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班主任德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作简要分析。◆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进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课外活动班主任德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课外活动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1:

新时期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

【摘    要】中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新时期,就中职院校班主任而言,其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要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开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要积极进行创新,最大程度上发挥班主任在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相关措施,以期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 班主任 德育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和水平不足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影响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更好地促进中职院校的发展,使中职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班主任教师要深入剖析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自身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最终达到帮助中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育人目标。

一、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现状

一方面,对于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发展,很多中职院校尚未有效构建符合中职院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实际的能力提升体系,对于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部分班主任在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过程中,没有积极学习现代化的德育教育手段、教育模式,造成其难以通过自身的道德素质的影响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个别班主任教师对于自身德育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存在错误的认知。

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在对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与提升的监督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一,在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未能给予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其二,没有定期进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评比,反而过于注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将重点放在传授学生本专业知识技术的水平和巩固学生的实践经验水平;其三,未能定期、有效的对班主任教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德育能力和思想认识培训,影响了班主任德育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新时期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班主任德育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在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中,中职院校可以结合班主任德育能力培養养体系,对班主任思想教育进行训练和进行德育培育,全面提高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养;其次,在发展班主任德育能力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可以采用创建班主任奖惩机制的方式,有效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考核,要求班主任教师意识到班主任绩效成绩和学生素养培养情况息息相关,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和方式,最大化的调动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和发展意识。比如,对于德育素质良好的班集体,中职院校可以根据一定的奖励原则,对班主任进行相应的奖励措施或荣誉称号,从而积极营造良好的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与发展氛围;第三,对于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有效提升而言,还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灵活采用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来进行工作,充分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施加影响,才能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渗透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加强对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监督

通常情况下,没有监督,也就没有前行的动力。就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有效提升而言,中职院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监督,通过一定的监督手段,规范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手段,提高班主任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自身道德水平的完善意识,使其能够严格按照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工作。具体而言,在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监督时,一方面,中职院校可以采用让学生评价或领导人考核的方式,明确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经验,藉此不断督促班主任优化德育工作,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对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监督时,中职院校也可以采用让家长观察学生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性有无转变这一间接的方式,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成效进行评价和了解,合理掌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在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下,班主任教师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应用德育教育相关知识,有利于促进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水平和能力的有力提升。

(三)发挥课内外德育活动课的作用

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水平,还需要积极发挥出课内外德育活动课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德育活动课,班主任可以有效了解在日常生活和课外活动中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这对于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是很有帮助的。具体而言,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思想道德培养的基础上,班主任教师可以在课下根据固定时间或者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开展班会或着组织体育赛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有力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进而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此外,在开展课外德育活动课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班级板报或者校园公告栏,向学生宣传和讲解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他们了解到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在尽可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就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而言,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班主任德育能力培养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出课内外德育教育活动的作用等举措,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全方位的提高中职院校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熊海燕.新时期中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载体探究[J].北极光,2019(08):151-152.

[2]祁玮.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0):153.

[3]孟爱伦.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困境与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6(03):209.

作者:段红梅

课外活动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2: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分析

◆摘  要: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进程。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幸福感的获得,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切实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表现

幸福教育理念的提出,给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由于幸福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注重对学生思想的理解。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普遍年龄都偏小,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成人的思考方式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不论是行为上,还是表达上,有时候都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幸福教育工作时,就必须重视学生内心的实际想法,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耐心、细心的去倾听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另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理念还要求班主任在关注学生的时候,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并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德育工作的工作目标,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都十分正规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并不能从根本上来学生收获幸福感。幸福教育理念的融入,让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更加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积极展开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在校外活动中开设活动小游戏,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收获幸福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2.1重视对学生的关爱程度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为了最大化发挥出幸福教育理念的作用,就必须结合教师、家长以及学校三方,只有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必须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视,将德育工作的内容,纳入到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评价考核中。就家庭方面来看,学生家长不能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情况,而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心,在发现学生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联系班主任和学校,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班主任实时的把握住学生的动态。就班主任方面来看,小学班主任必须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更多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教育关怀,在德育工作的进行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教学方式的突破,保证教学方式的科学合理性。

2.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小学学习阶段,影响学生获得幸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用心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观察,面對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分析,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措施安排,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幸福感的原因是因为学习成绩的下滑,或者是因为和其他学生产生了矛盾等等,这些常见的问题,都有可能是对学生的幸福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就必须要注意细节的重要性,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总结,之后采取相对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2.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在日常活动的时候,学生都喜欢和自己同龄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当小学班主任把学生单独拎出来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学生获得幸福感,并拉远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从而不利于班主任顺利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始终坚持幸福教育理念的原则,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切实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学生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合作能力的同时,获得幸福感。

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模式,来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和其他学生共同合作,互相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活动任务,从而获得幸福感。并且,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小学校区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一些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校园活动。小学班主任就必须重视这类校园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从而有效完成集体活动的任务,并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所产生的快乐,进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指数。

3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幸福教育理念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更富有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到来,不仅帮助小学班主任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工作,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赛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16).28-31.

[2]邢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合幸福教育的方法研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1).50-60.

作者:陈筱瑜

课外活动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3:

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摘要:小学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学习缺乏动力,这时就要转变教育方式,提倡幸福教育,通过转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打破以往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以幸福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将分析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幸福教育;德育工作;小学教育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但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可塑性也是最强的,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当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倡幸福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塑造成为具有优良品德的人。

一、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

受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的影响,人性化教育理念逐渐为人所熟知,我国教育界逐渐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缺点和不足。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老师常常不关注学习过程,只看学习成果,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也无法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单方面的强迫学生学习只会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幸福感差。幸福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提倡平等,自主,关怀。班主任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现代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再局限于只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幸福教育相比于传统教育方式,更能顺应时代需求。

二、幸福教育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幸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幸福感,将幸福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乐趣,重视学生情感上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不仅是对于学生,幸福教育对于老师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掌握了幸福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班主任才能够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开展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阶段,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相比于学习成绩德育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德育教育要求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进行有效疏导,避免学生由于学习的焦虑产生异常行为,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只有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才能够更充分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德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塑造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班主任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以德育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教育的开展有许多种,而且每一种都有其重要性。但是道德教育仍在他们当中首屈一指。幸福教育的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之外多关注心理学方面理论和知识,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以儿童心理学为指导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平时应多与学生家长以及各科老师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明确学生心理和学习方面的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对于性格孤僻不爱交朋友的学生,班主任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对于个人习惯不好,喜欢撒谎和欺负别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不自信的学生多给予赞美和鼓励;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必要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幸福教育不是一个口号,他要求班主任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上,生活上的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幸福教育的德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语文教学的课堂活动中,老师可以开展成语接龙,答不上来的学生负责表演节目。这种妙趣横生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炒热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班主任可以挑选几个简单的成语,为学生讲解这些成语中的典故,让学生以听故事的形式扩充词汇量,学习语文知识。

相比较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班主任可以在组织学生春游,踏青的过程中让学生捡拾公园里和沿路的垃圾,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做公益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总结:幸福教育之下的德育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增强学生幸福感。班主任应重视开展德育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策略和方法,实现小学教育工作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及措施[J]. 陈日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24)

[2]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 郭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3]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刘少飞 宋丽梅.学周刊.2021

作者:阿荣其其格

上一篇:标准化传输数据通信论文下一篇:事实认定下劳动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