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必考

2022-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申论热点必考

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摘 要:以2002-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收录的287篇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文献为样本来分析,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呈现出六大热点主题: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招考对象的研究、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未来研究的前沿趋势包括: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几大方面。

关键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

近年来,公务员已日益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并且成为大多数人所青睐的职业选择,报考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逐渐将视线转移到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层面上。人们更为关注公务员考录是否真正体现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等问题[1]。

自《国家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六年多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已初见雏形,与此同时,公务员考录机制也日渐完善。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招录的“凡进必考”制度一直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公务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面旗帜。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确立,为国家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招录和储备了大批优秀的行政专才,而且对于降低公务员考录的运行成本,遏制用人腐败,以及维持社会公平、公正奠定了重要的法治基础[2]。实践表明:坚持“凡进必考”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肯定。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而总结和归纳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本研究的架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涉及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提取高频关键词,构建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并绘制出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其次,在共词社会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研究热点,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结合研究热点和历年的高频词,从而对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提出趋势预测和展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检索主题词为:公务员凡进必考、公务员考录、公务员招募;逻辑关系式为:或者;来源时间为:2002-2012年;检索条件为:精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322篇;操作时间为:2012年12月13日。通过进一步剔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及会议通知、产品介绍等无效文献后,最终获得了287篇有效文献,这些文献共包含2040个关键词,503位作者,涉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在本研究中,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和梳理公务员“凡进必考”现状的样本来源。

(二)研究方法

目前学界对某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的分析主要是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3]。所谓知识图谱(Knowledge Mapping),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示,它已经成为当前科学计量学中热门的研究方法。随着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方式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转向图形表达方式,知识地图从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转向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4]。

对于知识图谱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即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研究机构等各种分析单元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出某学科发展的继承和利用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文献[5][6]。第二,文献共被引分析(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它最早是由美国情报学家Henry Small和苏联情报学家I.V.Marshakova分别在研究引证结构和文献分类时提出的,这一术语被理解为:当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第三篇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时,这两篇文献(作者)就成为被共引的关系[7]。第三,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主要利用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进一步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软件Ucinet来绘制知识图谱,从而可以发现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8]。

二、共词社会网络分析

(一)关键词提取与共词矩阵

关键词作为文献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能够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与特点。而关键词共词分析是为了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因为这些词汇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中相同或类似的知识结构[9]。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工具从287篇期刊文献中提取关键词2040个,篇均关键词7.11个,进而选择频率高于8次的112个高频关键词。表1是频次排名在前45位的高频关键词的列表,这些高频关键词是近十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代表性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当前研究热点的所在。从列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公务员制度、服务型政府、干部人事制度、考录制度、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录用制度等热词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标签。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关键词的内容指向性以及语义规范性,我们对112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三次数据清洗,删掉了与研究主题完全重合的词汇,如:公务员、国家公务员等,剔除了“对策”、“问题”、“途径”、“路径”等内涵和语义指向不清的词汇,并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考录制度/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考试录用制度”、“选拔/选人用人/选拔任用/干部选拔任用”等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了合并,最终提取了59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公务员“凡进必考”主题的核心热点词汇,并基于关键词在287篇文献中两两共现的频率构建了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然后运用Ochiia相似系数对矩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最终得到代表关键词间相似程度的共词矩阵,具体见图1。

图1 基于Ochiia相似系数的共词矩阵(局部截图)

图1中的相似矩阵的数值大小表示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大小,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反之表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10]。例如:在该矩阵中,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的系数较大,表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之间共现的概率较高。A、B两词的Ochiia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Ochia(A,B)=CABCA×CB

其中,Ochia(A,B)表示A、B两词的Ochia系数;CAB表示A、B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CA表示关键词,A出现的次数;CB表示关键词,B出现的次数。

(二)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在关键词共词分析的基础上,引入Ucinet软件绘制基于关键词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通过计算网络的密度(Density)、一致性(Coherence)、中心性(Centrality)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判断某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将图1中所示的59×59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最终生成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共词社会网络图谱(图2),该图事先已进行了中心度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图2的网络密度为1.86%,中间中心度为34.67%,一致性指数为0.403,这些指标表明网络图具有明显的中心集聚性。图2中的节点大小是由关键词的频次所决定,节点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的热点主题,图中的所有节点主要是围绕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等主题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圈层。图2中点的中心度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制度(148.469,1)、公务员队伍建设(120.870,3)、高校毕业生(109.691,36)、干部人事制度(107.432,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02.050,7)、科学发展观(82.927,45)、公务员管理机制(80.633,16)、录用考试(77.500,18)、公务员法(66.059,10)、事业单位(53.227,34),括号内为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及频次排序。通过关键词共词图谱和关键词的中心度值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内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着公务员制度展开的,但是以公务员制度为核心,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加强公务员科学化管理,以及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内容也是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图2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共词社会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探讨

共词社会网络图谱比较直观地展现出当前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和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心智图法(Mind Mapping),即通过对研究主题之间相似性的视觉展现,然后对一组对象中认知相似或差异的主题进行不同归类,最后形成多维定标(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的认知地图(Kruskal&Wish, 1978)[11](pp.827-828)。具体地,将共词社会网络图谱中具有较高中心度的节点进行整合和归类,同时根据主题关键词的内涵和语义表征,最后将59个主题关键词归入六大热点主题的类别中,见表2。

表2中的结果表明,2002-2012年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具体包括:第一类——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热度最高);第二类——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很高);第三类——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热度较高);第四类——考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第五类与第六类——能力建设、时代背景与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热度较低)。研究热度用1-5星级表示,依据是每一类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全部关键词的平均频次数值的高低,即用每一类研究主题中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关键词的个数就可得到平均频次。

(一)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

这一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主要有:国家公务员制度(278)、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42)、干部人事制度(112)、公务员管理机制(86)、公务员法(72)等。这些关键词代表着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热点议题集中体现在对公务员法律制度、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考试录用制度建设的思考(李和中,2002;王宝明,2005;周敏凯,2006)等方面。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凡进必考”,其本身既是制度设计的目标,也是制度实施的原则,而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利于健全公务员依法录用的管理机制,提升公务员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人才选拔的竞争淘汰机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2]。近十年这一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学者有陈振明、李和中、尹蔚民、连会有、宋世明等。

(二)招考对象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所包含的高频关键词(频次)有:高校毕业生(138)、党政领导干部(56)、地方公务员(42)、大学生村官(18)、农民(13)等。这些关键词表明十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对象逐渐走向多元化,既包括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包括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以及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群体等。公务员考录制度是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应然而生的,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价值和原则之一就是要维系公平、公正,因而合理设置招考条件、扩大招考对象的范围、保证招考程序的透明公开,不仅能够兼顾公共利益,体现公平竞争,而且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公务员选拔标准的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13]。关键词的频次结果从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以高校毕业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正逐步加入各级公务员队伍,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专注公务员招考对象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魏兴隆、王雪丽、韩大元、卢芳霞等。

(三)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涵盖了8个关键词,主要反映出公务员招考的主管机构,如:事业单位(61)、政府部门(58)、中央政府(43)等,以及应用的信息技术平台,具体包括:电子政务(21)和政府门户网站(17)等。在列举的关键词中,事业单位出现的频次高达61,可能的原因在于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所以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的相关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关于公务员考录机构近十年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不同级别的考录机构在人才选拔、招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等。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考录运行中存在着成本高、考试不规范、考题不合理、加分政策不严谨,以及招考机构与报考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破除公务员考录制度的障碍,提高考录机构的运行效率,则必须设计一套科学规范的考录机制,开创公开、平等、择优的竞争选拔环境,从而扼制考录过程的暗箱操作[14][15]。此外,作为考录机构的重要信息化平台,尽管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两个关键词不在研究热点的核心区域,但是鉴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渠道在满足考生知情权、参与权,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及减少腐败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录信息化平台在将来应该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核心[16](pp.18-19)。考录机构与平台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韩敏霞、张楚筠、何春梅、胡伟等。

(四)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当前公务员招考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人才选拔方式与工具,其中高频关键词包括:录用考试(78)、招考(37)、选拔(31)、结构化面试(23)、无领导小组讨论(14)等。词频数的结果表明,录用考试是近年来公务员遴选招募的主要手段,录用考试又细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情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考官会适当选用不同的人才测评工具,如:无领导小组讨论、调研、座谈会、结构化面试等,借此考察被试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考录手段与工具的科学使用为我国公共部门的“识人、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减少了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各种人为偏差,帮助各级政府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招考对象的能力和特点,为科学用人和人尽其才提供了真实和有效的证据[17]。近十年关注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周志忍、肖余春、丁秀玲、彭浩晟、刘建洲等。

(五)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仅包含5个关键词,包含高频关键词是:公务员队伍建设(122)、制度建设(21)和公务员培训(19)等。尽管能力建设研究主题包含的热点词汇不多,但是这些关键词本身与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推进具体包括: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务员培训以及效能建设等几项工作。其中,公务员制度建设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只有明确落实各项制度,才能不断推进后续工作。公务员培训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公务员的各项能力素质,是推进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公务员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及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效能建设的整个过程,这取决于公务员培训工作是否真正发挥了效用[18]。反之,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对于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促进政府效能建设而言,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与坚持“凡进必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学者有:钟卫华、贺雪梅、景亭、宋斌等。

(六)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出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包含的关键词有13个,高频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83)、服务型政府(46)、创新(34)、新公共管理(29)和政府信息公开(25)。这些关键词集中反映了近十年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与某一时期国家政治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关键词也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与政治发展理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效率、主张顾客(公众)导向和战略导向等,而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因此,近年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思想是对西方公共行政学派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继承、发扬和创新[19][20]。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加速了政府公务员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导致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受到影响,从而促进了国家公务员法规制度的初步形成,驱动了公务员“凡进必考”机制的基本确立[21]。此外,人才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了国内和国际的现实变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实现服务型政府、人才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就必须进行转变政府和公务员职能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力倡导政府创新,高举反腐倡廉的旗帜,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和信任。总之,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紧跟时代步伐,与上述关键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近十年专注于这一研究主题的学者主要有:周生春、刘小红、赵成根、崔兴胜、孙文中等。

(七)简要小结

上述六大热点主题是当前(2002~2012)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的主流研究领域,其研究热度在社会网络关系图谱(图2)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第一,网络的中心部位反映出考录制度与管理在六类研究主题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近十年关注的焦点。第二,招考对象和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围绕着网络中心区域,分别分布在中心区的右上方和左上方,表明这两大研究主题也是近些年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并且从节点的大小和分布数量可以看出,招考对象的研究热度要明显高于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此外,这两大研究主题中比较突出的关键词是:高校毕业生和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公务员报考的主力军,而近期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改革,这一举措吸引了国内学者对事业单位公务员报考的关注。第三,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主题中,除了录用考试位于网络中心靠右的位置外,其他关键词均分布在网络的右边外围部分,研究热度上明显要弱于前三类研究主题。录用考试作为这一研究主题的最热门词汇,反映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募的主要手段是以科学化的录用考试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索公务员招考的科学化、规范化路径,关注内容不仅包括公务员考录制度本身,而且也关注考试内容和题项的设计等微观方面。第四,从网络的整体结构来看,能力建设和时代背景与意义两大研究主题包含的关键词,主要位于网络的边缘部分,且分布在网络的左侧,这显示出它们在六大研究主题中,热度相对是最低的。但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型政府这三个关键词位于网络中心圈层的范围内,尤其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处于整个网络较为中心的位置,这也能体现出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

四、研究趋势分析

在对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热点探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通过对2002-2012年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整理,最后依据研究文献中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描绘出近十年的发展趋势(见图3),以作为预测未来的基础。

图3 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十年发展趋势

图3中的趋势线是根据历年排名前五的高频关键词的平均频次而描绘出的,整体呈现出平稳的上升态势,但是在2003年和2010年却出现了明显的数量激增,尤其是2010年的曲线坡度更为陡峭。图3的结果表明,十年来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关注度整体上是持续增长的,从图中列举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在2002-2012年的十年间,出现频次最多的热词有:“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这说明公务员“凡进必考”一贯坚持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不断健全和完善考录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并且不断创新和优化公务员管理机制。

(2)近五年(2008年以后),出现频次较多的热词是:“社会保障”和“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福利待遇,促使很多大学生将公务员视为主要的就业目标,因而关注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研究文献在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递增趋势。而社会保障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共计出现了45次,并且2012年高达18次,在近几年出现频次最高,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改革现行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破除了公务员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而具有的特殊身份,实现了公务员向普通“公民”属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在不断完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实现公务员社会保障政策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并轨,缩小二者之间的福利差距,因此社会保障在近几年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研究议题[22]。

(3)近五年(2008年以后)首次出现的热词有:“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2007)、“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2010和2011)、“事业单位”(2012),这反映出公务员考试和录用制度的电子化已悄然兴起,并且可能渐变为今后的主流趋势,而“基层工作”和“基层公务员”成为近两年的热词主要取决于中央为解决基层机关公务员招录的实际困难,因而做出今后考录工作向基层倾斜的决定。此外,2012年国家加快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努力实现公开招聘制度的全覆盖,这一现实举措也引起了当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有可能成为将来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综上所述,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未来趋势可能会集中在: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相关学术科研机构和基金项目将会成为今后资助和支撑这些研究的主要力量,促进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框架和思路的日臻完善。

五、结语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2002-2012年发表的关于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主要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通过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构造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社会网络关系图谱,进而挖掘出六大研究热点。根据研究热度的高低顺序,这六大主题分别是:考录制度与管理(热度最高)、招考对象(热度很高)、考录机构与平台(热度较高)、考试方式与手段(热度一般)、能力建设和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时代背景与意义(热度较低)。此外,在知识图谱中用不同的颜色节点表示六大研究主题所包含的关键词,并结合实践,对每一类研究主题中的高频关键词与公务员“凡进必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其次,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的前沿趋势可以细分为: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方面。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受到公务员“凡进必考”领域中文文献数量偏少及词频分析工具性能的限制,导致关键词的收集还不够全面。其次,共词分析并不能充分反映出知识生产者分布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等研究特征,这就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来源,结合英文文献探讨国际范围内公务员考录制度研究的状况,此外,丰富研究内容,可以考虑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分布、文献/作者共被引等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盛若蔚.公务员“凡进必考”不动摇[N].人民日报,2011-02-17.

[2]何春梅.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刘艳华,华薇娜,袁顺波.全球重要信息计量学家的可视化分析——以作者共被引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2,(1).

[4]王萍,支凤稳,沈涛,王磊.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2,(6).

[5]Small H.,Griffith B.C.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s:Identifying and Graphing Specialties[J].Science Studies,1974,(4).

[6]McCain K.Mapping Economics through the Journal Literature:An Experiment in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

[7]H.Small.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3,(4).

[8]Otte E.,Rousseau R.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Powerful Strategy,also for the Information Sc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2,(28).

[9]Wettler M.,Rapar.Computation of word associations based on the co-occurrences of words in large corporation [EB/OL].http://acl. ldc.upenn.edu/W/W93/W93-0310.pdf.2010-09-12.

[10]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

[11]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风笑天,等.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第3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2]柏良泽.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须以“凡进必考”为前提[J].中国人才,2006,(19).

[13]黄琛.关于公务员招考条件设置之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14]韩敏霞,韩敏波,冯正友.建立国家统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构想[J].太平洋学报,2007,(10).

[15]张楚筠,孙遇春.信息不对称下公务员考录的机制设计[J].中国行政管理,2008,(8).

[16]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电子化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詹一虹.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8]宋斌,郝翔.公务员培训链模型与能力建设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

[19]周生春,黄红华.“新公共管理”与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0]郑烨,付蓉芬,郑清丰.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与超越——兼论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人本思想的继承[J].求实,2012,(3).

[21]刘小红.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公务员制度改革[J].行政与法,2003,(12).

[22]姚克利,宿玥,王志强.破除“官本位”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J].党政干部学刊,2012,(5).

[责任编辑:段志超]

作者:郑烨,胡春萍,王颖迪

第2篇:如何更好地把握物理高考必考热点——功与能量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思想,是贯穿高中物理各知识领域的一条主线;用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观点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近年来高考的必考热点之一。下面举例谈高中物理主要涉及的能量问题及解题思路。

一、力学

1.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弹性势能的变化。

(1)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多少。弹簧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多少。

(2)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弹簧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

3.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1)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多少正功,机械能就增加多少。

(2)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多少负功,机械能就减少多少。

(3)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典型例题】

例1.(揭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期末理综试题)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加速运动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则()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2 mgh

B.物体动能增加了2 mgh

C.物体机械能不变

D.物体机械能增加m gh

解析:重力做功mgh,故重力势能的减少mgh;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mgh,故物体动能增加2 mgh;重力做功m gh而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mgh,那么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m gh,故机械能就增加m gh。选B、D。

例2.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解析:小球动能的增加用合外力做功来量度,A→C小球受的合力一直向下,对小球做正功,使动能增加;C→D小球受的合力一直向上,对小球做负功,使动能减小,所以B正确。从A→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和弹簧弹性势能之和,所以C错误。A、D两位置动能均为零,重力做的正功等于弹力做的负功,所以D正确。选B、D。

例3.如图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物体M和m,且M>m,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过程中()

A.M、m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

B.M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

C.M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增加的重力势能

D.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M下落过程中,除重力做功以外,还有绳的拉力做负功,故M的机械能减少;m上升过程中,除重力做功以外,还有绳的拉力做正功,故m的机械能增加;对于M和m构成的系统而言,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故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B、D。

二、电磁学

1.电场力做功

(1)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减少多少。电场力做多少负功,电势能增加多少。

(2)在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3)在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系统内,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2.电热

(1)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2)非纯电阻电路:电能中大部分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成内能。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1)安培力做正功,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安培力做负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电磁感应中电能的主要求解思路:利用克服安培力做功求解:电磁感应中产生的电能等于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利用能量守恒求解: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产生的电能。利用电路特征求解:通过电路中所产生的电能求解。

(3)理想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与副线圈输出的电能相等。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的电能Q=I2R线t。

【典型例题】

例4.(2008年深圳一模)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 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

解析:由电场线的方向和粒子偏转方向,可以判断粒子带正电;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B选项错误;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故C正确;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多少正功,机械能就增加多少,故D正确。选项C、D。

例5.如图所示电路,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下端接有电阻R,导轨电阻不计,斜面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电阻可略去不计的金属棒ab质量为m,受到沿斜面向上且与金属棒垂直的恒力F的作用,金属棒沿导轨匀速下滑,则它在下滑h高度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金属棒上各力的合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重力与恒力F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

D.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重力与恒力F做的总功与电阻R上产生焦耳热

解析:物体匀速下滑,动能不变,所以合力做功为零,A对;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B错;WF+WG+WF安=0,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WF安=WF+WG,即恒力和重力做的总功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电能,C对;WF+WG+WF安=0,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重力与恒力F做的总功,D错。选A、C。

三、热学

1.分子动能

(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

2.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2)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在由r0逐渐增大或由r0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均增大,即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3)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4.热力学第一定律

?驻U=Q+W,需要正确把握三个量的含义及如何取正负值。

5.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典型例题】

例6.(2009年全国卷)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解析:当电热丝通电后,右边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将隔板向左推,对左边的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增加,气体的温度升高,又根据气体定律可知:左边的气体压强增大,B、C正确。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值为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减去对左边的气体所做的功,D错。选B、C。

例7.用r表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个分子之间引力等于斥力,设两个分子间相距较远时,Ep=0,则()

A.当分子间距r变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

C.当r

D.当r=r0时,Ep=0

解析:当分子间距r变小时,引力斥力均增大;当r>r0时,r增大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当r

四、光学与原子物理

1.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ν,ν为光的频率。

3.氢原子的能量

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差决定,即hν=E初-E终。

4.核能:ΔE=Δmc2。

【典型例题】

例8.(2009年全国卷)氮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

A.10.50 eV B.0.98 eV

C.0.53 eV D.0.36 eV

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ΔE=hν,ν=c/λ,可知当ΔE1=1.96 eV, λ1=0.6328 ?滋m,当λ2=3.39 ?滋m时,联立可得ΔE2=0.36 eV。选D。

例9.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内层轨道转移到外层轨道的过程中()

A.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B.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减少

C.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增加

D.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解析:核外电子由内层轨道转移到外层轨道的过程中,要克服库仑引力做功,故电势能应增加。而由ke2/r2=mv2/r得:E=mv2/2=ke2/2r,r增大,动能应减少,而又由于能级值增加,总能量增加。选C。

分析做功与能量转化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哪些力在做功且分别与哪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相对应,然后再运用做功与能量转化关系或者能量守恒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大都可以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作者:谢红军

第3篇:申论热点 必考

申论热点:户籍制度改革

三、申论要求

1.要剥除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利益有哪些?用不超过250字进行说明。(满分20分)

2.阅读材料,对下面给出的各项观点进行分析。(满分20分)

A.应该由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来直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B.暂住制度是一种歧视性管理手段。

C.一些地方给少数人以特别政策落户口是违背户籍改革宗旨的。

3.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中,欲消除户籍改革的阻力弱必须做好哪些工作?(满分20分)

4 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2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40分)

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二)

1.【答案提示】 (1)自由流出流入、滞留、居住的权利。比如,至少要让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去务工经商的地方,而不能动辄清理遣返。

(2)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的劳动及其相关权益。比如,不受歧视就业的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得到同样劳动保护的权利,再就业的权利等。

(3)与就业高度相关的教育权利。要求各个城市给农民工子女公平入学的权利。

(4)相关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比如,司法方面的赔偿、补偿,城市人口工伤或者殉职可能得到的补偿、赔偿比农村人口要多得多。

2.【答案提示】A.应该由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来直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对一个城市的政府而言,户籍制度依然是力保地方经济繁荣的尚方宝剑。改革户籍制度意味着,各地市政府要多投人人力、物力、财力,来满足因城市人口增多而带来的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可见,要求地方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还存在很多困难。

B.暂住制度是一种歧视性管理手段。

因户口导致人的待遇不同,并非户口管理本身造成的。登记暂住没有错,不能因为这两个字就废除它。各种歧视、区别都存在的情况下,把暂住证取消了,反倒对流动人口不利。发个暂住或者居住证,主要目的是证实你在此居住,方便生活和联系,没有别的功能。

C.一些地方给少数人以特别政策落实户口是违背户籍改革的宗旨的。

实施户籍改革的目的在于,彻底打破户籍束缚,剥离捆绑于户籍之上的相关“户籍特权”,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维系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可是,从一些地方的户籍新政来看,却是站错了“起点”。给少数人以特别政策落实户口,而这少数人本身就是相对“强势”的人群。如此一来,户籍制度原有的不合理的“特权价值”本质上看并没有淡化,只是扩大了受益的层面。

3.【答案提示】 (1)割断政府部门与户籍制度的利益联系,恢复其作为利益集团调解人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自己也参与利益博弈。

(2)促成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均衡,不能让某个利益集团坐大。在户籍制度上的具体做法就是要为其他弱势集团,如农民、进城民工、流动人口等提供一个发言和维权的机会,而不是把主动权完全交付给其他集团。通过扶持弱势集团,使其能够对自身利益和权利进行保护,自然会收到对强势集团制约的效果。

(3)促使公共服务过程公开化,惩罚以公共事业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

4.【参考例文】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国家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据悉,目前全国已有河北、辽宁、湖北、湖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近年来,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就一直不断。众所周知,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与计划经济体制几乎同时建立起来的。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户籍制度以及其上所附加的种种权利和保障的差别,将中国划分为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社会,成为横亘在两个社会群体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鸿沟。这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平。不久前,国内某网站开展的一项有11168人参加的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户籍改革。去年,由国务院部委组成的调研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进行综合调研后认为,当前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时机基本成熟。

由此可见,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改革的路子究竞应当如何走,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明确。在这方面,我国许多省市已经开展了一些试探性的改革。山东省明确规定,全省以是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有承包土地、长期从事林牧渔业等生产为依据,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湖南省将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实施由过去以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为标准调整为以居民户口登记地和是否承包责任田为依据;广东省的佛山、深圳、中山等地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居民统一转为非农业户口,实行城市化管理……

总的来看,这些措施确实实现了改革的初衷——“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赋予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再往后看,这样的平等却并不纯粹,城乡户口差别背后隐含的种种社会不公诸如医疗卫生、社保、高考、升职等方面的差别依然存在,正在制造新一轮的“城市二元结构”。据了解,宁夏固原市许多农转非的群众由于长年未能享受城市待遇,反而失去了退耕还林、两免一补等农村优惠措施,纷纷要求非转农;在广东佛山等地,由于一些配套政策难以协调,在复员军人的安臵问题上,还是实行城市、农村区别对待;在河南省鹤壁市,由于“农转非”后计生、医疗、低保等政策还是按农村政策办,84%以上的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对换户口没有积极性……

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呼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想借此剥离附加在居民户口上的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的权利和保障因素,消除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根源。但如果改革的结果只能给予人们名义上的统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依然必须在两种管理体制下生存,这不仅不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必然会引发诸多新的社会矛盾。

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不能把动作仅仅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在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下,要确实保证农村居民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大体相同的基本待遇、权利和社会保障,实现公民在宪法权利意义上的“人人平等”。这毫无疑问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P籍管理部门的全力推进,教育、医疗、劳保等社会其他各部门都应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措施跟进。只有全社会的整体联动,才能保证改革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可。

申论热点:财产申报

官员财产申报:难在哪里?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利器,至今已在90多个国家实施。2008年12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签署了《反腐败法》,2009年4月,包括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在内的俄罗斯高官相继公布了自己的家庭财产。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已具备雄厚的民意基础,2008年5月,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际,《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和新浪网曾联合开展了一项3837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官员财产状况”,持此愿望者达77.5%。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都属于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内容。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回答网友关于反腐败的问题时表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应该是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当然,这件事情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就必须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并且长期地保持下去,使它收到真正的效果。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这项工作。这是中央政府最高领导人首次对中国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所给予的正面回应。

官员财产申报既然已经有了广泛共识,那么为什么相关立法仍然举步维艰?其“难”在何处?

关于财产公开与个人隐私界限不清的问题

无论是制定《公务员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浙江慈溪市、湖南浏阳市的“试验”,在涉及官员财产申报公示问题上,政府官员隐私权与社会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经常成为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具体到包括家庭财产的哪些内容以及哪些家庭成员的哪些财产需要申报、内部申报和公开申报的界限等,更是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我国公务员个人财产与其家庭财产相互融合,二者界限难以区分,因此如何确保公务员申报财产又不侵犯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有的认为申报主体理应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我国1995年4月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2001年6月发布的《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配偶等其他家属情况也包括其中;有的认为申报对象还应包括另立家庭的成年子女,因为“很多干部子女做生意,靠山都是当官的父亲”;有的认为申报主体若推及成年子女,一来于隐私权不合,二来阻力太大;另有折衷意见认为,家庭成员和近亲属的财产是否申报,要看该职务的高低以及涉腐风险的大小。对此,有学者认为,就申报的范围和内容而言,新疆阿勒泰等地已有详尽规定,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而要避免因干部个人信息泄露过度以至诱发某些侵害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犯罪或者社会动荡,只须对公示方式进行某些技术性调整就可以达到目的。按照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政府官员不能以自己拥有隐私权来对抗公众的知情要求;作为占据更多权力资源、肩负更多公共责任使命的公众人物,官员的隐私权显然主要不再表现为私密的权利,而已成为权力公开监督的必然对象和组成部分。实际上,现在各国宪法和法律对法律关系中的某些特殊主体——公权力人的隐私权都有相应的限制,而这种限制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换言之,公共利益的价值高于公职人员部分隐私利益的价值。

关于配套措施不具备的问题

这主要包括:金融实名制、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等制度不健全;拒绝、拖延申报或虚假申报的法律责任及追究责任难到位。对此,有学者认为,金融实名制覆盖不了现金交易、不动产登记等配套制度不健全,在实践中确实会导致财产申报制度执行不力、对违反规定追究不严等问题。但配套措施、技术手段的成熟永远都是相对的,打击钱权交易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达到“疏而不漏”的理想状态。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时,甚至于没有电脑,更不用说现代身份识别制度和交易档案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在很大程度上倚重社会监督,正可弥补配套措施之不足。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来推动,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反过来也可以推进配套措施的落实。

(二)财产申报的现状

关于财产申报,在我国已提了近15年,但目前试点地区的官员财产申报大多集中于科级以上干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路走来,可谓是速度相当缓慢。从1995年规定“温柔”地诞生,现在普遍沿用的还是这一套最基本做法。近几年,在“两会”代表委员的持续呼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之下,各地开始尝试破冰,试图突破现状,但仍旧陷在公开不彻底的争议之中。

(三)财产申报的障碍

家庭财产申报制的实施必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鉴于中国目前没有公开、统

一、标准的公民信用保障系统,个人资信难以查实,反腐败工作缺乏坚强的技术支撑;二是腐败分子为了逃避财产申报和资金核查,必然会将大量腐败资金和非法收入转移到他人名下,或馈赠亲朋好友,逃避法律的制裁;三是腐败分子在国内无法藏身,必然想方设法外逃,势必给国家财富造成巨大损失,破坏法律的实施,损害社会的公正,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完善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议

鉴于目前建立我国制定财产申报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如尚未实行全民信用卡制度),在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申报法出台之前,京佳教育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制度资源,通过增加环节来完善现有的干部收入申报规定。

一、申报对象可以逐步扩大到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就国家工作人员来讲,除了对他们进行任职、离任时的审计外,还应要求他们在任职前、任期间、离任时对自己和家庭的财产进行如实申报,其申报范围可依具体申报对象的工作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作不同的规定,其具体操作除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外,可逐步交由银行执行或监督。

二、加大对申报结果的监督和公开程度。增加二个环节:一是审核环节,即审查核对环节,通过检查核实申报内容;二是公示环节,申报结果的公示范围可以视条件的成熟程度而逐步扩大,可以先做到同级公示,即在班子内或同级干部中公开,由人大产生的干部的收入申报在人大中公示;这里不应有“秘密申报”部分,也即不应有暗箱操作部分;

第三、增强惩处力度。是追究环节,根据检查结果,对于不如实申报收入,或瞒报、漏报、谎报者做出严肃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多次谎报者应免去其领导职务;四是信用记录环节,对于是否如实申报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建议各单位纪检监部门有必要对现任干部任职以来历次收入申报记录进行一次大检查,使检查结果进入干部信用档案(所以必须先建立干部信用档案),以供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时参考。第

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使得财产申报制度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在条件成熟之时出台已呼唤了十多年的《反腐败法》,并专设章节对于官员财产申报作出明确而完善的规定。

申论热点:消费者维权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15分)

2.假设你是省政府的相关负责人,请拟写一份消费者权益保护倡议书,字数在400字以内。(20分)

3.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对策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在350字左右。(25分)

4.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000~1200字的篇幅,就“消费和谐”问题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4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仍然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各地维权部门缺乏一定沟通、现有消费者权利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商品介绍含糊(商家有意混淆商品性质)、维权途径不畅以及商家推卸责任等。为此,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制度,完善市场经济秩序。

2.答案提示

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消费和谐,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在此,我们倡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经营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推动和谐消费环境的建设。

让我们共同承诺:

第一,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加强执法监管,切实减少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与行为;

第三,企业经营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遵守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则,守法经营,主动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四,主动清除“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清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消费协议,以“客户至上”的原则认真处理消费纠纷;

第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与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培养依法维权的意识。

3.答案提示

针对消费者维权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服务领域的相关立法。按照有关程序进一步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积极推进服务领域的立法进程,同时在举证责任方面应进一步扩大涉及具体消费领域的举证责任倒臵的范围,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依法维权提供法律保障。

(2)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要逐步普及全民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自身合法的消费权益。

(3)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加强专业执照管理;强化产品安全标准、实行安全标准检验;严厉制止、打击具有外部负效应的消费行为,如市场欺诈、制售黄赌毒等。

(4)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做到以较少的社会投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例如我国一些城市中设立12315联动行动,即公安、医疗、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减少投入,切实方便消费者。

4.答案提示

为实现消费和谐而努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整体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依然明显,其维权过程中的障碍依然很多,而且,伴随社会消费热点的变化,消费维权也不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不和谐的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消费领域缺乏应有的质量标准;二是消费维权中司法保护诉讼程序复杂,维权成本过高,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三是经营者的自律程度较低,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忽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整个社会对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工作的关注不够,一些消费者还缺乏应有的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

消费和谐,当然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要实现“消费和谐”的主题目标,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就各级政府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立政府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引导、组织、协调、督促机制和体系,不断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消费政策,发挥各有关方面的作用,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就企业经营者而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保护环境、资源,最主要的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要学会在消费者身上取得阳光财富,应当推出切实以消费者为本的产品营销策略和产品广告策略、纠纷解决策略等。

就包括中消协在内的社会中介组织而言,要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并创新维权工作方式,应尽快建立各级消协理事会,经常举办活动和召开会议,加大工作的力度和辐射力。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立规建议,督促政府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

就消费者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消费层次和素质,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明确在消费和谐中的社会责任。消费者在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自主、自立、自觉的消费者。

总之,要实现“消费和谐”的目标,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妥善地解决消费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4篇:2013年公务员申论热点(必考)

人民日报:公务员招考能否适当照顾寒门子弟

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兼顾,才能避免“起点公平”滑向“赢者通吃”

有报道称,中央3年新录用公务员中,来自普通家庭的比率达90%。消息传递出,3年来从普通家庭走进中央机关的公务员,人数上一定很可观。但要进一步搞明白选拔是否真正公平,有关部门还该公开两个数据。第一,普通家庭走出公务员的几率。第二,公务员家庭走出公务员的几率。两个几率PK,如果差距过大,就不能算公平。对有关部门而言,公开两个几率,才算答疑释惑。对普通家庭而言,两个几率差距“大不大,有多大”,充盈着“选拔能否公平”的焦虑。

不仅是公务员招考,这些年来,从入托、入学到小微企招投标,竞争的机会能否公平、竞赛的过程能否公平?都成了普通家庭和普通劳动者心尖上的事。

追逐梦想,总会唤醒巨大潜能,小到激发一个人的能力,大到带动整个社会的活力,乃至壮大一个国家的实力。实践梦想的过程是权利和利益诉求的过程,要靠公平托底。因为,权利和利益诉求能否平稳实现,一靠每个人、每个公司、每个社会组织能否沿公平的轨道奋斗,这说的是规则公平。二靠法令、政策、规则能否屏蔽竞争中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能否排除仰仗强权、潜规则开道的竞争者,这说的是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社会管理创新、司法体制改革,国家近年来的大动作无不将公平正义做标杆。这与普通劳动者追逐个人梦想、诉求个人利益息息相通。处在关节点上,扮演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政府,就更要清醒地、果断地勾画出当今中国该依托怎样一种公平。

公平,早已不是摊大饼。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吃大锅饭、人人均等的做法,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不思进取。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约束我们恪守的公平,是机会公平,不是结果公平。但人人都能站在起跑线上,未必就是机会公平。

30多年改革实践表明,真正的机会公平总是和程序公平、规则公平连在一起。社会规则中必须蕴含对弱小者的照顾,人人能逐梦社会才稳定。这里有两个例子引人深思,在美国幼儿园复活节找彩蛋活动中,年纪大、体格强的孩子会被靠后安排一点;年纪小、体格弱的孩子则少许靠前。在香港大学入学选拔中也会对贫民家庭有所关照。这提示我们,秩序和谐、社会阶层流动,都要求规则设计对弱小者有所照顾。再拿公务员招考规则为例,被选者如果来自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家庭,录用规则能否安排他们靠后一点?对寒门子弟,录用规则能否给予适当照顾?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兼顾,避免“起点公平”滑向“赢者通吃”,社会才有希望;社会阶层不板结、人人有活力才有希望。

好规则就像良法,应该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只有把兼顾强弱两方的规则定出来,“世袭”、“官二代”等含有仇视和蔑视的字眼才可能退席。规则再好,还靠执行者落实。只有规则执行者秉持公正,竞争过程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合理,社会和谐才有指望。说到这里,规则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三者兼顾才算真公平。真公平,全程监理利益诉求、梦想诉求,不论输赢,每一个竞争者和每一个竞争结果都会被尊重。

人民网评:不封路,拓新路,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总书记近日南下考察深圳,“@深圳交警”透露,考察期间,累计行程150多公里,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交警落实不封路的要求,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出租、私家车与车队并行。期间虽遇周末晚高峰,基本没有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政治家既要有嘉言,更要有懿行,既要敢于立言,更须勇于践行,一定程度上说,“言行之间,行重于言”。12月4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包括“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消息传出,上下击节叫好,但也有质疑者和观望者,担心只是说说而已,或者认为上行难下效。

当媒体披露早在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6位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同志,从中南海出发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沿途不封路,而是跟着社会车辆过来的”,质疑者开始转变观点,而这次习近平在深圳考察期间不封路,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的“现场没铺红地毯,没有请群众离场”,更是让观望者和质疑者心悦诚服。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警卫工作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管制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各地不得擅自违反规定清道封路,影响群众正常通行权益。

从领导人的道德自觉到实际行动,再到严格的制度约束,“不清道封路”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已经成为上下都在践行的新风。不清道封路,这是主动向民众靠拢,距离民众近了,更能听到民众心声;不清道封路,这是向特权说不,不因出行而扰民,必能赢得民众尊重;不清道封路,传递的更是亲民的执政观。政治家自信,无需清道封路;政治家懂得权力来自民众,更不会清道封路。

如果说改进工作作风只是“枝节”,那么习近平首次离京视察选在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选择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雕像敬献花篮,则大有深意存焉。不封路,是坚决不封闭与民众同声相应的道路,是打开尊重民意的通途;视察深圳,同样是关乎道路的选择,即坚定改革开放不动摇。这一点,习近平说得很清楚,“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的话要有新开拓。”

没有改革开放,便没有今日中国。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民众幸福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路,这是一条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道路,这也是一条于国有利、深孚民意的现实之路、未来之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变了模样,南方变了模样,中国也变了模样。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碰到的问题之多、之复杂,遭遇的困境之大、之多重,丝毫不亚于30多年前,何以冲出重围?唯有继续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仍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冲破旧体制的樊篱,勇闯“禁区”;冲破传统理论教条的桎梏,勇闯“盲区”;冲破深层次矛盾的羁绊,勇闯“难区”,靠的仍是改革,也只能靠改革。

改革之路在延伸,改革之路在深化,改革需要新开拓。不是所有的干都叫实干,把精力放在琢磨上,放在折腾上不是干,凝聚共识,埋头于改革,才是实干;勇于开拓,走出更有前景的改革新路,我们才有未来和希望可言。可以期待的是,从改作风到开拓改革之路,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习近平是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的。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中共中央办公厅1月20日发出通知指出,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

从东北地区到西南地区,从高原边陲到江南水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各部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讨论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入领会批示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从现在抓起,从两会和春节抓起,继续认真、坚决地抓好中央各项规定要求的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刚刚闭幕的北京市两会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落实节俭办会,会场内外没有了横幅、花坛等装饰,代表委员们的餐饮也简单了许多。“总书记批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规定对基层来说太及时了,为基层干部减轻了很多负担。”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王洪钟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年底,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和会议,今年则清静了很多,“干部少了迎来送往,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干工作,这种风气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在上海,不少机关单位取消了联谊性质的招待宴请。对此,正在参加上海两会的代表委员“举双手赞成”。一位列席上海两会的市级机关干部对记者说,“这么多年来,今年春节前是最清静的,终于有时间回家吃饭了”。据悉,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局将组织力量,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辽宁、云南、贵州、陕西、广东等地的党员干部表示,总书记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中要害,“舌尖上的浪费”不仅花费金钱、耗费精力,也丧失了大量思考工作、研究问题的时间。在1月22日开始的辽宁省两会上,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律驻会吃自助餐,严禁到会外吃请。“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热热乎乎。”辽宁省人大代表、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形象地形容如今当地公务接待的做法。他说,丹东党政机关将以约束公务接待为突破口,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人民时评:驱霾的过程也是我们净化自己的过程

如果霾的反复跳踉,让我们开始警惕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的社会责任灰霾,那么,驱霾的过程,也是我们净化自己的过程

“霾”又一次大摇大摆地来了。而且盘踞在中国东中部,流连不去,弄得大家心惶惶、视茫茫,呼吸不爽,情绪很糟。网上也开始出现各种“神吐槽”,诸如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问号:是谁催生了“霾”?

“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温家宝总理的话,恳切地将原因和对策告诉了公众,产业结构的失衡,节能减排的欠账,生态文明的差距,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这也正是中国经济换挡减速、决策层大声疾呼生态文明的要因之一。

很多人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才认清霾的真面目。

一年前的初冬,雾霾接连袭京,人们初识PM2.5。当时有专家表示,“人群对污染的承受力度不同,不能贸然拿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本地的污染程度。”一些城市担心,费尽心力保住的80%的无污染天气,将因PM2.5的介入,锐减至20%„„

决策层选择了坦然面对。环保部公布了PM2.5监测时间表,硬性规定各地必须如期如实公告。不少地方在面对公众质疑时,呈现了从抵触推诿到谦和倾听,迅速采纳合理成分并走向最终决策的过程,而中国人对大气灰霾、PM2.5也从陌生到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上的雾霾在逐渐消退。但是,生态灰霾的清除,却更加任重道远。霾的不依不饶,频频造访,也向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尚存疑虑甚至抵触的一些官员和企业,一再敲响警钟:转不转方式,调不调结构,关系的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的健康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民族命运,政府责任重于泰山,不能向任何人、任何企业网开一面。

同时,若清点霾的成因,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脱不了干系。当我们质疑汽油标准时,脚下却不断地踩着油门;秋天,各地进入秸秆焚烧高峰期,使诸多城市雾霾锁城;春节,鞭炮脆响,在释放好心情时,也在释放令人厌恶的PM2.5„„每一脚油门、每一根燃烧的秸秆、每一串红红火火的爆竹后面,是你是我是他,我们是否也在一边抱怨空气质量,一边不经意地向霾“喂食”,催化并纵容着“霾”?

有媒体人抱怨不知如何向车里的孩子解释“霾”,却忘记了自己正在贡献尾气;有公众人物不断向大家报告空气污染指数,自己的企业在雾霾天却没有按规矩及时停工„„

抱怨是容易的,从我做起是困难的。如果霾的反复跳踉,让我们开始警惕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的社会责任灰霾,那么,驱霾的过程,也是我们净化自己的过程。

第5篇:2019国考申论必考题:归纳概括

距离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称“国考”)还有一段时间,很多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在备考过程中,有一类申论题即归纳概括题每年必考,分值一般是10分或者15分,题型简单,但是得分却不理想,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中针对此类题型进行深层次剖析,为考生锦上添花。

一、夯实理论,明确作答思路。

做任何事情都得讲究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作答归纳概括题也是一样,必须得有方法。讲方法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下归纳概括题的特点与要求,通过特点要求来总结方法技巧:2018年副省题目:“根据给定资料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15分)要求:(1)准确、全面;(2)恰当提炼,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这道题是比较经典的一道题目,我们按照题干要求,遵循材料内容,从成绩、问题、建议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处理即可,这道题目的经典之处还在于考点比较多,考察影响词、问题词、对策词等关键词的阅读方法,做过这道题的同学也清楚,这道题的材料更经典,基本通篇都是答案,这对考生的材料处理能力要求更高。如何作答这道题呢,首先你得学会阅读,利用词、句、段、篇等阅读方法,其次你得知道如何概括,如句子中的总分关系,段落的总分总结构等……;最后你得知道归纳概括题答案需要写成总分结构,分条表述以达到条理清楚的要求等。

二、“归纳”与“概括”的思维

“归纳”是一种推理方法,用于抽象事物,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然后归拢使之有条理,简单来说就是把苹果、香蕉、梨、西瓜放在水果篮子,把牛肉、猪肉、羊肉、鸡肉放在肉篮子……如果把香蕉放在肉篮子就属于归纳不合理的一种思维过程。“概括”是思维过程的一种。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如2017年地市概括城市水系的功能,部分答案“城市水系功能:

一、蓄洪功能。调节行洪、分流下渗、蓄积雨洪等;

二、运输功能。利用运河运输人和日常生活物品……”这其实就是一种归纳概括的思维:整体上“城市水系功能”是一种概括,下面答案的

一、二……是一种归纳,每一条答案中:“蓄洪功能”是一种概括,后面的调节、分流等又是一种归纳,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这种思维方式。

三、归纳概括题高分的本质

归纳概括题在阅卷过程中采用的是踩点给分,我们在作答的过程中还是要追求答案的全面性,这就得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利用材料阅读方法,逐句分析,逐段概括,整体总结归纳最后形成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归纳概括题在国考中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近两年来归纳概括单个题目分值一般是10分,而考生在此类题目的用时一般都在25分钟甚至30分钟,考试得分效率不高,掌握做题技巧就十分必要。此外,归纳概括的思维贯穿整个考试,无论哪种题型都离不开归纳的思维和概括的思维,考生要用心体会,多去练习,最终在这道必考题上,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分数。

历年国考申论命题的三个规律

国考申论大纲中强调,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这两类试卷考察五种能力,分别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如果你有翻阅过真题卷会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几个规律:

规律

一、长篇幅的材料+

四、五道题。材料长短一般在7000-8000字,以案例型、观点型、数据型材料为主,五种题型对应考察的能力,为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申发论述,其中申发论述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作文,考试并不是每种题型分别考察一道,而是有所侧重和灵活性,按照历年考试情况,申发论述是必考题,归纳概括和贯彻执行是重点,综合分析次之,提出对策考察频率相对较少。

规律

二、题干通常会出现“根据/依据/结合材料”的语言表述。这意味着我们的答题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材料为王”。所有答案都来自材料,依据材料,切忌主观发挥。

规律

三、有字数限制。申论答题卡会严格限制作答字数,因此,从大篇幅的材料中精准提炼出要点至关重要。

第6篇:2018高考政治必考十大热点事件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1、“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与通过

【热点概述】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通过。为了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2015年12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起“汇众智,编规划”活动,由国务院牵头,就“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广泛征求民意。

【命题预测】(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党、政府、人大在“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分析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对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意义。更多关于高考政治的资讯请点击:

【答题要点】(1)①党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②政府履行职能,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③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2)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网络征求民意,有利于拓宽民主渠道,提高公民参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2、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热点概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命题预测】(1)运用政党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依据。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是怎样做到与时俱进的。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实现制度创新提几点建议。

【答题要点】(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方向保证。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奠定群众基础。

(2)①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新理念,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③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①实现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优秀传统,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3、铭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热点概述】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命题预测】(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 【答题要点】(1)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力量,增强民族信心,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①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是基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三个必胜”是基于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③人民必胜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4、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热点概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企业用工荒等。为此,党中央着眼长远,完善人口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家庭欢欣鼓舞,但面对孩子抚养和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导致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犹豫不决。

【命题预测】(1)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能够通过影响供给促进经济增长,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此做出解释。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3)运用政府职能知识说明如何打消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的犹豫。

【答题要点】(1)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有效解决劳动力供应短缺问题。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推动企业和产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③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所带来的大量新生人口将催生新的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人口政策应结合人口状况的变化而调整。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合理的人口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调整人口政策,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

(3)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加生养两孩的物质基础。

②政府应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5、用“加减乘除”法推进供给侧改革

【热点概述】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即从过去片面强调需求侧刺激转变到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更加重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上来,并将引发宏观调控的相应调整。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同时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命题预测】(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2)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

(3)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过去片面强调需求侧刺激转变到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更加重视供给侧改革思路的正确性。

【答题要点】(1)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

②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 ②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更加重视供给侧改革,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6、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热点概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不让任何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确保全部贫困县和贫困群众2020年前脱贫,中央吹响了最后的攻坚冲锋。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以区域开发为重点的农村扶贫,已不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精准扶贫,并把民族地区作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扶贫工作有着深入思考,对贫困群众有着真挚感情的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不仅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而且指出,“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命题预测】(1)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我国是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对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意义。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为什么“扶贫必扶智”。

【答题要点】(1)①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针对不同环境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到精准扶贫。

②把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由以区域开发为重点转向精准扶贫。

③把握复杂事物中不同矛盾的主次地位,重点做好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2)①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有利于民族地区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践行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扶智”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教育能够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热点概述】2015年“创客”一词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创客之火,正在燎原”。一年来,国务院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次出台政策,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90项行政审批项目。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

【命题预测】(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创客之火,正在燎原”的市场因素。

(2)联系《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政府应如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

(3)从哲学角度,谈谈学校应如何开展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教育。

【答题要点】(1)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个人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互联网社区成为创客生产要素集聚地、销售渠道,共享科技、信息等资源的场所。

③价值规律(价格供求竞争机制)促使创客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审时度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宏观决策的顶层设计。

②政府切实履行好经济和社会建设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3)①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

②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③教育学生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8、简政放权与政务公开 【热点概述】简政放权,被称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确定,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命题预测】(1)运用政府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如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何重要意义。

【答题要点】(1)①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有限的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②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到职责分工清晰,运行程序规范。③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监督。

(2)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有利于落实市场主体的自主权、主动权,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形成各类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大空间。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9、“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

【热点概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宽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不仅为调速换挡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也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机遇”和“中国方案”。有专家指出,“三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应各有侧重。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应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点推进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京津冀地区由于重工业较多、结构性污染突出等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命题预测】(1)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党中央提出并推进“三大战略”的必要性。

(2)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如何发挥好合力。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并就解决京津冀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答题要点】(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提出并推进“三大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客观要求。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出并推进“三大战略”是党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需要。③实施“三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各国应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合作政策。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中国与沿线各国应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不断推进全方位的合作。

(3)原因:①经济发展方式落后,能源消耗量高,企业发展还没有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创新驱动上来。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特点,一些企业为了局部或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整体与长远利益。建议:①消费者要树立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企业要调节生产要素投入,改用环保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③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支持企业改进技术,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

高考政治必考热点事件

10、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热点概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命题预测】(1)有人认为,屠哟哟的成功是她个人奋斗的结果。请对该观点评析。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应该如何认识和挖掘传统中医药学的现代价值。

(3)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就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答题要点】(1)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屠呦呦的成功得益于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并付出了辛勤努力。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屠呦呦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正是巧妙借鉴中医药古典文献的精华,加上科研团队的支持,她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2)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传统中医药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人们需求的部分,应该保留并不断发扬光大;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过时、落后的,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部分应该予以改造或剔除。

②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和原创,更要立足实践,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不断实现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互相渗透与结合,从中挖掘出更多的现代价值。

(3)①在全球建立类似孔子学院的中医药学校,促进中医药文化文化的交流传播。

②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第7篇:2018考研政治必考热点——“红船精神”

来源:智阅网

热点链接: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

考点链接:1.什么是“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实践。红船见证了党的诞生,因此,人们通常用“红船精神”来概括反映建党时期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2005年6月,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对“红船精神”本质和内涵的科学总结,高度凝练地概括和表达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孕育产生的时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创阶段,面临重重困难,非常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首创精神,需要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需要为人民谋幸福的奉献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构成了“红船精神”的精髓。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激励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毅然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中国革命迎来了光明前途。用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带领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沿着党的十九大制定的目标顺利航行,特别需要进一步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特别需要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所倡导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3. “红船精神”对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保持党的先进性,既面临着新的要求,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世界处于深刻变化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和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创新的思想观念谋划工作,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以共产党人的胸襟和眼界观察世界、判断形势,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韧不拔,矢志拼搏、艰苦创业,努力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

“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继续发扬“红船精神”,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

4. 如何通过弘扬“红船精神”来开展革命优良传统教育?

“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宝库。“红船精神”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其他革命精神的思想源泉和基础。我们在弘扬“红船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要将重点放在宣传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上,以充分展现他们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政治品质和人格风范。

5. 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上面讲解的红船精神的相关内容,是考研时事政治的重要考点,大家要认真学习上述的这几点概念,认真对待。《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热点剖析及命题预测》这本书对大家现阶段的考试帮助很大,要认真学习,好好对待哦。

第8篇:申论热点汇总

申论热点汇总 (一)经济调节

1、关键词:结构调整

背景链接:4万亿投资计划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大动力,但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原有的结构失衡问题,投资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扩大,2008年投资占GDP比重已达57.3%。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产能过剩,就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参考《南风窗》2009年第20期有关数据。)

标准表述:结构调整要把握四个着力点:调整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

一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二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

三是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把发展服务业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

2、关键词:节能减排

背景链接: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绿色经济不仅可以成为渡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

标准表述:

[分析]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绿色经济不但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提振经济,还能有效调整全球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对策]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强化技术创新,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3、关键词:扩大内需

背景链接: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启动了投资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9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将成为下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

标准表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能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拉动内需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扩大消费的重中之重。要改变政府投资热,民间投资冷,公共投资热,私人投资冷的现状。

4、关键词:家电下乡

背景链接: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商务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为稳妥推进,自2007年12月起在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完善、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纳入推广地区范围,共计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保持政策公平,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含三省一市的试点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

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四个增到八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各个省市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需求在这四个产品中选择两个进行推广。

标准表述: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但家电下乡政策与其他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不同之处: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在。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5、关键词:国企改革

背景链接:

温家宝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优化。经过重组,中心企业数目由去年底的142家减至目前的136家。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范围扩大,新增试点企业7家。

标准表述:

企业拥有垄断利润,往往缺乏创新动力。当前,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关键是要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政策,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在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改革的动力来源和阻力风险,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政策,完善管理者的激励与补偿办法,以最大的努力落实改革保障政策,消除困难群众对改革的困惑心理。另外,在改革的规范和监管上加强力度,让更多的职工代表参与企业决策,保证程序公正、手续完备、真实操作,促进国企改革转制成功。

6、关键词:6亿奖励民企

背景链接:

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霍邱县目前探明的铁矿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名列全国第五。为了吸引投资,7月10日,霍邱县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这样一项决议:同意奖励一家名为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6亿人民币,并规定从“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中安排拨付”。决议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去年整个县的财政收入不过7亿多,却奖励当地民企6亿人民币,

标准表述:

政府以公权力之手奖励民企、招商引资,这是政府代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招商引资。事实上造成了本不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的种种经济活动,还有滋生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之嫌。这不仅加重了当地财政负担,还破坏了市场秩序违背了市场公平,让其他企业处于不对称的竞争环境下,利益难免会受到损害。“6亿奖励民企”等同于政企利益捆绑。抛开经济发展与民生福利之类的台面用语,其醉翁之意不过是当地GDP的爆发性成长。这也成为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不惜代价的常态,政府为追求跨越式的GDP增长,随意引进企业,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却对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政府举全体纳税人之贡献的随意补贴与投入等社会付出成本忽略不计。

7、关键词:海外并购

背景链接: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就超过2000亿美元,68%的海外并购以失败告终。而2009年伊始,中国五矿17亿美元现金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中石油拟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出价72.4亿美元收购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的瑞士阿克达斯石油公司,再加上去年中铝斥资195亿美元入主英-澳力拓,四川民企收购悍马品牌达成最终协议……尝试者前赴后继,但其中鲜有成功者的影子。

标准表述:

利用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契机进行海外并购,对政府部门来说,首先要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海外并购行为。既不能因为我们这些年经济实力有了一定增长就盲目支持企业上项目;同时也不能因为外界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舆论,就对一些企业的并购失败产生过度反应,给正常的微观经济行为“浇凉水”。一个总的原则,仍然是要遵循市场化规则,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外氛围。

一是为企业海外并购创造必要的法律环境。要加快建立起与企业对外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海外并购的通报、管理、统计体系。在多双边场合,加快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把保护我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纳入签署双边投资保护的议题。

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政府和驻外机构可利用各种资源,为国内企业寻求境外合作伙伴搭建信息平台。

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商业银行职能,加大对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

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信息沟通、业务咨询和财政金融的政策等。如果是国有资源性企业的大宗收购,还需要国家在资本注入和融资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的政策等。比如,财富主权基金在这种并购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有关管理机构要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海外并购的区域选择、矿产资源的品种和数量选择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指导,在信息的沟通、人才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参与并购企业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在财富主权基金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提高其运作的效率。

8、关键词:征信制度

背景链接:

2006年央行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要是在银行办过卡、贷过款,都会自动在该系统中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信用报告”。

为了进一步增强征信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的透明度,2009年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定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意见包括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将信用报告业务、信用评分业务和信用评级业务等都纳入管理的范围,对征信业务中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均做出了规定。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 意见稿界定了信用信息的范围,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央行还透露,今后个人水、电、气缴费情况、欠税情况等都将纳入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最重要的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此外,信用信息还包括诸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

标准表述:

为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改善我国征信市场机构设置混乱,业务开展无序的现状,并借鉴银行、证券行业的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采用了较为严格的“机构准入”,从机构监管的角度入手,明确征信机构应当采用法人的组织形式,对其设立、业务范围、业务变更、分立、合并,设立、撤销分支机构均规定了行政许可,并对设立征信机构的条件、申请材料、申请和审批程序、高管的任职条件、征信机构的退出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

征求意见稿规范了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信用产品的使用,征信机构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和保密义务等业务准则。在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上,征求意见稿采取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区别对待的原则思路,即除中国征信中心外,征信机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一般必须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而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仅要求征信机构在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时则应当取得其同意。

对信息主体的保护是征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信息主体的保护越有效,越有利于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征求意见稿为防止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不规范或者不法行为对信息主体的权益造成侵害,对信息主体给予了较为严格的保护,不但规定了绝对禁止收集的信息,而且通过对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等增加义务的方式增强了对信息主体知情权保护、完善了异议权,并赋予个人在除征信中心外的征信机构未按要求处理异议的情况下,退出其征信系统的权利。

(二)市场监管

9、关键词:房价

背景链接: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环比数据来看,这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并且涨幅逐月扩大,平均每月涨幅均递增0.2%。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为7900万平方米,较4月增长2.4%,是今年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6月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量增长较快,土地溢价水平较高,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涌现“地王”。

标准表述:

房价出现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价上涨过快,价格泡沫增多。衡量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要看当地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国际上流行的合理标准是3:6;目前,我国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警戒线。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是显而易见的。

二、土地管理弊端突出,腐败与暴利蔓延不止。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商品房开发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房价上涨。政府垄断土地供应一级市场,政府土地收益的高低与成交地价的高低成正比。

三、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实施不力。保障体系的多轨性、保障性与市场性没能良好对接以及保障性住房限定条件多和操作环节多,使得建造和购买程序复杂,极易出现问题和滋生腐败。

10、关键词:六连号

背景链接:

2009年6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区三期B座124套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有网友发现在摇中的6个号码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竟是相连的号码,且均为2009年在硚口区登记。此事件由于网络和媒体的介入很快被曝光。通过调查,这是一起官商勾结,多方利益集团“通力合作”制造出来的买卖丑闻。

标准表述:

事件虽然以部分官员被罢免结束,但此事对政府的公信力和武汉市的城市形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在事情发生后,有关部门还用 “聘用人员”来回避责任,这透露了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公关能力的不足。经济适用房要解决,需要政府相关机构解决体制上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强机构改革,加大政府信用建设,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11、关键词:楼脆脆 楼歪歪

背景链接:

楼脆脆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13层住宅楼于2009年6月27日清晨连根“卧倒”的事件。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庆幸的是,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居民伤亡事故。据悉诱因之一是工地过高堆积建筑土方。

楼歪歪:

8月10日,四川成都“校园春天”小区的业主代表们收到了隔壁“德馨苑”小区开发商送来的补偿建议方案。事情的起因是,7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房微微倾斜,靠在了一起成20度夹角。经过分析,业主们认为是隔壁“德馨苑”小区开挖基坑,影响了“校园春天”小区楼房的稳定性。围绕楼房倾斜原因的鉴定和经济补偿两个焦点,“德馨苑”的开发商和“校园春天”的业主分歧明显。由于缺乏现成的解决方案,对这起被网友称为成都“楼歪歪”的事件,双方只能一步步摸索出路。

标准表述:

前有上海“楼脆脆”,后有成都“楼歪歪”,楼房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今相关部门制定的房屋质量标准偏低,只要不影响整体使用,许多有瑕疵的房子会被认为是合格。在真的出现了质量问题,维权更是艰辛和苦涩。鉴定机构的选择,对责任方惩罚性赔偿的获取,法律上又存在无数盲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加快推进信息系统的扩面和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逐步完善以季报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项目建设。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订工作,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抓紧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修订。

12、关键词:《食品安全法》

背景链接:

2008年9月11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被披露。随后,伊利、蒙牛、光明等各大牛奶都被查出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一时间,引起消费者极大的忧虑,老百姓“谈奶色变”。

2009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有:豆芽用“漂白粉”漂白,鸭子用工业松香来褪毛,还有之前曝光的用“洗虾粉”给虾美容等等。所用的加工手段均为食品生产不允许使用的,因为它们会对人体产生各种毒副作用,比如损害肝肾功能、引起致癌效果等

2008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并于2009年6月1日实施。此次食品安全法修改的重点是如何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三鹿奶粉事件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问题,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包括: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摊贩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食品召回制度、食品检验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

标准表述:

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绝不能以损害人民健康、甚至牺牲职工生命来换取增长,谋求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鲜明的立场、严明的纪律、有力的举措。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要切实加强对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食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

(三)民生政策

13、关键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等高官也多次发表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言论。发改委也就“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诸项改革可能于今年内陆续出台。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的调节,将会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标准表述:

我国分配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二次分配领域,百姓劳动收入增长赶不上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国民财富向政府倾斜;在一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企业财富向资本倾斜。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不仅是从根本上刺激内需和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4、关键词:绩效工资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表述: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所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以及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其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

15、关键词:限薪令

背景链接: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国企高管收入与职工和其他社会群体收入的差距就是公众热议的话题,2009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尽管没有美国版限薪令“50万美元”这样的具象规定,但这份被称为中国版限薪令的文件首次明确规定国企高管基本年薪与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以更为变通的方式规定了高管薪酬的上限。

标准表述:

落实中央六部门《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国企高管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有关原则,有利于杜绝国企经营者随意自定薪酬的现象。新办法规范了国企高管工资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年薪确定的依据、绩效年薪相对于基本年薪的比例、股权激励的规范办法、高管薪酬监管权责等,但并没有解决国企高管拥有自定薪酬的权力。如果国企高管依然拥有自定薪酬的权力,那么对国企高管薪酬的规定可能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所以改变根本还在于深化国企改革。

16、关键词:税制改革

背景链接:

诞生于15年之前的分税制同其赖以依存的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相匹配现象,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国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公平正义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的情况下,进行税制改革,显得尤为紧迫。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进行积极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新一轮税制改革加以贯彻的,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

标准表述:

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方案中,增值税的改革方向,被界定为由所谓“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简称为“增值税转型”;而个税改革,不要只盯着起征点,而是要实行综合所得税制——以个人申报为基础,将其所有来源、所有项目的收入加总求和,一并计税;至于燃油税,要实行“规范养路费”和“调整消费税”并举。在公路养路费等相关收费的基础上强化制度规范并纳入法制框架;对物业税和遗产税的征收也要提上日程。

8

回答者: 今儿个有雨 - 一级

上一篇:进展情况汇报督查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之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