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识字4日月水火

2023-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部编版识字4日月水火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识字4日月水火 人教部编版

《日月水火》说课稿

下面对《日月水火》一课教学设计进行说课,将从六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同时,在教学建议中对我们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教学时,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识字、渗透识字方法的过程中,也加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中华文化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部分的第4课。本单元围绕识字这一主题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5个识字内容。《日月水火》是其中的第4课,也是本单元唯一集中利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的内容。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兴趣。课文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图片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时,本课的生字“禾”和“火”也承接着认识新笔画“捺”和“点”的任务。

三、学情分析

我们来看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而这课的象形字正是需要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感知汉字的特点与文化内涵,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对于学生激发识字兴趣、感受汉字文化、掌握识字方法提供了内容与形式。

由于在上学前大部分学生通过其它途径认识了一些汉字,可是他们却缺乏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经验,书写习惯还处在初步养成的时期,正确的握笔姿势、按笔顺正确规范的书写对于他们来说还存在着一定困难,也是教学的难点。

本课中,在学生把图片、象形字和现代的汉字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勾联的思维意识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本节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重点) 2.会写“日、田”2个生字。(难点)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节日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谈话引出同学们刚刚经历过的教师节,即将迎来的国庆节以及学生们所知道的节日。通过“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哪天吗?”这个问题的引领,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日。由于学生对过节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日”这个字又是学生每次过节甚至每天都会接触的,所以从“日”字开始识记认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起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由于识字教学中,利用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因此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分为以下两个小环节完成。

1.初识象形字,教师引导勾联。

由于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第一环节中引出的日这个字,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还在哪见过这个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汉字与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将含有日字的古诗呈现出来,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在学生充分体会日字,感知日字之时,教师以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出日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发现,勾连起图片、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日字的书空,引导学生按正确笔顺书写汉字。

2.再识象形字,学生自主勾联。

在利用象形字的方法充分认识日字的基础上,引出象形字的概念,同时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呈现出本课要学习的另外7个象形字及对应图片。

在识记“月、田”等这7个生字时,教师采用了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象形字的方法自主进行学习再在全班进行汇报的方式,体现了教师由教到放的教学过程。

其中在学生汇报“月”字的象形特点时,由于学生开始只利用象形字的方法学习了“日”字,所以在处理“月”字时,教师通过“你觉得哪像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对比、细致地观察,再结合图片,帮助学生把汇报成果说具体,再次体现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同时体现了教师扶的过程。

在学生汇报利用象形字的方法学习“水”字和“山”字的过程后,教师又分别用“生活中哪能用到水?”这样的问题和中国著名山峰的图片资料介绍,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课标中提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既培养学生利用象形字的方法识字,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又承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 在利用象形字的方法识记“火”和“禾”字之后,由于“火”和“禾”字中含有学生要掌握的新笔画“点”和“捺”。因此,教师特意安排学生进行书空,并在此过程中对新笔画“点”和“捺”进行介绍,将知识点进行分散,便于学生识记。

在整个识记生字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你觉得哪像?”这个问题的引领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从而理解字义,巩固象形字的识字方法,使学生获得能力。同时,教师也结合汉字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三)游戏复现,巩固识字。

识记生字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第一个:小猴子过河。在小猴子过河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正确读出课件中出现的生字,使小猴子得到过河的垫脚石,从而成功过河。游戏的界面鲜艳可爱,动画的演示生动活泼,学生们自然地投入其中。在学生学习识记生字后,利用这样的游戏再一次激发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学生乐学。

第二个:连一连的游戏。通过将汉字与图片进行连线,再次巩固了象形字的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汉字特点,同时也完成了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任务。

(四)指导书写,规范姿势。

在学生兴趣盎然地巩固了本课所学生字后,教师又通过“你们真厉害!认识了这么多的象形字,那看看能不能把他们写好?”这样的语言,给予了学生更高的挑战,激发起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动机,来书写“日、田”两个生字。

在写字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字的占格、关键笔,并进行范写,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意识。之后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又通过儿歌的形式进行了规范的执笔姿势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认真写好汉字的习惯。在学生书写完生字后,教师将写得好的同学的生字作品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再次巩固了把“日、田”两个字写好的关键点。并且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规范的例子把写的不好的字改一改。这一过程再次培养了学生写好汉字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书写技能,同时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符合课标中关于识字、写字的相关要求。

纵观本节课,教师的设计以“象形字”为主线,以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是接触最多的“日”字为突破口,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识字环境,搭建象形识字的方法平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相信这样的融合,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2篇: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4教学设计《日月水火》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

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

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1 / 4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2 / 4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这里的钩是书写的时候自然带出的钩。教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3 / 4

4 / 4

第3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识字(一)第4课《日月水火》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达标

(共11题;共44分)

1.

(5分)将本课生字工工整整的填入方格里。

2.

(2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

脑浆迸裂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花支招展

B

.

夜不能寐

严阵以待

见贤思齐

获益匪浅

C

.

盛气凌人

日理万机

温故知新

心旷神疑

D

.

泱泱大国

伸张正义

繁花嫩叶

一国他乡

3.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能歌擅舞

行善积得

两面三刀

B

.

赞叹不己

养尊处优

随心所浴

C

.

和睦相处

肃然起敬

遮天盖地

D

.

张灯节彩

万像更新

美不胜收

4.

(5分)想一想,然后填空。

日,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

月,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

水,共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

火,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

5.

(9分)给多音字组词。

看:kàn

________kān

________尽:jìn

________jǐn

________

落:luò

________lào

________应:yìng________yīng________

6.

(4分)写写自己做过的好事。

在学校,________。

在家里,________。

7.

(4分)要求用“山、石、田、禾”说一句话。

8.

(1分)看图选字,选择正确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

(8分)找出下面花朵中不是同一季节开花的一项。

①________桃花

杜鹃花

梅花

月季

②________荷花

菊花

牡丹

向日葵

③________桂花

牵牛花

芙蓉

百合

④________腊梅

水仙

杜鹃

马蹄莲

10.

(2分)下列汉字不是由五笔写成的是(

)

A

.

B

.

C

.

11.

(2分)“火”和“禾”的第三笔分别是(

)

A

.

丿

B

.

丿

丿

C

.

丿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2.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要下雨了

有一天,蝴蝶在花草边飞翔,看见很多蚂蚁搬着许多食物往树上爬,觉得很奇怪,就问蚂蚁:“你们在干什么?”

蚂蚁笑着说:“我们全都在搬家啊。”

蝴蝶说:“你们为什么要搬家啊?”

蚂蚁说:“因为马上就要下雨了,我们怕雨会把我们的家给淹没了。”

蝴蝶说:“我只有翅膀没有手,帮不了你们,可是我能帮你们找一个安全的地方。”

蚂蚁们说:“那就先谢谢你了。”

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了。蝴蝶的翅膀被雨淋湿了,飞不起来了。

但是,它还是帮蚂蚁找到了一个淋不到雨的地方。

(1)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________的蚂蚁

________的蝴蝶

(2)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①蚂蚁搬家是因为要下雨了。________

②蚂蚁搬家是因为以前的地方不好,重新找到了新住址。________

(3)小蝴蝶主动帮助小蚂蚁找淋不到雨的地方,说明小蝴蝶具有怎样的好品质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共11题;共4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2-1、

12-2、

12-3、

第4篇:(教案1)识字4 日月水火

4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日”“月”“水”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禾”等4个生字。

2.掌握两种笔画“点”“捺”。

3.能够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体味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本课4个生字。 2.让学生弄清生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巩固,猜谜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生字,同学们还记得吗?(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2.师:这节课呀,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请大家竖起耳朵听仔细哦!

3.师:“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后,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答案。最后老师揭示答案是“太阳”) 4.课件出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由“太阳”过渡到“日”。 5.师:下面我们再猜一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谁知道这是什么?(生:月亮)

二、识记生字,了解字意

1.师:刚刚我们猜了两个谜语,谜底是“日”和“月”。那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呀?(课件出示日、月图片,让学生举手回答) 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日”“月”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日”“月”的演变过程)

3.仔细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

1.重点学习“日”“田”“禾”“火”,要求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日”“田”“禾”“火”的字形特点,并分析生字、释义。

2.指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顺序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习“捺”“点”两种笔画。

四、游戏巩固,加强记忆

1.老师出示课件“孔雀开屏”。孔雀尾巴上每一根羽毛都有一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师:你能让孔雀变得漂亮吗?只要你正确地读出上面的字,它的尾巴就会发光,变得漂亮起来。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3.让学生完成课后“猜一猜,连一连”习题,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关注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与写字的积极性。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了这几点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找规律识记字形,引导学生发现识记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我采用创设情境、猜谜语等多种形式,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自主意识。在引导学生识记“日”“月”之后,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其他生字的字形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识记生字。

第5篇:(教案2)识字4 日月水火

4 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2种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8个生字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学生并不陌生。其中“日、水、山、石”是翘舌音,教师要借助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拓展语境正音。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语境来认读,在不同语境中读准生字。如,“日”本义是指太阳,直接与太阳相关的词有“日光、日出”等,根据“日”延伸表示时间的词有“日记、日期”等。又如“石”,可以借助图片认读正音,如“沙石、鹅卵石”,了解用石头做的物品有“石凳、石墙”等。

(2)交际沟通正音。“山、水”与风景有着密切联系。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山水。如,“我的家乡有一座玉皇山,特别秀丽。”“杭州西湖水碧绿碧绿的,非常美丽。”借助日常交流进行正音。还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① 生活识字。“日、月、水、火、山、石、田”这7个汉字与生活联系密切,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教大家认读。“禾”,城市的孩子见过的不多,也较少单用,可以出示图片来帮助理解。

② 字理识字。借助图片,了解字义,识记汉字。本课图文对应呈现的8个象形字结构比较简单,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在图文对照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识记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如“日”,可以先出示实物图画,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接着出示汉字“日”,根据图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也可以用一个“日”字来表示。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出示“日”字演变过程的不同字体,了解“日”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字义,识记字形,最后通过组词等方式,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字义。

③ 游戏识字。可以将生字、对应的甲骨文汉字、图画分成3组,分发3组卡片,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朋友”,说说“朋友”间的相似处。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可以告诉学生,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我们看到字就可以想到这一事物,了解字的意思,这些字就是象形字。

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如“日月、水手、山石、水田、火山、山地、田地、上山”。 2.写字。

教学时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的范字,注意写在格子中间,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日、田、禾、火”的书写,认识笔画捺、点,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日”与“田”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田”宽宽扁扁的,上大下略小。

本课4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教师示范捺: 轻轻下笔,从左上向右下行笔,再顿笔改变方向,向右轻轻提起。

教师示范点:

从轻到重,向右下行笔,最后重按回笔。

教师可以根据归类朗读课文。教师带读时,可以在行与行之间留有停顿,也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如“日-月”“水-火”,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2.理解运用。本课生字既是典型的象形字,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从而理解字义;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组成词语说句子。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如:日 日出 爸爸带我看过海上日出。月 月儿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还可以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上同一行的两个字,体现两者的关系,如: 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 山上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 3.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又列举了“兔、鸟、竹、羊、木、网”6个象形字,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基础,运用观察、想象等方法自主学习,进一步感受象形字形义结合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学习,完成连线,再说说图画与汉字之间的相像之处。

三、实践活动

看图猜读。

第6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参考2)日月水火 教学反思(大全)

(教学反思参考2)日月水火

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

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

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 “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上一篇:学校工会工作创新亮点下一篇:月度优秀员工评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