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尝试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否突出的研发机构?领域内有建树的专家又有哪些?为学者们了解新能源汽车现状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个维度挖掘出领域内极具代表性的机构和专家,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学研合作提供有价值情报。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应用越发普遍,燃油汽车日益加重能源供给的压力,尾气的大量排放更是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使得新能源汽车愈发受到市场的青睐,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能源是指区别于传统的能源形式,如风能、太阳能等[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2]。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否突出的研发机构?领域内有建树的专家又有哪些?本研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展开相关分析。

2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国内基础研究、国际基础研究4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梳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分析。

2.1区域发展

通过对地区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利的产出进行分析,定位相关技术领域的热点地区,了解新能源汽车在各省市地区的发展情况。表1列举了综合实力排名前10的省市,据表可知北京科技成果有12项、相关专利79项、涉及基础研究有2179项,最具影响力。其次,安徽、广东、上海、浙江、湖北、江苏、山东、吉林、天津也表现较为突出。

2.2国内基础研究

图1梳理了历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逐年基础科研中的论文产出量,便于对新能源汽车在基础科研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图1可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概念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内相关论文只有零星产出,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第2个阶段是快速发展期,2004—2010年。这个时期内论文产出逐年递增,且增速喜人,取得了第一次质的飞跃。第3个阶段是螺旋发展期,2011年至今。在经历上个阶段的快速发展之后,新能源汽车的发文量连续3年走低,但2014年之后发展更为迅猛,技术又一次得到了迭代更新。

3新能源汽车科研领军实体

本节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科技成果、基金、专利、科技论文等的综合分析,推荐出创新要素大三元中的机构和人员数据,包括:企业、企业产品、科研院所、高校、杰出专家、企业专家。

3.1企业推荐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科技成果、基金、专利、科技论文等的综合分析,推荐出和技术方向高度相关的企业及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见表2)。排名越靠前,该机构及专家和此项技术的相关度越高。根据表2可发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是综合水平较高的企业[3];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解国林、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万钢、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丁元章是最具影响力的3位企业专家,推荐指数至少为300。

3.2企业产品及分布

表3按照地区梳理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TOP20,便于了解应用该技术的企业地区分布密度。广东、江苏、北京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分布最密的3个省市,此外浙江、山东、上海也表现较为凸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体热衷于在东部等发达地区投资。

为进一步洞悉新能源汽车领域综合实力强劲的市场主体,表4梳理了与技术点高度相关的企业基础信息。主要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山东申普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动力(福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湖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西捷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力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从表中可以了解相关企业的产品信息。

3.3科研院所

通过对科技成果、基金项目、专利、科技论文等的综合分析,可以推荐出和新能源汽车高度相关的科研院所及其内部技术人才。通过分析可知,相关度最高的4个科研机构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工程院以及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最为推荐的科研院所专家为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的沙永康,其次中国工程院的杨裕生也很值得推荐,另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张长令、王文扬、刘蔚、张海波也较为值得推荐。

3.4高校推荐

通过对科技成果、基金项目、专利、科技论文等的综合分析,可以推荐出和新能源汽车高度相关的高校及校内技术人才,排名越靠前,该机构对此项技术的相关度越高。基于此,本研究最为推荐的高校包括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为推荐的高校专家包括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的左曙光和赵治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张立军和余卓平。

3.5杰出专家

为进一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资深专家,本研究还梳理了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影响力高的相关杰出专家。排名第一位的是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的章桐教授;排名第二的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钟再敏教授,是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也是2008年的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排名第三的是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的唐友名教授,入选2016年的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排名第四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何洪文,入选2011年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排名第五的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的左曙光教授,是上海市曙光学者。

4结语

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尝试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否突出的研

发机构?领域内有建树的专家又有哪些?为学者们了解新能源汽车现状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个维度挖掘出领域内极具代表性的机构和专家,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学研合作提供有价值情报。囿于数据源的获取,本研究并未对学者们的合作情况展开更深入的探析,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晨.新能源汽车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6(31):342.

[2]赵冀川.关于绵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考和对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

[3]张海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上一篇:新纪元新商科的内涵与多维协同培养体系的改革下一篇: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