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农田周围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究的研究就极为必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做到使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既符合工程设计原理,并能够不影响到自然生态。如何有效地实现减轻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负面作用,也成为了极具意义的研究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能源农业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能源农业发展论文 篇1:

完善政策与技术体系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摘要: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主要是根据我国的粮食保障安全制度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双重任务与目标。要基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的高值农业等三个原则,从法规政策和技术体系上制定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其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贯彻并落实中央文件,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财政补贴政策;从根本上立足于各地区的农情并且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体系制度;对低碳低成本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并且发展低碳农村合作组织;对低碳农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并且提高人们对低碳农业的认知意识。

关键词:低碳农业;政策;法规;技术体系

当今社会,化石能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经济与生产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由此引发的高碳经济产业,导致了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在很多年之前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思想在农业应用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为我国低碳发展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1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及环境问题

1.1 中国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农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先后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分别是高产的阶段、优质的阶段、高效的阶段和安全可持续性的阶段,每一个农业发展的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目标和特征。我国的农业发展在不断进步,但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变得严峻,所以制定发展农业低碳的法规和政策是有必要的,是目前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1.2 农业发展与环境恶化

目前农业科技在不断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在农业的生产中只是强调以粮为纲,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提出,可以有效地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2 低碳农业内涵与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现状、模式及内在联系

2.1 低碳农业内涵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内在联系

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是低碳经济的三大主要特征,尤其是对于农业生产来讲,低碳生活意味着高产出、低损耗和高效率。当前农业低碳政策已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但是始终要围绕着农业低碳而发展。

2.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逐步的增长,而美国环境署估计,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率低于全球农业生产活动排放量的1%。据不完全统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据着巨大的比重,而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一些对环境有害的气体也占全球排放量的10%~20%之间。加拿大在农业低碳生产的改革制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美国对在长期耕作受到土壤的风化及腐蚀的农地采取了保护性耕作和休耕的方式,以达到储存土壤的有机碳并做到重新吸存的目的。

3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贯彻农业发展低碳理念.完善低碳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虽然我国的农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随之而来的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问题也在不断的加重,这需要我们贯彻农业低碳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农业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方针,把农业低碳发展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去解决。

3.2 立足各地农情.大力发展区域低碳农业适应技术体系

发展低碳的农业经济,首先必须要在农业发展领域对低碳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切的分析,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3 发展农村低碳农业合作社。优化低成本低碳农业适应性技术体系

发展农村低碳农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避免环境的恶化,其根本的核心是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并在技术上创新和制度上的创新以及人们对农业生产发展理念上的转变,农业低碳发展的根本核心是重视农业的多样化和多功能,而优化低成本、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3.4 优化低碳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完善全民认知推广体系

提高群众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认识,有利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群众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载体,所以对于农业低碳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关部门应提高群众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认识,全面对农业低碳发展进行完善和改革。

4 结论

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群众的共同参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群众也应积极配合农业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优先考虑环境污染问题,使农业生产环境得以改善,尽量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以达到保护环境的问题。

作者:牟雅婷 栾立君

能源农业发展论文 篇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浅议

摘 要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农田周围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究的研究就极为必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做到使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既符合工程设计原理,并能够不影响到自然生态。如何有效地实现减轻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负面作用,也成为了极具意义的研究问题。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展也应运而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旨在通过研究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探讨,为相关研究做出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耕地资源是我国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源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虽然,在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社会的要求下,我国耕地资源供需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耕地资源供需及其对策研究研究也在不断地加强。

人类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景观设计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的同时,也给旅游景观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不科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改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未来的生存条件。对原生态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

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

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纯粹是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人的问题。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附近的生態环境的影响大,既包括陆生环境也包括水生环境,具体表现在: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根据需求,在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其中调查的指标范围包括了工业、农业、生活各项污染指标,具体包括有:工业污染中经常排放的有毒元素。总氮污染这个指标是影响到整个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最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化学元素中,氮、磷是刺激水中植物生长在重要的元素,他们能够刺激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产生。根据实际划分,可以将氮元素氛围2种类别,也就是有机氮和无机氮。

3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的设计原则

3.1 把握多样性,改善农田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构建也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地型农业在耕地治理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提高开发深度,针对开发方式单一化,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最重要就是加快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的建设,在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时代,实现开发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建设对于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

3.2 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因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原生态的保护,以避免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惩罚。如何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关注原生态,对原生态进行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互存是新时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必要课题。所有的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时,做好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由于生态工程的建设是在整个城市领域范围内进行的,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保证整体性的原则,要从大范围着手,综合考虑整个领域内的生态环境,不是单一的做那一项的生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的环境,任何景观的设计,都需要从整体考虑。

3.3 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人类的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旅程体验的同时,也给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生态网的构建也是在生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筑现代生态网工程这就是要建设现代化资源网络体系。现代生态化绿化网需要以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和设计作为基础,在工程完成后,能够有效实现优化调度各种资源,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生态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生态内循环的有序进行,但是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原生态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体现的研究,掌握现代景观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的原生态的内容与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方法,并研究不同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对比国内外对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实例,学习其方法与经验。最后得出此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更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前景一片大好,也值得进一步来研究。目前,农业发展进程中已经注意到了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许多景观设计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植被或采用本土物种,创造出生态、环保、低碳的模式。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宋勃鹏

能源农业发展论文 篇3:

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究

摘要:在低碳农业发展大背景下,我国需要通过开发低碳农业科技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业生产能源消耗,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问题,阻碍农业事业发展。为此,应该探究解决低碳农业发展问题,保证农业发展水平。文章主要概述了低碳农业与低碳经济,研究了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必要性,探究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措施,以期助力低碳农业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影响因素;路径

当前,我国积极地发展低碳农业,旨在减少碳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维护粮食安全等。不过,发展低碳农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农民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低碳农业基础设施不完,低碳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等。若是不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容易影响农业发展。基于此,要开阔低碳农业发展思路,构建科学的低碳农业发展方案,以便指导低碳农业,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一、低碳农业与低碳经济的概述

(一)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主要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生活中尽最大化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障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當今,低碳农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需要高度地重视低碳农业,为低碳农业发展、推广等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新生产方式、新发展手段等发展得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希望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造福子孙后代。

二、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水平,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效益。低碳农业对比于传统农业更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确保经济发展质量。

(二)有助于保护社会环境

过去主要通过施化肥、打农药的方式进行种植管理,达到提高粮食量产量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后,可以减少水土污染。所以说,发展低碳农业有助于保护社会环境。

(三)有助于维护粮食安全

当今,世界面临一定的粮食危机。基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使得我国在进口国外粮食方面存在限制,不利于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当前,我国有必要发展低碳农业,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加大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维护粮食安全。

三、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农业生产生活污染严重

一方面,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希望农民改善农业发展方式。然而,农业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大部分农民会通过施肥的方式使水果、蔬菜等茁壮成长,而在所种植的水果、蔬菜等发生病虫害时,会通过打农药的方式,治理病虫害,更是有些农民会用高浓度的农药治理病虫害,这无疑更会加剧土地污染。少部分农民才会通过施有机肥、物理治理病虫害的方式进行农业管理。总体来看,农业土地污染相对严重。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土地污染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十分阻碍了业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废弃物处理不科学。在种植果蔬时,农民会使用塑料薄膜,给果蔬保温,保证果蔬成长。农民因不注重回收、处理塑料薄膜,而使农业产生了污染。比如,有的农民不注重在果蔬不需要保温措施时回收塑料薄膜;有的农民指出已经用过的塑料薄膜利用价值不大了,所以会通过焚烧、掩埋的方式,处理塑料薄膜。

(二)农民收益低导致动力不足

一般而言,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远比不上进工厂打工、去城市寻找工作等获得的收入多。加之,农业生产对比于为他人打工面临的事项要多。比如,在打工时,只需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工作任务即可,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从事农业生产需要考虑节气、季节、降水等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还需要治理病虫害、灌溉农作物等。为获得客观的收入,要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农作物价格,进而改变农作物种植策略。此外,外界自然天气的变化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由此可见,从事农作物生产面临的风险大,也不容易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低碳农业是一种有助于农业发展,保证农民获得良好的收益的农业形式。不过,农民会因低碳农业发展难度大、投入多、见效慢等,而不愿意以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指导农业生产种植等多项工作。

(三)低碳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低碳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为提升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就需要完善低碳农业基础设施。从目前现状来看,低碳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低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一些地区可应用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推动农业生产运转工作,而一些地区缺乏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些地区的农民往往通过人力收割、种植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节水灌溉设施水平低。通过健全节水灌溉设施,有助于节约水源,保障灌溉水平。然而,一些地区没有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存在严重地大水漫灌的问题,极大地浪费水源。

(四)低碳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在不断提高低碳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好地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动力。目前,低碳农业技术水平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低碳农业技术种类少,低碳农业技术不够先进,的缺乏配套技术政策支持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就不容易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升自身农业生产收入水平,并且会使得低碳农业陷入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

四、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究

(一)创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1.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在现代社会下,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施肥方面:可以使用农作物秸秆转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肥料,鼓励农民使用这种肥料。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减少化肥对土壤的伤害,提高土地资源保护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了解农村发展情况、发展资源,打造特色观光农业,构建现代化农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2. 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的提出,我国有必要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沼气建设。沼气属于一种清洁资源,可用于做饭,而建设沼气池还可以将农作物秸秆和农户畜、禽等粪便等转化成绿色有机大肥料,对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需要投入资金支持沼气池建设。开展宣传工作。使用农药容易造成水土污染问题。政府需要开展农药使用危害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药使用的危害。与此同时,要宣传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注意事项,确保农民合理使用农药治理病虫害。

(二)激发农民参与低碳农业的热情

为带动农民参与低碳农业的积极性,改善農民农业生产观念,就需要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完善低碳农业补贴机制。低碳农业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等局域重要价值。但是发展低碳农业所需要的资金量大,这是导致农民对低碳农业望而却步的一项原因。为解决农民资金问题,可以完善低碳农业补贴机制,对于发展低碳农业的农民进行补贴。同时要打造优质工作队伍,确保低碳农业补贴机制的持续性推进,保证农民享受低碳农带来的好处。构建考核机制。将村两委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碳经济推广、低碳农业经济补贴工作落实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督促村两委落实工作,。而村委会则需要为农民介绍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并给予他们合理的补贴,激发农民参与低碳农业的热情。在村两委超出考核指标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奖励。

(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

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生产设备的投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设备投入情况,针对缺乏农业生产设备的地区,开展农业生产设备投入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用以改善当前的农村灌溉方式。成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灌溉,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比如,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涌泉灌等灌溉基础设施,节约水源,增强水资源利用率。

(四)提高低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 提高农业科研能力

农业企业、民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提升低碳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激发农业发展活动,就需要增强这些机构、院校的科研能力。比如,可以建立科研低碳农业科技资金支持项目,鼓励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组织低碳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并从这些机构、院校选拔优秀的人员,进而开展培训活动。

2. 寻求多层次科技交流

为增强低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必要寻找多层次科技交流,激发低碳农业科技创新灵感。寻求多层次科技交流涉及的工作事项如下所述,举办低碳农业科技交流活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科研人士等沟通、交流低碳农业科技创新方法、思路等。此外,可以积极低于在低碳农业科技水平高的国家,交流科技研发手段,并借鉴其科技研发经验,根据我国低碳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发展需求等,优化低碳科技研发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便提高社会发展水平。低碳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国要主动地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由于低碳农业科技支撑着低碳农业发展,政府需要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开发新技术,从而确保农民顺利开展农业种植、生产等多项活动。

参考文献:

[1]旷爱萍,胡超.因子分析与熵值法下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3):61-69.

[2]师帅,荆宇,翟涛.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低碳农业发展的作用及实施路径研究[J].行政论坛,2021,28(01):139-144.

[3]邓悦,崔瑜,卢玮楠,赵敏娟.市域尺度下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水平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来自种植业的检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01):147-159.

[4]莫桂烈.农业低碳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索——以桂林市为例[J].新农业,2020(13):66-69.

[5]王心宇,彭馨怡,骆美婷,张艺娇,戴小文.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型现代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平原地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4):134-142.

[6]朱海华.浙江水稻主产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调查——以化肥施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4):69-72+75.

[7]田永.低碳“三农”与碳交易抵消机制的关联性研究——基于碳交易驱动乡村振兴低碳化发展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8):46-51.

[8]杨欣,董玥.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潜江市、监利县的实证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03):118-128.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姜晓东

上一篇:图案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