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2023-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要求

1、 封面〝FPGA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及制作日期 ;

2、 标题及任务书 ;

3、 关键词(不少于5个);

4、 内容摘要;

5、 总体方案或工作原理示意框图(或流程图);

6、 顶层逻辑电路图组成、信号定义及原理简单叙述 ;

7、 底层功能模块设计,逻辑抽象(定义 input 和 output),简述逻辑电路工作原理,并要求附有*.bdf 和*.v文件及文件中语句注释;

8、 对应各模块功能仿真波形(数据分析)分析及结论 ;

9、选用芯片型号、定义芯片管脚号(列表格示意)及简述下载过程 ;

10、《课程设计》设计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课程设计》设计项目完成最终结论 ;

12、《课程设计》项目的特点和实用性 ;

13、 心得体会或结束语 ;

14、 参阅教材及文献 ;

15、 其他 。

上述共计15项栏目

第2篇: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

1、封面

采用统一制定的封面。

2、正文(符合撰写规范要求) 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等部分构成。由于测试工程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但是,必须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1)内容

见附件 (2)编写格式 ①标题

每个题目的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例如:“

一、 XXXX”。 ②图

图题采用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居中打印。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中文。 图号按顺序编号,例如:“图1 xxxx”。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例如“图1-1 xxxx”表示图1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③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表格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表按顺序编号,例如:“表 1 XXXX”,编号的后面空2格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3、参考文献

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

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4、附录

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较复杂的公式推演、12-程序等,应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果附录内容较多,应设编号如附录

1、附录2等。附录应有附录名。附录、附录号及附录名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5、排版及装订要求

①排版要求:测试报告一律采用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1.0cm、下1.0cm、左1.5cm、右1.0cm。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TimesNewRoman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②装订要求:左边装订。

6、电子文档

测试报告的电子文档应存成以“学号+姓名”为文件名的.doc文件,例如一个学生学号为:20010001,姓名为:王欢,则文件名为20010001王欢.doc。

第3篇: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一、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

二、内容

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和安装等。

三、要求

(一)报告内容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为A4纸。正文为5号宋体,

一级标题:第一章( 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1.1(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三级标题:1.1.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个问题](标题,4黑左顶,占2行)。

… … … …

表名为小5号黑体,居中,形式如“表1-1 表名”。

图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形式如“图2.4图名”。

参考文献字体为5号字体。

页眉,页码为小5号宋体,居中。

(二)报告内容要求(参考教材 数据库设计)

(1)目录

(2)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3)需求分析

①信息要求

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②处理要求

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③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4)概念模型设计

生成基本E-R图

(5)逻辑模型设计

把ER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

(6)物理模型设计

在sql server中实际创建的表

(7)主要模块的设计以及代码

按功能模块进行划分,进行前台界面的设计,把前台界面和后台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8)总结

①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②设计的体会。

(9)参考文献。

题目一:人事管理系统

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 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2) 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3) 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4)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

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5)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1) 员工基本信息表;

(2) 员工婚姻情况表,反映员工的配偶信息;

(3) 员工学历信息表,反映员工的学历、专业、毕业时间、学校、外语情况等;

(4) 企业工作岗位表;

(5) 企业部门信息表。

第4篇:字体版式与广告创意课程设计报告书撰写格式及要求

报告书撰写格式及要求

一、编写要求

1.页面要求:报告书须用A4(210×297mm)标准;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左装订;页眉:16mm;页脚:15mm。

2.页眉:页眉内容:字体版式与广告创意课程设计报告书,居中,打印字号为五号宋体。

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 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4.字体与间距:报告书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注意:除封面之外其余均需设置页眉和页脚。

二、编写格式

1.报告书章、节的编号:第一章、1.1、1.1.

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

2.报告书的构成(按报告书中先后顺序排列):

封面(必要)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录页(必要)

引言(或绪论)

正文(必要)

结论

致谢(必要)

参考文献(必要)

附录(可以是一些画面截图或参数截图等)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5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目录页: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第一章、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正文

报告书正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编码层次格式为:

第一章××××(三号黑体,居中)(新的一章起始于新的一页)

××××××××××××××××××××××××××××××××××××××××××××××××××××××××××××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段落首行空2个字符)。

1.1 ××××(小三号宋体加粗,左对齐,序号和文字之间空一个空格)

×××××××××××××××××××××××××××××××××××××××××××××××××××××××××××× (内容用小四号宋

体,段落首行空2个字符)。

1.1.1 ××××(四号宋体加粗,左对齐,序号和文字之间空一个空格)

××××××××××××××××××××××××××××××××××××××××××××××××××××××××××××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段落首行空2个字符)。

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首行空2个字符)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首行空2个字符)

报告书中出现的图,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例如第1章的第1个图为:图1.1、第2个图为:图1.2,……等等,第2章的第1个图为:图2.

1、第2个图为:图2.2,……等等。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第5篇: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设计管理福建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论文要求

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准确立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文章的撰写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训练的过程,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指定的有关标准和汉语语言规范,同时便于同学们的排版打印,现对设计格式等作如下要求:

一、 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字,不得请他人代写。

2、图表要求:图表整洁,布局合理,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绘图标准绘制。

3、字数要求:专科字数在5000字左右,本科8000字左右。

4、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打印纸,页边距:左3cm(装订),上、下、右:各2cm;页眉:1.5cm,页脚:0.75cm;

5、页脚格式: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2页格式为“―2―”)。

二、 设计说明书(论文)结构和要求:

1、 封面 参见附件:

2、正文()

第一章引言(介绍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选题的发展情况及背景简介,方案论证)(居中,宋体,加黑,小二号、段前、段后1行)

1.1

1.1.2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第一章;1.1;1.1.1; 1.;(1);①;

1.2

第N章 结束语

结束语:对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着重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对整个设计达到的水平进行评述,对设计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或未解决的难题做出讨论或探索。

第6篇:药化课程设计排版格式及要求

一、完整的课程设计:应包括论文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PPT等部分。

1、封面:按要求填写所有内容。

2、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方法;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研究结论及其意义。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以及各项所在的页码。

4、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和结论,

前言:为正文第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本项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意义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应将调查、研究中所得的材料和数据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突出创新。内容可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或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方面。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结论:为正文最后一部分,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要突出创新点,并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

5、参考文献: 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反映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广博程度,又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可以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

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结论之后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发表或出版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引用其它一些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有确需要说明的可以在后记或附录中予以说明。

排版要求:

药化课程设计封面应使用学院统一规定的论文样式,(对于未按规范规定撰写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可相应的下调一个等级)。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装订线:10 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

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按原文粘贴(勿需修改)。

4.摘要及关键词:标题为黑体,小四号;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5、论文中所用引文、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包括被引用的文章、著作的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出版社、刊物名称、期号,出版日期。(按原文粘贴(勿需修改)。

PPT的制作:

1. 紧扣原文,内容不变

2. 可以按照前言、实验条件、结果与讨论进行安排 3. 要求简明、条理清晰、内容丰富。 举例如下: Glucosamine functionalized silvergly conanoparticles: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姓名:胡亚文学号:090025211班级:09药学内容•研究背景(前言)•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

前言•As bacteria resistant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number, researchers are searching for new antibacterial agents.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among bacteria is often because they acquire genes from other bacteria that have become resistant or because their genes mutate. Bacterial infection is far moreserious and progresses quickly. For example,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brain such as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are among the top ten infectious causes of death and result from bacteria such as Bacillus anthracis, Bacillus subtilis,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fungi or viruses.

结果与讨论

结论

二、药化课程设计提交时间

2010年8月20日

上一篇:让正能量传递下去下一篇:某公司消防演习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