东莞移动的转型发展历程,就是一次主动创新、创意进取的企业变革历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危机,反而更加坚定了东莞移动转型发展的方向和信心,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在当前持续快速变化发展着的通信行业,东莞移动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研究、思考和借鉴。

第3篇:东莞中国移动联合天纬公司校园招募

2012年招募计划——客户服务储备干部招聘

v 客服储干人才发展计划

§ 该计划为入选的储备人才精心设计了系统的培养方案与成长计划,并结合新人成长的特点,对入职1年内的储备人才配备资深的工作导师,提供清晰的成长指引。

v 招聘岗位及需求

§ 客户服务储备干部

§ 需求:40人

v 发展计划

§ 1年一线客服岗位经历,全面了解一线客户服务业务及服务过程

§ 精细化的职业成长设计

§ 专项胜任力课程+个人行动学习课题+学习导师的培养模式

§ 结合个人意愿、特点与组织需要,选择在一线相关岗位360体验,培养全局意识 v 应聘素质要求

§ 积极的心态、高度的自律性

§ 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 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有挑战意识,有持续的学习意愿

公司网站:广东移动客户服务(东莞)中心实习生项目合作伙伴东莞天纬公司官方招聘网站http://

单位将在11月过来学院招聘,有兴趣的同学请在本月28日之前,到辅导员办公室109,杨震老师处预报名!

第4篇:东莞塘厦理工学校便笺-东莞电子科技学校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防控H7N9禽流感应急预案

鉴于近期我市某镇出现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校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和家长了解人感染流感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分级控制、快速反应、依靠科技。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广东省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东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四、组织管理

(一)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相应机构,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部署和落实学校H7N9禽流感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成立我校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肖胜阳

副组长:赖坤武、林木兰、杨潮喜

成员: 卓国基、吴雅儿、张国强、李勇战、梁荣华、陈秀春、吴坤文、熊庆功、梁景玉。

相关处室:校长办公室、学生处、总务处、校医室、宿舍教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信息中心、饭堂。

(三)领导小组职责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本单位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有关信息,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各处室、专业部完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及时、有效。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和动物检疫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习和工作秩序稳定。

2.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一是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二是要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改善环境卫生。三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3.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

4.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头痛、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说明。

(7)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 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5.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对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师生就诊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区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6.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按照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专项检查,对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整改,确保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大对落实食品卫生安全措施情况的检查力度,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科学认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手册、专题教育、宣传展板等形式开展普及H7N9禽流感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对学校校医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监控与报告等方面的培训。

(二)认真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流感防控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工作。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总务处强化校园、宿舍、教室、食堂等的消毒工作,严禁在校内喂养禽类,确保校园环境卫生安全。

(三)切实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饭堂要切实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定点采购工作,坚持索证索票制度,坚持建立健全食品台账制度,坚持肉菜送检制度,坚持食品按规定留样制度,坚持不购买熟食制度,坚持食堂所有器具和食堂环境的消毒制度等,提倡在疫情期间不买禽类食品,保证校园食品的安全。

(四)强化学生排查和隔离送医工作

班主任要坚持晨查晨报制度,对发热、咳嗽、少痰,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学生要及时排查并上报,发现疑似病症,立即进行隔离,并及时上报送医。校医室要做好流感排查预防措施及登记制度,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送医。

(五)加强因缺勤原因追查与防范工作

专业部长、班主任、生活教官要及时做好未到校学生的跟踪工作,如因病缺勤未到校园的,应劝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不是传染病后方能回校园。对因传染病就医的,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痊愈证明方能返校园。

(六)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班主任、校医、生活教官要加强病例和疫情的报送工作,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按应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即时通过电话向镇卫生防疫部门和镇教育局报告,并立即请镇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园处置,紧接着书面报告。

七、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H7N9禽流感疫情大面积爆发者,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八、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2013年11月6日

第5篇:东莞社会经济转型对东莞民营企业的影响

引言

作为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开阔。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发展中的“双优势效应”明显减弱。随着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方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东莞前面;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出现瓶颈,成本不断上升,先进制造业的基础薄弱,后发优势今非昔比,东莞陷入了“双边缘化困境”:一方面,所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早在2006年底,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提出,经济双转型的总体方向,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转向自主创新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转变。

1.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和内容

1.1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

30年前的东莞还是传统农业县,然而身处改革前沿阵地,沐浴改革春风之先,东莞悄然发生变化。从引进“三来一补”,到实现世界制造业名城,30年光阴铸就了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中国经历了30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

作为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开阔。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主要由“出口”拉动前进的东莞,开始受制于发展惯性与路径依赖,在创造“东莞发展模式”这个奇迹的同时,也暗藏着由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劳力紧张等问题组合而成的风险与考验。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将东莞当时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概括为“双边缘化困境”,即所引进的产业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本土产业成长空间受挤压,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落后,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与此同时,由于先发展工业,再推进城市化,工业所依赖的生活、科研、管理环境先天不足,城市功能的完善跟不上工业化的步伐,外来打工人员与户籍人口比例4:1的城市人口状况,也引发了社会治安以及相关管理的严峻挑战。东莞社会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

1.2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的内容

早在2006年底,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提出,经济双转型的总体方向,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转向自主创新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转变。对此提法,刘志庚曾经进行过详细的阐释,具体是实现“六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主导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可以说,东莞新一轮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是在立足东莞现行经济特点,并且在与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城市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双转型”体现了以全面创新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基础、产业协调为支撑、内外并重为互动的东莞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总体框架。2007年1月召开的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即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东莞由此开始了以“转型”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历史,启动了一个谋求真正“脱胎换骨”的科学发展时代,开始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力量之间寻找发展平衡点与未来空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进“双转型”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危机于2008年突袭而来,东莞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弊端和风险表露无遗,东莞镇村级经济与出口企业更是首当其冲。30年来持续两位数增长的东莞GDP于2009年一季度史无前例地负增长2.3%,对外出口下降了25.9%。

在关键时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提出“四个忍得住”: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确立结构调整优于速度增长的发展理念,化“危”为“机”,全力闯关经济社会“双转型”。2009年底,东莞经济最终冲出了重围,获得了稳步的复苏,GDP同比增长5.3%。2010年,东莞经济全面复苏,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GDP突破4000亿元,增速重返两位数。与此同时,三产结构、引资结构、企业结构、创新结构以及布局结构都借“机”得到了有效的优化。

2.东莞民营企业的现状

自09年以来包括东莞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8月初披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交叉作用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1)从事供应链低端加工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国际产业链可以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球营销三个阶段,附加值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大体呈U型,俗称“微笑曲线”。通常情况下生产制造阶段创造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链附加值不到30%,而在生产阶段的最底端(制造与装配)创造的附加值只占5-10%,甚至更低。当前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中,以低端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制造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浙江象山县不到32平方公里的某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然而截至2008年6月底,原本的500多家企业倒闭了100多家。

(2)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难堪”。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使很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处境艰难。据统计,温州地区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纺

织、服装、化工和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更是“苦不堪言”。

(3)与中小企业资金融资难,受多角债务牵连。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难题。政府政策需要更多倾向中小企业。虽然2009年政府投资了4万亿来缓解金融危机,振兴经济。但这4万亿资金并没有太多惠及中小企业。国家中长期贷款增加了很多,但用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的短期贷款所占比例不高,即便是短期贷款,其中很多也是投给了大企业。

3.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分析

3.1从国际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危机的源头,首当其冲是世界经济局势的悲观。受此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进入衰退,无论世界银行还是联合国的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今年全球贸易量竟历史性地下降了9%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另外,摩根士丹利报告还表明,目前,在190个被调查国家中,有50个正在经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这些不利因素是中小企业根本难以抵挡的。

3.2从国内环境分析

在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成长”的十字转型路口,“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瞬间弱化,一大批资本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全方位吃紧,危机四伏。危机的原因更是多方面:市场竞争的压力,让产品价格无法随通货膨胀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能源、原材料涨价;许多企业难以从银行信用社新获信贷或者续借贷款,地下钱庄成了许多中小企业高息求贷的来源,目前,企业“三角债”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其实已经断裂;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综合的宏观政策应对。

3.3从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大多集中在加工工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的水平,质量难以得到提高。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弱,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合作关系,没有规定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没有做到共享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一定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方面共享当地资源。中小企业在相当大范围内存在低水平过度竞争。

4.东莞社会经济转型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

未来东莞的发展方向,即将东莞大道建设成为总部经济长廊, 东莞市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是国际性制造业中心和区域性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

“大环境决定小格局”,因此,在东莞这片土地上作为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粗放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必须升级转型,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

当然,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产业都具备升级转型的能力,它们会受企业本身的能力(比如财力)和个体的发展方向和对市场营销的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些企业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环境下,毅然选择了“迁徙”,以此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未免是一种悲壮之举,但这又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必然的产物。 以鞋业制造业为例,纵观世界鞋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世界鞋业生产基地,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转移到了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到了日本韩国,20世纪80年代栖身中国台湾,90年代在中国大陆。而当你仔细审视这个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它与世界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历程何其相似,或许这又赋予了鞋业一层更深的内涵,它代表了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缩影。因此,作为曾经在东莞生存并成长了相当长时间的制鞋业来说,在这样的大势背景下,究竟该往何处去呢?或者说该往何处去才能让企业达到永久生存和长足发展呢?是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还是往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迁”呢?

综观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正以“快速,稳健”地经济增长幅度上升,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政策环境,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吃了“定心丸”。如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鞋业中心,全世界70%以上的鞋子在中国出产,中国的鞋业业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广州东莞产业群、温州台州产业群、泉州晋江产业群、成都重庆产业群,四大产业群环环相扣,串起中国鞋业的黄金链条,奠定中国在世界鞋业中的霸主地位。而这其中的广州东莞产业群则占据整个中国鞋业的半壁江山,东莞在中国乃至世界鞋业的地位不言自明。因此,“总部经济”模式正是未来东莞的发展大势。作为对中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都已驾轻就熟的东莞企业来说,选择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当为明智之首选。正如美国波音公司,其总部在美国,但其零配件却来自世界各地,这是产业转移的范例。东莞的鞋业企业在东莞对鞋产品进行贸易交易,研发和营销,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将处于产业链条下端的低附加值产业向内地转移,完整地产业键就此生成,而内陆地区纵横交错地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与航空水运形成的“立体交通”与沿海地区有效地实现了交通键接,进而加快了出口“海洋运输“的效率。

因此,东莞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对制造业企业的一次整体提升,尤其是对于鞋业企业这样的高消耗,低技术含量的制鞋业企业来说。因为内地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充足的劳动力为他们解决了最为根本的后顾之忧。

因此,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给了我们制造业企业又一次求得更大发展的时代契机。

5.

第6篇: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

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运营监督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运营,促进其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二次污染,保障公众利益,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国发〔2011〕9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企业的运行、维护、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以下简称“城管局”)是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日常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垃圾处理企业环保排放的监管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制定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价格的收费标准。

第二章 监管措施

第四条 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

(一)派出驻厂监督人员,对垃圾处理企业日常运营进行监管;

(二)建立远程在线监管系统,对垃圾处理企业运行情况进行数字化监管;

(三)依法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评估;

(四)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垃圾处理企业运营公开、透明;

(五)开展考核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未通过考核评价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责成运营单位限期整改。

第五条 下列材料可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

(一)市级或以上环保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监测报告和数据;

(二)媒体曝光、现场拍摄的照片或录像;

(三)监管人员的现场记录;

(四)因运行问题导致的居民上访、投诉等恶性事件的材料;

(五)其他足以证明不符合垃圾处理质量的材料。

第六条 由于监管职责的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垃圾处理企业提供与监管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

第七条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调度工作。垃圾处理企业因设备维护、保养等原因需调整垃圾接收量的,应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 第八条 市环保局负责垃圾处理企业烟气排放情况的日常监测工作,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烟气排放抽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书面告知垃圾处理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 运营监管

第九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按规定接收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接收危险废物、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

(二)擅自调度或接收垃圾处理服务合同以外的生活垃圾;

(三)允许未经批准的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厂。

第十条 垃圾处理企业的垃圾计量系统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计量设备必须是电子汽车衡;

(二)计量数据能够实现自动计量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分类汇总功能。

第十一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保证烟气、废水、炉渣、飞灰等污染物及噪声的排放质量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规定的标准及企业承诺值;

(二)保持卸料大厅的地面干净、整洁,保证垃圾储存库处于负压状态和车辆进出有序;

(三)炉膛内烟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滞留时间不少于2秒,炉渣热灼减率应控制在3%以内;

(四)有严格的臭气控制和处理措施,采用负压、车间密封、臭气吸附等处理措施;

(五)配置完整的垃圾渗沥液及其他废水收集系统;

(六)确保出厂的炉渣、飞灰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密封状态,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

(七)配置消除噪声系统等防治噪声措施;

(八)碳酸钙、尿素、氢氧化钙、活性炭等必须按规定足量投放;

(九)应在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厂外显著位置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焚烧炉运行工况和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

第十二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当制定计划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每年12月20日前应把下一的设施、设备检修计划报送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突发事故导致设施、设备检修计划需变更的,应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第十三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并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下列监测项目:

(一)至少每半年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垃圾计量系统的准确性进行校准检查;

(二)每年应当聘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至少进行一次二噁英监测。若检测结果超出污染控制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由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费用由垃圾处理企业承担。

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向社会公示。

第十四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安装与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和超标报警装置。

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垃圾处理企业应定期对在线监测设施进行维护,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且保证环保在线监测仪检修期在一个内总计不得多于45天。

第十五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六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遇有危及生命安全或重大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垃圾处理企业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视实际情况关闭部分或整个生产线,同时须在半小时内向城管局电话报告,12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第十八条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垃圾处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特许经营权协议各项条款。

第十九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建立工况运行记录、设施运行维护和辅助材料购入、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档案。

第二十条垃圾处理企业应按月向行政主管部门递交监测结果报告,且不得虚报垃圾进厂量、处理量、环保监测数据等。

第二十一条 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垃圾焚烧处置价格,按省、市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章 监督管理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按特许经营权协议、垃圾供给服务合同的约定或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第六款、第七款规定之一的,由市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其它条款,应当给予处罚的,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垃圾处理企业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特许经营权协议予以纠正并处罚,直至依法收回特许权。

第二十五条 垃圾处理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视为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企业或不合格的垃圾处理企业,由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给予关闭并强制退出本地垃圾处理行业:

(一)在运营期内被市级以上环保部门鉴定为由垃圾处理企业原因造成重大污染的;

(二)考核连续三年不合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等禁止的其它行为。

第二十六条 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三)索贿受贿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下一篇: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