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所蕴含的服务理念对社会各个领域均产生积极影响,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以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例,从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举措及成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篇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定位探讨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由此而提出了现代化的教学,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受到严峻的挑战,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影响高校现代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针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教学方式手段以及对教学管理等进行创新和探索,使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分配。

【关键词】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角色定位

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一般是由原来的电化教育的部门改建来的或者是新组建成的,先从重点名校的引进开始,后来普通高校也随着开始使用,虽然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的职能以及任务的发挥,还是一直停留在开始引进的时候的状态,并没有一定的创新,并且对于高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使用范围,以及它的职能发挥上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针对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该积极地探索,充分发挥高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作用,促进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1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传统的职能

我国各高校创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始,经过十几年发展,在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高校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限量的帮助。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的定位上仅仅是在教学支持方面,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认知很是单一。比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应用仅仅配置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院系,在一些精品课程上的专业视频的播放和录制,对于一些多媒体教室、校内机房、语音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资源方面的日常使用以及维护修理、对于校园一些宣传短片的拍摄以及编辑,校园网络的管理,数据服务器的维护,中心机房的监控,还有就是网络教学的设备以及同步录播等系统的控制等等方面。

2 高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角色定位探索的背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标准和必须的配置,已经成为高校辅助教学的基本配置之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就是可以实现各个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于学校的专业化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校里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设备等等进行统一的分配和管理。因此可以提高高校的资源分配以及实现高校教育的教学优化,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应对现阶段提出的教育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提供基础保障。

当今社会由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教育方式落后于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应用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进步,比如教学方式手段中对于声音视频的数字化的制作方式,由此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任务很多被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所取代,造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和职能的弱化,使得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高校教学中数字化的应用以及信息化的发展,在高校之间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如何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以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迎合这个契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积极地创新和探索,在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的分配以及教学管理方面,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通过不断的创新技术和手段,对于高校的数字化建设,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的资源的全面共享,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这些方面提供服务的探索,对于应对新时代的教学形式和数字化的发展的要求,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很多传统职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其他的系统或者机构的职能是重合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以及它们在教学方式以及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使得高校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还有数码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高校教育中去,改变了传统的高教育职能,很多新的技术替代了原有的传统落后的技术,一些教学器材或者设备的取代,节省了各高校对于器材或者设备的支出。对于技术的要求或者说是专业技术的要求就会有所减低。单单就数码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或者说网络技术方面来说,比如,原本的一些较大的设备或者是使用技术比较复杂,必须要求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可以操作,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使用替代了原来那种的复杂的技术,因此很多原来必须要求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完成的工作的部门被新型的部门所取代。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使用,使得原本一些建设或者管理的公关教学资源的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职能被削弱,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由于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使一些管理技术提高,虽然说这是一种进步以及对资源的节约,但是对于以往的教学资源、设备以及器材的作用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由于网络化的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使得高校现代教育的管理,很多需要人工去完成的工作或者说必须要求人工的去操作管理以及控制的部门,被一些网络化自动化的方式所取代,使得管理方式得到很大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多媒体的管理所需要的人员,被网络化的集中管理,而必须进行人员裁剪,很多原来需求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的设备以及器材,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网络化集约化的技术所取代,还有就是很多需要技术性人才的部门的人员,最后都变成了服务性的作用,他们的作用被严重的削弱和退化,还有很多此类型的部门更多的已经被物业部门或者维修部门所取代。

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出现被弱化和削弱的状况,对于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很多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的需求,甚至有一部分高校现代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都应经被淘汰了,从上面所列的内容可以很清楚的得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定位受到严峻的挑战。随着高校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迅速发展,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应该怎么进行定位,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和探索,对此高校教育管理者们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密切关系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高校现代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4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教育中的新型定位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中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应用和发展,极大提高了对于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很多的新型的研究部门,对于教学中出现的要求以及服务的急需,对此应该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及时的重新定位、分析。同时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及时进行创新,抓住机遇,不断的改善和创新。对于传统的作用和职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打破传统的落后的定位,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应该不断的发挥自身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信息化社会理论的提出,要求对于高校教育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在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领域,应该积极的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对高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为社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学校内部的电子化的教学,以及网络获取信息的便利方式,各个高校对于广泛的教学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急切,因此,把网络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去,以提高各个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由于网络技术机器在高校教育中的使用,高校教育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区分同时存在的各种的教学资源的平台,以及各个资源平台之间没有办法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联系。由于当初的设计者们的出发点以及目的性,缺乏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使各个资源平台系统之间进行的相互合作,存在着技术上或者操作上的困难。但是由于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了解,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职能的转变,了解现时代高校教育对于教育技术的需求,及时的进行定位探索,因此仅这一方面来说,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着经验上的独特优势。虽然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高校现代教育中,但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拥有长时间的高校教学服务的经验,对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比较熟悉,可以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方案以及解决措施。因此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它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创新和完善高校的服务系统。这样就可以解决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所面临的困难,同时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专业技术以及对于高校教学资源的宏观调控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使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地提高,同时,更好地为全校的学生们以及教师们的教学服务。

5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定位的建议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主要就是,各个高校为了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教育现代技术在高校现代教育中的建设而出现的一个辅助教学系统,同时它也是一种比较大型的专业化的综合教学服务的系统。总的来说就是,为了顺应信息化教育以及新型的教育方式,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及时的进行定位转型,把重点放在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一种服务性的系统,对高校教学进行辅助以及服务。从而提高现代高效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对于世界上最新的以及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并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先进的教学方式手段的借鉴,提高各高校的数字化教学水平,对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使用到现实的教学中来,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教学课程的设计,融入信息化,实现专业化必须要在求各科教师们的积极配合,运用专业化的人才,对课程进行设计,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以及信息化。另一方面,及时从学生们的角度考虑,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积极的创新探索出,适合学生们的具有实用性的学习方式,融进信息化的设计,并且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的创新,从而研究出适合学生们的比较优势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的公共教学服务部门,对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了解,可以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教学资源进行宏观的分配,对公共教学设施进行分配使用,对财务管理进行统一分配和整体规划,以节约财务支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高校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中,公共教学设备的改进,提前做好预算以及设计方案,进行统一规划。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及高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案。现阶段,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过程中,困难很多,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也有很多阻碍,造成这些状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孤立,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困难重重。因此应该针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这一缺陷,进行创新,给予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正确的定位。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高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定位,应该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找出适合高校现代教育职能的扩展和延伸,对于传统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以及角色转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并不断的完善高校教学设备以及资源共享设备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高校的资源使用效率,为教师们的教学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庆华,施芝元,洪璇玲,付玉.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7)

[2]邱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

[3]王金利.高等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4]张一春,马青玉,徐伟,张芳,刘胜田.打造智能化、信息化、人本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教室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09)

[5]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16)

[6]李庆华,付玉,洪璇玲,施芝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架教学资源服务管理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11(01)

【作者简介】

于亮,男,1978年1月生,辽宁大连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作者:于 亮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篇2: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应用

摘 要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所蕴含的服务理念对社会各个领域均产生积极影响,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以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例,从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举措及成效。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Application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Service Concept on Mo-

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Modern Education Center at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ZHANG Yulong

duct when the society develops in a certain degree. It implies the ser-

vice concept contributing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ll the social fields, especially on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of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modern education center at Xuzhou Medical Uni-

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s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d out some solutions for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at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some innov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service concept.

Key words new public management; service concept;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1 前言

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奉行的服务理念,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辅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服务优质高效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基本宗旨,尤其是在市场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飛速发展的今天,要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模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故探析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应用,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 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在民主、责任与服务的基础上,目的是使公共行政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的需求,根治官僚体制的弊端,精简日益膨胀的政府机构,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使政府由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使政府公共行政由“管治行政”变为“服务行政”。“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再造政府公共职能,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管理模式,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的内涵。”[1]

3 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现代教育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出现各管一块的不协调局面。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硕士学位10人,本科学历13人。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日益发展的大趋势下,其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明显不足。网络部、教育资源开发部、技术部、培训部一些工作人员只熟悉各自负责的工作,对其他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业务知识把握不深不透;而一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事一般技术人员即能胜任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人员队伍稳定性较差。队伍建设不强、学历层次失衡、激励机制不全等因素,必然导致服务水平不高,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服务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管理人员服务理念有待提高 当今,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语音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标准化,新媒体的应用和迅速更新,使教育资源和环境逐渐达到一种数字化聚合的状态,各种新软件的应用使教与学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2]。虽然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均发生深刻变化,但传统的思维定式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相应的规章制度跟不上,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上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往往是等设备或其他方面出了故障,才去维修和解决问题,跟踪服务不到位。

服务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师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集成化程度和性能稳定性也逐步提升,设备硬件故障与维修呈减少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把工作侧重点由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转向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利用上。就徐州医科大学来讲,虽然在提供教学资源服务上师生反映尚可,但大部分网络教学资源以外购成品为主,自主开发的本校网络教学资源较少,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研究和开发教学资源的动力及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与本校有科研创新成果的教师配合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制作成课件等教学资源运用于师生的教与学。

4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合理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 新公共管理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第一要务。树立“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必然要求。服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职能在广泛性上的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具体的服务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既要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还要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3]。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理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高校要想加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就要对教育观念进行重新定位[4]。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而言,工作人员与师生的关系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师生中,通过问卷调查、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与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服务效率 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现代企业的一些先进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分工细化、绩效评估等,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化服务理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起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绩效评估、监督考评及科研开发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高服务成效。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刺激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即通过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引进优秀计算机博士,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购置与管理上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基础设施竞争性招标”等模式,减少在设备管理上的资源浪费,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建立高效运转的自动化数字化办公系统等方式,助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服务质量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都要结合应用环境进行具体改变,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要适应实际需求,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全新的挑战,新媒体和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快速更新了局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新型软件的研发也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教学环境,网络和智能化的融入使得这种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5]。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必须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生对教育资源的需求。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已实现网络中央控制操作设备、教室现场电话报修、图标结合图像监测控制等综合技术服务与管理功能,外语广播电台可全方位多层次为学生提供外语教学节目,建立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堂、教学素材资源库、医学视频点播库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资源,及时为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摄制电视教材与CAI课件,服务与管理功能进一步增强。

5 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过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服务与管理上取得明显成效。

拓展培训服务方式,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十分重视对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本校教师及各附属医院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与教育技术理论培训,使教师成为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多媒体制作的主体,有效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

参与教学任务,身历一线为学生服务 在立足学校教学服务、技术支撑工作的同时,积极开设医学信息系统、数码音视频处理、电脑图文设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摄影基础等10余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门类的选修课程,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定期为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开发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徐州医科大學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与各教学医院、附属医院、特别是各医院信息部门之间的多层面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以学校为中心,建设“徐医网络信息高架桥”工程,搭建真正畅通的资源共享平台,用光纤连通十余家三级以上本地和外地附属医院,形成以学校为中心节点的网络覆盖拓扑结构,这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堪称首创之举。

二是成立以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核心成员单位,涵盖学校各教学医院及附属医院信息部门的“徐医网络信息管理协会”,为促进医院与学校间交流沟通、相互学习、人才与技术资源共享,创建更为广泛而有效的合作模式。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为教学、科研一线教师摄制电视教材与CAI课件,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提供给师生。

6 结语

总之,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秉承这一理念打造出的“教学和教学服务、理论与具体动手、科研与应用实践、学校与临床医院”密切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学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有效提升了公共教学资源管理效率,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秀芳,王栋.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1):193-194.

[2]李庆华,施芝元,洪璇玲,等.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7):6-9.

[3]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6):181-182.

[4]李芳.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4(33):108.

[5]刘伟.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202.

作者:张毓龙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十时代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探究

摘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简称现教中心)主要职责是教学科研的辅助、办公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社会服务,在互联网十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事关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从现教中心主要职能入手,以中心工作特点为着眼点,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中心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特点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教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辅助机构之一,主要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并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并促进教改,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院校中,尤其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对推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工作职能分析

1.1 教育教学职能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效的平台和有机的载体。“两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摆脱原来传统枯燥的上课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将各种案例较方便的嵌入,插入的各种声音、图像等直观素材,能让授课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现教中心还承担着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发展多媒体、网络、MOOC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力推进教育手段与方法改革,能促进学院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现教中心也可承担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MOOC制作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为师生参加各类活动录编视频。因此,教辅职能是现教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服务管理职能

管理是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过程,管理办法科学、管理制度严格是管理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管理必须的前提条件。就我院而言,现教中心负责管理全院120多间多媒体教室,100多间实训室,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摄录编、校园网和学生网络等。现教中心的管理工作和学院的各项工作密切相连,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是现教中心中心任务之一,现教中心的工作也需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而良好的服务也是体现现教中心工作价值和作用的有效载体。现教中心的“服务”职能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比如现教中心既要为学院领导的决策服务,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还要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也承担着学院各种社会培训考试的服务。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对象,也必定是现教中心服务的对象,现教中心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其服务职能的体现。

1.3 记录宣传职能

校园网站是学院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将学院的最新的活动动向展现给学生及教师,展现给社会,就一定离不开校园新闻的拍摄与制作,设计并制作精美的校园网站网页及各二级学院网站,能使广大师生员工更加了解学院,加深对学院、专业和职业的热爱;同时利用互联网络传播及时广泛的效应,能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扩大学院的影响力,也能使学院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可利用网络及时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等正能量信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发挥其宣传职能,现教中心作为学院的窗口单位应为学院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现教中心承担着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一般也担负着学院重大事件的记录。各级重要领导的来访、学院重大事件的发生、学院领导的出访、兄弟院校的互相交流等,一般都需现教中心做好视频记录,这些资料档案还应该妥善保存,必要时可作为领导决策的借鉴材料,也是学院长期发展中真实宝贵的资料。

总体来说,现教中心主要承担着教育教学、服务管理、记录宣传三个方面的职能。三个方面的工作效率效果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效果、教学秩序、发展前景直至学院生存。由此,学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现教中心的建设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现教中心的职能建设也是也是加强学院全面建设的重要一环。

2 工作特点分析

2.1 执行与协调

现教中心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工作中更多的是属于服务管理,因此,作为服务管理性的部门,都应具有执行力强和协调性好这两个明显的特点。要求现教中心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应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学院的各项指示和精神。在执行过程中能简单地传达,而应该是立足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政策的原则性和执行方法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从而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教中心的工作涉及学院各基层面的各个部门,上至学院领导,下至每位教职员工及每位学生,现教中心都有直接的工作接触,学院的各项工作虽然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来分管,但是现教中心则可能是这些职能部门部分工作具体的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尤其是在相关的专项工作中。因此,现教中心的工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在执行协调过程中需把握好相应的角色。

2.2 服务与形象

超高服务质量和超前的服务意识是服务部门追求的目标,作为教辅部门,现教中心要有主动把更好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提、网络教学资源等协调组织好,供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给社会,充分调动利用平时的信息储备,加以适当的信息处理手段,把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等信息,快捷方便的传递给教师、学生和社会,加强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利用掌握的原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学院其他相关部门工作和现教中心的工作始终密切联系,在学院的各项政策贯彻和执行中,现教中心能利用所管理的各项资源,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而现教中心各项工作的展开尤其需要教学部门及行政部门的大力配合。所以说,现教中心工作作风代表着学院的整体形象。它不仅要执行与协调,更是学院形象的一个代表机构,要求现教中心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2.3 繁杂与多样

现教中心掌管着全院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课件录编设备等。既有常规性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的日常管理,又有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突发性的异常情况处理,工作需面面俱到,工作繁琐多样。现教中心对要对这些设备的分布、数量和性能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定期安排对这些设备维修与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使设备资源处在健康的工作状态中,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从而满足各种需要。此外,现教中心还需协助宣传部门对学院的贴吧、论坛等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学院对外窗口的健康与发展。所以现教中心在的工作繁杂多样,面对各种工作要做到既能沟通协调,又能合理安排,让每一项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3 加强效能建设

3.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3.1.1 责任意识培养

人是服务管理的主体,加强部门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上过硬是对部门人员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3.1.2 技术水平提升

部门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部门要积极寻求并为需为每个员工量身提供学习发展的空间和途径,让每个人都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3.1.3 团队协作磨合

中心需打造良好的团队,加强部门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团结进取的高素质队伍,团结稳定的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这样的队伍才有战斗力,强有力的战斗遇到任何任务都敢上、都能上,也都能顺利解决各种问题。

3.2 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3.2.1 明确岗位职责

依据服务管理等职能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注重个人工作的同时,还要提倡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部门内乃至学院内做到岗位分工不分家,岗位有分工,工作要合作,各岗位各部门工作需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3.2.2 配套考核制度

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配套的监督、考核、奖惩、聘任等制度来保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同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并建立健全各项具体制度,但是推行工作要先从部门领导开始,自上而下地运行,制度方面激励措施要多于处罚,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激励指标,因为激励往往比处罚所取得的效果更大。

3.2.3 严格制度执行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有了规章制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制定制度不执行比不制定制度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要增强规章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执行透明度,改变用人管理人的状况,以制度来约束人、教育人、考核人,并诚恳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督。

3.3 建立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教中心必须加强信息处理手段,在高校建立高效集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抓手,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教学辅助单位,是高校公共教学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实现教学软硬件资源的最大限度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十时代更需为高校在建设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潘西明 赵红洲

上一篇:申请奖学金申请书(精选2篇)下一篇:体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