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欧美文学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沈永赋先生的《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论稿》是一部见解新颖,学术上颇有建树的论著,反映出作者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厚积薄发,持之以恒的精神,读后令人击节赞赏,兴奋不已。

第一篇:欧美文学论文

欧美文学与科普作品的比较

【摘要】科普作品与文学作品具有同根型,都属于文学作品的大范畴,单纯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展现作品的风格特征,而科普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文学表现手法,对科学知识进行艺术性的加工,来提升科普作品的感染力。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对欧美文学与科普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有利于我们通过对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了解,来增加我们对欧美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丰富和发展。文章从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特征出发,对两种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欧美文学作品 欧美科普作品 比较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多样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我国深受欢迎,两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特征来看,各自具有着独特的表现风格,带给广大读者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对两种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作品本质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认识,使我们更进一步的去把握欧美文化的特色。

一、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创作初期都受到艺术作品本身的主旨影响,科普作品源于文学作品,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学的创作要素,进行文学艺术的加工而形成的艺术作品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普作品在传统意义上说属于文学作品的大范畴,或者说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丰富与发展。不同之处莫过于文学作品更多的侧重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而科普作品更侧重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艺术型与知识型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更加侧重对艺术风格的表述,属于比较典型的艺术作品,通过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比较浓厚的艺术色彩,在欧美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欧美文学艺术独到的表现手法,把欧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弄个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认同,从而在唯美的艺术表现中体会到独特的欧美风情,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传统视角来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科普作品沿袭了传统欧美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加侧重知识型的表现形式,使科普作品在兼具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内涵表现出来,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欧美的科普作品来感受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对下一步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想,从欧美科普作品中,作者能够感受到相对浓厚的知识符号,对科学技术前沿的知识形成客观的把握,同时,在欧美的科普作品中又带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风格,使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专业类书籍,能够更容易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另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内涵提升与视野拓展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有利于读者的内涵提升,使读者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读出相对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欧美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让人能够感受到欧美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同时,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自然观,把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人与自然界的客体自然界本身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得以突出,从而为广大读者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艺术特色,在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时,读者的精神得到洗礼,内涵修养显著提升。从传统视角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人们的视野因为阅读而实现有效的拓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正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产生之后,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让广大民众接受这些成果,欧美的科普作品恰恰发挥了提升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理解和认知的作用,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拓展。

二、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能够读出现代主义的味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主义的思想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的发展,使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蓬勃发展。

1.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到20世纪左右,欧美文学作品的发展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几乎所有的欧美文学作品都能够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些许现代主义的元素,使整个的作品创作过程遵循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特点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一种新的文学创作主流在人们的文学艺术神经中扎根,并逐渐的成长起来。现代主义之所以成为推动欧美文学作品飞速发展的关键动力源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本身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社会现实恰恰是欧美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的,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生命价值,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仿佛相关的故事情节就真切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能够从中找到现实的缩影,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创作的一大亮点。当然,现实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文学艺术加工,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现实的事件基础之上,对于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性的表现,现代主义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艺术作品中,使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现代主义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色彩,创作了非常丰富的欧美文学作品,为世界的文学艺术库增添了力量。

2.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所创作出的欧美科普作品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类的知识性读物,也包括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的内涵型读物,这种科普作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现代主义主导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广大读者的科学技术精神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毕竟科学技术类书籍不同于科普类的作品,科普类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创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文学的创作方法融入到了相对生硬的科学技术类的纯理论知识中,赋予了纯粹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新的生命,能够大大吸引读者的兴趣,使科普类读物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创作带有独特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认识论,相比纯粹的文学作品而言,科普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整个创作过程能够发现相对严密的逻辑特点,这也是现代主义者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欧美科普作品不仅是建立在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基础上的创作,而且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知识基础上的文学作品的创新与发展。

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思潮异化的表现,对于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而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异化的表现,使得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创造思路,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转机。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对于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创作而言是淡漠的,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精神的转向,是对禁锢的人们艺术精神的一种解放,使人们能够在新的欧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下创作出让人们认可和接受的作品,可以说,后现代主义造就了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在作品中能够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转向特征,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融入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倾向,使一些宗教的味道融入到具体的创作中,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作品成为很多读者寻找心灵依托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欧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达到心灵升华的目的,借助于文学作品对于读者内心世界的影响,来排解读者对于社会的众多不瞒,让人们学会通过接受文学作品中的事物来接受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达到社会世界与心灵世界相通的作用。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科普作品能够看到,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和延续,文学艺术的气息能够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体现,使读者能够发现在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文学艺术的特征被有效的融入其中,并实现艺术特征的升华,让欧美的科普作用更有吸引力,能够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科普类作品而言,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模式更适合于科普类作品的发展,使现实的社会发展产生更为合理的转向,推动了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人们价值观的进步。

综上所述,欧美科普作品是建立在文学作品基础上的新的文学作品类型,立足于传统视角、现代主义视角、后现代主义视角对于科普作品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能够推动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双丰收,使欧美的文化创作在人类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的若干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王一鸣.科学与影视娱乐交融的科普模式——以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为案例[J].科普研究,2012(1).

[3]叶子.《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出版[J].出版参考, 2011(1).

[4]曹再兴,谢华.新形势下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

[5]吴泽庆,王凯.“英美文学最新动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动态,2011(4).

作者:赵正平

第二篇:《欧美文学史和中国文学》

李万钧教授的《欧美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与国内的一些外国文学史写法不同,材料丰富,角度新颖。

此书框架由两部分构成。欧美文学史部分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是介绍欧洲文学的源头,兼谈希伯来文学。国内一些外国文学史只谈古希腊文学,但希伯来文学实为欧洲文学两大源头之一,不能不谈。其二是从小说、戏剧、诗歌史的视点去写,这是一种新的写法。增加了一些新作品的介绍,如中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宗教剧《每个人》,英国第一部散文长篇小说《亚瑟王之死》等,这些作品在戏剧史或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而国内的外国文学史却不见有。其三是信息量大,一直写到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拉美当代文学、苏联当代文学。其四是比较的写法,例如在介绍欧洲文学的源头时,兼对中西文学的发端作了比较。在介绍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流派时,兼论述了这些流派对中国现代小说戏剧的影响。还有作品的比较,如《包法利夫人》与《金瓶梅》。

作者对西方某些名著的分析相当深入,颇有独到的见解,如《汤姆·琼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艾凡赫》借鉴的特色,莎士比亚对素材的提炼,《巴黎圣母院》的戏剧手法,《白鲸》中亚哈形象的评价,《百年孤独》在家族小说中的创新,《这里黎明静悄悄》的现代艺术风格,《断头台》的艺术结构。其分析能吸引人的原因,也在于比较。“法国普法战争小说巡礼”一节的写法,是一个范例。

该书引人注目的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外来影响、中西小说戏剧的平行研究。比较的方法尤其鲜明,比较的论述也更为集中。在作中西小说比较时,把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分开比较,因为两者的发展与特点大不相同。这样的写法具有科学性,是中西小说比较领域中的一个新突破。已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周翰教授为此书作序说:“万钧同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国内有意识地用中西比较的观点做的一次尝试,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在几个重要类型方面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一定会引起更多研究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同志的兴趣。所以我很乐于推荐给他们,并希望能因此而开辟一条文学史的新路。”《欧美文学史和中国文学》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文学史相应阶段的比较缺乏系统。第二部分只比较了小说戏剧,不比较诗歌文论。

作者:夏 蒙

第三篇:《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论稿》序

沈永赋先生的《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论稿》是一部见解新颖,学术上颇有建树的论著,反映出作者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厚积薄发,持之以恒的精神,读后令人击节赞赏,兴奋不已。

论著既精且专,所研究的范围涵盖了世界文学史上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欧美国家特别是法国文学中的重要发展阶段,书中既有对于大的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的理论探讨,又有对于重要作家笛福、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莫里哀、莫里亚克、萨特等人作品的分析,有史有论,含英咀华,多姿多彩,是近年来欧美文学研究也是整个世界文学研究中一部既扎实又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弥足珍贵的是,作者显示了感悟艺术作品美学品味的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书中所提出与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于当代学术研究都是有创新意义的,作者都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消解”与“解构”、后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特性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长期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所具有的努力探索,注重创新的学术品质。

世界文学研究的学科在中国历史并不太长,但却是一个充满争议而又在争议中迅速发展的学科。

仅从这个学科的命名来看,就可谓变化多端。起初有称为“欧美文学”或是“西方文学”的,以后把东方文学纳入,称之为“外国文学”,稍后,又变成了“世界文学”。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教育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定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这尚且不算在外文系开设的各语种的文学研究,如英国语言文学、法国语言文学、德国语言文学、俄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等,这些学科虽然与中文系的欧美文学等不同,但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中,又具体划分了欧美文学或西方文学、东方文学等不同专业方向。这就使得这个学科的规范变得相当宽泛,也因此招人物议。

古人尝言:“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正其名也”。世界文学的名称多变正反映出这个学科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初期,外国文学与文艺思想大量涌人中国,兴起了早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其中欧美文学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五十年代,中国高等院校受到前苏联文学的较大影响,俄国人的“外国文学”教学思想进入中国,俄苏文学占据了独特的地位。第三个时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比较文学兴起,与世界文学合流,逐渐形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规范。

第一阶段(1900-1949年)的发展表现出世纪之初中国的文学研究随着社会变革所经历的巨大转折,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是这个时期起步的。1900年原东吴大学成立,教席黄摩西开设的中国文学史课程中,已经有对于欧美文学的比较,但这种比较是简单的、初步的。此后到1949年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开设了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北京大学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课程与其教材《欧洲文学史》(1918年)、梁实秋的英文学课程、吴宓的比较文学课程与相关教材都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科建设有重要影响。

未可否认的是,这一阶段是荜路椎轮,开启山林,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执教者大多是留学欧美、才华出众的学者,但学科教学与研究还只是早期的水平,以对于外国文学名著与杰出作家的介绍为主,没有系统的文学史理论体系,作家作品研究方面也没有系统理论。这都与当时的中国高等院校实际有关,作品翻译与理论研究的落后是主要原因。另外,对于东方文学如印度、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的研究也相对缺乏。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等地有一些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进行了俄罗斯与苏联文学的研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了准备。

第二阶段(1950~1978)是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虽然这个时期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世界文学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学科之一,但它仍然发展起来。

首先是俄苏文学的迅速崛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由于中国与苏联的特殊关系,俄苏文学成了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苏联学者编写的各种论著,如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苏联科学院高尔基研究所主编的《英国文学史》等著作对于中国影响很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这一阶段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学发展可以说是复杂的,俄苏文学占有过大比重的问题逐渐得到调整,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俄苏文学虽然对于中国文学有过特殊的影响,但是俄罗斯文学仍应作为欧美文学的一个部分,这是无可怀疑的。这一合流也加强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力量。

从整体上来说,世界文学成为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研究的总体文学研究,它奠定了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外国文学史”这一课程成为一门基础课程的地位,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中,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史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成为文学系列课程的主体,这——格局至今仍未根本改变。

另外,理论化与体系化成为世界文学学科的最重要贡献,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有直接联系,苏联学者所提出的文学史观念如文学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关系,作家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批评的标准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在这——时期提出,这些问题经过多次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史理论体系。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学科可以说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冯至的《德国文学简史》、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等论著与教材,在各高校教学与研究中得到普遍采用,提高了教学与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1978年之后)中,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繁荣昌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得世界文学成为文学研究甚至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最具活跃的学科。现当代西方各种文学与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介绍极为迅速,大有超前之势。如后现代主义文化等问题早就由弗里德里奇·詹姆逊等人介绍到中国,其代表作在中国出版之早是远在其它国家之前的。笔者在美国大学里讲课时曾经引用过的拉康等人的理论,同系的美国教授与学生都大感新奇,“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其实并非美国没有人研究,而是关注外国新理论的程度远不如中国。

当然,对于世界文学学科产生最大影响是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兴起。比较文学虽然在中国早就有吴宓等人的提倡,但毕竟没有能在多数院校成为主要课程。八十年代之后,比较文学在中国再度兴盛,各校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而且多数是与世界文学一同开设的。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决定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为一个专业。从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

世界文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东方文学的兴起,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课程系列中独立成为一门课程。高校世界文学史教学中一般分为西方文学(欧美文学)与东方文学两大部分,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笔者所感叹的是,世界文学的研究仍是任重道远。二十世纪是西方文学理论最活跃的时期,文学史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少数族裔文学等思潮都对于文学史编写有直接影响。笔者认为,以新观念新材料来编写新的世界文学史,重新评价文学事实、阐释文学思想是一个重要任务。

新的文学史编写中,推陈出新是最主要的宗旨,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于文学原著的分析与批评理论的介绍。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弗莱(Nothrop Frye)曾经有一句名言:作品无言,而批评有声。所以他主张把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础,而把文学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与材料,从而建立起一门系统的文学批评。我们在研究文学吏各种现象时,不妨将这种系统现念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在这方面,像沈永赋先生这种既有理论观念又有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欧关文学论稿》,沈永赋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9月版,18.60元)

作者:方汉文

第四篇:后现代文化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影响的研究

摘 要:在欧美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会以修辞的手法表达其生动的内容。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欧美文学中的修辞方法发生了改变。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方面,就会以修辞的手法来表达思想。该论文着重研究后现代文化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思潮 当代欧美文学 修辞手法 研究

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上,就会以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1 后现代文化思潮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发起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在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和法国兴起,进入到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欧美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后现代思维方式。中国的学术研究界对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定位,首先是从建筑和文化领域中形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得以扩展后,被融入了哲学、艺术、社会、历史学研究的因素,因此而被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意义深远的效仿热潮,以致于在欧美各国引起了文学震荡。

2 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为了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为丰富,往往会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渲染作品的语境,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1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文学作品更为有声有色,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汉语的比喻修辞手法相同,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比喻,主要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种事物和现象相互对比。比如: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y spirit.译为: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暗喻具有较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欧美的文学作品中,暗喻的手法要经过品位和咀嚼之后,才能够感受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比如: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quishable number,shake your chains from you likedew.在这首诗句中,将觉醒的奴隶比喻为沉睡中苏醒的雄狮。这句话当然不是表面的意义,而是采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涵义。

2.2 幽默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幽默主要追求的是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以阅读上的美感。比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 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在表达上极具对比性。前半句采用了哲学式的庄重语气,后半句则是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这种不协调的语调,将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与空虚表达了出来。从语言的运用上,这种语言表达很显然违背了语言规范,但是正是这种幽默的修辞手法,才会让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更为生动而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2.3 反讽的修辞手法

反讽的修辞手法在海明威的《光荣的战士》中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了诗文本身所富有的情感抒发,以极其强烈的讽刺手法营造出文章情节中的紧张气氛。E.M.哈里代(E.M.Halliday)曾说过:讽刺使海明威的作品在无形中成为了思想情感宣泄的伟大小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意图与行动之间等矛盾的焦点当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讽刺性的差距,而对于讽刺手法来说,其不仅仅是对情感的宣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反讽具有一种艺术价值,在夸张的反讽修辞手法面前,能够将一个人脱离真实的存在体,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形象的构造,能够给读者带来思维上的美的感受,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读者情感的一种释放,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另外,反讽能够使相应的文章中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所使用的反讽手法,对麦康伯和玛格丽特两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并对他们的生活通过反讽的修辞手法,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让人们在阅读当中的细节之处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小说故事背后的真实现实生活,用悲愤的言语来反映作者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地生动而富有真情,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人们的思维,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

2.4 象征修辞手法

在国外一些文学作品中,象征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给读者带来生动的画面感。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丰富的象征修辞手法,其中对雪峰上的豹子进行生动的描写,是文章体现死亡的象征体,以豹子作为死亡的象征,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豹子透视出更多事物的本质,以物象征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对相应的情感进行描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看清事物背后所喻指的相关内容,并且其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2.5 对比修饰手法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到对比修辞手法进行相关的情感抒发,其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多情感的震撼,对于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而言,看似单调的文学作品其实质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细细品味,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相应的阅读审美。

在《一天的等待》中作者对父亲出门狩猎这段情节进行描写,并将其与孩子的相关死亡过程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将两个角色之间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对孩子面临死亡的过程与父亲打猎过程中的愉悦心情进行对比,从而将悲痛无限地进行放大,带给读者内心情感的震撼,透过父亲打猎的愉悦心情对孩子死亡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强烈的悲痛情感,在死亡与美好生活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情感的矛盾体,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透过作者的对比手法,在内心活动中形成强烈的矛盾情感,从而致使读者感同深受,在很大程度上对读者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升华,以至于读者能够清楚作者文笔下具体思想情感的源泉,从而在情感中达成共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的影响

3.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的渗入从修辞手法上得以体现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多元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决定了在文学创作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因此而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写作倾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只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而在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却是同中存异,似乎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以诗学为例。现在主义在诗歌创作上,更倾向于写实描述,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则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诗歌原本就是浪漫 的,但由于修辞手法的体现上的同一性,使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渗透于许多的后现代文化作品中,以观念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美国当代文学创作特点为例。美国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上,以追求自我为主,小说的内容多以写实的手法,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其中不乏真实的史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仅仅是写实当然是不够的,于是,作者就运用了修辞的手法,通常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比 喻,或者是明喻,或者是暗喻,以将文学作品浪漫的气息释放出来。

3.2 幽默的修辞手法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重要体现

对于传统文学观,后现代作家给予了批判,认为传统文学过于原则化,特别是在现实描述的表现原则上以及故事叙述中的内在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都是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而并非文学创作。后现代文化思潮讲究文学体裁边界的模糊化,以荒诞和虚无的写作手法,将文学分类法打破,采用幽默的修辞手法,将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化目的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排列组合的游戏。后现代主义的崇尚虚无之能事通过幽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精神与现代主义大相径庭,但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却存在着共性。在文学创作上,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因为有了各种虚构的神话和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穿插于其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小说叙述风格。后现代文化思潮由于在思想意识上对传统的反叛,因此而对于当代的欧美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莹,袁超,赵静.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欣赏[J].海外英语,2010(8).

[2]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赵松

第五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分期

摘要: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可为三个阶段:前学科化时期、学科化时期和跨学科时期。前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属于汉学研究并逐渐向独立学科发展的时期。由于现在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1917年,因此,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前学科化时期是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至20世纪50年代末。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脱离汉学研究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跨学科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学科,而是与哲学、艺术、科学等诸多学科交织起来。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当下。

关键词: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前学科化时期;学科化时期;跨学科时期

 

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尽管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是何时发生的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纵观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最初它是从属于汉学研究的;而后逐步分离独立出来;进而又向外部拓展。这就明显地表现为三个阶段,我将其命名为前学科化时期、学科化时期和跨学科时期。

前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属于汉学研究并逐渐向独立学科发展的时期。由于现在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1917年,因此,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前学科化时期的时间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至20世纪50年代末。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脱离汉学研究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可界定为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跨学科时期是学科化时期的延续和发展。这一时期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们基于历史的、科技的、文化的和学术发展的诸多原因,其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学科,而与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诸多学科交织起来。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方法给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气息。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可以界定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当下。

一、前学科化时期

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是从汉学研究中分离出来的,最初它从属于汉学研究。汉学(si—nology),通常是指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一门学问,而这些研究中国的海外学者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汉学家(Slnologists)。

汉学的历史可谓久远。它滥觞于古代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迫切愿望,从古希腊人克泰夏斯(Ctesias)于公元前400年撰写《旅行记》、而后古罗马博物学家白里内(Gaius Pliny,公元23~79)撰写《博物志》、地理学家托勒密(Klaudius Ptolemeus)撰写《秦尼国记》等来幻想中同,到13世纪以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3)为代表的旅行家、柏朗嘉宾为代表的传教士等来体验中国,都为海外汉学的诞生做了最早的铺垫。而后,西方一些知名的传教士如门多萨(Juan Gonz61ez de Mendoza,1545~1618)、曾德昭(P.Alvarus de Semedo,1585~1658)、卫匡国(Martin Martini,1614~1661)、马若瑟(Joseph Marie de Pr6mare,1666~1736)、宋君荣(Antoine Gaubil,1689~1759)等人成为了汉学先驱。到了19世纪,汉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确立了:“无论是从研究人员的数量、研究机构的建立,还是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这一时期的汉学已成为一门举世公认的专门学科。Sinology一词也随之应运而生,译成中文就是:汉学,或中国研究,指外国人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研究的学问。”。1814年11月26日,法国开设了欧洲第一个“汉学讲座”,法兰西学院聘任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汉学教授雷慕沙(AbelR6musat,1788~1832),他于1815年1月16日演讲的《欧罗巴汉语研究的起源、进步和效用》是汉学在西方成为一个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后,汉学家的队伍不断扩大。以法国为例,19世纪前期著名的汉学家就有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德里文(DeSaint—Denys,1823~1892)、巴赞(AntoineBazin,1799~1863)、毕欧(E.Biot,1803~1850)等职业汉学家;戴伯理(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于雅尔(Camilte Imbault—Huart,1857~1897)等外交官汉学家;顾赛芬(S6raphin Couvreur,1839~1919)、戴遂良(L60n Wieger,1856~1933)等传教十汉学家。进入20世纪之后,基于多种原因,欧美的汉学研究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各国汉学家的队伍都在不断扩大,知名者已不在少数:法国的沙畹(Edouard Chavannes 1865~1918)、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马伯乐(HenriMaspero 1883~1945)、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1)、雷威安(Andre Levy);瑞典的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荷兰的高罗佩(Robert Hans vail Gulik,1910~1967)、澳大利亚的柳存仁(Liu Ts’unyan 1917~2009)、英国的龙彼得(Pier van der Loon 1920~2002)、毕晓普(J.L Bishop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新西兰的韩南(Patrick Ha nal927~)、苏联的李福清(Boris Riftin 1932~),美国的夏志清(1921~)、马幼垣(Yau Woon Mal940~)、浦安迪(Andrew Plaks)、伊维德(Wilt L_Idema,1944~)、芮效卫(David Roy)、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赖肖尔(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1910~1990)保罗·柯文(Paul A.Cohen,1934~)王靖字(John Wang)、郑培凯等。这些汉学家的研究工作在海外的发展和深入明显地影响了世界对中国文化及文学的认识与了解。

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前学科化时期,正是在这样的世界汉学研究的背景下产生的。活跃在这个时期的汉学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他们当中一部分学者一生从事

汉学研究,但是并未涉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另有一部分学者是在致力于汉学研究的过程中涉足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无论是上述哪一部分学者,他们对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一学科的形成都从不同的角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部分学者的汉学研究一方面成为孕育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土壤,另一方面极大地启迪及影响了后来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沙畹、伯希和等人的中国历史研究,马伯乐、葛兰言等人的中国宗教研究,高本汉的中国与西方的语言学比较研究等,都为即将登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了启蒙的工作。而高罗佩的清代小说研究与改写、柳存仁的明清小说研究、龙彼得的中国戏曲研究、韩南的金学及红学研究、翟理斯(1867~1935)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等,都已经步入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因为阅历和生活年代等多种原因,他们并未涉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但是他们对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一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为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前奏曲。

第二部分学者是在汉学研究中涉足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这一类的代表在美国如埃德加·斯诺等;在俄国如费德林、艾德林、波兹涅耶娃等。埃德加·斯诺一生中许多作品都和中国相关,如《远东前线》等,其中,1936年发表的《活的中国》就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英文译作,其中收录了鲁迅、柔石、郭沫若、茅盾、巴金等15位作家的作品,并有斯诺撰写的《鲁迅评传》等。显然,斯诺先是关注中国的战争、政治,而后才注意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教授H.T.费德林(1912~),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著述颇多,主要研究重心在古代文学,成果有《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论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屈原辞赋垂千古》等,但他同时涉足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选编了《中国作家短篇小说集》,并为柳鲍芙·德米特里耶夫娜·波兹涅耶娃编选的《鲁迅选集》作《序》,表达了对鲁迅的高度关注。艾德林(Eydlin,Lev Zalmanovich 1909~1985)与费德林有相似的学术路径,既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有《中国文学(概览)》(与索罗金合著)、《陶渊明和他的诗歌》,又兼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论著有《论今日中国文学》,还有论文《新中国文学发展概述》、《鲁迅笔下的中国》、《论鲁迅的小说》等。柳鲍芙·德米特里耶夫娜·波兹涅耶娃(1908~1974)的学术研究也兼顾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而现代文学研究的成果是斐然的。1949年,她翻译出版了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54年,她编选了四卷本的《鲁迅选集》,并翻译了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更在《跋》中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其文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她的博士论文即是以鲁迅为课题的;1956年博士论文通过后,她又于1959年出版了《鲁迅评传》(译成中文达56万字):“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力作。当这部著作在40多年后译成中文出版时,我国著名的鲁研学人林非教授就称赞:这位‘俄罗斯汉学前辈,实在称得上是勤奋踏实和严肃认真地从事学术研究的榜样,她涉及的材料之广博,论述的笔法之精细’,列出的鲁迅文章之出处和背景材料,‘真可以说是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确实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这一时期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汉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交织在一起。因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在成长之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而且当时的通讯速度还比较慢,国外对它的接受和认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所以,更多的人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更浓,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还在初始阶段。

特点之二是侧重于介绍与翻译。要研究一个对象首先是要认识它,介绍与翻译就是认识的途径。以苏联为例,1925年,阿列克谢耶夫就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胡适的《尝试集》;1929年,王希礼翻译了《阿Q正传》和《孔乙己》;50年代掀起的翻译热潮更引人注目:“随着中国大陆的解放,客观条件改善和主观研究力量的剧增,苏联对中国文学的引进便在50年代出现了浩荡的‘洪流’。在这十年里出版的译作品种繁多,包括从古代至现、当代的作品;每一种印数均达5万或10万册……现、当代的大作家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叶圣陶、丁玲等都有了俄译本:四卷本的《鲁迅选集》(1954~1955)、两卷本的《老舍选集》(1957)、一卷本的《郭沫若选集》(1955)、三卷本的《茅盾选集》(1956)以及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49)等。一些在西方还很少被介绍的作家如马烽、李准、周立波、杨朔、艾芜、陈登科、秦兆阳、冯德英等在苏联也都得到了译介”。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翻译与介绍也都有了很大的推进。

二、学科化时期

学科化时期是指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汉学研究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这一时期的时间范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此时,由于中国文学已经由现代文学(1917~1949)步入当代文学(1949至今)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整体的批评对象已经形成,中国当代文学也已初露锋芒,所以,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欧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水到渠成。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于汉学研究中分离出来,对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标志,但它要发展起来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各国还处于边缘的地位,并不能跻身于各国文学研究的主流中;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大陆本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它也是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所以,坚持与发展,是这个时期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们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研究人员上看,专业化队伍逐渐形成。

刚刚进入学科化时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队伍相对于以往依托的庞大的汉学研究队伍而言,数量可谓不多,但却形成了一支经过历炼的专业化队伍,学术声望有很大提高。捷克斯洛伐克的普实克(Prusek,Jaroslav 1906~1980)是领军人物之一,这位捷克科学院院士,生于布拉格,先后在哥德堡、莱比锡、上海、东京等地读书,1945年起在大学任教,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他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社会学观点与布拉格学派的形式主义文论相结合,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史性地引导了当时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潮流。他不但对中国文学的译作丰富,还撰有学术专著《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抒情与史诗作品》等,并通过与夏志清的学术论争,推动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对话。夏志清,著名

美籍华裔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其两部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奠定了他在海外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突出地位。他直陈见解,对中国的一些现代作家给出自己的评价,曾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苏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同题材领域的研究中都出现了优秀的学者。继上个时期的波兹涅耶娃之后,鲁迅研究继续发展,维·彼特罗夫1960年出版了《鲁迅生平与创作概论》、谢曼诺夫1967年出版了《鲁迅和他的前驱》;在诗歌研究领域,切尔卡斯基的研究成果丰盛,他1972年出版了(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歌》,1982年出版了《战争年代(1937~1949)的中国诗歌》,1983出版了《五十到八十年代的中国诗歌》。而尼克里斯塔娅(IIAHHKoaficKaa)则在戏剧研究领域有了突破,1984年出版了《曹禺创作概论》。应该说,是一批训练有素的学者促成了这一时期研究的专业化,如:美国的夏济安、金介甫、葛浩文、奥尔格·郎(Olga Lang)、梅仪慈、胡志德(Theodote D.Huters)、威廉·莱尔(William Ly-ell)、李欧梵、印度留美学者兰比尔·沃勒(Ranbir Vohra)、汉乐逸(Lloyd Haft)、林培瑞(Perry Link)、叶维廉、奚密、耿德华(Edward Gunn)、安敏成、史书美和谷梅(Merle Goldman);英国的卜立德、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新西兰的韩南(PatrickHanan);澳大利亚的柳存仁(Liu Ts’un-yan);荷兰的佛克马、柯雷、J.斯洛尔霍夫;瑞典的高本汉、马悦然,等等。这些人是学科化研究时期西方各国展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核心人物,正是他们产出了这一时期丰厚的研究成果。

第二,从研究内容上看,重在作家作品研究。

从上述学者的大量成果可以看出,在学科化时期,作家作品研究成为研究内容的重心。这里,再进一步以美国为例来说明问题。在前学科化时期就已露锋芒的夏志清以及这一阶段在美国出现的大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使美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美国家研究的重镇。而KiE是美国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化的两大标志,第一个是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出版(耶鲁大学出版社),第二个是60年代初在哥伦比亚大学最先设立了中国现代文学教授职位。前者意味着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已跃上新的层次;后者意味着美国学界和官方对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正视和承认。此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作家、作品为重点的专论研究,其代表人物有夏志清、李欧梵、金介甫等;另一类则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外部研究为重点的研究,代表人物有林培瑞等。而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可谓是此时期的代表性成果。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探寻理论批评视角。

这个时期的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们适时地把握了学术研究的机遇——此时,虽然西方“理论热”的时代尚未到来,但部分文学理论已十分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批评、结构主义、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研究者们尝试运用这些新的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阐发,并辅以新的研究方法,从而带来了研究的推进,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这一学科独立出来的价值。以美国的两位大家为例:夏志清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便以理论来沟通中西文化差异。他对40~50年代两大批评理论即阿尔德立基(John w.Aldridge)的新批评理论(New Criticism)和李维斯(F.R.Leavis)的《大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1948)有意借用,同时也以艾略特(T.S.Eliot)、屈灵(Li-onel Trilling)、拉夫(Philip Rahv)、豪尔(It-vmg Howe)、泰特(Alien Tare)、史坦纳(George Steiner)等人的批评方法践行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李欧梵同样以理论的自觉来沟通中西文学,他所处时代的理论场域较为复杂,接受也比较多元:福柯(Foucault)和德里达(Derrida)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哈贝马斯(Habermas)的“公共空间” (publicsphere)、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批评”概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等。他们的理论视角也影响着同时期人们的理论关注,这就为下一个时期的跨学科研究打下了基础。

第四,从发展格局来看,各国进度存在差异。

应该说,此时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美国、苏联、捷克、法国、英国、德国等是其研究重镇,学科化特点比较明显;而此时荷兰、瑞典、丹麦、挪威等还处在向学科化过度的时期,翻译还是其重心工作,如荷兰:“J.萨默威尔于1960年编辑出版了一部题为《中国小说大师》的现代短篇小说选集,该文集中除了鲁迅有两篇小说收入外,其余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老舍、巴金、丁玲、林语堂和端木蕻良则每人收入一篇。实际上,在此之前,赛恩·弗里斯于1959年出版了鲁迅的《阿Q正传》荷兰文译本,茅盾的《子夜》则问世得更早些。1986年,由威廉·克鲁恩和丁耐克·毫斯曼据法译本译出了巴金的《家》,从而开启了巴金作品的翻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代的主要作家都有作品被直接或转译成荷兰文,包括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但是由于处于研究重镇的一些国家的学科化研究的促进和国际交流的扩大、研究成果的传播,使得许多国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有了发展。

三、跨学科时期

跨学科时期的出现将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所谓跨学科,是指这一时期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学科,而是向外有了很大的跨度,具体而言如语言、电影、图像等;宽泛而言如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增加了学科的交叉性和交融性,将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引向更大的研究空间。这一时期的时间范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界定20世纪90年代初为跨学科时期的起点,是因为欧美诸多中国现当代研究学者的跨学科研究的成果都是在这时乃至之后呈现出来的。

跨学科时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沟通方式和传播媒介,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制约着学术研究的改变。如网络的出现,不仅提供给大众新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带给世界新的传播媒介,进而依此衍生了许

多新的事物与现象,如网络小说、网络批评、视觉文化等等。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催生新的研究领域,这自然为原有的基于学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值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时候,西方的理论界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爆炸”时期,各种各样的理论相继而生,对文学和文化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必然被卷入这巨大的理论场域中。而这纷纭复杂的理论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线,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各自操持着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或几种本学科的或跨学科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些新的批评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相结合,便带来了多样的研究实践,也使跨学科研究成了大势所趋。

跨学科时期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其一,学术疆界不断拓宽。以往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一般局限于作家研究、文本研究、社会文化背景研究、人物形象研究等,而这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性别、种族、生态、历史、科学等紧密接轨,使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疆界不断地拓展。这可在下面一些学者的研究中窥见一斑:张英进、张真、傅葆石等的电影研究;AndrewJones的流行歌曲研究;Kirk Denton的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研究;柏佑铭(Yomi Braester)的历史和创伤研究;刘康、王斑的马克思和毛泽东美学研究;张旭东的后社会主义研究;刘禾的“跨语际实践”研究;耿德华(Edward Gunn)的语言风格研究;贺麦晓(Michel Hockx)的文化生产研究;王瑾的大众文化和政治研究;钟雪萍的性别研究;李欧梵的城市研究;陈建华的鸳鸯蝴蝶和通俗文学研究;周蕾的后殖民理论研究、林培瑞的异议政治研究;乐刚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刘剑梅、李海燕的情感、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等等。纵观上述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十分明显,都具有了跨学科研究的风貌。应该说,时代的发展,新兴研究领域及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令这些研究者们如鱼得水,促使他们的研究具有了开拓性和开放性。

其二,学术路径不断开放。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各个层面加强了与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与中国本土研究的交流。以学术访谈为例,当下,它成为海外与大陆学者进行学术对话的最常用的形式,仅美国学者与大陆学者间的访谈自2005年起便频频出现,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跨国界访谈现象的出现,是全球化时代学术交流开放性的具体体现,表现出了历史的进步性。除了“访谈”,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也频频召开,更有大量的此领域的访问学者往返于各个国家之间,还出现了一些开放性对话性的学术刊物,等等,这一切都展现了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路径的开放性。

第三,学者队伍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族裔身份上:在汉学研究时期,汉学家的队伍基本上是外国人;在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进入学科化时候后,学者队伍中的华裔比例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华裔学者很少在中国生活过,这也决定了他们的研究带有被阻隔后的特征;进人跨学科时期后,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队伍中的华裔学者已成了重要力量。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过,改革开放后留学并定居国外,“由于他们的写作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因而既可与本土文化和文学进行对话,同时又以其‘另类’特征而跻身于世界文学大潮中:之于本土,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从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观察本土的文化,而之于全球,他们的写作又带有挥之不去的鲜明的民族特征”。这样,跨学科研究时期的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队伍便由外国学者、在国外成长起来的华裔学者以及有丰富的国内生活经历而后定居国外的华裔学者等几部分人构成,这也就促成了研究视角、观点、立场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显然,跨学科研究将欧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学术发展阶段。

作者:杨肖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