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图报的故事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感恩图报的故事

五年制师范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学校感恩教育

摘 要: 青少年感恩教育已经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结合五年制师范生感恩品质的现状,作者就学校感恩教育的方法与原则阐述了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开展感恩教育,以及培养五年制师范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五年制师范生 感恩品质 感恩教育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提出了关于青少年感恩品质的缺失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应采取的多种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笔者就自己十年来的五年制高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关于五年制师范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采用的教育方法与原则的认识。

一、五年制师范生感恩品质的现状

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笔者先后担任了四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其中一直担任英语系2008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者就以2008级2班的学生为例,谈谈自己对于学生感恩品质的看法。

蔡某是一个从高中转入我班的男生,刚进班级时我与同学都对他有很大的期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身上的陋习不断暴露出来。迟到、早退、矿课打架、上网等事情让我应接不暇。他对于我们之间的谈话很是冷漠,毫不关心同学、学校和家庭对他的所作所为的态度和反应。随着与其家长的沟通的深入,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刚做完心脏手术不久,为他的事情不停地奔跑在家和学校之间,可该同学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和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愧疚之情。

从蔡某身上,我们可以看得出他的自私和冷漠。他对父母没有丝毫的感恩心理,让病弱的父亲为他操碎了心;他对学校让他在没书可念的情况下,能够重返校园没有感因之心;他对老师更没有任何感恩心理,让老师一次又一次为他犯下的错误善后。蔡某身上也折射出当代许多青少年的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心理。他们心安理得地挥霍着别人给予的一切,只懂得索取,不懂受惠,不懂感恩;只懂被爱,不懂得关爱他人。从他们身上,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自私和冷漠。

同样在英语系2008级2班有这样一位女生。张某,她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优异。不幸的是在2010年的6月份,她的父亲酒后驾车发生了严重车祸,头部受伤,在医院抢救了一个星期才脱离危险,但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支付了巨额的医疗费用后,她的母亲再也无力支付她和弟弟的学费。于是她没有任何怨言地放弃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起照顾父亲和年幼弟弟的责任。还有一位女同学徐某,她家境贫困,父亲早逝,母亲丧失了劳动能力。学校给她免除了两年的学费,班级的贫困生和助学金每次都有她的名字。她在班级里什么事情都做,只要老师、同学需要她都没有任何怨言地帮助同学解决一切问题,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菊姐”。

在今年的“5+2”专转本复习迎考过程中,戴老师担任了我们班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有一段时间,戴老师的身体不好,嗓子发不出声音,但一直坚持给同学们上课。于是同学们自发地买了咽喉片、水果等,向戴老师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在2013年的迎新年晚会上,他们手拉着手把我围在教室的中央大喊着“班主任,我们爱你”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件件、一桩桩的微不足道的事情无不反映了这群学生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

二、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际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就是基于感恩,进而构筑学生包容的灵魂,培养健康的人格,营造和谐的氛围。感恩教育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三、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乡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逾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羲,怀欲报之心。”《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弛的帮助表示感激。”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恩惠,在内心深处产生的想要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的总和。而所谓的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感性的形式,用青少年的实际感受体验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惠”,以唯理性的形式,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实施的认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

四、感恩教育的意义

1.感恩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孔子曰:“仁者受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而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则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更能为承担和完成义务而不断努力。感恩教育则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而有了感恩之心,就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回报家庭与社会,就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感恩不仅是感知恩德,更是一种责任意识。

2.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優秀品质的重要标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名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崇尚感恩的典范。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更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重要标志。

感恩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感恩,就等于设置了做人的起点。思想教育应帮助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

3.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行为,是决定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高低。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容易成为受欢迎的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增强。

五、感恩教育方法与途径

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现实生活中,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他们在知、情、意、行的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社会。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感恩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具有导向、熏陶、激励和辐射的功能。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就是日常生活。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时,我们会提倡学生给父母发一句感谢或表示祝福的话语,或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等。在每年的感恩节时,提醒学生为父母亲手织或买一件手套、围巾等小礼物以表示自己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也会经常提醒学生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怀之心。正是这些点滴小事,养成了学生感谢父母之恩、祖国之恩及自然之恩的情怀。

2.教育者要率先垂范,加强情感引导和交流。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教师言行举止对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戴老师正是因为她带病坚持上课的行为感动了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知了她的责任感和敬业感,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感恩,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在五年的相处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我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的关心与爱护,赢得了学生的爱与信任。

3.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恩情。

学校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通过社团活动组织话剧表演、现场辩论、真情演讲等活动,让青少年体味到什么是“恩”,哪些人、事、景、物是需要我们感谢和感激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小小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转变,体验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他们的恩情,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

4.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教育者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让青少年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如语文教学中可让学生反复诵读《背影》一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恩之心,从而由人及己,引发他们的共鸣。在英语教学中,利用“Thanks giving”一文,让学生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意义。让感恩教育渗透于他们的日常学习中,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5.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永久性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在家庭教育中要引导孩子孝顺长辈,有好吃的先给老人;长辈的生日时要记得送上祝福的話语或短信;长辈劳累时记得给他们捶捶肩或揉揉背;离家时要常打电话给父母长辈;每逢佳节要记得给亲朋好友送上问候与祝福;获得别人的帮助时,要记得说声“谢谢”。在这些微小的生活细节的熏陶中循序渐进地培养青少年的知恩、识恩之心。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是一个人的起码道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人和人性的高贵之所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虽然在当代一些青少年身上仍存在一些知恩不图报现象,但我相信随着全社会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高度重视;在社会和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青少年定会将感恩意识化为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心落实于日常行为之中,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2]张长水,李化树.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

[3]词源(合订本)[Z].商务印书馆,1997.

[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商务印书馆,1997.

[5]龚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2006.

[6]朱会丛,尹华.感恩教育的现代缺失与重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

[7]蔡丹丹等.感恩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J].科技教育,2009.

[8]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刘春霞

第2篇:导演“故事”须严谨 聆听“故事”须用心

摘要:做化学实验是从事化学相关领域研究及开发工作的人所采用的最主要研究手段。将“化学实验”与“故事”进行类比:化学工作者做一个化学实验就好比是他导演了一个“故事”,而做此实验的整个过程也如同是他在聆听这一个“故事”。化学工作者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把“故事”听懂。就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故事”听懂以保证化学实验成效的问题,以合成制备实验为例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 化学反应 故事 合成制备 分离提纯

在过去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化学科学为人类提高和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中心科学。在当代,从事化学领域研究及开发工作的人,所采用的手段无非有2种,其一为化学实验,其二为理论计算与模拟。这2种手段各有所长,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各有其优势和重要性,互不能代替,均在化学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与化学、化工相关工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虽然,化学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使一部分化学研究方法自动化、计算机化,由于化学基本上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绝大多数从事化学领域研究开发工作的人,都是离不开通过做各种化学实验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广义的化学实验包含了各种化学单元操作和由这些单元操作有机组合构成的复合操作。由于迄今为止化学研究的主流仍以创造新分子、新材料为目标,为了提供具有各种功能的材料,合成化学研究无可争辩地成为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便以化学实验中极具代表性的“合成制备实验”作为观照对象来阐述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般来说,合成制备实验的目的包括验证所设计的化学反应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达到的反应程度,研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产率,以及探讨反应物的组成与反应工艺条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等。如果我们将完成这样一个化学反应比拟成发生了一个“故事”,那么,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所进行的这样的一个合成制备实验,就相当于我们让作为反应物的分子经历了一个关于它们自己的“故事”。而我们对所设计的化学反应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达到的反应程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产率等的验证以及对反应物的组成与反应工艺条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等的探讨,就相当于我们对分子所讲述的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诠释。在所设的此譬喻的语境下,化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故事”听懂!“故事”听懂了,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化学实验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如此看起来,听懂“故事”至关重要。如果“故事”没有听懂,那么一个化学实验就白做了,徒然浪费化学药品和宝贵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将“故事”听懂、或至少能够听懂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准备。

1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听一个故事时,如果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如国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就容易很快进入故事,尤其是在听那些用外语讲的故事时更是如此。而一个化学反应的“故事”,也是有“背景”的。对于一个合成制备实验,如果你是要进行重复和验证,那么你就要把书本或文献上对这样的一个反应的所有相关内容详细掌握、全面了解和深入领会,因为这就是它的“背景”;如果你是进行一个全新的设计性、创造性实验(对于化学工作者而言,多为此种情况),那么你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与此研究相关的前人的工作,吸取相近、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这就是它的“背景”。有了此背景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基础化学知识对新实验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才能对于“故事”演进的过程以及结果做出最合理的、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在进行实验之前就做周详的考察和缜密的设计,把“故事”背景彻底弄清看透,这正是听懂故事的重要前提。

2 核准“故事”的诸多要素

一般,一个故事有6个基本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将化学实验与故事作比,则一个化学实验也可以确定与上述6要素相对应的6要素,如图1所示。

对于一个故事的理解,包括了对故事6要素的把握。前4个要素是听懂一个故事的基础,而后2个要素则是所谓“听懂了一个故事”的基本内涵:故事发生的经过清楚了、结果清楚了,那么对这个故事自然也就明白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对前4个要素的把握要精准,对后2个要素的体察才有可能贴切、准确。否则,可能会对故事产生误读、曲解,这当然就不是真正的“听懂”了。比如,开始时人物身份就没弄清,误把张三当作李四,那么在后面听故事中,必然会张冠李戴,于是你对故事的理解就远离了故事的真意。

回到化学实验上来看,也是如此。必须对前4个要素控制精准了,才能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获取正确认识。这就要求实验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要小心谨慎、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疏。比如,试剂不能取错,不能误把丙酮当作丙醇来用,或者把乙酸乙酯当作己酸己酯来用,等等。这样的低级错误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是完全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然而,在化学研究的历史上,确有因为失误取错了试剂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案例,当引以为戒。又比如,称量、量取要准确,反应容器要清洗干净(倘若容器内壁上残留了某一种试剂,很可能“故事”中的“人物”“哨悄地多出来一个参加此“故事”的演绎,而听“故事”的人却浑然不知)。再比如,反应温度的控制要精确,等等。实际操作中,诸要素均要控制得使其与所设计的尽可能相一致,如此才能把对“故事”的误读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3 把“故事”听完整

当你听一个故事时,如果偶有走神或中途短暂离开一会儿,那么你就不是听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会影响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甚至导致误读,亦未可知。因为,你所错过的某个情节或某些细节,也许恰恰是这个故事的重要关目。对于一个化学实验来说,情形与之相似。为了能将一个化学实验理解得彻底,要求实验者最好能够跟踪观察反应的全过程,并认真地随时做好记录,如此才能不漏掉所出现现象的任何一个细节。实验现象常常是我们把握、认识和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素材,甚至它就是帮助我们开启对此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理解之门的金钥匙。尤其对于一个新设计的反应实验而言,更是如此。实验现象包括:出现颜色、颜色变化、颜色消失、浑浊变澄清、澄清变浑浊、黏度变化、沉淀的生成与消失、分相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等。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因对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奇异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做深入研究最后导致伟大发明与发现的生动案例和传奇故事。总之,对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现象的思考、分析和认识,可

以给我们提供诸多的信息,这对于我们听懂分子们所讲给我们的“故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4 把产物的分离与提纯做到位

合成制备实验最终是要得到目标分子或目标物质,当然可能伴随生成副产物。这些生成物,它们存在与否、比例如何以及产率高低等,便是此化学实验“故事”的“结局”。这就要用种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测试和表征。表征之前,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些环节,又会涉及到诸多化学单元操作。精心完成这些操作,是保证产物表征与测试准确有效的基础和前提。

至此,我们不禁体会到,“故事”导演者和“故事”聆听者是二位一体的——皆是实验操作者本人,而听懂“故事”和把“故事”讲好也确确实实是密不可分的。讲得好,才能听得懂;讲得越好,听懂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讲得好不好、听懂到什么程度,则全依赖于实验者的水平:能否严谨地去做?能否用心地去听?恐怕一切全在于此。对于合成制备实验而言,其成功与否有赖于斯;对于其他类型的化学实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在1982年6月发表于上海《少年科学》杂志的一篇题为《从科学家的“元素组成”说起》的文章中讲到:“记得我的一位已故化学老师张资珙教授,曾经给我讲过一段话,他强调指出科学家的“元素组成”,应当是C3H3。这里的C和H指的显然不是化学元素碳和氢,C3H3也肯定不是一种碳氢化合物。这个C3H3指的是:ClearHead(清楚的头脑)+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洁净的习惯)。我觉得,这是对科学工作者总要求的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们认为,这尤其应该成为一个化学工作者的“元素组成”!因为,一个化学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养和品质,才能把“故事”真正讲好、真正听懂!

我们但愿,每一位从事化学领域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工程师、学者、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勤奋严谨、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次化学实验,尽力把一切都做得规范、做得到位,让每一场“故事”都能讲得精彩,听得明白!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得到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成效。

美国阿肯色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彭笑刚先生曾在讲学时发表“每一个化学实验都是在讲一个故事”的观点,作者受其启发撰成此文。在此,谨对彭笑刚教授致以谢意!

作者:贺昌城

第3篇:年画的故事

年和年画

在古代中国的历法中,年做为计时的单位,是与当今国际通用的阳历标准纪年有很大不同的。它以日之升落夜昼为日,以月之圆缺朔望为月,以日之消长为四时,以十二个月为一年,同时设置闰月以调整节气。农历年与农事息息相关,四个季节循环一次,谷物便成熟收获一次,这便是一年。人们又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物候变化分为二十四节气,根据一年中的节气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这便是我们很长时间所使用的历法,民间称为阴历,因传说此纪年历法始于夏朝,所以又称为夏历。

据《尔雅》记载,自周代始以“年”作为计量名词使用,在此之前,尧、舜时代称年为“载”,夏时称为“岁”,商代称为“祀”。

“年”字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商代甲骨文中,当时写法由“禾”与“人”或“禾”与“千”两个字组成,意为收获、丰收之意。《说文解字》释“年”为“谷熟也”,《谷粱传》云:“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人们对大有年的丰收庆祝,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风俗习惯,既庆祝又祈盼丰熟之年,“年”逐渐成为节日。年节习俗最终形成当为秦汉年间,秦大一统政权的确立,汉代日益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人民生活,再加上祭祀祖先、禳灾祈福的要求,使过年这一传统节日逐渐形成。

人们在庆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庆丰收、祭祖先、祛妖魔、祈祥福的年节习俗,并不断使之丰富,与年节相适应的各类装饰物、吉祥物也随之出现,最早是悬挂桃木与苇索等有象征意义的实物,后又画鸡于户、画虎于门,以具象的动物为神祗,纳祥禳灾。随着这些图腾的人格化,以人、神为主要内容的门神开始出现。

中国人十分重视对家宅门户的防范,既祈盼迎进来所有的吉祥,又要挡住所有的灾祸侵害,于是,能守护家室又能避邪的兽、人或神就成为最早的门神。最早的门神当为木刻或绘画类的某种吉祥物,状如雄鸡的鸟,威猛雄壮的虎等,雄鸡可祛除毒虫,猛虎可驱去鬼魅,形象虽已具体但尚未统一,各具特色。到了汉代,门神开始大量出现,除悬挂桃木、苇索,画鸡、画虎于门上外,人们开始在桃木上刻绘神话传说中的神荼、郁垒、成庆等人神形象,以驱邪捉鬼,祈福禳灾,保护家宅安全。桃木、苇索为古代避邪实物,桃木至今仍为一些地方所用,而神荼、郁垒、成庆则在古文献中已有记载。《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林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神荼,一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后来门神画中的武士形象也可从中找到渊源,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门神信仰和门神画可以看作是民间年画前身。

在人们庆年、祈福禳灾的过程中,刻木的工艺逐渐被图画所代替,为悬贴门神这一习俗的形成和普及提供了可能。画鸡于户、画神荼、郁垒于门上,当为最早年画的雏形。至唐代,佛教广为盛行,亦为年画的记载内容有所丰富,其寺庙中厨房、库房、内室等门上皆绘有门画,以吉庆祥瑞为题材的门画大量出现,至宋代出现了在新年张贴的驱邪避灾题材的“钟馗”画。

木版印刷当以唐代为肇始,现已发现唐代中早期佛像、佛经印刷本,足以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而木版印刷用于年画,则始于宋代,皆因当时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上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所致。即使在此时,年画的制作仍存在版刻印刷和手工绘制两个阶段。此时,宋代皇帝如徽宗喜好绘画给民间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外部动力。宫廷绘画艺术有一部分转向市民阶层,在民间有一定的市场,“上有所好,下比甚之”,其时客栈酒肆皆张挂名人字画,更有宫廷画院的待诏购买民间画工描写农村生活的风俗画和娃娃题材的作品,以应宫禁之需。画家与画工画稿的更新变化亦给此时年画、版画的发展提供了就地可鉴之题材,民间艺人或揣摩、或拓制,鬻售于集市,并延续甚远,民间年画与宫廷画至时为最接近之时,亦为民间年画受宫廷画影响最大之时。

宫廷画师以民间风俗为题材入画直接影响了民间年画的发展,但往往是以临摹为主,数量还不是很大,范围也仅限于中上阶层。民间年画大量生产的另一渠道之源头则为纸马。“纸马”又叫神马,是唐代刻印佛像、佛经年画的一种延续,由礼佛的善男信女出资刻印施送,多祀后焚化,故印量很大,至宋代,出现了专门印刷、出售各类纸马的纸马铺,平常印制纸马,至年关,还刻印出售钟馗、财马、回头马、桃符、虎头、大山门神等年画之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此时年画题材已有门神、财马等多种形式,且张贴甚广,盛行于各街市中。

至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南宋朝廷,北方的辽金雕版印刷已是高度发展,流传至今的有山西平阳刻印的《四美图》木版年画和《义勇武安王位》木刻纸马神像。《东方朔偷桃》套色木版画则是最早的套色版画。由此可见宋金时,木版年画已定型并走向成熟,随着贸易而销售甚广,题材内容亦多种多样。形成南方以江浙为中心,北方以秦、晋、冀、鲁为中心的格局,此时当为年画创作较为兴盛的时期。

画 在画上的日子

年画是一种纯粹的乡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间,多来年未见诸于经传,文人多以粗俗鄙浅而漠然视之,然其在民间却多年生长、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其茁壮向上的力量,淳朴的农民艺人在年画中也溶入了自己出世或入世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一个农民眼中的社会生活图画。

我国北方年画的代表武强年画,它的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都是为农民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农耕社会民俗生活的形象景观,并表达了农民内心的愿望和情感。内容有农事耕织、社会百态、人生礼仪、节俗活动、新闻时事、传说典故、娃娃美女、吉庆花鸟等,都是历史的足迹,现实的升华,民俗的再现。

武强在历史上曾属深州,向来以盛产年画著称,历史上年产量最高达一亿对开印张左右,武强年画行销大半个中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几乎都张贴武强年画。清代《深州风土志》上说:“武强地脊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版,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

武强年画当始于元初,发展至康熙、雍正年间更为兴盛,一直到晚清,在武强南关开业有字号的画店已达144家。最著名的是宁泰、泰兴、天玉和、万兴隆,号称四大家,各家有印画案子50台左右,常年生产。

在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年画里,还出现了不少描写人民反帝战争、农民起义题材的作品。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扛箱官》,穿着官服的猴子,打着“禁烟”的旗号,演出一出闹剧,意在讽刺清朝官员,表现了嫉恶如仇、当仁不让的燕赵风格;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失败,决定于1901年废科举演新军,《河间府大演操》表现的是1905年10月末在河间府举行秋操的场面;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各种传统观念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四川真景全图》反映了受西方影响的城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海器(汽)车电船》则反映了西方科技的繁荣和人们对新事物的态度。此时妇女地位开始提高,年画中也出现了《女学堂演对图》、《上海八角亭才女花园》等新年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抗日为题材的年画出现。《保卫边区》的门神年画,一改传统的神荼、郁垒 及其他武将形象,由一名青年骑大马、扛大刀,背着枪奔向战场,其构图手法、人物和战马的姿态都是直接从武强古版门神脱颖而来,成为年画中一个新的题材。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表现戏曲故事的《白毛女》、《兄妹开荒》等现实题材内容的作品,抗战胜利后,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开始,《清算图》、《解放开封》、《欢送子弟兵》等年画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此时许多美术工作者也参与到年画创作中来,用年画这一传统艺术来宣传革命、宣传新中国,同时,也为武强年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北方年画生产仍以武强年画为中心,并逐渐恢复起来。“文革”期间,大批古版及年画资料被毁,但年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为人民所创造、所喜爱,十年动乱之后,这一地方民间艺术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好的年画作品大量出现,并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民生活,如《 禽畜兴旺 》、《农民乐园》、《欢喜图》等,这些作品在构图上有所创新,渲色上更加逼真,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农民的喜悦之情。

吉 祥色彩里的年画中国

民间年画做为底层人民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由于宗教影响、社会变革及地域分布,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但又风格各异。

杨柳青年画是已享誉全国的主要年画产地之一,始于万历而盛于清代,产量大而制作精细,题材较为广泛,风情、故事、戏曲、娃娃、美人、山水、花卉、动物无不入画,产品行销覆盖较大,近有华北、东北、华东北部,远及新疆等地。北京年画以大幅门神为主,与其属地多高门望族有关,年画构图饱满,尺幅较大,清以来多以红、黄、蓝、绿四色为主,多为自产自销,外地较少。

山西年画分为南北两大支系,晋北以大同、应县为主,以窗画为代表,内容以戏曲故事为多,早期多以重墨和淡墨为版,后才出现五色套印彩版,晋南以临汾、运城为主,以灯方、门神、纸马、方笺、中堂等为主要形式,对比强烈,绘制粗犷,风格豪放、明快、洒脱。

山东年画分布较广,以胶东、鲁西为主要产地,胶东以潍县杨家埠、高密等地为代表,年画形式多样,门画、神像、戏文故事都有,印制方法以木版套色为主,又在某些大型人物及娃娃画的人物面部稍加渲色,画面更加质朴明朗、精致柔丽。高密的扑灰画最具特色,为“高密三绝”之一,造型写实,用色以桃红和绿色为主,兼施金,由粉本、扑灰、敷彩、粉脸、描金而完成,为高密所独有。另外,泰安、曲阜、鲁西南一带的年画也颇有特色。

河南年画集中于开封、郑州、商丘、洛阳汝南、新乡等地,其中以开封朱仙镇最具代表性。朱仙镇年画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清代达到极盛。题材以戏出故事居多,画幅不大,以人物为主,富有装饰性,年画色彩以橙、深绿、大黄为主,线条粗犷有力,风格古老淳朴,其年画人物上眼睑印一块弯曲的橙色,独具特色。另外还有大量吉祥内容的神像类年画,简括庄重。

广东年画主要集中于佛山、新会、澄海等地。年画中神像占有较大比例,有些年画尺幅较大,为道场张挂所用,尺幅较小的则供给寻常百姓供奉或新年张贴。佛山年画有彩色套印和印出墨线手工敷色两种,以五色套印为主。也有的以色纸为底,人物形象突出,线条粗放,色彩强烈,构图简洁均衡。

广西年画主要产于桂林、全州、南宁东兴等地。桂林年画约始于乾隆年间,题材内容以门神、门童和祥瑞为主,其中娃娃画别具一格,动态,多为舞蹈造型,色彩凝重古朴。南宁门神、门童及护符为多,其中有一种以黄色为底的小门童颇有特色,主要由一些少数民族张贴。

四川年画主要分布在绵竹、夹江、成都、简阳等地,其中以绵竹产量最大,内容以名人字画、祥瑞神像和耕织图的屏条为主。题材以门神为最,另有其他神像、门童、戏曲及风情等。

云南年画集中于保山、丽江等地,保山年画神像、纸马较多,镌刻粗率、古拙。丽江以印制神像、纸马、祥瑞题材为主,刻制多精细、工整,皆为单色。

贵州年画以安顺为主,安顺纸马较多,其他地区门神、门童画多与内地相似,门童样式较多,也最具特色。

湖南年画以隆回滩头镇最具代表性。湖北年画产地较多,其中以均县、孝感、武汉等地较集中。安徽年画主要分布在临泉、界首、芜湖、太和等地,北方受朱仙镇年画影响较大,南方则更多受苏州年画影响。

作者:孙晶昌

第4篇:感恩励志故事:无声的感恩曲

我要用父亲送给我的钢琴,为他弹一首感恩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感恩励志故事《无声的感恩曲》,欢迎阅读!

画画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个意外。小学二年级那年暑假,他在村外山坡上遇见一位来写生的姑娘。姑娘穿着宽大的汗衫,一边快活地哼着小曲,一边往面前的画纸上优雅地涂抹着绚丽的色彩。绿树红花于是栩栩如生地落到纸上。他竟看得痴了,回了家,他对父亲说,我想画画。

父亲说,你能保证好好画吗?他赶紧点头。父亲不再说话,走进羊圈,牵走家里的奶羊。当时,那几乎是家里收入的惟一来源。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撒手而去,他只有父亲。

很快他就发现画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好玩。当他上到高中,每天面对一堆冰冷的石膏像时,那种厌恶感便与日俱增,可是他仍然考上了大学,读美术系。尽管不喜欢,但他认为美术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他一生所要从事的职业。因为一只奶羊,因为一个画夹,因为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以及父亲的殷切期望。

上大学后他第一次看到了钢琴。那时很多同学在校外租了房子,他也和一位同学合租了一间简陋的宿舍。他要强迫自己练画,而他的同学,正在疯狂地练琴。他们需要一个无人打扰的住所。

他给那位同学画了很多张练琴时的速写,每画一张,他心中的那根神经就会被拨动一下。终于忍不住了,有一天,他坐到了那架钢琴前。当他的手碰到黑白分明的光滑琴键,心就开始狂跳不止,就像面对一位暗恋多年的姑娘。他想,他的人生,或许会因为面前的这架钢琴而发生彻底地改变。

他疯狂地喜欢上了钢琴,只要同学不用琴,他准会端坐在那儿,一曲接一曲地弹。的确,他是天才。仅用了半年时间,他弹奏的水平便赶上了他的同学。他的同学请来一位老师,老师仅听他弹了一支曲子,便肯定地说,将来必成大器!老师收他当了学生,他却没有自己的钢琴。他的专业是美术,他没有走进学校琴房的权力。只有在他的同学不练琴的时候,他才能弹几下。

后来他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那架钢琴很少有休息的时间。而当钢琴要休息时,他的那位同学,同样需要休息。并且,那位同学高他两级,马上面临毕业。这意味着,他能够摸到钢琴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父亲从老家来看他,给他带来零用钱和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晚上父亲住在那里,他给父亲弹琴。父亲说,你不是学画画吗,怎么又弹琴了?他说,弹着玩。他想告诉父亲钢琴现在几乎成了他的生命,他想告诉父亲他多么想要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张了张嘴,终于没说出来。

他和父亲挤在同一张床上睡觉。那晚,他翻来覆去,一夜未眠。

第二天,父亲要走的时候,突然问他,买那样一架钢琴得多少钱?刹那间他无地自容。其实从昨天一直到现在,他的眼神、他的动作、他的叹息,都在向父亲传达着一个同样的讯息:他太想拥有一架钢琴了!这些细节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轻易将他出卖,让敏感的父亲洞察。

他发誓不再摸琴,可是他办不到。他每时每刻都想扑上同学的钢琴,他说服和欺骗不了自己。

三个月后父亲来了。父亲的第一句话是,画画得还好吗?他说还好。父亲笑了,说你骗谁?

父亲说,这次来是给你买钢琴的。说完,父亲掏出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万两千块钱。父亲很抱歉地说,只有这些钱,我去问了,这些只能买个最便宜的。他没敢问父亲哪来的钱。他想,就算父亲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大一笔钱。他和父亲一直没有说话,他们把钢琴搬回来,请人调好,然后坐在那里发呆。父亲说,你不弹一首曲子给我听?他就弹,弹得婉转流畅。父亲听完,拍拍他的肩说,你已经长大了,从此后,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好好弹,当大师,将来开演奏会的时候,我要坐前排。父亲走了,走得很慢,似一位蹒跚的老人。其实,父亲真的老了。

本来他已经跟父亲说好了,那个寒假,不打算回家了,因为他要抓紧时间练琴。后来他发现自己是那样想念父亲,就回了村子,却找不到家,找不到父亲。他的家里,住着另外一户人家。村里人告诉他,你的父亲上山了。

村后的山窝里,有一个很大的石子场。几个月前,父亲卖了房子,住到了山上。石子场老板也是村里的,经过父亲的再三恳求,他预付了父亲一年的工钱。然后,父亲把这一年的工钱、卖房子的钱和多年的积蓄加在一起,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父亲住在四面透风的窝棚里,他比几个月前更显苍老。他每天在山上放炮采石,那工作不仅劳累,而且危险。那天他站在父亲面前,突然想给父亲跪下。最终,他紧紧拥抱了父亲。那是他第一次拥抱父亲,他的泪打湿了父亲的肩头。倒是父亲慌了,他说,你怎么找到山上来了?好像儿子知道了他生活的窘迫,让他深为不安和自责。

回去后他疯狂地练琴,他想早些成名。他对父亲说,等有了钱,他会在城里给父亲买一个大宅院。他相信他能。可是他再一次遇到了麻烦。和大多数人一样,当他的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开始停滞不前,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困难。

有一段时间他想放弃,可是他想到了父亲,想到了父亲那个四面透风的窝棚,想到了父亲苍老的面容。他努力让自己坚持一天,再坚持一天。

终于,在大学毕业后的第六年,他有能力并且有资格开个人演奏会了。可是,父亲已经听不见了。父亲在一次放炮采石时,跑得慢了,出了意外。他的耳朵被震聋了,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他给父亲跪下。他抱着父亲的腿,号啕大哭。父亲说,你现在成功了,能开个人演奏会了,成大师了,我们该高兴才对,你哭什么呢?他不说话,却哭得更凶。父亲说,虽然我的耳朵听不见了,眼睛不是还好着吗?能看到你坐在台上,能看到你弹琴,就跟听到你的琴声一样幸福。

他信,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能用眼睛,听到他的琴声。

他在城市里开了十场个人演奏会,连续的十场,每天一场。他给父亲留了剧场中最好的座位,父亲能够清楚地看到他弹琴时的每一个表情和每一个动作。每天,父亲都坐在那里,安静地看着身穿燕尾服的他,看他的手指在黑与白的琴键上熟练地行走和跳跃。父亲眯起眼睛,仿佛真的听到了美妙的琴声。满足和幸福的表情,在父亲脸上静静地流淌。

其实那架钢琴已发不出任何声音,几个月前它就坏了。他曾试图修好它,可是没有成功。其实有没有声音,对他的父亲来说都是一样的。父亲在意的,只是他弹琴时的样子。可是他仍然会郑重地对所有的听众说,这首曲子,献给我的父亲。我要用父亲送给我的钢琴,为他弹一首感恩曲。

他的个人演奏会,场场爆满。剧场内的每一位听众都在静静地聆听那首无声的感恩曲,然后,轻轻鼓掌。

第5篇:感恩的故事

生活中发生过一些事,或让你受到启迪,或让你记忆深刻,生活中的小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的小故事,欢迎来参考!

【感恩故事一】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然后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感恩故事二】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然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感恩故事三】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然后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 春晚经典语录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感恩故事四】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然后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然后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然后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感恩故事五】

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然后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然后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当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又反反复复的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能够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做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

当我们感受一缕晨风,听见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轮朝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光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然后当我们承受了一次风雨,走过了一段泥泞,那是生活给了我们战胜的勇气……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轻言放弃,勇往直前!

【感恩故事六】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然后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感恩故事七】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然后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感恩故事八】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第6篇:感恩的故事

感恩小故事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 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第2个故事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第3个故事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

有一个五岁便得了怪病的孩童,一只脚比另一只脚长得长,走路时脚跛得像只小鸭子,面对周围小朋友的嘲笑与众人异样的眼光,懵懂的孩子将乞求的讯号发向了父母,父母忍着泪水骗他说:

“孩子,这不是病,只要经常走走,锻炼就会好的。”

孩子相信父母的话,一直走着。多年的辗转奔波,父母为他寻访名医,给他用尽奇药,可孩子的病却不见佳,而父母在伤心欲绝的悲情痛楚下,依旧没有放弃为孩子治病的念头。孩子就这么在父母善意的谎言中,在父母慈爱的滋润下,在父母的祈求里漫漫成长起来。

后来,孩子懂事了,明白了一切事实的真相。可他一点儿伤心的理由都没找到,因为他知道父母多年来的泪水,已将他的伤口愈合;他明白父母多年来的无悔,早把他的痛楚麻木;他更了解父母多年来承受的压力远盖过他的不幸。他毫无失落之感,怨悔之意,因为父母的爱为他搭起了成长之桥,那桥是起于地而腾于空的桥,他比任何人都站得要高;那桥是凌驾于生命与前途边沿的桥,他心中的感恩足以消除一切的不如意。

躺在病床上的一个小女孩,面对病魔,面对死神,她有无可数落的痛与苦,可她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然而,面对父母那滴血的心,吞泪的眼,撕裂的肺,空白的脑,游离的魂,却坚强的信念支撑的脸,她翕动了干渴得发白的嘴唇,因为她已无言感恩,只好在脑海中不断搜寻过去与父母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忽而串联,忽而闪断的画面,她要在离去之前把它们串成一段感动的让自己流泪的回忆故事。

父母闪过的一幕幕的瞬间,命运之神的不幸之箭被她那受伤但激动的心熔化,病魔折磨下的苦痛被驱赶到了宇宙的边缘。可没过多久,无情的死神还是把她带到了另一边天空,而且走得那样悄然无息,那么短暂。

一滴泪水在她最后一次心跳的时候,沿着留有余温的脸庞划落而下。那滴泪,蕴藏着女孩的一个梦——

清晨的,穿过窗落在她的身上,她醒了,双手拭拭朦胧的双眼,自己躺在那温馨的家中,眼前的父母红肿着双眼,不言而喻,是他们颤悸的心灵,感天动地的呼喊,将她从死神的掌中抢回,她心中充满了感恩。

感恩小故事三則感恩的心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感恩的回報

在一個鬧飢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麵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湧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裡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麵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

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麵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 “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裡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手術費=一杯牛奶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

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捱,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

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

結果,當那位婦女正在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時,卻在她的手術費單上看到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這個年頭,人們很少感動了,對什麼都不再感動了。即使他們還會感動,也只是感動於只有他們才會感動的對象。

其實,這個世界是有些共同的東西的。

看了這幾則故事絲毫不為所動的人,沒有一點反思的人,他們的情感世界一定暫時缺少了一點很重要的東西,或者永遠失去了一些最寶貴的東西!

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寶貴機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紀壯舉。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

感恩,不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恆回報。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

感恩的故事感恩节期间,有位先生垂头丧气毫无生气来到教堂,坐在牧师面前,他对牧师诉苦:“都说感恩节要对上帝献上自己的感谢之心,如今我一无所有,失业已经大半年了,工作找了10多次,也没人用我,我没什么可感谢的了!”牧师问他:“你真的一无所有吗?上帝是仁慈的,神依然爱你,你没觉得?好,这样吧,我给你一张纸,一枝笔,你把我问你答的记录下来,好么?”

1:牧师问他:“你有太太么?”

他回答:“我有太太,她不因我的困苦而离开我,她还爱着我。相比之下,我的愧疚也更深了。”

2:牧师问他:“你有孩子么?”

他回答:“我有孩子,有5位可爱的孩子,虽然我不能让他们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但孩子们很争气。”

3:牧师问他:“你胃口好么?”

他回答:“呵,我的胃口好极了,由于没什么钱,我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我的胃口,常常只吃7成饱。”

4:牧师问他:“你睡眠好么?”

他回答:“睡眠?呵呵,我的睡眠棒极了,一碰到枕头就睡熟了。”

5:牧师问他:“你有朋友么?”

他回答:“我有朋友,因为我失业了,他们不时地给予我帮助!而我无法回报他们。”6:牧师问他:“你的视力如何?”

他回答:“我的视力好极了,我能够清晰看见很远地方的物体。”

于是他的纸上就记录下这么6条:1 我有好太太 2 我有5位好孩子 3 我有好胃口 4 我有好睡眠 5 我有好朋友 6 我有好视力

牧师听他读了一遍以上的6条,说:“祝贺你!感谢我们的上帝,他是何等地保佑你,赐福给你!你回去吧,记住要感恩!”

他回到家,默想刚才的对话,照照那久违的镜子:“呀,我是多么的凌乱,又是多么的消沉!头发硬得象板刷,衣服也有些脏……”

后来他带着感谢神的心,精神也振奋不少,他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感恩节节日游戏

蔓越桔竞赛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

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玉米游戏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南瓜赛跑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请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7篇:《感恩的心》故事

感恩的心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每一个看完这个故事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感想,而我也相信在他们的心中绝不仅仅是感动。小女孩的不幸遭遇令我们同情,她的坚强与执着更令我们震撼。无论何时,只要想起这个小女孩,我们就有理由要求自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坎坷辛苦。无论多大风雨,学习上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勇敢地去面对,永不放弃。

歌曲《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

让苍天知道

—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第8篇:感恩的真实故事

文水县国税局征收管理股

任艳萍

感恩的真实故事

听朋友讲她身边的故事。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丽的年轻女子没有看懂那几个字,她早已不再记得那个男孩和那杯热牛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个世界是有些共同的东西的。听了这则故事丝毫不为所动的人,没有一点反思的人,他们的情感世界一定暂时缺少了一点很重要的东西,或者永远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东西!这则关于感恩的故事提醒很少感动、不再感动和彻头彻尾搞错了感动对象的人们: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感恩,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 感恩, 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 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你我学会感恩,人人从每一天开始,做爱的传递者,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将是幸福的。

第9篇:感恩的故事精选

拥有感恩的心,你亦会感激你的敌人乃至逆境。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感恩真实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离职,最能看清本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上海一家杂志社老总给表妹打来电话,建议她“换个工作环境”,待遇是她现在的三倍。这样的好事表妹当然无法拒绝,但是她请他们等她三个月。

表妹请他们等她三个月的原因,是因为她跟原单位的合同还没到期。我说你跟单位的合同,不是一个月后就要到期了吗?怎么要人家等三个月?难道你想干两个月义务劳动?表妹说虽然我跟单位的合同只有一个月了,但是我觉得应该给单位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接替我的人。

一个月之后,单位果然还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接替者。这不是单位的要求高,他们只想招到一个跟表妹差不多的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还没有找到接替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走不了。实际上,通情达理的领导尽管舍不得她离开,并且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耽误她的“前程”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既然他们无法给她“好处”,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不让别人给她“好处”,所以他们并不阻拦,甚至动员她早点离开,担心再耽误下去,上海那边会变卦。

坦率地说,表妹也想早点离开,早点到上海去挣高工资,可是她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她不能把自己的承诺当做一个玩笑。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终于挑选到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但表妹仍然没有急于离开,因为小伙子是个新手,表妹觉得她有责任向他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因此她觉得自己还是不能离开。

若干时日过去了,表妹把她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直到他能够独当一面,表妹这才依依不舍地去了上海。在离去的头一天,单位全体人员设宴为表妹送行。那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场面,表妹的眼睛不知红过多少次,因为在频频碰杯的过程中,她不知听到过多少次这样的嘱咐:“如果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就回来,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表妹在上海待了不到四个月,他们的“预言”果然变成了现实。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表妹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搞得她措手不及。忍到深夜,她终于忍不住给原单位老总打了个电话。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话音刚落,老总就在电话那头说:“如果你不嫌待遇低,就回来干。”“可是,你们已经不缺人了……就算您没问题,可是其他几位领导,能同意我回去吗?”“明天我们开会研究一下,你等我的消息。”第二天,表妹得到的消息是:“一致欢迎你回来。”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表妹都没弄明白领导们为什么一致欢迎她回去。

后来表妹才知道:正是她当初诚实的态度,成了她“绝路逢生”的“救命稻草”。于是她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善因,结善果”吧。

有病请找钱医生

大伯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讲起一个医生的声音,也不止一次地对村里的人讲。

那一年姐姐突然晕倒,大伯找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匆匆地把姐姐拉到了乡卫生院。在乡卫生院急诊后,卫生院的一位大夫说:还是赶快去乡里的医院吧,我们的医疗条件毕竟有限,别把孩子耽误了。拖拉机又连夜把姐姐送到了县里的一家医院,一路上大伯紧张地托着姐姐。到底是县里的仪器好,姐姐的病很快被诊断,医院经过会诊决定对姐姐手术。

这时候医院有人来通知大伯,让大伯先交钱,交了钱才能手术。大伯问了数字,颤抖地求那个医生,说:先给孩子开刀吧,救人要紧,等动过手术,我马上回家找钱,不行,我把家里的驴和猪都卖了。那个下通知的医生说:这是规矩。大伯又求着医生。那个医生说:不交钱除非院长特批。这时候,有一个医生说话了,声音略带些沙哑。他急急地说:我来担保吧!救人要紧,医院可以扣我的工资,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手术顺利做完,姐姐及时得到治疗,不久后痊愈出院。

大伯从此常常念叨:我永远记住了那个声音,那个有些沙哑的声音。多少年过去了,大伯还常常向我们念叨起那个医生,告诉我们他姓钱,心好的一个人。大伯后来有了病痛,家人有病,一定都去那家医院,去找那个姓钱的医生。看得多了,大伯和钱医生成了熟人。有一次,大伯等了好长时间非要钱医生看。钱医生终于问他,老先生,你为什么一定要找我看病?大伯说了多年前姐姐的那一场病。说:我不单是来找你看病,我也是想听到你的声音。钱医生紧紧地抓住大伯的手。

大伯不久前走了。最后一直住在那家医院里,而且是钱医生的病人。临终前大伯对姐姐、对我们兄妹几个说,以后如果有病,你们就来找钱医生看。

上一篇:如何当好班干部下一篇:小学作文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