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理论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网络整合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理论是指利用权变理论与系统论解释营销的一种理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整合营销理论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合营销理论论文 篇1:

运用整合营销理论构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根据整合营销理论构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求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个层次:以“4C”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学院管理决策层和围绕“订单”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业务操作层。

关键词:整合营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企业所有部门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共同工作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协调统一,并指向既定战略目标。其具体表现可概括为“4C”营销观念,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它强化了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由此可见,整合营销的基本思想,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变单向诉求和灌输为双向沟通,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长期关系,达到消费者和厂家的双赢。

高职院校的营销理念经历了从“生产”时代到“推销”时代的转变过程。以前,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不需要营销。现在,学校开始重视推销工作,一方面学校注意向学生家长推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开始主动出击,说服用人单位接收自己的毕业生,由此进入了“推销”时代。但就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院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结构和质量并没有真正达到顾客满意,如果不改变这种以产定销的运作模式,势必会使整个社会的人才供需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的整合营销时代已经到来。依据整合营销理论,实施“订单式”教育,是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选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型建立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通过工学交替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与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1)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3)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4)针对岗位(群)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5)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6)企业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就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整合营销思想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办学思维的颠覆。据此,我们构建出如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这一模型将学校决策部门推向了生产管理者的位置,并使其与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不仅是市场机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一模型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学校的运作机制应当按市场要求进行改革,其二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根据这一模型,可以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以“4C”为指导思想的学院管理决策层,第二层是围绕“订单”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业务操作层。

(一)战略管理层

这一层次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目标是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学校管理运作机制,使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期,高职院校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必须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这一层次调整的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流,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运作过程如下:

SWOT分析(1)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近几年,这种被称为高级“蓝领”的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另外,高职院校拥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习设施,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拥有一支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2)劣势: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不占优势,与普通高校的专科相比,一方面存在专升本的劣势,另一方面还存在品牌劣势。应当承认,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较快,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形成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管理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办学需要。(3)机会: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空间。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被跨国公司所重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正落户于职业院校。另外,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正在向专科生倾斜。(4)挑战: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无疑是一种挑战。在今后几年内,高中生生源大幅度下降,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高职院校最终要走向市场,学校的企业化运作势在必行。

产品研发学校的产品是什么?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但现代教育观念却认为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学校向社会和学生提供的教育和培训才是学校的产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认真对人才需求市场进行细分。要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人口的变化情况,技术的进步情况,行业的变化情况,考生以及家长的择业倾向、学校自身的现状等,找准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改造和新设专业。学校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经常性地向学生及其家长征求意见,就现有专业和新开设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培养操作型人才的需要。

资源配置办学应讲求经济效益,新专业的开设要逐步引入成本管理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对现有资源以及可以争取到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要依据专业的关联性建立尽可能通用的实训室,另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也要坚持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原则。在图书资料采购中,要坚持勤进少进的方法,这样虽然货币成本有所增加,但能够保持资料的新颖和使用价值。

促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对新开专业进行宣传,包括对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的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成果进行展示,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站,将科研成果和教学课件向校外传播。系部和教研室要将自己的网站办成集信息传递和专业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及时将本系部的亮点展现给学生和家长。

信息反馈对现有专业和新办专业要从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淘汰劣势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访问制度,各系部、各专业应当定期举行毕业生联谊会,聘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举办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借机宣传学校,另一方面还可以收集到新专业开设及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信息。

(二)业务操作层

这一层次是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合同为依据,对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按照“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从形式到内容保证“订单”教育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1)由二级院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实体,实行“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系为实体”。学校主要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二级院系负责全部实践教学活动的统筹和组织,教研室和实验、实训中心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管理。(2)在学院二级院系中,除建立一般的实验、实训中心外,还要设立生产工厂和研究所。这些生产工厂、研究所与实验、实训中心共同组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工厂接纳学生和教师顶岗工作,研究所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开发。(3)建立适应“订单式”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要对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向、范围等进行论证和指导;二是系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侧重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的论证和指导,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协调和教学资源的统筹;三是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这种组织体系的特点是校企合一,信息沟通快速,能有效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是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无法做到的。

建立一支“三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订单”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直接挂钩,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主线。而持有教师资格证、专业资格证、职业指导资格证的“三师型”师资是实现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保证。“三师型”教师应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对现有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从重点讲授为什么、怎么办等纯理论问题转变为重点讲授怎么做、会不会做等实践问题。

将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学业后期前移至学业早期,与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同步设计一是从入学前的招生咨询开始,教师就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素质选择“订单”所属的专业;二是在学生入学后,以“订单”为主线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并在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模式;三是把好“出口”关,做好毕业生各种证书考试、考核与审核工作。逐步将就业指导从传统的阶段性工作变为自觉的常规性工作,实现招生、教学、科研、实习、就业一条龙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与岗位“零距离”,招生与就业“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傅志明.福斯特与巴洛克论战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2](英)M·布劳格.教育经济学导论[M].韩云,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李乐锋(1960—),男,山东高密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

张永武(1969—),男,山东诸城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讲师。

作者:李乐锋 张永武

整合营销理论论文 篇2:

网络整合营销理论及其应用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如何处理好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否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唤起顾客对产品的注意和需要,成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

当前,在买方市场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也越来越难。网络营销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原有市场营销理论和实务存在的基础,营销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何处理好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否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唤起顾客对产品的注意和需要,成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能否成功的

关键。

网络营销作为营销家族重要的一员,是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的。其理论基础是我们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指导,它是依托于网络特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对网络营销的重新理解。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网络直复营销理论、网络软营销理论、网络整合营销理论、网络关系营销理论。

从艾瑞长期的监测数据来看,由于网民的媒体接触习惯日趋多元化,广告主的媒体选择也日趋复杂,整合营销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可口可乐举例,2005年可口可乐的投放媒体数量为10家媒体,而到了2008年,媒体数量急剧升温,高达50家之多。媒体多样化发展,使得营销变得更为复杂,但用户达到也更为精准,所以整合营销才能达到更为广泛的营销目的。

网络整合营销概述

网络整合营销是基于信息网络(主要是互联网)之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营销模式。在深入研究互联网各种媒体资源(如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网站、搜索引擎、分类信息平台、论坛社区、视频网站、虚拟社区等)的基础上,精确分析各种网络媒体资源的定位、用户行为和投入成本,根据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如企业规模、发展战略、广告预算等)为企业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一种或者多种个性化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就称之为整合式网络营销,也叫网络整合式营销,或者称之为个性化网络营销都可以。简单地说,就是整合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和客户的客观需求进行有效比配,给客户提供最佳的一种或者多种网络营销方法。

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传播资讯的统一性,即企业用一个声音说话,消费者无论从哪种媒体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统一的、一致的;(2)互动性,即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富有意义的交流,能够迅速、准确、个性化地获得信息和反馈信息;(3)目标营销,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都应围绕企业目标来进行,实现全程营销。整合网络营销也被称为网络整合营销、整合型网络营销、整合式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传统营销理论要素由4P组成,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是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的,没有将顾客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使得顾客参与整个营销过程,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是从顾客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因此有了关于网络营销的4C组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沟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Convenience)。这一理论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经营都围绕消费者展开。

网络整合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在充分考虑4C的基础上来安排4P策略,网络整合营销就是把4C与4P进行整合的一种营销模式。具体的要求是:

1.先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中心,不再卖企业所生产、制造的产品,而卖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

2.暂时把定价策略放到一边,而研究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所愿付出的成本。

3.忘掉渠道策略,着重考虑给消费者提供方便以购买到商品。

4.抛开促销策略,着重于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

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

我们通常所提的网络整合营销注重于各种营销方法和手段的整合,但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中,大型企业毕竟占少数,主要还是各中小企业占据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这些中小企业本身其内部的资源并不雄厚,根本无法与大型企业抗衡,在此现实基础之上,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交叉网络营销。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交叉营销,典型的案例如大卖场中啤酒和尿布的交叉推荐。由于两类产品的用户高度重叠,商家向买啤酒的用户推荐尿布,向买尿布的用户推荐啤酒,相互交叉营销从而提升销量。类似情况更多地发生在银行和保险业务中。网络中更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网站间进行广告和链接交换、分享内容、相互对彼此的注册用户营销。如今面对广告价格不断上涨,中小电商网站纷纷抱团合作共同应对,积极开展交叉推广,共享流量、客户和市场。

所谓交叉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发现一位已有顾客的多种需求并满足其需求而实现多种相关服务或产品销售的各种策略和方法,其实质是用户资源在各产品及服务间共享,是企业在拥有一定市场资源的情况下向自己的顾客或合作伙伴的顾客进行的一种推广手段。交叉网络营销,是指交叉营销思想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由于网络营销的天然优势,开展交叉营销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网站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营销工具,网站的注册用户资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营销资源。两个公司/网站之间开展交叉营销可以有多种形式,通常以不同层次的网站合作为前提,比如网站交换广告、交换链接、内容共享、利用各自注册用户资料互为推广等。

交叉网络营销做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提高消费价值、整合营销资源、共同开拓市场、增加销售机会、降低营销成本。

交叉网络营销的实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拥有一定的营销资源、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做好当前的营销业务、采用灵活的营销方法。

开展交叉网络营销时有以下几项注意事项:

1.对方是否有合适的可供自己利用的资源。

2.对方是否与自身网站的业务是否有相关性或者互补性。

3.对方是否有不良行为,如是否违法、是否被搜索引擎惩罚、是否采用黑帽SEO等。

结论

网络整合营销的优势在于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营销策略的准确把握上,立足于对客户营销需求与受众关注热点的分析研究,对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式推广,使网络整合营销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整合营销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网络品牌价值,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而服务。

(作者系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作者:杨立

整合营销理论论文 篇3:

品牌整合营销理论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是继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之后我国又一新的经济特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深度挖掘该区域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关联性和震撼性特征,发挥文化品牌的聚合效应,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主要辐射区有陕西省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该区域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承东启西,人文历史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万多处文物景点遍及全区,堪称中国人文历史博物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规划和部署下,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开发,目前,已开发的包括世界级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法门寺、乾陵等。

但由于长期的行政束缚和条块分割,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整体布局和有效的衔接及整合,合作深度不足,联合打造品牌不够;二是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不突出,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作用发挥不足;三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理念滞后,重复开发建设问题严重等。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原则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他指出整合营销传播就是确定统一的促销策略,使用各种传播手段,将统一的资讯传达给顾客,从而驱动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并保持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度。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能够传递品牌价值,形成较高的品牌资产,最终形成竞争合力。

在关中天上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中,应从区域的文化特色、城市建设、投资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整体衡量,通过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与传递品牌价值,提高区域历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高价值的品牌资产。

首先,综合性原则。全面考量受众的品牌认知空间、城市能力空间、城市合作者的资源空间等因素,综合品牌价值,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品牌内涵为前提,以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的共性为基础,以拓展市场机会为出发点,积极寻求城市间的合作,扩展资源空间,以达到更好的品牌传播效果和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整体性原则。作为21 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在历史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普及文化产品,更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并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

再次,统一性原则。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机制,以区域一体化为理念,以市场一体化为目标,统一开发,统一宣传整体形象和联合促销,实现区域形象一体化,资源开发、产品包装、客源开拓、市场建设的联合、联手、联动,全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市场一体化运作机制。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对策

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品牌特色,塑造区域整体品牌形象。

第一,打造“三皇”文化品牌。深度挖掘“三皇”文化资源,建设以大地湾遗址、半坡遗址为主的远古文化长廊;建设以天水伏羲庙、宝鸡炎、黄帝陵为依托的寻根祭祖圣地;办好祭祀大典活动,开展海外民间祭祖活动,打造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文化聚集地;完善政府部门、文博单位、旅游企业与区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的运行保障机构,共同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旅游企业集群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以中华文明之源为主体形象的高知名度的寻根文化品牌。

第二,打造“秦文化”品牌。依托秦始皇陵和秦咸阳宫遗址,整合秦兵马俑、秦咸阳沙河古桥遗址、大堡子山遗址、秦公大墓等古遗迹,从文化品牌特色出发,打造秦文化长廊,开发独特的民俗产品、文化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产品,集中展示秦都、秦风、秦韵、秦人、秦腔特点。同时,从区域合作入手,依托现代交通立体网络,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构建食、住、行、游、购、娱的“秦文化”旅游联合体,打造一体化旅游市场,塑造独特“秦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

第三,打造“唐文化”品牌。以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临潼唐文化旅游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唐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西安为中心,整合周边唐遗址、遗迹等唐文化,使其串联成线,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再现昔日唐朝的盛世和繁华,彰显唐文化的包容和大气,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唐文化”品牌,并将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一个区域的文化张力,对其形象和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它直观影响着此区域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其次,它是此区域人们的文明程度及整体软环境的集中表现;再次,它是此区域形象传播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挖掘整合此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西安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对于促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跨区域整合文化资源要素,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张仙丽

上一篇:大学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石油化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