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毕业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药剂学毕业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为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国际药学环境,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药剂学双语授课的开展势在必行。通过确立药剂学双语教学理念和目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等,分析当前药剂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结合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具体解决措施,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药学人才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第一篇:药剂学毕业论文

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摘要:为了探讨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书面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2008和2009级药剂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对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教学内容;建议

作者简介:孙琍,女,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剂学、药物制剂技术、医药物流。

“实用药剂学”是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剂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现了药剂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毕业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内容,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对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的近百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研,以探讨适应目前学校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在调研过程中,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岗位对本专业本门课程的需求,对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资料和方法

(一)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学校2008、2009级药剂专业毕业生,无显著性差异。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7.83%。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为书面问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剂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就业单位、岗位、课程教学相关信息,以便较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药剂专业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及对“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

二、调研结果

具体调研结果如表1-表3所示。

表1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

单位类型学生人数比重(%)单位类型学生人数比重(%)

制药厂3033.33医院44.44

连锁药店2831.11药品研发公司22.22

医药公司2628.89

表2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覆盖的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群学生人数比重(%)职业面向学生人数比重(%)

西药生产3033.33医院药房55.56

药店经营2831.11药品质量管理55.56

医药商品营销1617.78中药生产22.22

医药物流1415.56

表3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所覆盖的岗位

岗位学生人数比重(%)岗位学生人数比重(%)

制剂生产操作2426.67药品研发22.22

药品零售2325.56药品检验22.22

医药商品销售1415.56临床调剂22.22

仓储与配送1314.44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目前“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药剂学学科主要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两部分内容。由于学时数有限而教学内容较多,以往“实用药剂学”的学习以制剂学为主,课程教学中始终突出制剂技术的学习,特别是工业药剂学的内容讲得比较多;而调剂学的内容,如合理用药、处方调配等通常讲得很少,最终导致药剂专业毕业生掌握的药剂知识不够全面,尤其是在社会药房工作的药品零售的从业人员,显得知识单薄且不能很好地参与药学服务。[1]121

(二)“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岗位分析

以上调研表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制剂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主要就业岗位为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这就提示我们,未来“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主要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相对接。

(三)“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职业标准分析

以上调研表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是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分别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因此,应参照以上两种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从“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所对应的岗位、职业标准来看,“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制剂和调剂两大部分,至少应涵盖表4所列的四大部分内容。其中,制剂生产操作、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为以往药剂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合理用药、处方调配在以前的教学中鲜有涉及,今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并重点学习。

表4“实用药剂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应涵盖的知识与技能

序号应涵盖的知识与技能学科属性对应职业岗位群对应岗位对应职业标准

1制剂生产操作制剂学制剂生产制剂生产操作药物制剂工

2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制剂学制剂生产制剂生产操作药物制剂工

3合理用药调剂学药品经营药品零售医药商品购销员

4处方调配调剂学药品经营药品零售医药商品购销员

四、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建议

(一)课程目标设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处方及处方调配、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等知识与技能,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制剂生产与药品零售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考取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打好基础;在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科学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服务。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课程内容选取应与职业标准对接,符合学生实际。内容应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重视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教学,实训、实验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2]

(三)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临床用药实际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药房的逐步规范,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人员正面临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消费者)为中心”。能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已成为社会药房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而指导合理用药、处方调配已成为对药房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未来的药房工作者不仅懂得药物制剂知识,还要与临床用药实践联系,与工业化生产相联系,及时掌握新技术。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指导合理选用不同剂型药物,在生产中能够科学合理研发新剂型。[3]

(四)课程内容建议

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建议本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药物制剂概论篇,包括药、药品、制剂、剂型等基本概念的讲述,以及GMP、GSP、药品标准的学习;第二部分为制剂生产篇,将各种剂型按形态和制备方法相结合分为液体制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半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气雾剂、中药浸出制剂,介绍各种剂型的概念、特性、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单元操作及其设备等,为学生未来从事制剂生产工作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合理用药篇,主要学习制剂配伍变化、处方及处方调配以及药学服务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未来从事社会药房药品经营工作奠定基础。[1]122

参考文献:

[1]郭允,白杨,张晓红.药剂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9):121-122.

[2]任蓓霞.药剂学教学改革之体会[J].职业技术,2009(10):30.

[3]洪怡,严冬梅,薛大权.医学院校药学专科药剂学课程改革浅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2(26):149-150.

作者:孙琍

第二篇:《工业药剂学》教改初探

摘要:工业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药学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作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此,本文对工业药剂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工业药剂学;药学教育;改革;实践能力

药剂学作为培养新世纪医药专门人才的主干课程,在药学等相关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工业药剂学是在药物制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材料科学、机械科学、粉体工程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工业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为了提高工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为医药工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药学教研组就如何让药剂学理论与工程知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

工业药剂学是在药剂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剂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制剂生产的单元操作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和实际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但就课堂教学而言,内容非常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采取图片与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设备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如在粉体学章节的教授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十分枯燥,公式理论偏多,而实际应用实例偏少。我们就采取从各种渠道将一些直观的磨粉设备、传输设备和储存设备等用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并就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有利于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了避免出现教师一个人“炒冷饭”的场面,我们就一些具体剂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书本和文献,了解制剂的配方、设计方法和制备等过程,以3~5人为一小组,到课程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只是在旁边讲解和引导。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让同学们丰富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

二、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重复老师讲过的内容和步骤,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打分。该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虽然我们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先实验,后报告”的实验程序进行了调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虽然老师在每次实验前都对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进行检查,由于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无法把此事落到实处。实验课进行过程中,尽管教师已经把实验操作步骤、方法等都写在黑板上,并且逐一讲解,但仍有不少学生由于事先没有预习实验,不知道该怎样着手操作,多次发生放错试剂、用错仪器等现象。实验完毕后,通过查看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内容雷同的报告。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实验前的预习作业,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动作的规范和对出现一些问题的分析解答。比如缓释制剂的制备及释放度测定这一实验,我们让学生自己先去查阅文献,总结一下主要有哪些缓释剂型以及其缓释原理,对缓释制剂处方中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随时对一些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实验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互相对对方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该制剂的原理、制备工艺和性质检查等方面的知识。下次实验前,通过抽查几位学生,叫他们回答上一个实验报告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报告写得很好,但问题回答不上来,实验成绩照样很差。通过实行这一手段,有效杜绝了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的现象,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工业药剂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规范、独立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教学与工厂实习参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无论你怎么增加实验内容,始终和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距离。而对工业药剂学来讲,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理论教学与工厂实际相结合,我们在短学期中都会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工厂参观实习,让他们熟悉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助于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相关实习内容的了解,我们在具体的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安排了与工厂实习内容相关的设计性实验。例如某工厂主要生产阿司匹林片剂等相关产品,我们在安排实验内容时,开设了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剂型的选择和制备等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习前对相关药物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制备、质量控制等原理。如此一来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对于课本知识从实验室到工厂实际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药品实际应用的结合,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工厂参观实习后,同学们发现工业药剂学一点都不枯燥,原来很讨厌该课程的一些学生也渐渐的转变了想法。他们通过与工厂师傅的交往和沟通,增强了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也会请一些工厂的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来举办讲座,将工业药剂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动态,如新药物及剂型的开发,社会关注的药学方面热点等问题,将讲座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加深了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理论、实验教学、工厂实习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相结合,从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到生产工艺和设备,多角度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工业药剂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仅是我们对工业药剂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探讨和总结。鉴于我们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时间不长,经验还十分有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多多努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药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燕,王永理.《药剂学》教改方案及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39-42.

[2]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3]王勤,李华文,彭新生.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南方医学教育,2009,2:25-26,29.

基金项目:浙江省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和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J12008)资助

作者简介:董华平,(1977-),男,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制药与药剂学。

作者:董华平,王巧映,胡六江,沈润溥

第三篇:药剂学双语教学授课模式浅析

【摘 要】为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国际药学环境,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药剂学双语授课的开展势在必行。通过确立药剂学双语教学理念和目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等,分析当前药剂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结合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具体解决措施,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药学人才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药剂学;双语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辽宁医学院教改研究项目“药剂学双语教学授课模式的实践探索”(编号:YA2013033) 的研究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我国世界地位逐步提高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从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向国际化综合型人才转变,其中双语教学无疑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流行趋势。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随着新辅料、新剂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制药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发展地位与发展方向,许多大型药企已经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同时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众多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着眼于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始了来华投资及合资建厂。在这种发展趋势影响下,开展药剂学双语教学,把握市场行业发展形势,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是药剂学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药剂学双语教学的理念与目标

为了适应21世纪药学人才与世界的快速接轨,开设药剂学双语课程的核心理念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使我国的药剂学事业发展紧随国际药学的发展方向,快速获取国际药学领先领域信息。药剂学双语课程的开设旨在基于学生系统学习药剂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方向双语交流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具有独立承担或团队协作能力的国际化综合型药学人才。基于此,药剂学双语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为:打造一支年龄梯度合理、学历结构科学、教学科研优异且具有良好外语水平的教师教学队伍。在常规授课基础上,引入国内外药剂学教育及科研的先进理念,采用双语交叉模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通过逐步提高英语授课的比例和国际先进领域药学知识,培养学有所长、视野开阔的国际化药学人才,以适应未来药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 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授课教师口语培训和专业外语学习,以提高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并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锦州医科大学(下文简称“我校”)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所有任课教师均要求加强口语培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在掌握药剂学前沿知识的同时,注重第二语言的表达。目前,主讲教师全部具备药剂学专业英语和药剂学双语课程授课能力,并且具有优秀的教改项目研究背景和教学科研能力。

2. 课程设计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药剂学”相关教学项目及试验项目,在讲授过程中逐步、适当地增加英语授课时间比例,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听力及理解能力、药剂学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为后续药剂学双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锦州医科大学已针对药学专业大二学生开展了药学专业英语测试,成绩较为理想,为新一轮双语授课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已经通过双语授课获得国外药学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对该种授课模式也表示了认可。

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能够提供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通过课上分组讨论、课后分组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药剂学和专业英语的兴趣。采用案例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针对中文授课中提到过的处方设计、工艺原理等单纯性理论内容,在英文授课时均转换成易懂的实验具体内容,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转变为主动思考,并且能够快速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在明确需求的驱动下去积极地探寻相关未知领域知识。同时,教研室启用了在线答疑流程,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建立在线讨论QQ群,教师就教学难点与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且将“药剂学双语授课体系”相关的讲义、课件、实验设计、实验讲义在群内共享,使学生能够提前预习,做好复习,快速有效地获取并掌握课程知识信息。

3. 教学素材选择及课件设计

药剂学双语授课不仅仅是简单的英文翻译,单纯枯燥的英文翻译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双语授课内容的选择既要包括传统药剂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又要丰富所学知识的应用性与接受性,而并非简单的全英文授课。教材的选择一方面应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外药剂学接轨。在传统药剂学教材应用的基础上,适当添加国外原版书目,并及时补充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拓宽学生的视角和思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应在不减少教学信息量的同时增加英文比重,并以动画、视频的动态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目前,药学专业学生所用教材系近五年优选英语文献汇编及校内专业教材,教材的编撰主要是对原版教材进行筛选和合理取舍,在充分比较分析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编选而得,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及收集科技信息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和督促自身英语素质的培养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目前,药剂学课程的主讲教师队伍年纪较轻,英语水平优秀,但由于团队过于年轻化,在授课过程中遇到问题可能存在解决不及时、处理不恰当等问题,此时需要优秀的教师骨干及时纠正指导,确保双语授课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2. 学生接受能力的预判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在双语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及团队应整体把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课程之初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良好预判,并及时制定符合预期的教学大纲,在授课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并听取课堂反馈,以保证学生不漏听,不疏离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而达到双语培养的目的。

3. 教学计划的动态性

区别于普通汉语授课,双语授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国际化接轨,由于国内外药剂学发展迅猛,涉及的新技术、新剂型更新较快,专业性较强,因此制定短期的教学计划不能够满足学科长期发展要求。教学团队应在合理编写教学大纲、开展正常教学基础上,在短期教学之后通过调查反馈、文献检索等信息收集方式,对双语授课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开拓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学习案例,以保证学生了解国际药学发展趋势。

四、展望

在人类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以及药学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双语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可以弥补学生大学期间较少接触国际药学前沿知识的缺陷,不仅使学生有效掌握先进的药学前沿知识,同时可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为自主研发新药提供良好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扬,孙芸,陈喜华,张学农.药剂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2,28(1):37-39.

[2] 毛世瑞,等.新形势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J].药学教育,2011,27(1):28-30.

[3] 储茵,刘盛全.普通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4):110-114.

[4] 赵洁,刘中秋.药剂学教学改革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65-167.

[5] 刘颖,冯年平,林晓,赵继会.药剂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6,32(1):53-55.

[6] 王寧,王汀,金涌.不同教学方法对于本科生“药剂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5,19(3):600-602.

[7] 张磊.双语教学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22-123.

(编辑:秦俊嫄)

作者:史一杰 刘娟 吴超

第四篇: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本文总结了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具体方法,通过改进药剂学实验指导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药剂学学科的专业综合素质,努力培养既掌握药剂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药剂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

1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

药剂学是以研究药物成型制剂,确保制剂质量优良为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因药剂学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其实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占有较重的地位,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加以验证,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传统的药剂实验教学大多以实验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实验报告的模式进行的,并不能完全实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在此教学现状下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联系我国现阶段药剂学教学的情况和存在的不足,结合药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原则,笔者总结性提出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应将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个体实践,改变传统被动教育方式,形成以培养思考型、创新型学生为中心任务的素质教育作为最终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亦与贯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国家人才培养要求达到一致,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引导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的药剂学实验教学体系。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2.1 改进药剂学实验指导方式

药剂学传统性及经典实验都要求多个学时的学习实践,单纯依靠老师课堂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及重点,传统的实验教学试图通过上交预习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及步骤等有初步的系统了解,以便避免实践时常发生的基本错误,但教学结果并不如人意,常出现学生为完成任务单纯重复抄写现象,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针对此现象,今后在上交预习报告的同时教师可针对实验课的具体时间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对老师板书的实验步骤进行重复,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仍不明就里,甚至不明白该实验课的原理及意义,一段时间后对实验内容记忆模糊。为杜绝此现象,在实践操作前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讨论设计实验工艺流程,课上再与经典实验进行对比,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每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实验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如有个别同学操作出现问题亦可组织同学随时讨论分析,避免他组产生不必要的错误重复,提高实验结果的成功率。

2.2 多手段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采用老师板书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学生参与度低,易使同学失去学习兴趣。因实验室环境受限,不能做到使每位同学均可看到老师上课讲解时的具体操作演示,出现同学听课困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多媒体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学习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汲取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经验,将多媒体引入到实验教学中,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再现情景,便于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仅限于掌握小型试验,缺乏对工艺大生产流程的了解,老师组织带领学生参观药厂制剂的生产,对药物制剂的制备全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可提高学生对药剂学科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2.3 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机械性重复实验方案和步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科研素质。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变验证性实验为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强调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

前期实验教学主要以基本技能性实验为主,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基本仪器设备的训练与应用,训练内容包括称量、加热、回流、超声、粉碎、过筛、混合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内容涉及药剂学或与之相关的实验。学生在掌握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等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再经教师指导确定后,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发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处方设计、质量控制的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此外,为对药剂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安排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强化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4 加大实验经费投入

药剂学实验中剂型制备依赖于各种仪器设备,实验室设备简陋,缺少胶囊填充机、包衣机、制粒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会给药剂学的实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尽量选购一些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新型设备,供实验指导老师演示教学的同时亦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汪效英.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1-53.

[2]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13,19(1):58-60.

[3]申茹,邢盛茹,秦义.浅析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方法[J].高校论坛,2010,(7):65,110.

[4]倪丹蓉,吴宝祥,裴海清.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07,1(1):97-108.

[5]汪效英.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医科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1-53.

[6]陈新梅.问题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3(8):1047-1049.

作者简介:顾小芬,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 213162

作者:顾小芬

第五篇: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摘 要】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药剂学实验更是整个药剂学的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药剂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并运用理论课程的知识来发现、分析、解决各种问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很多不足,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综合素质。所以,针对一些不足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 在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考核方式、实验基本操作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辽宁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G2016YA0007);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编号:PJHYYB15066)的研究成果。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这门学科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实践上,它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实验教学对于药剂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药剂学实验作为药剂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对药剂学理论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观察现阶段的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也可以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现如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基本技能越来越重视,社会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之间的协调能力外,应该更加的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药剂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学校一直使用的传统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不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药学人才。

1. 实验教学模式陈旧、落后,缺乏创新

我校药剂学实验课上一直使用的为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属于理论课,授课的过程主要为教师来讲解,学生不经过思考直接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下,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而且往往达不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目的。并且很多的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那些实验所涉及的制备工艺及处方等方面已相当成熟,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就会导致学生缺乏探索的精神,自主思考能力也较差,对整个实验的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学生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比更重要,并且在实验课上得不到实效,因此很多的学生对于实验课不够重视,而且学生对于很多验证实验的实验结果也有所了解,所以很多时候对实验也缺乏兴趣。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先规范地给出实验的处方、用量和操作步骤等,然后学生就按照教师所给出的处方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做起实验就像是在机械地执行任务,实验过程中并不认真,实验操作也毫无章法,最后的实验结果也不如预期效果。学生根本无法从实验中获得经验,而且他们所认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统一,动手能力也没有提升。

2. 实验方面的教学内容陈旧和单一

伴随着医药的科学方向的快速发展,必然会要求药剂学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互补,药剂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剂型制备处方以及工艺参数等的研究,同时也逐渐地向其他方面拓展,包括了制剂前的药物研究、新型辅料的开发、新剂型的研制到制剂后的药效学评价、药动学研究等的一体化综合研究,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内容缺乏新剂型、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内容。学校的实验内容设置较为单一,这些验证性的实验还总是局限于一些比较老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煎膏剂、颗粒剂等。实验的内容陈旧,实验的形式单一,实验的方法落后,并且只是研究传统剂型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并没有将药剂学与其他的分支学科的内容相融合,也影响了药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带领学生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脚步。

3. 目前实验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我校药剂学实验是以学生上交实验报告这种形式进行成绩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体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使学生认为该科目过于简单,容易应付。由于实验报告的内容太过模式化,很多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不同的部分可能只有实验数据和思考讨论,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学生间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甚至会有编造实验数据的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也束手无策。学生的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对这门课程的轻视,也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更是没有诚信的一种体现。很多学生会认为写完实验报告本门课就结束了,并不会深入地思考实验相关的问题,这种考核方式也对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的能力和分析实验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的能力没有任何的帮助。

二、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应该吸纳药剂学前方的发展因素,积极地改进,提高药剂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针对上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应该对药剂学实验的教学进行改革,以便于为药剂学知识的更深入的学习提供帮助。

1.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验证性实验与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模式转变。综合运用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兼顾验证和设计性实验,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并向学生提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并查阅相关药物的理化性质、用途、常用剂型、剂量等相关问题,并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思维中预先演练一遍该实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本,图书馆相关书籍以及相关的数据库中的知识的利用率,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并养成了学生查阅文献的好习惯。查阅相关文献后,通过知识的储备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要求学生写出一份自己的实验方案,每一步都要具体的思考并整理出来。在设定实验方案有多种思路时,分析比较出每种方法的优点与弊端,选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也可以让学生来实验室了解相关的仪器试剂等试验用品,思考自己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案,在教师的参与下选出该组最佳的实验方案,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修改、完善该实验方案。从实验开始前查阅文献的准备工作到最后决定实验方案的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于该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积极性。

2. 实验内容的教学改革

就目前各高校来讲,药剂学的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多加入一些设计性的实验,在学习过一些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实验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面临设计性实验时会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药剂学实验的知识。本校的实验课已经加入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加入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之间更好的协作。但是,本校设计性实验的技术、工艺等都比较传统,传统的药剂学实验的内容,如颗粒剂、片剂、乳剂等,都只停留在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的层面上,缺乏新剂型、新工艺内容、新技术,缺乏创新模式,实验的综合性与设计性都不强。药剂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可以掌握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药物剂型的设计、药物制剂的制备,了解并掌握药物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鉴定评价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剂型如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定时定位释药系统等已经逐步地上市并且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所以,新的技术、剂型、工艺等的加入更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将对药学方面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考核方式选择的多样化

目前,传统的药剂学实验的考核方式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课表中药剂学实验与药剂学分虽然分为两个课程,但是药剂学实验课与药剂学相比在所占学分、授课时长等方面相比要少很多,所以学生会认为药剂学实验成绩的好坏不会对学习药剂学本身造成影响,因此便会更重视药剂学的理论部分;其次,传统模式教学下的实验报告极其相似,这样的实验报告参考价值并不大,也无法体现出学生实际的实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提升实验课的地位,使实验课可以摆脱学生心目中理论课“附属”课程的形象,也应该加大药剂学实验的考核难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难度。传统的考核模式太过单一,只看实验报告评分,学生的成绩没有太大差距,所以考核方式应该更多样化,考核方面应该还包括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程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书写规范、思考题的回答、仪器的整理与摆放、台面的整洁和卫生以及出勤率等方面。另外针对设计性的实验还应该加入资料的查阅、处方的设计依据、制备工艺的筛选原则等标准。所以,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清洁和出勤等方面都可以占一定的分数比例,这些新加入的部分更能体现学生的认真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期末也可以设置相关考试,比如可以让学生抽签选出本学期做过的某一实验,然后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因为实验课没有期末考试,所以很多学生会认为完成实验报告就可以了,关于实验中不懂的地方和一些细节也不会深入的了解思考,期末加设实验考核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认真地理解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结语

传统的实验教学很难真正地培养出现当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说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十分重大的意义。只有正确认识教学改革并且将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药学人才作为药学教育核心任务,在总结归纳出本校教学方面的不足和借鉴其他高校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思考、认真探索和改进,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出学习应有的主体作用,才可以使教学从层次、内容、形式等方面逐步趋于完善,才有利于实现从传统知识的教育向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的素质型教育的转变,帮助学生早日适应药学的实践工作,并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提供了保障。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思考、探讨、改进,才能使药剂学的实验教学逐步完善,达到与时俱进,最终真正地达到能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刘扬.药剂学实验与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郝 婵)

作者:刘宇 陈立江 李丽

上一篇:医学社会学论文下一篇:医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