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恳谈会制度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村务恳谈会制度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村务恳谈会制度范文一:

为推进村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效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促进全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制定村务恳谈会制度。

一、村务恳谈会的主要内容

1、全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2、拟发展的重大村经济项目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

3、财务收支及集体资产经营使用情况。

4、有关制度的制订及落实情况。

5、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二、参加人员

村务恳谈会的参加对象为本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村村的市、县、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三、基本程序与步骤

1、召开村务恳谈会前,村两委班子要深入群众调查摸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摸清一定时期内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可以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同时可向有代表性的群众发放《村务提案表》。

2、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确定恳谈会的议题,并围绕恳谈会议题起草工作报告,对群众提案认真进行梳理,形成答复意见。同时,根据村的实际情况确定恳谈会议题、举办时间、地点,并通过广播、公告、村务公开栏张贴等形式,向群众公告。

3、村务恳谈会由村党支部主持召开,主持人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恳谈会开始前,先由主持人说明会议的主要议题及有关内容,再由领导做工作报告。然后参加恳谈会的人员依次提问。主持人要根据议题把握讨论交流的重点。对关系村发展的问题,应着重围绕如何科学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等环节展开充分讨论。恳谈会要有足够的时间,并要维护好秩序做好记录。

4、恳谈会结束后,村两委班子要及时召开会议,针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制订解决的方案,落实措施,明确解决的期限,并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在一个月内报镇党委备案。

四、村务恳谈会的召开时间。村务恳谈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安排在年初、年中或年终进行,有条件、村民民主意识强的村可每季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村务恳谈会制度范文二:

政务、村务公开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基层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对政务、村务公开的要求,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式。便于广大群众更好地行驶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监督。为更好的发扬民主,规范政务、村务制度,使政务村务公开走上良性化发展,现将我镇政务、村务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江口县以西,东经10××2度,北纬××0度,距江口县城20公里。303、305省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通往铜仁地区西五县的“咽喉”,是江口县粮食、畜牧、烤烟主产区。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千米,辖×××个行政村×××个社区委员会,有×××个村民组,×××户,×××人,有耕地面积1169公顷,其中:田××3公顷,土××7公顷,森林覆盖率×××。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财政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年均增长×××和××5%。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政务、村务公开的监督与领导,**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徐建福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军祥为副组长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把政务、村务公开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镇村干部的重要依据。贯彻实行政务、村务公开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政务、村务公开的认识,增强对新形势下的对政务、村务公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好,抓出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的政务、村务公开,健全和完善政务、村、政务公开制度,镇党委、政府把财务公开作为政务、村务公开的重点。

(1)完善各村政务、村务公开墙面。全镇9行政村和×××个社区全部能做到“村务、财务、政务”三公开,全镇除社区一处只有×××个固定公开栏外,其他9个行政村都有固定公开栏×××个

(2)完善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内容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焦点和国家有关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特别是国家关于解决的“三农”问题,计划再生育对象,低保对象,困难户,财务、粮食直补情况等,公开墙报,都开设有点题公开和回音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各镇直机关、行政村今年一年来都出刊公开四期以上,并保留有原始资料和相应的图片,一年来政务公开10期、村、政务公开40期、各站、股、所公开35期。

(3)规范政务、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各村今年对所办实事采取承诺制度,每年对本村的工作要有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实施人,经村支两委决定的决议进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村、政务公开与政务公开衔接配套,做到村、政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内容有应对性、目标一致性,反馈有统一性。规范了政务、村务公开的形式,公开时间和基本程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了固定的村、政务公开栏,根据公开的内容时效性的不同,分别进行长期、定期及时公开。对公开程序进行严格把关,多方面收集和听取群众提出或反馈的意见,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整改。4)健全政务、村务公开领导监督机构。镇、村相应成立了政务、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领导小组和理财小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处理群众意见,对不履行职责的坚决给以严肃处理。监督政务、村务公开的各项工作。

(5)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群众的决策权和管理。镇政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明确村级决策和管理的形式,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移交管理制度和村民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

(6)进一步加强对村、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我镇村、政府务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机制,健全领导体制,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不足之处

1、少数干部认为抓政务、村务公开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大张旗鼓、大动干戈,花费许多精力不必要要小题大做。还有极少数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报有抵制情绪,对公开不热心、不愿意、消极对抗。

2、在政务、村务公开中有时不能按时公开、全面公开。

3、部分群众还不热心,对政务、村务公开淡漠,使政务及村务公开不能得到群众的有力监督。

4、虽然扩大了公开形式,但因地理区域的限制,仍有少数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政务、村务公开的情况。

总之,我镇的政务、村务公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充分发挥民主,让人民群众行驶民主权利,管理自己事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镇党委、政府和上级的要求还很远,我镇的政务、村务工作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在经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倍努力,为进一步搞好我镇的政务、村务公开多想办法,进一步完善各中机制,为切实做好密切党群关系,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和促进我镇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倍工作。

**镇人民政府

**年11月18日

上一篇:中职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简析少年的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