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试卷下

2023-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六年级科学试卷下

2004年牡丹江市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及说明

考试说明

本次模拟考试是标准参照考试,具有水平考试的性质。考试命题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并适当渗透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

命题形式体现人文关怀。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数学试题的表达及试卷的编制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如将过去呆板枯燥的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试题名,改为用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做试题名。如选择题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判断题改为仔细推敲、认真辨析;计算题改为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应用题改为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并且使用了卷首语、卷后语。

命题的内容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追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面的学生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

试题的取材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努力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情境化。试题呈现形式力争多样化,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

本套试卷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4年小学六年级毕业数学试卷

亲爱的小朋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即将结束了,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你是最出色的。

一、填空

1.四百八十亿七千零六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数由5个10,4个1,3个0.01和4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3.2.4时=()时()分;2030千

克=( )吨=( )吨( )千克。

4.5/7的倒数与5的倒数的和是()。

5.8 . 62975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6.数A=2×2×2×3,数B=2×2×3×5,A 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

是()。

7.把120分解质因数是( )。

8.在一张图纸上,用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9.把7/11、0.63和63.4%这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10.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都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11.把120本书,按5∶3分给四年级和三年级。四年级分得()本,三年级分得()本。

12.用一张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去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百分之几?列式为()。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角的大小与角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比的比值是1/3。()

4.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5.经检验,120件产品全部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20%。()

6.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三角形是由三条()围成的图形。

A .线段B . 直线C.射线

2.在所学的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最多。

A.长方形B.正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圆

3.用12.56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

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6天完成,两队合作2天后还剩下()未完成。

A.5/6 B. 1/6 C. 1/5

【上面的填空、判断和选择涉及的知识面广,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简便计算。

8.07-2.73-1.274.6×9.8+9.8×4.4+9.8

2.脱式计算。

18÷0.5+0.5×0.3

[56×(3/7-3/8)] ÷(25+75)

3.求未知数x。

x:8=2/3:1/33x-9=36

4.只列出算式或方程,不计算。

(1)10减去35乘以1/7的积,差是多少?

(2)甲数是8.4,比乙数的2/5多1.6,求乙数。(列方程式)

【本题是对数与代数学习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五、操作题

在下面的长方形里,分别以它的两个角的顶点为圆心,以宽为半径画弧(如图所示)。请先测量,再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本题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数学学习的方法。】

六、仔细看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北京市2003年5月份每隔5天“非典”疫情新增人数统计表。

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单位:人

05日 10日15日20日 25日 31日

1.北京市5月份“非典”疫情的高峰期是哪一段?

2.从统计图上看,疫情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你认为哪5天的防治工作搞得好一些?为什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统计图表的特征和统计量的意义,以及考查学生分析与绘制统计图表的能力。】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一种收录机,原来每台售价400元,现在每台售价300元。现在比原来每台降价百分之几?

2.学校师生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共捐款13527元,已知教师和学生捐款钱数的比是2∶25,教师和学生各捐款多少元?

3.王老师到银行存款10000元,年利率是1.98%,扣除利息税20%。一年后取回本息多少元?

4.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内底面直径6分米,高12分米。如果1升汽油重0.75千克,这个油桶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汽油?

5.运动会时,学校给每位运动员配一个水杯,每只水杯3元。百货大楼打九折;商厦买8只送1只。学校共有120名运动员,请你帮学校算一算到哪家买合算?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中的5道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作者:刘明杰 程子岭

第2篇:小学六年级下科学试卷(二)

小学六年级下科学试卷(苏教版)期末教学质量反馈案

(二) ()

一、填空题(20分)

四、填表:(6分)

1、青春期男女() 最先出现快速增长。将表格内左侧生物按生存关系填入表格右侧:

2、() 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生物名称

3、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 、()、()、() 小丑鱼、蜜蜂、鸟、熊、狮子、斑马、虫子、海癸、花、果实、鱼、

4、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石比作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中特殊文字。有伙伴关系的有敌对关系的

5、()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6、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而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 ()------()()------()

() 。()------()()------()

7、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

五、实验操作题(9分)

8、生物连同它周围的环境叫做 () 。在这一个()中,如果植

1、制作印迹模型过程:物、生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①;

9、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②;

10、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瓦特利用蒸汽产生动力的原③。

理制造出()。()发现磁感应生电原理 。

2、制作小水能的步骤:

二、选择题(20分)①;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来叙述不正确的是()。②;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③;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④。

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睡眠。

3、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瓶子里的小草会比其他草长得(),因为A、8B、9C、10D、11() 。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六、列举( 12分)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

1、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三例,6分)

4、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现象。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

5、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被发现的。

2、列举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至少三例,6分)A、1822B、1859C、188

46、()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A、孟德尔B、袁隆平C、达尔文

七、简答题(23分)

7、达尔文出版的震惊世界的巨著是()。

1、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那些?(4分)A、《物种起源》B、《天体运行论》C、《天地、地质、古生物》

8、已经灭绝的物种是()。A、渡渡鸟B、白鳍豚C、蟑螂

9、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得来的。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4分)A、资料查阅; B、恐龙化石;C、照片、电影;

10、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建有()个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A、225B、226C、220D、200

3、简要说出化石的形成过程?(4分)

三、判断题(10分)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因为遗传的缘故,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为什 么?(4分)

4、古代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的变长了,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 的长颈鹿。()

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6、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5、我们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3分)

7、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8、能源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

9、“烧不死的鱼”的实验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瓦特发现磁感应生电的原理,人们把它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6 、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2 条。4分)

第3篇:六年级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知道的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

2.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________喂养小动物的脊椎动物叫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是哺乳动物。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 、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4.用来提起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5、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_______或改变材料的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

A.松树 B.柳树 C.苔藓

2.材料的厚度和宽度,( )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 B. 厚度更多 C.宽度更多

3.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狗B.蚂蚁C.金鱼

4. (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5.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对自己的国王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撑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他说明阿基米德已经掌握了( )省力的原理。

A.轮轴 B. 杠杆 C. 斜面

6.东北虎的腿和耳朵和比华南虎长得小,但个体却长得比华南虎大,这是为了更好地( )

A.捕猎食物 B.野外奔跑 C.适应寒冷

7、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

1.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2.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 )

3.冬天,人们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

4.生物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也是人类所赋予的权利------------( )

5.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是没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 )

8.广玉兰会掉下黄色的叶子,所以它属于落叶植物------------------( )

第4篇: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张世刚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判断、选择、连线、看图、简答和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题型较为全面、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六大题。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第三题,连线,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运用的掌握情况,每个1分,共9分;第四题,看图作答,对实验操作应用的掌握情况,共两道题,分值为15分;第五题,轻松解答,考擦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共五道小题,分值为21分第六题,实验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分值为10分。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一个班,共52个人参加考试,及格率达100%,优秀率55.77%,最高分84.6分。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不高,失分较多的是第

5、10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的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并且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选择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不错,该题出现错误较少,问题大多数出现在第

2、

3、

5、

7、小题。第

2、

3、5小题是简单机械中轮轴和杠杆知识题,错题原因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上没有把握好。第7小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运用上的问题,失分中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还是不牢固。不知如何分析,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上还要加强。

失分原因:知识方面掌握不扎实,其次就是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3)连线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分值一般在9分左右。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2小题能量转换上,说明失分现象就是没有掌握好能量转换的知识点,对定义没有理解透。

(4)看图作答

第一小题中失分最多的就是定滑轮和动滑轮没有认清楚,导致失分;第二小题,不开花植物举例答错了。这两道题失分原因都是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导致应用上出现错误。

(5)轻松解答

本题总共五个小题,第

3、4小题学生失分较多,3题没有分析透彻,只是答出了球形或拱形的特点,4小题对电动机工作原理知识没有记牢致使失分。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牢固。

(6)实验探究

总体失分率不高,失分处在“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没有写全。体现对实验操作的分析和总结上还是不够。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 实验探究加强指导。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学生学和教师教相适应。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第5篇: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2010—2011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试卷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科学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科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科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也注意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科学的学习是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而服务的,最后一题的设计既体现了科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试题作答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满分100分,我们班学生答题质量一般。学生基础题掌握良好。出现错误比较多的是:

1、填空题第4小题,在上课时虽然重点强调了生态系统构成,但是其结论有很多,最终造成学生失分。

2、选择题第5小题,此题考查了对生态瓶构成的基本条件,平时也做过对应的练习,但此题涉及的答案平时没讲过,所以学生不知道,在这道题上失分了。

3、选择题第8小题

3、第四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电视机开关作用和控制的能量上出现了多种答案。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在教学中继续加强学生对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基础知识不丢分。

2、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课堂时间多讲些与学习有关的课外知识,也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增强他们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2011年1月8日

第6篇: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卢龙县卢龙镇中心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纵观这份试题,我们感觉试题出的难易适中,注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考察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试卷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试卷不光考查学生的死知识也注意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这些题的导向作用是很重要的,他会引导科学教学有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整套题出的新颖别致,具有想象力,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考察了学生的能力。现将试卷及答题情况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 试题整体情况分析

本套试卷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涵盖了教材中的大部分问题。试卷分为六种题型:基础知识填空、判断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连线题、实践题。题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试卷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中,检测的内容全面、到位。

二、 答题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多数学生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回答问题缺乏完整,科学实验部分分析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待提高,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于中上等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差生错误较多,说明差生掌握的不够牢固,学习缺乏主动性。

第二题判断题。难度不大,得分比较高,有80%以上学生全对。由此可见,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是可以的,错误的原因是学生马虎、不认真审题造成的。 第三题选择题。题出得很好,但得满分的较少,每道题都有出错的,主要问题是对相关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固,灵活应变能力有待加强,以后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四题连线题。考察能源的四个时代,答得都可以,错误极少,说明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第五题实验探究题。第1题,错误较多的是实验类型,第2题是看到的现象

表达不准确,应多加练习。

第六题实践题,共有三道题。第1题考察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认识,答全对的较少;第2题绘画月相,也较难。说明学生掌握较差。第3题,考查能量转化过程,正确率较高,完成得较好。

三、 考后反思

仔细分析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的能力。

2、 学生不善于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能力较差。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科学知识教得太死,要多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3、 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不能在生活实际中关注身边的一些事和现象。

四、改进的措施

1、 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抓好差生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 开展好课外拓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究学习。

3、 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争取做到以课内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以生活问题来促进课内学习。

第7篇:试卷分析六年级科学

2013年秋季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试题共有六个大题,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有趣。选择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判断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连线题,分类题,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探究题检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学生答卷总体情况

通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挺好,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较强。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三、学生答题具体分析

第一题,填空。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该题只在11题有少部分学生出错。

第二题,选择题。第5题大多数同学出错,可能是对知识的理解出现了混淆。其它题目只有少数几人出错。

第三题,判断题。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全班有一半的学生出错,出错在第

5、

6、8小题,第5小题: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第6小题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第8小题:同一颗星星在同一时间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不同。.我觉得一是由于审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二是有的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四题,连线题。学生出错比较多,原因是上课老师没有对这一知识进行拓展,局限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题,分类题。这一题学生失分也比较多,原因是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

第六题,探究题。第1小题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它们圆而大的体形真的有利于保温吗?请你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大部分学生没能得分,原因是思维局限,动手操作能力差。

四、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

1.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

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

2.重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分析、理解和归纳的能力。

3.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4、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5.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6、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理解力。

上一篇:临床技能大赛试题下一篇:行政组织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