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导读论文

庄子“逍遥游”第一段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赐也。

对于这段的翻译,大同无异。其实这段话应该翻译如下:

男性体内,有一雄性细胞,名曰:精子。单精子其小肉眼不可见。精子会卵子与女性卵巢中后开始分裂。时隔十月,化而为人,生于世间。顺时而长;而大;而老,而变。其终点,死亡也。

故人生好比鲲鱼变鹏鸟,没有理由的变化;再好比鹏鸟飞向南冥,没有理由的走向死亡;更好比大鹏鸟的飞翔,飞就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专家们用了一堆历史资料证明了庄子是这么想的,再用另一堆历史资料证明了前一堆历史资料是正确的。之余,总结道家的人生观是:人生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人生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死亡。笔者没有专家这样的觉悟能把死亡抛在一边,只考虑当下怎么活着。所以我只好把人生总结为:人生是死亡的过程,所以要让这个过程舒服一些。

我每天都在靠近着死亡,就像大鹏鸟每天都在靠近南冥一样。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这样下面聚集的风的有足够的力量去乘负它巨大的翅膀,背负着青天没有阻碍,飞往南冥的旅途就很轻松了。好比水不深得话,就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负载大船,风积的不厚负载大翼也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鸟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我在读完大鹏鸟飞翔的故事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去美国,把飞机的发明权从莱特兄弟那里抢过来。没想到攒够机票钱之后,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又不够了。

第二个想法是: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我看老鹰这么大的鸟还飞不到云上面去呢,庄子也太夸张了吧。没想到读到最后被庄子骂了一痛。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去郊野去的人,只需要带三餐的粮食;去百里远路的人,要准备一宿的粮食;去准备千里远路的人,要准备三月的粮食。这俩虫子会怎么知道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由此可见,专家们要比我高明的多。因为当专家们有和我同样的想法之后读到这里是他们的解释是:庄子的意思是:小虫有小虫的快乐;鹏鸟有鹏鸟的快乐;并不是嘲笑。我可以用项上人头做担保赌专家都是近视,不然怎么可能把“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给露分析?

小麻雀对大鹏鸟说的话用现代人类的语言翻译过来好比在中国考上了民办大学的人对考上

清华北大的人说:随便考个学校念大学就行了么,考清华北大干嘛?岂不知清华有一个流行语叫:清华毛毛虫,出来一条龙。

试问:捡了一块钱,物归原主的人和捡了一百万物归原主的人可以相提并论吗?小偷和杀人犯可以判同样罪行吗?

这叫大小之辩。那么小麻雀是小麻雀,为什么要和大鹏鸟比呢?

道家思想的眼光不同就在于这里。道家的比较不以人的角度去出发,而是用自然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庄子并没有用同类和同类做比较。因为站在某一个角度中无法完全的欣赏和了解对方。

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之后向下看,发现天气苍茫,和未飞之前从下像上看是一样的。小麻雀不会发现这些,所以它不知道美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的。有句话叫老婆是别人的好看,充分证明了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复杂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老婆,你看着没感觉的时候,如果她是被人的老婆你看她就漂亮。其中被欣赏者永远是不变的那个人,而因为欣赏者的变化产生了变化,足以说明用某一个角度是无法完全欣赏和了解对方的。

翻开《庄子》一书,第一篇是《逍遥游》,而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故事,则是“鲲化为鹏”的奇谈怪论。不过庄子好像非常在意这样的故事情节,居然在《逍遥游》中反复说了三次。若想了解庄子,似乎不能错过这个寓言。首先,庄子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大池。” 这样的描述让人过目难忘,“不知其几千里也”根本是夸张到胡言乱语的程度。庄子的目的是要迷惑我们的想象力,逼我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无法意识清醒地询问:真有这样的鲲与鹏吗?它们又在何处?鱼真的可以变成鸟吗 商汤询问棘,得到这样的说法:“在北方草木不生的更北方,有一片广漠无涯的大海,是个天然大池。那里出现一条鱼,鱼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那里出现一只鸟,名字叫鹏,它的背像泰山那么高,双翅有如天边的云朵。它拍翅盘旋上升,直到九万里的高空,凌越云气,背靠青天,然后飞向南方,准备前往南海。”这里的描写比较详细,但是并未提及鱼化为鸟。不过,在同一个地方怎能同时存在两个巨大无比的东西呢?并且,鸟一出现就不再谈鱼,可见这依然是鱼化为鸟的同一个故事。棘的话还有一小段后续结语,录之于下: “水泽边的麻雀讥笑大鹏说:‘他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跃就飞起来,不到几丈高就落下,在蓬蒿草丛中翱翔,这也是飞行的绝技啊!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麻雀代表一般百姓,他们不明白人生的道理。” 庄子的意思是:鱼需要水,限制较大;鸟需要空气,拘束少多了;鸟若飞到高空,就可以不费力气而自由飞翔。把这个寓言说实了,就是:人若经由适当的修炼,可以启动内在的能量,逐步减少外物的干扰,有如“鲲化为鹏”。当然,这里所强调的“大”字是个关键,意思是要敞开心胸,容纳万物。

所以庄子思想的三步骤是:第一步化解各种外在有形的限制,第二步回到内心弄清楚各种灾难从何而来,第三步往上提升看能不能像大鹏鸟一样。大鹏鸟所比喻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都可以从一条鱼转变成一只鸟,然后再往上飞,飞到无穷高的地方,这是庄子思想的一个基本立场。

谈老庄思想没必要局限于他们的文章里面,庄子自己都说自己的文章是糟粕。这好比佛家修行没必要太在意那些佛祖像。你没发现得道的高生都不只恨在意这些的么?

还有大鹏鸟是存在的,就像鬼存在一样。你问任何一个人世界上有鬼吗?他的回答或有,或没有,或你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没有。这些回答都意味着鬼存在。因为如果真的美有鬼你的回答应该是: 鬼是什么。

庄子夸大鹏鸟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们放开想想,如果你的思维放不开,理解不了鲲鱼的大,那么你就理解不了道家是怎么想的。

我认为庄子的大。归根是无。 大的没有了。 就像蒙娜丽萨画像,值很多钱到无价为止。 但是感觉这个无也是道家思想无中的一个部分。但一定是很大部分。

第2篇:《庄子》读后感

品读《庄子》——略显消极的人生观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庄子》一书,虽三十三篇六万五千多字可思想广度绝非字数能比。《汉书·艺文志》有载“《庄子》五十二篇”,宋代起又有人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是后人托名而著,更让《庄子》一书众说云云。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的共识是除《杂篇·说剑》类似纵横家所著以外,其思想还是统一的。如今后人再来品读《庄子》虽不必深究细问,不过我们始终无法绕开那略显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那别具一格的寓言似的浪漫主义散文。

对于庄子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是真正的逍遥,也有人认为是愤世嫉俗的表现,“人只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清.胡文英《庄子独见》)所持正是此观点。而我觉得这样的处世态度是略消极的与当今中国社会生活所提倡的主流观念有点格格不入。这也正是让我引起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庄子》这种经典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还能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作用。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一狂言出自庄子,庄子反对儒家的礼法治国和法家的以法律治国。认为这使其民“失其朴”。庄子与老子这类道家代表更愿意无为而治。这有一定道理,现在宣传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的法则来搞生产。这一思想在这方面挺先进,可是用在人身上,是走不通的。东西方政治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法则不是毫无道理,庄子在治人的思想方面还是略偏理想主义,这有从侧面看出庄子有“性善论”的一些思想,并且庄子在他的言行之中也确实流露过“性善论”的思想,他的“无为而治”在治理国家时也不得不以“性善”为基础。在他治理漆园时,他也验证性地将自己的“无为而治”运用到对漆园日常的管理实务中来,与漆园里的工人相处的不错,这是就管理经营方面针对漆园进行的小范围的对“无为而治”的实践。治理漆园之后,庄子也再无治理社会团体的实际案例,他的“无为而治”缺乏一些实践经验,更没有经历多少实践再修正再实践,这一经典的思想修正理论。对于现今的中国社会,显然儒家的一些思想是更适宜统

一、和谐社会,可是再完美的思想也有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儒家思想在人的成长以及生活等方面过于保守及教条,它论起学问及人的后天的学习等方面还是太过常规。一直强调谦逊好学,却从不在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等方面给人以指导意义。

庄子因为其历史环境及生活条件,我觉得主要还是他的处世的态度及思想境界能够给现代人以启发。这些关乎人的自身的发展,以及人格和价值观的养成。

首先说,庄子的文章在高中课本上才开始采用,并且在导读的文字中就已说明庄子文章中的思想有一定的消极性。庄子认为神圣是有悲的,这与佛教的因果论有些相似,都是体现人生有悲这一方面,“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这说的是“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后的消亡......他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人们说这种人不会死亡,这又有什么益处!人的形骸逐渐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着一块儿衰竭,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生在世,本来就像这样迷昧无知吗?难道只有我才这么迷昧无知,而世人也有不迷昧无知的吗!”人的死,圣人的死,庄子将它说的太过直白,说的毫无人类感情,说的太过无助。反正都是死,死了之后还有什么可以保留和遗憾的。这种思想容易使一些人觉得人生意义何在,生活过即逝过,消极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如果进一步理解,可以不理解的这么消极,既然凡人与圣人都得死,为何不做真正的自己,顺应自己内心的声音,放弃尘世中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庄子即知生命必有终止,将受到束缚的

自己摒弃然后有了《逍遥游》,《逍遥游》中的论点,否决世间人们所依靠的一切,要做到真正的逍遥对于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先进的人类社会谁能彻底的摒弃所有的欲求以及物质束缚。我觉得庄子的逍遥只是一种过于偏执及理想化的生活态度,当然这中间仍夹杂着些许相对于社会生活所持有的消极态度。相比之下,我觉得当今的社会之中那些诸如成功学、励志演讲基本都是些目光最为短浅的人生态度了。庄子的处世态度虽然略显消极,但绝对不会向低级趣味所妥协。《庄子》中始终显露着庄子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其中有不少现今人们可以借鉴的地方。突出人的本性,在于放大人本身的价值,不过庄子不会因此而自大,突出人的自然习性,不过庄子显然没有把自己沦为野蛮一类。他的消极,在于对世间庸俗事物的抵制,而不能说他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人的长大就意味着失掉儿童时代的纯真与幸福,人一旦长大就学会了尔虞我诈,人还是不要长大的好。这有避世的味道,可是庄周不正是在追寻人的美好品行而去生活吗,这不正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有了妻子颜玉,庄周不得不为家里的生活问题而犯愁。他是一位为了自身的清高不远出仕的书生,而他也逐渐意识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接受世界强加于人的一切。你喜欢它,它是世界;你不喜欢它,他也是世界。通过一个人的能力去逃避它、改造它都是不可能的。这也反映了《逍遥游》中的逍遥是一种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思想。

最终,庄子还是为了生活而选择出任了漆园吏。而他后来对自己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给自己进行过解释。

庄子的学生——蔺且,曾经问过庄子,“先生以前的思想学说是以不出仕而名的,而如今又出仕漆园吏,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庄子首先承认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但又强调了自己思想的转变是为了一个不变的思想,那就是追寻适意的人生,这里的适意是顺应自己心中的意志之意。他认为人应当让自己的生命充分享受它的自由,一切妨碍生命自由的东西都是不可取的。庄子以前的不仕是怕出仕之后有东西阻拦其意志,而出仕也是为了给自己的“适意”寻找一个能够“适意”的前提,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这也是《庄子》难以品读之处,时时都有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出现。他的很多思想及言论看似消极,可为了实现还是不得不积极地去争取。

《庄子》是难以品读的,我也是仅汲取其中之一分一毫而已,我相信随着我对生活的感悟的积累,对《庄子》中思想进一步领悟我或许会一次又一次推翻我原先的看法,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学里的思想之美。我不由地心里默想,以上拙见,若是庄子见了又会是何想。或许是嘲笑我,后生思想还是太过肤浅吧。

第3篇:《庄子》读后感

2010年,我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重视自身理论研习;认真阅读区委宣传部下发的书籍,不断拓宽知识面。因为今年是我工作岗位的转换之年,所以我特别注重在读书中领悟和掌握更多有助于科学思考的规律。今年除了阅读推荐书籍外,我还自己选读了一些书,其中一本是《庄子》。结合工作中的思考,有了些粗浅的心得,并立

志在明年自身修养的磨砺和具体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以下汇报其中两条心得:

心得之一:在新一轮**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大力倡导“齐物”理念。

庄子提出“齐物”,意思是物不分大小长短久暂高低贵贱,必须一视同仁。他用鲲鹏与斑鸠作比喻,认为虽然鲲鹏嘲笑斑鸠鼠目寸光、胸无大志,斑鸠嘲笑鲲鹏沽名钓誉、迂阔空疏,但是大知大年与小知小年都有伟大而值得尊敬之处,同时他们都存在只有对方才能弥补的不足。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是不了解那些燕雀的艰辛生活的;而燕雀站的枝头很低,也不会理解大鹏为什么要飞那么远。世界不能只有大鹏,也不能只有燕雀,所以必须“齐物”;世界不能只有君王圣贤,也不能只有平头百姓,所以必须“齐人”。

**的发展即将迎来人才汇聚的时刻,伴随而来的将是思想的碰撞、方法的矛盾和习惯的冲突。这是一个有利于转型的过程,但是对机关文化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机关文化向来平和,但随着这几年青年干部的增多,这种平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经过一年中大量的沟通谈话有所察觉),未来几年量变会加剧,新老思想、新老方法、新老习惯的交锋频率和强度可能会提高。如果处理得好,机关文化会在平和的基础上体现一些诸如高效、进取的元素;如果处理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冲突破坏了最宝贵的平和。所以**机关的文化建设应该及时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主张从三方面着手开展这项工作:一是在机关内部广泛挖掘先进事迹,尤其是要大力宣传中层以下干部的点滴闪光点,鼓励每一位机关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精彩的人生,逐步构建一个机关干部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对青年干部的培养施行导师制,一方面切实帮助青年干部加快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促使青年干部更多地接触、了解老同志,有助于相互理解和宽容;三是加强机关党总支和机关工会的工作,以党员学习为平台,经常教育党员干部带头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奋进,以工会为纽带,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提供快乐合作的体验机会,不断营造“齐物”、“齐人”氛围。

心得之二:在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坚持“自我守持”。

庄子描述了一个残疾圣人王骀的故事,说明一个人的德行是否充实,是否够得上一个美德的标志(符号),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内容。王骀的圣明伟大,在于他把一切凡俗的喜怒哀乐全部淘汰,建立了超稳定的心里架构。庄子认为修养境界的核心是心功,心如止水,无私无惑,无骄无赘,清可鉴人,明洁永远。有了或者过于注意自身的好恶,就会带来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给予自己的,也会是给予他人的。所以他认为有德之人必须“自我守持”。

对于自我守持,不止庄子提出过,孔子也有中庸化、适度化、非极端化的要求,比如他说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等,以防干扰心智。老子也曾不遗余力地提倡虚静心态。这些年,我把庄子、孔子、老子等圣人们的守持说当成座右铭,不断提醒自己做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人。习惯于自我守持的党员领导干部才可能成为强大党的真正基石。归根结底,领导干部做事的“度”在于“爱自己”还是“爱群众”,“爱享受”还是“爱真理”。守持住了,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不卑不亢、顾全大局;才能说话有理、交往有节;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守持不住,把握不好这个度,就可能出现不该定的事擅自定;不该管的事乱插手;不该办的事胡乱办;不该讲的话到处讲。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注意自我守持,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不揽权、多揽事;不干扰,多支持;不武断,多协调,才能在工作中毫不犹豫地按政策规定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按老百姓的愿望办事。

《庄子》的内涵丰富,以上两点只是我今年阅读它时得到启发的一部分,不全面也不够深入。但是我在读《庄子》时,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读书对于机关干部的益处——读书确实能够给到自己很多思想的指导和实践的启发,有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增强,我将坚持下去,多读书、读好书,指导实际工作不断出成效。

第4篇: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书报告

1.《庄子》其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是既充满着诗意的感性文字、闪耀着文采精华;又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莫过于《庄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仅存郭象编辑注释的33篇。《庄子》在魏晋时期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到唐代正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称《南华真经》。

2.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得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着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喜欢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天地之间。

3.吾之感:

聆听自己

认识自己是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人生历程。认识自己,需要有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认识自己,需要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老者,年事虽高,却面如孩童。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 老者回答道: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悟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也,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也,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也,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不死不生。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忘记天下所有牵绊自己的事故人情;也不去想明天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些事没有做。超越生死,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安详地穿越人生,于是,心灵便开始进入了虚灵之境。当古人的切肤之感、天地之叹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时,就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第七重境界——不死不生。

当然,这七重境界,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实在太困难。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完全不顾及“物质”而单纯追逐“精神”的超脱。

但庄子的人生境界,给现在被物欲所累的我们一个提示: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内在,是要我们把心灵逐渐腾空、把心中的杂念逐渐排除,最终,我们心底真正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承;而外在,则是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化,可能会使我们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活好每一个当下,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人生的整个流光。

这样,便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最后,我们会认识自己,达到一个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所以,我们不仅要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呐喊,积极响应自己内心的呐喊。而且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当下。

至乐无乐

《至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要去齐国宣传孔子的学说,孔子面有忧色。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悄悄地问孔子:“先生在上,学生想问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妥当。颜回要去齐国,先生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过去管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赞赏。他说:小口袋不可以用来装大东西,短绳子不可以用来汲深井之水。这是说,每种东西都有固定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形体,只能从事与其性能相适应的工作,只能办成与其形体相适应的事情,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不及,超越和不及都会给它带来危害。现在颜回要齐国了,我怕他向齐王讲什么尧舜事迹、黄帝功果,再加上有关燧人和神家的业绩。如果讲这些,齐王一定会用来反省自己。反省而不得要领,那就会对颜回讲的道理产生怀疑。一旦有所怀疑,颜回就有可能被处死。你不是听说过吗?过去有一只海鸟落在了鲁国的郊外,鲁侯将它迎入庙堂之上,给它奏最高雅的音乐,给它吃最精美的食物。可是海鸟却感到满眼昏花,忧愁悲哀,不敢吃一嘴肉,不敢喝一杯酒,没有过三天便死了。鲁侯这是以养活自己的方法来养活鸟,不是以养活鸟的方法来养活鸟,与鸟的本性不相适应,所以鸟不能生活。用养活鸟的方法养活鸟,那就是让它居住在森林里,漫步在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中,觅食于鱼鳅间,与自己的同类共飞同止,与自己的伙伴同游共处。综怕人声嘈杂,为什么要用那嘈杂的声音来招待它呢?《咸池》、《九韶》这些人们认为高雅的音乐,在洞庭的旷野中弹奏,鸟听到后会吓得高飞,兽听后会吓得逃走,鱼听到后会吓得深潜,就连一般的人刚刚听到,也不过是围观而已。鱼在水中才能生活,人在水中就会淹死。他们的性能不同,所以彼此的好恶也就相异。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不要求不同的事物有同样的性能,不要求不同的人做成同样的事情。他只要求名誉与实际相符合,做事与能力相适应。这就叫做理通情顺而福气常存。”

这个故事是说,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了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

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安闲自在,也就既不觉甘甜、也不觉得、苦涩,无知无觉,这就叫做混沌。自然、混沌就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现世之人陷于滚滚红尘之中,诸多诱惑,更应该怀着一颗宁静、谦虚的心去学习这顺其自然的智慧,这样,才能不被这红尘世俗所累,达到自然、混沌的最佳状态。庖丁解牛

读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后感受颇多。现主要列出以下几点:

①练习过程--“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庖丁杀牛的动作和其所发出的声音既配合《桑林》舞曲,又吻合《经首》乐章,令文惠君不禁感叹。庖丁说:自己花费了三年时间才练就从一只完整的牛看到牛自然生理结构这个本领。可以说,庖丁具有X光的透射智慧。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关键的词:“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天理”是自然的条理,“固然”是本来的样子。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庖丁用心神代替感官,练成如此技艺,我们学生也可以用心去学习、感悟真谛。

②操作技巧--游刃有余:一个人有充分的准备与足够的能力,再经过训练,做起事来不正是如此吗?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③工作状态--乐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已超越了技术的层次达到了道的境界。每次工作后庖丁总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乐在其中。我觉得始终处于创作的喜悦之中,是最难得的状态,而这不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一种状态吗?

研读《庄子》非一朝一夕之事,《庄子》不只是一部书,更是一个世界、一个与宇宙、自然相通的大世界。想要从中汲取更多营养,得学艺日精才是。

第5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请保留此标记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

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

第6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

(一)

《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庄子秋水读后感

(二)

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庄子秋水读后感

(三)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上一篇:质检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班科学有趣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