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投资跨国公司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这一主题,重点从投资趋势发展、投资产业分布情况、投资区位选择特点等方面对其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關键词:跨国公司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发展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在华投资跨国公司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华投资跨国公司论文 篇1:

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弱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许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同时,却与产品质量存在缺陷、开展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问题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文章研究了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弱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种种表现,并剖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

曾几何时,跨国公司对于产品品质、劳工问题及环境问题等社会问题高度关注,使得它们在公众中建立了“高伦理标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从而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誉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急先锋和模范标杆。然而近两年来,许多见诸报端的产品质量问题、不正当竞争问题、商业贿赂问题却与跨国企业纠缠不清,它们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失德”行为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跨国企公司在中国经营时降低了其社会责任标准,也入乡随俗了吗?

一、 风光无限的跨国公司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了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跨国公司的身影,它们迅速地改变了我国的行业格局,为我国带来了现代管理、优质产品和产业发展等等好处。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宝洁公司的多品牌运营、惠普公司的“惠普之道”、戴尔的直销模式、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这些优秀的榜样无不成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公司的启蒙者和教父,他们的成功经验俨然成为了中国公司走向现代管理的“标杆”教材。

与此同时,消费者们也热捧洋货。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原装进口”产品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面对外国公司高昂的产品价格,笃信其高品质的中国消费者们乐意掏钱包;甚至对同样功能的产品,购买印有外国公司牌子的产品也能使不少消费者觉得脸上有光。

而且,各级政府也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申请地皮建设厂房无不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税收政策也向外企倾斜,还有拿到免检产品资格的便利。各地政府甚至为了引用外资互相竞争,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各种各样的关照,迁就外商投资企业的要求和行为;在跨国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有的地方政府机构甚至首先怀疑的是自己的检验结果是否有问题。尽管跨国公司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早就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指责,但各地依然固我,跨国公司成为了中国企业界的超级公民。

二、 阳光下的阴影

然而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在消退,舆论将它们推上了风口浪间。曝光程度最高的要数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了:肯德基的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卡夫隐瞒其在中国销售的饼干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哈根达斯在深圳没有卫生许可证的脏厨房中生产糕点;家乐福超市先是售卖“爬蛆虫咸鱼干”、虾皮桶内苍蝇乱飞,后又被曝出随意涂改商品生产日期、出售2007年面包等问题……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信誉质疑,而某些跨国公司在处理这些危机事件时的傲慢态度更是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

违反公平竞争的商业行为也屡现不止:戴尔被曝光在“邮件门”事件中严重违反公平竞争,通过攻击联想公司来拉拢客户;西门子在德国恶意抢注海信商标,阻碍海信进入德国市场;朗讯科技宣布解雇中国区四名涉嫌贿赂的高管人员;德普公司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用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涉嫌接受美国Fidelity全国金融公司下属子公司FIS的贿金,贿金高于百万美元……除了这些不断被曝光的行贿劣迹之外,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时还夹杂着大量极其隐蔽的行贿行为,包括有特定选择对象的海外培训、赞助领导干部子女到国外留学、合办面向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的免费培训班等等。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这些被曝光的典型事件只是在华投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弱化”这座冰山的一角,还有大量的商业贿赂、非法避税、劳工问题、产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弱化现象并未见于报道。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说:“跨国公司在中国确实存在社会责任退化问题。”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些跨国公司怎么了?

三、 跨国公司也在入乡随俗

有一种及其隐晦的说法是:这些跨国公司承认它们的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但是它们之所以不幸地被“揪出来”了,是因为不小心触礁了中国的“潜规则”。不可否认,当公司短期利益与长期的商业道德承诺发生冲突时,有些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会“偶然”发生偏差。不过,最近几年连续不断出现的跨国公司丑闻,使我们更相信这样一个现实: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选择了“入乡随俗”。

就拿环境保护这个社会责任来说,许多跨国公司没能遵守“全球一致”的环境承诺。由于同类型的中国企业执行了比较低的环保标准,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在成本上不吃亏,许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会自然地削减其庞大的环保投入。显然,这种“向下看齐”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

再比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2005年初的“广本雅阁婚礼门事件”中,一辆酿成“三死两伤”惨祸的黑色本田车在撞击后竟然当场解体为两截,立时引起专家和民众的广泛质疑。传闻中的“日本产品分级制度”不胫而走:一流产品销国内,二流产品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发展中国家。

在商业贿赂方面情况更糟。无庸讳言,中国本土的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使用了不正当的“猫腻手段”。跨国公司发现使用同样的“本土策略”有很大的利益空间,尽管它们在母国经营时中规中矩。在德普“回扣门”事件中,该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收买政府官员和医生的“营销”手段,再伴以本身优质的产品和昂贵的价格,在中国赚取了大量的不正当收入,以至于行业内没有几家公司能够与之匹敌。

由此可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许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仅入了乡,还随了俗,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在使用“潜规则”上比本土企业更加如鱼得水。

四、 跨国公司弱化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之所以会出现弱化社会责任的现象,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监管体系不成熟。在“朗讯案”中,美国朗讯公司的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依照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发现了该公司在中国经营过程中存在贿赂中国官员等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而在“德普案”中,是美国司法部揭发了这家全球最大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设在天津的分公司存在向中国国有医院医生行贿的行为,而不是中国有关国家机构首先曝光这种违法行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行贿,能被外国监管部门所发现,而国内相关部门却没有发现,足见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不成熟。

其次,法律制度安排不完善。相对而言,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比较笼统,很多维权案例要么没有相关法规支持而不能起诉,要么很难胜诉。例如在2000年,东芝笔记本电脑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给美国用户赔款10.5亿美元。然而面对相同的质量问题,中国的东芝用户却得不到任何赔偿,原因就是赔偿美国用户是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而做出的,不赔偿中国用户则是因为中国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又例如,卡夫公司虽然在中国大量销售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其产品却是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法规的。卡夫公司亦坦言,公司是否使用转基因成分,考虑的是不同目标市场的国家法律规定。

第三,中国经营环境造就的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经营策略。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市场视为战略要地之时,其行为特点也就变得具有十足的中国味道:某些跨国公司效仿国内企业对政府采取“特殊沟通”的方式,有些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经营策略。在“德普案”中,德普首先打通中国海关,使海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隐瞒货物实际价格的方式进行逃税。该公司以逃税省下的巨额钱款对国内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法娴熟的贿赂:培养当地“活动”能力超强的销售人员,对不同类型的医院工作人员施以不同的贿赂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德普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销售链。

第四,跨国公司“失德”的成本不大。在众多跨国公司眼里,“整顿时间短,处罚金额少”是中国有关部门治理企业失德行为的主要特点。2005年四月,在SK—II的虚假宣传案中,宝洁公司也只是被南昌市工商局罚了区区20万元便了事。2005年六月,哈根达斯因其“脏厨房”被深圳市卫生部门行政处罚5万元人民币,然而与其价格高昂的冰激凌糕点所带来的收入相比,这种处罚也只徒具象征性意义而已。比起国外动辄数千万、上亿美元的罚款、赔款,国内相关法规对这些跨国名企的约束力实在是太过于微弱,甚至根本不足以对跨国公司的失德行为构成约束。

第五,一些跨国公司仅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是一种营销手段。“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的视野。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掀起了围绕捍卫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工权益、保护自然环境等主题的社会运动。1991年,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雇佣年轻女工在类似监狱般的环境中工作一事被媒体曝光,公众舆论猛烈攻击其“血汗工厂”。迫于压力,LEVIS为挽救其企业形象制定了本企业的生产守则。紧随其后,耐克公司等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制定了本企业的生产守则,并要求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采用“一致性”原则推行。尽管如此,许多跨国公司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往往会打着承担社会责任的旗号,干着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事情。由于有“跨国公司”这一名号作为遮掩,它们甚至还会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仅仅当作一种营销手段,在进行广告宣传时着力凸现,在具体行动时则裹足不前。正是这种短视的行为,使得人们对于某些跨国公司的做派越来越反感。

五、 结语

显然,我们应该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方式来增强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提高跨国公司“失德”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也需要调整其心态和经营策略,应该以高标准的“企业公民”的素质开展期经营活动。

应该说,企业社会责任,至少是跨国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国公众的视野,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日渐受到关注”和“近年来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失德(下转第44页)行为频频曝光”,这两个事件孰因孰果,我们很难判断,也可能是两者互为因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眼睛是越来越雪亮,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逐渐成熟,而不再是简单地盲目崇拜跨国公司。可以说,跨国公司所做的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都将给其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承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行动都还处在起步阶段。也正因如此,我们不仅希望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能够给我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还希望它们能够为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标杆性的榜样,而不希望它们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入乡随俗。况且,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表明中国的“乡俗”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跨国公司只有坚持其全球一致的高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继续坚持其“标杆”的作用,才有可能实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基业常青”。

参考文献:

1.Mescon T S & Tilson D J..Corporate Philanthropy:A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Bottomline.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Winter,1987:49-61.

2.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王志乐.软竞争力—跨国公司的公司责任理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殷格非,崔征,吴福顺.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急先锋.WTO经济导刊,20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0202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00593);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01083)。同时,本文写作得到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科研基金的支持。

作者简介:陈宏辉,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陈利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王江艳,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7-05-08。

作者:陈宏辉 陈利荣 王江艳

在华投资跨国公司论文 篇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这一主题,重点从投资趋势发展、投资产业分布情况、投资区位选择特点等方面对其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跨国公司 投资现状 影响因素 发展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况。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国际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量也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更是助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活动,近些年来外部国家在我国的投资量已经高出了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增长量,而且这一增长态势仍然在不断增高。上半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了47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外国在华投资额在不断增长,近几年,外国在华投资额的增幅在每年20%以上,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有超过400家在中国投资发展,2014年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额达到了1197.05亿美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额度会持续增长。在所有的跨国公司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公司在华投资所占比例较高,是我国所获外部投资的主要来源。

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分析。

2.1投资额度不断增长。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正式吸引外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金额在不断增长,在“十一五”期间,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这一特点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投资,而且在未来几年,投资额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以及本国产品的对外出口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2以投资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引资速度加快。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中,其产业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投资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引资速度在不断提升。在改革开放不久之后,由于我国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所以,进驻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针对第二产业,而且以制造业为重点,在初期投资中,表现为投资分布及其不平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快了国际合作之后,我国的开放政策有了进一步地调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随之加快,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跨国公司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而且有着逐年增长的趋势。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跨国公司在我国第三产业的投资幅度明显增加,跨国公司在我国所设立的相关研发机构已经超过了1400家。这一投资特点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得到优化,外贸交易、技术研发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在外来投资的帮助和支持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我国的贸易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外来资金的注入提供了便利条件。

2.3投资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分布在亚洲,这些国家的文化与我国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好转,而且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在不断深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在我国进行投资,虽然在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在此复苏,更多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投资,近些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基本实现多元化,这主要表现在,在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公司选择了在华投资。

2.4利用外资质量在不断提高和优化。利用外资质量指的是东道主国家利用外资所获得的净收益,利用外资质量直接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外资企业的进入,为我国创造力更多的工作岗位,其次,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再者,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地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活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国带来资金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5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虽然跨国公司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投资,但是仍然存在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东部投资金额占总投资的80%以上,而中心部投资额都不到10%,这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有着自然条件的便利,如与投资跨国公司所在的国家更近,产品运输成本更低,再者,这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投资分布方式不能全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1.市场因素。投资目的地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是跨国公司进行投资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场规模较大,公司产品需求量较大,那么投资公司则会考虑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如果某一个地区对公司产品虽然暂时没有表现出非常旺盛的需求,但是,随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所在地的消费者会在不久之后对公司产品产生极大的需求,那么跨国公司也会选择在这一地区投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比较高,而且有着巨大的购买潜力,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进行投资生产,符合跨国公司的市场要求,所以,近些年来,很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生产,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会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基本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需求变化规律等,然后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开始进行规模化的生产,跨国公司还会根据中国市场变化趋势,对其投资额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此来抢占市场先机,不断增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2.资源因素。首先,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过程中,会考虑到我国本土的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人力资源因素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跨国公司会在我国投资建立研发机构,而电子和信息领域的跨国公司是我国研发机构的主体,包括微软、苹果、三星等,我国的大量高级技术人员在跨国公司投资的研发机构中担当中坚力量,得到了人才,也就以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则会更加地顺利,所以,人力资源往往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要考虑到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生产过程中,可以很容易获得大量劳动力,这为跨国公司的产品生产和加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其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生产过程中,会考虑到原料的供应情况。如果在华投资能够是原料獲取更加便利,那么很多外国企业愿意进驻中国,如服装公司,利用本土资源,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所以,很多生产 制造类企业愿意在中国投资,进而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例如,丰田、沃尔玛、肯德基等在中国投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本土的自由资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再者,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会考虑到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因为,很多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会希望本公司的技术能够与投资区域的技术进行相互融合,进而生产出更加符合当地特色的产品,从而,在相互协作中共同进步。

3.外部环境因素。首先,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进行重点考察,如果东道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符合企业产品的发展要求,那么跨国公司则会考虑进行投资,其中,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东道国居民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平均文化水平、社会风气以及人文价值观念等。例如,汽车生产企业在我国投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我国居民的价值观念、地区风俗习惯等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这样才能使生产出的车型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也因此能获得发展。而投资建设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则应该重点考虑在我国所聘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道德观念、创新精神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公司与地方居民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公司在我国所选拔的人才如果具有创新精神,那么会对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只有良好的创新文化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中会受到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其次,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活动还会受到我国政策环境的影响。如果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条件,那么跨国公司会非常乐意在华投资,反之则不然。我国最为全球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跨国公司进驻我国之后,其后期发展也必须遵守我国所建立的各种经济政策,并且严格遵守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及其它合法权益,企业的发展也才能获得更多地外部保障。

三、结语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主要表现为投资额度不断增加、投资公司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等,这一投资现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活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包括市场因素、资源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如果各项条件都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那么很容易使其产生投资行为,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德斌,孙一飞,盛垒.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空间集聚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0(03) .

[2]杜德斌,张战仁.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区位决定——基于省市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 软科学. 2010(06) .

[3]樊茂清,黄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 世界经济. 2014(02) .

作者:谢磊

在华投资跨国公司论文 篇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涌入我国。目前我国是吸引跨国公司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此,主要从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并结合我国比较优势为后续引进外资提供一些建议,提高外资利用力。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动机

1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初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畸形格局。据统计,改革开放前五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达41.04亿美元,但自90年代后取得了飞速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5.43亿美元,占比31.32%;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9.95亿美元,占比22.96%;金融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69亿美元,占比11.8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给我国带来贸易顺差,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渐失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比较优势;此外,对待外资企业方面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渐少。综合以上因素的考虑,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应该减弱,减少对华得直接投資。

然而,事实却并非这样。从我国近几年实际利用FDI来看,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1%,相比2010年增长了19.4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吸引了本文的研究。

2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其自身拥有一定的垄断优势,而在另一国家或地区进行对外投资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寻求更好的利润回报或占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主要是基于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及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还有我国政府给予跨国公司包括土地使用、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主要包括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战略寻求型、成本导向型和利益驱动型等,其终极目的是实现超额利润的获取和市场地位的占领,增强自身综合实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动机也会发生改变,这也就是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规模并未减少的主要原因。

跨国公司为实现其终极目的,通常采用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两种方式。降低成本,尤其是生产要素成本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考虑的首要因素。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还有经济发展初期的一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的生产要素分析简要如图1。

如上图1所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主要是基于资源寻求和市场占领。跨国公司一方面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规模经济等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利用垄断竞争、优惠投资政策等增加利润,进而实现其在华投资的终极目标。

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的演变,解释了在我国外资优惠政策减少和比较优势改变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原因。那么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实践如何,本部分主要从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动机,进而为我国引进外资提供建议。

3.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FDI情况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截止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8461.2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395.23亿美元,占比88.81%。从长期来看,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自2000年一直占90%以上,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部分。

2.2000年及以前,外商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均含对外借款;从2007年起商务部不再对外公布外资合同金额数据。

3.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分析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我国一向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包括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2014-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和项目数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4-2015年间,在我国实际使用FDI中,以中外合作方式进行投资的比重高达99.88%以上,而以外商其他投资方式进行投资的不到0.12%。可见,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方式。

3.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产业分布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进而实现其获取超额利润和占领市场的目标。基于我国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分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近年来,投资产业逐渐转向服务业。截止2015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产业情况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业中,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份额较大,分别占31.32%、22.96%、11.85%;而对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投资比重较小,仅达1.21%。可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这跟我国比较优势和地区产业分布有一定关系。

3.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域分布

由于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的差异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梯度实行,加上地区间外资引用政策的不同,导致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也出现非均衡的现象。2014-2015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地区分布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地区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截止2015年,华东地区投资23304亿美元,占比51.34%;华南地区投资7180亿美元,占比15.82%;华北地区投资7122亿美元,占比15.69%。2014年至2015年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向西北和华北地区增多。

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调整对华引资建议

结合以上的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动机发生了演变,主要表现在地区上和产业分布上。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动机从传统的以占领资源、节约成本为主导的资源寻求型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寻求型,更看重地域和市场。基于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和环境,现对我国继续引进外资提供部分建议。

4.1 创造更好的比较优势吸引更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继续引进外资不仅在于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出口、解决就业和弥补国内资金不足,还在于更好地利用以及创建自身比较优势,如提高技术、勞动资本质量、完善产品服务等,吸引更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把我国的产业发展嵌入到整个国际产业链中,进而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

4.2 不断优化投资政策,促进市场自由贸易

在我国持续引进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中,应不断优化投资政策,促进市场自由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幅降低的税收福利等政策固然吸引了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引资环境变化,为吸引更优质的外资,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投资政策,使我国的外资产业政策与跨国公司投资动机一致,实现双方的共赢。

4.3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与地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动机不断向区域转化,结合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引进更需要的外资,不断提高技术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地区产业优势。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内外资企业尽量实施一致的产业政策,减少对跨国公司外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今天,为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就需更多地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把握其投资趋向并结合我国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创造更符合跨国公司投资动机的优势,吸引更优质的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崇斌. 环境安全条件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府激励与规制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陈光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0.

[3]尚丹蕾. FDI非均衡分布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 青岛:青岛科技大学, 2013.

[4]季莹.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分析[D]. 镇江:江苏大学, 2004.

[5]刘建新.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商业时代, 2010,(27):43-44.

[6]徐倩.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比较研究:投资与外包[D]. 苏州:苏州大学, 2014.

[7]李江帆,蓝文妍,朱胜勇.京沪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11-21.

[8]杨安. FDI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作者:刘艳梅

上一篇:创业方案(精选2篇)下一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