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课程背景下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以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为例

摘要:2004年9月开始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其中心点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云南省从2009年起,与河北、湖北、内蒙古等省份一同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改革的特色之一就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进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级中学如何改革才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学校改革的重点,亦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更应注重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从目前国内外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来看,以导师制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和必然。导师既是班主任角色的辅助与有益补充,又是学生心理、思想、生活的引导者。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云南省内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学校在课改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其中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在这次探索中,获得全省教育行业的关注与效仿。其将“成长导师制”作为改革突出特色,加以理解及推广,获取的改革成绩十分显著,且特点鲜明。故本文以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为例,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成长导师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笔者在论文准备期间共阅读了参考文献60余篇,从中进行分析整理与比较。发现“导师制”在中国中学阶段试行的学校有一些,但专门的“成长导师制”的学校还是比较少,尤其云南除了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其他学校还没有进行尝试。故笔者这次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多“成长导师制”素材,完善“成长导师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依据、研究现状、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介绍“成长导师制”的理论基础,对导师、导师制、成长导师制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以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实证考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过程;第四部分总结分析“成长导师制”在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保障“成长导师制”有效且长期进行的有效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同时参与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改革实践,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了“成长导师制”的合理性,并在实践基础上发现、总结其仍存在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其长期有效实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导师;成长导师制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高中教育的社会需要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改变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依据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际研究现状

二、国内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成长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导师制

二、成长导师制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自我效能感

第三章 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第一节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概况及发展阶段

一、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概况

二、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探索之路

三、成长导师制出现的必要性

第二节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成长导师制”的实践过程

一、第一阶段:试行阶段

二、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成长导师制”

第三节 收获与成效

一、学校层面—提高学校的可信度与知名度

二、教师层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

三、学生层面—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四、促进家校的紧密联系

第四章 “成长导师制”在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成长导师观念问题

二、成长导师队伍的衔接问题

三、成长导师工作时间问题

四、成长导师的考核与激励问题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小初高三个学部各自为政

三、工作时间问题

四、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

第五章 保障“成长导师制”有效且长期进行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

第二节 加强导师能力培训

一、校本培训

二、心理培训

三、主题活动培训

第三节 落实学生档案袋跟踪情况

第四节 建立家长联络站

第五节 自主管理的完善

一、班级自主管理

二、年级自主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 4:三方会谈学生成绩

附件 5:团队建设

附件6

附件 7:教师评价表

附件 8:教师访谈实录

附件 9:教师访谈实录

致谢

上一篇:牟宗三中国哲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卫生院绩效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