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报告格式要求

2022-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试报告格式要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测试报告格式要求

测试报告格式

测试背景

测试介绍

软件模拟攻击测试

1.测试物件需求

2.测试拓扑

3.测试准备

4.测试记录

1) Syn-flood测试

2) ack-flood测试

3) udp-flood测试

4) icmp-flood测试

5) 带分片的syn-flood测试

6) 其他DDoS攻击测试

4.测试总结

IXIA协议分析仪测试

1.测试物件需求

2.测试拓扑

3.测试准备

4.测试记录

该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 Syn-flood测试

2) Ack-flood测试

3) udp-flood测试

4) 混合攻击测试

4.测试总结

第2篇:测试报告格式

测试背景

测试介绍

软件模拟攻击测试

1.测试物件需求

2.测试拓扑

3.测试准备

4.测试记录

1) Syn-flood测试

2) ack-flood测试

3) udp-flood测试

4) icmp-flood测试

5) 带分片的syn-flood测试

6) 其他DDoS攻击测试

4.测试总结

IXIA协议分析仪测试

1.测试物件需求

2.测试拓扑

3.测试准备

4.测试记录

该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 Syn-flood测试

2) Ack-flood测试

3) udp-flood测试

4) 混合攻击测试

4.测试总结

第3篇:内控测试报告格式

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调研测试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1、自身职能及架构:包括企业成立时间、主要经营范围和产品、经济类型、资产规模、投资方构成、职能部门及人员数量、对外投资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本公司或母公司是否境内外上市等;

2、所处集团及行业:企业所处集团架构、企业在集团内定位、企业(或集团)所处行业及地位;

3、经营情况:近三年经营盈亏情况、主要税种纳税情况和税负情况、享受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内控环境,简述①企业建立内控的依据、管理层对待税收风险的态度,②有无专门内审机构、专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内审和财税人员有无专业胜任能力,③内控体系中有无税收风险管理内容,包括税收政策的收集下发与培训沟通、经营中涉税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出现新业务或税收政策变化时是否及时增加风险识别、企业与税务机关沟通是否顺畅、企业以往有无发生过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或税企争议、复议、诉讼等。

2、内控制度,简述①企业经营有哪些主要业务流程,内控建设是否涵盖企业经营全内容、全部门,②企业经营涉及到哪些主要税收风险点,是否识别并在业务流程中列示和控制,③分业务流程或部门简述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岗责、权限、风险点列示与控制、考核评价等内容。

3、内控依托的信息化系统,简述①企业使用的信息系统(包括主系统、辅助系统、系统间关系等)、分别包括哪些应用模块、各模 1

块包括的业务(交易)类型、模块间数据流转关系;②哪些业务流程未进入系统、哪些涉税数据在系统外产生;③哪些数据在系统中生成后可删除或修改,如何查询删除或修改日志;④财务报表和各税种申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还是人工归集生成,生成的方法、路径。

三、对企业内控体系的测试

简述对企业内控环境、内控制度和信息化系统的测试情况,重点阐述与税收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主要内容(如收入、成本、费用、资产管理、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的生成)的测试过程与结果,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步骤、样本量的选择、测试结果。

四、内控调研测试结论

从内控环境是否良好、内控设计是否健全、内控执行是否有效等几方面,对企业税收风险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做出评价(1-5级,5级最高),并对需要健全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第4篇:社会调查报告格式要求(本次要求的格式)[模版]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学院专业级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二○年月日

一、调查报告撰写格式

(一)报告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三)摘要(应高度概括调查报告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反映整个报告的精华。要客观陈述、独立成文,字数为100——300字。)

(四)关键词(3-8个)

(五)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详细表述,应力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报告的层次用数字番号标明,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

一、

(一)

1.

(1)

(六)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调查报告的注释统一采用脚注,每页按先后顺序单独编号,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单独附页列于文末。所罗列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论文集等,参考文献序号一般用先用英文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然后是中文的,按姓氏的拼音顺序排列。参考文献应在正文后单独附页。

参考文献的格式: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英语在前,汉语在后),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字。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须注明在文献之后: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献[N]期刊文章[J]报告[R]专利[P]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其他未说明文件[Z]网上期刊[J/OL] 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M/CD]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七)打印格式

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定稿后,由学生用标准的A4纸打印,标题用2号宋体字,作者姓名、所在学院、邮编、摘要、关键词用4号楷体字,正文用4号宋体字,注释和参考文献用5号宋体字。

参考文献格式

1. 专著、学位论文、论文集、报告

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3-9.

Calfee, R. C., & Valencia, R. R. APA Guide to Preparing Manuscripts for

Journal Publication[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9: 45.

2.期刊文章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 167-173.

李林, 赵纯. 语境与词汇教学[J]. 中国外语,1996 (2): 12-16.

Harlow, H. F. Fundamentals for preparing psychology journal articl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1988(55): 893-896.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编.论文集书名[C].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许国璋. 社会语言学与唯理语言学在理论上的分歧[A]. 祝畹瑾. 社会语言学

译文集[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1-16.

Sharwood-Smith, M. Imperative versus progressive: An exercise in contrastive

pedagogical linguistics [A]. In W. Rutherford & M. Sharwood-Smith (eds.)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e Teaching[C].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8: 353-358.

4.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谢西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 (10).

Schultz, S. Calls made to strengthen state energy policies[N]. The Country Today,

December 28, 2005 (1A, 2A).

5.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

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论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学院;专业;班级)

[摘要]ⅹⅹⅹⅹ是……。

[关键词]ⅹ……;ⅹ……;ⅹ……

ⅹⅹⅹ„„ „„ „„ „„。

一、ⅹⅹⅹⅹⅹⅹ

关于„„,由于„„说法1;„„对„„。在本文看来„„。

(一)ⅹⅹⅹⅹⅹⅹ

„„为一种„„,“这种„„是„„。”„„,„„。

(二)ⅹⅹⅹⅹⅹⅹ

„„ „„,„„可以有这三项:

1.指„„,„„。

2.从„„,„„,应属于:(1)„„。(2)„„。(3)„„。

3.„„ „„ 。

(三)ⅹⅹⅹⅹⅹⅹ

„„ „„,„„。 1这种说法是„„.二、ⅹⅹⅹⅹⅹⅹ

„„ „„ „„ „„。

三、ⅹⅹⅹⅹⅹⅹ

„„ „„ „„ „„。

参考文献: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学刊,1998,(3):167-17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辛希孟.信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5.71.

第5篇:测试报告书编写格式

测试报告书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优秀的测试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写能力,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书应该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就是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产品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产品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

一、测试报告书内容

测试报告书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目录: (1) 首页 (2) 引言

目的 背景 缩略语 参考文献

(3) 测试概要

测试方法 测试范围 测试环境 测试工具) (4) 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5) 测试结论与建议

项目概况 测试时间 测试情况

结论性能汇总

(6) 附录

缺陷统计

二、测试报告书各部分的格式内与容

1、首页

(1)测试报告名称

产品名称 版本号 XX测试报告

(2)测试报告委托方

报告责任方 报告日期等 (3)测试版本变化历史 (4)测试密级

2、引言

2.1 引言编写

引言编写目的是简单的阐述该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2.2 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这部分不需要脑力劳动,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即可。

2.3 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照抄。注意必要的框架图和网络拓扑图。

2.4 术语和缩略语

列出设计本系统/项目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语约定。对于技术相关的名词和与多义词一定要注明清楚,以便阅读时不会产生歧义。

2.5 参考资料

(1)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手册以及其他项目文档都是范围内可参考的资料。

(2)测试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指标、公司规范和质量手册等等。

3、测试概要

3.1 测试的概要介绍

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

3.2 用例设计方法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3.3 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提示:清单如下,如果系统/项目比较大,则用表格方式列出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4、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整个测试报告中这是最重要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汇总各种数据

并进行度量,度量包括对测试过程的度量和能力评估、对产品产品的质量度量和产品评估。对于不需要过程度量或者相对较小的项目,例如用于验收时提交用户的测试报告、小型项目的测试报告,可省略过程方面的度量部分;而采用了工程标准过程的,需要提供过程改进建议和参考的测试报告-主要用于内部测试改进和缺陷预防机制-则过程度量需要列出。

4.1 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1)描述测试资源消耗情况 (2)记录实际数据 测试数据

项目关注部分数据

4.2 测试组织

可列出简单的测试组架构图,包括:

(1)测试组架构 (如存在分组、用户参与等情况) (2)测试经理(领导人员) (3)主要测试人员 (4)参与测试人员

4.3 测试时间

列出测试的跨度和工作量,最好区分测试文档和活动的时间。数据可供过程度量使用。

例如 XXX子系统/子功能: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总工时/总工作日,任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总计。

4.4 测试版本

给出测试的版本,如果是最终报告,可能要报告测试次数回归测试多少次。列出表格清单则便于知道那个子系统/子模块的测试频度,对于多次回归的子系统/子模块将引起开发者关注。

4.5 覆盖分析

(1) 需求覆盖率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要达到100%的目标。 (2)测试覆盖:需求/功能(或编号) 用例个数 执行总数 未执行 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4.6缺陷分析

本部分对上述缺陷和其他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缺陷综合分析

缺陷发现效率 = 缺陷总数/执行测试用时 可到具体人员得出平均指标

用例质量 = 缺陷总数/测试用例总数 ×100% 缺陷密度 = 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可以得出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布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哪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从而在今后开发注意避免并注意在实施时予与关注,测试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其隐藏的缺陷也越多。

测试曲线图 描绘被测系统每工作日/周缺陷数情况,得出缺陷走势和趋向

4.7 残留缺陷和未解决的问题 残留缺陷 编号:BUG号

缺陷概要:该缺陷描述的事实

原因分析:如何引起缺陷,缺陷的后果,描述造成产品局限性和其他限制性的原因

预防和改进措施:弥补手段和长期策略 未解决问题 功能/测试类型:

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缺陷:具体描述

评价: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发出去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测试结论与建议

5.1 测试结论

(1) 测试执行是否充分(可以增加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描述)

(2) 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 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 测试是否通过

(5) 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

5.2 建议

(1)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产品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产品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

6、附录

(1) 缺陷列表

(2) 缺陷等级定义标准 (3) 测试通过标准

三、测试报告的范本

XXX公司

XXX(产品或产品)/XXX(模块) 测试报告

1.概述

(1)测试目的

简述本次测试的目的,如:验证某模块是否符合设计 项目背景 简述测试所在项目的背景,如:XXX(项目)目前进入什么阶段,以及其他信息

(2)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 仅针对测试对象的硬件环境及其版本信息加以说明

产品环境 仅针对测试对象的产品环境及其版本信息加以说明

(3)测试人员

人员 角色

4.实际进度

占用时间 描述整个测试过程的时间跨度,如:xxxx-xx-xx至xxxx-xx-xx 进度情况 原因 如果测试提前或延后完成,请说明具体原因

5.测试参考文档

(1)《XXX测试计划》 (2)《XXX测试用例》 (3)《文档三》 (4)《文档四》 (5)版本信息 V1.0 6.测试数据

(5)测试数据 测试项总数

测试项编号

测试项

通过与否

PASS 0 PASS率

FAIL 0 FAIL率 问题描述

问题严重度

严重度——高

其中: 高-- 严重度——中

中-- 严重度——低

低-- 问题严重度的界定:

高——导致系统死机或后续部分测试项功能不能实现; 中——影响该部分的测试功能的完整性且急需解决;

低——仅属于系统中的小bug,或根据测试过程发现的需要调整的部分,但并非急需解决。

7.项目的总结

对整个测试项目进行总结性阐述,如:测试是否通过,导致FAIL的主要原因。

8.意见和建议

针对本次测试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没有可填“无”。

第6篇:报告格式字体要求

工作总结的字体和格式要求

标题 ╳╳╳个人总结 (黑体小二)

正文 ╳╳╳╳╳╳╳╳╳╳╳╳╳╳╳╳╳╳╳╳╳╳╳╳╳╳╳╳╳╳╳╳╳╳╳(仿宋小三号)

一、一级标题 (宋体三号加粗)

╳╳╳╳╳╳╳╳╳╳╳╳╳╳╳╳╳╳╳╳╳

╳╳╳╳╳╳╳╳╳╳╳╳╳╳╳╳╳╳╳╳╳╳╳╳

二、╳╳╳╳╳

(一)二级标题 (仿宋三号加粗) ╳╳╳╳╳╳╳╳╳╳╳╳╳╳╳╳╳╳╳╳╳╳╳╳╳╳╳╳╳╳╳╳╳╳╳╳╳╳╳╳╳╳╳╳╳

(二)╳╳╳╳╳╳╳╳

1、╳╳╳╳╳╳╳╳╳╳╳╳╳╳╳╳╳╳╳╳╳╳╳╳╳╳╳╳

2、╳╳╳╳╳╳╳╳╳╳╳╳╳╳╳╳╳╳╳╳╳╳╳╳╳╳╳╳ 部门名称 个人姓名

二○╳╳年╳月╳日 2013年终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教师年终总结党建年终总结医生年终总结

备注:

1、a4纸打印

2、页边距上下左右为:3厘米、3.17厘米、3.17厘

米、2厘米。

3、行距28磅,如遇最后一页无正文,可适当调节行距。

4、页码居下居中。

5、左侧两钉装订。

6、时间用汉字书写的,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篇二:政府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大全

政府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大全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

一、

二、三„„”用三号黑体;“

(一)

(二)

(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

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急件公文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处,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mm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22mmx 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如“×政发〔1999〕82号”,“×政发”指发文机关代字,“ 〔1999〕 ”指年份,“ 82号”指发文序号。整个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在1999年所发的第82号文件。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处,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6.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l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从第2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持为4mm。

二、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2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1行处,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处,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4字。 6.发文机关印章。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

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主题词。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2.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篇三:报告字体有什么规定

报告字体有什么规定

一般无特殊要求。以下可供参考

页面设置为:

纸张:a4纸,页边距:上

3、下

2、左

3、右2。

正文标题为黑体二号,署名为楷体三号,正文为宋体四号,一级标题为黑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四号楷体,(如有三级标题则为宋体四号加粗)。 段落设置为:

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为最小值25磅。 word中磅与厘米的换算关系, 1磅约等于0.03527厘米,1厘米约等于28.35磅,

另外中文windows为了满足中文出版中使用字号作为字体大小的单位的需要,它允许用户同时使用“号”和 “磅”作为字体大小的单位。提供的字号包括:八号、七号、小

六、六号、小

五、五号、小

四、四号、小

三、三号、小

二、二号、小

一、一号、小初、初号。表1列出了每一种字体的“号”对应的“磅”值。

表1 “号”与“磅”的对应关系

字号码 磅值 字号 磅值

八号 5 小三 15 七号 5.5 三号 16 小六 6.5 小二 18 六号 7.5 二号 22 小五 9 小一 24 五号 10.5 一号 26 小四 12 小初 36 四号 14 初号 42篇四: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

公文排版字体要求以及印制要求

标题:小标宋体, 二号字

正文:仿宋,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28磅

字间距:一般不作要求

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

一、

二、三„„”用三号黑体;“

(一)

(二)

(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

急件公文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处,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mm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 22mmx 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如“×政发〔1999〕82号”,“×政发”指发文机关代字,“ 〔1999〕 ”指年份,“ 82号”指发文序号。整个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在1999年所发的第82号文件。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处,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6.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l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从第2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持为4mm。

二、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2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1行处,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处,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

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4字。 6.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

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主题词。

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篇五:实践报告格式、字体、字号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报告 (字号二号,黑体,居中)

调研内容: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择业观念、就业心理 (字号三号,黑体,左对齐) 报告题目: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

学号:20130000000 姓名:王小兵

院系全称: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名称:

上课时间:周一1-2节

上课地点:e105 交稿日期:2013.12.15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

——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

(字号小二,宋体,居中) [摘 要]30-50字(小四,宋体,左对齐)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择业观(小四,宋体,左对齐)

正文(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小四,宋体,左对齐) [1]魏爱棠,郭锦星.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0(3).

一、文献类型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

(1)期刊[j](journal)

(2)专著[m](monograph)

(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

(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5)专利[p](patent)

(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

(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

(8)科技报告[r](report)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1)磁带[mt](magnetic tape)

(2)磁盘[dk](disk)

(3)光盘[cd](cd-rom)

(4)联机网络[ol](online)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1)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data base online)

(2)磁带数据库[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

(3)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rom) (5)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

(6)网上电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3.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二、著录格式

1.期刊:著者.题名.刊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著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出版者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论文著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1.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著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举例 不论何种文献类型,须用阿拉伯数码外加方括弧标注其在文中的位置,其序号与所在文中序号一致。

上一篇:学生会女生部计划书下一篇:结果思维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