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023-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根据作者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经验所得,简单讨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受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农村小学作文,一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已突破的屏障。那么,针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现实生活”,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的思想、感情等基本素材都是来自治现实生活。因此,现实生活的一切都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农村孩子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环境,例如劳作、喂猪、放牛等等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时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细心观察身边的环境,农村学生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作者认为在农村小学作文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借农村自然风光,积累材料,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達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农村的学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知识积累和视角的宽阔方面相对城市学生本来就有不足,因此,除了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扩大学生在写作时的知识面。还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书籍。要利用农村特色,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接触大自然,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我们农村学生与现代化的城市学生相比,有着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底蕴,这为农村的小学生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借助农村这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素材,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二、借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丰富农村小学生作文素材。

农村学生受地域、学习环境与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城市学生相比较,农村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城市学生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及良好的学习资源,而农村学生只与优美的大片自然接触,缺乏良好的学习资源。特别在前些年农村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电脑,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远程教育…….而今天的农村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下载好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更多知识。这样既开拓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农村学生写作的素材。农村学生通过优秀的网络资源,了解丰富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不再是无从下手的现状了,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农村学生突破了写作困难的障碍。

三、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在农村战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让学生在作文时必须达到有感而发,有感而写。让学生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大自然中美景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在小学生们身边的事情非常多,小学生们往往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农村孩子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为农村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作为乡村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利用这种城市学生没有的优势,指引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触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学模式引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不管是城市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是我们农村原生态的潜在教学资源,只要我们适当引入,就能实现写作的真正意图,最终达到能提高农村小学作文的效果。

四、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

“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求真务实,孜孜不倦地写下作文。如果我们在进行小学作文时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丰富学生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写作文时易于表达心中的情感。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我最敬佩的人”时,考虑到学生对谁最敬佩,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敬佩,要从哪些地方着手,我上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了《背起爸爸去上学》片子,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学生因此想起了很多,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他们最后写出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作文。对学生提高有一次很好的帮助。通过这个的教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农村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农村学生在写用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学生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精心观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形式各样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农村的小学生的写作能有更好的提高,慢慢地让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喜欢写作文,能写出更好的作文。在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写出创意作文、写出特色作文。

参考资料:

[1]教之初——启蒙教育网

[2]《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赵建能

第2篇: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刍议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程改革 传统教学

我们应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以及学校所处的农村环境、历史等,立足于农村,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一切有用的课程资源,盘活农村语文教育这一潭死水,提高每位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改变不妨先从挖掘农村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入手,积极挖掘农村资源,就地取材,扬长补短。

一、利用农村环境,挖掘语文文化资源。

1、认真观察,勇于发现

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环境,去挖掘,去积累在农村中所特有的文化,找寻语文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让新课程在农村这块土壤上更好地生长。

另外在农村生活中,处处有传说,小到一个村子名字的由来,大到一些历史人物。想当初,我们很多人的小时侯的闲暇时间就是在听老人们诉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度过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的课后,我组织学生回去听老人讲述这些故事,学生通过自己的笔将它变成文字。学生在挖掘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有积累,才有发酵的资本,这融入到习作课堂中,让农村的习作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独有的清新的生机。

2、关心农村孩子的生活,引领他们做一个有心的孩子

“一个字跳入行间,那是心理活动的呼唤,用什么词不用什么词,用它表现什么,也全系着情感的砝码。所以要改变农村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教学,我认为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要切实从农村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生活,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引导他们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作文的生活化。教师应转换角色,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把学生的农村生活看作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把农村孩子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引入到课堂中,引入到我们的习作中。

3、只有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才能水到渠成

在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积累后,如何成为巧妇,将各色米烹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我在教学中,选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出现。①一句话,一张卡。在学生的生活中,引领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将村中所发生的事,所看到的新闻,用精练、简短的一句话概括消息,制成信息卡,每日交流。②一件事,一片段。在平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情况,适时引导或安排一些小练笔。③一分钟,一演讲。说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内容自定,如夏种秋收、春暖冬寒等一些农村特有的景观,或遇佳节,或参与农作时,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来感悟农村不一般的风景。

在实践中,我发现当这些和语文课堂相互融合的时候,农村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农村孩子的作文中才不会“无米而炊”,由于是真实经历的,作文中才会散发出农村所独有的清新气息,才有朴实的文风。

二、认真对待的田园风光教学和课外的积累

我们都有这种生活经验:最熟悉的东西反而最容易被忽视,甚至被厌弃,尤其是它又恰好在世俗的眼中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你要学生以风景为话题来作文,很多学生眼前立刻浮现的是电视中出现的九寨沟风景;你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他们一定是枯燥几笔虚假赞美;你请学生说说各自的真实理想,他们百分之八九十会说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可以说是听不见回到农村这一说的;你让他们谈谈对父母的认识与感情,他们虽然心疼与体谅父母,但也不乏抱怨与不屑。

我们教师要做的应该是提醒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乡村的独特之美,去发现身边所藏着的平淡而真实的美丽。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于乡村之美的认识呢?

1、引导学生还原对我们熟悉的课文中的乡村的认识。我们教师在对很多文学作品解读中,往往刻意地加工、诗意地美化了作品中刻画的意境,如果在教学中能对这些作品内容予以原生态还原,相信学生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欣喜与收获。

2、在课外生活中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背诵并积累陶诗等一些田园诗,摘录一些田园诗,将陶渊明等一些田园诗人所写的田园诗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融入到我们的说话中,举办一些“我读陶诗”等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找找田园诗在生活中的再现,将田园诗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每日试着用一句或两句的田园诗来描绘自己的生活,找到与田园诗的共鸣之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田园诗的魅力,从而喜欢田园诗,进而喜欢产生田园诗的深厚的土壤。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农村教师应确立开发农村资源的意识,根据学校所处的农村环境、历史人文等,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一切有用的课程资源,找寻农村文化,丰富语文资源,重视教材中的田园风光的教学和课外的积累。首先可引摘录导学生还原对课文中的乡村的认识,其次是关注农村的真实生活,在课外生活中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背诵并积累一些田园诗,将陶渊明等一些田园诗人所写的田园诗融入到课堂中,融入他的说话中。而学生在挖掘农村资源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有积累,才有发酵的资本,把这些融入到课堂中,将让农村的语文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独有的清新的生机,开拓出农村语文特色教学的新视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杨柳庄镇大下五岭小学)

作者:张会莲

第3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作文教学恰恰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课题,而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令人头痛的课题。小学生知识面狭窄,写作基础差,作文课成了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以往,我们普遍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从能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过渡到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就是作文训练的过程。小学生刚接触习作,感觉陌生,他们没有丰富的词汇,平时又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文时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他们有的无话可说,有的有话不知怎么说,不知怎么写。即使完成了一篇作文,文章也条理不清楚,内容表达不具体,或者是词不达意,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文章让教师在批改时无从下手,改得了开头,改不了结尾,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一、将作文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创建适合自己学生的作文教学课堂,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从注重学生的阅读开始,指导学生积累和感悟。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写作,培养写作能力。学生从教室走向现实生活,更容易写出好的文章。

作文就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展示自己生命的精彩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事件中挖掘写作素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把写作与生活体验合二为一,从而真正将作文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写出鲜明的个性,写出真实的自我,写出生活的五味。

1.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但小学生天真烂漫,喜玩易忘,作文时头脑空白,无事可诉,无物可写。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教师不应禁锢学生的思想,把学生锁在教室里,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欣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人生百态,将课内习作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让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是飞翔的翅膀,想象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学生创造的语言和描写的画面将会更精彩。教师要激励他们大胆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有所感悟,在想象中产生写作欲望。

3.鼓励学生合作写作

课堂上,师生关系应该融洽,教师应视学生为朋友,努力营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创新意识。根据作文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在作文教学课创设恰当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捕捉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具有真挚情感的作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产生写作的欲望。这样,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才能文思如泉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条理清楚。为了应付考试,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习作例文,希望学生套用别人的作品,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这样做只是让学生考取高分而已,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如果作文教学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没有思维的过程,没有合作交流的过程,那么,写作的素材从何获取?不同的观点从何而来?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天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师生一起观花赏叶,游山玩水,斗蛐蛐,做游戏……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雕刻家罗丹说过的一句话。是的,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语言乏味,缺乏新意,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没有新的发现,没有思想的交流。学生没有经过观察,没有自主思维,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犹如井底之蛙,怎么会对周围的事物认识深刻呢?因此,教师有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与学生共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人生百态,领略风土人情,接纳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有声有色。

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习作要求是写校园的一处景物。课前,我带领学生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校园的景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园的美丽,自己确定想写哪一处景物,并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然后回到教室构思、交流、写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令人感动。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并行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养成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在阅读优秀文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优秀思想的教育,为作文储备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善于阅读的学生,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强,表达的欲望也相对较旺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重要。一个人如果缺少生活体验,缺乏优秀思想的熏陶,写作时就会头脑空空,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什么有味道的句子,更不要说写出耐人寻味的篇章了。

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茅盾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大量地阅读优秀作品,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充实知识,自觉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从文章中汲取写作素材,积累好词佳句,学会运用基本的写作方法。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教师必须长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多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恰当地运用写作方法,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范文中的好词佳句,仿照范文中的格式,采用范文的结构,参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不同的题材表达方式各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开头、过渡、结尾的写作方法,注意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动作描写等不同内容的写作指导,注重把握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地做好辅导工作,力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积累的习惯

小学生仿佛一张白纸,如果他们平时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习惯,写作时就不会大脑空白了。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精彩片断和优美语句,把运用和积累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材料来表达。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文本,重视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能力,认真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有选择地摘抄好词佳句,积累写作材料。学生脑海中有了如此多的材料,他们写作的时候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我在教学完《桂林山水》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漓江的水的句子和桂林的山的句子,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掌握作者写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认识排比句,然后采用课文的表达方法写熟悉的景物。学完了《猫》之后,我鼓励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写下来。这样的练笔,体现了积累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小学生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阅读、摘抄他人的成功之作,有利于他们的写作由“仿”向“创”过渡。学生通过积累,储备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还愁没有内容写吗?

2.鼓励写日记

如果学生能够坚持写日记,就可以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同时积累作文材料。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日记中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抒发。中秋节赏月、元宵节赏花灯、赴宴会这一系列活动,学生都能以日记的形式写真实的场景,记切身的感受。学生的习作因学生的积累变得更有条理了。

四、仿写迁移,举一反三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特色,以此为依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模仿迁移,进行合理的随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五、及时修改,如实评价

我们都做过学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老师表扬了自己,自己就像打了一剂兴奋剂一样,高兴得不得了,乐意听从老师的指引。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修改学生的作文,找出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的和要求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弄清楚自己的作文存在的毛病之后,若能及时修改,作文肯定会得到改观。

六、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材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很重要。我认为,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也是作文能力训练的一条途径。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自觉学习,养成了自学习惯,提高了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自己的作文,检查内容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场面描写是否具体,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等。学生找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后,我加以指导,让学生自己修改,在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修改中提升写作水平。

七、激发兴趣是关键

我们不难发现,作文课中很多学生并没有表达的欲望,他们不喜欢口语交际,更不想作文,原因是他们对作文课提不起兴趣,写作文的时候,凭空捏造,应付了事。所以,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语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指导学生说身边的事物,激发他们说的欲望,由“说”过渡到“写”,从而让学生由“不想说”到“争着说”,由“怕写”转变为“乐写”。

作文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乐意上作文课,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作文内容要求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写作,表现真实的自我。简而言之,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载体,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使作文教学登上新的台阶。

(责编 莫彩凤)

作者:甘旭斌

第4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尝试的缘由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

显然,这是个借口!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些都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课程标准》)因此,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

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利用农村的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地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二、具体的尝试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他们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也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惊喜振奋!——这同样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中天工业园区、经济农作物种植区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差距。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的路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诸笔端;同时,电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3.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现在的农村人仍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这些都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风土人情,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三、尝试后的体会

1.跳出“作文”教学作文——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保证。“目前,我国教学设计大多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

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而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脱节。教学设计大多认识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述》)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之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所说:

“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2.情感的激发——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有些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没有及时激发、强化学生的情感,使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得以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感之印!因而出现所写之物在眼前,却言之无物;眼前之事虽感人,却言之无情之类的似怪而不怪的现象!

总之,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科学地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

第5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雷州市 蔡鹏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未能突破‚教师命题—课堂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社会期望值的驱使下,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一直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作文教学成了学生对教师语言的克隆和对所谓‚技巧‛的复制。大大束缚了学生思维发展,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近年来为了提高作文的实效性,笔者边实践边摸索,逐渐确立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第一步: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一种人文文化的沉淀,是语文素养的氤氲形成。而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得心应手,‚读万卷书,方能下有神笔。‛没有积累,胸无点墨,如何让文章根深叶茂开奇葩。在作文教学中,我将积累放在了首位,我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自己编制的‚文集‛专门记录、捕捉身边的点点滴滴,很多学生还给自己的‚文集‛起了很烂漫的题目,如:荷叶香香(何香)、光辉岁月(符琼光)、怡然小笺(陈心怡)等。在指导学生积累时我具体有以下的做法:

(一) 积累生活材料。

叶老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明:‚写作教学应贴

1 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指导学生平时处处留心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地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记下来。刚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以此来记录积累,可不久后发现,让全班同学写日记并不现实,因为写日记需要强大的意志支撑,即便是成人也很少能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就算学生能够坚持,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也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审阅,况且日记一旦沦为每天要上交的作业,恐怕它的价值和功能也就丧失了。于是我给日记‚减负‛,‚心灵偶得‛出台了。即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发现或心情用三五句话记录下来,比如:今天下地干活了吗?今天的天气咋样?今天我笑了吗?哭过吗?后悔吗?上学、放学遇到什么人了?今天迟到了吗?今天老师笑过吗?有谁犯错误吗?家里买了什么吗?今天突然想起什么往事吗?……话多时写多几句,不想写时,用事先教的表示生气、高兴、烦恼、伤心等人物简笔画头像画出自己的心情指数,然后以小标题的形式说明。这样‚优差皆宜‛,学生在轻松快乐中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而教师也不用‚呕心沥血‛地忙于批阅。

(二) 积累语言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学生只有书读多了,才能写出好作文。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才能突破说的时候‚滔滔不绝‛写的时候‚搜肠刮肚‛这一尴尬怪圈。所以

2 我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规定学生每天至少要留在教室看二十分钟书,看书时注意把成语、歇后语、名人警句、优美生动的词句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文集‛;并在教室开辟了‚每天一句话‛专栏,由值日生写上自己所搜集的名人警句,增加积累量。另外我还指导学生要有意识地积累从广播、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当中的美妙语言。当学生‚文集‛日趋丰富后,我让学生利用晨读课、午读课朗读自己‚文集‛里的‚作品‛。因为是自己的东西,所以学生读得‚不亦悦乎‛。

(三) 积累精妙写法

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形象地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小学生的作文谈不上文学作品,尚属于模仿阶段,因此熟读、多读名家的作品学习、感受精妙写法十分重要。然而农村小学生书源缺乏,家中很少有藏书。于是通过集资买书、捐书等方式我们班的‚班级读书会‛诞生了,在班级读书会活动中,孩子们幸福地认识了《爱心树》、《大林和小林》、《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文身狗》、《马小跳》、《亲爱的汉修先生》……知道了《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子复仇记》、《城南旧事》、《夏洛的网》、《爱的教育》、《蓝色的海豚岛》……在读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作品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写法,而且也在书的世界里经历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我要写‛的写作欲望。

第二步:给习作以彭湃激情

作文贵在‚情动辞发‛,写作时要拨动情感的弦,要用情感来滋

3 润文字。新课程标准也要求:‚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课本和课堂外虽然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生活,但是它们大多是零碎的、偶发的……为此,教师应该根据训练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写作场‛,有意识地将它们加工成为‚作文生活‛,给习作以澎湃的激情。如在训练景物描写时,我设计了‚校园寻宝‛活动,五人为一组,其中三人负责‚藏宝‛,另外二人‚寻宝‛,‚藏宝‛者不能把地点直接告诉‚寻宝‛的同伴,只能给同伴描述周围的环境,用最快的速度把‚宝藏‛全找出来的小组获胜。活动结束后,‚抓住景物特点有序地进行描写‛这一方法已经不言而喻了。再如在进行‚活动类‛写作训练时,以‚鸡蛋保护战‛为例,让学生一周里,每天都带一个生鸡蛋在口袋里,把护蛋的情况记录下来,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的,可以记小心翼翼的护蛋,也可以记出其不意的碎蛋等;农忙时,以‚稻花香香‛为例,记录自己和家人在农忙时期的点点滴滴;‚三八妇女节‛那一周开展‚我为妈妈做点事‛主题周活动,记录一周来自己为妈妈做了什么,以及妈妈的反应等。我还组织学生互评互批习作;在教室开辟了‚展示栏‛定期‚发表‛优秀作品……学生们的生活在精心安排的‚作文场‛中变得越来越精彩,学生也越来越关注自己每天生活的这个集体,开始有意无意地睁大眼睛留意起身边的人和事。当然作文教学追求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活,‚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对文题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情感或一种感悟,进而 ‚解题‛生情时这些预设的精彩也就再也用不上了。 第三步:让心灵去旅行

4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过:‚我看作文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是释放出来‛。我们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表达成为学生心灵倾诉的一种需要,在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如何行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回归童真,放飞心灵。

(一)‚我手写我心‛——还学生选材自由。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从内容中限制学生要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不是从生活和学生个体生命的互动着眼,而是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剥夺了‚霸语权‛,严重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程标准教材各组的习作训练中都非常明确指出:‚如果不喜欢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写作‛。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角色,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材。并且:

1、不过多要求语言的量,只要完整就可以;

2、不过高要求内容的质,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就行。

(二)‚我手写我心‛——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用十三岁的‚儿童作家‛蒋方舟的话就是:‚其实他们(大人们)没看到的东西多了,同学们说的话,做的是都是大人们想不到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教为中心,成人中心,唯考中心,带着童心‚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读懂学生的世界。

我的做法是:在学生观察、认识、感悟、表达的过程中,尊重

5 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心灵的真情流露,对于学生作品,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赞扬,还是对假恶丑的揭露;无论是对爱的呼唤,还是对情的体验;无论是‚指点江山‛,还是‚评头品足‛。都给予充分肯定,积极让学生迈入‚自由表达,充分表达,快乐表达‚的境界。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旅行在孩子们个性轻舞飞扬的国度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学生只有享受到写作的快乐,作文教学才是属于享受的。老师们,你们的学生快乐吗?

第6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余干县峡山中心小学程先波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由于受制于家庭条件、生活范围影响,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稀少,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因此造成学生作文缺少个人见解、创新及假大空现象特别严重。看了一篇范文,大家都照范文写,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或抄作文应付了事,或凭空想象,东拼西凑,由此形成作文大同小异。写妈妈的都是“冒雨送我去医院看病”,写做好事的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人洗衣服”„„

第7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张长花(广西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水口镇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积累 评价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来说,如何辅导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习作成了学生们望而却步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必须共同努力。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要求在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可为学生的写作做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而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美文名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自由读1至2篇课外文章, 并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或写写读后感。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知识,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手册中曾经提到:“写日记是道德长跑。”而我认为,写日记不仅是道德长跑,更是作文长跑。写日记是作文材料的来源和积累的有效方法,也是走上写作成功道路的关键。以前写作文时,学生因没有材料可写,各种胡编乱造,假话、空话连篇,一看就让人生疑,显得很不真实,根本没真情实感,更无法引起共鸣。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耳闻目睹的事值得写,如果平时都注意观察,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作文时根本不用挖空心思天南地北去搜索材料了,有了“米”还怕“巧妇”做不出好饭吗?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与母亲(或父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写写自己与母亲(或父亲)之间的一件小事,表达母(父)子(女)亲情。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拉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我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我相信,只要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勤积累、多思考、多练笔,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重视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评改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给学生批改,还可以让学生自改和互改,让他们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作文批改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增加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可以无拘无束,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鲁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3.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课程.教材.教法》 2006年11期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6年第5期)

第8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新干县界埠中心小学 杜根林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 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

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浅议农村小学习作教学12

3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一次游戏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找春天”为主题班

会活动。要求学生把眼中所看到的春天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春天像是一位漂亮的姑娘轻轻的来到人间,他一挥衣袖给大地披上了绿装。”是啊,转眼间冬去春天,人们也甩掉了厚厚的棉衣,感受春天的降临,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上一篇:七上历史教学计划下一篇: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