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教案大全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手工教案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中班手工教案大全

中班感恩节手工教案《玫瑰花篮》大全

中二班感恩节教案《玫瑰花篮》

活动目标:

1.知道感恩节及其含义,懂得感恩

2.体验制作手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印刷纸,毛根,镂空花纸垫,纸杯,双面胶,彩笔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在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是一个大胆表达和接受真诚谢意的日子。

师: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名句,所以我们中国也要过自己的感恩节。

二、爱的表达

师:今天是感恩节,那你有什么人想要感恩的呢? 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吗?做什么?

师:那今天我们可以制作手工《玫瑰花篮》,做好了可以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我爱你”

三、制作手工《玫瑰花篮》

师:取出材料,里的杯子,毛根,拿出双面胶粘贴在毛根的尾端,撕开双面胶,把毛根固定在漂亮的杯子两边上,做出提手,用彩笔把镂空花纸垫设计上漂亮的线条或颜色,然后把镂空花纸垫放在杯中。

师:折出印刷纸的各个物件卷起来,小朋友要认真地卷纸条,把镂空花纸垫放在杯中,松开手,一朵漂亮的玫瑰花就做好了。

师:把剩下的小花纸粘贴在杯子上,美丽的玫瑰花篮就做好了

四、作品展示

师,你们的花篮做好了吗,一起拿起来吧,哇,好漂亮啊。 师:你想把它送给谁呢? 师:可以和他们说什么呢?

中二班

2016.11.24

第2篇:中班手工教案

2012年4月30日—5月11日 幼儿园中班美劳活动设计:

手工《纸杯水母》

执教:吴老师

活动目标:

1、在剪剪、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通过一次性水杯装饰制作水母。

3、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水母脚和身体

活动准备:

一次性水杯、剪刀、乳白胶、排笔、彩色皱纹纸、废弃彩卡纸、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

1、教师诉说故事:“生活在北美洲深海中的水母,格外强壮,它的触须像人的手臂那样粗,体型大,肌肉有力,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水母们从小就学会了急速而迅捷的游动,以躲避种种凶恶的敌人。这样一天天的锻炼,它们的身体更壮,游速更快,力量更大了。在强敌日夜的追杀下,水母们仍免不了被咬伤,触须也时常被咬断。水母们不甘于任人欺负,更不甘于死亡。它们因运动而激发了新陈代谢的功能,因强壮而积聚了生命蓬勃的力量。于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还会很快从这段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所以,人们从来看不到伤残的、忧愁的水母。它们不停地游动着,永远展示着完美和快乐。”

2、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故事里听见了吴老师说的水母的样子和特点是什么吗?”

二、知识探讨 出示范例

1、师:“小朋友们看看吴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师小结:今天就用我们都认识的材料,彩色卡纸、皱纹纸、乳白胶和一次性水杯来做一只水母。用皱纹纸做它的触角,彩卡纸做水母的花衣裳,让它们变得可爱漂亮起来。

请一位小朋友用大家讨论出来的方式试做一只水母,请其他小朋友观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提醒可以先将触角和装饰的碎片纸剪好再进行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装饰身体的碎片纸剪成带图形的。

3、注意操作时不要剪刀手和伤到其他小朋友,多余的垃圾最后丢到垃圾桶。

四、作品展示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并用自己做的水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水母游啊游”的游戏。

第3篇:中班教案:小狗(手工)

中班教案:小狗(手工) 中班教案:小狗(手工)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折纸上没有一点经验,通过学习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小狗头,并涂画狗的眼睛、鼻子、嘴巴。

2、 发展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性。

3、 培养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难点: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1、 每组各种彩色正方形纸若干张;油画棒数盒。

2、 大正方形一长(教师用)

3、 折纸步骤失意挂图一张,教学挂图一张(狗窝、一只绘画形式的完整小狗、一只狗头用折纸形式呈现的小狗)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待幼儿幼儿回答后,:“那这幅画上有什么会和大家见过的不同?”“今天老师教同学们用折纸的方式来折小狗头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分析小狗头的特征及折法。

1、 教师拿出一张较大的彩色正方形纸做范例,引导幼儿学会看图示和教师一起完成小狗头。并与幼儿互动折纸的过程。

(1)教师把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有色的一面朝下,一个角和对面的角对齐(这时强调对折时应注意要边对边、角对角折,对好之后用手轻轻地将折痕抹平)

(2)这时正方形的纸就变成了三角形的了,再将三角形边上的两只角往下折,小狗头就折好了(强调:在讲述耳朵的折法时应告诉幼儿是把三角形比较长的边往下面的外边折。) (3)“小狗头折好了,大家看看上面还缺些什么?”教师用油画棒为小狗头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2、与幼儿一起看着图示回顾刚才小狗头的折法,并重复重难点。

三、引导幼儿按图示折纸,独立完成小狗头。 师:“小狗头折好了,那们把小狗头贴到狗窝上好吗?”,“大家想一想试一试?折折小狗头?”引导幼儿按图示折纸,学习简单的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三角时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并涂上小狗的眼睛。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狗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请幼儿把做好的作品贴到教学挂图上,请幼儿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并选择个别小狗头进行简单的点评。(从折法、五官等方面入手)。 教学反思

本堂课幼儿积极性较高,非常感兴趣,幼儿手部的力量得到很打的提高,幼儿在折纸过程中比较抢先折,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

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发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使幼儿的动手、动口的能力提高。

第4篇:中班手工折纸活动教案

中班手工折纸活动教案:折纸《小青蛙》

中班

王洁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青蛙。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青蛙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青蛙折纸上进行装饰。

2、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青蛙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看,这些小青蛙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一个小青蛙?为什么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青蛙?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青

蛙吗

2、鼓励幼儿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怎样把一张白纸变成一把可爱的小青蛙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制作

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3、 教师演示并提示步骤要点,在幼儿折纸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1)、拿一张正方形的折纸,先找到两个对角,把正方形的折纸叠成三角形,再打开;再把其它两个对角对折,再打开;把四个角沿着折成的线向中间聚集,聚集后形成一个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中间对折一下,再打开,然后沿着中间那条线,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向斜上方折,折后再把后面的两个角往斜下方折,这样一个小青蛙就形成了。再画上眼睛就更生动了。

4、请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青蛙,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你觉得自己的小青蛙可爱不可爱?还有谁的小青蛙也很可爱?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创作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手工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附:小青蛙折纸步骤

第5篇:中班手工活动教案:纸杯花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纸杯花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纸杯花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者渐进色均匀涂色。

3、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涂色活动。 活动准备:

1、出示纸杯花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纸杯花的材料:“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

(2)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对比色或渐进色均匀地涂色。 (1)回忆对比色和渐进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两半涂色,还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样的效果?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及时反馈幼儿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儿沿直线见出花瓣。

(2)教师:可以选择对比色,或渐进色进行涂色,涂色的时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5、集体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将幼儿的制作的纸杯花串起来,变成一个个花串。悬挂起来。

第6篇:中班手工凉爽的西瓜教案

中班手工活动名 凉爽的西瓜

活动目标

1 通过运用橡皮泥制作各样的西瓜,培养幼儿的想象 ,创造力 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观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制作好的西瓜

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导入

二、展开

1、教:小朋友们 ,你们吃过什么水果呀?那你们有没有吃过西瓜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西瓜好不好!

2、拿出已制作好的西瓜给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自行发言。

3、拿出橡皮泥,运用搓,捏,揉等技巧制作西瓜,在小朋友面前演示。

4、鼓舞小朋友自主动手制作西瓜,在小朋友制作西瓜期间巡视,并给予帮助。

三、选出做的好的小朋友,让小朋友一起观赏他制作的西瓜,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各样的西瓜

活动反思

上一篇: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下一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