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措施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措施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加工机械有效地实现建筑垃圾粉碎处理 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加工机械有效地实现建筑垃圾粉碎处理 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关键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加工机械,建筑垃圾粉碎处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原料加工再生产品,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建筑垃圾正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

中意矿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加工机械是可以通过集成组合来适应不同建筑垃圾场地,不同建筑垃圾性质和不同工艺流程,该移动破碎站可灵活组建,通常有振动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振动筛和胶带传输机等设备组合而成,生产规模为50~300吨/时。可以缩减其他生产线搭建的时间和成本以及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新工艺和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巨大、影响生产、严重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中意矿机的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利用效率,改变现有建筑垃圾开发的粗放处理、加工的现状,提高企业效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将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环保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城市建设将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筑垃圾设备的研究,在国内市场首创建筑垃圾设备。建筑垃圾设备随着社会的需求也不断创新改进,建筑垃圾设备分为移动式建筑垃圾设备、固定式建筑垃圾设备、移动破碎站等不同型号和不同用途的建筑垃圾设备。对城市环保、建筑资源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2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新华网济南3月13日电(记者王志)为促进节约土地、节约资源,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办法,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基本上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既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市面貌,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山东省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将综合利用财政、税收、投资等经济杠杆,鼓励采取企业直接投资等投资方式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凡按照规划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的,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将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等环节给予优先考虑。

同时,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财政、税务部门将按照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政策给予税收优惠,以增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各地可采取向建筑垃圾产生单位收取处置费、政府补贴等方式,支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发展。

山东还加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财政、市政、住房建设部门在城市公用设施和公共建筑建设中,将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在新型墙材认定中优先支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在保证建筑质量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山东省确定,到2011年,全省各设区市建立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12年末,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各地通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后不再新设建筑垃圾填埋场,并根据建筑垃圾资源利用情况,逐步关闭原有填埋场。 http://news.sohu.com/20100313/n270798393.shtml

五年产量增两倍

建筑垃圾,其实就是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的产量是很大的。据了解,每建1万平方米建筑,就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至600吨;而每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则会产生7000吨至1.3万吨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是由拆迁产生的建筑废料、基建工地开槽土方、市民或店铺装潢产生的废料等构成。据市环卫局渣土运输处处长魏新华介绍,比起5年前建筑垃圾1万吨的日产量,如今我市建筑垃圾的日产量已增至近3万吨,5年间,日产量增了两倍。

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我市建筑垃圾现在一年有近1000万吨。这些建筑垃圾70%运往土桥沟、武家庄等4个指定的渣土消纳场填埋处理,除个别企业回收加工为路基等建材外,我市建筑垃圾形成规模性的再生利用微乎其微。

按照相关规定牞主城区建筑垃圾只能在晚上固定时间段转运。每到这些时候,成群结队的渣土清运车穿行在太原的大街小巷上,车声隆隆,场面甚是壮观。现今,太原主城区内的建筑垃圾并未见少,解放路、新建北路等主次干道周边也时常能看到,其余地段的情况可想而知。

简单处理有隐患

近年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规范的处置场所,我市的建筑垃圾多采取扔弃、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一些小的建筑单位在城区附近公路旁,随意找片空地就把建筑垃圾丢弃了事,特别在城乡接合部,建筑垃圾乱堆、乱倒、乱填、乱埋现象屡禁不止。也有少量废渣被房地产开发商运到新的建筑工地,在地势低洼或渗水严重的地方用来填道路和地基。

然而,倾倒填埋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城市环境,而且随着建筑垃圾中污染物质的挥发和渗透,也会对地表水、深层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部分地方对建筑垃圾实行了二次利用,比如利用建筑垃圾填充路基和地基等,但这种利用尚处于原始状态。

同时,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少量可燃物在焚烧中可产生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包裹着细菌、粉尘随风飘散,对大气造成污染。建筑垃圾中的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再生利用有作为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用于描述建筑垃圾再合适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一些城市,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将建筑垃圾变为新型节能建材等,尽力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要是处理好了,同样会变成有价值的 ‘宝贝’,而所谓的污染环境、‘威胁’自然也就解除了。”市环卫局基建处的孙维增处长说。他进一步介绍,现在,一些土地资源压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让人们看到了“宝贝”的亮光。有资料表明,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上,英国达到48%、新加坡为63%、香港为80%,在日本很多地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达到100%。在我国,很多城市已迈出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第一步,即建成综合处理厂,但规模都不大,没有形成太大的产业效应,回收利用率还不高。

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还可以相应地提供一批就业岗位,社会效应也十分显著。据统计,美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每小时可生产1200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德国约有200家建筑垃圾消纳企业,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

“吃”垃圾“吐”建材

建筑垃圾回收后如何处理?处理后,又能变成哪些有用的建筑材料?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孙维增处长为我们讲述了在周边城市参观时看到的情况,介绍了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他生动地比喻:综合处理的设备“吃”进建筑垃圾后,经过一系列的生产流程,可以“吐”出各种规格的砖块,重新“变”为新型的节能型再生建筑材料,譬如各类墙体用砖、地面彩砖、实心配套砖、八孔盲孔砖等,属于循环经济绿色建筑产品。

简单来说,把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建筑垃圾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据相关部门估算,与实心黏土砖相比,若使用建筑垃圾生产1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16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8万平方米,同时可消纳建筑垃圾30多万吨,节约堆放垃圾占地近7万平方米,两项合计可节约土地近15万平方米。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3万吨,节约标准煤1万吨,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硫90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非常可观,一举两得。

我市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目前已进入规划选址阶段,未来5年,我市要建的两座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每座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均在1000吨以上,今后还将随着设备的扩充、技术的完善,大幅提升处理能力,使我市的建筑垃圾迈入循环经济,实现回收利用。

“如果把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作为产业来培育,加以扶持,在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上必将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市环卫局的负责人坚定地说。http:///news_center/2010-11/27/content_3609272.htm

新型建材的不断发展,一辆辆运输车将破砖烂瓦及水泥块等建筑垃圾拉进厂区,又将一块块洁净、整齐的建筑用砖运向工地。这是笔者6月22日在潍坊三建滨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这家位于寒亭区的企业,专门“吃”建筑垃圾。笔者在现场看到,砖头、瓦砾、灰渣、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进厂后,首先经过震动去泥,接着进行两级破碎,使其变成绿豆大小的颗粒,随后,与粉煤灰、水泥、沙粒、水等配料按比例混合,进入制砖机直接压模成型。整个过程不需烧煤、加温,也不产生污水、烟雾。潍坊三建集团董事长王连溪随手拿起一块砖对笔者说:“每生产一块这样的实心砖,就能消耗4斤多的建筑垃圾。”他还告诉笔者,现在,在这个公司的生产线,建筑垃圾可根据需要变成混凝土实心砖、路面砖、墙体材料、再生预拌混凝土等多种新型建材产品。

这个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是潍坊三建滨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2008年引进的。一期为制砖项目,投资3000万元,已在去年3月投产;二期生产再生混凝土,投资3500万元,近期也已投产。王连溪透露,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新型建材 5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250万立方米,可消耗建筑垃圾360万立方米,整个潍坊市城区的建筑垃圾可基本被处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基本上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既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市面貌,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作为以建筑为主业的潍坊三建集团,从中嗅到了商机,从而建立起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从“生产、消费、再循环”的以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材的产业链条和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这不仅彻底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难、难处理的难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企业自身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介绍,潍坊三建滨海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已接近1亿元,今年预计可突破1.4亿元。

在潍坊,认识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价值的,并非只有潍坊三建滨海公司一家。据介绍,截至去年底,潍坊市规模以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已有5家,年可消耗建筑垃圾260万立方米。其中,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3家,已形成年生产新型建材9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1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年可利用建筑垃圾240万立方米,约占当年城区建筑垃圾产生量的70%。http://cn.made-in-china.com/info/article-pJxElbavFnHk.html

中广网哈尔滨5月21日消息(记者乔仁慧)5月20日,计划投资1.3亿元的哈尔滨市首座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可年综合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以上,将建筑垃圾生产成铺道板和轻型墙体砖等市政工程建筑材料。

据介绍,此次开工建设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哈尔滨市先锋路1号,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原址为哈尔滨市东部垃圾处理厂,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工期为半年。该项目将采用破碎、筛分、集料、搅拌、压铸等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建成投产后可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以上,并生产铺道板和轻型墙体砖等市政工程建筑材料。

据悉,目前哈尔滨市年产生各类建筑垃圾约300万吨,主要采取在城市周边坑洼地带建立临时消纳场进行简易填埋的方式予以处置,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

第3篇:建筑垃圾的回收及利用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截至2011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采取简单的堆放方式处理,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面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状况,我们已不能局限于控制和销毁垃圾,而应该加强针对性研究和实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处理利用垃圾,变废为宝,开发适合我国的工艺发展路线,达到综合回收利用和资源化。

【关键词】 建筑垃圾;现状;处理方法;回收利用 一.建筑垃圾概述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与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量大、无毒无害和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金属可重新回炉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浇捣混凝土等,也可用以制作砌块等建材产品等。 二.我国建筑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吨。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吨。我国建筑垃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1)建筑垃圾面广量大;(2)建章立法操作性差;(3)研究成果推广困难。 三.建筑垃圾的危害

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郊区,坑塘沟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选堆放地,这不仅降低了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也将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2、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然而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 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大多数郊区垃圾堆放场多以露天堆放为主,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包含有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烃构化物质)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如过滤、吸附、沉淀,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郊区土壤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会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另外城市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这将使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受污染的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改造土壤的办法来解决。 四.掩埋建筑垃圾的危害

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

其次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五.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建筑垃圾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其进行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换言之,循环经济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指导思想。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是该法对建筑垃圾的直接规定。 六.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

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等,还可以用于制作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这都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突出优势。

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最早是在德国起步的,进入中国比较晚,但是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其实早在设备成型之前就已经逐步在完善中了。所以从技术上来看,国内设备并不逊于国外产品。

在建筑垃圾处理这一领域,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破碎站是一种专业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破碎的新颖的破碎筛分设备,它整合了振动筛,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一级、二级、三级破碎机而成。该产品的研制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为客户解决了大型设备高昂的运输跟安装成本,大大缩短了破碎工期。其中该产品的一体化机组设备安装形式,消除了分体组件的繁杂场地基础设施安装作业,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机组合理紧凑的空间布局,提高了场地驻扎的灵活性。同时也降低了无聊的运输费用,提高了设备的机动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室外作业的适应性。

七.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

我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实验室的研究还是市场应用都有了一定成果。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由于建筑垃圾堆放比较集中,场地比较有限,而且交通不是很方便,建议选用建筑垃圾破碎机。该设备对各种大型大块物料进行多级破碎。设备占地面积小,可节省大量基建及迁址费用;能够对物料进行现场破碎而不必将物料运离现场再破碎,从而大量降低了物料的运输费用。建筑垃圾破碎机还可以根据实际现场设计改型,非常适合建筑垃圾破碎。 八.减少施工中建筑垃圾的产生

(1)从施工人员角度减少建筑垃圾的方法。技术人员要熟悉图纸,实施现场监管,做好各道工序的验收,做好建筑材料的预算,减少由于过剩的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垃圾的概率。操作人员要尊重建筑工人,建立健全的制度,让工人们认识到浪费建筑材料对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危害性。材料员要严把质量关,多与施工管理人员沟通,认真审批进料单,避免材料进料过多而造成的浪费。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

(2)从管理方法方面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的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如采用商品砂浆,将钢筋制作外包给专门的钢筋加工中心,就能大大减少混凝土这种建筑垃圾和废钢筋的产生。可以采用分包的方式将单项工程承包给个人,承包者为了保证效益就会想办法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3)从施工工艺方面减少建筑垃圾。采用可以循环使用的钢模板代替木模板,就能减少废木料的产生;采用装配式代替现场制作,也是减少建筑垃圾的好办法;采用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房屋的构件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减少了传统施工现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4)推广绿色建材。采用GHB机质轻骨料砼隔墙板、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石膏空心砌块等,均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九.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走回收循环再利用之路,可有效的减少建筑垃圾量。建筑垃圾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数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比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和重新回炉;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和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3]。又比如,公路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耗用建材多的特点。公路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废渣透水性好,遇水不冻涨,不收缩,是公路工程难得的水稳定性好的建筑材料,加上其颗粒大,比表面积小,含薄膜水少,不具备塑性。在潮湿环境下,建筑废渣作基础垫层,强度变化不大,是理想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建路材料。建筑废渣也可以应用在铁路的路基、软弱土路基处理、粉土路基、粘土路基、淤泥路基和过水路基等等方面,可以用作改善路基加固土。另外,建筑废渣可用于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的稳定土基础、粒料改善土基础、回填土基础、地基换填处理和楼地面垫层等,还可用于机场跑道、城市广场、街巷道路工程的结构层、稳定层等。 十.国家政策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途径很多,要根据垃圾的类型不同,地域特点的不同,新建建筑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切不可照抄照搬。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许多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试点企业和试点工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属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舒杰,陈明.我国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J].上海建材,2010(02):89-90. 【2】唐培,杨平:中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分析,《江苏建筑》,2007年第三期

【3】李秋义,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中国建材工业,2011.04.01 【4】代红延,注重低碳环保 开辟新型建筑垃圾处理模式,中国低碳经济网,2012.11.30

第4篇:建筑垃圾破碎筛选设备加快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关键词:建筑垃圾破碎筛选设备,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本来就日益严峻的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方面,有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还要符合国家关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的条例;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步伐还在不断加快。加之国外的发展经验,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市场情况等诸多因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呼声越来越响,建筑垃圾处理问题也逐步成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主旋律。

建筑垃圾可谓是城市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不仅仅是在我国,国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同样痛心疾首,但建筑垃圾在国外同样有着“城市矿藏”的美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郑州中意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摸索出了一条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之路,其研发生产的系列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受到人们的认可,我们知道,建筑垃圾主要是由混凝土、砖瓦、碎石等物料组成,这些物料经该设备处理后被破碎成不同粒度的砂石骨料,从而实现再利用价值。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细碎机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彩色砖等建材制品。在我国昆明、杭州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中,其引进的中意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实现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国家节省了自然资源。就拿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砖来说,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土地34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360吨。

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按到2020年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估算,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创造的价值可达到1万亿元。然而,我国目前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多家,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要想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之路走的更远更强,离不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第5篇:中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领域具备突出成就

正文: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后利用价值相当广阔,制造新型墙体材料是当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后的重大利用渠道。据了解,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碎石、砖瓦等废弃建筑物料占建筑垃圾产量的90%以上,具有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特点,经过处理后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而我国每年由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产量达4亿吨,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跨步发展,建筑垃圾产量还将迅速增长,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若以老方式(填埋)处理,不仅引发极大的环境和经济问题,也同样造成资源的浪费。但将其资源化处理后制成的再生骨料打造成各种环保产品,不仅有效的保障了环境不受污染,还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城市资源不足问题,这样的机遇无疑为我们创造了一笔巨大财富!

建筑垃圾处理流程

据了解,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优质的天然骨料(如河砂、卵石、碎石等)在有些地区已趋枯竭,许多地方大规模开山采石,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背离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将废弃的建筑垃圾经加工来制备环保产品:免烧砖、多孔砖代替目前传统的烧结黏土砖,既达到减少生态资源破坏的目的,又达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

建筑垃圾制成的各种再生产品

如今国内政府已经意识到建筑垃圾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各种政策以及法律开始维护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在一些城市,政府还出动资金支持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推广应用潜力巨大。移动破碎站、PJ建筑垃圾粉碎机、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机等设备是当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领域研制的先进破碎设备,可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通过该设备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可实现100%的回收利用,目前在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市场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变废为宝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价值,达到了利国利民的目的。

第6篇: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回收利用技术比较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水泥、砂子、卵石与碎石等天然资源的最大消费者,全球混凝土产业现在正以每年约80亿吨的速度消耗天然骨料。与此同时,一些老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服务年限的到期,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报废拆除,而产生大量的建筑拆除废料和垃圾。据1996年在英国召开的混凝土会议资料,全世界从1991~2000年的十年间,废弃的混凝土(包括钢筋混凝土工厂不合格的产品)总量将超过10亿吨。美国混凝土废料的产量也从1998年的1亿吨[1]增加到现在的1.5亿吨

[2]

。德国联邦统计局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大量统

[3]计数据表明,德国每年产生的废料总量近3亿吨,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现在德国每年的废料总量估计可达4亿吨,其中建筑废料占总重量的75%政固体废料要高出大约四倍

[4]

。我国台湾省每年建筑拆除废料约726万m3,香港建筑产业每天产出的施工和拆除废料就达3万7千吨,这比市

。上海市2002年排放的建筑垃圾总量在2000万吨左右,而废弃混凝土约占渣土总量的40%,即800万吨左右。我国大陆每年建筑垃圾的产量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估计其数值要达到几十亿吨。如何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建筑废料的各国政府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将建筑废料经过回收处理后再重新利用,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既能保护天然资源,又能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处理

建筑垃圾是指建造、修缮和拆除建筑物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砂石、砖瓦、混凝土块、废木料、玻璃、石棉、纸屑、纤维屑、废塑料、金属类及其它。依照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和所用建筑材料、建筑物结构形式 (砖混、框架,框架剪力墙等)、使用用途(如医院、学校、住宅、办公大楼、厂房等)的不同,建筑废料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差异较大。笔者对建筑拆除废料进行过专项调查。调查了一栋5层的住宅建筑(砌体结构),一栋5层的办公楼(混凝土框架结构)和一栋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调查结果见图1。美国[5] 和香港地区[6]建筑废料组成比例见图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建筑垃圾废料中混凝土的含量达到60%以上。如果能够回收和利用这些材料,这将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其中废弃混凝土占有绝对比重,达废料总量的60%以上。

目前国内外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多数是针对废弃混凝土。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就是把不同的破碎设备、筛分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再生材料的质量与回收过程和处理方法关系密切,所以生产过程需要一套经济适用的分选、破碎、筛分、洁净的技术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应经过系统规划,并合理选择质量较高的处理设备。建筑废料处理的基本硬件要求包括桥式起重机(搬运碎石和产出的骨料)、储备空间(贮存不同类型的废料和再生产品)、预处理设备(振动锤等,用于破碎大块废料)、装卸设备(填料和装卸料)、初步筛分装置(在破碎前去除土、石膏、砂等杂质)、初步破碎机(一般是颚式破碎机)、电磁系统(从碎石中分离出铁质)、筛分设备(用于分离较小粒径的骨料)、二次破碎和筛分设备(分别将骨料破碎成需要的粒径和分成不同的部分)。

废弃混凝土的再回收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把废弃混凝土运到处理厂加工;二是在现场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处理。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家对废弃混凝土较成熟的回收处理方法

3 建筑垃圾的应用

将建筑废料经过回收处理后再重新利用,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既能保护天然资源,又能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纵观世界上建筑废料利用较好的国家的使用情况,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1)低级利用,如一般性回填;(2)中级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建筑物基础除外);(3)高级利用,如作为粗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如砌块)、道路面层、制造水泥等。目前世界上各国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率不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较高,发展中国家利用率较低或没有利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筑材料回收委员会的William Turley报告指出,每年有一亿吨废弃混凝土被以再生骨料的形式被循环利用,占全部骨料总量的5%(美国每年骨料总用量超过20亿吨)。再生骨料中约68%用于道路基层和基础,6%用于拌制新混凝土,9%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3%用于边坡防护,7%的用于一般回填,其他应用为7%。M.G. Winter和C. Henderson对苏格兰156处垃圾掩埋处理场地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建筑废料的回收率为48%,其余的52%仍是以掩埋的方式处理掉。在回收的废料中,低级利用占绝对比重,达回收废料总重的94%,而中级和高级利用率很低,分别仅占2%和4%。日本是建筑废料回收利用较好的国家,1990年、1993年和1995年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到达48%、67%和65%;1995年的65%中,20%用于道路配料,80%作为填方。新加坡1996~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生产约30万吨建筑废料,其中约63%回收利用,其余37%则掩埋掉。中国香港地区2000年的建筑拆除废料的再利用率为80%,台湾地区预计2005年废弃混凝土利用率达到50%,2009年达到100%。中国大陆建筑废料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报道较少,建筑废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用作回填和公路建筑。

在西方国家,回收处理后的建筑废料已广泛应用于回填、公路建设、道路及铁轨的垫层等,有资料表明在振动桩基、挡墙和边坡稳定等加固工程中也有应用。但是,与天然材料相比,再生材料的强度弱,吸水性高,耐久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结构构件中的应用。国外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再生材料完全可以用于结构中。日本、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试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相应的规范、指南(如日本的JIS TR A 0006——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 Technical Report A 0006和德国钢筋混凝土委员会颁布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指南》——Beton mit rezykliertem Zuschlag),以规范再生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目前日本和德国已经有了再生材料结构应用的成功范例(如德国达姆施特塔的Vibler Weg和Waldspirale建筑,日本的ACROS Shin -Osaka建筑)。

国内建筑垃圾处理技术

在我国,近些年来,深圳、杭州、昆明等地区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而且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深圳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是由在建筑行业有三十余年积淀的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

[7]

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专业从事建筑废料再生利用,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及科教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企业。2007年8月,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投资一亿三千多万元,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公司引进郑州中意矿山机械有限公司YPS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建筑垃圾经过原料激活、物理处理、合理级配、充分搅拌、强力振压、精心养护等深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新型环保建材,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变废为宝。

云南伟明凯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引进郑州中意矿机生产的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该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建筑垃圾的处理设备,且公司拥有该设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此同时研发出的新型移动式制砖机,涉及资源再利用环保免烧砖制作。其主要是建筑垃圾现场处理后,利用建筑垃圾破碎后产生的骨料制作各种型号砌砖、免烧砖。

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公司的该移动式制砖设备能满足大规模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的需要,它具有工艺流程短、回收利用率高、设备简单、投资省、环境污染小、移动性能好等特点。新型移动式制砖机旨在于克服只能在固定场所制砖的缺陷。提供一种用电省,对制砖材料要求低…

建筑垃圾再生砖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再生产品只有在成本与质量方面可以与天然骨料竞争的条件下,建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才是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讲,在原生材料和垃圾处理场地短缺的地方使用再生材料,可以节约建筑废料和原生材料的运输成本,而在最终产品的质量方面也没有任何削弱,这使再生材料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些国家(日本、英国等)还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立法等措施来鼓励再生材料产业的发展。

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势在必行。要全面实施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下列问题(1)加强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主要是以再生骨料的形式。再生骨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骨料的弹性模量、杂质含量等直接影响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再生骨料的来源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决定了再生骨料性能的不稳定性及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应加强对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的特性对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

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再生骨料的颗粒的组成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的加工处理方法对骨料性能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研究。由于再生骨料的离散性,直接影响着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必须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应更加深入进行。如再生骨料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本构关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影响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质量标准的再生骨料掺量的研究;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如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抗侵蚀和碳化性能等;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的研究,如收缩和徐变等;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2)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如政府制定一些“强制性”和“鼓励性”的专项法规,研究和制定鼓励建筑业回收和利用垃圾废料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从产业政策和法规制度上引导再生混凝土的健康发展;加强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分析,研究提高经济性的途径;制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程和标准。(3)加强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改变人们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传统观念。

本文有 建筑垃圾处理网编辑。

上一篇: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下一篇:妈妈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