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欧美文化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文论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欧美影视文化的影响及应用,阐述欧美影视文化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陶冶性情、帮助学生了解地道欧美文化习俗、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的积极影响,并分析欧美影视作品在口语学习和文化学习中的应用。

第一篇:欧美文化论文

跨文化语境下欧美女性电影的话语维度

从历史演进、社会变革的视角来看,跨文化语境的形成可以视作在全球化浪潮冲洗下对传统、现存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基于跨性别、跨阶层、跨种族、跨地域而衍生出的碰撞、冲突、对抗、交流、融合等丰富的语义,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跨文化电影文本母题建立的基础性能指之一。基于跨文化语境的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则普遍遵循着打破性别歧视、谋求平等对话、彰显权利诉求、革新社会政治等的生成逻辑与呈现模式,以强烈的话语权力表达为言说主题,投射多面人性与现实生活、书写文化图景与社会景观,从而演变成为当代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序列中的关键类型。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西方社会所激荡开来的女性主义思潮与民权运动为欧美女性电影话语权力的跨文化表达,提供了更具精神鼓舞性、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持续加强、跨文化生态的多样化流变,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的表现视野也围绕话语权的更新而进行了扩大,进而构建起了更具兼容性的言说空间,由此也使电影成为审视性别结构、追寻与重建身份记忆、寻求价值超越、推动社会形态革新的人文载体。

一、觉醒:生命经验与主体意识的诗化书写

自简·奥斯汀(Jane·Austen)、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等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女性作家开辟了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路径与表达范式,尊重、显现女性群体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与阶层的生命经验,言说女性的主体意识与发展诉求,逐渐成为了一种能够引发受众高度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的文学传统与文化情怀。这种精神觉醒所引发的艺术、文化的自觉,对其后欧美女性电影的文本叙述与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该类影片的结构形态、表现方式乃至演绎风格普遍都倾向于以女性群体及其社会活动,作为核心人物、剧情主线而展开书写,与原本占据主导的男性叙事形成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富有社会指涉性的明晰主题。

在跨文化场域中的“觉醒”,不仅仅只是指向于女性反抗被压迫与被统治的单一语义,而是越来越多地被阐释为在文化冲突基础之上更为具体有效的反男权能指,其跨越了性别、阶层、种族、地域等要素,是在更趨差异化、复杂化的多元文明的洗礼下,女性群体相对于男性及男性文化的人格独立、精神自觉,并延伸至社会实践上的自我觉察。跨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壮大的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则可以视作是对女性追寻自我与质询身份、言说情感与思想的更为多样化的人文主义呈现,其进一步凸显了时代演变潮下女性群体对于自我解构、社会文明的觉醒式体认。

具体结合当代欧美女性电影的文本呈现,可见其对于女性群体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渐次觉醒的彰显,往往通过将之放置在自身所处的主体文化(女性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对抗形态之中,聚焦其审视、定位自我与“他者”(多以男性为主体)的关系,使女性对于性别、阶层、国别、种族等具体要素的认知,得以延伸至公共权力、宗教、法律、社会管理等更为宽泛与庞大的视野格局之中,以一种诗化呈现的角度,释放女性群体在遭遇内外部困境之时的困惑、压抑、焦虑等本能情绪,叩访婚恋生活、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社会议题,重建与强化独立、自信、坚韧等价值信仰,由此形成丰富的生命经验表达形态。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跨文化视野下的差异性美学理念、多角度哲学思辨等要素在文本叙述中的聚合,也使欧美女性电影能够进一步交互呈现艺术变革与思想言说,从而以同样具有诗化书写意味的表现方式,完成对于主体意识的深层次体认与全方位询唤。

譬如,2013年上映的英国影片《菲洛梅娜》(Philomena),通过展现一名爱尔兰女性历时近半个世纪、前往美国各地寻子的艰辛过程,呈现了在不同价值取向、社会管理机制、文明形态的冲突背景下,女性凭借母性力量与人生信仰,最终实现自我拯救与精神重构的动人故事,书写了“第二性”打破性别文化歧视与禁忌、处理宗教文明与现代文化冲突的觉醒史诗。在影片中,其对于跨文化语境下女性话语权力的解读,更多在于聚焦宗教文化与女性文化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反映女性作为弱者的本能自醒、无畏自救。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影片中,占据社会秩序话语主导权的宗教文明成为了劝诫人应当保持道德自律、节制肉体欲望的话语符号,而修道院可视作是男性借助宗教彰显权力意志、加强对女性控制的隐喻意象。面对宗教意志压制、大众话语诘难、不同文明生态下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理念所引发的对话障碍,女主角菲洛梅娜(Philomena)始终未放弃寻回离散多年的儿子的信念,并以乐观的心态去努力排解自身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通过聚焦人物从因为未婚有孕、被迫进入修道院接受劳动管束的凄苦与酸辛,到目睹幼子被修女售卖给美国夫妇而自身无力改变结局的悲恸和绝望,再到年复一年往返于爱尔兰、美国两地寻访的矢志不渝,影片以饱含情感寄托的纪实主义表现手法,借助线性的剧情推进,以质朴、细腻的诗化书写,体现女性丰富、微妙的觉醒经验,完成了践行精神自救理念、体认宗教文化理念、重建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的深度叩访,使阵痛、救赎、释然、和解等语义充分聚合,建构起了实现电影与受众之间形成言语对接、情感认同的话语场域。

二、聚变:抗争理念、身份重建与自我省思

以比较文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审视,反对男权专制、实现个体独立、获取对等的公民权利、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贯穿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序列的核心诉求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电影文本投射现实的隐喻意象、主题言说的精神基质[1]。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在展现女性“醒来”的语境所指,开始不再单单局限于自我主体的确认、强化,而是伴随着权力结构的去中心化、大众文化占据消费生态主场,借助批判男性窥视欲、想象欲、恋物欲的呈现视角,进一步凸显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存意识与社会化思维,使更趋理性的抗争、涉及跨性别与跨种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建立在实践自觉上的形而下反思,逐步引发了女性主义发展诉求在电影文本话语表达上的“聚变”。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重新体察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找寻消解极端对抗的现实路径,开始驱动女性主义思潮与西方核心价值的深层次对接,使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的话语中心由反抗、破坏转向对话、共建。而在这一时期,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所催生出的跨文化语境的外延扩展、所谓的普世价值的跨意识形态认同,则为欧美女性电影的话语指认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文化消费取向、舆论倾向性上的支撑,令尽可能规避快感文化的优先表达、加强对女性话语中心样式的建构以及传达一种渐进式的反思意味,成为电影文本表现反对男权意志、均衡家庭伦理关系、打破职业性别区隔、披露社会权益分配矛盾、谋求建立跨性别与跨文明对话合作机制等权力诉求的认知统一[2]。电影除了发挥影像化记录的作用之外,也围绕女性群体的精神剧变展开文本形态上的空间解构与图景再造,由此生成的倡导理性抗争、加强身份认同和强调深度省思的言说主题,也具备了应有的文化解码功能与社会批判意义。

例如,美、法两国合拍的《天与地》(Heaven & Earth,1993)将故事背景设定在越南战争之中、构建以成长叙事为主体的书写结构,以女性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切入视角,呈现其从经历肉体摧残、精神恐慌、遭遇身份焦虑再到拒绝人格堕落、重建生活自信的复杂历程,显现出女性通过应对文明冲突完成全方位自我蜕变的话语涵义。在影片中,随着女主角黎里(Lyly)与同作为美军驻越少校的丈夫巴特勒(Butler)离开动荡的故乡越南、前往美国定居,如何融入全新的社会环境,也成为了女性必须面临的生存考验。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乃至对立,则使跨国婚姻陷入了难以避免的破裂危机之中,令他们很难“可以没有痛苦的活着”,更无法将“既亲密、又自然、既可靠、又自由的关系维持下去”(玛丽莲·弗伦奇《醒来的女性:一部女性的心灵史》)[3]。而黎里与巴特勒从产生意见分歧到最终达成和解,既是生存哲学的女性化投射,也是女性对东西方世界的认知转变,又通过展现男性角色的宽宏、坦荡,在隐性层面去转喻西方文化所谓的开放性、包容性。最终,巴特勒的自杀,尽管在物理层面宣示了男性生命的终止,却并不意味男权意志对女权诉求的妥协。在影片的结尾,黎里带领三个儿子离开美国、折返越南。一方面,显示出在西方社会的话语结构之中,以男权为内核的男性文化仍旧居于权力秩序的中心位置,遭遇文明冲突困局、精神困境的东方女性选择回归自身所属的、相对于西方文明的异文明,成为了其处理冲突与对抗、维持生存可能的一种可行的抗争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回家”“故土”“乡愁”等人文要素的聚合表现,女性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唤醒与重塑记忆想象、找寻身份归属、加强族群认同的成长反思,消解了在文明冲撞中出现的生命阵痛与主体迷失。影片尝试借助人道主义去跨越种族差异、价值冲突、性别对抗的书写形式,也让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话语表达更能以跨意识形态审视的呈现角度,以组建容纳平等对话、理念交互、价值共存等多元语义与发展诉求的言说空间。

三、超越:基于性別建构的多重价值对接、社会文化形态耦合

社会性别理论的导入,拓宽了电影文本在思想主题上的呈现视野,为欧美女性电影的言说语义提供了更能呼应、显现乃至剖解时代文化症候的切入角度与投射方式。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形成的性别建构表达,则往往借助象征形象分析、规范学科建设、社会角色区分以及价值体系认同等呈现方式,融入到了电影文本结构的叙述节点之中。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欧美女性电影序列中,性别建构并未成为文本层面显性的指涉参数,影片仍普遍停留在性别对立、价值对抗等层级上。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基于跨文化语境展开了文本结构、思想能指的再创造,同时借助影像化语言与剧情设定的创新呈现,使其开始突破之前相对固定、单一的主题言说模式,通过还原与再造身份想象与文化记忆,创造视觉奇观、深刻言说丰富而复杂的生活体认,使影片对于性别建构的涵义表达逐步上升到了融合写实性、浪漫性乃至象征性的立体化展现的层面,进而以性别间进一步的对等对话、开放合作去审视差异化价值取向的共存、多样性的文化形态的融合,使“超越”成为了电影文本主题的全新能指[4]。

比如,以女性政治战略家斯隆(Sloane)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呈现视角的《斯隆女士》(Miss Sloane,2016),通过展现职业女性为要求联邦政府加强枪支管控奔走呼号、应对各类敌对势力阻挠、最终完成人生目标的惊险历程,折射出当下西方社会治理危机下更为深层的阶层矛盾、族群对立、文化困局。单以跨文化语境的视角来看,影片将性别文化冲突放置在了政治力量角逐、商业组织博弈、社群价值冲突等颇具现实语义的空间之中,通过围绕作为女性职业政治战略家的斯隆、反击无数的男性竞争同行的直接打压甚至暗中构陷展开非线性叙事,借助讽刺精英主义政治哲学的黑色幽默表达,斯隆所代表的后现代文明情境下的独立女性形象也愈发成为自由、法治、包容等西方核心价值的投射对象,可以视作是在隐性层面上、影片试图中和与消解各类冲突的调剂载体。在影片中,斯隆的女性身份更多了几分镜像映照色彩,其既有不同党派之间的利益博弈,也不乏种族社群错综复杂的关系制衡,更涉及到性别角色、职业分工、权益保障等具体类目,对于管控枪支议题的政治论辩,从某种意义上,演变成为了对当下美国社会问题的公开对话与深入协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在影片所构建的男权意志存在方式更为隐蔽、差异化价值取向博弈剧烈的社会生态中,女性不仅要扮演普罗米修斯式的古希腊英雄角色,而且也要成为能够运用生存哲学、坚守自我主体信仰的现代智者,这是其获取自身应有的社会权利的必由之路,也是助推消解性别文化冲突、建立互补式的性别生态的可行方式。影片以政府议会通过控枪议案、斯隆却因涉嫌违法被判入狱收尾,则是一种从遵循基本逻辑、维护主流秩序、民族情感认同的和解方式表述,其将性别建构的话语表达建立在了对美国乃至西方核心价值的再确认与再强化上。这本质上无疑是借助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去对解构性别文化的另一种形式,是尝试均衡处理女权主义与男权话语相互关系的探索表达。电影成为了其中发挥媒介作用的大众文化产品。而性别建构理念与女性话语诉求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聚合,也使电影文本的视点扩展至探索消解阶层区隔、破除社群对立、谋求一体化发展等归于现实主义乃至新全球主义的场域之中,由此也能使文本主题投射出积极、合理的现实观照意味。因此,对于斯隆而言,“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了自己”,通过“对这个世界的责任感”,她显得“不再平庸”(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5]。

参考文献:

[1]李晶.性别、阶级与后殖民文本续写——女性主义经典电影《钢琴课》的多维度反思[ J ].电影评介,2018(16):17.

[2]张琦.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重塑——以《凝望上帝》为例[ J ].电影评介,2018(11):110-111.

[3][ 美 ]玛丽莲·弗伦奇.醒来的女性:一部女性的心灵史[ M ].余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12.

[4]宋德辉.女性主义电影的自我救赎[ J ].戏剧之家,2018(7):110-111.

[5][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M ].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9.

作者:吴思颖

第二篇:欧美是怎样保护文化遗产的?

“你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保护古代历史文化的?认真到了什么程度?在这里看不到假古董,他们不制造仿古的东西。为什么国内却恰恰相反?!对真古董保护不够,甚至有破坏,而造假古董的热情却很高。”

200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随市长代表团出访希腊、埃及、意大利三国,以上这段话是中国驻希腊和驻埃及大使在宴请代表团时说的,陈为邦的反应是:“我们无言以对。”

确实,正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所说,“较之欧美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论是意识、理念还是措施、行动都有一定的差距”。最关键的是,我们在保护的目的、操作的手法上都有问题,急功近利、简单粗暴。

“敬畏”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和活动起源于欧洲。但事实上,在现代化进程中,欧洲国家也经历了从破坏到保护的历程。欧洲人也曾经拆城墙、拆古建筑,比如德国波恩1898年扩建道路,城墙被认为是严重障碍而被拆除;英国的巴尔神殿是威斯敏斯特城和伦敦的分界点,后来也因为道路扩建被拆除。从破坏转为保护,则源于日益滋长的民族意识。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对“民族遗产”的兴趣不断升温,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逐渐成为欧美大众的共识,甚至有人“敬畏”历史文化遗产。

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尤其明显。学者希尔斯的分析,“他们认为,由于没有一种真正历史悠久的过去,他们的祖国变得发育不全和残缺不全了”,“他们需要一种可以依附其上的‘过去’”(《论传统》)。于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自我放逐到旧欧洲去寻找历史文脉,另一部分则在本土发掘“有用的过去”。

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与市民大众强烈的保护意识、参与意识紧密关联。巴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黎曾经出台中心区改造计划,开发商们叫嚣着拆除设施老旧、卫生条件差的老建筑,以便高楼大厦进驻,著名的沃日广场当时就属于被改造之列。是巴黎人挽救了自己的城市,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诸如老房子协会、历史住宅协会这样的街区保护组织,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目的就是为了留住老屋和老街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空间”。最后,中心区改造计划没有实施,市民胜利了。

法国是这样培养国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1984年,法国首创“文化遗产日”,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为“文化遗产日”,当天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免门票,卢浮宫、凯旋门等也在免费开放之列;而法国文化部和各省文化机构在遗产日到来之前会向公众推荐参观名录,全国的参观点达1万多个。到了遗产日这天,法国人倾巢出动,以朝圣般的虔城参观历史文化遗产。

不仅保护文物建筑,也保护历史街区

歷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在欧洲起源,最先影响到美、日等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日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从单个的文物建筑进一步扩大到“文物建筑所在地段”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对象,不仅限于宫殿、庙宇等纪念性建筑,还包括民居、商店、村落等更广泛的内容;街区内的建筑并不是每一栋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

1962年,法国率先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之后丹麦、比利时、荷兰、日本、英国等国家纷纷效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向历史街区的拓展,表明欧美日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涉及物质实体,还逐渐向人文环境、甚而向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发展。1976年,欧洲议会提出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概念,目的是“保证建筑环境中的遗产不被毁坏,主要的建筑和自然地形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同时确使被保护的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

以法国为例,目前全法国划定了91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达4万多处,有80万居民生活在其中;而政府每年还批准两至三个保护区。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确立并不是将其封闭保护,或者将居民强行迁走改造成旅游景点或者艺术区之类,即张松教授所说“冻结的保护”,而是把它们做活:居民如常生活,但向全社会敞开大门,使得人们得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是推倒重建还是“修旧如旧”?

已经毁掉的文物、建筑是不能复制重建的,在我国,由于修复真的古董比较麻烦,还不如建假古董来得快,于是就出现了像重建圆明园这样的建议得到文化遗产基金会支持、真古董如山西悬空寺却缺乏资金保护的怪现象。欧美国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以波兰为例。二战后,波兰首都华沙和其他欧洲城市一样遭受了战火的摧残,针对如何重建华沙的方案,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一种主张是,严重破损的城市干脆不要了,建一座全新的;另一种主张则是按历史原貌修复城市。争议的结果,绝大多数华沙居民赞成“修旧如旧”,修复老华沙城的消息一传开,流浪在外的华沙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人。后来修复后的华沙城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要知道世遗名录一般不收重建的东西。与此同时,波恩、慕尼黑、布达佩斯等被战争破坏的古城,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

张松教授的看法,欧美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固然是先行者,它们在制度和经济两个层面上都有着我国不具备的优势:从制度层面来说,欧美国家早早立法规范历史文化遗产,比如法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制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1793年《共和二年法令》的问世,规定法国领土内的任何一类艺术品都应受到保护,使得大量文化遗产在动荡的年代免遭浩劫。而1840年法国颁布的《历史性建筑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保护文物的法律。从经济层面上说,欧美国家经济发达,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充足,可能一个欧洲国家某个市的文保经费,都比我国一个省强。

但张松教授觉得最关键的差距还不在于这两个层面,而是意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如果保护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占有资源,那这样的保护无论如何都不能称得上是全面的,因此保护的效果也堪虞。(谭山山)

(摘自《新周刊》2008年第20期)

作者:谭山山

第三篇:欧美影视文化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及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欧美影视文化的影响及应用,阐述欧美影视文化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陶冶性情、帮助学生了解地道欧美文化习俗、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的积极影响,并分析欧美影视作品在口语学习和文化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教学 欧美影视文化 影响 应用

【中图分類号】G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运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是为了考,考过就忘,还是很明显的应试教育,普遍存在“哑巴英语”、成绩高能力素质低等问题。面对种种问题,我们要反思并创新公共英语教学。欧美影视作品是受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欢迎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不只是学习英语语言本身,更要了解该种语言所携带的文化、习俗、宗教等。随着我国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已经基本具备让公共英语教学与欧美影视文化相互融合的软硬件条件。大学阶段的学生对欧美影视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已经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欧美影视作品作为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载体,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选择。把英语课堂与欧美影视文化结合的方式必能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从而也能帮助我们培养更高素质与更高英语水平的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

一、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欧美影视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陶冶性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喜好某种活动或有强烈的愿望想认识某种事物,求知某种事理的倾向。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接近或认识的动力。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对于已有六年英语学习经历的高职学生来说,要真正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学习英语的动机较功利,学起来相对被动,缺乏积极性。而影视教学形象、真实、准确地展现着欧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全部感官,比传统教学更能积极地把学生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优秀的欧美影视作品既能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加强学生的语言与文化修养,促使他们开阔视野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了解地道欧美文化习俗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许多学了不少英语知识的非英语国家的学者在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笑话或语言交流障碍,有时候甚至造成尴尬、不愉快的局面,这都是不了解欧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交际则基于对原语种文化的了解。欧美影视文化提供了真实的素材、文化和语言营养,通过观看欧美影视片中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说话的情景,可以了解原语种文化、民族心理因素和行为。老师可以在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通过影片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状况、生活情景、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地理历史、风景地貌、民俗风情与价值观等。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校给他们所开设的课程偏重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关于英美文化方面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少,甚至为零,而欧美影片则为他们了解外国文化提供了一条捷径。电影源自生活,电影中的语言是以真实生活为语境的,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情境下如何用具体的语言恰当地表达。电影播放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通过生动的电影情节与原语言文化的潜移默化,学生就能够在各种“仿真”的场景下,感知语言的应用方法并习惯英语思维及扩大知识面,能让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跨文化交际更加得心应手。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

很多高职学生反映自己本来就掌握的英语词汇,但从外国人的口中说出的时候却听不出来、难理解,其原因是不习惯英语母语者的语音语调,不掌握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意群停顿、重读、升降调等语言现象,所以感觉听到的是连不起整体意思的声音。听和说等同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根据克拉申输入—输出原理,人们是根据可以理解的输入内容来学习的。当中,学生的原有水平被定义为1,新习得的知识被定义为1+1。克拉申提出最优“输入”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学习者能够理解;二是与学习者相关并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三是不按语法排序;四是提供的量足够充足。克拉申所提出的这四个条件,欧美原声影视作为媒体都具备。在克拉申看来,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达到一定程度的能理解的输入习得的。欧美影视片正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和形象、直接的输入渠道。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于一体的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立体的、全方位的听觉输入,提高了听力训练的效率,从而也提高输出说的技能。信息输入量够大并且能被学生理解就可以习得语言。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学生感受到尊重,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更能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欧美影视教学旨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量阅读影视作品、写观后感、影视作品变成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辩论赛、作品评论等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参与系列任务,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功转变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角色,唤起与增强学习责任感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欧美影视作品的应用

(一)在口语学习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教师都有这种经历:在组织学生练习口语技能时,很难创造让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具体的语境来让他们练习口语。影视作品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语境中轻松记忆常见的、地道的主题口语表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及岗位模拟中自主实践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例如《老友记》是家喻户晓、风靡全球的一部幽默、风趣情景喜剧。该剧主要展示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6个好友间的生活、工作、爱情、友谊、生活烦恼等方面的有趣经历。剧中的情景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生活,是我们联系英语日常口语的典范。比如在瑞秋要和丹尼约会那一集的约会口语用语:Do you want to go out on a date with her?(你要不要跟她约会?)Absolutely.Is Friday okay?(好啊,周五可以吗?)Friday is perfect.She can’t wait.(非常好,她等不及要赴约。)On the date,I’ll be able to talk to her directly?(约会时,我可以直接跟她说话吧?)I have a date with Danny!(我要跟丹尼约会咯。)笔者平时讲到不同主题口语时都会选择相应的剧中情景口语给学生赏析,学生反映通过自主学习都能轻松习得地道口语表达。

又如英语口语中的一些地道、时尚、实用的缩写表达和口语形式也能在电影中轻松学会。《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女主角对男主角说:“I wanna apologize for anything … 'cause I was messed up … ”wanna和'cause分别是want to和because的口语形式。wanna就是want to想要Eg:I want to go home.=I wanna go home.学生可以总结出一般表达为someone wanna do something。由此可以补充类似表达:gonna就是going to.将要Eg: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other tonight.=I'm gonna visit my grandmother tonight.一般都表达为 someone's gonna do something(此处的someone's是指someone is);gotta就是got to/have got to 必须要Eg:I've got to clean my room.=I've gotta clean my room.一般表达为someone's gotta do something(此处的someone's是指someone has)。

(二)在文化学习中的应用

观赏欧美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他们的文化底蕴,丰富建构知识的来源,能更好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欧美人士都很热衷举办和参加形式各样的主题派对如生日、节日、婚礼等,主人会提前发出邀请,精心准备好食物和饮品,宾客收到邀请后一般也会备些小礼物,一般不必备厚礼,主人忌讳接受贵重礼物,一瓶红酒、自制点心、一束鲜花、小工艺品都是不错的选择。觥筹交错中,他们与旧朋友畅谈、结识新朋友、排遣无聊。《乱世佳人》《绝望主妇》《绯闻女孩》《神偷奶爸》《罗马假日》众多剧里都有举办派对的情景。

又如欧美人们多数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他们的救世主。他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除了特殊日子每礼拜天都会去教堂做祷告、祈祷、唱赞美诗歌,饭前也会向上帝祈祷、感恩。如果他们自认为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比如背叛了自己的配偶,便会去教堂找个教父帮他们救赎,希望能得到上帝的原谅。在欧美国家,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这三大重要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密切的关联。

总之,欧美影视文化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段忠玉,林静.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英语案例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2]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武琳.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4]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

【基金項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衔接的研究——基于对北部湾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等院校的调查”(GXGZJG2015B284)

【作者简介】黎珍珠(1984— ),女,广西钦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苏 洋)

作者:黎珍珠

第四篇:欧美流行音乐研究

摘要:欧美流行音乐已经有100多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其简易通俗的、贴近生活的风格已经是大入人心,于此在欧美流行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音乐的风格产生。本文就是对几种欧美音乐进行描述,并对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欧美流行音乐 影响 音乐风格

至今100多年历史的欧美音乐,利用其简易通俗的、贴近生活的独特方式越来越贴近人心,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最早的黑人音乐来说,一直发展到后期的抗议民谣、迷幻音乐、新浪潮音乐、艺术摇滚乐、朋克乐、新浪漫音乐、重金属,甚至到最近几年内深受欢迎的电子舞曲,对于现在社会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在每个细节上都映射出欧美音乐对其的影响变化。这些种类中有我们熟悉的,甚至是不了解的,我们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不同的音乐风格,才会对于欧美音乐的发展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年轻人或是西方人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欧美音乐,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我国的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至今深受欧美音乐的影响,对于本土音乐的感受,更多新一代年轻人把目光放在先行的英文流行音乐上。例如:40年代的Nat King Cole运用那种低沉宽广的嗓音所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抚慰;50年代的“猫王”Elvis Pressley所创立的摇滚音乐更是对这一代人们的自知与觉醒有很大的改变;70年代的乐坛奇葩就是美国的乡村音乐和瑞典的ABBA组合;80年代可以说是欧美音乐的爆炸年份,越来越成熟的音乐商品化趋势严重。出现了像Manonna、Jackson这样的国际巨星,他们拥有非凡的个性、对于新一代的音乐有着领导作用。而到20世纪末,英文流行音乐以更加多元化的风格和色彩斑斓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国内的音乐也深受这种流行音乐的影响,对于国内的音乐发展有了很大帮助,把这样的音乐与之结合,演唱出更好的音乐。

一、欧美流行音乐概述

欧美领域里的流行音乐,是整个世界流行音乐的肇始和当今世界的领航者。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产生了不计其数的蜚声世界的流行歌手,创造出了多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演唱风格和体裁,对整个音乐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单就音乐风格来说,就有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乡村音乐、R&B(Rhythm&Blues)、说唱乐和嘻哈乐(Rap &Hip- Hop)和拉丁音乐等种类。其中大多数的音乐风格,都产生于美国,属于欧美流行音乐的范畴。单就布鲁斯来说,它最初的发源是早期的黑人音乐,产生于南北战争之后。最初的音乐形式和今天的布鲁斯并不相同,名字和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异,那里的音乐称之为“种植园歌曲”,源自黑人在奴隶主的庄园里进行耕种时所唱的歌曲。随着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黑人奴隶的地位得到提升,黑人有了更多的自由,不再受奴隶主和庄园主的控制,这时的“种植园歌曲”,就发展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叫做“田间呼喊”的独唱形式。如果从宽泛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发展的话,此时的“田间呼喊”的音乐形式,可以被视为是最初的布鲁斯音乐形式。这时的布鲁斯音乐,只是在农村流行,并未进入城市,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后来,布鲁斯音乐进入了城市,丰富的当时的城市音乐,但这时的布鲁斯音乐大多数人的手中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未正视其音乐上的价值。许多原始的布鲁斯乐手,本就是秉承投销商品的手工,将布鲁斯音乐演唱出来,所以,这多带有即兴的性质。当时间的车轮滚到20世纪20年代时,布鲁斯的音乐创作才步入正轨,这时不但有即兴的性质,更有作曲家的参与,开始有正规的谱子来记录所演奏的歌曲和音乐。这样,一种从黑人奴隶的“种植园歌曲”发展而来的流行音乐,就在世界乐坛里站稳了脚跟。从农村到城市,从美国到整个欧美,再从欧美到整个世界,流行音乐之声响彻全球。仅就布鲁斯音乐这一单一的风格,我们就可以看到欧美流行音乐对世界的贡献,其他风格就不必多言了。

二、欧美音乐的种类

(一)爵士樂(Jazz)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在美国新奥尔良开始演唱爵士乐,当地的混血黑人接受过很好的古典音乐教育,把黑人的传统音乐与克里奥古典音乐两者相结合,为爵士乐起到了良好的基础。布鲁斯(Blues)和(Ragtime)可以说是爵士乐的源头,构成爵士乐的三大主题为:对于黑人布鲁斯个性的吸收形成的布鲁斯音阶、拉格泰姆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

早期爵士乐分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和芝加哥爵士乐。新奥尔良爵士乐采用了六到七个人的即兴演奏。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开创了个人即兴创作,打破了集体即兴创作的固定模式。布鲁斯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1890年),音乐是混合了非洲人的呼喊和基督教赞美诗。可以说,原因是为了表达歌手的个人情感,甚至是反映黑人早期的生活。早期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另一个特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团体即兴创作。

(二)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

乡村音乐在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南部农业地区就出现了。乡村音乐起源于民间音乐,后来受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改变,最早的村庄是简单的曲调,平稳的节奏,有着叙述性的风格,它不同于都市的伤感流行歌曲,拥有着自己乡土气息。美国流行音乐在接受了山区音乐的融入上,有很大一批的乡村歌手涌现出来。在乡村音乐的初期,这些人士给乡村音乐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对于早期的乡村音乐也有着杰出的贡献。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音乐可以说是完全的融入了流行音乐,这融入的过程中,它所具备的流行色彩更加浓烈。

(三)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最初三足鼎立的情况在美国就出现了,以布鲁斯为主力的黑人欣赏音乐;深受中产阶级白人喜欢的叮砰巷歌曲;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受到中西部农村村民的喜欢。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两组力量出现在唱片市场,就是市场交叉与翻唱版。原本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在另一个的市场也有很好的业绩就是市场交叉。

(四)拉丁音乐(Latin Music)

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交界处所流行的音乐就是现在所谓的拉丁音乐。作为一个多民族组合而成的拉丁美洲他们的音乐是以多种的音乐元素形成的一种多元素的混合音乐。拉丁音乐对于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与贡献。

(五)说唱乐(Rap)

雷普或者是莱普都是说唱的另一个名称,用黑色俚语交谈。这种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贫穷的黑人居住区开始兴起,作为一种流行的音乐形式,它主要的是以机械为节奏背景的,使用快速的说唱结合的表达词句的方式。在音乐方面看,主要是起源于迪斯科上DJ为主的介绍唱片,它是那种简单具有重复性,一般以上没有旋律,只是单一的低音线、有力的节奏,根据一定的节奏融入说白的音乐。

三、欧美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在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在悄然发展着。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由此开始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美好时代。改革开放以前,流行音乐的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近似于在夹缝中生存,在黎锦晖时代,流行音乐甚至都被冠之以“黄色音乐”的称号。20世纪50年代,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台湾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60年代的“披头士”乐队在香港的演出也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流行音乐才渐渐回到正规上来,这个时候,许多外来的流行音乐形式充斥着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如港台流行音乐等。90年代时,重金属和拉丁音乐等传入中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響。

四、结语

本文就欧美音乐的发展与分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描述,从欧美音乐的最早期形成与后期的逐渐形成,深入到各地音乐的影响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欧美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深受着不同地区与人群的喜欢,对于我国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接受了发展流行的欧美音乐元素,与我们的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更美妙的音乐。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创造不是偶然产生的,人们发觉到在最开始人们意外的把自身的内心独白与生活所感运用旋律表达出来的,在现今的社会受到了人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郭志浩.一夜变成爵士通[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谢为群.美国乡村音乐[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黎翀豪

第五篇:后现代文化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影响的研究

摘 要:在欧美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会以修辞的手法表达其生动的内容。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欧美文学中的修辞方法发生了改变。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方面,就会以修辞的手法来表达思想。该论文着重研究后现代文化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思潮 当代欧美文学 修辞手法 研究

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上,就会以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1 后现代文化思潮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发起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在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和法国兴起,进入到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欧美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后现代思维方式。中国的学术研究界对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定位,首先是从建筑和文化领域中形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得以扩展后,被融入了哲学、艺术、社会、历史学研究的因素,因此而被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意义深远的效仿热潮,以致于在欧美各国引起了文学震荡。

2 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为了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为丰富,往往会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渲染作品的语境,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1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文学作品更为有声有色,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汉语的比喻修辞手法相同,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比喻,主要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种事物和现象相互对比。比如: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y spirit.译为: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暗喻具有较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欧美的文学作品中,暗喻的手法要经过品位和咀嚼之后,才能够感受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比如: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quishable number,shake your chains from you likedew.在这首诗句中,将觉醒的奴隶比喻为沉睡中苏醒的雄狮。这句话当然不是表面的意义,而是采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涵义。

2.2 幽默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幽默主要追求的是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以阅读上的美感。比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 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在表达上极具对比性。前半句采用了哲学式的庄重语气,后半句则是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这种不协调的语调,将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与空虚表达了出来。从语言的运用上,这种语言表达很显然违背了语言规范,但是正是这种幽默的修辞手法,才会让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更为生动而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2.3 反讽的修辞手法

反讽的修辞手法在海明威的《光荣的战士》中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了诗文本身所富有的情感抒发,以极其强烈的讽刺手法营造出文章情节中的紧张气氛。E.M.哈里代(E.M.Halliday)曾说过:讽刺使海明威的作品在无形中成为了思想情感宣泄的伟大小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意图与行动之间等矛盾的焦点当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讽刺性的差距,而对于讽刺手法来说,其不仅仅是对情感的宣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反讽具有一种艺术价值,在夸张的反讽修辞手法面前,能够将一个人脱离真实的存在体,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形象的构造,能够给读者带来思维上的美的感受,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读者情感的一种释放,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另外,反讽能够使相应的文章中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所使用的反讽手法,对麦康伯和玛格丽特两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并对他们的生活通过反讽的修辞手法,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让人们在阅读当中的细节之处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小说故事背后的真实现实生活,用悲愤的言语来反映作者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地生动而富有真情,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人们的思维,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

2.4 象征修辞手法

在国外一些文学作品中,象征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给读者带来生动的画面感。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丰富的象征修辞手法,其中对雪峰上的豹子进行生动的描写,是文章体现死亡的象征体,以豹子作为死亡的象征,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豹子透视出更多事物的本质,以物象征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对相应的情感进行描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看清事物背后所喻指的相关内容,并且其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2.5 对比修饰手法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到对比修辞手法进行相关的情感抒发,其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多情感的震撼,对于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而言,看似单调的文学作品其实质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细细品味,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相应的阅读审美。

在《一天的等待》中作者对父亲出门狩猎这段情节进行描写,并将其与孩子的相关死亡过程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将两个角色之间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对孩子面临死亡的过程与父亲打猎过程中的愉悦心情进行对比,从而将悲痛无限地进行放大,带给读者内心情感的震撼,透过父亲打猎的愉悦心情对孩子死亡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强烈的悲痛情感,在死亡与美好生活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情感的矛盾体,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透过作者的对比手法,在内心活动中形成强烈的矛盾情感,从而致使读者感同深受,在很大程度上对读者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升华,以至于读者能够清楚作者文笔下具体思想情感的源泉,从而在情感中达成共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的影响

3.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的渗入从修辞手法上得以体现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多元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决定了在文学创作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因此而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写作倾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只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而在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却是同中存异,似乎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以诗学为例。现在主义在诗歌创作上,更倾向于写实描述,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则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诗歌原本就是浪漫 的,但由于修辞手法的体现上的同一性,使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渗透于许多的后现代文化作品中,以观念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美国当代文学创作特点为例。美国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上,以追求自我为主,小说的内容多以写实的手法,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其中不乏真实的史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仅仅是写实当然是不够的,于是,作者就运用了修辞的手法,通常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比 喻,或者是明喻,或者是暗喻,以将文学作品浪漫的气息释放出来。

3.2 幽默的修辞手法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重要体现

对于传统文学观,后现代作家给予了批判,认为传统文学过于原则化,特别是在现实描述的表现原则上以及故事叙述中的内在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都是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而并非文学创作。后现代文化思潮讲究文学体裁边界的模糊化,以荒诞和虚无的写作手法,将文学分类法打破,采用幽默的修辞手法,将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化目的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排列组合的游戏。后现代主义的崇尚虚无之能事通过幽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精神与现代主义大相径庭,但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却存在着共性。在文学创作上,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因为有了各种虚构的神话和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穿插于其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小说叙述风格。后现代文化思潮由于在思想意识上对传统的反叛,因此而对于当代的欧美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莹,袁超,赵静.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欣赏[J].海外英语,2010(8).

[2]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赵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