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3-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判断、交流与操作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黄小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

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吗? 2.小结展题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进行正确地判断,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一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得出什么结果?从1号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红球吗?为什么一定能?还会取出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3.不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二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能确定每次取出什么颜色的球吗? (3)指导自学例1主题图,回答书上问题。 4.初步运用

(1)练习二十四第2题

②小题只要不涂蓝色都正确,③小题只要涂黄色数量不超过4个都正确。

(2)师: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势)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判断。师说明理时介绍课外知识。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

1.游戏:你说我判断

①师生游戏。师出题,生用手势判断。 ②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板书设计:

可能性

确定性事件

一定

不可能

不确定性事件

可能

四年级

胡良志

2014-11-26

《可能性》教学反思

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 本课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下面针对我在备课、授课中的体会做些反思。

(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牌”游戏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整堂课由各种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的活动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实验、合作、交流、创造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 猜牌”,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在这节课中,我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势,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交流,而且形式多样,例如让学生找自己的同桌或好朋友说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是两个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得出结论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盒子里可能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这是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再如学生代表小组演示汇报,这是全班进行了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 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体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化中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整节课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我觉得当前的数学课堂应该朝着“玩中学数学”的目标不断前进,作为教者的我们要不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历数学,感悟数学,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尚需改进的方面: 初次体验“猜牌”和再次体验中“摸球”这两环节因为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 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可以紧凑些、把时间多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更为科学合理。

第2篇: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课本9

8、9

9、100页

二、教学目标:

1、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会对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3、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三、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学难点:理解随机思想。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老师说的话。进行抢答。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小红11岁了,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学生判断后,引入课题,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并且板书。

(二)明确目标

(三)探究新知

1、游戏。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有一个白球和一个黄球。二号盒有一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规则:从盒子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白球的获胜。 问题:让你来摸你选择哪个盒子?为什么?

让你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你怎么表示?

让学生回答,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2、问题:如果男女生两队进行PK,用一号盒的球,摸到黄球男生先开始,摸到白球女生先开始,这样公平吗?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始?引导学生说出剪子包袱锤、抓阄、抛硬币等。

3、实验验证用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

(1)、先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家中抛20次硬币的结果。

问题:为什么有的比10次少,有的比10次多呢?让学生感悟随机事件的特性。 (2)小组内抛硬币

先说明要求,然后把小组内抛的硬币正反面的次数与个人抛的次数进行对比,看一看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概率的极限思想。 (3)、汇报发现,师生共同总结

抛的次数越多,出现正反面的次数越接近理论值,从而判定是公平的。

(四)、应用

1、先判断转盘的设计公平不公平,然后再设计出公平的转盘。

2、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

1、

2、

3、

4、

5、6.。掷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都是几?

3、一个转盘平均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颜色分别是红、绿、黄、蓝色。 问题:

1、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2、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 生活链接:

1、福利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是一千万分之一。

2、摸奖游戏。

练习学生的表现进行教育。即使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不要放弃。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教后反思

上了《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之后,沉下心来,仔细回忆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和学生的表现,感觉是上了一堂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的课。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我没有预测到的问题,这也和本课的课题挂上了钩,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做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我感觉这才是有价值、值得研究的课。

我感觉还算可以可以的地方有: 游戏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目标的认定比较具体,有一定的指向性。

抛硬币试验注重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体现了自主与合作的统一。

学生参与活动比较积极。遇到问题敢于质疑,也出现了学生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 老师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在学生思维断层处有效的进行引导。 意想不到和不足的地方有:

老师的要求还没有说完,有大部分小组就投入了活动,把他们拽回来说完规则再游戏不但影响了秩序,还浪费了时间,大煞风景。

有些学生在试验时为了抢时间,人为的决定硬币的正反面,不等硬币自然的停下来,就按照自己需要的结果把硬币按住,违背了试验的初衷,使可能变成了一定,从而违背了试验的意图,失去了试验的意义。

小组统计的结果200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各占100次,达到了一个理论值。这虽然能有力的说明用抛硬币的方法作为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但对学生渗透随机思想又造成了阻碍。

根据自己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次数来谈自己的认识很多学生表达不上来。学生的兴趣仅仅关注游戏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里面蕴藏的道理的认识。

虽然这堂课已经过去,但留下的思考也比较多,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

第3篇:[《可能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可能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统计知识已作为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北京市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可能性》一课是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概率知识主要是以直观为主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亲自实践、体验,在游戏中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奠定基础。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个别发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一)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1、我们先来做个摸球的游戏:(出示一个口盒都是粉色球)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摇一摇,不能偷看)(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6)谁还想来试试?(7)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指名)想不想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拿)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2、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二)小组合作,体验“可能”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录象)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不能偷看(一会儿在做游戏时,大家都来做监督员,互相监督,不能偷看。)结果怎么办?组长要做好记录。摸到红球就在红球那做个标记„„你们都等不急了吧,在组长的位子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盒子,请静静的快把它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初中数学教案《《可能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小组活动)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按组说)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我们一起算一算。师:我们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黄球才„„次,你想到了什么?师: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到底有几个,你想知道吗?请组长把球拿出来,数一数。(3粉1黄)把球收到盒子里总结:刚才我们同学真了不起,盒子里粉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粉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就说,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书)相反:黄色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板书)师:请你想一想,盒子里有10个粉色的球,1个黄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数会怎样,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如果有20个粉球黄球还是1个,这时怎么样?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样呢?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师:你们猜的对吗?我们来验证验证请组长在盒子里放上同样多的粉色、黄色的球,可以是2粉2黄,也可以是1粉1黄。多余的球怎么办?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2(小组活动)师:观察每组摸球的次数,哪个组摸到球的次数比较相近,看着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一起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数,全班摸出粉球„„次,黄球„„次,你想说什么?是不是像刚才记录的那样相差的很多?总结:当粉球、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3、这节课每名同学都能开动脑筋,学到了新知识,那谁最聪明,谁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个小测试,谁愿意参加这个测试?请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小结:看来你们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能力都很强。

四、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通过摸球游戏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勤动脑勤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形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么办?”

4、应该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自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可以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况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可能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篇:教学反思:可能性

在教学中,充满了许多可能性,现在来看看吧!

《可能性》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基于以上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收获如下:

教学设计合理流畅,在与孩子们亲切的交流中,知识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尤其难点的处理层层深入,学生一点也感受不到内容的抽象,而且学的是兴致勃勃。学生方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整堂课从课前的交流复习到难点的讨论及练习的抢答,再到游戏的参与及最后开放题目的回答,时时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不足:正如以上片断,在讨论三分之二这个难点的突破上应再明确些,学生想不到把球编号,老师此刻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指明“我们可以把球编上号码

1、

2、3”,这样一下指明了“摸球的所有可能结果”和“摸出结果的可能性”,这种编号思想老师有责任向学生介绍,通过为球标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不能因为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能力的增强,在无师自通间会了表示方法而不去探究寻源,不能因为再深入些害怕学生糊涂而不去探索,“由乱而治”是学生很正常的学习过程,并且掌握为球编号是数学中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中的精华,应很明确的让学生知道、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已渔”。(教学反思 )此外,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环节,为保证讨论的充分,可删去一题。还有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一定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说一两个即可过去,因为在我们生活中一定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可能发生的事情。课下,在与连老师的交流中,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提高老师的个人素质是一位老师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第5篇:《可能性》教学反思

巴图巴格那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用彩中奖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操作中,游戏的过程用的时间太长,导致当堂训练的时间没有了,老师出游戏没有目的性,在今后的课堂中,多注意这些问题,保持课堂训练的时间10分钟。

第6篇:《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试图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等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选取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摇奖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有意义的、贴近自己生活经验的情景中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个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2、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两次的摸球活动,都是在学生猜测、验证、交流中形成概念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中运用数据分析,比较鉴别、汇总统计,设想判断等一系列方法,理解并体会到可能性大小是可以预测的。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原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事件再次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可能性现象的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有点慌张,关注学生不够,有几个学生课堂上一直举手想发言,我却没给他们机会。如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方法的总结有些唐突。努力方向:需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新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好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围在一起坐就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在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