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教育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村振兴战略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提质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思维理念禁锢、办学功能缺陷、办学机制单一、法制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确立面向农村的发展观、城乡融合的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多元办学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转型

[作者简介]张旭刚(1978- ),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安徽 合肥 230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xyqZD2017099,项目主持人:张旭刚)和2016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项目编号:2016jyxm0155,项目主持人:张旭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也发出了中国职教建设的新动员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①然而,与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正戴着“弱势教育”“低级教育”的标签,游走在正统教育体制的边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独特类型,其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直接指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三农”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优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契合新时代“三农”新情况、新需求,实现转型升级提质,是迫切需要理论回答和实践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转型的逻辑必然

相比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党的十九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而且包含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升级。这一变化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一)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产教融合的匹配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实现产业兴旺,一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培育发展一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围绕农业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打造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涉农专业集群,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改革开放初期适应农业体制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调整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满足传统的农、林、牧专业人才需求设置,却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需求。因此,不尽快调整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产业振兴对各类涉农人才的多元化需要,必然会制约产业振兴的质量和速度。

(二)乡村振兴迫切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从乡村振兴对各类乡村人才的需求来看,涉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农业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矛盾突出。乡村振兴既要培養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未来的涉农职业教育不再仅面向单一的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行业,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具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化的能力结构。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根据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乡村人才类型与结构、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来主要培养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经营的“传统农民”转换到兼顾培养适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创业者”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上来。这种转变既要有数量类型比例的变化,也要有内涵结构的变化。这就要求农村职业学校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老三段”的课程结构,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乡村振兴对各类多元化、多样化乡村人才的现实需求。

(三)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拓展服务面向、承接服务社会发展新使命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转型提质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承载好农业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新使命,架起农业科技通往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同时,乡村振兴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拓宽服务对象。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承包经营市场的健全,为所有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的人群提供了新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农村人,也包括城市人。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打破“城市人只当工人、农村人只做农民”的传统身份定位,向所有有从事“三农”事业需求的人敞开大门,促进“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战略转移。同样,也需要城市职业教育改变“乡村振兴是农村的事、农村职教是农业类院校的事”的片面认知,为有志愿从事“三农”工作的城市人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撑。此外,智慧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及田园综合体建设指导等新任务,都在呼唤农村职业教育拓展上述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需求,集中体现在涉农人才培养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普遍不高、供需错位脱节等。这既有办学机制不活、制度供给不足等外源性问题,也有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滞后等内源性问题,由此导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与缺陷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由内而外引发一场以“乡村振兴”为命题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教育范式转型,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全面深刻的转型与重构,以提高乡村人才供给质量。与此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也必然是农村职业学校发展新范式生成的过程。这一范式不仅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也为农村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这对引领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从“自发自流”走向“自觉自为”、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提质、提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转型的战略定位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即要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这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要义和价值所在。

(一)对接产业振兴要求,培育乡村各业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不均衡,导致县域中职学校数千万毕业生在内的农村大量高素质年轻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目前,农村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人才瓶颈。“2017年的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到67.5%,且每年正以900万~1000万人的速度向城市加速转移;乡村实用型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且大多集中在教育和卫生行业,直接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比重很小,农技推广人才‘青黄不接’;另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约有2.3亿,平均年龄接近50岁。”②农村老龄化、兼业化、空心化现象突出,“谁来种地”“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培养涉农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体系的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在涉农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大力创新,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同时,要根据乡村“治理有效”的要求和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培养现代乡村治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既具有农村工作情怀、懂得农业基本特性和乡村价值体系、传承“三农”工作价值理念,又善于务农兴农、致富带富的复合型、创新型乡村人才队伍。

(二)巩固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阵地,开发农村人口资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需要在乡村落实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三类教育。目前,这三类教育在县域层面主要由职业学校承担,这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大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看,农村职业教育有机地联结着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在统筹“三教”融合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接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先天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因此,在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县域农村职业学校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强化大职教理念,面向广大农民新需求,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引导农民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学习观,重塑传统农民知识素质结构,使每位学习者及时获得相应的职业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推动农村人口由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发展。

(三)融入農业科技创新体系,承接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时代使命,而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全方位服务“三农”。首先,农村职业教育要不断完善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涉农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区域内的产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联结,有效对接不断转型升级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对各类涉农科技创新要素的新需求。农业信息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积极开展智慧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推广工作。其次,政府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应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把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研基地建设和涉农技术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等部门资源,搭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

(四)传承发展乡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和谐

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广大农村大多还保留着古村落、古建筑、古仪式等有形财富及附着于其上的无形资产,仍然保存着历史遗留的地域、民族、习俗、礼仪、节庆、建筑等,生动地体现着乡村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土伦理传统、乡村管理制度等,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发展中更加珍视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乡村文明需要建设相应的教育文化阵地,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乡土文化基础的人去收集、挖掘、整理、发扬;与此同时,农耕文明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需要深入研究、扬弃和发展。传承乡村文化既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其优势所在。农村职业教育肩负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一方面,要设立乡土文化研究机构,开展乡风民俗研究,主动对接设置农村古宅保护、现代农村村落规划与民宅设计等专业,发掘地方民间文化特色,开发乡土教育教学资源,推进乡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从整体上增强乡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另一方面,要推动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乡村建设各个方面,构建既充满本土特色又体现现代理性色彩的新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繁荣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转型的现实障碍

受经济结构调整、保障供给不足、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先天基础薄弱、后天发育不良”的现象,正面临着思维理念、办学功能、办学机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现实困境,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作用与功能的发挥。

(一)思维理念之困:发展方向错位,背离乡村振兴时代需求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论是在自身发展还是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上,都面临着诸多思维理念障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最为紧迫的时代使命和任务就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轻农、去农、离农”现象已经相当严重。据各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仅剩237所”③。中职涉农专业招生数从2010年每年110.4万人逐年递减,现已不足40万人。受当前“招生难、就业难、普高热”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校将高考应试、对口升学作为主攻方向,有的甚至挂着职业学校的牌子举办普通高中教育。再加上办学经费不足、“双师”教师奇缺和迎合农村学生“跳龙门”需求,专业设置大多为实训条件要求不高、办学成本较低的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偏离应用性、农科类方向。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及分析(2016年)》显示,2016年全省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仅占8.1%,文科类专业占72.5%。这样的办学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严重错位。

(二)办学功能之困:功能结构性缺陷,社会贡献度、满意度不高

办学功能的多重性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目前的困囿所在。“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实施‘两基’工程和深入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普遍建立起来的县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乡镇和村成人学校‘三级’县域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因本世纪初‘两基’目标的基本实现,许多地方基层乡、村成人学校或裁撤、或减编减员、或并入所在学区中心学校,面向农村(社区)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阵地被严重削弱,相应的功能也随之退化。”④同时,在中职教育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制约的情况下,大部分职业学校非但没有拓展其服务功能,反而将重心放在开展学历教育上,致使原本包括社会服务在内的多种功能逐步退化为单一的学历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结构性缺陷致使其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日渐式微。此外,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阳光工程”“燎原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在实施前并未对农民的实际培训需求进行调研,根据受众特征、个性需求而进行安排,导致培训课程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两张皮”,有的甚至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以落实,这种状况显然难以得到农民的认可。

(三)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缺失

从经费投入机制上看,现阶段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支出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难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稳定、持续、足额供给。同时,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在各层级均存在明显的类型差异性和地区不均衡性,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少之又少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自身不足,吸引的社会投资、捐赠等极为有限,普遍存在“生存靠财政、运转靠收费、建设靠举债”的状况。有专家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约为同类教育的2.6倍”⑤。显然,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单一的经费投入机制难以满足其现实需要。从人才培养机制上看,职业教育属于一种跨界教育,其本质属性和人才培养规律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刚性约束、激励机制,目前农村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松散的结合面上,仅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和少数毕业生就业的单一点上,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普遍较低,这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

(四)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制度设计缺乏协同性

首先,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颁布实施,20多年来未做任何修改,国家层面也未新增任何有关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既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严重滞后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且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其中,涉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不仅少,而且过于宽泛、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由于法律供给不足,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主要靠国家政策文件推动。政策文件虽然比较灵活,但法理地位缺失,权威性不够,执行效果差。同时,政策执行易受人事变动、时间跨度等因素影响,具有随意性和多变性,难以持续稳定执行。其次,制度设计缺乏协同性。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协同发力。尽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但并未明确相应的权利、职责以及义务,尤其在一些公私合作领域缺乏组织、管理、协调等制度安排。由于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实践中必然会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致使不同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产生矛盾与冲突,从而降低行动效率。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转型的实现路径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应聚焦“三农”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在理念转变、模式创新、制度构建、机制共建等方面寻求新的治理突破,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一)积极转变发展思维,以新理念引领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并助力乡村振兴,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窠臼,确立新的发展理念。一是树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一直被定位为发生在农村、局限在县域范围、以县级政府为办学主体的区位概念,与发生在城市的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发展。这種以县域布局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显然不利于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战略重组、规划布局和共建共享,制约着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迫切需要战略转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新战略的提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突破仅在县域范围内思考的旧思路,由过去的“农村”职业教育区位定位转向“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由此才能为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破除资源分割壁垒。二是确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要以资源均衡配置为切入点和突破点,把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放在职业教育大格局中系统思维、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促进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在城乡间、区域内的均衡配置。同时,按区域、行业、类型等对现有县域职业学校进行整合或重组,促进职业学校做强优质特色品牌专业,提高教育资源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不优、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必然选择。三是坚持供给侧的改革思维。农村职业教育传统的“外源性”“供给型”发展模式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和等、靠、要思想已严重束缚着自身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自觉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在人才培养、专业布局、社会服务等供给侧与乡村振兴需求侧主动对接、深度融合,通过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自身供给质量,真正实现自身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二)突破关键环节障碍,以精准化供给保障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首先,要破解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一方面,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以县级为主”的机制缺陷,中央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设立国家、省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弥补地方财政配套不足。根据教育受益者的能力原则和成本原则,借鉴国外经验,向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发行免费涉农职业教育券。同时,统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保障城市职业教育附加费50%以上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制定《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实施办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职责,并建立督导与评价、奖励与惩罚制度,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定期督查,及时公布经费落实情况,从根本上改变监督缺位、落实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政府要综合运用立法、政策、信贷、税收等杠杆撬动民间资本,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具体项目为纽带,引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其次,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工资稳定增加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稳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城乡师资、校企师资双向流通机制,在保留体制身份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教师轮换制度和配套的激励政策,吸引城市优秀教师、企业技艺大师、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出台支持政策构建农村职教教师定期参加国培、省培和下企业锻炼的长效机制,提高農村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最后,要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应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围绕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瓶颈,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重办学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双师型”教师队伍、产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充分关联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的有关内容,形成一套保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体系,破解职业教育政策与人才政策、收入分配制度互相矛盾的难题。同时,地方政府要在国家宏观制度设计的框架下,因地制宜地推进地方立法,研制有针对性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从而保障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真正落地。

(三)统筹“三教”融合发展,创新多元办学模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办学模式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也决定着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因此,要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提升自身吸引力和社会贡献率。一是统筹“三教”融合协调发展,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各级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部署和要求,统筹实施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三教融合协调发展和县、乡镇和村三级农村职成(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合力。针对当前基层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破坏严重的现状,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高标准建设一批县级示范性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基地,并以此标准引领和带动基层乡镇农村职业学校尽快恢复和逐步完善三级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以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为目标,加快建设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打通职教、普教和成教“三教”融通的壁垒,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各类农业从业人员继续深造、提升素质、提高学历扫除障碍。二是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重点要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式”“运动式”培训难以满足农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构建集涉农教育培训信息需求、在线知识获取、在线技术咨询、政策信息发布、农产品营销等于一体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精准识别培育对象,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助力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打破涉农学习培训时间、空间局限,切实提高各类涉农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农村职业学校要切合乡村振兴对各类乡村人才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按照职业群设置专业,研发新型科目课程,贯通职前与职后教育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强化大类专业的通用性技术课程,适当增加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政策、信息、金融、保险、加工、营销、流通等社会人文课程,进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宽泛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乡村人才,提高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真正构建政、校、企、行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新格局,是农村职业教育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政府应在多元共治的立体架构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元治理”角色。“‘元治理’是对政府或治理方式的治理,是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构、调解和转化而超越治理形式的高水平治理。”⑥政府作为元治理者,应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治理体系中承担起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协调分歧以及治理效果问责等重要责任。一是加强顶层系统规划,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根据行政区划、地区特点、产业布局等,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中,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统一安排、同步推进,并将有关发展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质量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将涉农专业课程建设、农学人才培养、各类公益培训质量、服务农业产业能力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点,将其结果作为奖补资金、领导任用和项目立项安排的重要依据,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二是推动管理体制变革,释放转型发展活力。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行政隶属、业务管理及涉农资源管理分属人社、教育、农业、民政、扶贫办等部门,宏观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职责交叉;部门之间缺乏共享互通,相互掣肘,权力边界冲突,甚至存在部门利益固化的积弊,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应成立由教育、人力、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常设机构,将相关的涉农权力要素和资源要素整合起来统一管理,防止有限的职教资源稀释和内耗。三是创新多元办学体制,构建多元协同参与机制。社会力量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联动机制。政府要积极推动基于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的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法人产权制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源有序进入涉农教育领域,融入乡村建设;引导职业院校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突破口,以释放发展活力为目标,建立与多元办学产权结构相适应的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从而构建起政、校、企、行等协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注释]

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5)[2018-05-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205/c1001-29804814.html.

②刘杰.破解三农难题,农村职成教育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17-03-02.

③车明朝.寻找真问题 破解真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3):13.

④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5.

⑤李玉兰.从制度上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N].光明日报,2009-05-05.

⑥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15.

作者:张旭刚

第2篇:老年远程教育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發展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对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农村老年人通过接受老年远程教育,获得所需的各类知识,使生活充实、智能发展、身心健康、晚年芬芳,使老年学员成为可亲可敬的长者、快乐健康的老人、传递博爱的使者,起到“抓一代、促二代、带三代”的重要作用,形成一人上学、全家受益,从而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良好氛围。

上下联动,建设老年选程教育三农系列体系

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库。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及时设置深受广大学员喜爱的地域性特色课程,使老年教育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满足当地老年人需求和打造地方特色老年教育,推动老年教育长足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县委组织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科技课程建设;二是建立教学资源协作机制,按照实用的原则,整合电教、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广电等部门的有效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充实远程教育资源库;三是有针对性地适时引进外地优秀教材和信息资源;四是收集和处理致富信息,尊老、敬老、孝老的先进典型,老有所为的典型事例。

齐抓共管,推动老年远程教育落地落实

老年远程教育是一项公共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人共同关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全局,列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建立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评估体系,考核收视效果,推行建点奖励。

三明市探索出“六联六创”模式,即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活动联抓,创多样化服务路径;部门联动,创集聚化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创社会化服务环境;培训联办,创专业化服务队伍;机制联立,创常态化服务格局。由部门分散作战、各自为政的“独唱”转变为统筹协调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增强办学整体合力。

力求实效,彰显老年远程教育魅力

拓宽思路,强化措施,让老年人进得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最后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带动村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养老的平台和载体,引导老年人适应新形势,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提升自我,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建成“红色基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老年学员成为品德高尚的现代老人,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收看时事政策、红色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等,做到政治教育、知识学习和文化熏陶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特别是充分利用三明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通过诸如红色旅游、红色调研、唱红歌、重温红色经典等实践活动,让学员重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让广大中老年人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使老年学员成为依靠政策致富的带动人、受益人。

成就“文化课堂”。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农民书屋建设工程,在各基层站点经常性播放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演出活动,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健康之家”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年远程课堂经常播放一些医学保健类课程,使老年人初步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往往会出现问题,与子女孙辈的沟通也会出现障碍,让他们收视一些心理健康课程、代际沟通课程等,有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农村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是弱势群体,会出现老年人被虐待情况,选择相关法律法规课程,让老年人学会用法律维权,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构筑人性化的爱心服务网络,帮老年人获得身心健康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开辟“科技之窗”。《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第三项任务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根据各地的产业特点,利用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或现代网络技术,选择经营管理类、技术技能类等课程,因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出“远程教育十专家辅导十基地实践”等教学模式,引导农村中老年人掌握致富信息技术,提高科学致富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拓宽发家致富的思路。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运用远程教育课堂所学知识,建立起瓯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社借助网络,农产品热销厦门、福州、温州等地。眼下,在尤溪农村,信息化革命已成为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当地中老年人不落伍,不掉队,享受着掌握信息化带来的红利,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作者:王小荣

第3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教育的发展探索

摘 要: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师资水平低、流失率高以及农村学生缺失家庭教育等问题。民国时期,晏阳初曾在河北省定县进行了乡村改造实验,对我国乡村建设与发展有重要启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农村学校均衡发展,提高教师执教水平,注重发展家庭教育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晏阳初;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先行者之一,平生致力于平民教育活动。晏阳初的乡村改造实验和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方法[1]。本研究通过对晏阳初教育实验和教育理论的解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可行方法,希望能够改善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已有较大发展,农村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持续增加,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特岗教师”计划颁布后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教师来到农村执教,整体上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但是,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一)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投入主要来自县乡两级政府,其中尤以县级政府为主,在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当下,这种以县级政府为主、中央财政补贴的体系可以做到尽量利用各级政府机构的经费和资源,调动各级政府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很多县乡的经济水平较落后,难以保证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农村教育经费的增速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众多需要受教育的农村学生,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足。

(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

学校是农村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有些学校里使用的教学课本、资料过于陈旧,有些内容甚至不符合农村学生的年龄特点。2017年,教育督导委员会和相关专家组成了14个专业教育督导组对全国29个省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实地督导,结果发现全国还有18 351所农村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个别省份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的比例仅有5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在根本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重视农村人才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但目前,一方面,由于相当部分的农村小学、初中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外地教师难以派进和留驻,当地的教师由于退休或进城执教等原因离开了学校,导致教师不断流失,限制了农村学生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突出,其精力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陈旧的教育内容也不利于农村学生的现代化发展。

(四)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成年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工作,留下孩子在农村接受教育,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母、親戚朋友监管,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家庭教育,无法得到父母在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加上祖辈的监护人通常年事已高、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基本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他们学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生理、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村学生的正常发展。

二、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行者之一。晏阳初认为,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与重心,要改变中国落后的情况,必须先建设乡村。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开始了乡村建设运动。

河北省定县是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一个普通县城,距离当时的大城市比较远,较少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其下辖的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晏阳初决定将定县作为“社会实验室”,并带领一批留洋博士深入定县,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实践。通过调查,晏阳初及其同事发现,中国农民普遍存在“四大病害”,即缺乏知识、极度贫困、不懂科学技术、缺乏品德熏陶与公民训练。为解决这“四大病害”,平教会在定县展开了各种平民教育活动[2]。

(二)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启示

晏阳初的乡村改造实验和平民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虽然后来因为抗日战争而受到一定的阻碍,未能将其教育理念完全贯彻下去,但晏阳初的教育实验及理论体系依然影响深远,为我国当前农村教育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在农村教育中,需要学习和借鉴晏阳初的定县实验,注重经济对教育的支撑作用以及农村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必须利用三大教育方式对农村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以及社会式教育的作用。此外,要继续继承发展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内容,将四大教育内容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农村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乡村振兴发展的今天,晏阳初的教育实验和理论体系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方法,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3]。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晏阳初在定县的教育实验充分说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完善的办学条件下才可以办出更好的农村教育。因此,必须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国家应保证财政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水平逐年增加,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保证农村学生可以享受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加强资金的审计监督,做到教育经费支出的社会公开,保障教育经费落到实处。

(二)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

晏阳初认为,三大教育方式中的学校式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使之为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必须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农村学校的位置选择要基于当地地形特点、经济水平等基础条件,并合理设置学校布局,形成各地区小学、初中相互关联的结构,兼顾每个村镇学生的具体情况;还要增开农村特色课程,如传统文化课、农村历史课等,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农村特色文化、传统习俗,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助力特色乡村发展[4]。

(三)提高教师水平,吸引更多教师留在农村

晏阳初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平民教育运动,他召集了一批留洋归来的博士,下乡发展平民教育。在运动中,晏阳初等留洋博士充分证明了指导教师的重要性。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的今天,农村教师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现在的农村仍然需要晏阳初所提出的以能力、创造力、奉献精神、品行为主的知识分子[5]。

首先,要严格农村教师的招聘条件,教学岗位应由考试选拔,应聘前须获得学科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资格证书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其次,国家对于农村教师已有的工作补助、生活补助、农村教师津贴等必须按时足额发放并保证补助力度逐年增长。此外,可以给予农村教师住房补贴,使其在农村安居乐教,充分保障农村教师应有的权益。

(四)注重家庭教育

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中提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面对当前众多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农村教育中可以引导不同家庭之间进行合作教育,从而服务于乡村振兴。

在农村学生家长中,可以适当挑选一些长期生活在农村且素质较高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家长之间互相联系,在课外,通过家长委员会对留守的农村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提供帮助;还可组建家庭会,家庭会成员间每周定期聚集开会,讨论各自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增强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凝聚力,弥补部分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

(五)全面推進素质教育

晏阳初曾提出了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而乡村振兴离不开素质教育,要在农村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继续推行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将四大教育内容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增强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在当今农村教育中除要重视农村学生基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外,还要注重农村学生艺术情操的熏陶与培养,使农村学生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其次,可以通过生计教育培养农村学生的基本生产能力。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计算机等现代化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也应该被纳入农村学生基本能力教育范围。再次,要通过卫生教育强健农村学生身体素质。目前,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农村学生主动了解公共卫生常识,注重身体保健,更重要的是把卫生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结合起来,解决农村学生的医疗卫生问题,增强农村学生的体质。最后,必须通过公民教育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今农村教育中同样要重视综合素质教育,激发农村学生的道德观念,使之明确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为乡村振兴储备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献玲,李明建.试析晏式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农村教育的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13(2):927-929.

[2]张志增.晏阳初及其主持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6(34):117-123.

[3]赵万祥,赵阳.晏阳初农村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J].长春师范大学报,2015(9):138-141.

[4]刘春生.晏阳初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15.

[5]董松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农民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35):187-188.

作者:杨玉琳

第4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要振兴乡村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改变,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全面落实。”民进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说。

潘惠丽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但是,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教育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然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现在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全链条推进的有效机制。同时,农村各层级段教育呈现出来的突出矛盾也十分复杂,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职责、机制不完善。”潘惠丽委员摆出了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对此,潘惠丽委员建议制定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规划,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她说:“以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科学、系统地做好农村学校(含幼儿园,成人学校或站点)布局规划,使乡村各类教育有场所、有阵地,尤其要及早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标准,优化和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除了做好顶层设计,潘惠丽委员还建议研究制定支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的制度措施。比如:进一步细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解决城乡教师交流和流动的制度障碍;依托特色小镇、风情小镇建设,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公办优质名校在小镇办学建校,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等。(记者 王晓樱)

上一篇:培养一流大学师资

下一篇:突破地方高水平大学改革难点,释放高校活力

第5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准减贫视角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胜利推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当前仍然面临艰巨的减贫治理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新时代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要求。

关键词:精准减贫;

乡村振兴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为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截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届时农村的绝对贫困会暂时消失,但贫困问题会一直存在,扶贫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历史任务。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对“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全党工作重重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位列我国七大发展战略的第4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1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1.1乡村振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农耕文明的区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1.2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gdp已然超越日本,占美国gdp70%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户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城市和乡村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短板”。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的全面发展。

1.3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乡村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高效利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始终确立以人为中心,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兴家园,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1.4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2精准减贫下乡村发展的总要求

在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我国依然要砥砺前行,大力实行减贫政策。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规划,对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发展要求得到了显著升级。由抽象的“生产发展”升级为层次更高的“产业兴旺”;

由要求一般的“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升级为要求更高的“生活富裕、生态宜居”;

由不作效果要求的“管理民主”升级为富有成效的“治理有效”。现在的总要求赋予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高水平、更高需求的新涵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精准减贫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3.1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

积极贯彻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工作,确保贫困户信息真实。健全精准扶贫动态监管与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精准扶贫责任清单和进度协调计划,加快推进精准减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精准减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3.2明确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7年的58.47%,已经接近65%-70%的城镇化顶峰。然而由于人口巨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013.3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耕地质量较低。因此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美国式单一的大規模高度机械化的农庄模式,而必须走多样化、适度规模、精耕细作之路。因此,乡村必须保证适度人口。但是由于乡村发展不景气,而城市变化巨大,迫于生活压力和房价的剧增,大多数青壮年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大大减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同时,由于人口过快、大量集中至城市,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城市病”。城市与乡村是鱼水关系、血脉相融、密不可分,只有两者均衡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因此,应该转变“以城统乡”的思路,更强调农业农村的优先位置,让广大乡村能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新局面,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3明确土地承包期限

明确土地承包期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十九大报告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在延长30年”,这一利好政策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信心,也提高了农业投资人的兴趣,让其放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更有底气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改善农田设施条件,做好长远规划,对中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提升意义重大。同时,有志青年不必漂流在外,在乡村就可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3.4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当前,传统的农业理念、经营方式和种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新时代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休闲、养生、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通过渗透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乡村产业要兴旺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5明确乡村治理体系

明确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当前,部分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严重弱化,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问题严重,成为乡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自治”上,要创新村民议事方式,充分尊重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法治”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在“德治”上,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村民树立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3.6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

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前,乡村人口出现空心化,呈现“386199”的特点,发展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农村留不住的现象比较普遍,较多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三农工作队伍人才缺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把“懂农业”放在第一位,切中“三农”工作队伍视野不宽、本领恐慌的要害;

同时,只有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在乡村扎下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民富。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本质属性,实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服务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农村职业学校校长队伍,要引导种养能手的农民工返乡,鼓励大学生和涉农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开创新天地。

4结语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主要任务,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总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需求。只有乡村发展,中国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发展;

只有乡村实现小康,中国全面小康才能得以落实;

只有发扬乡村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才能永续传承。因此,乡村兴,国家兴。

参考文献

[1]雷望红.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1-8.

[2]王雨磊.精準扶贫何以“瞄不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三重对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1):88-93+128.

[3]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32(01):6-11.

[4]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01):65-73.

[5]李军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大[j].当代农村财经,2018,(01):2-6.

[6]郭园庚,鲁俊辉.准确把握当前乡村发展难题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任务[j].经济论坛,2018,(02):74-78.

第6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调动全县上下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崇义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我县资源禀赋,突出全域旅游的理念,举全县之力,分阶段、分步骤,围绕“一条主线”(即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大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生态环境振兴、乡风文明振兴、

乡村治理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村产业“强”、生态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生活“富”。

(一)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构建,南酸枣、刺葡萄、毛竹、油茶、茶叶、脐橙、蔬菜、生态鱼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000 元,年增长率达 10%以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新农村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二)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根本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绿色高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建成;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现代乡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到 2050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县、乡(镇)两级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三农”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三农”短板。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生态优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和分类推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趋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重点抓好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休闲农业、高山梯田米等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由增效向提质转变。

1.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攻坚战为契机,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万亩基地建设为重点,做强做优南酸枣、刺葡萄、笋竹、脐橙、油茶五大主导产业。以齐云山公司为龙头,以葫芦洞国家级南酸枣种质资源库为核心,建成一个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万亩南酸枣基地,辐射带动产业规模扩张。以君子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把过埠—上堡沿线 15 公里建成万亩刺葡萄产业带,打造集农业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智慧服务于一体的刺葡萄现代科技示范园。大力引导林农开展竹

(木)新造、低改,重点推进华森竹业重组竹、红杉木业高端原生态板式家具、益佳木业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竹(木)基地,加大竹木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开展竹木工艺品开发,助推乡村旅游。以龙勾、铅厂为重点,提升脐橙管理经营水平,积极发展脐橙深加工,结合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脐橙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以齐云山山茶油、厚莫坊山茶油为龙头,改造低产油茶林,促使油茶在短期内实现高产稳产。2018 年到 2020 年,力争全县五大主导产业规模逐年递增 1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2.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特色、高效、生态”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高效和绿色经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积极鼓励发展蔬菜、茶叶、生态鱼、林下经济、高山梯田米等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并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优良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将长龙-龙勾沿线打造成一个集大棚蔬菜和传统蔬菜种植合一的万亩蔬菜基地,推动每个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提升上堡万长山和赤水仙、乐洞龙归、横水馨阳岭 4 个规模茶场,引导品牌整合,着力构建集四大品牌为一体的有机茶基地。加快阳明湖发展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建立生态水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一个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鱼

基地。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以订单农业为主要形式,打造一批以茯苓、草珊瑚、吴茱萸、七叶一枝花等森林药材为主要品种的示范基地。以企业为龙头,以质量为核心,结合山区优势,重点在上堡、丰州、聂都等乡镇打造一批高山大米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打造田园综合体,重点开发一批集观赏品尝、采摘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结合脱贫攻坚,鼓励多形式、多种类发展养蜂、生猪养殖等其它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力争每个乡(镇)每年重点建设 3 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逐步实现全县 124 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以上百亩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旅发委、县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3.落实产业扶贫机制。全面对标省、市考核标准,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全面推动和完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行政村产业基地或经营主体、扶贫车间全覆盖,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动员贫困户积极发展南酸枣、刺葡萄、脐橙等特色产业,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低产园、低产林改造,发展田间、林间等立体种养,提高综合效益。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金、劳力等入股,鼓励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发展家禽等传统产业。对于没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通过光伏电站、资金土地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等形式获得收益。2018

年,每个村至少有 1 个扶贫产业基地或龙头企业,有扶贫车间,有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4.扶持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积极开展“国字号”和“省字头”推荐申报。规范管理,每年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家以上。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全县笋竹、油茶、南酸枣、茶叶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壮大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面广、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互动的企业集群。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主动与外企、央企及上市、品牌企业对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加快葫芦洞、旗岭脑两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省级园区步伐。〔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委农工部、县市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打响崇义农产品品牌。通过开展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挖掘和培育本地优势产业,抓好品牌建设、包装提升和市场推介。鼓励品牌建设,重点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做响干红刺葡萄酒、齐云山南酸枣糕、高山梯田米、崇义高山茶、齐云山油茶等

品牌和商标,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认证的给予奖励。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种养,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基地监测、检测正常化。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查,从严从快查处违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等农资产品行为。鼓励支持县内笋竹、油茶、南酸枣、刺葡萄、茶叶、高山大米等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通过电视、网络、展览等各种平台和途径,加大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全面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在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科技推广运用,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培育发展市场营销队伍,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市监局、县旅发委、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土地确权数据平台为基础,搭建全县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综合利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 16 个乡(镇)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土地确权不确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合作社等自治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入股分红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搭建完善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平台、林农互助平台、“企业+基地”示范平台等三个服务平台,促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合联”规范化运行,打造集经营性、公益性、政策性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委改革办、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振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对标贫困村退出“9 大体系”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根据上级资金和县级财力实际,每 3 年制定一个计划,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管、护、运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全县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偏远乡村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到 2020年,力争县、乡道升级改造率分别达 50%、20%;村道拓宽至5 米(或加错车道)改造率达 30%;每个乡(镇)有一条三级公路,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 100%、好路率达 80%。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四个有”即:有目标,每个乡镇有 3 条以上按“四好农村路”标准化建设样板示范路;有机构,成

立养护公司,有专业队伍专职化管养,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分级管理;有资金,县道养护资金除上级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足额配套,乡村道由县乡两级财政按要求足额配套养护资金;有监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制”,负责资金筹措,管理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同时,运营好农村公路,大力发展乡村物流,推进镇村公交持续健康发展,让广大群众在交通领域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全县防洪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古亭水、崇义水、扬眉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达到规划标准,重点乡(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点低洼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 5 年一遇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以上。新增与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5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区水质指标达标率 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 95%以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开展农田高效节水项目,

重点在上堡乡先行试点。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以申报阳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重点,逐步将齐云山、长河坝水库、七星湖、聂都章江源头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到 2020 年,成功建设 3 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水保局、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旅发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农村信息化项目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加大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导电信、移动运营商、电商、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光纤宽带和 4G 网络建设,重点对未覆盖的自然村进行补盲建设,建设完成 260 个 4G 基站,进一步强化弱覆盖基站建设,强化 4G 网络信号在自然村的覆盖能力。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全运营实体。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到 2020年,实现“四个全覆盖”,全县各村以及各 25 户以上的村民小组通讯信号全覆盖、4G 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全覆盖、有线电视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 D 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完成全部省定贫困村的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供电公司、县网络公司、电信崇义分公司、移动崇义分公司、联通崇义分公司,

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建立科学可控的运行机制,及时将新增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卡通”即时结算,自负费用比例控制在 10%以内。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门诊治疗与住院治疗同步报销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村入户。加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监管工作,遏制冒名医疗、过度医疗等乱象。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实施边远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县财政出资将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贴发放范围覆盖到所有乡镇,建立农村从教满 30 年的奖励机制,并采取“点对点”方式招聘偏远村小教师,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城乡共享。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真正做到资助政策“应享尽享”。〔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计委、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振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实现“五个到位”(“三房一场”拆除到位、村庄整治到位、圩镇整治到位、农村环境整治到位、农村生态保护到位),到 2020 年,力争每个乡镇建立 1 个以上 3A 旅游景区。

1.推进“三房一场”整治。继续实施“空心房”拆除奖补政策,着重抓好“三房一场”(土坯房、违建房、负面房屋、畜禽养殖场)整治,全面完成剩余农村“空心房”拆除任务,并严格按照“拆除到位、清理到位、复垦到位”要求,使拆除后的房址达到没有废弃物堆积、可再利用或复垦的条件。加强土坯房改造,通过政策引领,引导群众拆旧建新。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及有价值土坯房的保护维修力度,保护传统村落,保留农村文脉。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加大超高超大整治。〔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城建局、县委农工部、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全面落实“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突出“七改三网”和“8+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县所有宜居村组“扫一遍”。按照脱贫攻坚的要求,实施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推进,把全县深度贫困村组和最偏远、基础设施最差的村组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帮扶,确保村容村貌有根本改观,12 个省级贫困村如期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大力开展精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在继承和完善“六统四联创”的基础上,立足更高标准把“精心规划、精细设计、精致施工、精美呈现”工程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一带两路”,即过埠-麟潭-上堡

乡村旅游产业带,崇余公路沿线和上寡公路沿线,努力把“一带两路”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彰显、富有崇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参观点。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依托崇义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提升水平,开发一批具有崇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上堡客家梯田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4A 景点,君子谷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3A 景点。鼓励支持基础条件好的村落编制乡村旅游规划,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实施后,由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旅发委、县农粮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进圩镇整治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奖代补,采取项目申报奖补的形式,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圩镇建设,鼓励市场运作筹集资金、用活各项收费政策以及做活土地开发文章等。科学规划编制,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吸纳人口潜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县域规划。高标准建设圩镇示范街,做好人行道、路沿石、下水沟等市政设施建设,建设文化小广场,完善圩镇各项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小镇,以富氧山水、客家梯田、阳明文化为资源依托,着力开辟圩镇改造安置,将新规划建设农民住宅小区管理与圩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一片,连成一片。建立圩镇长效管理机制,将城市化发展、社区管理的理念引入

到圩镇。到 2020 年,把全县各圩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建局、县城管局、县委农工部、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遵循“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原则,建立村庄、道路、河道环卫管护长效机制。以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标准化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户厕,实行各乡(镇)圩镇都要有公厕。抓好交通沿线村点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引导农民开展民房庭院整治,改善群众居家环境。〔责任单位:县委农工部、县环保局、县卫计委、县生态办、县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森林抚育、退耕还林、乡村风景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

等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态治理和保护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等工程设施建设,恢复农田生态系统。〔责任单位:县生态办、县环保局、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四)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振兴,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从乡风文明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专项整治、典型选树、群众活动五个方面入手,依托农村志愿者和乡(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夯实农村移风易俗成效,实现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有效提升。

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队伍。不断加大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设“百村万人”志愿者队伍,以农村志愿者传播文明乡风。着力培养富有崇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引导广大乡贤关注、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启动“百村千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夯实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阵地。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统一挂牌,建设“文明之家”。

利用农村现有祠堂、开放式村部等场地和设施,建设农村公益性婚庆和治丧场所“文明理事堂”。在行政村醒目位置固定设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突出崇义特色,整合资源打造村史馆。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示范区,到 2020 年底,全县建成 2 个乡风文明连片示范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抓实乡风文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健全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化、规范、引导、评价作用。开展“三沿六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绿色殡葬、文明殡葬建设,完善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遏制办丧扰民、重殓厚葬等陋习。开展“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着力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大风水堪舆类人员教育引导工作,逐步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整合各部门资源综合施策,加强婚事新办和勤俭节俭教育,加大餐饮行业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教育,加强升学宴的规范引导和制度约束,综合整治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

4.选树乡风文明振兴典型。开展寻找“最美农村志愿者”

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发挥农村志愿者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掘和保护一批有历史、有文化的村庄,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风采”展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收集、整理一批“脱贫致富”贫困户典型和“脱贫攻坚”扶贫攻坚典型,用脱贫攻坚路上的生动事例激励全县贫困户脱贫信心、鼓舞全县扶贫干部工作斗志。〔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县旅发委、县市监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5.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阳明文化旅游节”,以阳明文化为载体,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并向群众免费发放。依托乡村干部、扶贫干部力量,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围绕“扶贫、扶志、扶德、扶勤”开展“扶志家访”活动。以“做一次饭、谈一次心、传播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通过志愿者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广泛收集、整理全县农村优秀家风、家训,每年在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进行一轮巡回展示。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展现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带动家庭参与移风易俗。

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一批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积极反映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喜人变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体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准办、县法制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振兴,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突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到 2020 年,全县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扎实推进“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安排 20 万元/村专项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干部动力、能力、绩效“三提升”工程,实行村书记分类管理,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分层级全覆盖轮训村“两委”干部,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拓宽村干部出路,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工作人员力度。加强名誉村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稳妥有序处置

不合格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履职保障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人社局、县农粮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人才向基层农村流动。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大科技、教育、医疗等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加强校地合作,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发挥涉农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培训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建立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对接

跟踪服务。开展农技推广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积极联系引导高校、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加大对乡村人才支持和倾斜力度,保障乡村津补贴、办公、交通等基础工作经费,在职务、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优惠,增加绩效考核奖励。建立职级晋升机制,加大乡镇事业编制招录和选拔事业编制干部进乡镇班子政策的倾斜。〔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

3.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坚持村民自治为基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是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坚持村“两委”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分类管理、“四定两监督”和“双述双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二是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基层协商格局。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三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逐步下放到基层,每乡

镇开展 3-5 个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农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和谐平安乡村建设。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是优化农村治安环境。加强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村级综治专干、综治网格员,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持续开展乡村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各类危害乡村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常态机制。健全完善常态排查机制、诉求受理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以综治中心建设、综治网格化建设和综治信息化建设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有序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三是推

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引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基层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完善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将小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继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德治建设。坚持德治为先,发挥道德引领、规范、约束的内在作用,增强乡村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以德治实现善治。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传承提升耕读传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规祖训,培育和弘扬地方性优秀道德传统。将道德规范融入乡规民约,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崇义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许斌同志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邱凌同志任第一副总指挥,县委副书记潘金城同志任常务副总指挥,县领导曾帅、何琳、王豪、刘春香、黄硕、朱志勇、张小兰等同志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县

委农工部,由朱志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秀松任常务副主任,肖开朗、邱志坚、张羽、黄学鹏任副主任,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一批业务骨干充实指挥部办公室力量,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乡(镇)要相应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办公室,保障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实行县领导牵头“五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春香同志牵头,县农粮局为牵头单位;基础设施振兴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边建忠同志牵头,县发改委为牵头单位;生态环境振兴由县政府副县长朱志勇同志牵头,县委农工部为牵头单位;乡风文明振兴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琳同志牵头,县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乡村治理振兴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豪同志牵头,县委组织部为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编办、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责任意识。全县上下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由县发改委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部署系列重点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五大振兴”牵头单位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三年推进计划。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县级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各

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直、驻县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加强协调配合,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出一点、单位帮扶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金融贷款一点”,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确保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全面整合涉农部门的建设项目资金,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乡村振兴筹资投入机制。推进金融机构与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加大利用国内外金融资金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加大投入,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创业,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开展乡村振兴志愿者活动、巾帼行动和百企帮百村行动。〔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农工部、县农粮局、县发改委、县精准办、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目标考

核责任机制,严格实行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表彰绩效奖励,使目标、权利、责任相统一,推进抓落实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乡(镇)的考评要突出考核重点、难点工作,提高考核实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县直单位的考评,重点考核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列入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和县直部门绩效评价,并设立乡村振兴战略单项奖,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评选,表彰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单位的所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可以发一个月工资性奖励资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 2005 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

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微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

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作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____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

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并专门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的 8 项重点工作之一。2018 年 1 月 30 日,____总书记在主持中央...

第7篇: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聚焦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如何优先发展?

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目标,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

农业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新时代越来越迫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需要加大力度,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是保障,需要实现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

1 长郑风田表示,要围绕解决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优先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宋洪远说,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紧扣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在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完善?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曾业松指出,这不仅给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通过完善土地承包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更 2 加充分、更加完善,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中央确立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基础。把农户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地块,使农户承包地权属更加明晰,农民流转承包地就能更踏实,利益预期就能更明确,农户才能放心流转、稳定流转。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石。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可以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不断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

曾业松认为,当前,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小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上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深化?

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3 目前,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不含西藏)2.86万亿元,村均493.6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改革要把握原则,稳中求进。目前,全国100个县先行先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实现这个改革目标,需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国40%左右的村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60%左右的村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职能。宋洪远分析,从实践看,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方向。这个新型集体经济,新在不是传统的“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而是集体成员边界清晰、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

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宋洪远说,这个经济运行新机制,新在要坚持市场导向,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盘活集体资产,创新集体资产运营管护机制。需要全面激发农业生产要素的活力。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建设,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49.5%,家庭经营收入占比35.9%,转移性收入占比11.0%,财产性收入占比3.6%。

4 需要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郑风田表示,要落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已经明确,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按农民的意愿办,整个改革都要体现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

财新记者:中国经过三十多年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空心化”、衰败不堪,近年来成为广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该如何理解?

刘守英:乡村振兴,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提法。为什么提这个概念?我们过去对农村的公共政策,基本上是围绕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村的需求来制定的——城市需要农村提供粮食和原料,这样基本就变成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导向的农业战略,整个农村的发展就变成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由此导致整个乡村、村庄被忽视了。我们讲的“三农”,基本上就变成“农业”的“农”,“农民”的“农”主要是被带着的,讲怎么增收。并且,农业又窄化成粮食农业,农业就没得搞,人都往外跑。城市导向农村公共政策的结果就是村庄凋敝。城市化带来一部分村庄衰退、消亡是正常的,但在当下中国,整个村庄普遍破败,有的地方死寂一样地没有希望,这是不正常的。

5 实际上,中国乡村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三者缺一不可的。后来开始搞“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才开始有村庄的概念,但整个村庄向何处去的问题仍没有解决。

其中,必须要面对的是乡村现代化问题。过去,乡村的现代化是被无视的,政策花了那么大的功夫,主要一头围绕农业和农民增收,另一头围绕要素怎么快速地配置到城市,乡村本身如何现代化,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乡村的现代化不解决,乡村何处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十九大在原来提“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就有了乡村现代化的概念。施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原来对村庄重视不够的弥补,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

这个定位不再是,农村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城市,农业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工业。乡村要振兴,还需要乡村治理等一整套制度的跟进。村庄的治理制度该如何完善和支撑乡村文明、乡村稳定和乡村发展?十九大报告对农村政策的总体表述,落到乡村振兴,既顾及到我们现在乡村的现实,也预示着我们下一步要调整相关制度。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核心是,人、地、资本,如何实现融合?

一方面,对于回流的农民,要考虑回流地(城镇)的产业集聚发展,以及住房市场的供给等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家。

6 另一方面,由于代际差异,很多“农二代”已经离土不回村了,生活方式完全是“城市化”的,政策要顺应这个趋势。

要让农民在流入地待得相对体面。除了稳定就业,还需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包括给他们提供住房保障、解决“农三代”孩子的教育公平问题。“农一代”的问题是在城市有没有工作,“农二代”问题是融入城市,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第三代”的问题是公平的问题。如果孩子教育不解决,我们就会留下来大量非常棘手的“农三代”问题,这件事非常急迫。

而城市化的人口能不能在城市留下来,则牵涉到土地问题,土地的配置、供应方式等,都需要相应调整。过去,城市对农民进城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一亿多的人口在城市中难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待下来,这对城市来讲也一个很大的治理问题。

接下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合法合规地让这一批农民移民在城市体面地待下去。这群人中很少会有人去购买商品房,住房保障也很难公平地将一亿多人全部涵盖。目前,已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的试点,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相当大批难以通过商品房来获得住房的人的需求,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

与此同时,资本也在流动。城市里老的经济活动回报在下降,未来的城市发展取决于创新的经济活动,老的经济活动会往城乡交界处迁移,带来产业的空间重构。乡村的经济

7 活动也在转型升级,农业的功能、形态、商业模式等正在发生变化,市场在扩大,吸引着资本下乡。

中国未来很有可能的是,通过城、镇、乡村三者功能的分工,来调整城市的形态:城市就是知识密集、产业升级的地方,而乡村则是文化的、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在城乡之间还会有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驿站”,这个地带会产生产业重构的空间,有些会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小镇。

在产业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土地资源配置对资本在城乡之间寻求投资的方向、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亟需土地制度改革,资源配置不仅要考虑到城市,更要考虑到如何满足乡村出现的新业态,要调整城乡土地权利体系来支持城乡互动。

第8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追赶超越步伐

陕西省委书记 胡和平

原标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追赶超越步伐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战略性抉择,为我们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重要指示,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气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总结“三农”工作规律,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充分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与我们党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集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时期城乡关系变迁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追根溯源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既汲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丰厚养分,又总结了我国百年来乡村建设的不懈探索,更立足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工作的伟大实践,对我们实现强农兴农梦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坚实的实践逻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尽管这些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根植于我国大地,直指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必将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为确保“三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掉队提供坚实支撑。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五者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我们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持之以恒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围绕产业兴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意味着农业发展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型经营、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从低端供给向高端供给的重大转变。要坚持质量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特色牌、走好融合路、下好先手棋。打好特色牌,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农产品品牌塑造行动,特别在果业、畜牧业、设施蔬菜上做好文章;走好融合路,就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特别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做强乡村旅游品牌,努力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下好先手棋,用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加强重点品种良种培育等科技攻关和农技推广,让科技成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主引擎。

聚焦生态宜居,搞好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在生产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在生活方面,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严格村庄规划建设许可管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同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四好农村路”“气化农村”建设,发展集中供水,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在生态方面,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种树植绿,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形成自我循环的乡村自然生态系统。

紧扣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梁家河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用,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作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作用,广泛开展充满浓郁乡村特色、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农民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着眼治理有效,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评星晋级、追赶超越”等活动,壮大基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选强配优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村务公开,坚持“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级组织议事决策程序,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快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代办协办帮办制度,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推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经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导农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突出生活富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增收这个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努力让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以鼓励创业促增收,认真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促进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发展,充分放大创业促增收的倍增效应。以支持就业促增收,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务工权益,从严查处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让农民依靠劳动获得更多收入。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增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方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产业链各环节通过股份合作进行利益联结、农工商进行多向多元合作,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走向富裕。

整合各方力量实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陕西追赶超越大局,事关广大农民福祉。要强化组织领导,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坚决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完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切实把党的领导体现到农业农村工作各方面。健全责任体系,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投入机制,建立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省级层面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加强人才建设,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留在乡村的人留得安心、让回报农村的人更有信心。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着力加强深度贫困攻坚,既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贯彻“六个精准”要求、扎实落实“五个一批”举措,又突出深度贫困地区,拿出超常举措,坚决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既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又高度重视扶志、扶智,特别是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稳定脱贫。着力形成大扶贫的格局,既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纵深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巩固和发展大扶贫格局。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重点在三个维度上下功夫:扩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等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性供给。提速,加快推进已经部署的改革,鼓励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实践,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推广西安市高陵区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经验和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西安市蓝田县董岭村等“三变”改革做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集成各项改革措施,打出“组合拳”,形成整体“打法套路”,同时注意总结先进典型,发挥其对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作用。

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互联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责编:任一林、万鹏)

第9篇: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标志着当代中国从农耕经济主导的乡村社会向工业经济主导的城市社会转型出现了拐点。说明经过40 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距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然而,农村的发展却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与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最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本文所探讨的农村精神文化困境就属于这类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度短缺,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缺少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能力。农村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缺失让全社会感到不安和忧虑。

解读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刻领会为什么要用“乡村”的概念替代“农村”概念。这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在一个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当前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使乡村现代化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应合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昭示了乡村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

一、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城市建设抽走了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所以乡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 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衰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面对强势的“现代”,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质和文化家园,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不能用理论说服人们,乡村必须为城市牺牲,传承了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必须让位给“现代文明”。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灭了乡村,更没有那一种理论说得清中国的乡村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从情感上说,拥有6 亿多乡村原住人口、绵延5000 年的乡村文明都衰亡了,拿什么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全面,直至形成具有完整体系和长远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曾用一个很“文艺”的词表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乡愁”。这个“乡愁”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无论怎样的发展,都不能抹杀乡村精神,不能抹杀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 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复兴的任务,就是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就要是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才是乡村文化复兴的要义所在。

二、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 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物外, 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可否认,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脉。

这些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二是多样化。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回顾近代历史我们知道,虽然中国屡遭强权侵略,但国家没有灭亡,民族没有灭亡。那是因为在根本上,强大的民族文化基因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使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依然有先进分子以自身文化信念为支撑, 在挫折和屈辱面前没有丧失自信,反而愈挫愈勇,奋发图强。我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用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底气和元气,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 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世界生产体系,也在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冲突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对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发现了一条共同的规律, 就是无论哪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不是为了消灭乡村, 更不是与自然界对立对抗,而是促进城乡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多元共生、全社会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这个思想资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当我们对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达到这个认识程度以后,文化主流话语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化:即从近代以来要建立一个和西方一模一样的“现代化”,到如今建立对自身文化敬畏和尊重的“文化自信”, 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乡村文化价值必然回归。

三、从乡村自身着手推动文化复兴

乡村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融合?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怎样的关系?建设怎样的乡村文化? 这些问题根源于对乡村归属与定位的认知。乡村文化建设,首先是乡村本位,让广大农民受益。只有农民受益,才能继续维系乡村的稳定,使乡村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乡村文化是由农民创造的,又是为农民所用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让每位农民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并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凝聚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才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进而滋养全社会。这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看,乡村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如果仅仅以城市化的标准来衡量乡村,可能会得出乡村比城市落后的结论,但以文明观点而论,乡村则有另一套价值。因此, 复兴乡村文化,最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所以,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发展建设乡村文化的根本依托。

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 才能挽回乡村的衰败,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 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当然,乡村文化不能为乡村所独有, 但是,乡村文化一定要为生活在乡村的人提供精神滋养,树立为乡村人所认同、所遵从的价值观。进入乡村的任何人,应该对乡村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乡村与农民的前提下, 在理解农民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对于乡村而言, 恰恰还要更加尊重乡村的文化,守住乡村的根基,塑造乡村文化的尊严。

(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治理的设计是三治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如何在治理中打通主流文化、本土本地、传统文化之间的通道, 让文化发挥沟通、交流和凝聚作用,是当前基层干部、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从乡村的实际出发, 必须找到村民无法自己解决、只能依靠政府和村庄共同体才能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价值观上进行切实的引导,提出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捍卫和滋养乡村的文化根基。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人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我国古代经典《礼记? 王制》中曾有这样的论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1], 这个意思就是政府治理不要轻易改变本地的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因为乡村本身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的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乡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以这些非正式规则为基础的,把这些普通村民都乐意共享、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来, 形成德治、法治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

(三)保护传统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

乡村由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如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31 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1 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传承和使用着。自2014 年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一共公布了四批4157 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各地也相应公布了多批次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是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最新贡献。除此之外,我国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落在乡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也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屹立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它体现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世界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的契机。而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在长远来看,乡村文化是保证中国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认同的必需条件;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四、从城乡优质元素互动促进文化复兴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社会自有现代文明的弊病。据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研究,即便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也曾经遭遇经济发展的“八次危机”,这些危机都是通过向乡村释放产能、向乡村转移人口、帮助乡村发展来化解的。[2] 可以说,中国的乡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现代化的压力,也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乡村一次又一次向城市输送土地、粮食、人才和劳动力。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在当前社会格局中,向农村投入物力、财力,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有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意义。不但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而是乡村的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当然,这个引擎不是自然而然地显现的, 也依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一)给乡村温度,促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

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城乡互动视域下的文化,既区别于城市,也区别于传统乡村。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然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 而不是有差距。不是城乡对立,而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交融,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因此,促进城乡进一步互动,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共建双赢才是正途。

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块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这就是“乡愁”和“乡情”。但是,搞建设不是写抒情诗,城市或乡村都不是乌托邦、桃花源,不能过分浪漫化。到今天为止,乡村仍然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大量活泼泼的人才。建设乡村新文化,必须动员社会参与。在顶层设计上,在政策制定上,要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满怀报效乡梓的志向,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下乡创业发展或下乡居住。他们是新乡贤,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到来,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最后屏障 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命运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中国的乡村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需要在现代文明话语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可惜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盲目崇拜,使这一套传统几乎被丢光。今天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态传统,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依靠原有的乡村生态优势, 借助生态文明战略的东风,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个优势也被西方学者关注到。如美国生态学家小柯布所提醒的:“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3] 这个提醒可谓语重心长。

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是核心观念,具体落实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乡村生态建设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资源汲取智慧,也将为解决世界性生态难题提供良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换,也是一次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再次确认。“生态宜居”的前景就是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让乡村所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示出来。不仅是用乡村旅游的方式吸引都市人观光休闲,而且也将吸引城市人群参与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城乡的深度融合。

总之,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于把农村建设成新型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农村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上看,乡村不会全部消失,乡村的文化价值也不会消失。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乡村文化之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意义。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把我们的根留住,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我们今天怎么做,明天乡村就是什么样。所以,乡村的未来,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手上。

上一篇:小班科学可爱的小动物下一篇:新警入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