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中考作文该如何写

2023-03-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分中考作文该如何写

2015中考高分作文如何写?

独白法

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

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展开想象法

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

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动作分解法

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的慢动作,就是把人物的快动作慢慢地放映出来,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这种慢动作的方法。 采用慢动作法来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的过程进行分解,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最后一步一步写下来。采用动作分解法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的细小动作进行描写。

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

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第2篇:中考英语高分作文如何写

如何写出中考英语高分作文

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盲点,缺乏对写作的专门训练和反思,老师的工作量大,造成作文讲评大多数时候只谈现象,因此学生学得也不具体、不深入,忽略写作技能的提高,甚至误认为只要句子结构正确,无单词拼写错误就应该得满分。同学们应该走出对英语写作认识上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而在中考中获取高分呢?

一、写作诀窍

总体把握,要点齐全;人称时态,逻辑清楚;

关键词汇,动词第一;组词成句,结构完整;

组句成文,连词增色;此路不通,绕道迂回;

字迹工整,留好印象;从句适量,高分有望。

二、写作步骤

1. 认真审题。审题包括要点、格式、词数以及此篇文章要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告诫读者什么(即写作目的)。

2. 确定文体和时态。确定文体后,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组织材料;同时确定出该篇文章的总时态与时态的变化。

3. 写完要点,但不随意发挥。

4. 先草稿,后抄写。

三、习作点评

[200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初三组] (14分)

Choose one of your hobbies and write an article for the school magazine about it. tell the magazine readers.

﹒what exactly your hobby is;

﹒when and how you became interested in this hobby;

﹒why you enjoy your hobby;

﹒about your hopes and plans for the future.写作要求:

1. 根据所提供的内容,适当拓展想象空间,灵活地将提供的信息体现在文章中。

2.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清晰、规范。

3. 词数60-80。

[学生习作a]

My hobby is read books. when i was seven years old .

I became interested in reading books. I like needing books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useful things in books. I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from books. Books also can teach me

how to be a good person . Books even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for me . I will read more good books to improve

myself.

①改为reading books,动词作表语时应该用动名词。

②also的位置应放在can之后。

[点评]:档次9-11分。

①要点不全,漏掉最后一个要点。

②句子基本无误,能正确传递信息给读者但文章不流畅,句子与句子之间过渡不自然,给读者感觉在回答上述① ② ③问题。

③有少量错误。

[学生习作b]

My hobby is reading .reading books is very enjoyable .

When I was young, my mother used to tell me a story before

I went to bed every night .the stories were so interesting

that I always felt they weren’t enough . So I began to read

books by myself .little by little I became interested in

reading . I can learn much knowledge and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all over the world .when I read books , I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entences . At the same time I can improve my

writing . I want to be a writer in the future, so I must study

hard and read more books so that my dream can come true .

①开门见山、点题。

②真情流露,理由充分。

③文中带圈的连词使用得恰当,使文章过渡自然、

④巧妙使用句型以表决心。

[点评]:档次13-14分。

①清楚表达写作目的,要点齐全。

②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文章有感染力。

③恰当使用连词和从句,语言流畅,且无错误,是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高分突破]

①文体:记叙文。

②要点:what → when →how → why → hope and plan for the future。

③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自然变化。

内容具有开放性,但它也是“控制性”的写作试题,因此不能随意发挥,要善于抓信息,写完要点。选用这两篇学生真实习作,一是因为他们选材相同,二是因为他们都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同学b灵活使用连词so„that, so, little by little, when, so that等,恰到好处地使用新句型和短语used to, became interested in, come true„„等,使内容丰富,读起来优美流畅。其实这些表达同学a也会,只是缺乏技术加工。通过这两篇作文点评,同学们便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四、培养途径

1. 根据老师布置的写作内容,独立完成一篇写作。

2. 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的写作,通过交流找出各自作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和优美的句子,合作创造一篇新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3. 找老师点评,请求老师指点,尤其是怎样润色。

4. 自己纠错,写下反思。

五、备考演练

a

缙云山是重庆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天有大量的游客。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一篇报道,说明现在的游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

写作要求:

1. 词数在100左右。

2.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 开头已写好,但不计入总词数。

Jinyun mountain is a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 „

b

阅读电视广告词:“if we don’t save water ,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根据提示,写一篇60-80词的短文。

提示:

1. 生活离不开水。

2. 可饮用水在减少。

3. 水污染严重。

4. 应保护水源,再利用水。

a. [思路点拨]:

①文体:记叙文。

②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一般现在时态。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加感染力。③写作目的:告诉读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Jinyun mountain is a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 Every day a lot of tourists come here to enjoy its beauty. but a few years ago,some of them paid no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y threw their rubbish,such as plastic bags,fruit skins and waste paper on the ground. sometimes they broke trees,picked flowers and killed birds. Some even made fires in the woods to cook food. How dangerous it was. luckil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ere. tourists are used to putting their rubbish into dustbins, and they are doing their best to protect the birds and plants as well. They bring their own meals instead of cooking to prevent starting a forest fire in the mountains. All these changes make us very happy.

b. [思路点拨]:

①夹叙夹议(说明现状,谈谈感想)。

②时态:一般现在时态。

③广告词的含义——水很重要,应保护和再利用(写作意图)。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humans.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The water we can drink is falling. but some people don’t seem to care about it. They waste a lot of water. They pour dirty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Water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top the pollution. We not only protect the water but also find ways to reuse it. if we don’t do this,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

第3篇:中考高分作文如何炼就

考试作文写作过程处理三个关键点

一、保住基本分的四个流程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打入不及格分数了。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5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二、赢得感情分的五项技巧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见《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三、莫丢冤枉分的六个大忌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错别字修改务必用上修改符号。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5-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啊、让座位啊或举世皆知的材料(如爱因斯坦„„)。

中考高分作文如何“炼”成

如何能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应考的同学有一点启发。1

一、 炼标题 ——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一切尽在不言中》《常回家看看》。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现在?现在!》、《成才全*父母吗?》)。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都是课外书惹的祸》。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无止境》)。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 “凤头豹尾”, 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 “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 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学无止境》)

2. 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一丝甘醇沁心田》)

3. 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我叫把握》)

4. 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

5. 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今夜星光灿烂》)

6. 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永恒的情结》)

7. 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 剧本式: 如《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限于篇幅,后文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 . 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 童话寓言式: 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

“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 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 16载的故乡。(《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待人和善》)

妙用比喻,如: 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歌声与微笑》)灵活引用诗句、歌曲、 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 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

回环 反复,如: „„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 (《读书是快乐的》)

生动比拟:如“ 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成长是一种体验》)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五、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 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

1、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 钢笔、圆珠笔书写;

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

3、杜绝空格、拼音;

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第4篇:谈中考作文如何得到高分

第三周作文教学案皮培学 2011 3 9

谈中考作文如何得到高分

中考作文如何得到高分,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是审题要“准”。

透视今年中考,作文失分最多的原因就是偏离主题,即文不切题。所以审题成为重要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一个环节。我市优秀作文的得分在45分以上,而较差作文的得分还不足20分,这与审题准与不准有很大的关系。今年枣庄市的中考作文属半命题作文,以《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写作时有很多考生没有扣住关键词“细微”,没弄清“细微”(细小轻微)的涵义。所写内容与“细微”没有丝毫关系,文不切题,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还有部分考生没按要求去写,字数不足600,文中出现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由于审题不严,这些考生的作文得分都很低。

本次作文不少考生将目光聚焦到了512汶川地震,联想到关爱、奉献、坚强等方面的细微处,出现了很多好题;但在具体行文中,有些考生难以把握“细微”,扣题不严密,多只作相关素材的积累呈现,如“生命尽头的短信”“千秋师爱”“求求你,再让我多救一个”……等,未能在素材的基础上扣住“细微”,提炼出主题。

二是拟题要醒目、突出。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任何阅卷都是从题目看起的,阅卷速度再快,阅卷老师也不会放过题目的。一个好的题目,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思路,也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受,很容易从考卷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在阅卷中,我惊奇的发现,许多高分作文的题目都很靓丽、醒目,如《母爱就在细微处》、《真情就在细微处》、《关爱就在细微处》、《成功就在细微处》、《爱心就在细微处》等,这些题目,使文章立意明确突出,让阅卷老师为之心动。

三是开头要精彩,引人注目。

阅卷老师由一篇作文到另一篇作文,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有新的阅读期待,这时候的注意力也是比较专注的,大多数阅卷老师看完开头,一般对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就心中有数了,对其他段落只是浏览而已。开头要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是比较高的要求。如高分作文《美就在细微处》开篇用了题记:“黑夜给了我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太阳给给了我颗炽热的心,我却用它来感受美。”然后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开头“美是什么?我不禁自问,但经过几次艰辛的探索后我发现——美其实就在细微处。”精彩的语言显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

四是形式要新颖,独特。

这不是一般考生容易做到的,形式主要指作文体裁上的变化。本次高分作文的形式有日记式、访谈式、书信式、小标题式等多种,能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今年我给高分的一篇作文题目是《关爱就在细微处》,其体裁就是片断式的,作者用三个片断“母子爱”、“师生情”、“朋友谊”,展示了细微处中的关爱。还有一篇是以剧本的形式,通过“我”与“地震”、“汶川人民”的对话,来展示“大爱就在细微处”的主题。雷同的作文形式使阅卷老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看到这两篇作文,确实使我耳目一新。 四是思想内容要深刻,材料要鲜活。

思想内容深刻,立意高是作文得分关键。今年我市高分作文大多是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作文,考生或阐述对生活中细微处的感悟,或表达细微处中的真情;而那些得分较低的考生作文,内容则显得空洞贫乏,缺少实实在在的内涵,仅仅是凑一些字数。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感悟。 与“细微”相关的材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在学生眼中的材料好像只有“妈妈背我看病”、“老师深夜批改作业”、“汶川地震”等,其实从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真诚的祝福、一双援助的手、一个关心的举止等这些细节入手,进行选材都可以写出好的文章,走出语言空洞、乏味的困境。 五是语言要鲜明,结构要完整。

中考高分作文的语言大多有文采,有意蕴。写作时可引用经典名言,富含哲理的句子,活用古诗词名句,运用各种修辞如排比、比喻,精心创造一两个出彩、出色的段落,能彰显你的语言功力和风格。如高分作文《母爱就在细微处》有这样一段:“母爱犹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母爱是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灵魂;母爱又是人生海洋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考生以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入笔,使文章顿时增色。

结构完整,这是中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一篇未及完篇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么优美,观点如何新颖,也只能归入三类卷,所以在中考作文时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六是书写要工整,清晰。

中考作文对书写的较高要求是书写要美观,卷面要整洁,为了确保这一点,你最好用蓝黑钢笔或中性笔书写,因为现在的劣质圆珠笔写的字字迹很轻,颜色很淡,容易和稿纸混为一谈,难以辨认;用蓝黑钢笔书写显得清晰醒目,阅卷老师看着舒心,容易得高分。 本次作文写作题目:

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3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第5篇:作文阅卷老师看中考作文如何得高分

中考作文阅卷一直为人们强烈关注,作为一名阅卷老师,怎样判卷才能对教育和社会负责,体现考试的公平和正义呢?

在中考中,由于作文占了很大分值,且作文的评判带有很大的弹性,所以作文阅卷每年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考作文阅卷老师如何科学公正地评判作文,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对学生写作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中考作文就是要考查学生是否表达真情实感?是否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否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否在为文造情?如何理解作文的“真”?曾有阅卷老师批评学生写“挑战脆弱”、“追求坚韧”等话题作文时,有占一半以上的学生写了“父母病亡”的现象,但如果对这类作文都以歧视的眼光来看,那不是对真有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公平吗?所以作文的“真”决不能与生活的“真”划等号。一位专家说,艺术所要求的真实性不是严格的生活真实性,无论作品的内容如何虚构,只要符合鉴赏者的审美视界,使他们感到可信,得到他们的认同,就有艺术的真实性。”作文的“真”应立足于“真的情感”、“真的体验”、“真的事理”,最终应归于“言语表达的真实”。因为只有“言语表达的真实”才能达到上述效果。有的作文虽“真”犹“假”,虽然写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真实的事情,但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力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读来味同嚼蜡,让评判者感觉“假”;反之,有的作文写的事虽然不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读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产生共同的审美感,这就使评判者感觉“真”。作为阅卷老师在评判时,切不可简单从“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来评判作文的真假,而应该从文章中获得的感受来评判是否“情感真挚、体验真切、事理正确”,这样就可以评判作文是否真实。

内容健康立意深刻

不知什么原因,在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只提体裁要求,字数要求,几乎不提内容健康、立意深刻的要求。巴金曾经对文学的功能作了这样的概括: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美好。学生写作的目的也是“使人变得更美好”。过去我们传统意义上“内容健康、立意深刻”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带有政治色彩,在作文评判中给了作文“定性”的标准,这对考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束缚。近几年来大家感觉到,中考作文命题者几乎都在试图不在政治的范围内寻找命题因素,而转向在情感心灵、生活态度、过程方法上来寻找作文的话题,这既是让考生有与自己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东西可写,也是在避免学生因不谙政治可能带来的失误。其实,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内容健康、立意深刻”的问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提出“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文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的考查怎么能不要“内容健康、立意深刻”呢?所以,在中考作文阅卷中,要对学生作文进行“内容健康、立意深刻”的评判,看作文内容反映的东西是否是时代的主流,是否带有暴力、恐怖、色情的倾向,作文的立意是否扬善惩恶,是否颓废堕落。文如其人,文由心生,在中考作文的评判上要有道德的审美性,要知善从善,要用文明进步的标尺来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文要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以作文字体优美、卷面整洁来认定作文的“美”,作文字写得优美、卷面整洁固然值得鼓励,在评判时也应根据评分标准给予一定的分数,但毕竟此项只占

3、5分,最根本的还是写作内容和表现的思想情感;二是以华丽词藻为美。当前,学生“背”作文的现象很严重,极个别学校还“创造”了“万能作文法”(见《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年第3期《谁能为“万能作文法”送终》),我们不反对作文的语言华美,但如果用背来的东西堆砌而成,这样的作文是没有

生命力的。所以,阅卷老师要细品学生作文中写得很“亮”的东西,思考其与作品主题的关联度,是否是作者的原生态语言,不能被“美色”所迷惑;三是以样式艳奇为美。有好多学生“东施效颦”,动不动在作文前头来个“题记”,有的甚至在文章结束时还要加上一个“后记”。一篇很短的文章,是否真有必要在开头和结尾都添个“题记”和“后记”呢?作文的样式要为内容服务,一篇作文如果仅是外在包装华丽,而内容空泛,那决不是优秀的作文。所以,中考作文的评判,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我以为作文之美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情感思想之美。阅卷老师在判阅作文时,能否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情感思想能否让读者产生美感、受到震撼;二是思维之美,作文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言语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合理、连贯以及表现出来的智慧都是充满美感的;三是语言之美。语言美在于能否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即俗话说的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而不是“如挤牙膏一般挤出来的”。

第6篇:如何写好词语类中考作文题

词语类作文题语法分析及构思举隅

作文题的呈现是以一定的语法单位为载体的,其基本形式是词和短语。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词语类作文题。不是所有的词语都会成为作文题的,一个词语成为作文题与其本身的言语意义和“人气指数”(与生活的亲近程度)大有关系。我们在本文中对这种词语类作文题作共性的探究(从词性角度入手,即所谓的语法分析),以达到对这类作文题目快速解题、多角度构思的目的。

1.名词类文题分析与快速解题

名词,给各类事物冠名,有的表示具体事物,形体可触,有的表示某一抽象概念,需推理分析,还有的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过渡带”,情状可察;有的只有单一事物的实物意义,有的还兼有从事物本义引申出来的多个层次的意义(其中最常见的是比喻义)。对于名词类文题,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层次和意义出发构思写作,也可灵活运用反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拓宽写作领地。

【示例】

文题:阳光

本义:日光。

引申(象征)义:爱、光明、温暖、开朗、活泼、

积极向上、公开透明„„

思路铺设:从“实物”着眼,阳光是独立的物,它温暖,给生物以生存的能量;从“虚义”体验,阳光涵盖一切明媚的感觉;反向立意,写爱的缺失,光明的远离,阴暗的笼罩„„创新思维:有一种可压缩储存并释放阳光的机器,以此展开思路。

2.动词类文题分析与快速解题

动词,记述动态变化,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有施动“本性”,将世间多样的动作形态概括凝聚,“集于一身”。根据动词的施动“本性”和对不同动作形态的体验,通过针对文题问答谁(主语)、对象(宾语)、怎么样(施动状态)等,补全事件,还原个性体验。同时,注意多角度、多层次思维的运用。这种方法,可称之为“问答补全句子法”。

【示例】

文题:体验

本义: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

我们会想到这些问题,并作回答:

谁体验? (我、你、他、它„„)

体验对象? (生活、自然、感情„„)

怎样体验? (自主或被动)

体验结果? (人生中得到一笔精神财富)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份“体验”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从不同角度进行问答并加以限制,将千姿百态的“体验”还原成个体原貌,呈现本色,我们的思维也因此而呈现层次感。

思路铺设:写我的体验,你的体验,他的体验,它的体验;写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欢乐,体验痛苦„„创新思维之特别体验:变形记等。

3.形容词类文题分析与快速解题

形容词,描绘事物的性状特征,与动词相仿,它本身又带着一些名词意味,有明显的反向对立,因而具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性特征。对此类文题,我们可以讲述事件、描绘情景,融观念于字里行间,尤其便于发表议论,展开反思与批判。

【示例】

文题:真诚

本义: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

扩展为短语:真诚的微笑 真诚地帮助 真诚地赞美 对人真诚呼唤真诚

反义词:虚伪

从短语扩展和反义探究可以了解,“真诚”对个人处世为人的状况态度做了描述。状况通过我们的视听器官可触可感,态度通过我们的行动可以默默践行。“虚伪”作为它的反义对立,使它带有观点倾向性,走向命意的实质,且呈现个体化的名词特征。

思路铺设:娓娓叙说我们感受到的真诚,精心营构我们践行的真诚,仗“义”执言我们需要真诚,忧心忡忡我们失落真诚,创新思维如到真诚100%国度一游„„

【相关链接】

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词语类作文题归类:

1.名词类:书 路 门 心 手 阳光 春风 力量 色彩 风景财富 勇气 位置 往事 翅膀 细节 孝心 习惯 风雨

2.动词类:比 让 珍惜 鼓励 欣赏 赞美 追求 牵挂 呼唤变化 磨炼 感动 倾听 感恩 传递 合作 相处 沟通 反省认识 沐浴 发现 取暖 读 分享

3.形容词类:美 真诚 和谐 幸福 快乐 坚强

2009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评析与指导——呵护

文题回放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9年江苏扬州市中考作文题)

阅卷感言及指导

作文题目“呵护”,是一个平易的“词语类”题目,但平易并不等于简易。笔者在阅卷过程中,感觉有的“呵护”单调乏味,让人昏昏欲睡;有的“呵护”虚情假意,令人反感;有的“呵护”名不副实,让人费解。而也有一些“呵护”温情动人,让人几欲流泪;有些“呵护”蕴涵智慧,给人以启迪;有些“呵护”境界高远,撼人心魄。如何才能让“呵护”更动人?细心揣摩中考成功佳作,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审题要准。“呵护”有“保护、爱护”之意,又多了“小心翼翼”“珍爱有加”之意,“呵护”的对象应该是非常宝贵的,或是美好而脆弱,仿佛嫩苗,须用心爱护。“呵护”的施动者必须有给予爱的能力,“呵护”的接受者必须有美好、珍贵的特点。如呵护自然、呵护童真、呵护梦想等,都是非常贴切的。而呵护时间、呵护青春、呵护记忆等则不免牵强附会,把“呵护”偷换成了“珍惜”。至于呵护回报、呵护紧张、呵护磨难之类则可谓“驴头不对马嘴”了。

本次中考作文审题不清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平时审题训练不够,以至于考生把“呵护”泛解成“关爱”“帮助”者有之,偏解成“磨炼”“锻造”者亦有之。另外,也有少数考生考前准备了范文,在写作时不认真审题,牵强附会地将范文往此作文题上靠,造成偏题、跑题的重大失误。

二、选材要精。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亲情类作文,而但凡写亲情,都会有人写发高烧了父母送“我”上医院,天降暴雨时父母为“我”送伞,且为数不少,真让人惊讶这些材料的“生命力”!也有考生原汁原味地写出了自己尝到的亲情味道:考试前一天晚上妈妈为“我”削好2B铅笔并精心做了两个笔套,爸爸在和“我”通过黑暗楼道时打开手机,借手机发出的

微弱蓝光照亮“我”前方的路,奶奶托人从老家捎来好不容易攒下的土鸡蛋,等等。这些材料源于生活,蕴涵真情。

另外,还有一部分考生以历史人物为素材,请出项羽、苏轼、李白、王昭君、李清照等,“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很多这样的考场作文几乎是同一种画面,同一种腔调,看似文采斐然,实则华而不实,有的根本没有真情实感,纯粹是“为写作文强说‘愁’”,有的甚至玩深沉、弄玄虚、滥抒情。其实,这类“文化作文”也并非不可写,而是一定要切合题意,且“古为今用”,学会用历史观照现实,而不是“掉书袋”。它可以华美,但内里要有筋骨,血脉要贯通;它追求的应是一种有内涵的文采,而绝不是徒有虚表的漂亮。

三、立意要深。每次中考作文都会出现大量的撞车现象,出现大量的思路相似的平庸之作。而成功之作往往是独辟蹊径,用一种更加高远的立意与思考使文章题旨得到升华。如本题写父母呵护孩子的最常见,若写孩子对长辈的呵护就略胜一筹;歌咏呵护的非常普遍,若写过度呵护也是伤害的则感觉新鲜;写和风细雨式的温柔呵护者比比皆是,若写藏在严厉中的含蓄的呵护则更独特动人。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吃透”题意后,做一点点浮想联翩的心灵翱翔,一点点探幽索隐,如呵护孩童梦想、呵护民族尊严、呵护传统文化等。勇敢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当然更要注意抓住“题意”的引线),你会发现,“呵护”这个题目看似逼仄,其实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只要突破惯性的思维,就可以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四、细节要真。大部分考生写的都是记叙文,记叙文的感情力度要大,但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子”要小,即要选择好一个小切入口,且要选择动人心弦的生活细节,这样才能既打动自己,又打动别人。比如一篇考场作文写“我”从小失去母亲,渴望得到母爱的呵护,一日梦中醒来,对父亲说:“爸,我想妈妈了!”作者接着写道:“我发现父亲僵在那儿半晌没动,好久,只愣愣地说了句:‘睡吧,睡吧,睡一觉就好了。’”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表现了一个有点木讷、不善言辞的父亲对儿子的呵护,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这样有真情、有内容的作文,缘于作者能充分挖掘生活中经历的事件,用炽热的情感去拥抱自己的写作对象,用真实的细节描写让作品具有动人的力量。

五、构思巧妙。凡得高分甚至是满分的作文,大多有较为机智的文思,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生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感慨。如一考生把“呵护”想象成一个产品的名称,这产品分三种,一种是以100%父爱+100%母爱+100%亲朋之爱为原料,产品的特点是抗压性弱,较柔软,主要销往中国;第二种是以50%父爱+100%母爱为原料,产品特点主要是抗压性较强,柔韧性较好,主要销往日本;第三种是以50%父爱+50%母爱为原料,产品特点是抗压性赛过金刚石,主要销往美国。文章最后点出在中国,第一种“呵护”的产品销量最好。小作者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巧妙地展现出了三个国家呵护子女的不同方式,极富创意。需要强调的是,这篇作文不仅有形式上的创新,更有对生活的入微体察。阅卷老师自然十分乐意看到这种作文,它如活泼的山泉,机智地穿过山石,融进桃花山,奏着叮咚的生活之歌,耐听极了!

探究中考作文取胜之道,笔者认为下面几点很重要:(1)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应当写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我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2)写好一件事,要具体实在,要有动人的细节。(3)要根据题意作文,理清文思,慎重选材,切不可拿不相干的观点和素材往题目上套,造成“油”“水”分离的尴尬。(4)要学会化大为小,而不是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或空洞抒情。(5)要加强文字表达和书写等基本功的训练,确保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卷面整洁,在此基础上再突出展示自己才华的“亮点”,那你的作文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让我们共同耕耘。

上一篇:总会计师述责述廉报告下一篇:社保办理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