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职就业指导促进高职生职业发展的作用分析(一)有利于高职生道德素养的形成高职就业指导的实施对促进高职生思想道德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思想教育指导时不仅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内容,也要有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教育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就业指导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就业指导论文 篇1: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还要以加大与企业结合的力度为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更好地促进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具体包括:基于自身实际,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基于企业需求,增加就业指导服务中的实践指导;引入企业优秀员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团队的建设;参考企业考核机制,完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设路径

目前,职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高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而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主要就是服务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文章将从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一、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意义

构建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还要以加大与企业结合的力度为主要发展方向。对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探索,可以分析目前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了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合理评价当前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实施效果;在评价建设及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可以促进高职职业指导服务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向学生传授更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因此,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以及满足符合就业市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建设不完善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体系,不仅仅是对学生简单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对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个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校企结合的发展理念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校企合作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来进行建设,而是仅仅执行了其中的一部分。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了一些职业生涯课程,部分高职院校则只进行简单的就业指导教学。这已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将会严重制约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二)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

在校企合作發展的背景下,目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采取理论指导的方式,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践指导机制,学生容易出现对实践工作缺乏认识的状况。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仅有23%开展了实践指导,77%的高职院校仍然采取传统的理论指导教学方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呈现出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将会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因为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实践技能的学生,而不是只具备理论知识的学生。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就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不会获得企业的认可。所以,高职院校要高度关注就业指导服务缺乏实践指导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教师团队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任何学科的基本知识,都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学质量就会大大下降。因为学生对于就业知识的了解,要远远落后于教师,并且也没有教师的基本就业经验。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十分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都是业余兼职的,不仅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就连基本的理论知识结构也不健全;还有一部分是临时被指派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根本没有投身就业指导服务的长远打算,自然不会用心钻研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部分专业知识匮乏的学校,更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如果教师团队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必然影响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既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针对目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就业指导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

最终的评价和检验结果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最能体现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成效。科学的考评机制不仅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合理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一个科学检测。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针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科学评价机制,部分构建了评价机制的学校也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设置,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主体比较单一、考核方式比较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不但会严重影响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直接判定,不利于对学生真实能力的检验,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五)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教材

有效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的开展,需要以优质的教材作为载体。但是,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有67%的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指导服务时所使用的教材并不符合目前的教学需要。大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所选用的教材存在对当前就业形势掌握不全面、内容比较陈旧、信息比较滞后并且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使学生的发展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关注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教材陈旧、落后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新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基于自身实际,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明确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之后,就需要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具体来说,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彰显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从整体层面上确保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学校的发展趋势,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其他学校就业体系建设的成熟做法,互相取长补短,在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上少走弯路,下大力气进行更高层次的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最后,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部课程建设上,尤其要关注和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因为就业课程必然要进行实践锻炼,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就业准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的压力和挑战。总之,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实现就业指导体系的整体规划、科学发展。

(二)基于企业需求,增加就业指导服务中的实践指导

在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结合当前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企业发展实际,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对就业指导的认识,既不偏废理论指导,也要增强实践指导,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为二者设置合理的比例,提高学生对就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其次,高职院校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时,要结合企业的招聘条件,对学生进行相关就业指导,通过分析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从而更好地指引学生有效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推进其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最后,在进行实践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参观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发掘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最终促进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闭门造车,是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只有不断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并且以企业的发展实际为构建标准和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真正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引入企业优秀员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团队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必须要引进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必须对教师的就业指导常识以及基本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全面的考核,保证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并且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有效的帮助。其次,高职院校要对学校内部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化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引入企业优秀员工,帮助就业指导教师更好地了解目前就业市场的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他们的就業指导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就业实际,真正对学生就业实现有效的指导。最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之间要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通过进一步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互通,实现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的分享,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学习和选择。尤其是在构建基于校企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实现就业指导教学的质量提升。

(四)参考企业考核机制,完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考评机制。首先,在建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教学考评机制时,不仅仅要考查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还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表现能力。因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是直接面向市场需求而进行教学的,如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就无法实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所以必须要坚持综合性的考评机制。其次,在考评方式上,学校不仅仅要坚持传统的书面试卷知识考评,还要进行实践技术考核。对于学生就业来说,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实践能力更关乎其今后就业的成败。因此,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进行测评,促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科学培养。最后,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参考企业考核机制。因为高职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的高低最终要由用人单位来评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实现就业,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培养出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其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才可以说是科学的。

(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

为了更好地推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科学地选择就业指导教材。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目前社会的就业发展趋势,分析教材中是否对最新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否设置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对比选择出最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职业指导教材。其次,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与自身的发展实际以及专业设置相结合。要尽量选择内容与本校的专业设置相关或者相近的教材,这样既可以保证与职业课程相联系,又可以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进一步结合相关企业的发展实际,将企业的发展需求作为学校教材选定的部分依据,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无论是整体的设计还是具体的实施,无论是外部的条件保障还是内部的团队支持,都需要结合当期的社会实际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进行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保证其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发锦.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选择与创新[J].高教论坛,2014(6).

[2]朱生玉,陈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9).

[3]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4(5).

[4]闰瑾.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与服务[J].世界教育信息,2013(10).

[5]赵明民.关于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

作者:许建国

高职就业指导论文 篇2:

关于高职就业指导的有效实施探索

一、高职就业指导促进高职生职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高职生道德素养的形成

高职就业指导的实施对促进高职生思想道德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思想教育指导时不仅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内容,也要有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教育内容。在思想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同时思想教育的开展要植根于传统的文化教育中,要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将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有机结合起来,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要解决现阶段高职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道德培养的诸多问题,以高职就业指导的实施,促进高职生道德素养的更好形成。

(二)有利于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更好提升

1.有利于学生对法律政策的理解

有效的就业指导首要的前提是对相关政策、法律的有效指导,在就业指导实践中,如果学生对国家的一些相关就业政策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势必会比较盲目。就业指导的实施可以很好地解决好这个问题,通过就业指导对相关政策的培训和讲解,学生对于一些就业的政策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在就业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懂得,就业究其本质就是要与用人单位建立一种职业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的确立必须要在相关合同法的规定范围内才能够有效地确立,掌握此类的法律内容,对于学生在就业中的权益保护以及对就业程序、就业条件、就业权利等诸多内容方面的了解都大有好处,这对学生的就业实践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就业指导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指导,高职学生对于社会就业需求信息的了解是比较匮乏的,对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也是比较模糊的,通过搜集就业指导的相关就业信息,可以及时掌握目前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及时了解行业用人的标准。通过这些信息的指导,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调整,有针对性地塑造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适应就业的新形势、新变化。学校的就业指导平台,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学生搭建多种渠道的就业平台,拓宽学生就业的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善于在众多的就业信息中进行筛选、优化,以此实现高职学生就业途径的多重选择。

3.有利于学生求职技能的培养

应该明确,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求职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何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技能。高职生是否具有这种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职的成功率。现阶段的用人单位以“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为原则,用人单位通过应聘者的自荐以及系列的面试与笔试可以选拔出本单位所需要的就业人才。这就需要高职生在应聘就业岗位的时候,要对相关的招聘程序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就业培训指导下,高职生对于应聘的自我推荐程序,职位面试过程中具体环节、面试的礼节以及笔试的答题技巧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应聘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领导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不断出台,就业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学生的就业选择比以往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日趋凸显。但是,现阶段的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虽然也认为就业指导对于学生的更好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思想上较为重视,能够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这样的状况极大地影响到现阶段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更好实施,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活动的开展。

(二)就业指导运行的机制不完善

国家对于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比例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数量。但是,应该看到在一些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人数是相对不足的,难以满足现阶段高职生就业指导的现实需要,因此,增加相应的就业指导教师人数迫在眉睫。同时,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多都是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年轻人的精力旺盛,事业心和创造性会更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热情相对较高,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些都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有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年轻的就业指导教师存在指导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往往急于求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男女比例不合理,在一些学校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这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多都是从一些行政专业毕业的,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与就业指导的联系并不紧密,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高职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因此,目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亟待加强。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运行的过程中,就业指导的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职就业指导的运行机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有待于丰富

从目前就业指导的实施课程来看,就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要与多种课程相配合来展开教学活动,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求职能力与人文素养为目标,以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看到,目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在低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中,主要是以职业道德和相关的就业指导知识为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大趋势有一个精准的把握,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现阶段充满竞争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职业规划的准备,激发学生全面提升自身就业素质的意愿,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夯实思想基础;中年级的就业指导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要树立比较健康的就业意识,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从现实的就业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职业行为、意识、理想教育,教育学生要适应不同的就业环境,要在知己、知彼,充分认识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规避自己的短处,完善自我,充分挖掘就业潜能;高年级的就业指导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与就业有关的国家法律与法规的内容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创业指导的内容。尽管如此,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还是相对比较单调,课程内容的改革相对滞后,课程的内容缺乏社会适应性,对于一些与现阶段就业形势与就业趋势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还相对匮乏,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亟待丰富。

三、高职就业指导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要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就业指导运行机制

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对相关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的规章制度,并且要监督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要根据不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加大就业指导经费的投入力度,要以充足的经费保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要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监督评价机制,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情况,高职院校要制定实效性的评价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以此构建完善的工作激励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可以有教师的评价参与,也可以有领导的评价管理,还可以有学生的评价互动。这些评价措施,对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是非常有益的。科学的就业指导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就业指导工作产生强劲的推动力,让赏罚分明,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运行机制成为高职就业管理工作实施的“催化剂”。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应该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对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够重视,以至于长期以来就业指导教师师德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对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师德培养工作。要开展好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培训工作,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要以一专多能为原则,让专业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就业指导的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要尽可能“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要将一些培训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请到学校,开展现场培训,以此提升高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外出参观培训机会,让就业指导教师能够走出去,向一些相关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取经”,以此提升本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建立就业指导教师的授课准入制度,只有就业指导教师获得了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专业证书才能够允许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要激发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激发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首先要从从业人员入口把关,要将那些愿意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且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选拔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中来,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在主观层面愿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能够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提升就指导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仅要在精神层面对就业指导教师加以肯定,还要在物质层面给予就业指导教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只有这样,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以此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提升就业信息服务的实效性

目前高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高职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为了能够让高职生提升就业率,拓宽就业的渠道,在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了能够提供第一手的就业信息内容,一些就业信息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经常要游走于省市的多个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掌握一些相关的信息,但是这样的信息搜集方式显然是比较落后的,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往往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信息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在就业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于网络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在就业信息服务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就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网站,拓宽就业信息服务的渠道,提升网络就业信息的利用率,提升网络就业信息相关服务的实效性,以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效率的有效提升。

开展高职就业指导的有效实施研究对促进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面对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效性的解决策略是实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燕慧.关于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3(7).

[2]韩玉辉.高职院校辅导员关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作者:白洋

高职就业指导论文 篇3:

用系统论方法构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

摘要: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各个子系统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论证分析,提出构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系统论;高职;就业指导;机制

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全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62.1%、73.8%。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底,尚未达到充分就业。因此,构建和完善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合理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显得异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将系统论观点引入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意义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郎菲(Luduig Von Bertalanffy)在20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专门运用科学方法去考察一般系统的理论。它把工作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系统特征去认识和改造事物的方法。它的核心是整体,具体说,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整体与部分、层次、结构、环境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①这种方法着眼于整体,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复杂的系统尤为适用。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多因素组合的动态系统,②是一个涉及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毕业生数量、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政策以及专业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开放系统。运用系统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有助于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各个子系统纳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调整就业系统的整体结构,优化各构成要素的关系,从而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系统的最优化发展。

纵向构建: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

高职院校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就业指导工作看成一个完善的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的工作体系。其特点是: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运作机制。在具体就业指导工作中,就是要将学生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就业指导逐步由方法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转变,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划分不同内容的指导规划,使学生做好心理、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及时应对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

对于高职一年级的新生来讲,就业指导应着重职业生涯的规范设计教育。一是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加深其对专业的认识,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二是在结合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指导和养成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和需求状况,形成较强的就业危机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三是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测评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根据所学专业、个性特征、社会需求设计自己的职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对于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就业指导应注重基本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一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并提高运用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学生自治组织,努力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自己;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联系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巩固教育、价值观和成才观教育、择业观前期教育,树立初步的职业意识。

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讲,就业指导的重点应围绕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开展。一是对学生进行求职择业训练,帮助毕业生学会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正确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制定规范的求职材料和实用的求职策略,通过模拟、面试、培训等方法,掌握与雇主见面交谈的艺术及各种准备。③二是引导学生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树立求职的自信心,使他们明白自己能干什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从而使其做到有的放矢,敢于在择业过程中表现自己,最终获得理想的职业。三是鼓励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创业舞台。

横向构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软硬条件,

完善就业指导实践操作机制

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落实各个方面、组织内各成员的具体责任,努力形成招生、投入、培养三位一体的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各院(系)也应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咨询和指导工作,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向社会有针对性地推荐毕业生。

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专业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从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一是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具有咨询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使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二是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现有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开办培训班、脱产进修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三是对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通过考核、培训才能上岗。

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就业信息的畅通和交互是高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在高职院校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和完整性,高职院校应以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流程信息化为原则,努力实现集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信息共享五位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就业供(毕业生电子档案)需(用人单位档案)信息平台;二是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应该经常更新就业信息网站,允许用人单位直接更新网页,使用“绿色通道”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处理;三是信息传播手段的先进性,如将毕业生资料建立一个统一群,就业信息中心如有就业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立刻通知毕业生,争取把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一个需要的毕业生。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就业论坛,方便各方面信息的沟通及共享。

就业指导内容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就业政策讲解、需求信息收集、就业形势分析和择业技巧传授等方面,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和创新能力引导等内容。完善和丰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除了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和择业指导教育外,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心理测量。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立分类指导对象档案,根据心理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就业指导,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率。二是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借助心理测量,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自身的生涯规划,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自己的就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开展。三是创业意识指导。学校应把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创业政策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创业技巧指导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使广大毕业生牢固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勇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奋斗的观念。

就业渠道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就业的新趋势,拓展多种就业渠道。一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学生将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准确定位,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大力倡导、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应从创业政策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心理咨询、创业技能指导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三是增强专升本、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的宣传,一方面可以暂时分流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后期的就业优势。

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必要场所。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用人单位携手建设实习基地,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积极打造基地品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计划地推荐学生到企业、用人单位实习,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对企业、用人单位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企业、用人单位的环境中。与此同时,要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基地建设,积极为学生联系相关的就业实习单位,并保持和对口单位的长期联系,形成毕业生就业的名牌单位效应。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完善就业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可以量化、计算和比较的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应建立在注重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既要有助于全面把握和具体评价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又要有助于提高和改进部门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和当前的形式可以设立如下四个评价指标:就业服务实施指标、学生就业状况指标、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和就业满意度指标。就业服务实施指标涉及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经费和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就业状况指标涉及总就业率、不同性别就业率、不同地区就业率和不同专业就业率以及创业学生和继续深造学生的比例。就业岗位质量指标涉及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时间和地点)、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就业满意度指标涉及专业的对口性、工作的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以及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

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形成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就业保障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高职学生就业的宏观管理,为高职人才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可采取制定有关法律政策、规范就业市场管理体制、维护用人单位和就业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等措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人才市场要及时向高职院校发布人才需求现状和未来变化趋势,从而使高职院校能联系社会实际,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则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要求,开展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

运用系统论方法构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机制,仅仅是一种尝试。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运用系统论方法对这些子系统加以整合处理,以促进高职就业指导工作高效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进一步探索,以建立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注释:

①②覃宪儒,罗诚.从系统论观点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高教论坛,2006,(2):151-154.

③王秀芝,梁永革.从美国大学的职业咨询看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J].成人教育,2004,(9):3-4.

参考文献:

[1]赵岩,高丹,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74-76.

[2]刘淑玲.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45-46.

[3]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1):150-154.

[4]尤建国.探讨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7,(9):42-43.

[5]陈二伟.用系统论观点探讨就业问题[J].人才开发,2005,(11):43-44.

[6]杨哲旗,潘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86-87.

作者简介:

冯旭芳(1983—),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

李海宗(1963—),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作者:冯旭芳 李海宗

上一篇:稳定税负税制论文下一篇:建筑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