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经典诗歌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李白经典诗歌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摘 要:“诗仙”李白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为人自然、率性,又因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其诗歌散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其艺术风格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文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艺术风格

李白是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被誉为“诗仙”,是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最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的诗人。他身受晋代名士陶渊明、阮籍等不为权势所屈,追求本真自由的独立人格的影响,再加上盛唐时期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给李白提供了追求个性自由、彰显自我的土壤。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下颇得闻矣”,“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造就了他出类拔萃的才华,使他无比自信,甚至自负。18岁时因兴趣而投师赵蕤门下,身为纵横家的赵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堪称独特,他自编教材《长短经》,其中的知识虽芜杂,却显得鲜活、独到,师生二人以相互问答、共同切磋为教学方式,这既利于调动李白的思维活力,又有助于培养李白的独立意识和自我精神,使李白形成了不依附于任何势力,不屑成为附庸的独立人格。李白一生虽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但对于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始终坚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文人气节。

秦牧《在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中指出:“一个作家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个性、选择的题材,运用文学语言的习惯和特色,生活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这一切总汇起来构成他的风格。”

李白一生虽不以功名显,但在文学上,尤其是诗歌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成就,他的诗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他诗歌中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完美诠释了他的人性光辉。

一、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使读者内心激荡不已,“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清真先生遗事》)。

1.对人生无比热爱。李白诗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生活如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诗人的这种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达到“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的旷达境界。率真的李白在人生得意时更是毫不掩饰“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人生之路向来多艰,而又转瞬即逝,何必辜负这美好时光。对时间的紧迫感,纠结于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留住美好时光所表述的一种自然和高贵的深情。诗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充满热爱之情。“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一起游玩,快乐无比。

2.对友情真挚。“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更有对已故贺知章的追忆,“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对酒忆贺监》),物是人非,内心深感凄凉。

3.对权贵蔑视,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李白的反权贵思想意识,随着生活实践的丰富而自觉和成熟起来的。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意识,如“昔在长安醉花柳,王侯士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了解的加深,最终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如《古风》第五十一首、《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

总之,李白诗中无论是对人生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还是对权贵的藐视,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李白发自内心的情感,把率性自然、人格独立、重视友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阅读他的诗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或随李白对人生感悟,或随李白思念追忆挚友,或随李白藐视权贵的坦率而钦佩不已。李白诗歌以其真情实感激荡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二、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诗人所描绘的景物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鲜明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如身临其境。李白在描写山川景物时多用整齐的五言、七言、九言,抒发强烈感情时则多用长短句。

《渡荆门送别》中诗人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眼中一点一点地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想象瑰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有如置身在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之中。

《望庐山瀑布》中诗人描写的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自然使人联想到好像银河从天而降,显示出李白写景诗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之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诗人运用夸张手法,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卷;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万壑雷鸣的音响,组合起来的动感画面,这一切产生了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人读之便感山势高危而望而生畏,山川险要而惊心动魄。

总之,李白擅长利用瑰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动态的观感,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读其诗仿佛把读者带入其景之中,流连忘返。

三、其文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文学语言讲究浑然天成,不假雕琢,似初发芙蓉,如行云流水,“极练不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静夜思》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语言描绘出了月静醉人的秋夜意境,以清新朴素的语言抒写了丰富深刻的内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对自己是何等自信又勇敢,如此坦率的语言表达,唯李白也。

海德格尔在论及诗人与诗歌时说:“诗人愈诗性其言说就愈自由,对本能预见之物愈能敞开而从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语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全诗以七言为主,杂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的句子,灵活多样的句式利于诗人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诗中有时用了一些很普通的字眼,但有极强的表现力。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对此欲倒东南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这些语句的表现力与诗的意境浑然一体,毫无雕琢之感,于平淡之中有震撼心灵之意。

林庚先生评价李白的诗是最天真的,其风格达于惊人的淳朴,这就是说李白诗歌的语言自然朴素,吟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如李白诗歌《草书歌行》中的“古来万事贵天生”,是他诗歌语言的毕生追求。

综上所述,李白这位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以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外儒内道的矛盾性格,在诗歌方面的天才造诣,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诗中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真挚直率的情感表达,“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想象力,“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自然、清新”,“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语言特点,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地位。

参考文献:

[1]陈燕华.李白与李白诗歌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7):59.

[2]何念龙.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李白文化现象”阐释.人文杂志,2002(4):85-90.

[3]孙沛东.李白精神和个人悲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228-230.

[4]陈静.李白七绝艺术风格论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12(1):21-25.

[5]高亚超.浅析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7):8.

[6]王国维,著.滕咸慧译评.人间词话.主编徐潜.国学一本通.编委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24-125.

作者:钟馨

第2篇:李白诗歌翻译的生态功能研究

摘要:翻译生态学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着重分析翻译与其所属的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这里以李白诗歌的翻译为例,介绍了它的生态功能,并重点分析了李白诗歌翻译的内在生态功能:生产功能,以及其外部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揭示了李白诗歌翻译的内在运作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李白诗歌翻译生态功能的进一步实现提供帮助。

关键词:李白;诗歌;翻译生态学;生态功能

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交流,也总是在不断地进步着。当代翻译研究的流派主要有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功能学派等,他们大多注重的只是翻译方法层面的研究。而翻译生态学却与以往的翻译研究不同,它所注重的是翻译本体与翻译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影响翻译活动的翻译生态环境以及翻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1]。李白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了一大批译者的关注。本文试以翻译生态学为指导,分析李白诗歌翻译的生态功能。

1 翻译生态学与翻译的生态功能

2003年,都柏林城市大学教授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nin)在其所著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这个词,激发了翻译研究领域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国内,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许建忠先生也开始“对翻译生态学做系统性探索”[2]。在许教授2009年出版的《翻译生态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翻译生态学”这个术语的:“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为对象进行研究,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 [2]

在许建忠教授的翻译生态学中,翻译的生态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翻译的生态功能,概括来说,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出发点,通过揭示翻译生态的内在过程和外在的生态作用来探讨翻译的功能[2]。翻译生态的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在功能与外部功能:前者主要是指其生产翻译作品的功能,后者主要是指翻译对社会各方面的贡献。

2 李白诗歌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

翻译生态内部的各因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能够产出翻译作品,这些因子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生产者(译者)、消费者(目的语读者或听者)及分解者(翻译研究者)。翻译生态“生产”功能的顺利实现必须通过这三者传输和转化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2]。李白诗歌的翻译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完善的。

2.1生产者(译者)

从语言形式上看,李白的诗歌与英语诗歌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文化内涵上看,李白诗歌有着很多令生长在英语环境中的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因此,李白诗歌的翻译及传播任重而道远。

译者着手进行翻译之前先是要充分理解原作。理解是一个运用源语了解原作内容并含有部分转换的过程[3]。对于母语是源语的译者来说,理解这一步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而诗歌这种体裁与一般的文学体裁不同,再加上李白诗歌的语言流畅多变,诗风也是雄奇豪放,难免使译者在翻译时难于选词酌句。

如果已经彻底理解了原作的意义,译者就可以开始翻译的第二步——转换了。这里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切实的翻译,在转换的过程中,译者要尽量确切地表达出原作的本意,同时照应目的语的特点与表达习惯。

完成上述两个过程之后,对于原作中的内容和思想,译者一般也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也应该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出大致对应的表达了,这时便可以开始翻译的第三个步骤:编码和发送,就是要求译者在目的语中选取最为恰当的词汇,并按照目的语的语法规则,合理地编排这些词汇,然后再发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对于同一原作,不同的译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假设不同的译者对同一原作的理解相同,在编码的过程中,不同的译者也可能会选取不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同一意思。诗歌在音形意方面的要求很高,译者很难同时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例如《望庐山瀑布》的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有两种译法:

(许渊冲译)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黄龙译)The purple mist ascending from the Incense Burner solar-lit.

该句中的“香炉”分别被译为“Censer Peak”和“the Incense Burner”。诚然,两种译法都译出了“香炉峰”的内涵。在第一种译法中,选词上,许渊冲先生用“exhales”(呼出、散发出)这个动词拟人化了庐山,在时态上又用一般现在时使目的语读者感觉庐山好像就近在眼前。与黄龙先生的“ascending from”相比,似乎效果要相对好一些。其次,第一种译法中的“a wreath of cloud”生动地表现出了色彩绚丽的山峰美景,成功地向目的语读者再现出了原诗的视象美,与第二种译法中的“purple mist”相比效果更好。

2.2消费者(译语读者)

单凭译者一方的评判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判断一个译作成功与否,必须要接受目的语读者的检验。许渊冲先生认为,“唐诗宋词在国外,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能把诗词译成英文,供外国读者借鉴,那就可以算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4]。这进一步表明,一个译作能不能使目的语读者认可,不失为检验译者的目的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我国国内,李白诗歌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有高校英语系的学生、英语教师和部分相关学者。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因而他们较目的语读者更能真正感受原诗的美。再加上他们的专业因素,主要致力于英语语言的研究,因而他们看待翻译主要是以研究语言为目标。同时,他们读李白诗歌英译本也是为了感受英语语言的美。

但在国外,李白诗歌英译本的读者却主要是相关学者和一些对李白诗歌非常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因为西方读者大多并不懂中文,所以他们对李白诗歌的源语文本并不能产生多少类似于源语读者的感受。再加上他们大都生活在英语环境中,李白诗歌英译本的语言层面也很难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因此,国外读者读李白诗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

2.3分解者(研究者)

译者的译作不仅要接受来自大众的译语读者的评判和反馈,还要接受来自翻译研究者和其他译者的评述[3]。当然,这些评述也会得到译者和相关研究者的反馈。这样一来,译者与研究者之间就能形成互动,从而有助于共同促进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李白诗歌翻译的研究者主要包括译者、高校英语系的学生和英语教师等。到目前为止,译者主要有许渊冲、黄龙、辜正坤等。他们不仅双语功底深厚,而且翻译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因此对于李白诗歌的翻译,他们最有发言权。除此之外,对于李白诗歌的各个英译本,相关学者也在对其优劣进行探讨。另外,高校英语系的学生和英语教师也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李白诗歌的英译。

由此可以看出,在李白诗歌翻译的生态系统中,译者创造出译作,针对译作的反馈则由目的语读者给出;同时,还有翻译研究者从专业的角度和译者进行交流。他们共同来帮助译者改良译作,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译者、目的语读者和研究者之间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实现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进而促进翻译生态外部功能的发挥。

3 李白诗歌翻译生态的外部功能

翻译的生态环境对翻译本身有重大的影响,反过来,翻译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具有相应反作用。翻译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也就是翻译的社会价值所在。李白诗歌翻译生态的外部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播上。

李白诗歌蕴涵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对它的翻译则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生态文化。李白在其诗歌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生态景观,如“白帝城”“香炉峰”“江陵”和“庐山”等。2)社会文化。李白在其诗歌中喜大量引用典故,这些典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如《长干行》中“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典故出自《庄子·盗拓》:“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而“望夫石”则出自中国古代传说:丈夫出门在外,常年不归,妻子经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盼丈夫能够早日归来,时间长了妻子就变成了一座山石[5]。3)宗教文化。如《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其中“六甲”泛指道教术数一类的书籍,而所谓“百家”,则泛指各家各派的学说。4)语言文化。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奇思纵横,其中数字的妙用为其恢弘的气势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表达了诗人波澜壮阔的情感。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这些诗句有的写景有的抒情,而其中的数字则为李白诗歌表现景色的瑰丽、距离的长远、感情的深切增加了无穷的韵味[6]。

由此可见,李白的诗歌不但能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中华大地秀美壮丽的景色,还能向目的语读者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使译语读者对李白诗歌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可以有效改善翻译生态发展传播的外部环境。这样一来,李白诗歌翻译生态内在功能的实现也能得到极大帮助。

4 结语

李白诗歌的翻译是在一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诞生的,经过译者、译语读者及其相关研究者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李白诗歌的翻译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且,李白诗歌英译本的出现又在文化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正反映了翻译生态的外部社会功能。因此,做翻译研究时,不能忽略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的健康发展必将有利于翻译事业的发展。注重对翻译生态学的研究,不断致力于和谐翻译生态系统的建立,必定会对整个世界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爱华. 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辩——“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75-77.

[2] 许建忠. 翻译生态学[M].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3] 曾清、刘明东. 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生态功能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118-121.

[4]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国兵. 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外语教学,2011(3):97-100.

[5] 安琳. 从庞德译《长干行》看文化信息的传达[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4):23-25

[6] 杨彩玉、陈琪. 从李白诗歌看唐诗中数字的翻译[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7-119.

作者:李敏

第3篇:李白诗歌中的游侠气

摘 要 诗仙李白,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曾出现过一种维持时间不久的气质:游侠气。盖因其少小文武双修,于是在年轻时期,自成一种为民请命之游侠思想。这种思想的养成虽承载了历史的熏陶,但更多的还是其个人的性格魅力所在。他不但自己为民立命,更是用一把剑和首首诗篇记载了自己的游侠之梦和对右下生活的赞叹。而他的这些诗篇,这种做法不但使他诗仙之名更加闪耀,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盏闪闪发光的精神明灯。

关键词 游侠 诗歌 气质 剑

Key words ranger; poem; quality; sword

1 放任其性纵游侠

1.1 纵文习武望逍遥

诗仙李白,在碎叶出生,在蜀中长大。自幼喜欢读书习文,十五岁开始修习剑术,并开始创作诗歌与文章。而后又开始广交挚友,后拜师赵蕤,在其教导之下学习纵横家的思想:纵横学与帝王之术。

赵蕤这个人比较任侠有气,十分擅长纵横之术,并以此闻名于当世。而李白正好从赵蕤那里学习到了纵横之术的精华,因而有了当世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之称。因而李白多了一份逍遥的仙气。

虽然说“文武不殊途”,但李白却被排除在外。那么,从小文学素养如此深厚的李白怎么这么喜欢剑术?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有资格佩剑的。剑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说文》中记载“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所以,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当时游侠流行“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这种社会主流意识,那些心中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少年都希望做出一些豪气纵横、快意恩仇的事情,从而得到世人的赞誉。而李白很早就相信道家思想,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李白的建功立业之心也是十分的强烈,因此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种看似矛盾但又统一的性格,导致了李白个人对逍遥与地位的双重需求,所以使得他对剑的喜爱之情更是增加,从而奠定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从而在仗剑把酒吟诗作对之时便多了一份任侠逍遥的个性。

1.2 游侠气成个性扬

中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正是李白坎坷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他这一生最为豪迈的阶段,正意气风发,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生活。在游行的路途之中,李白挥毫写下了十分有名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时候的李白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绝对信心的。

还有,由于他的性格原因所致,李白他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又十分注意结交与他当时的性格相仿的莫名豪杰,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他在东游吴越的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自此他这种包含了逍遥、豪迈等潇洒的个性便已经养成,而这种性格又是作为一个游侠不可或缺的,于是他便开始凭借他的个性开始了他的短暂却灿烂的游侠生活。

2 聊以诗剑立游侠

2.1 何以萌愿尽不平

我们都知道,自汉魏开始,朝堂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士大夫阶层,他们不事农务、商业,并以此为恶,人生目的单一:做官。因为世家门阀所处的地位之高,那么就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性格。他们看不起平头百姓,做事不考虑平头百姓,但生活必须又不得不取之于平头百姓,就这样,得了便宜再去卖乖,时间长了,便使得世家门阀与平头百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两极分化的根源就在此处了。

所以,综合了知识分子拯救平民以及游侠儿游走昭平这两种状态的李白,实则是游侠的高级境界,李白游侠气质的生成,当然是因为他那荡绝不平的想法,但所谓的不平,其实很多都是个人的荣辱观。虽然李白作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来讲,他应该有更高的思想境界,但事实远非如此,从他后期对朝堂的期许之中就看得出来,《新唐书》本传中记载:“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益骜放不自脩。”这一段话虽然描述的是李白不畏强权,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叫杨贵妃给他磨墨,但如果不是他的名利之心作祟,也不会在名扬天下之时却走上朝堂希望建功立业,更不会在他的晚年投入永王李璘的帐下做个幕僚,最后落得一个兵败含恨而终的下场了。话虽如此,但笔者宁愿相信前期的李白,做游侠儿只是对世间不平的直接做法,那样的话,他的诗仙之气,便愈发的迷人了。

2.2 诗中仗剑傲苍穹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最为出名、也正是最激荡人心的就是那首《侠客行》。而这首《侠客行》中所写的生活也正是当时的李白最为追捧的。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有人说这首诗歌其实是他在赞扬朱亥和侯嬴,但熟悉围魏救赵故事的人都知道李白应该是借用自己这首诗以“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他开篇就首先描写游侠的衣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仅仅只有二十个字,而且仿佛只是写物而已。以五言而书,简洁明快,但那种游侠的和气势,不但展现的栩栩如生,就连第一印象给人们留下的都满是明朗、轻快。他并不是简单的描写物,而是物物都着眼于那种精神气势来描写游侠。

然后李白再写游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行为。依然二十字整,但已经将一位以排忧解难、尚义气、不求名利、重承诺等高尚人格为自身品质的游侠潇洒形象以笔写活。然后诗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结束,用以赞扬游侠。而事实上,李白是以当时他年少轻狂时期的理想向往的任侠生活,因而才能把大众的游侠思想,写得如此生动而且深刻。

李白对侯赢、朱亥二人叹服不已,崇拜之情于词中显而易见。由于李白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李白将自己少年的豪情壮志和自己以后向往的把剑赋诗的英豪形象,在诗中表现得一览无遗。

3 应以侠名遗后人

3.1 男儿当习三尺剑

游侠并不是超越历史的存在,通常人们认为游侠是活在冷兵器时代,游侠们凭借的是个体超人的武艺,而这些武艺里,剑便作为了首选。这不仅是因为古人佩剑成习、仗剑远游的情趣,更是因为剑是游侠精神的象征。也是因为剑的形状用途决定了它可长可短、便于隐藏、易于携带,又可抛掷,类似于飞镖之流。正如李白所言:“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为游侠,早期也并不注重剑术,而真正开始讲究剑术,并强调剑在游侠生命中的意义的最重要人物,也是李白。李白传世的一千多首诗中至少有一百首是写到了剑的。例如“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金陵歌送别范宣》)等等。而自此之后,游侠之于剑开始变成了一种传统,就类似于吕布之于方天画戟、关云长之于青龙偃月刀、岳飞之于沥泉枪等等。

而后剑的这种意义,便开始广泛的应用在诗词、传奇、小说之中,而小说最为繁盛的便是现代时期的武侠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剑都被作者赋予了某些意向,如古龙的《泪痕剑》、《三少爷的剑》,金庸的《越女剑》等等。而据笔者所观,对剑赋予最多情感的应该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小说背景定于满清入关时期,政府要求全民禁武。于是三位侠士上天山恳请隐士晦明禅师拯救中原,于是禅师炼出七把宝剑:莫问剑、游龙剑、青干剑、舍神剑、天瀑剑、日月剑、竞星剑,交予三侠和自己的四位充满为民请命性格的徒弟下山拯救黎民。当然,并不是说将剑赋予了名字剑便有了灵魂,它的灵魂当然还是来时用剑者的,七把剑的使用者性格各异,于是七把剑便有了七种完全不同的情感,甚至上升到了由剑道晋升到了儒与道的思想境界。由此可见,剑于游侠,不单单只是兵器而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3.2 行侠当弃名与利

其实更早一点的游侠并非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就比如张良之属,他们强调的是义气交游,就连民垂千古的荆轲也被人称之:“惜哉剑术疏”。因而,到了唐代游侠对剑术的要求便开始高了起来,其中尤数李白。上文提到了李白对朱亥的钦佩,其实不单单是对朱亥,李白还曾作诗谈到鲁仲连:“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讲出了游侠的那种来去不拘、不为名缰利锁羁绊的本性。所以笔者认为当时的李白认为游侠就该像朱亥和鲁仲连一样,为了大义尽力而为最后却功成身退,并不是为了立功封爵。而在此之前左思曾说过:“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或许这就是侠士行侠之后的“事了拂衣去”是怕被人们误认为真正动机是为了名利,而失去了游侠的疏放与潇洒。

少年时期的李白由于剑术超群,所以对于自己的朝堂志向还稍稍模糊,并未像后期一样明确,因此才会有“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古风》)这样的诗句。胡灭便藏锋,行侠之后,不留姓名。而这种行侠仗义之后“事了拂衣去”的性格也对后人留下了深厚的影响。

讲一近代人物:大刀王五王正谊。王正谊,沧州人士,拜双刀大师李凤岗为师,行五,因此被称为:“大刀王五”。王五出身草莽,1898年,谭嗣同应诏入京,王五便为之作贴身护卫,平时与谭词同同吃同住,并传授其护身武艺,后来更是与谭词同兄弟相称。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甘愿被捕后英勇就义,王五悲痛难当,因而多次刺杀清廷高官。而后入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与义和团的同仁一起杀洋人军队,暗杀洋人军官,后来因为有人告密,最终被八国联军击毙,并将其头颅挂在城门上。王五一生为义气而结束草莽生活,为救国暂时关掉镖局而作保镖,此情此性,十分符合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甚至可应金庸老先生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综上,诗仙李白一生曲折多舛,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性格,但他在每种性格下留下的诗篇却都足以名垂千古。而在他的游侠气质中所留诗篇却为数不多,如果严格来说便只有《侠客行》这首了,这首诗教会了我们人生应该豪歌(下转第184页)(上接第162页)纵意,不羁尘缕,但亦需做足自己。不求名流千古、富乘百车,但最起码也要“纵死侠骨香”,不枉生于世间。就像李白一样,即使一生之中饱受创伤,但我想在他的晚年,依然会怀念当年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吧?

课题项目: 北方民族大学2013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李白诗歌中的游侠气”(项目编号:XJCX-WS-264)

参考文献

[1] 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5.

[2] 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3] 安旗.李白纵横探(2版)[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

[4] 李白.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

[5] 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5.

[6] 张三丰.张三丰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2.

[7] 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1.

[8]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8.

作者:梁峰

第4篇:李白诗歌鉴赏(经典)

李白诗歌鉴赏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第5篇:李白经典诗句摘抄,李白的古诗

李白经典诗句摘抄,李白的古诗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李白

【3】: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尽。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 《秋风词》

【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把酒问月》

【8】: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若当初无相识。 --李白 《长相思》

【9】: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10】: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 《长干行》

【12】: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 《秋风词》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将进酒》

【14】: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 《长干行》

【15】: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秋风词》

【16】: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 《清平调》

【17】: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 《秋风词》

【18】: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催心肝。 --李白 《长相思三首》

【1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李白 《月下独酌》

【20】: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22】: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 《侠客行》

【23】: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 《月下独酌其二》

【2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 《清平调》

【2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将进酒》

【26】: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 《行路难》

【27】: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李白

【2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2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

【30】:汉帝重阿娇, 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 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李白 《妾薄命》

【3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秋风词》

【32】: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 《侠客行》

【3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34】: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36】: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3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李白 《秋风词》

【38】: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李白 《长相思二首之二》

【3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0】: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 《侠客行》

【41】: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白名字的由来 前两句为其父所作,第三句为其母所作,最后则为李白所作 --李白

【42】: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3】: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月下独酌》

【44】:美人如画倾他国,女子芳华红颜祸。硕鼠古风先秦火,士人何处西风弱。 --李白 《美人如画》

【45】: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6】:拔剑平四海,横戈却万夫 --李白

【47】: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 《将进酒》

【48】: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4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三五七言》

【50】: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逝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李白 《古风(其三十九)》

【51】: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念谁。 --李白 《怨情》

【52】: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 《行路难》

【53】: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 《长相思》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论诗》

【5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冥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 《上李邕》

【5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5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将进酒》

【58】: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59】: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

【6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

【6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6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 《赠孟浩然》

【63】: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李白

【6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6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

【66】:相思想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秋风词》

【67】: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

【68】: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李白 《白头吟》

【69】: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 《客中作》

【70】: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 《把酒问月》

【71】: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相和歌辞·相逢行二首》

【72】: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李白 《春思》

【7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李白 《秋风词》

【74】:昔日芙蓉花,今成断草根。 --李白

【75】: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76】: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李白 《拟古》

【77】: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李白

【7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79】: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李白 《长相思二首之二》

【8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1】:为君唤雪梅花开,握手一笑三千年。 --李白

【82】: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

【8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 《古风·秦王扫六合》

【84】: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李白 《远别离》

【85】: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李白

第6篇:论李白诗歌

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班级:汉文

姓名:杜佳彦学号:

2012级2班

2012504010 唐诗专题课程论文

论李白诗歌

摘要: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成就。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意象、风格、和艺术成就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白诗歌

意象

风格

艺术成就

一、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李白诗歌中的众多意象,不仅体现出李白独特的人格意识和不朽的人格魅力,更体现出意象这一方法在诗歌运用中的独特魅力。

(一)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

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草木类。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李白诗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动物类。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代表诗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外“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诗中的大鹏是作者李白的自我外化,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三是器物类。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关于酒的诗句,最出名的诗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用“莫使金樽空对月”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四是气象景物类。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如《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作者李白个性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李白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其次,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第三,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三)李白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数不胜数,但是仔细分析李白诗歌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意象的数量很多,但是李白却对一些意象更为偏爱,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更为深厚,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李白诗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意象。

1.李白诗歌意象之“流水”。水无形无态,水又千姿百态。水最轻柔,软如丝绵;水最刚强,滴水穿石。水最有艺术的可塑性,水是李白诗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意象,据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将近四百次有关流水的意象。其中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流水如有情,幽哀从此分”、“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等。李白格外钟情于流水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使用,说明它与李白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联。笔者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其实是诗人比较隐秘的一种表现生命意识的情感。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绝大多数并不是作者单纯的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有的时候流水表达了时间内涵,而这一内涵正是折射出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用流水这一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并非是李白独创的,事实上流水这一意象经过中国数代文人的反复锤炼已经沉淀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2.李白诗歌意象之“剑”。 李白不仅是一名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因此在他的诗歌中频繁的出现“剑”这个意象,就显得十分自然。剑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代表的是力量与权威。在全唐诗中,李白笔下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剑”这个意象,由此可见他对“剑”这一意象的钟情。李白从小就学习剑术,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妻子也比作了“拙妻莫邪剑”。李白生活在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代民风开化,国威远扬,因此李白的个人理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歌中频繁的使用“剑”这个意象,也表现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博大胸怀。“剑”这一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还表现了诗人一生都想追求的报效国家的情怀。

二、风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

(一)雄壮豪放

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美,这可能与李白好大言有关。李白在《上李邕》一诗中写道:“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种“大言”,实际上就是夸大的话,也就是说大话,常常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等,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这种好“大言”,还常常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李白的诗,境界往往十分开阔。你看他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可谓气势浩荡,一泻千里;他写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境界也十分壮美。再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又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特别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当然,李白好“大言”,自然也就常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他写《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写《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写饮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他写大风:“一风三日吹倒山”(〈横江词〉)。这些极为大胆的夸张,往往能形成磅礴的气势,给人以雄壮豪放的美感。

(二)神奇瑰丽 李白诗歌的奇主要在于它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像,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像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的想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像,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像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像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李白还好写一些奇幻的境界。如《古风》第十九写他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写梦游天姥山,却引出了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种境界可谓奇之又奇。李白也好写一些奇异的景物。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想像奇特,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像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李白诗歌的奇还表现在它那大起大落的结构上。例如《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其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三)飘逸洒脱

李白是一个才情浪漫、飘逸不群的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一种多么飘逸的风采呀!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程度,他整日幻想着那“驾鸿凌紫冥”的神仙生活,以至于他的死也被后人传说成是“跳江捉月”、“骑鲸升天”,死也死得潇洒飘逸。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最具有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像,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也内含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是飘飘欲仙、超尘脱俗、情韵隽永、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象,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世俗的污浊和混乱,看不到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肮脏和庸俗,所能看到的只是安闲的山,悠然的水,淡泊宁静的心情,感受到的是心随物化、心与物冥的潇洒与安然。在空明、澄净、悠然的意象里,渗透着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更传达着诗人个性的风流倜傥和浪漫洒脱。

(四)天真率直

李白性格天真,灵魂透明。他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敢讲真话。他是一个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人,因此,他的心极易与读者沟通。他的大喜大悲,他的喜怒哀乐,总是表露得淋漓尽致。他被朝廷征诏、春风得意之时,便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仕途不如意时,他就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之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自负时,就毫不掩饰地自我夸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他忧愁难解时,便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到别人家作客,却喧宾夺主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他玩累了,便向朋友挥挥手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他愤怒时骂那些权贵说:“蹇驴得意鸣春风”,“董龙更是何鸡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悲哀时说:“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他的这些不加掩饰、直出肺腑的快言快语,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三、艺术成就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时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李白是一位情感强烈的抒情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激荡着火焰般的情感。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使他笔下的一切都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种强烈的主观个性,在他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二)大胆的艺术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长期漫游的经历,倔强的个性,对现实的叛逆精神,给李白的 诗篇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艺术夸张。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如他的《望庐山瀑布》、《庐山谣》二首诗就是这方面传诵的名作。后一诗中,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诗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李白的诗歌就显示出了这种超凡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篇。

(三)诗歌体裁多样,不为格律所束缚

李白的诗篇不拘对仗,奔放流动,运用的诗体也不拘一格。但他使用最多的还是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这两种诗体在当时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别适应。李白这方面的成就源于他对乐府民歌的学习和研究。

(四)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在语言上不屑于过分的雕琢刻画,只有天真自然之美。如:《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观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2. [2]袁行霈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7篇:李白诗歌研究

李白歌行体诗研究

摘要:本文以李白歌行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李白歌行体诗的概况、内容、艺术特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李白歌行体诗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反映盛唐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抒写自己理想与情怀的,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的诗歌以及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等,其艺术特色十分鲜明,李白的歌行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李白歌行

艺术构思意象跳跃

目 录

一 、 引言………………………………………………………………………………………3 二 、李白歌行体诗歌创作概况……………………………………………………………… 3 三 、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内容„„„„„„„„„„„„„„„„„„„„„„„„„ 3

(一)反映盛唐时代和精神面貌的诗歌„„„„„„„„„„„„„„„„„„4

(二)抒写自己情怀与理想的诗歌„„„„„„„„„„„„„„„„„„„„4

(三)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及批判的诗歌„„„„„„„4

(四)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5 四 、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5

(一)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5

(二)雄奇奔放的诗歌风格„„„„„„„„„„„„„„„„„„„„„„„6

(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7 五 、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8 致 谢……………………………………………………………………………………………10

引 言

李白是盛唐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他留下的近一千首诗歌中,尤以其歌行体诗歌广受人们赞誉。李白是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人往往有一流的表达方式,尽情、尽兴。李白最狂,也最具豪情,他是与其同时代的杜甫心目中的人气之星,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李白,因而李白研究也具有开放性。李白诗歌创作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对前人成果的汲取,这点在其歌行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李白,歌行则是必读作品。本论文以李白歌行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李白研究的深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李白歌行体诗的创作概况

歌行体是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在唐代以前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唐音癸笺》中也提到歌行体诗歌通常以歌、行或者歌行命名。胡应麟认为七言古诗都可以作为歌行研究。自古以来,人们对歌行的界定就不统一,尤其是在歌行与乐府之间,很难划清界限。清人冯班在《钝吟杂录》中提到歌行,并简单总结了歌行发展的几个阶段:①魏文帝《燕歌行》对歌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南北朝时以鲍照《拟行路难》、江总《宛转歌》等为代表,已经初步具备歌行的体制;③初唐以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等为代表,歌行获得进一步发展;④盛唐以李白为代表,歌行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综合前人观点,本文对歌行的界定如下:歌行应属于古体诗一类,它源自于乐府,题目多沿乐府古题或自创新题;句式以七言为主,但也夹有杂言;内容多指事咏物,抒写情意,篇幅较长;气势起伏跌宕,开阖多变。

根据篇幅长短,本文将李白歌行分为以下两大类进行浅析:①李白歌行中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的长篇歌行。如:《襄阳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烛照山水壁画歌》等;②李白歌行体诗中的短篇歌行。此类代表有《乌栖曲》、《古朗月行》、《秋浦歌》、《把酒问月》等。

二 、 李白歌行体诗的内容

李白歌行体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描写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抒发个人思想感情的, 有描写战争的,有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有歌颂友情的诗歌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

㈠李白歌行体中反映盛唐时代和精神面貌的诗歌。过去人们总说李白诗多写一己之怀,没有像杜甫那样的关心国家,关怀人民的诗歌。其实不然,李白的“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他的作品也确是能够反映国家和历史的。这方面的诗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反映盛唐清平景象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如:《君子有所思行》中写出京城的壮观景象,紫阁与山接连,战马成群,军容整齐,整个京都充满生机。《将进酒》中黄河奔流不息的气势,也是盛唐气象的展现,奔腾的黄河正是因盛唐这样的盛世而显得更为壮观。这其中也包含李白的盛唐自豪感与自信心。⑵反映社会由盛转衰前夕的矛盾和痛苦的作品。盛唐社会表面一片繁荣,实则隐含很多矛盾。李白正是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向世人展示出了这些潜伏着的危机。如《蜀道难》中,诗人借写自然蜀道的艰险,引申到对社会政治形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忧虑之情。

㈡李白歌行体中抒写自己情怀与理想的诗歌。李白是唐代诗坛的巨星,是非常有个性,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他很早就意识到大丈夫要有四方之志。因此抒怀壮志的诗歌在其歌行体中占据很大分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抒发自己政治理想以及理想破灭后仍继续追求的诗歌。如《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是天宝二年的作品,当时诗人受到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的赏识,流露出志得意满的情绪,并表示要建功立业,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胆雪胸臆。”《梁园吟》是李白政治失意,离开长安后所作。虽然诗歌突出表现了诗人醉酒放诞的思想和生活,但是诗人没有就此沉沦,虽被排挤,但仍不失信心。诗歌末尾作者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使社会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②借用古代人物讽喻现实,抒发情怀。《梁园吟》借用战国时期的信陵君,信陵君当年是何等豪贵,如今却连坟墓都保不住;梁孝王当年的宫殿是何等华丽,如今也已不见踪迹;枚乘、司马相如也早已成为古人。表达了诗人对富贵难以长久,人生无常的慨叹。③表明自己功成而不受禄的思想品格的诗,这点在《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诗歌结尾处写到一旦理想实现后,诗人就会和杨山人同去山林过隐居生活。

㈢李白歌行体中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及批判的诗歌。《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天地宽广反衬自己的失意和悲愤;诗中反映出唐代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上行下效,斗鸡的小儿因而得宠,学会斗鸡就有机会结交上层人物,进而打开仕途之门,这是当时许多人进入官场的捷径。“昭王白骨縈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反映了诗人对唐玄宗的失望,也是对上层统治集团的无情嘲讽。

㈣李白歌行体中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李白一生漫游大江南北,与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在他的部分歌行体诗歌中,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与同情。①写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诗歌。如:《秋浦歌》其十四描写炼矿工人的辛勤劳动,旺盛的炉火把工人的脸照得通红,然而他们还是坚持在月夜中进行生产;其十六描写农民的渔猎劳动,描绘出农家老翁一家人和谐的水上劳作场景。②描写战乱中人民惨状的诗歌。如:《扶风豪士歌》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避难东南时所作。诗中“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刻画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③描写妇女命运悲惨的诗歌。这类诗歌也多是描写因为战争,丈夫远去参战,妻子独守空房的悲剧。如《北风行》中描写幽州思妇悼念战死边地的丈夫,因而高呼“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真实地刻画出女子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 此外,李白歌行体中还有很多描写他对故乡思念的作品,以及与酒有关的诗歌在李白歌行体中也有很大的份额。

三、 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特色

李白是歌行的集大成者,歌行在李白手中,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形式也更为自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首先,李白的歌行体诗歌创作更为自由。他学习《诗经》“言志”传统和“比兴”手法,拓展了歌行的思想内容,他吸取楚辞奔放的激情和丰富的幻想,使每一首都闪烁着其思想的光芒,喷射着生命的烈焰。他吸收诸子百家自由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为歌行的发展开疆拓土。其次,李白除去六朝辞赋和诗歌颓废浮华的一面,在保持歌行刚健清新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人的色泽和音乐性,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使得歌行在句法上获得千姿百态的奇观。经过李白的改造,歌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海阔天空,包罗万象。可以叙事、抒情、写景、发议论,纵横捭阖,任意驰骋。所以,人们常说:李白歌行非诗、非赋、非文;亦诗、亦赋、亦文。看似矛盾,却符合事实。李白在歌行中找到了他浪漫主义的最好形式,创造了一系列“惊风雨,泣鬼神”的名篇,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

㈠李白歌行体诗精巧独到的艺术构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⑴李白歌行体诗构思新颖、精巧、独特,使得后人在同一题目下所创的作品无一可以与之匹敌。如:《乌栖曲》前人如徐陵等人的作品多描写男欢女爱,李白则写吴王宫中的狂欢,主题基本相同,但是构思却不同,一是改变了原先作品七言四句、二韵的形式,加上一个单句结尾,意味更深长;二是以时间为线索,写出吴宫淫荡生活的过程,而且形成姑苏、夜、吴宫、西施、 5

落日、滴漏、秋月、天明这样典型的环境,写出君王不可避免的乐极生悲的下场;三是与一般歌行不同,本诗采用纯客观叙写,不用一句贬词,却具有强烈的讽喻意义,冷峻深刻,这也是李白歌行体诗风格多样性的一个体现,此诗含蓄,深沉,形成与豪迈奔放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贺知章曾评价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再如《将进酒》,本意就是劝酒歌,前人创作此题多是五言小诗,主题就是单纯的强调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而李白则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及个性特征,将其改为大篇长句,并且运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浪漫主义诗风,将此题写深,写透,写彻底,形成独具特色的、豪放的劝酒歌,而且主题更加深厚,在劝酒的同时,肯定自我价值,虽然道路坎坷,但是仍然相信自己。使人一读诗歌,就能被诗中那种自信的人生态度所感染,这也是这首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⑵李白歌行体诗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诗人在构思诗歌时,对意象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因为思维的跳跃及感情的起伏较大,所以其意象的排列也具有很大的时空跳跃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跳跃组合。这方面的典型作品如:《行路难》其三“子胥自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子胥、屈原不是同时期的人物,吴江与湘水又非同一地点,而李白却将他们用来形成相互映衬的意象,揭示同一主题,即但凡正直之人总会受到排挤的不幸,给人留下凄凉与悲愤之感。②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意象跳跃。如《江上吟》中,“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通过所处空间不同的两个意象,在对比的同时,抒发出自己不合流俗的志向;《梁园吟》中,“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也是通过空间转换写出自己失意后的放诞生活。③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跳跃。李白运用此方式表达人世的沧桑。如:《梁园吟》中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慨叹富贵不常在的事实;《江上吟》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也是说明随着时光流逝,权势功名皆会不存在,唯有美文才能“光焰万丈长”。

㈡李白歌行体诗体现出雄奇奔放的诗歌风格。众所周知,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是主观色彩最浓的,而作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李白,其歌行体诗的主观色彩尤为浓烈,他的长篇歌行总是体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是他独立不羁的个性及率直、狂放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李白歌行中多选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的情绪、观点、态度、人生观都直观地展现在作品中。通过他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李白是志存高远的人,通俗点讲,李白一生都渴望做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然而现实的黑暗却断送了他的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其内心形成深刻的矛盾,对黑暗现实强烈的反抗和奔放的性格使其作品呈现出喷发式的恢弘气势。如《襄阳歌》中塑造了一个醉酒的诗人形象从“醉 6

如泥”及“倒着接蘺”中不难发现。诗人高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想学当年不惜小妾换骏马的曹彰,坐在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子,车旁挂上凤笙龙管。就连当年富贵到极点的秦朝丞相李斯都比不上自己的醉酒生活。下文以“君不见”领起,借用晋朝羊祜的例子抒发出人生短暂,功名无法长存的悲哀。全篇语言奔放,气势纵横跌宕,意境开旷神逸,表现了作者初入长安,功业受挫的心境。《江上吟》中“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抒发出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权势威力及豪华奢侈是不能长久的,唯有光辉词赋可以永垂不朽。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及功名富贵的藐视。李白虽然积极入仕,但是他渴望的却是功成身退,这点在其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⑵李白歌行体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是他个人性格的具体化,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因而也具有豪迈奔腾的气势。如同其人,他笔下的景物不仅雄奇瑰丽,而且在其中透露出的是一个豪放诗人的形象。他所选取的景物多是大景,动景,而非小景,静景,如《将进酒》中奔流不息的黄河形象。《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无边无际、气势磅礴的长江,使人在感受自然壮阔景象的同时,被诗人大胆的想象所感染。读到《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天姥山的巍峨形象即刻跃然纸上,真正让人领略到天姥峰“仰望如在天表”的气势。《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将黄河与华山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黄河如丝从天边涌来,华山高峻的样子让人为之惊叹。在这些景物描写中,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拥有豪迈的气概,奔放的感情,开阔的胸襟,高远的眼光,磅礴的气势与飘逸的性格的诗人形象。

㈢李白歌行体诗中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李白常常借助于想象、幻想、夸张、神话或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议论以及灵活自由的散文笔法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构成了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借助丰富大胆的想象,诗人多次在诗歌中描写到大鹏,高飞的大鹏是诗人自由精神的写照,也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通过想象、夸张手法描绘西岳华山以及黄河,在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表达了他所追求的宏大的理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梦境的形式,借助于想象及幻想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对神仙世界向往和追求的诗人形象,实则更写出诗人在政治失意时渴望解脱的苦闷心情。诗人绝对不会卑躬屈膝,侍奉权贵,这点在诗歌结尾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远别离》中借助娥皇、女英及尧、舜的神话传说,以扑朔迷离之笔,隐含了诗人对奸臣当道,正直之士倍受排挤的黑暗政治的深切忧虑之情。《战城南》结尾处指出兵者是凶器,人们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动用,以议论的笔触写出诗人对战 7

争的批判以及对统治者随意发动战争给人民造成灾难的痛恨之情。《行路难》其三“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也是借助议论笔调,叙写古人功成不退的悲惨结局,借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恐惧。散文笔法的运用是李白歌行体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章法上更为自由;句式上自由灵动;语言上清新明朗,使得歌行体更别具特色,这也是李白恢复歌行自由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 李白歌行体诗的影响

歌行体诗到李白手中,不管在内容、形式,或是艺术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并得到极大的发展。李白通过对《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赋的广泛学习,扩大了歌行体诗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歌行体诗的表现手法,把歌行体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歌行体诗歌“仙气”较浓,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模仿来的,但是后人对李白歌行体诗的学习却一直在延续。唐代的韩愈、李贺、李商隐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李白歌行体诗的影响。韩愈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石鼓歌》酣畅淋漓,气象宏大,颇具李白歌行体诗歌特色。李贺也深受李白乐府歌行的影响,他的诗歌多借用乐府体裁进行创作,任意驰骋想象,表现其苦闷情怀。宋代苏轼也曾经模仿李白,苏轼诗歌中清雄的一面也是受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影响。清代李梦阳《雪山歌送万子》和李白《蜀道难》也有不少相通之处。黄景仁的七言古诗以雄伟的笔触描写壮丽的祖国山河景色,抒发内心磊落之情,明显带有李白歌行体诗的特色。其中《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是其名篇,见者还以为是谪仙复出。龚自珍傲岸不羁、自信的个性也和李白非常相像。其长篇歌行《能令公少年行》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与污浊的现实形成对比的太湖隐居天地,借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批判,也明显受到李白歌行体诗抒情方式的影响。

总之,李白是歌行体诗歌的集大成者。也正如李白当年所设想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毋庸置疑,李白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而作为其诗歌艺术成就代表之一的歌行体诗歌也定将熠熠生辉,始终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清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9月第一版

〔2〕安旗,李白纵横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 〔3〕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李白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4〕李文初编著,汉魏六朝诗歌赏析〔M〕,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5〕吕慧娟 刘波 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隋唐五代)〔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6〕《李白歌行特征论_兼论歌行的诗体定义与形式特点》马承五,华中师范大学; 〔7〕《大气恢宏》——李白与盛唐诗新探,张瑞君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8〕中国李白研究会 马鞍山李白研究所合编,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精选集〔M〕,太白文艺出版社 ,第816-837页;2000年

〔9〕金涛声 朱文彩编,李白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第一版; 〔10〕周汝昌 周振甫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杨丽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杨丽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杨丽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8篇: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高考题例】

㈠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㈢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㈣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高考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分)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

【强化练习】

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⑴这是一首七言______,李白,字______,号______,被人称作______。 ⑵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答:

⑶《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

⒉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

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⑴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⒋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⑴这首诗用了多种抒情表意的方法,请指出来。(有几种写几种)

答:

⑵“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什么内涵?

答:

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答: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

⒍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⑴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答: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⒎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窅然:深远的样子,

有人说,第三句写花随流水,窅然远去的景色,与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一样,也是抒发哀伤之情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

⒐阅读李白的《关山月》,回答问题。(6分)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①,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①白登道: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汉刘邦领兵征匈奴,曾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

⑴诗歌前四句描绘边塞图景,试分析“明月”、“天山”、“云海”、“长风”在写景中的作用。

答:

⑵“汉下白登道”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

,描写的对象由

过渡到

由战争过渡到

⑶诗歌的最后四句,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戍客内心的痛苦的? 答:

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答:

⒑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⑴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⑵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答:

⑶请评述这首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答:

⒒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⑴一⑵题。(6分)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⑴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_____ 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________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___ 的浪漫主义特色。

⑵ “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答:

⒓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3小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⑴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答:

⑵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 千古长如白练飞: 。

⑶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答:

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⑴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答:

⑵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见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3分)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3分)

答:

⒖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⑴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答:

⑵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

答:

【高考题例】

㈠【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都考查过文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此,今年采用了主观性命题。

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当然,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说得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

㈡答案:(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㈢答案: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㈣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强化练习】

⒈参考答案: ⑴绝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称作诗仙。⑵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⑶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⒉答案:(1)离散(漂泊) 暮春 哀伤(惆怅)(4分) (离散2分,暮春、哀伤各1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⒊答案:⑴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⒋答案:⑴一二句用典(传说)抒情,三四句用典(叙事)抒情,五六句借景抒情,七八句借象征抒情。⑵象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者报国无门。不见长安表示远离京城,不得进见皇上。 ⒌答案:(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⒍答案:⑴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⑵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⒎答案:不同意。诗虽写随溪水的窅然远去的景色,却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景来赞美的。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露出这种感情。“笑而不答”表明诗人的喜悦而至矜持的神态,造成轻松气氛,表明作者对“碧山”的喜爱。末句的“非人间”更直接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⒏答案: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⒐答案:⑴作者将明月、天山、云海、长风连在一起,描绘了一幅辽阔的万里边塞图,隐含征人怀念乡土的情绪。⑵承上启下、边塞、战争、戍卒。⑶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渲染结合,先描绘征人的神态动作,再推己及人写家人的叹息,写出征人的思念和愁怨。⑷诗句通过对边塞景色和戍卒内心痛苦的描写,揭示战争给无数出征人及其家属带来的痛苦和造成的巨大牺牲,表现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谴责,对边关将士和人民的同情。 ⒑答案:⑴“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⑵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匹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⑶诗中有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鲜明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⒒答案:⑴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⑵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⒓答案:⑴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⑵(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⑶同意。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 ⒔答案:(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4分)(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2分)

⒕答案:(1)C E (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 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2)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3分,抓准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效果分析1分)

⒖答案:⑴《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⑵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第9篇:李白诗歌专题阅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写在前面的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明·徐增)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一向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但是像李白那样,生前就引起轰动的,恐怕并不多见。李白以他的人格、热情和才华,以他那惊风雨,泣鬼神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读者。(文学史专家:袁行霈)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

——摘自网络,吴泓工作室整理

序 言

他是我国自屈原以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

他少有大志,理想高于天。他自比《庄子·逍遥游》中那只一飞冲天的大鹏,又自比古人中的伟丈夫如孔子、姜尚、诸葛亮、张良、鲁仲连、谢安等,志在成为帝王辅弼,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自视极其不凡!因此他不屑于从头做起,不参加朝廷的科考,更不屑于当那种趋走阶下的小官小吏。

年轻时他好剑术,慕神仙,但又斗鸡走狗,与人斗殴,花钱如流水,与一般浮浪子弟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曾经路见不平,“杀人红尘中”。后来他到了长安,当时官居高位、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惊呼他是“谪仙人”。

中年的他,曾贵为皇帝的座上宾,出入宫禁,颇受宠爱,与当朝王侯贵族也广有交游,“五侯七贵同杯酒”。皇帝讨好自己最爱的妃子,赏花需要新歌词,特意打发人将大醉不醒的他从长安大街酒楼上请回来,并亲手调汤为他醒酒。他以为这是他实现理想的大好时机,但又不改诗人“不遵法纪”的习性,恃才傲物,遭到谗佞之徒的言语陷害,连皇帝也无法挽回,只好“赐金还山”,放他浪迹天涯。安史之乱中,他误入帝王兄弟争斗的陷阱,为大名所误,被新即位的皇帝送进了牢狱,然后又判他长流夜郎。如果不是幸逢大赦,说不定他也会把命丢在流放途中。他的大理想被社会现实碰得粉碎,大失望也成就了大诗人。“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知交杜甫对他一生的评价。诗才无敌,然而社会无情,政治冰冷,天才诗人终于被不公正的现实埋葬。

他出身不明,亲族不明,籍贯不明,甚至他的民族、出生地也有疑问。他成长在蜀(今四川),但又移家东鲁(今山东兖州),娶妻于安陆(今属湖北)、宋城(今河南商丘)。时至今天,四川、湖北、山东都争称是李白的故乡,各有道理,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以其横溢的天才、敏捷的诗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虽然他的许多诗作当时即散佚无法寻觅,中唐诗人韩愈慨叹他的诗歌“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毫不夸张。他的集子,保留下来的诗歌尚不足千首,这与“斗酒诗百篇”的他相去何止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虽然如此,保留至今的这些诗作,绝大部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当时社会现实尤其是诗人心灵的写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受屈原的影响,也有曹植、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以及江鲍(江淹、鲍照)的影子。但是,屈原、曹、陶、二谢以及江鲍等都不能限制他。后世有许多诗人仿照他、学习他,都不能及他十分之一二。唯有宋代的苏轼有六七分像他,陆游有五六分像他。他是天才,天才是不能企及的!

这个具不平凡一生、具盖世才华的他,不是别人。他的名字就叫李白。

让我们尝试着走近李白。

——摘自《阅读李白》,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泛读概述

说明:以下“附文”这一阶段可以不读。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同学们可作参考。

这一阶段,对老师来说,一要给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即讲清楚专题学习的大致过程和学习特点(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等;二要讲清楚网络学习的时间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等;三要用一定课时讲怎么样做好读书笔记,怎样利用网络查阅“未知”,获得“新知”等。

这一阶段拟用六个课时。作业:上交读书笔记及背诵部分诗歌。

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 附文:年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1xf.html 李白(生平、思想、人格、作品、艺术个性及影响) 罗宗强 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k.html

李白自述《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译文 附文:新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1xg.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4)网络购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1v.html

学习技能1:中学生阅读要学会做读书笔记

精读原作

一读(鉴赏)

说明:入选诗歌作品有: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苏台览古》,共四首;五言律诗:《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宫中行乐词》(其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共四首;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题东溪公幽居》《寄崔待御》,共三首。总计十一首。鉴赏要领:一句一句地——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

李白专题之准备(1)七言绝句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0e.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2)五言律诗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0z.html

李白专题之准备(3)七言律诗鉴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18.html

技能学习2:古诗词鉴赏评价——真正读懂和正确作答

二读(鉴赏及部分延伸阅读)

总计十二首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o.html

李白《行路难》(两首)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p.html

李白《梁甫吟》赏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7j.html

盛世下的哀歌——漫谈李白《悲歌行》 沈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5.html

李白《战城南》赏析 孙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1.html

李白《丁都护歌》赏析 周啸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2.html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袁行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3.html

李白《子夜吴歌》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av.html

李白《春思》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aw.html

李白《长干行》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bf.html

李白《古风》(两首)赏析及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bt.html

学习技能3:中学生要学会解读文本

研究性学习(挑战性阅读)

三读(单篇研究)

总计四首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6r.html

李白《蜀道难》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3w.html 李白《将进酒》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4e.html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7u.html

学习技能4:高中学生要学会质疑提问(之一)

四读(单一或综合性研究)

《静夜思》中的“床”不是“马扎” 胥洪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o.html

从李白的名、字、号看其思想的复杂性 黄满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cs.html

李白诗歌中的数字之美 张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8.html

李白一生思想上渴求入仕做官 葛承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a.html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陶新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b.html 出世与入世的动态失衡——论李白人生悲剧的思想根源 高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ew.html

以我为主,唯我独尊——李白个性思想探析 赵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ex.html

李白文化心理初探 廖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f0.html

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李白诗歌的诗学思维 杨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ib.html

李白诗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分析 杨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ic.html

漫谈李白笔下的“飞” 徐昌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kn.html

李白长啥样? 丁启阵 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l7.html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 胡晓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lf.html

学习技能5: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五读(感悟+研究——阅读)

漫游四海的李白最怕去哪个地方? 洪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d.html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ko.html

孤独的月光 郭保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z.html

两个李白 王充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p0.html

李白:辉煌盛唐的歌者 傅道彬

http:///s/blog_4e6af0be0102e2oy.html

六读(参考性阅读)

李白性格和思想研究 杜晓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l.html

从李白的诗词描写看唐朝开放的男女关系 王从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d9.html

李白谜团的新考实 苗体君 窦春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w.html

李白在安陆十年论略 朱宗尧 张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x.html

视频讲座:李白想落天外的想象力源流 康震

http://kejiao.cntv.cn/C20520/classpage/video/20091211/101321.shtml

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浸润 毛晓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fg.html

李白研究(李白身上的四股真气,共六篇) 丁启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ne.html

李白、杜甫的交往与情谊(共四篇) 丁启阵 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o0.html

李白的第四次婚姻(网上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u5.ht

ml

李白绝笔诗《临路歌》赏析 田南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q6.html

布鲁克说:“能与现代人同行是好的,若能与过去有智慧的伟人同行也是有益的,这能使我们不受短暂生命的影响,只看生命中失意、绝望的地方。使我们走在人生路径上,有前例可循,也使我们不断地学习谦卑,不断得到启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