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机制与模式研究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消费与健康,也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居民关注的热点之一。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呈现出新风险和新隐患。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相关研究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逻辑框架,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综合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利益主体行为选择和决策依据,通过研究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的管控机制,提出电子商务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基于网售农产品安全样品监督抽查结果数据,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风险与问题。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体系,判定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回归模型,验证了电子商务能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在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主要协作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协作模式对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的差异,并实证研究不同协作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第一,电子商务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了直接沟通平台,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在缩短流通环节的同时减少了途中质量损耗,推动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发展,有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的提升。第二,筛选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其中土壤重金属监测、农药施用措施等是影响农产品安全属性的关键控制点,运输环境温湿度控制等是影响农产品品质属性的关键控制点。第三,开展电子商务的生产基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上整体优于未开展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能够分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安全控制水平和品质控制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第四,在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中,“生产主体+平台电商”型协作模式和“生产主体+垂直电商”型协作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中后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有更加稳定的促进作用。第五,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的选择受生产基地负责人特征、生产基地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机制;协作模式;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和农业增收

1.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且面临新挑战

1.1.3 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新期待

1.1.4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HACCP体系的国内外研究

1.3.2 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的国内外研究

1.3.3 涉农电子商务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1.3.4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

2.1.2 电子商务

2.2 管控机制研究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

2.2.3 电子商务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与问题分析

3.1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分析

3.1.1 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支撑

3.1.2 流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3.1.3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带动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1.4 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纵深发展态势

3.1.5 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呈“两超-多强-小众”阵营

3.2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3.2.1 数据获取

3.2.2 样本特征分析

3.2.3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3.2.4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3.3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2.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体系构建步骤

4.2.2 调研过程与数据收集整理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体系构建

4.3.1 构建原则

4.3.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体系构建及说明

4.3.3 信用效度分析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选择

4.4.1 方法选择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控制点选择

4.4.3 基于熵值法的关键控制点选择

4.5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确定

4.5.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确定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待检验假说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5.4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5.4.1 因变量的选择

5.4.2 自变量的选择

5.4.3 变量确定与模型构建

5.5 结果分析

5.5.1 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影响

5.5.2 其他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研究

6.1 引言

6.2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分析

6.2.1 “生产主体+平台电商”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

6.2.2 “生产主体+垂直电商”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

6.3 不同协作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6.3.1 “生产主体+平台电商”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6.3.2 “生产主体+垂直电商”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6.4 电子商务环境下协作模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

6.4.1 理论模型构建

6.4.2 模型构建

6.4.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6.4.4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全文主要研究结论

7.1.1 监管环节缺失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隐患

7.1.2 农药施用措施等控制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的关键控制点

7.1.3 电子商务能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7.1.4 “生产主体+垂直电商”型协作模式对质量安全控制有相对稳定的促进作用

7.2 对策建议

7.2.1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7.2.2 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2.3 不断增强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质量安全管控与保障能力

7.2.4 推进现代科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7.3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上一篇: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自主创新通信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