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报告

2022-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广西乡村振兴报告

2021年作为过渡期第一年,广西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工作重点,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全面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五年过渡期内稳扎稳打、夯实基础至关重要。广西应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和参与自觉,激发市场、社会力量,持续推动农业跨越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元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从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广西是全国农村脱贫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农业大省区,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视察广西时明确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进入新征程,广西巩固脱贫成效怎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如何,对于推进壮美广西建设、实现与全国同步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开创高质量全面乡村振兴新局面

按照广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五年为过渡期,将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从过去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逐渐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作为过渡期第一年,广西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工作重点,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全面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固本强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到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等关键环节,创新设计出一套符合广西实际的政策措施和实践办法,举全区之力、全民之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效果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八年精准扶贫包括五年脱贫攻坚,是广西扶贫历史上减贫效果最好、成效最显著、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八年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9.5万人(含动态调整新增数),实现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16年至2020年,广西连续五年在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位列全国获得五连好的5个省区之列,推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历史性解决了困扰壮乡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深刻改变了制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和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村风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塑造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夯实基础、强基固本。2021年5月7日,广西脱贫攻坚成就展开展,向社会各界全面呈现了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就和经验,获得各界高度评价。

(二)稳转航向:推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序转换

2021年,广西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通过落实“六大”衔接,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的平稳有序转换。

一是抓好领导体制衔接。成立由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并将原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并入。成立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及13个专责小组,专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形成“1+13”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坚持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二是抓好机构体制衔接。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整建制重组为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并于2021年5月10日挂牌成立,原有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均保持不变。其职能主要为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具体工作。市、县参照建立对应工作体制。6月初,自治区、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是全国最早完成三级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的省份之一。进一步理顺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的工作职能和职责边界,努力形成最大合力。

三是抓好发展规划衔接。将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以及《广西“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并实施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并推动实施了2.8万个振兴项目。

四是抓好政策举措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新政策未正式出台前,原有政策继续执行,确保不出现空白断档期。印发《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对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安排部署。出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60多项配套政策,形成过渡期“1+N”政策体系。

五是抓好帮扶机制衔接。安排省级领导联系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及脱贫村。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制度。选派60名干部担任县级工作队队长,选派3000多名选调生到村,打造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驻村干部队伍。向5379个脱贫村和7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派驻工作队,优选1.7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截至2021年5月底,驻村工作队员全部輪换到位。开设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设黄文秀先进事迹展,激励广大干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提升履职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思想稳定、转换有序和干劲不减。积极撬动社会力量 ,引导1.85万家民营企业参加“万企兴万村”行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帮扶格局。

六是抓好考核机制衔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范围,并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县域经济发展实绩考核衔接。修订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与年度相关资金分配挂钩。压实责任,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完善正面激励和落后约谈制度。

(三)巩固成果:聚焦防贫动态监测和重点帮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过渡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广西以构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加强重点帮扶为主要抓手,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构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出台《广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按脱贫标准1.5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为监测线,组织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集中大排查,建立了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群众反馈等多渠道识贫机制,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防贫监测;开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系统以及手机APP,落实分类帮扶措施,实现风险预警、审核认定、政策落实、跟踪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和比对,形成致贫返贫快速发现、精准核查和及时响应机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2021年,全区纳入系统监测约10.7万户39.6万人,并有4.6万户17.5万人解除风险。

二是加强对脱贫人口的重点帮扶。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信息摸排,建立务工信息数据库。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帮助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延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优惠政策,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吸纳作用,多渠道帮助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截至2021年6月底,全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达270.2万人,超过2020年务工总规模。强化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打好务工就业、发展产业、自主创业“三业”组合拳,穩定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16.38万户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安排9.87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实施88个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加快推进800人以上安置点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区搬迁安置区成立455个党支部、183个村(居)委员会。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完成率100%。

三是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广西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以及4个享受待遇县,共计44个。2021年1-6月,自治区财政向44个县下达衔接财政补助资金106.07亿元,占全区下达资金总量的68.19%,并在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优先安排实施脱贫成果巩固、稳岗就业、特色产业、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项目建设。中央25家单位继续定点帮扶28个原国定贫困县并保持两年稳定,协同推进产业、就业、人才、社会力量等领域合作。

四是拓展粤桂协作支持重点帮扶地区。坚持和完善粤桂东西部协作机制,签署《“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广东五市继续结对帮扶广西八市33个县,健全自治区、市、县三级粤桂协作机构,建立“乡乡、村村、村企”立体结对帮扶模式;实施“银龄行动”,互派干部322人次、专技人才2127人次。实施发展一批乡村特色产业、改善一批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一批乡村公共服务、塑造一批乡村建设样板、开展一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五个一批”,2021年获得广东省财政帮扶资金17.09亿元、社会力量帮扶资金2.23亿元,实施项目460个。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等订单式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73.01万人。大力建设供粤农产品示范基地、“菜篮子”基地,开展“圳品”认证,采购、销售广西农产品220.57亿元。

(四)提质扩面: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系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逐渐实现向所有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是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接续。持续落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强化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科教振兴共同作为未来五年的“三大振兴”内容,并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从全区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谋划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衔接和平稳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按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等政策文件要求,广西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及《广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广西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意见》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系列配套政策文件30多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三是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2021年,广西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3.83亿元,比2020年增加8.71亿元,增幅达9.2%,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资金重点用于解决农村供水保障不够稳定、季节性缺水、防止规模性返贫等突出问题,并加大对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的倾斜支持。同时,优化脱贫地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制度机制,紧紧围绕脱贫重点领域来安排整合资金及项目,集中财力支持脱贫地区后续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增收就业重点项目,2021年,54个脱贫县整合涉农资金达113.35亿元。广西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实施意见》和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实施脱贫成果巩固、粮食安全保障、特色产业增效、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农产品出村进城、乡村旅游融合等“十大工程”,力争三年(2021-2023年)内全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超过1万亿元。多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对乡村振兴的财政优先保障,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增加用于农业农村额度,加大对广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保障财政支农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实现对乡村振兴的金融重点倾斜,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争涉农贷款余额、增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截至2021年9月底,全区共完成农业农村有效投资328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目标4000亿元的82.01%;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支农资金133亿元。全区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共70多亿元,通过“桂惠贷”撬动农业投资90多亿元。

(五)精准落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提升行动

为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广西聚焦制约乡村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因素,从2001年开始,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五大提升行动。

一是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落实各项扶粮政策,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增不减。精选广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集中倾斜支持,弥补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强化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坚持长期培育形成产业化、品牌化优势,持续升级打造一批产业集群,继三黄鸡、罗汉果后,又成功推动了桂系猪、桂西芒果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推动农业示范园区提质增效,争创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升级打造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拓展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鲜,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已建成198个。启动“广西好嘢”品牌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建设、“桂茶进十强创中国名牌”活动,培育打造了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

二是实施稳岗就业提升行动。广西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有近700万务工人员到广东打工就业。为实现疫情防控与稳定农民工就业两不误,广西免费开行外出务工人员赴粤返岗务工点对点专列动车、“线上+线下”联动招贤。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就业作用,规范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拓展以工代赈,多渠道就地就近增加就业岗位。推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减轻单位用工负担,全年减征两项社保费36.55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86亿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51万人次。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7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62万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帮扶。

三是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强规划整合、引导和执行,统筹城镇、村庄规划建设,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全年完成“千村示范”示范村屯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约20万栋,示范村屯建设达2792个,“万村整治”完成基本整治村屯10.99万个,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此外,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改造或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15万户。从“形”“实”“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通过乡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塑造美丽乡村之“形”,通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盈乡村产业之“实”,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铸牢乡村文明之“魂”,推动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截至2021年6月,已组织完成750个行政村、1万多个自然村屯的村庄规划,工作进度位于全国前列。

四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继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质量水平,推动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的覆盖和连接。建设或规划通自然村(屯)硬化路及护栏、产业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6246个。其中,通自然村(屯)硬化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3027个。启动编制《广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21-2035年)》,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动59个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和102个村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超过80%。

五是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按照县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提高乡村特别是脱贫地区公共服务质量,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乡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向脱贫地区倾斜配备执照医生,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特别是脱贫地区下沉。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2021-2023年),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共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总计划实施项目3303个,总投资约920亿元。

(六)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进展

持续探索突破制约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考核评估、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是顺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系列配套文件,坚持“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探索村级标准乡镇把关机制,规范成员身份确认程序,建立成员登记备案制度,开展全面资产核查。至2021年,全区已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444.39万人共1248.9户,共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2.7亿亩(其中农用地2.5亿亩)有序为集体成员户颁发股权证,颁证率98.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了清产核资及前4批全国改革试点任务,清查出集体资产总额112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99亿元),完成4批全国试点和整省(区)试点工作,全区1.5万个行政村全部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并进行登记赋码,量化集体资产总额136亿元。全区超过六成的行政村启动“三变”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印发《2021年广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农地入市工作。深化3个试点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行建设宅基地数据库和审批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1年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有效保障广大村民的集体经济股东权、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切实增加了财产性收入。

二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农村党员为骨干、农村居民为主体、村级其他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健全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自治机制,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评选活动。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增设矛盾纠纷排查、打击“三非”等16个综治工作业务系统,提高乡村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六项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机制,推进“三官一律”进乡村开展法治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据相关调查,前三季度,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8.42%,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达92.51%。在全区14个市1100个行政村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广泛开展农村宣讲、“乡村振兴人物榜”主题晚会、“送文艺精品下基层”、“农家读书角”、公益电影等文化活动,推动各地村史馆建设,加强对村规民约、乡土文化、移风易俗等方面指导,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提升乡村文化品位。

三是创新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修订《广西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意见》,出台《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意见》《广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考核由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牵头单位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具体实施,原则上实行分级负责制,一级考核一级,最后再组织考核单位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推荐的优秀县进行核验。考核重点包括组织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化农村改革8个方面,形成任务可分解、目标可量化、成效可考核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客观准确评价各地各级各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破解乡村振兴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不同于脱贫攻坚的局部短期过渡性,乡村振兴体现的是全面持久性和长期复杂性,是全域全面全员的振兴,必须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谋划长远发展。广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虽已取得良好开局,但由于经济底子薄、发展基础弱、历史欠账多,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不够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一)努力破解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

广西以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为主,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脱贫地区大多分布在大石山区、石漠化片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面积大,人均耕地不到1亩,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号称“石山王国”,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属于九分石头一分土。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干旱、洪涝等灾害性气候频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的重点区域如百色、河池、崇左三市石漠化面积达105万公顷,石漠化率为12%。同时,广西作为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保护珠江流域下游生态和水系安全的重大责任,广大乡村更面临着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的艰巨任务,要努力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农民增收的矛盾问题。脱贫攻坚战以来,广西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完全跟上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目标还须完善,农村路网等级低、线路不合理,部分村屯道路路面宽度不达标,还有20439个自然村(屯)约2.13万公里通村道路需硬化,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还需推进;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低,偏远山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还需加强完善。

(二)努力破解财政收入和资金瓶颈制約

由于历史欠账多,广西乡村振兴资金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国家资金支持虽不断增长但总量不足,再加上自治区本级财力有限,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要。2021年,广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810亿元,自给率仅为31%。同时,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长期以自身人财物力承担许多守边稳边固边等国家事权任务,财政负担较重,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民生短板亟待弥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8.4%,占民族八省区少数民族人口的24.6%,但广西得到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占全部比重仅在15%左右。广西人均财力、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排民族地区倒数第一。与广西承担国家事权任务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量差距不小。

(三)努力破解产业能级和持续发展制约

广西农业大而不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虽然一些农林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水平低,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明显不足,果蔬运输损耗率高达25-30%,季节性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脱贫攻坚期内一些产业扶贫的“短、平、快”项目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有待提升。一些县、乡、村的茶叶、油茶产业主要是农户自产自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量低、效益差;部分种养产业不具规模,产品多为初加工,未能形成产供销链条。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充分,土地、林权、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佳。一些贫困群众由于受文化教育较少、文化水平低,加之对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不重视,无法从事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强的岗位职业,只能从事传统体力劳动,收益较差。部分群众思想落后、观念闭塞,发展意愿不强、动力不足。总之,乡村产业能级仍较低,农业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不够高,产业效益、竞争力、创新能力、产业关联度不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有待提升,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够。

(四)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障碍

城乡二元对立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广西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相对突出。2021年,广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6727元,为全国水平的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两者差距比上年增加767元。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生产经营投入,同时延缓人力资本形成,降低人力资源水平,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突破社会阶层固化和城乡社会和谐稳定。此外,推进农村经营性土地和宅基地入市、促进城乡之间“人”“财”“地”等要素交换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仍面临着如何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建设的难题。在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发展竞争中,如何推动更多的人财物力支持乡村振兴需要系统的解决办法。 此外,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地方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的职责分工还需进一步理清,工作协调和统筹协调机制还需理顺,一些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还存在不及时、不全面、程序繁琐等问题,一些地方还存在医保政策调整后“脱贫即脱保”风险,还要加强实践探索和不断完善。

(五)努力破解人才短板和乡村治理制约

2021年乡村振兴部门和驻村帮扶干部基本完成更换,不少新到岗干部对农村工作和帮扶政策还不够熟悉,自身能力建设与乡村振兴要求还有差距,有的地方存在乡村建设脱离实际,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推进乡村振兴能力作风有待改进。同时,广西农村地区特别是大石山区、边境地区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仍较突出,造成乡村后备干部队伍断层、劳动力短缺,农业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队伍相当不足,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实用型人才尤其缺乏,人才质量、数量双不足。人才短缺导致的要素不足成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乡村治理由于人才不足也出现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阻碍了农村基层组织执行力、组织力、影响力的提升,影响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和乡村治理效能。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五年过渡期内稳扎稳打、夯实基础至关重要。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和参与自觉,激发市场、社会力量,持续推动农业跨越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继续巩固完善各项衔接,打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完善政策衔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效衔接文件要求,细化完善、调整优化相关政策,针对情况变化制定新政策,不断完善过渡期“1+N”政策体系。提升帮扶衔接,及时总结返贫监测机制成效,完善返贫预警管理机制,开展脱贫“回头看”活动,创新监测体系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工作效率,防止边脱贫边返贫。争取中央财政和定点单位加大对脱贫地区、重点县的资金、项目支持和定点帮扶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入“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工作衔接,健全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机制,指导、督促、检查专责小组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完善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和东西部协作考核。统筹党委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工作协调推进,加强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创新考核办法,通过定性与定量、全面与重点、台账考核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层级式、全覆盖的考核体系。完善扶贫资金整合投入机制,继续统筹整合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财政安排用于巩固脱贫攻坚、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财政部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助力脱贫摘帽后续扶持工作和乡村振兴。重点加强对易地搬迁户生活生产的监测和扶持,坚持稳岗就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文化服务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实现稳得住、有活干、能融入,推动易地搬迁安置区相互嵌入式发展,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興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是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的基本条件。一是抓好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优化村屯道路,推动乡村公路布局由发散型向蛛网型发展,打通乡镇、乡村之间的交通路网,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乡村产业路建设,解决由交通导致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抓好农村供水保障,根据区域特点、发展需求推进农村地区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通过因地制宜、归并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小型农村供水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改造老旧管网。三是抓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升重点防洪工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能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小水池、小泵站、小水渠等,推进小型灌区农田水利及节水配套。四是抓好乡村电网、通信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充分发挥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潜力,提升乡村信息网络覆盖面,重点加大对发展潜力好、有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产业区、特色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服务。五是抓好数字乡村设施,实现电子商务村村通,建设数字农业平台、农业物联网等数字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三)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化,持续推进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要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当前,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延伸度低、发展后劲不足,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产业衔接,推动脱贫地区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以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化为重点,立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三次产业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通过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增强产业融合度,提升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巩固以水果、油茶、中草药为主的种植业和以黑猪、牛、羊为主的养殖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上加大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争取14个市在过渡期都打造有品质上得去、销量有保障、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加大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企业进驻安置区建设工业园区、设立就业帮扶车间,加快实现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产业全覆盖,带动搬迁群众发展生产、就近就业,扶持搬迁群众发展二、三产业,稳定增收并可持续发展。深化拓展粤桂协作,利用广东省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结对打造一批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

(四)推进绿色乡村建设,创新生态资源产品

广西农村普遍面临着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落后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在一些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因地制宜创新 “生态保护+”模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和绿色发展型村庄。要立足广西丰富的生态资源,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乡村特色,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推动绿色乡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乡村风貌建设中要把生态绿色放在首位,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尊重地域乡土文化,突出绿色庭园、错落有致,引导农民各显神通,防止千村一面、大拆大建,乡村发展规划可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相结合,引领绿色乡村建设成效。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动碳汇试点建设,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乡村振兴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推进示范创建。探索“生态保护+”公益岗位、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教育研学、绿色金融、文化传承等绿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优势。通过生态补偿、石漠化治理、山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环境保护工程,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环保、治理等方面的公益岗位,在吸纳零散劳动力、增加贫困户转移性收入的同时,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辐射带动特色农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文化服务业等发展。

(五)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巩固脱贫工作中,真正把党员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讨论和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市县巡察,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选优配强驻村干部队伍,并明确具体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此激发干部创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内生动力。最后,保障和落实好驻村干部专项经费、 医疗卫生保障机制、驻村补贴政策及提高干部福利待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文化服务活动,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互促互惠的重要基础,也是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城乡之间长期“两张皮”的有效途径。一是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实现引才、用才、育才相结合的良好环境,支持农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才向农村地区下沉,建立资金、项目、政策支持人才融入乡村振兴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与乡村发展“一帮一”“多帮一”的渠道和平台。加强对乡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空间。二是推动城乡土地双向流动。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保障和实践创新,落实好《广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方案》,加快探索总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入市的工作经验,大胆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推进土地要素流转,为资金下乡提供土地储备。三是推動城乡资金双向流动。为工商资本下乡营造便利条件,给予政策优待,着力解决资本下乡的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等问题,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土地入股分红。大力推进企社合作、企农结合,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发展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公园等农业新业态,实现城乡间资金、技术、管理要素的优化整合。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两山”理论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绿色发展

作者:覃娟

第2篇: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报告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西藏“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呈现出“六期叠加”新的阶段性特征。西藏全面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牧区改革和赋能,促进“人、地、财”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保持农牧区持续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战略,具有开创性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年产量站稳在100万吨以上,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62.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同时也要看到,要达到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依然面临着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人才下乡、公共服务等诸多短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后一个时期西藏“三农”工作的重心。

西藏农业农村结构变化的主要判断

2021年,西藏“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三农”工作也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农业进入向全面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农业科技创新进入突破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协同推进期,城乡发展进入加速融合期,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进入攻坚期。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西藏农业农村发展长期低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的结构变化也将进一步凸显。

1、农业增加值增速和比重将持续收缩

西藏农牧业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按可比价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和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2006年以来,西藏三次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型演化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末端。2021年,西藏三次产业结构为7.9︰36.4︰55.7,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4.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十三五”末相持平,较2011年、2016年分别降低了3.5和1.5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农牧业领域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投入的边际报酬将进一步下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常态化,畜牧和畜禽养殖环保标准提高,不可持续的边际产能逐步退出;随着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农牧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增加,农牧业生产成本还将持续上升。“十四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预计在5%左右,将略高于“十三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跟农牧区产业扶贫项目逐步成熟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关,在“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产业格局下,到期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至6%左右。

2、农牧业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加速彰显

西藏农牧业和乡村的主要功能是为全社会提供农畜产品,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生态屏障和人力资源,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乡村的多元价值将不断得到发现和彰显。2021年,稳产保供水平稳步提升,粮食、青稞、蔬菜、肉奶实现丰产丰收,产量分别达到106.15万吨、80.12万吨、88万吨、81.07万吨,均创历史新高(见图1),其中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3.57亿元,同比增长11.5%;农畜产品加工率2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先后打造了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达东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美丽休闲乡村,全区乡村接待游客近1061万人次,实现收入12.17亿元。山水林田湖草是田园风貌的物质载体,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将西藏乡村划分为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等村庄形态。乡村作为生态涵养的主体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决定了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2021年,深入实施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户”“无树村”,持续开展“四旁”植树,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46.7%;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达92%,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各地差异性和不同区域现状与特点,改造户用卫生厕所4.66万座;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全区94.3%的行政村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点、173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西藏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西藏将构建“一圈三区四带”的高原特色农业新格局,重点发展青稞、牦牛、藏羊、蔬菜、奶业、饲草、藏鸡、藏猪、茶等高原特色产业;推进“六村”建设的高原特色农村新格局,营造特色宜居的生活空间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空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物流体系等支撑手段的日益完善,乡村的生态、居住、文化等功能得到发掘,涌现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特色文化等新业态,诞生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康养基地等新载体,乡村经济将呈现多元化、精细化、融合化的趋势。

3、城乡融合问题亟待创新性解决方案

城乡融合的本质是打破城乡分割,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化发展。城乡差距是西藏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结构。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西藏城镇化率仅为35.7%,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28.2个百分点,更是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跟同属地广人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是相差20.8个百分点。在区域内部存在较大差距,拉萨市作为首府城市的城镇化率为69.8%,跟地处横断山区腹心的昌都市相比高出了52.3个百分点;全区人口过50万人的四个市中,除拉萨市外,日喀则、昌都和那曲等三个市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以拉萨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一江两河”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虹吸”效应较为突出,“一江两河”地区集聚了全区近40%的人口。全区有26.6万人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或交通沿线安置。2021年,全区安排293个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和投入资金30.86亿元,建成配套产业2300个,实现6.2万搬迁人口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生计模式的轉变,是制约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和社区融入的重要因素。如,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户有相当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仍在原籍从事牧业生产。确保搬迁家庭“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成为后续扶持最紧迫的任务。西藏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100%和99.96%,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十四五”时期,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将形成设施联通、产业协同、要素流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随着全区交通网络、市场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城乡生产、生活方式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破解城乡体制机制的分割不仅涉及扩权强镇,也涉及乡村治理机构设置,还涉及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社会保障等短时间难以解决的短板,特别是缩小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的发展差距和解决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的后续帮扶。因此,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需要创新性解决方案。

4、农户分化及就业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实行“三个长期不变”以来,农户在逐步分化。截至2021年底,全区新型经营主体累计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2740家、家庭农牧场9703家和各级龙头企业165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培训农牧民达到47.6万人,并在整村、整乡及更大区域集中连片开展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农业托管服务试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1%,有效释放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并推动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外出务工。2021年,全区农牧民转移就业69.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8.1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0.4万人。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乡村户籍劳动力已有部分转向非农部门,部分农户已将部分或全部的耕地、草场和牲畜等生产资料流转他人经营。如,昌都市针对闲置土地、集体统管土地和农户所承包的荒山荒坡荒田,分区分片规模化开展土地开发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集体耕地、草原等资源性资产的物权管理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探索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合股经营等方式,昌都市土地、草场分别流转了5.1万亩和32.8万亩,为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和农户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那曲市立足资源禀赋,正确处理好“人草畜”关系,组建164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30个家庭牧场,入股牲畜116.79万头(只)、草场2.08万亩,辐射带动牧户9.97万户45.5万人。“十四五”时期,受城镇化深入发展、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农牧民代际更替等因素影响,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部分农户有望扩大经营规模、转型为家庭农场,部分农户有望离农退村进城,大部分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户的兼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5、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亟需拓宽增收渠道

从2003年以来,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九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见图2),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35元,同比增长1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农牧业为主的经营净收入对家庭增收的贡献逐年减弱。202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2.7%,较2011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降至47.3%,较2011年减少了16.8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增收的贡献度还存在较大空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消除以“两不愁三保障”为脱贫标准的绝对贫困。2021年,转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西藏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6754户28167人。据统计,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082.5元,相当于全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70%多。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081.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0.3%;经营净收入为3184.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6.4%;转移性和财产净收入为2816.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3%。脱贫人口的收入结构跟全区农村居民相比,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等三个方面,跟帮扶政策“红利”高度相关。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4713元提高到5060元,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进行兜底。“十四五”时期,西藏乡村的贫困特征将发生重大转变,低收入群体将成为贫困主体,集中连片的区域性特征仍是最特殊的区情,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新动能和压力较大。进入新发展阶段,消除贫困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向强化扶弱济困共富转变,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建立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和工作协调联系机制,加大农牧民转移就业和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思路

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这为西藏全面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实现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五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巩固情况,及时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的帮扶,逐户逐项整改清零和对账销号,确保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清零。全面梳理总结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执行效果,总结推广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产业奠基、人才储备、文化引领、生态保护和组织建设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在现有发展成熟的产业基础上发展特色优质高效乡村产业,提升产业带贫益贫能力。实施消费扶贫和产品对接援藏,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度和产品外销力度,减轻疫情灾情对实体扶贫产业的冲击。巩固培训就业、生态扶贫、饮水安全和地方病防治成果,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在社会管理、培训与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后续帮扶。

2、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

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稳粮、兴牧、强特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青稞、牦牛、藏香猪、藏羊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青稞播种面积,加大饲草料保障力度,提升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一体化,推动商贸流通体系向偏远乡村延伸,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瞄准城乡居民数量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品质的新需求,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强制性的农畜产品产地合格证和可追溯证明制度,依托高原悠久农耕牧业文化传承讲好品牌故事、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农牧业的品质和品牌溢价。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引导区内外消费者逐步形成“高原农畜产品质优价高”的共识和消费,促进农牧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牧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

3、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郡县治,天下安。”推进乡村振兴,县域是关键。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突出县域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培育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有效益的县域支柱产业,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牧业新型业态,支持农牧产品和农牧区流通体系、家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提升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围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提档扩容,重点提高到自然村和农户家庭的通达率,因地制宜推进农牧區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全面修缮保护,在物质和文化层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大学毕业生、技术人才以及医务、教育专业人员到县域择业就业、创新创业,增强人才、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服务能力。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达标工程,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清单,通过配置达标、人员交流、待遇倾斜等途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顺应乡村治理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发挥自治、法治、德治各自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4、深化农牧区改革和赋能

坚持“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严守耕地和草场红线。落实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要求,引导农牧区耕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托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做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场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依托乡村低密度、低成本优势有选择地承接城镇无污染生产环节的转移,通过设施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等改造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挖掘和释放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乡村的多元价值,瞄准城乡居民对田园生态、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等乡村旅游的新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促进乡村本地就业。

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的具体实践,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全局。深入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方面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人、地、财”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和人才入乡留乡的激励机制

组织和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一是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衔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前线总指挥”,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结合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实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等部门的工作力量,有效解决缺兵少将、“小马拉大车”“九龙治水”等突出问题,形成组织有力、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乡村振兴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农办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实施总结评估,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二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农牧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建设政治、本领和作风都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科技特派员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特别强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选派,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组织力。三是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培养和留住本土优秀人才,引进外来适用人才。完善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农牧区基层工作成绩作为科技工作者、教师、医生职称评定的特殊加分项,保证到基层工作的专业人才获得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在乡村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挖掘本地人才,从各个领域遴选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农牧业生产技能的普及性培训建立职业农牧民认证体系,发挥传统工匠等乡土人才的作用,促进传统技艺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乡土人才支撑。

2、建立土地资源与城乡间要素流动相适应的配置机制

土地是乡村稳固和发展的基础,以空间功能布局优化和土地整合效率提升为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资源保障。一是因地制宜全面编制村庄规划。结合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人口适度规模集中,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采取先创建后认定的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梳理推广示范村居、示范乡镇成功经验。二是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按照“促进利用、防止撂荒”的原则,引导农牧区耕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离农成员将剩余承包期内的土地经营权一次性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途径,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三是完善乡村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县域为单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在保障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总量不减、质量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区区位区块,以农田集中连片整理支持农业现代化生产,以建设用地集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土地整治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农牧区清理盘活废弃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

3、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一是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强化公共预算投入的约束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援藏资金主要用于农牧区。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继续发挥财政投入对金融资本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开展保单质押贷款及大型农机具、大棚设施、养殖圈舍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发更多特色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高首贷获贷率、增加信用贷占比。三是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作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和落实农业再保险制度,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衔接,确保及时足额理赔。因地制宜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青稞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用于奖励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不可抗力风险。

4、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是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通过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把乡村建成反分裂斗争桥头堡和民族团结工作队。管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农牧区深入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讲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在乡村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学政策、学法律”活动,村“两委”班子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普法教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内地引进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企业到农牧区兴业创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是保持农牧区持续和谐稳定。正确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把提振农牧民精神风貌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通过先进人物和文体活动引领乡村新风尚,不断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全面启动“八五普法”进乡村,培养“法律明白人”,不断提升农牧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加强农牧区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农牧民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减少宗教消费、过好今生幸福生活,移风易俗、改变陋习,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方式。借鉴“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农牧民诉求表达渠道,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双联户社会化服务。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惠农政策资金和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為,维护农牧区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加强乡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及时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做好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健.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特征及对策[J].西藏发展论坛,2021(03).

[2]徐伍达,妮妮美朵,杨帆.西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拉萨市当雄县为例[J].新西部,2021(Z1).

[3]徐伍达.摆脱贫困全面小康——西藏脱贫攻坚论文精选[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21:344-350.

[4]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中国西藏新农村建设绿皮书: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1)[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21.

[5]杜杰.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推进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22-01-13(02).

[6]晓勇.广袤高原绘就宜居宜业新篇章——我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N].西藏日报,2022-01-15(06).

作者简介

徐伍达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发展、西藏经济研究

邓亚净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西藏乡村经济与社会民生发展研究

妮妮美朵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西藏乡村文化研究

作者:徐伍达 邓亚净 妮妮美朵

第3篇: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摘 要: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同时也提到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而乡村旅游正是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日照市作为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茶旅游,既能给游客带来富有文化内涵的独特旅游体验,又能促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旅游  茶旅游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中央政策指导下,不少地区都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日照绿茶经过半个世纪的成长、发展及规模扩大,被誉为“江北第一茶”,绿茶品牌得到了很大提升,称为中国商品的金色商标。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而茶旅游的发展必将能够助推乡村振兴的步伐,争创别具特色的齐鲁样板。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

发展乡村旅游把城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引入农村,吃住行游购娱都发生在农村,加速了乡村振兴的脚步。第一,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极大程度的挖掘了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在进行产品深加工的同时,无形中拉长了产业链。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生态保护的意识,为营造优美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第三,乡村旅游打造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互促进。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第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文明素质的重要性,大家自觉主动地提升了文明素养,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的对接。第五,旅游业产业带动力强,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民众。让广大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日渐成为富农强农的好帮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好路子。

1.2 日照茶旅游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

日照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种南方茶樹并获得成功,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日照市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使得日照茶园及茶叶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利用茶旅融合的形式,能给快节奏的城市人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力。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日照市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地理资源丰富,除了“蓝天,碧海,金沙滩”海滨旅游景区外,还拥有竹文化、黑陶文化、东夷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目前日照的旅游形式单一,茶旅游还没有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仍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使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山、海、竹、茶等相融合,使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

1.3 发展乡村旅游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诗化的语言为社会提出一个浪漫的旅游目标:“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母亲手中的针线、村头的古井、屋后的老槐树、门前的小河、傍晚村子上空的炊烟等。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人的夙愿,回归乡村正是消解乡愁的一杯醇酒,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体现。

2 日照市茶旅游现状及问题

2.1 日照茶旅游优势明显,初具规模

日照绿茶是日照的一张靓丽名片,茶旅游是构成日照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日照绿茶资源十分丰富,地位独特,茶文化又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旅游业又是日照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的提出,更是为全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日照绿茶因其叶片厚,味道浓,香气大,耐冲泡的特点享誉国内外,被誉为“江北第一茶”。自从1966年“南茶北引”在日照市成功后,经过不断地摸索发展,日照绿茶品牌得到了很大提升,被称为中国商品的金色商标。日照茶旅游以优质的海岸富硒茶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浪潮中,得以迅猛发展,并且也认识到必须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轨道,成为日照旅游不可缺少的农业旅游景点。

2.2 政府调控和引导力度不足,产业链条发展不健全

政府未能充分促进产业融合,对茶叶深加工项目的招引力度不够。目前,日照市茶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观光层面,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创意开发和日照特色,景点小而分散,旅游产业链短,资源未较好整合,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线路。旅游层次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属典型的“路过型”,尚未形成“目的地型”旅游。在大力以“绿茶+旅游”作文章的同时,还要下功夫拉长茶叶产业链条。

2.3 茶叶发展方式滞后,品牌意识差

2.3.1 规模效应能力弱,茶园集约化程度较低

全市80%以上的茶园种植多数以散户为主,大规模的茶叶区域片数量还不够。企业的规模带动能力还较弱,目前茶叶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知名茶企不多。

2.3.2 发展方式较传统,销售渠道单一

在茶园种植上多数都是采取茶籽直播的方法,建园标准相对低;在管理上大部分是由茶农自种自管,缺乏统一指导;在茶叶采摘上,基本上手工采摘,成本高。目前,全市绝大部分茶叶销售都是通过线下交易来完成,线上交易量较少,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2.3.3 品牌效应不明显

当前,全市茶叶品牌多、乱、杂,缺少过硬统一的知名品牌。日照绿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市场缺乏管控,许多品牌茶都被假冒,给日照绿茶这个金字招牌带来负面影响。

2.4 茶文化无内涵,缺灵魂

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目前,茶业仅仅是处于朴素的、初级的发展阶段,缺少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茶品缺少茶文化元素,竞争力不够强;茶叶产业链短,只是局限于单一的、低层次的种植、加工、销售,茶业与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脱节,特别是茶业还没有占领旅游市场,更没有占领各大中等城市市场,不能“多条腿走路”。日照茶叶已形成了“春绿、夏红、秋乌龙”的茶品生产格局,圣谷山的黑茶也试制成功,市场好评度高、经济效益良好。人们的各种品茶方法、茶艺、茶俗以及茶表演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可以与大自然结合,让游客看得更舒服和高兴。

2.5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茶旅游线路单一

在茶产业“连三”能力上产业链条不够长,只是局限于单一的、低层次的种植、加工、销售,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脱节。另外,茶旅游与日照传统优势旅游产品联合不足。日照绿茶、日照黑陶及日照竹林氧吧在各自领域内全国闻名,然而三者未能强强联合,形成利益统一体。同时日照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与茶旅游的结合远未达到利益共赢的程度。多种旅游产品的结合、发展,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日照茶旅游开发策略

3.1 抓基础、强亮点,挖掘茶文化旅游的新内涵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在茶叶这一领域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有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总和。虽然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茶文化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研究者们都强调茶文化当中的内涵极其丰富。茶书、茶画、茶歌舞、饮茶技艺、茶艺表演等物质文化,以及饮茶艺术、文学艺术、学术文献、茶具艺术等精神文化,都可以进行充分开发挖掘。

3.2 抓招引、强推介,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由于日照市旅游业发展较快、基础弱、起步晚,导致整体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旅游形象,必须强化“三招三引”,积极举办特色旅游项目,参加企业推介会,加强营销推介力度。

日照市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享有“北方第一茶”的美誉,与日本静冈、韩国宝城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自从1966年,“南茶北引”项目在日照市巨峰镇成功后,茶产业逐步成为日照市的主导产业。全市已有几十种茶叶获得各级优质茶称号,有十几种茶获省部级乃至国际金奖。目前日照地区在碧波、御园春等几家大的实力雄厚的茶叶生茶企业引领下,日照创建大品牌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日照的茶旅游在茶企业的品牌效益带动下,必将迎来春天。

3.3 抓基础,强服务,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承载力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大、涉及面广的产业,旅游发展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完善配套、优化服务,致力于推动旅游业由单个项目独立发展到全域旅游整体提升。首先,要加强旅游硬环境建设。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动通往主要旅游区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开通串联区内各景区、各旅游民宿与高铁站、汽车站、日照机场的公交线路、专车线路,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同时,加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推进以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旅游环境整治为主的旅游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功能。其次,是优化旅游软环境建设。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培育大批旅游解说员。

3.4 抓项目、强支撑,打造乡村旅游的引爆点

在推进旅游产业中,没有项目的支撑,旅游产业難以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要狠抓项目招引和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茶旅游的成功经验,重点发展以下项目:

(1)茶园生态保健游。以海岸富硒茶为抓手,以生态茶园为依托,主打康养品牌。根据不同层面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建设各种类型的生态茶园,设计建造多功能生态茶园。

(2)茶厂参观考察游。茶产业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包装、茶艺等一系列过程中都蕴含着中国历史中上千年的文化内涵。另外,茶企业的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内涵。这都能称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给游客留下独特的美好印象。提高日照茶厂的旅游吸引力,对塑造绿茶文化旅游品牌大有裨益。

(3)茶馆休闲游。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需求,开发茶馆休闲游,增强茶旅游的文化氛围。让游客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4)茶商品购物游。在旅游当中,购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在旅游购物上做出特色,就要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商品,让游客在购买了茶旅游纪念品后,不仅能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也能使旅客对日照茶旅游产生无限的回味。

3.5 抓结合、强吸引,形成强强联手联动效应

日照市有山有海,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民俗民情等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茶旅游也进行了近十年,但旅游商品缺乏创意研发和当地特色,景点小而分散,旅游产业链短,更未能与优势资源强强联合。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构缺乏深度开发、创意开发,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观光层面,缺少综合性的、复合型的旅游产品。通过深入挖掘潜力,强化与其他旅游项目的结合,形成组合型旅游产品,必将更加吸引游客。茶旅游与竹文化、黑陶文化等多种文化旅游相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持续打造“山、海、茶、城”的旅游品牌,推出海味旅游线、茶味旅游线、田园风光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把看大海、采绿茶、吃海鲜融为一体,发展成为到日照旅游的“常规动作”。

4 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前,乡村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作用能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形成有效的对接,日照市因地制宜借势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是切合实际的。日照市茶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规划合理,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突出优势,利用山海竹陶和茶等几大优势资源,设计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茶旅游项目,进而提出符合当地乡村振兴的茶旅游发展战略模式就一定会凸显其独特的优势,并能把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日照市茶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日照智慧。

参考文献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刘芬.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2018(14)

张学军.日照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梁启玲

第4篇: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市委开展“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的要求,今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聚焦产业兴旺这一重点,我分别到**市的**镇**村、**乡**村、**桥镇**小镇、**镇大店口村,淳安县的枫树岭镇下姜村、枫树岭镇源塘村、枫树岭镇薛家源村、大墅镇大墅村、大墅镇桃源林家村、安阳乡五堡村,西湖区的双浦镇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我们走进农家小院、走到田间地头,召开有关村“两委”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技服务人员、农业企业负责人、扶贫干部等不同群体的座谈会,走访退休村干部、困难群众、致富带头人、妇女代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农户 30 余户,倾听农村群众的呼声诉求,仔细了解农村发展的点点滴滴。通过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农村这些年来的大变化大变样:农村变美了,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年的 2.2∶1 缩小到**年的 1.85∶1,城乡统筹发展效果显著。

在调研中也发现,**“三农”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三农”工作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短板。特别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层次低、

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还处在碎片化、粗放型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对调研中发现的好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几个方面的理性思考。

一、要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本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和底气。调研组所到的**、淳安等乡村,大多都是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生态本底好,乡村韵味足,绿色经济、美丽经济发展迅速。像淳安县的枫树岭镇,抓住近年来省市部署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契机,以辖区内的下姜村国家 AAA 级风景区为龙头,充分利用淳安第二大水库枫树岭水库、淳安第一高峰磨心尖、“遂阳第一景”白马乳洞、凤凰庙古村落群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了风林港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走出了一条具有枫树岭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调研发现,不少乡村虽已开始往这个方向尝试,但大多还是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办法不多,普遍存在低水平模仿、单一模式重复发展等问题,有的甚至为了发展经济而把生态破坏了。对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在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做好把生态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产业优势的文章。要坚持美丽

发展,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田园体验、建设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结合起来,让劳作变体验、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要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农村竞争力。

二、要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基础 推进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西湖区双浦镇调研时发现,这几年双浦通过开展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逐步实现了农田集中连片、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目前已流转土地 21205 亩,共涉及 20 个村、6160 户农户、2200 户经营户,土地租金从每年 1000 元/亩上涨到 2000 元/亩。建设了占地 4200 亩、投资 5.4 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 100 万-200 万元,当地农民就近在产业园工作年收入达到 5 万-12 万元。在淳安县的大墅镇,他们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彩色农业、观光农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成效很好。目前大墅镇已流转耕地 12824 亩,成立了 73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千亩粉色桃花等“五个一千”彩色农业基地,有效带动了全镇乡村旅游发展。

而相比于点上的成功例子,**市面上的农村耕地利用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土地流转规模小,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仅

5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乡村产业发展。对此,可大力推广西湖区双浦等地的经验,全面推进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加快提高农田集中连片流转规模,并将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走具有**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路子。

同时,要通过农房建设审批必须带农房设计方案等形式,抓好农房建设管理,加强对村庄风貌、建筑形态的引导和管控。要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的有效载体。

三、要把培育新兴业态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切入口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现代民宿、乡村旅游、养生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顺应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符合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律,是乡村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现在**各地都把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都在想方设法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淳安县下姜村,我在与余红梅等民宿经营户交流中得知,下姜村的民宿已经从 4 家扩展到了 23 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 16 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因此比 2001 年增长了

十倍多。在**市**镇了解到,大店口村瑞德农业基地近三年线上销售额都占了总销售额的 2/3,最为突出的是水果玉米,仅去年在微信平台上的销售就超过了 100 万元。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从点上调研和全市面上情况看,各地农村在这方面的情况又都差不多,基本就是采摘、民宿、电商、旅游“几板斧”,而且规模普遍偏小,档次普遍不高,特别是跟风模仿现象比较突出,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严重。这样的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对乡村振兴都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对此,我们认识到,各地农村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时候,要立足各自实际,把“长板”拉长,而不是一味去补齐一般性、大众化的短板,通过最大化发挥优势形成别具一格、辨识度高的特色,提升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大“互联网+”助力乡村产业的力度,深度嵌入并作用于产业链的各环节,让农村各种新业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的跨界融合发展,通过农林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性的“第六产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新兴服务业联动发展。

四、要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助力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农村外部力量的注入,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就需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

我在枫树岭镇汪村调研时发现,早在**年,汪村就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引进了日本丸新柴本制茶有限会社,投资 1.28 亿日元成立了丸新柴本制茶(**)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茶叶基地 694亩,其中种植高标准有机茶 350 余亩,并通过了 QS 认证以及欧盟、美国、日本等有机认证,注册“千贺源”商标,大大提升了茶业附加值,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

在**市的**镇大店口村,**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她从永康转战**办农业企业后,先后投入了 2000 多万元,建有单体大棚 12000 平方米、连体大棚 2000 多平方米,种植火龙果、西兰花等果蔬产品达近百种,其中黄瓜、番茄均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引进种植的火龙果不仅取得了有机认证,还带动育苗工作的极大发展,很好地发挥了地方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但我们也发现,在招引项目过程中,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相对较少,部分项目未能发挥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当地农村农民的反哺作用。对此,一方面要完善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为项目下乡、资本下乡创造有利条件,以市场化方式招引更多真正有实力、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向农村发展,用“快变量”带动“慢变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后续监管,既确保社会资本下乡

符合产业准入标准、项目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要求,又进一步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让农民更多地从工商资本下乡中受益、实现“双赢”。

五、要把夯实人力资本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子,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盛。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既需要依靠本土人才发挥作用,也需要外部人才注入活力。在淳安下姜村调研时了解到,一家叫“玖玖”的精品民宿,是一位曾经在北京做电商的村民回乡创办的,整个民宿很有特色,让客户在**的农村也能体验美式乡村的味道。再经过了解,下姜村之所以这几年民宿经济发展特别快,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人才。目前,下姜村已经吸引返乡村民和外来创业人员超 40 人,这些人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经营策略和生产方式,也在无形中带动当地村民向“懂技术、懂创新、懂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型,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但就算下姜村这样招引人才比较成功的村,也依然面临着做大电商产业缺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缺人才、提升民宿品质缺人才等问题。而从全市面上讲,虽然去年**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科技人才都极为缺乏,既存在本土年轻人、能人留不住的问题,也面临外面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目前,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55 岁以上的占 55%,高中或中专以上仅占 15%。

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此,要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人才交流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市区双创资源向农村流动,吸引工商企业主、科研人员、创投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下乡创业创新,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上山下乡”中遇到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要重视和关注农村里的年轻人,创造条件让这部分人留下来、干起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原则,推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素质提升等计划和工程,打造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第5篇: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县坚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提高农业“接二连三”水平,农业“新六产”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县农业新六产发展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依托大蒜主体产业,不断提升大蒜精深加工水平,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外贸出口和科技研发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最初的农产品粗加工制品向生产大蒜素、蒜氨酸、黑蒜、纤蒜等多种大蒜深加工产品转变,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拥有大蒜等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17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1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70%,恒温库贮藏能力达到200万吨,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0家。

(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建成并运营3处信息产业园,引进乐村淘、买卖惠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了阿里巴巴淘宝村和京东****特色馆,拥有电商企业、网络商店3000余家。**年,全年大蒜互联网线上零售额达12亿元,出口近5亿美元;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膨胀发展。目前,羊山农旅、王丕滨河休闲、马庙田园、鱼山湿地生态4大现代农业综合体,正规划建设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和新典范初步显现。

(三)产业融合园区化水平不断提升。**年**县被农业部、财政部认定为我省唯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运用全产业链发展思维,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系统举措,在园区集大蒜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此外,我县鱼山街道,张翟村、崔口村、暗楼村被列入全国千乡万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村。

(四)产城融合建设不断深入。作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莱河新区已于6月启动开工建设,新区突出发展高端三产服务业,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西造东服”的城市格局,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园区、网络电商园区。依托大蒜新品种繁育和精深加工,新区将做足“蒜都康养文章”,构建健康产业与观光休闲、养生旅游等相结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据城市周边基本农田划定,新区将发展观光农业和林业、体验式农业、创意农业等高端农业项目和中华民俗村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城市与田园有机融合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

二、发展新六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大蒜产业,大力发展大蒜等精深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工业园区,中纺集团、雨润集团、北京稻香村、新加坡翱兰集团等30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直接“对话”,大蒜深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县也被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大蒜的市场竞争力。

(一)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化。全力实施科技攻关,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努力占领大蒜科研的最高沿。以山东成功集团为例,他们与中国全营养膳食研发中心的专家,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在全世界率先研发成功了大蒜功能原料——纤蒜素,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合作,生产出营养早餐、酵素和果蔬汁等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数倍。成功集团的销售模式也格外有新意。他们与日本东京八板技术株式会社合作,研制生产智能化自动售货机,支持纸币、支付宝、银联卡等7种支付方式,在全国200个地级市建立营销网络,主攻写字楼和高档小区,计划布点5万台。“互联网+”时代,**的农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也催生了新业态。成功集团在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都建立了旗舰店,去年他们的黑蒜网上年销量达到300多吨,销售额6000多万元。

(三)坚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效应”和“商标富农”手段,鼓励和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创建品牌、提升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等,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大蒜国际影响力,巩固**大蒜国际话语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原产地证明标记,产品与欧盟开展了地理标志互认。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大蒜获得金奖,“**大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年“**大蒜”的品牌价值认定为202.58亿元

(四)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能力。截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362个,带动农户3万余户。合作社流转土地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80%,50余家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大蒜等农产品销路不愁。**县发挥既有合作社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资金量化折股、资产长期收益等方式,强化合同、协议制度约束,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保障其稳定收益。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的难题:我县作为国家大蒜主产区,大蒜较其他农产品享受的国家补助政策来说较少;

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传统的种植模式仍难以突破;

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

大多数农村合作社运作不规范,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实用人才相对匮乏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构建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主线,加快推动形成以农业产业化园区为“龙身”,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龙尾”,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龙骨”,主体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龙髓”的龙型经济产业链,推动生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产业化带动机制,形成以二产带强一产、三产带活一产,主体融合、三产联动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依托**智慧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效应大的农业电商企业。挖掘**悠久历史文化,结合**大蒜、辣椒、食用菌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发展农业创意文化产业、鲁西南民俗文化、田园综合文化体,实现现代农业与文化休闲、人文传统、城市建设的交互融合。

(三)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批产业园农业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促进村官制度、特聘专家、科技院校与农业产业基地紧密结合,建立优秀农技人才和有创业愿望、专业特长的涉农人才储备库,推进人才储备与项目储备的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产业化发展的人才瓶颈。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年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培育一批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四)持续深化改革加强保障。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劳动力有效转移等方面的政策创设,强化政策保障。出台科技人员、返乡务工人员农业创业的试点政策。完善跨部门并联行政工作机制,创新“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提高财政、土地、工商等综合行政部门在落实产业园创建财政政策、规范土地调整、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效率。

(篇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市委开展“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的要求,今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聚焦产业兴旺这一重点,我分别到**市的**镇**村、**乡**村、**桥镇**小镇、**镇大店口村,淳安县的枫树岭镇下姜村、枫树岭镇源塘村、枫树岭镇薛家源村、大墅镇大墅村、大墅镇桃源林家村、安阳乡五堡村,西湖区的双浦镇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我们走进农家小院、走到田间地头,召开有关村“两委”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技服务人员、农业企业负责人、扶贫干部等不同群体的座谈会,走访退休村干部、困难群众、致富带头人、妇女代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农户30余户,倾听农村群众的呼声诉求,仔细了解农村发展的点点滴滴。通过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农村这些年来的大变化大变样:农村变美了,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年的2.2∶1缩小到**年的1.85∶1,城乡统筹发展效果显著。

在调研中也发现,**“三农”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三农”工作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短板。特别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还处在碎片化、粗放型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对调研中发现的好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几个方面的理性思考。

一、要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本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和底气。调研组所到的**、淳安等乡村,大多都是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生态本底好,乡村韵味足,绿色经济、美丽经济发展迅速。像淳安县的枫树岭镇,抓住近年来省市部署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契机,以辖区内的下姜村国家aaa级风景区为龙头,充分利用淳安第二大水库枫树岭水库、淳安第一高峰磨心尖、“遂阳第一景”白马乳洞、凤凰庙古村落群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了风林港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走出了一条具有枫树岭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调研发现,不少乡村虽已开始往这个方向尝试,但大多还是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办法不多,普遍存在低水平模仿、单一模式重复发展等问题,有的甚至为了发展经济而把生态破坏了。对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在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做好把生态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产业优势的文章。要坚持美丽发展,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田园体验、建设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结合起来,让劳作变体验、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要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农村竞争力。

二、要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基础

推进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西湖区双浦镇调研时发现,这几年双浦通过开展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逐步实现了农田集中连片、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目前已流转土地21205亩,共涉及20个村、6160户农户、2200户经营户,土地租金从每年1000元/亩上涨到2000元/亩。建设了占地4200亩、投资5.4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200万元,当地农民就近在产业园工作年收入达到5万-12万元。在淳安县的大墅镇,他们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彩色农业、观光农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成效很好。目前大墅镇已流转耕地12824亩,成立了73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千亩粉色桃花等“五个一千”彩色农业基地,有效带动了全镇乡村旅游发展。

而相比于点上的成功例子,**市面上的农村耕地利用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土地流转规模小,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仅5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乡村产业发展。对此,可大力推广西湖区双浦等地的经验,全面推进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加快提高农田集中连片流转规模,并将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走具有**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路子。

同时,要通过农房建设审批必须带农房设计方案等形式,抓好农房建设管理,加强对村庄风貌、建筑形态的引导和管控。要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的有效载体。

三、要把培育新兴业态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切入口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现代民宿、乡村旅游、养生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顺应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符合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律,是乡村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现在**各地都把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都在想方设法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淳安县下姜村,我在与余红梅等民宿经营户交流中得知,下姜村的民宿已经从4家扩展到了23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6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因此比2001年增长了十倍多。在**市**镇了解到,大店口村瑞德农业基地近三年线上销售额都占了总销售额的2/3,最为突出的是水果玉米,仅去年在微信平台上的销售就超过了100万元。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从点上调研和全市面上情况看,各地农村在这方面的情况又都差不多,基本就是采摘、民宿、电商、旅游“几板斧”,而且规模普遍偏小,档次普遍不高,特别是跟风模仿现象比较突出,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严重。这样的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对乡村振兴都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对此,我们认识到,各地农村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时候,要立足各自实际,把“长板”拉长,而不是一味去补齐一般性、大众化的短板,通过最大化发挥优势形成别具一格、辨识度高的特色,提升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大“互联网+”助力乡村产业的力度,深度嵌入并作用于产业链的各环节,让农村各种新业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的跨界融合发展,通过农林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性的“第六产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新兴服务业联动发展。

四、要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助力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农村外部力量的注入,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就需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

我在枫树岭镇汪村调研时发现,早在**年,汪村就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引进了日本丸新柴本制茶有限会社,投资1.28亿日元成立了丸新柴本制茶(**)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茶叶基地694亩,其中种植高标准有机茶350余亩,并通过了qs认证以及欧盟、美国、日本等有机认证,注册“千贺源”商标,大大提升了茶业附加值,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

在**市的**镇大店口村,**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她从永康转战**办农业企业后,先后投入了2000多万元,建有单体大棚12000平方米、连体大棚2000多平方米,种植火龙果、西兰花等果蔬产品达近百种,其中黄瓜、番茄均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引进种植的火龙果不仅取得了有机认证,还带动育苗工作的极大发展,很好地发挥了地方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但我们也发现,在招引项目过程中,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相对较少,部分项目未能发挥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当地农村农民的反哺作用。对此,一方面要完善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为项目下乡、资本下乡创造有利条件,以市场化方式招引更多真正有实力、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向农村发展,用“快变量”带动“慢变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后续监管,既确保社会资本下乡符合产业准入标准、项目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要求,又进一步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让农民更多地从工商资本下乡中受益、实现“双赢”。

五、要把夯实人力资本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子,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盛。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既需要依靠本土人才发挥作用,也需要外部人才注入活力。在淳安下姜村调研时了解到,一家叫“玖玖”的精品民宿,是一位曾经在北京做电商的村民回乡创办的,整个民宿很有特色,让客户在**的农村也能体验美式乡村的味道。再经过了解,下姜村之所以这几年民宿经济发展特别快,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人才。目前,下姜村已经吸引返乡村民和外来创业人员超40人,这些人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经营策略和生产方式,也在无形中带动当地村民向“懂技术、懂创新、懂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型,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但就算下姜村这样招引人才比较成功的村,也依然面临着做大电商产业缺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缺人才、提升民宿品质缺人才等问题。而从全市面上讲,虽然去年**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科技人才都极为缺乏,既存在本土年轻人、能人留不住的问题,也面临外面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目前,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55岁以上的占55%,高中或中专以上仅占15%。

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此,要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人才交流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市区双创资源向农村流动,吸引工商企业主、科研人员、创投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下乡创业创新,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上山下乡”中遇到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要重视和关注农村里的年轻人,创造条件让这部分人留下来、干起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原则,推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素质提升等计划和工程,打造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篇三)

**镇位于**市**西部,蒙语意为“长牛蒡草的坨子”。总人口3.2万人,总土地面积84.98万亩,其中林地32.66万亩、耕地23.15万亩、草牧场13.27万亩,是典型的农牧林结合区。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市实施“四个千万亩”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推进“31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战略工程的机遇,以打造“内蒙古锦绣海棠第一镇”为引领,大力发展以锦绣海棠为主的果树经济林和以沙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年以来,在沙化退化的土地上,种出7.5万亩的锦绣海棠和沙棘林,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8%,首次实现了“林进沙退”,农牧民来自经济林的收入逐步增长,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土地增绿与农牧民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绿色发展成效

(一)产业生态化,奠定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蕴”。**镇林地、耕地、草牧场面积比为2.46:1.74:1,以林为主特点突出。而**年全镇实有林地仅21万亩,只占林地总面积的64.3%。由于没有做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始终没能走出广种薄收、边造林边沙化的怪圈,土地沙化退化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年全镇规划**-2020年造林11万亩,主要以无立木林地弃耕退耕恢复为主,其中锦绣海棠5万亩、沙棘6万亩。两年来,累计造林7.5万亩,其中锦绣海棠3.5万亩、沙棘4万亩。目前,全镇实有林地达到28.5万亩,森林覆盖率比**年提高9.4个百分点。沙退林进的同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日益增强。

(二)生态产业化,打造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在体现生态效益的同时,11万亩生态经济林的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

锦绣海棠:种植6年后进入盛果期,挂果期至少20年。**年,全镇36户果农的800亩锦绣海棠进入盛果期,共销售180万斤,每斤4.5元,总收入810万元,亩均1万余元、户均22.5万元。2020年全镇锦绣海棠面积将达到5万亩,2026年全部进入盛果期。以平均亩产3000斤、每斤4.5元计算,5万亩锦绣海棠年收入6.75亿元、20年总收入至少135亿元,减去6年管护期、20年盛果期亩总成本16亿元,至少实现纯利润119亿元。种植后第7年即收回全部成本并产生利润。

沙棘:种植4年后进入盛果期,挂果期至少20年。到2020年全镇沙棘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2024年全部进入盛果期。以平均亩产1200斤、每斤3元计算,6万亩、20年总收入将超过43亿元,减去4年管护期、20年盛果期总成本6亿元,可实现纯利润37亿元。种植后第5年将收回全部成本并产生利润。

这就相当于,**镇从**年至2020年建成的5万亩锦绣海棠和6万亩沙棘,将从2023年开始到2046年产生超过156亿元的总利润,年均利润6亿元,建起一座定存活取的“绿色银行”。从产业链角度看,带动加工销售、物流仓储、乡村旅游等多领域发展,经济效益将倍增。

(三)打造“**精神”,培育乡村振兴的“绿色文明”。在三年生态建设中,镇村两级干部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以“绿色发展、担当奉献、科学法治”为内涵的**精神,带领全镇群众培育起“绿色文明”。坚定的绿色发展信念:克服各种困难用4-6年时间精心培育经济林产业,没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是难以做到的。敢于担当奉献的精神:海棠好吃树难栽。锦绣海棠2年育苗、6年管护,效益在将来。**镇党政班子克服巨大阻力和压力,打破部分干部和村民的短期利益,让11万亩林地回归本源、绽放绿彩,需要“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和担当。依法科学推进的理念:加强《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依法开展林地恢复工作。将尊重科学、重视科技的理念贯彻到产业发展全过程。

(四)建立生态扶贫长效机制,实现“绿色减贫”。**年引导40户贫困户在自家庭院培育沙棘苗30万株,年收入15万元,户均增收3750元。安排38名贫困农牧民任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收入1万元。在春季造林和秋季摘果季节,种植大户、育苗基地为500余名贫困户及本地劳动力提供短期务工,可实现务工收入360余万元。支持66户贫困户于**-2020年新建经济林2112亩,建成后每年可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精准谋划“造什么林”。**镇党政班子紧紧抓住土地沙化退化这个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林地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综合考察资源、市场、基础、品种等因素,以生态、经济性兼备为标准,把发展以锦绣海棠为主的果树经济林和以沙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作为立镇产业。锦绣海棠是**市林科院选育的耐旱耐寒小苹果新品种,香、甜、脆兼具,市场需求潜力大。**镇位于北纬44度,是锦绣海棠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沙棘药食同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航天等领域。该镇选择种植的大果沙棘品种,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结实产量高,冬季挂果,采果方便。

(二)依法解决“用什么地”。**年底全镇开展森林资源及林地清查,依法核查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用“排除法”“倒推法”将实际承包耕地合同之外的所有土地确认为林地,并落实林地管护义务,依法补植。对无法提供林地承包合同的一律按集体林地收回。对非法开垦林地种植作物的,责令改种经济林;

拒不改正的,移交司法机关。全镇共清查出无立木林地7.6万亩、在册外耕地0.9万亩、宜林地2.5万亩,解决了发展经济林的用地问题。

(三)内筹外引解决“钱从哪来”。采取发动群众自筹和公司化造林相结合、先造林后补贴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造林公司,采取林农出地、公司出资或者由林农将自有林地流转给公司。**年公司化造林解决了450万元的资金缺口。无论林户出资造林还是公司化造林,待林业部门验收成活率合格后,再发放造林补贴。

(四)典型引领解决“林谁来造”。锦绣海棠和沙棘管护培育期长、投入多、回报慢,部分林农为了眼前利益,种植“来钱快”的杨树(锦绣海棠、沙棘的亩苗木成本分别是杨树的25倍、6倍);

有的在种杨树的林地上自种或外包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杨树“春种、夏绿、秋黄、冬死”。**年在客商收购锦绣海棠果期间,该镇大规模组织农民实地观摩,现场算账。看到种海棠6年投入1年回本、20年持续增收的高回报,其他林民深受震撼。**年更多林农选择种植锦绣海棠、沙棘,从“要我种”变为“我要种”。全镇林农从**年种植锦绣海棠220户,**年种植锦绣海棠300户、沙棘60户,发展到**年种植锦绣海棠650户、沙棘900户。

(五)责任到位解决“林怎么活”。该镇从**年种植锦绣海棠以来,几乎是“年年种、年年死”,坚持到**年的林农仅有8户,面积不足5000亩,而实际造林面积1.2万亩,成活率不足50%。该镇党政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经济林产业,必须要有过硬措施,首先突破苗木成活率低这个突出瓶颈。

实行“规划到村、地块到户、责任到人”,强化高成活率的责任保障。细致摸清每个村的林地资源,规划到村;

确认林地,使地块到户;

从乡镇班子、各站所办、村“两委”到林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年,镇党政领导分片推进造林,每2天巡查一遍,“树活人在,树死人去”(锦绣海棠成活率达标,村支书留任,否则免职)。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全镇完成补植造林8000亩、新造林10000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形成集中连片的精品核心区。实行种苗本土化,强化高成活率、苗木纯正的源头措施。近几年,全镇建起5个锦绣海棠苗圃,**年育苗300万株,2020年可出圃移栽4.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锦绣海棠育苗基地。实行科学精细管护,建立高成活率的整套技术服务方案。抓好关键时间节点管护;

聘请**市林科院、抚顺沙棘研究院等地专家长期开展技术培训;

镇林科站工作人员常年实地指导。

(六)谋划产业链解决“路怎么走”。该镇紧紧盯住打造产、加、贮、销以及文旅等全产业链的目标,努力谋划推动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严把质量关,采用疏花、疏果、开角、拉枝等技术,把锦绣海棠单株产量严格控制在50斤左右,确保果实均匀、营养充分;

严格控制采摘时间,锦绣海棠果实八分熟之前不能采摘。加快组织申报“**锦绣海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谋划组建锦绣海棠产业协会,服务规范行业发展。利用25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2个储藏冷库,今年实现果品冷藏,开展错季销售。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通终端市场,培养稳定客户群体。深入挖掘锦绣海棠的观赏价值,发展美丽经济,成功举办了首届“**海棠赏花节”。

三、启示与思考

(一)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把生态保护修复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既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又体现我区农牧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培育更多绿色发展的生态乡镇苏木、嘎查村,是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知行合一。**镇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既要牢固树立更要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绿色产业需要较长的过程,要打破粗放经营方式下的既得利益格局,更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要取得绿色发展成绩,必须要把道理和干事紧紧结合,善作善成。既要有想干事的忠诚和激情,又要有干成事的担当和本领;

既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又要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能力;

既要有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谋产业”的智本领,更要有坚定不移“抓落实”的硬本事。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农牧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以现代产业理念谋划产业兴旺。**镇发展经济林产业走出了“种得好”第一步。而要实现“卖得好”,实现“绿色银行”的经济效益,更要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本领。不仅要提高以绿色技术防控病虫害等自然风险的能力,更要提高防控行业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从抓产品向善于抓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转变;

要从抓产量向善于抓高质量发展转变,始终牢牢抓住“**锦绣海棠”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质量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

要从直接抓产业管理向善于优化营商环境转变,以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第6篇: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坚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提高农业“接二连三”水平,农业“新六产”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县农业新六产发展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依托大蒜主体产业,不断提升大蒜精深加工水平,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外贸出口和科技研发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最初的农产品粗加工制品向生产大蒜素、蒜氨酸、黑蒜、纤蒜等多种大蒜深加工产品转变,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拥有大蒜等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1700 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 110 万吨,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 70%,恒温库贮藏能力达到 200 万吨,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95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10 家。

(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建成并运营 3 处信息产业园,引进乐村淘、买卖惠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了阿里巴巴淘宝村和京东****特色馆,拥有电商企业、网络商店 3000 余家。**年,全年大蒜互联网线上零售额达 12 亿元,出口近 5 亿美元;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膨胀发展。目前,羊山农旅、王丕滨河休闲、马庙田园、鱼山湿地生态 4 大现代农业综合体,

正规划建设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和新典范初步显现。

(三)产业融合园区化水平不断提升。**年**县被农业部、财政部认定为我省唯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运用全产业链发展思维,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系统举措,在园区集大蒜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此外,我县鱼山街道,张翟村、崔口村、暗楼村被列入全国千乡万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村。

(四)产城融合建设不断深入。作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莱河新区已于 6 月启动开工建设,新区突出发展高端三产服务业,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西造东服”的城市格局,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园区、网络电商园区。依托大蒜新品种繁育和精深加工,新区将做足“蒜都康养文章”,构建健康产业与观光休闲、养生旅游等相结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据城市周边基本农田划定,新区将发展观光农业和林业、体验式农业、创意农业等高端农业项目和中华民俗村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城市与田园有机融合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

二、发展新六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大蒜产业,大力发展大蒜等精深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工业园区,中纺集团、雨润集团、北京稻香村、新加坡翱兰集团等 30 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直接

“对话”,大蒜深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100 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县也被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大蒜的市场竞争力。

(一)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化。全力实施科技攻关,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努力占领大蒜科研的最高沿。以山东成功集团为例,他们与中国全营养膳食研发中心的专家,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在全世界率先研发成功了大蒜功能原料——纤蒜素,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合作,生产出营养早餐、酵素和果蔬汁等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数倍。成功集团的销售模式也格外有新意。他们与日本东京八板技术株式会社合作,研制生产智能化自动售货机,支持纸币、支付宝、银联卡等 7 种支付方式,在全国 200 个地级市建立营销网络,主攻写字楼和高档小区,计划布点 5 万台。“互联网+”时代,**的农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也催生了新业态。成功集团在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都建立了旗舰店,去年他们的黑蒜网上年销量达到 300 多吨,销售额 6000 多万元。

(三)坚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效应”和“商标富农”手段,鼓励和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创建品牌、提升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等,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大蒜国际影响力,巩固**

大蒜国际话语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原产地证明标记,产品与欧盟开展了地理标志互认。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大蒜获得金奖,“**大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年“**大蒜”的品牌价值认定为 202.58 亿元 (四)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能力。截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362 个,带动农户3万余户。合作社流转土地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80%,50 余家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大蒜等农产品销路不愁。**县发挥既有合作社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资金量化折股、资产长期收益等方式,强化合同、协议制度约束,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保障其稳定收益。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的难题:我县作为国家大蒜主产区,大蒜较其他农产品享受的国家补助政策来说较少;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传统的种植模式仍难以突破;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大多数农村合作社运作不规范,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实用人才相对匮乏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构建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主线,加快推动形成

以农业产业化园区为“龙身”,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龙尾”,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龙骨”,主体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龙髓”的龙型经济产业链,推动生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产业化带动机制,形成以二产带强一产、三产带活一产,主体融合、三产联动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依托**智慧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效应大的农业电商企业。挖掘**悠久历史文化,结合**大蒜、辣椒、食用菌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发展农业创意文化产业、鲁西南民俗文化、田园综合文化体,实现现代农业与文化休闲、人文传统、城市建设的交互融合。

(三)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批产业园农业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促进村官制度、特聘专家、科技院校与农业产业基地紧密结合,建立优秀农技人才和有创业愿望、专业特长的涉农人才储备库,推进人才储备与项目储备的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产业化发展的人才瓶颈。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年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培育一批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四)持续深化改革加强保障。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劳动力有效转移等方面的政策创设,强化政策保障。出台科技人员、返乡务工人员农业创业的试点政策。完善跨部门并联行政工作机制,创新“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提高财政、土地、工商等综合行政部门在落实产业园创建财政政策、规范土地调整、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效率。

第7篇:关于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

9月下旬,市政协开展“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政协副主席XX的带领下,前往农业局、农办等部门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种植大户,并前往XX、XX等地参观考察,广泛听取各界对发展我市农业产业的意见建议,提出《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农村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必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XX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XX市要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XX市位于XX,现有XX个镇(场、区),XX个村委(社区),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全市陆地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农业总产值XX亿元(增长XX%),农业产值(种植业)XX亿元,农民人均收入XX元(增长XX%),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XX万亩,农业主导产业有水稻、甘薯、果树(荔枝、龙眼)、蔬菜(萝卜)等。其中粮食种植面积XX万亩,总产量XX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XX万亩,总产量XX万吨;蔬菜种植面积XX万亩,总产量XX万吨(其中:萝卜种植面积XX万亩,总产XX万吨)。水果种植XX万亩,总产XX万吨,其中荔枝XX万亩,XX万吨,龙眼XX万亩,XX万吨,菠萝XX万亩。

我市已发展家庭农场XX家,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XX家,省级XX家,汕尾XX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国家级XX家,省级XX家,市级示范社XX家。近二年来:

一是开展了水稻、甘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水稻、甘薯、萝卜、荔枝种植面积大,水稻XX万亩,甘薯XX万亩,萝卜XX万亩,荔枝XX万亩。近二年来,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XX个XX万亩,创建甘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XX个1千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近年来,我市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XX多个,推广新技术XX多项,实现全市良种覆盖率XX%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其中广薯87引进推广种植XX万亩,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广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滴灌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我市农业技术水平,主要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XX%以上。

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20XX年8月XX市与高明、梅县、翁源4个县(市)被农业部列入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经过省第三方机构验收,20XX年9月被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XX年12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10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之一;20XX年博美镇赤坑村萝卜生产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了201X-201X年5个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面积34万亩,获省奖励XX亩用地指标。

1、农业投入少,招商引资无突破,没有大的农业企业落户XX。

2、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改变,受天气影响较大,容易受灾,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些种植大户受台风、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损失惨重。

3、XX龙头企业少,规模偏小,省级4家,市级9家,生产规模弱而小。内湖农批市场的后遗症,对XX发展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大。

4、深加工企业少,没有形成农业产业链条,农产品附加值低,萝卜、稻谷、花生等仅有少量粗加工企业,无深加工企业,荔枝、甘薯等无加工,导致农产品供大于求,销路成问题,价格低,种植大户没有了积极性。

5、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XX农业仍以分散的小户种植为主,没有统筹规划发展,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

6、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灌溉的水渠长年失修,导致很多水田丢荒。

7、农业科技落后,由于土地确权等原因,土地流转困难,无法连片集中开发,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土地的产出效益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村才能兴旺。因此,农业要先行一步,把提高农业经济质量放在首位,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选准选优项目,积极探索“土地入股+规模种植”“分散生产+统一经营”“大户带小户、专业户带散户”等发展模式,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与实力。要成立专业合作社,着力培养电商人才,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统一标准、品牌和销售,让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要狠抓人才回引、科技下乡、金融服务、基层党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起有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产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要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千方百计让村民的心聚在一起,做到心向一处聚,力向一处使,让“要我致富”真正转变为“我要致富”,要在政府、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1、做好基础性改革工作,激发产业振兴活力

土地确权是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前提,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和关健性的工作。我市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承包地承包权、经营权不清晰、不明确。一方面,承包地块空间位置不明,农民担心流转出去的土地到收回时位置不准,有的宁可荒废也不愿流转;企业流转到的土地不集中连片,难于规模化发展,特别是设施农业用地,有的核心区域流转不了,严重阻碍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群众手里没有权益证书,手里的地在银行不能抵押变现,想发展产业缺乏启动资金。正在开展的土地确权工作,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发展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首先要解决“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户获得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基础,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同时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几年前,我市就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管理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集体“三资”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进行清产核资、规范农村集体产权管理。

2、积极探索XX农业产业发展新路

一是科学制定我市农业农村总体发展规划和差别化区域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选准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定位、模式和发展能力、规模的产业振兴规划。避免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走出一条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区域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XX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着力打造四大园区。即:一是以潭西镇、上英镇、河西镇、博美镇、甲西镇、南塘镇、湖东镇、内湖镇为核心打造优质现代粮油产业园区,以水稻、蕃薯、花生为主导产业;

二是以八万、陂洋镇、铜锣湖、西南、大安镇为核心打造优质水果产业园区,以荔枝、龙眼、菠萝、香蕉、沙糖桔、三红柚为主导产业;

三是以XX、XX、XX为中心,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以大蒜、萝卜、淮山、芝麻、西瓜等为主导产业;四是以西南、大安、河西、金厢、碣石、甲东和甲西为核心打造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园区。

四是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强农战略。要积极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业”,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建设一批具有长效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要围绕“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总体要求,打造一批独具一格的特色小镇,发展红色旅游、滨海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

增长点。

3、狠抓科技培训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技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专家+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巩固推进落实“专家联点联系、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推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技术指导的到位率,不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

4、强化质量监管

实现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水肥一体化”等农业项目,引导种植大户转型升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农民发展反季节、有机果蔬和特色种养,指导农业企业、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农产品抽样检测;要坚持绿色导向,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通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让群众消费放心,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切实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完善农业支撑体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促进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大蒜、萝卜、沙糖桔、蕃薯、芝麻、鱿鱼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链条,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专业特色种养带,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让农业真正成为有钱可赚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6、拓宽流通渠道

助力产业发展

致力培育和扶持营销大户,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无疑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电子商务切实解决了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等、农产品销售等多种传统农业生产在对接市场时产生的问题,互联网不仅带来了资金、客户,更会反过来调优农业生产结构,集约化、规模化的订单式农业生产和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收入增加。

7、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助力产业振兴

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农业大项目落户我市,助力XX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以企带农,促进农业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积极与社会资本对接,与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对接,承接产业,努力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落户XX,以招商引资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旅结合为纽带,以精深加工为突破,采取外引内联、扶大壮优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引进绿色大项目,打造产业大集群,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化发展新路。

第8篇:镇关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现以XX市XX区XX镇为例,剖析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农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农业产业的支撑,那将是空中楼阁。农业的发展不仅保障了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也保障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更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XX在XX是农业大镇更是农业发展的重镇,有较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如XX食品公司、XX家居公司、XX食品公司等,部分三产也为农业销售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如富春山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勤旺生态农业公司等。

2.充分认识当前的短板和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质量总体偏低。XX镇缺乏全方位的立体农业项目,高科技农业项目不多,农业加工型企业档次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空间利用率不高、产出偏少。如:XX农场的猕猴桃基地,虽有XX特供企业仓库冠名,也开发了猕猴桃酒、猕猴桃干等系列产品,但始终用原始的方法进行销售和加工,不仅产量低,也无法拓展产业链,套养的畜禽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养殖,仅够附近销售,没有更多的办法拓展市场。二是转型升级速度偏慢。农业产业规模较小、能级较低、重点不够突出,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带动增长的效应不明显,特别是水果支柱产业XX桃产品,XX村种植的桃树生命周期已到晚期,花期、果期均严重影响桃产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更新问题日益突出,加之村民危机意识不强,桃产业已相当危险。同样的还有XX密梨、XX杨梅等。三是防疫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农业企业防疫意识不强,特别在养殖业中,对疫情防控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扎实,导致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疫病带来的损失较大。四是要素保障意识缺乏。缺乏合法用地的理念,部分大户急于求成,在用地保障方面缺乏意识,为减少审批程序、节约资金,擅自动工投产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查实,整改被动,损失不小。五是美丽经济的理念不够深入,村级组织的服务意识、引入意识不强,镇级组织的几个农事活动虽然成功,但缺乏留住客商的资源和条件,仅仅赢得了面上的热闹。

3.积极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新机遇

(1)抢抓农业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积极的农业项目财政补助政策,省、市、区都相继出台政策,在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产业扶持、农民增收上推出了许多实质性举措。

(2)抢抓区域融合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XX区不断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XX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产业转移、农业园区合作等新机制,积极推动新四区和三县(市)进一步融入主城区,打造区域一体化格局。要根据不同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一村一重点,推出一项有较大优势的农产品,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示范区。要主动出击,做好主城区溢出农业产业的承接,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3)抢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新机遇

十九大已明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调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推动多规在空间布局上的合一性。为此,作为空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层政府,要牢牢抓住规划修编的机遇,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城乡建设空间、农业生产空间、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必要支撑。

(4)抢抓本地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各种优势和机遇

年底,随着XX快速路、XX复线的开通,XX与XX城区乃至XX主城区将实现零距离融合,加上XX已腾挪出的空间资源、天生丽质的山水环境优势、团结向上的干部队伍优势,将会为XX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5)深入理解用美丽经济提升乡村振兴的理念

一要坚持与周边乡镇发展一体化,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打造精品线路的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联动产业,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推动美丽资源保护、美丽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区域产业抱团发展。二要加快美丽资源效益化,秉持“既要好看更要好用”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美丽资源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导全镇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特别是要利用好美丽乡村、三改一拆的政策,综合利用拆整结合,整合农村各种闲置资源,向生态环境、特色文化、文明乡风要效益,加快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三要花力气做好“外引”文章。要突出“大好高”项目招引。要主动利用乡贤会、招商组等,加大招商环境打造,点对点地进行项目合作;要积极推动上山村“XX”观光旅游项目再开发,加快XX村XX生态果蔬乐园的群众化推广建设。

4.如何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1)要做好要素保障

聚焦空间要素制约,科学推动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农业项目发展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科学合理规划项目,让立体农业全面发展;加大闲置用地盘活力度,充分保障创新型农业产业空间。要逐步扩大农业空间,适度推广农旅结合项目,配套餐饮、民宿、垂钓(娱乐)等娱乐设施,积极响应政府“XX农夫乐园”和“美丽经济产业园”的号召,让各方游客来到XX的“十里花果”线有地方吃、有地方玩、有地方住。同时,要加强和有关部门对接降低民宿项目准入制度,尽量多引进一些中高端民宿业;加快农合联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优化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投放效果,加大对农业产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全镇农业项目提供较好的资金保障和风险保障。

(2)要有开展优质服务的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一定要有专业知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有刻苦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优质服务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要件,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会有一流的乡村振兴成效。各级各类干部都要有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发展谋前程的初心,勇敢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第9篇: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主要出发点在于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共筑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农村改革40年的实践启示人们,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进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外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同样表明,构建契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

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片面认知,以为“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承袭于这种思维方式,农村产业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基本上以传统动能驱动的产业为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村经济不活跃,农业生产经营效能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同质性强、替代率高。这给当下乡村振兴带来的启示就是,必须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特别是要促进农村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不少农村不断涌现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比如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和农村电商。这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不仅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夯实了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而且促进了产村融合,提升了乡村现代化水平,吸引了一大批回乡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下乡休闲置业的城市居民。其发展态势表明,转换农业发展新动能、以农村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时代已经来临,也意味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巨大。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就当下情况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才刚刚起步,远未成燎原之势。很多农民还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还不熟悉,尚未完全掌握借力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销售农产品的技能,生产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动力也远未激发出来。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忽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由,恰恰说明应该加大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错位发展。诸多经验乃至教训表明,千篇一律的产业形态不仅无法彰显自身特色,而且容易导致产品积压,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

鼓励和引导农民在尊重自身乡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展销模式,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

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大计。要建强党建工作队伍,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精准选才、着力育才、高效用才,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由“单一型”低层次推进到“多元化”高水平发展转变,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完善餐饮、休闲、住宿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综合环境、创新特色文旅产品、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

上一篇:电子商务的个人简历下一篇:一次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