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考作文写优美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让中考作文写优美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

摘 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写出光彩照人的文章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认真的反思、研讨,使学生作文出现闪光点。下面我就自己指导写作的经验谈几种具体做法。

关键词:培养;写作能力;素材;语言

作文是一项大工程,创新是这项工程的设计图纸。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写出光彩照人的文章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努力、认真的反思、研讨,使学生作文出现闪光点。下面我就自己指导写作的经验谈几种具体做法:

一、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作文的内容决定文章层次的高低,学生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所以指导学生多读书很关键。借助我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东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开放时间,阅读有益书籍。好书美文如久旱甘霖,酷暑凉风,对人的心灵起着浸润、净化的作用。应该注意营造读书、爱书的氛围,引进大量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让学生与书为伴,读名著、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读书的体会。为学生寻找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他的第二本教材,人手一份,大家都去寻找,不仅读文学作品,也读科技、历史类的文章;不仅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也读戏剧、小品;不仅读中国的作品,也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打开学生视野,引领孩子“登高望远”,从而为学生写作打下素材基础。

二、指导学生设计好文章的结构

指导学生有了精彩的内容,还要有精巧的结构来表现,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很多文章是靠精巧的结构取胜的。例如,写老师,有个同学就别出心裁,分段落,让一两个同学说出对老师的看法,从而记叙老师的事情,不但如此,他还让周围的桌子、椅子、墙壁等说话,来表现这位老师的种种优点,如此,这位同学的作文自然成为上乘之作。还有些同学,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截取不同时间的不同场面或者不同时间的类似场面组合成意义相关的画面,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这些做法都能使文章更引人注目。

三、指导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就善于运用出人意料的结尾来吸引读者,他的《项链》是绝妙的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使人们读后久久难忘。有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爸爸的电话》的文章,就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他写到替爸爸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急切地找爸爸,然后猜想爸爸可能瞒着妈妈有外遇,吸引读者把心提到半空中,最后揭开谜底,原来是追着爸爸请爸爸入保险的。还有些同学在写文章时采用特殊的叙述方式,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精心推敲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同样是好文章的一大支柱。如果一篇普通的材料,用平实的语言和文学性语言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曾经指导学生写过一篇反映农村新气象的文章,结果,一位同学写的是村里一个人承包砖场遭到家人和村人反对耻笑却最终成功的事。事件本身没有什么新奇,但文章中有些农村妇女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感人。

文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一位妇女嘲笑承包砖厂的人的:“鸡毛还能飞上天了?”,于是,我让他以“鸡毛上天了”为文题,以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为特色加以修改,全文大多利用这种语言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那些“手里拿着大哥大,屁股坐着桑塔那”等语言提高了文章的品位,在期中考试中获得了满分。

五、指导学生紧抓时代脉博

在学生的周围,鲜活的题材不多,我们仍然想写出出色的文章来,这就需要寻找有意义的话题,紧抓时代的脉搏。环境问题、人品问题、道德问题、科技问题等等,均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例子。有位同学写了一篇名为《瞎子》的文章,写的是一群小青年在建筑工地上午休时间打牌,旁边的水笼头哗哗地流水他们视若无睹,这时走过来一个瞎子摸索着关上了水笼头,逗引得几个小青年边打牌边笑:“嘿,这个瞎子,真逗!”惹得那个瞎子气冲冲地说:“你们才是瞎子呢!”作者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有关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就显得多了几分亮色,成为典型的好作文。

有了鲜活的内容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很多学生就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寻求新近发生的故事,写出全新的文章。例如,某次考场作文题目《找个人来聊聊天》有许多的学生写上了上网聊天;还有我们身边的2008年8月8日北京奧运会、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等等许多“新鲜的事件”。

一个学生在《找个人来聊聊天》一文中,写了一个老汉在城里儿子家里感觉无聊,便想找人聊天,儿子想让父亲上网,父亲坚决不同意;后来出门找人,发现人们都在利用网络做着许多工作,终于要求儿子给自己买台电脑上网……他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人们对大事情的观点、看法,这样的文章才是值得玩味的文章,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自然世界、文学作品、焦点事件、热点话题、以及社会生活教科书人文精神的了解、研究和思考,丰富发展其生命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强调尊重和发展人的情感自由,有情感自由才有真挚的情感抒发,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

作文教学是一项大工程,任重而道远,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的探索,用心,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司威

第2篇:如何让中考作文出彩

董发琼

作文的实用性非常强,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更何况,在关乎学生未来的中考、高考中,作文占六十分(相当于一些科目的总分),所以 “一题定终身”之说,并非危言耸听。

笔者有幸参加几次中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对考生在中考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略知一二,而且有了些许思考和感悟,在此提出来,希望能给考生们一点帮助。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考作文出彩呢?

一、注意审题

无论哪一类作文都要审清题意,明确作文题目的用意和要求,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包括审提示语、审题目限制、审要求,防止偏题、离题。

例如: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自拟题目。

2、语言流畅,结构完整。不少于600字。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爱是联系每个人的纽带,要写好这个话题,就要清楚爱所包含的内容。爱的内涵很丰富,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爱国情以及陌生人的相互关怀,都是爱的具体体现。认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是哪件事使你感受到了爱,这样,爱就具体可感了。然后选准一个角度,选出你所需要的切入点,拟好题目,选择自己驾驭得很熟练的文体(不能写诗歌或戏剧),用流畅的语言,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了以上分析思考的过程,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了。

二、切入准确

写作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着眼于细处,立意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因为考场作文字数限定在600字到800字之间,不必反映“大背景”“大气候”,能表情达意,表现思想观点就行。

三、立意高远

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歌颂主旋律,体现时代特点。作文一定要有灵魂,作者一定要有思想。如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自身;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对主体感情的体验等等。

四、选材精当

选材要精当,还要新颖,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例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文章,很多学生都写:“我”半夜发高烧,妈妈冒着大雨背“我”去医院治疗,第二天“我”退烧了,妈妈却病倒了。这样的陈词滥调,倒人胃口。所以选材要新鲜、独特、以小见大,以彰显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观察视角的独特性。

五、结构新颖

作文应讲究谋篇布局,合理安排结构。部分学生习惯三段式,开头、中间、结尾各一段,有的段落篇幅较长,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注意“虎头、猪肚、豹尾”,“虎头”即入题要快,要有气势,能抓住读者的心;“猪肚”即指容量大,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豹尾”即能托住全文,照应开头,卒章显志。

可采用排比段,小标题式,题记、后记式,日记体,书信体等,这些结构模式,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六、标题别致

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引用、化用书名、歌曲名、影视剧名、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如“开卷未必有益”“痛并快乐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梅花香自苦寒来”“非诚勿扰”“我的‘三部曲’”;可使用数

学等科目的公式作标题,如“7-2≥5”(呼吁不要占用周末的时间补课),“初三生活=苦+酸+甜”。

七、感情真挚

不少中考作文题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或“写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的要求,这就提醒考生要选择亲历的、打动过自己的材料来作文,力求以真情动人,以实情感人,忌讳“假、大、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如写 “感动”“挫折”“爱”“珍惜”这类文章,考生动辄就失去亲人,这个死了爷爷,那个死了奶奶„„这样的作文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能感动读者?

八、语言亮丽

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往往具有画面感和流动的美,能体现考生遣词造句的功夫,驾驭语言的能力。考生可适当引用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准确运用如下修辞手法: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拟人,让语言活泼亮丽;对偶,使语言凝练优美;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

九、书写漂亮

书写干净整洁,能体现一个考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成体的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美的享受,正所谓“字如其人”。考生必须保持卷面的整洁,纠正错误不能随便涂抹,应该擦拭干净后,再另行书写。

总而言之,作文要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通过这个平台让考生展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学修养。阅读考生不同层次的作文,为富有才气的佳作喜上眉梢,为离题偏题的作文扼腕叹息。让中考作文出彩,以上这些仅仅是临场发挥时的应对之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日常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出彩”是需要狠下功夫的。

地址:贵州省黔西第二中学

邮编:551500

第3篇:如何让中考作文取得高分

掌握方法写好作文

——如何把中考作文写得更好

作文,是语文考试内容的 “半壁江山”,也是学生素养的综合体现。每位考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稳定这语文的“半壁江山”呢?我认为要使作文取得一个好的成绩,除了平时要加强训练外,还要注意应试作文的一些技巧性问题,遵循规律,使自己的文章或得到雪中送炭的帮助,或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真审题,弄清要求。中考中常见的作文题目可以分为分为四类,即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从认真审题这一点来讲,命题、半命题作文的重点在理解题目的内涵、弄清作文可以写成哪种文体、把握题目中有哪些限制、准确辨析清楚是否出现了新的提法等。如《我身边的》,不管增加词语以后的题目怎样,必须注意辨析“我身边的”和“我的”不同。《逆耳忠言助我行》由于受得“助我”的限制,就只能写成和“我”相关的记叙文,且写作的重点在于“助我行”。如果说上面两篇对事件多少的限制还不严格,《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由于受到“长大的路上”的限制,就必须记叙一个过程,写多件事完成作文,同时由于题目是“他(她)牵着”,这又要求考生只能写一个人。又如《未曾说出的感谢》只能在心里表示感谢,而不能说出来;《寸草心》只能记叙那些小事;《从那天开始》写作的重点要放在那天以后的事情上等等。至于新材料作文的重点则在于对材料的理解上。

在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新的题型和对文章提出的特殊要求。如,山西省2010年中考作文:打开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接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按特别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拟题特别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朗士、百草园……)

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中考时善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十分重要,这样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中考作文采用选题作文的省市较多,一般来讲,所提供的两个题目的分工是有差异的,通常是一篇适合写记叙文,另一篇文体选择的自由度较大。所以拿到作文题目之后一定要仔细分析,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进行写作,为写出优秀的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立意新,材料新。在确定了写作的题目之后,一定要首先确定文章的中心。古人云:“文以意为金”,“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主旨。写文章首先要立意,这就叫“意在笔先”。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作文要出奇制胜,离不开鲜明的主题,有了鲜明的主题,写什么,怎么写,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文章通畅,条理清晰。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立意鲜明的文章呢?首先要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如关于“水”的主题,倘若从“源头活水”、“流水不腐”的角度来写,就容易出彩。其次,要使用新鲜独到的材料。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多角度的思考,就能从平凡的,乃至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这样往往能给人春风拂面之感,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突出中心,又运用了最新颖、最生动的材料,就不难写出最好的作文了。

四、题目要有特色。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都存在命题的问题,而阅卷

老师拿到作文卷首先要读的就是题目。好的题目能唤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愿望,反之就会给人过眼烟云的感觉。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此,对于作文考试中的自拟题目务必慎重。

一般来讲记叙文的题目有六种形式:(1)以时间为题,(2)以地点为题,(3)以人物为题,(4)以事件为题,(5)以事物为题,(6)以中心为题。议论文的题目通常有两种形式,即议论题为题目和以论点为题目。我建议最好议论点作为文章的题目。我建议最好用中心(论点)作为文章的题目,这样不但有利于自己组织材料,防止偏题,也便于老师评分。

五、选好文章的形式。关于文章的形式,近几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重视甚至忽略了文章内容和语言,虽然不太正常,但也足见其重要性。这里介绍几种,大家不妨一试。

1、排比段式。即把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段的开头都使用结构相似的句式,使之构成排比段。如《我的初中生活》就可以分别以“初中生活很甜”、“初中生活很酸”、“初中生活很苦”开头,构成排比结构,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

2、小标题式。这可能是今年最流行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把所写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列出来,使每个段落既独立成章,又紧密相连;既简洁明了,有一语中的。如《珍惜所拥有的亲情》一文分别用了“奶奶的嘱咐”“爸爸的电话”“姐姐的忠告”为小标题不仅新颖巧妙,衔接自然,而且内容丰富清新,主旨鲜明突出。

3、日记连缀式。就是将若干篇日记连缀起来,既可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又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如《竞选日记》一文选取了竞选英语科代表期间的四篇日记,在“晴”、“阴”、“雨”、“晴”的环境暗示中,“我”经历了虎视眈眈、性格懦弱、竞选失败、坦然面对挫折与体验,真可谓是一波三折,饶有情趣。

另外还可以在文章的顺序、人称等方面做文章,以便取得不错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形式是为中心服务的,必须和内容一致。比如,“瞬间”之类的文章就不适宜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写。

六、材料要新颖,内容要充实。要写好作文,离不开感情真挚,事件新颖,内容充实的材料,可往往有一些考生,采用的材料过于陈旧,甚至编造一些假、大、空的内容,这种做法很容易被识破,也很难得到好的分数。怎样才能纠正这些错误呢?首先材料要新,记叙文要杜绝生病、过生日、妈妈爱吃鱼头、父母不理解我、我误解别人导致分手等内容,可以选择自己身边的小事,如,量身高,梳头,让路等。议论文要杜绝政治、历史课本上的事例为论据,选用语文课本上的人和事,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论据。其次内容要充实,换句话就是要“具体、具体、在具体”,记叙文在叙事的过程中一定要写清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要详写,但毕竟详写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很容易造成文章的空洞无物。议论文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事实论据中。举例论证时,一定在把握详略的基础上,注意较为详细的论据的使用。这样就更能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最终获得较好的分数。

七、把握开头,赢得好感。一篇文章有好的开头十分重要,它能够给评卷的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为赢得高分奠定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算作好的开头呢?(1)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2)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开头。一般情况下,记事的记叙文可以采用写景或者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等的方法开头,也可以采用直接入题的方式开头。第三,议论文最好在开头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不仅可以引导自己很好的议论,也会给评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3)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新颖、贴切。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有很新颖的语言必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会得到较高的评价。下面我们来看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

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没有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这里“丈量生活”用得非常新颖,因为“丈量”一词通常用在和长度有关的句子中,作者把它用在“生活”的前面,非常去巧妙,富有创意。这样一来加分是自然的了。

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起笔就紧扣题目或题旨,干净利落,简洁明快,使人一看便知,易于读者接受。如,《精彩瞬间》的开头:“那是蝉鸣稀薄的夏日午后,我从书店回来,在家门口遇上了行色匆匆提着公文包即将出门的父亲。”短短40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2.设置悬念法。这种开头方法的特点在于文章一开始“就令读者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如《老师,请听我说》的开头:“老师啊,老师!请让我代表初三一班全体同学向您问一句:您为什么出走?”开头就让读者惊愕:怎么?只听说过学生挨了批评会出走,难道老师也会出走吗?这样就会让读者急于往下读,看到底是咋回事。

3.引用开头法。开篇引用一两句名言警句、歌词、俗语等,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一方面也能使文章增加文采,这样也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欲扬先抑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抑在先,扬在后,抑的目的在于扬,造成强烈反差,使文章曲折多变,摇曳多姿,增强艺术感染力。

5.总括内容法。用多件事写人的,完全可以运用总说的开头,不过要注意尽量不要写得过于具体,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如《我的老师》一文开头写道“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就给下面的写作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总之,文章开头要有一点特色,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

八、行文要有文采。语言表达是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一篇文章倘若能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就会给你的作文锦上添花,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

1、要明确文体的语言特点。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特色也不一样。一般地说,记叙文应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议论文要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散文则要豪情满怀,以情感人„„

2、可以适当引用或套用一些诗句、歌词、成语、俗语等。这些高度精炼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浓郁的文学色彩。考生如能自觉的在文章中运用一定量的诗句、歌词、成语、俗语,无疑会给文章增加不少亮色,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还可以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功夫。

3、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行文时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 “ 我像一根木棒倒在床上,被勒得紧紧的神经系统像一滩稀泥散开了。”“拉开窗帘,一抹斜晖柔和的从窗外探了进来,”“如果把母爱比作是一只盛开的百合,在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他在每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他那清新的芬芳。”“我努力的仰头微笑着,却发现阳光趴在睫毛上流泪,模糊成彩虹一样美丽的光晕,孱弱的颤抖着。”“童年如一个无暇的梦,而我的梦里却有了一块疤,常常疼醒所有的回忆,然后心被遥远的爱与温柔所埋没。”“友谊是花,开出友谊之果。友谊是灯,照亮我们生活之路。友谊像肩膀,可以让我依靠,友谊像巨浪,使我热情高涨,但友谊又像忽上忽下的荡秋千,一会儿热情高涨,一会儿误会连连。”

九、结尾要精彩。“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说明收尾环节的重要。精彩的结尾能画龙点睛,深化中心;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严谨;能令人回味再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前面的内容有点瑕疵,阅卷老师也会潜意识地给你多加点分。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照应开头法。这种方法不仅能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更能体现前后连贯,首尾一致,点明中心(强化主题)的特点。这种方法最简单的做法是,把开头的内容换一种说法再说一遍,最好结尾句使用反问句或感叹句。

2.画龙点睛法。这是在结尾点明中心的一种方法。“画龙点睛”关键在“点睛”,“睛”点得好,犹如塔尖的装饰,头顶的桂冠,既可使文章熠熠生辉,又能让读者获得美感。“点睛”之笔,只求扼要,不取冗长,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

3.引用妙语法。文章结尾处,引用一些诗词歌赋、谚语俗语、格言警句等不仅能显示文章浓烈的艺术格调,还可以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

4.含蓄隽永法。如《成长的脚印》的结尾:“在松软的沙滩上,我卷起裤管光着脚,走了很久。回首一看,蓦然发现身后的脚印,横的,竖的,斜的,正的,深深浅浅„„”你看,这结尾多么含蓄隽永啊!真如撞钟,清音有余;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十、卷面要整洁。虽然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会影响内容,甚至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保持一个整洁的卷面尤为重要。写字基本功较好的,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的基础上,力求把字写得美观;写字基本功较差的,在应考的短时间内虽然不能一下子把自己本不规范的字提高到写得很漂亮的程度,但认真,把字写得端正、整洁一些,写得让老师能看清楚、明白,还是能够做到的。卷面上,坚决杜绝胡乱涂抹的现象,如果偶有写错的字或写得不合适的词句,可以用直线或斜线的形式划掉,在旁边另写出正确的即可。

在考场上如果能注意以上作文的这十个环节,作文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也一定是必然的。

第4篇:2015中考高分作文如何写?

独白法

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

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展开想象法

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

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动作分解法

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的慢动作,就是把人物的快动作慢慢地放映出来,使观众清晰地看到这种慢动作的方法。 采用慢动作法来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对动作的过程进行分解,看看人物的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最后一步一步写下来。采用动作分解法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的细小动作进行描写。

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赞美颂扬法 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胆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

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第5篇:如何让学生乐写作文

提起作文,老师认为不好教,学生认为不好写。老师感到头疼,学生感到害怕。学生之所以觉得无从下手,产生的恐惧心理,大部分是不知写什么,无从下笔。我教学生习作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避难就易,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

学生对习作感到很陌生,心里非常害怕。我在教学生习作时不提“习作”二字,只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是自己做的写一写,习作有话可长,无话则短。不给学生定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胆量写。当然,到后期,尽量让学生写长,写多,写细,因为常用概况性语言的同学,习作成绩肯定上不去。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

自信心是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三、积累写作材料。

俗话说:“生活是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我们的写作素材大致有两种来源:一种来自于学生自己的那份现实生活的素材。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来自生活,就是想到的也同样来自生活。另一种是来自于我们平时阅读的各种书籍,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它们是作家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素材加工而成的真实故事。

(一)写日记

让学生明白日记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于是学生总觉得无事可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多看书。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对写作的帮助之大不言而喻。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学生必须读名著(中国的国外的),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有些作品,另外尽量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课文中和课外阅读书籍中的好词、好句记下来,以积累更多的材料,再把摘录的材料进行分类,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这样利于学生提取写作素材

四、 正面鼓励,保持较强的习作劲头。

学生每天把习作练笔交给我检查时,我总是满脸笑容地说“写得好”、“有进步”、“坚持天天写”等一些鼓励的话语。学生听后,感到亲切,心里舒畅,觉得写作文乐趣无穷,喜欢上了习作练笔。写得好的,我会毫不吝啬地写上95分并加上热情洋溢的评语。同学们发到作文本,看到95分都十分兴奋。我常常鼓励他们说:“只要天天写,你们的习作会越写越好。”我还常常把写得好的作品帮助投稿或参加比赛。如果有了好的成绩,对学生更是很好的激励。

从习作教学中,我体会到:只要学生敢写了,平时多观察生活,多读书,多积累,写起作文一定不会无话可说。

第6篇:如何让学生写好片段作文

所谓片段作文,就是通过短小的篇幅描写场景的一个角落,记叙事件的一个情节,刻画人物外貌或某些动作等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经常练习写片段作文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积累素材

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内容空洞,感到无话可写,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生活体验较少,没有丰富的经历,头脑中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多。

1.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猜谜语比赛、讲故事比赛、跳绳比赛、孝敬爸爸妈妈、访本地风景名胜、小制作、文艺汇演等让学生真切的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2.要求学生把日常所见所闻所想以日记的形式下来,平常多看看自己写的日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写日记,因为大多学生写日记会出现没有中心、没有细节刻画、没有融入情感等问题。

二、积累语言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写作语言贫乏。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在作文中高频出现“高兴、很、非常”等一年级所学的词语。 例.如写一个人高兴的心理,大多学生只会运用“某某很高兴”,千篇一律,落入窠臼。因此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那如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呢?

1.课内积累语言。

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少,因为教师把讲课的重点放在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上。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头脑空荡荡的,没积累多少语汇。我们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堂课上完,学生究竟学了多少?有些道理学生长大了就自然会明白,所以就不要多讲。我们应该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以取代过多过深的分析。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就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经典古诗文、格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贵在持之以恒,积少成多。

2.课外积累语言。

教师要安排学生看些课外书。如低年级看些绘本如《威利的奇遇》《木偶奇遇记》,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还有些神话故事等;高年级可看根据课文选些相对应的书,如学了《景阳冈》这篇课文后就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水浒传》,让学生了解更多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

读课外书可以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和课余时间。教师要要求学生不但要仔细读,而且要摘录笔记。如摘录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语段,还可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写读后感。

多看课文书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而且还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因为一个人的经历终究有限,他人的所见所闻可以当作自己的间接经验。

三、让学生学会把话写得具体、生动、有条理

有些学生虽然头脑中有素材,但是一件事几句话就写完了,不具体不生动,怎么办?教师就要逐步地引导学生给句子润色。 1.给人物对话前面加上“提示语”,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心理等,使得人物特征更加地生动鲜明。如:

小明说:“真好吃!再来一块!”

小明(擦了擦嘴,眉开眼笑)地说:“真好吃!再来一块!”

(在写人物对话时,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使作文不单一。)

2.给名词前加上形容词,把事物写具体。如:

阳光烧烤着那片土地。

毒辣的阳光烧烤着那片贫瘠的土地。

3.不用成语

成语虽然精炼,但用的多了,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个体体验,描写的事物也少了几分韵味。像“柳暗花明、兴高采烈、生机勃勃、聚精会神”等还是尽量不用。 比如,写高兴的心情可以不用成语“兴高采烈”,这样写更具体:“小方听到自己考了100分,马上就乐呵呵的笑起来,露出两颗透风的小虎牙。”

比如,用“鸟语花香”描写景物,还不如这样写:“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鲜花的芬芳徐徐而来,灌溉你的心田,馋得你闻了又闻,好像永远也闻不够。树上,鸟鸣啁啾,忽高忽低,万般柔情似泉水叮咚„„”

4.根据不同类型的片段列出几个问题,打开学生写作思路。

《校园的早晨》(1)这是什么季节时间?(2)有哪些景物?(3)这些景物怎么样?(4)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学习的同桌》(1)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学习?(2)学习了什么内容?(3)课堂上如何表现?(4)学习成绩怎样?

《洗衣机洗衣过程》(1)如何设置温度时间 ? (2)洗涤剂是怎样的 ,怎么倒入? (3)滚筒是怎样洗衣和脱水? (4)洗后效果?

5.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事物更优美更形象。

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凉风习习,窗外的翠竹像不甘寂静的调皮的孩子在任性般飒飒作响。

6. 使用一些联接词让片段更连贯更有条理。如:“有的„„有的„„还有的„„”,“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等。孩学生可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联接词,使作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会零乱繁杂。

四、让学生掌握几种构段方式

1.总分式

总分式就是段落中有一个总述的句子,其他的句子是围绕这个句子的意思写。可先总述后分述,也可以先分述后总结。

如片段:肖利同学关心班集体,十分留意班级卫生。教室的走道上有些废纸,他会随手捡起来丢到废纸篓里。看到扫把东倒西歪,他会及时整理摆平。讲台上一尘不染,离不开他的功劳。

仿照这种写法,我先给学生来出了个中心句:下课铃响了,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学校沸腾的原因,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好多的方面;最后让学生把这几个方面和中心句写下来。“下课铃响了,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操场上有些同学舞动小脚欢快地跳绳,马尾辫随着节奏忽高忽低;有些同学在一来二往地打乒乓球,好一场龙争虎斗,瞧他们那拼命劲犹如国手刘国梁„„”

总分式是比较常用的构段方式,学生也容易掌握。

2.比较式 在同一段中,叙写事物正与反、动与静、前与后等。

如片段:《威尼斯的小艇》“半夜,戏院散场了„„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地入睡了。”

前一部分写人们回家时的嬉闹,是动态描写;后一部分写人们散去后威尼斯的安静,是静态描写。

好多写景的作文可以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如写下雪后的情景,可以先用静态描写写雪停后地上、树上、屋顶上银装素裹的景色,然后用动态描写写人们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等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3.并列式

一段话中描写的几个事物或几个问题,其内容之间是并列的。

如片段:春姑娘来了,大地变绿了,成了虫儿们的天堂;河水胖起来了,喘着粗气跑向大海;麻雀穿梭在树林中在玩着什么游戏;屋角的花猫正在暖阳中眯着眼呢„„

片段中的大地、河水等景物是按照并列式的构段方式来写的。 4.因果式

因果式的段落中前后两部分内容为因果关系。

如片段:北京的天空一片灰蒙蒙,能见度不到百米。已经是上午10点,还不见太阳露出来。戴着口罩人们来来往往„„环境太恶劣了,罪魁祸首就是大气污染。工厂烟囱林立,直逼云天,成千上万辆汽车后面浓烟滚滚。因此必须关闭重度污染工厂,逐步淘汰燃油汽车,极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最终消除雾霾,还北京一个朗朗乾坤。

因果式的结构能把问题说得明白,把事理说得清楚。因果式的结构常用于说明文中。 5.空间式

空间式是按一定顺序写景或介绍某个事物。如由远及近、从上到下、先中间后四周等。

如片段:冰箱是海尔牌的,有两层。打开上层冰箱门,照明灯就亮了,里面放着土豆、青椒、鸡蛋、蒙牛牌牛奶等食品。这些食品放在里面可以保鲜。下层是冷冻室,有三个盒子,可以储藏肉类、雪糕„„

片段中介绍冰箱是按着方位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去写景或介绍某个事物,就能写得有条理,不会那么杂乱了。

第7篇: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

高坡小学罗芝敏

从教以来,我感觉到对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件头痛的事,对教师来说教会学生写作文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我觉得写作文是有感而发。那么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读些课外书,然后积累好段落,精彩的语句。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各种书都要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如何选材

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

(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

(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

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平时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三、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

(1)用总分法。

(2)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3)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4)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5)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6)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四、表达真情实感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五、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

写好开头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

上一篇:昆山转型升级下一篇:医院党员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