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理解为创业教育,甚至被认为是以促使学生创办企业为目的的教育。这种理解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境遇以及政策文本有着密切关系。尽管如此,这一认识与政策本意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义是相背离的。因此,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新界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茶艺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现行改革的方向。因此,本论文结合笔者在华南地区高职院校茶艺类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了茶艺类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健全完善的教育创新创业体系,努力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茶艺人才

一、前言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培养,还要对其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业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精神,学生才会有过硬的创新和创业技能。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内涵

教育创新是高职院校茶艺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教育创造、改变所带来的过程性行为。它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并以此作为基于基础,以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创新型、多元化复合型茶艺类人才之目标。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现行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适龄青年进入高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最佳时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创业和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所在。下文仅以高职院校茶艺类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我国当前茶艺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却相对滞后,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相对薄弱。笔者通过调查华南地区高职院校茶艺类人才培养现状发现,茶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实施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方案、实践平台、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创新创业意识不足、技术知识缺乏、实践教学平台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二是课程改革缺乏创新创业探索;三是教学方案缺乏创新创业环节设计;四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相对缺乏,五是教学体系与创新创业联系不够紧密。

2.职业技能培养重于“授人与鱼”。在信息飞速发展与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高职茶艺教师面对庞大的授课群体,在茶艺类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课内外活动竞赛指导中,都存在着“授人以鱼”的教学方法。笔者调查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省高职院校茶艺类课程的授课人数可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茶艺课堂的授课人数在35人以上,属于中班制课堂教学,这与茶艺课堂专业性强、适用性强、灵活变动性强的特点不相符合;另据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竞赛和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这两项竞赛的赛事指导工作来看,三成以上的指导老师,为了达到预期的竞赛成果,不惜将个人的优秀作品或创造成果“施加”于学生身上,以此达到可观的成绩。“授人以鱼”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教学的开展。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标准不完善。调查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省三十余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虽已由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讲座转变为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然而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水平欠缺,创新创业教学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和对应的课程评估机制,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部分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合理的后勤保障机制和法律支持等诸多问题。

4.校企合作重于形式,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当今社会解决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招工、就业“两难”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统计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从学校角度分析,一是部分高校缺乏校企合作吸引力;二是部分高校缺乏统一的校企合作管理和考核机制,以至于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三是优质校企合作平台有效使用率低。从企业角度分析,一是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只注重短期效益;二是企业投入力度不足,在技术更新、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换代等方面和高职院校智力合作不够深入

四、茶艺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高职院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输出单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择业就业观念、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就茶艺人才培养而言,我们就是要根据茶艺行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学生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业品质素养、创业知识水平和创业技能,为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2.健全完善的教育创新创业体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按照创新创业的新思路和生产实践的需求,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高职院校茶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或实践平台,围绕创新创业理念、技能、课题等内容,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知识水平的受教育者开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将新增《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建设中,我们将结合校园浓郁的博雅教育氛围和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该专业增设“一学期一特色、一阶段一创新”的校园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都能将所学所习运用于社会职业中。

3.努力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是培养茶艺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重要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学校宣传、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茶艺人才培养方面,在教学中穿插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鼓励学生运用新思维、新技能、新方法来探索解决项目模块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内激励机制,鼓励师生大胆试、大胆闯。在学生校园活动方面,积极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学术会议、组织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个模块的校园实践活动。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从课程建设、学生考核、成果认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和鼓励。从根本上摒弃“授人以鱼”的教学现象,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4.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现状、项目进度、人才需求等信息资源,企業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与学校教学资源对接。实现校企资源共建、共管、共享,达到互惠互利双赢局面,这样才能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校企合作建设中,学院要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要坚持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尽力为学校提供实践的良好场所,搭建互利互盈的合作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科研、教学、生产共赢的局面,真正做到“以产养研,以研促产”。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是企业急需适应本行业需要的技术人员,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又难,这些矛盾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的重视。现实的社会矛盾要求我们学校今后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对创新创业能力作重点培养,帮助学生就业,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曦,李煜民.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养成和能力培养[J].中国培训,2016,(11):38-39.

[2]张朝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09-110.

作者:张晓菊 张凌云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2: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概念基础:反思与回归

摘 要: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理解为创业教育,甚至被认为是以促使学生创办企业为目的的教育。这种理解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境遇以及政策文本有着密切关系。尽管如此,这一认识与政策本意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义是相背离的。因此,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新界定。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分析;创新教育;创业教育

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思想前提。[1]人们如何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就会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创新创业概念,才会产生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澄清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一、实践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政策实践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宏观政策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除了体现在政策文本中,还表现在政府部门如何在政策实践中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术语。通过对后者的考察,可以很好地反映宏观政策实践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认识。在《培养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综述》一文中,新华社分别从“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生力军”“创新,从课堂开始改变”和“为创意起飞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生力军”主要介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成果。从这部分内容看,介绍的都是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情况。“创新,从课堂开始改变”部分介绍的主要是已在全国推广的“‘课堂+实训’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所谓课堂就是指开设了“创业基础”“创业导引”等课程,所谓实训就是建立了众创空间。“为创意起飞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部分介绍的则是高等学校为支持学生创业而制定的支持措施。[2]显然,从这篇文章来看,所谓“创新创业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以促使学生“创办企业”为目的的教育。事实上,不独新华社如此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也不例外。2017年9月8日,在主题为“介绍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一倍。”[3]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最终落实在了“创业率”上。在这一点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高度一致。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撰文指出:“多年来,我们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省2012届至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自主创业率分别达到4.42%、4.63%和5.02%,呈逐年增长的态势。”[4]同样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被简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率的增长上。显然,在政策实践中,判断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主要是看学生创办企业的情况,这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以促使学生“创办企业”为目的教育。

(二)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在学校教育质量年报中介绍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在质量年报的创新创业教育部分,高职院校一般论及以下内容:职业指导工作、围绕着创办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如“创业基础”等)、以创办企业为目标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及取得的成绩、在校生和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成功案例等。许多学校甚至在“创新创业”的标题下,只论及“创业”,至于“创新”则只字不提。概而言之,在高职院校实践中,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地被简化为“创业教育”,甚至被简化为培养学生“创办企业能力”的教育。这与政策实践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是高度一致的。

总而言之,在实践层面,创新创业教育被理解为创业教育,更准确地说,被简化地理解为促使学生创办企业的教育。

二、原因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被简化为创业教育或促使学生创办企业的教育。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既与政策文本有关,也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有着密切关联。

(一)政策文本的原因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正式进入政策领域。《意见》不仅在名称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并提,而且开篇就提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5]显然,这样的表述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认识,即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促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

(二)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1988年,胡晓风等学者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6]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并将其列为人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0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项目国,中国成立了国家协调组,对创业教育进行实验和研究。清华大学等少数重点院校通过开展创业竞赛和设置课程等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创业教育探索。毛家瑞等人组织开展了题为“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历经5年的研究,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途径和实施模式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在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了实驗。研究成果以系列论文专著等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研究高屋建瓴地认为,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融合的道路,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各环节全面融合的新体系。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次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同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高校师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伴随着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展开和政府部门对创业教育的推动,创业教育研究逐渐成为前沿课题,学者们围绕着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概念、理念、内容、课程、途径、方式、评价、模式、机制、策略和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相关成果不断问世。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8年,教育部又通过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设立了30个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试验区。可以说,创业教育自其诞生之后,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都走过了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进程。

与创业教育相同的是,创新教育作为学术概念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在1985年,熊大章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才能简介》一文中,提出了“技术创新教育”的表达。[7]1988年,侯自元正式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概念,并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8]但与创业教育此后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是,创新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似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新教育才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范围。

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显赫”历史与创新教育的“缄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化约为创业教育,或者说以创办企业为导向的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三、反思

存在虽然有原因,但并不一定合理。政策实践和教育实践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既不符合政策的初衷,也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本意。

(一)政策文本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按照这种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在论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0]从字面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二是促使学生创业。但是,如果联系这份文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本原则的论述,不难发现,促使学生创业并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在“基本原则”部分,文件主要阐述了三个原则,即“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所谓“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就是指高等学校要以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是指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突出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则是指要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从而汇聚创新创业教育的要素资源,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从三个基本原则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以学生创业为直接目标。所谓“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只能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衍生效果。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是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与《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是一致的。由于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11],创业教育被认为是旨在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因此,从政策文本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创新教育,也指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词源分析

词源分析的重要任务是对一个概念被创制时的含义进行考察,这“有助于应对一个时代眼花缭乱的新定义,帮助分析者更好地把握一个概念的基本内涵。”[1]

王占仁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创业教育研究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创新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在二十一世纪初高校创业教育试点中逐渐形成的。[12]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这一表达的首次出现是21世纪初。2000年,陈畴镛和方巍在《知识经济时代理工科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一词,但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非因为这篇论文,而是源于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韩国汉城召开。会议主要工作文件指出:“培养工人,不论他们是打算从事自营职业还是挣工资的雇用职业,给他们灌输创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和不断变化的要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和精神不论对从事挣工资的雇用职业,还是对从事自营职业都同样重要。”[13]该文件特别指出,培养创业能力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够作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论述表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应该在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者。但该文件同时也指出:“创业能力的培训被认为是提高干劲、创造性和鼓励创新活动的有价值工具。”“创业能力被认为是贯穿普通教育和TVE全过程中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是使在一切领域工作的个人发挥创造性,乐于创新的重要工具。”[13]这些论述显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概念里,创业能力内含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意思。这意味着,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创业教育有关,也与当时在我国刚刚兴起的创新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结束后,我国开始有学者讨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并出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雏形。2000年,曹东武提出了“创新与创业教育”这一表达,并认为创新与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14]2001年,毛建国撰文讨论了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他认为,创新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初步创业能力的教育。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依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15]同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天津市劳动局联合召开了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在此次会议上,时任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信长星发表了讲话。他认为,技校毕业生有独立创业和进入用人单位从事生产服务工作两种出路,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面向前者,也要覆盖后者。原因在于:(1)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后者中的一部分人有可能走向独立创业之路;(2)即使终其一生都是一線技术工人或职员,也应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显然,按照这一论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16]柳翠钦和王茹也在这一年撰文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密切结合,而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她们认为,一方面,创新是小企业的制胜法宝,因此,“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另一方面,“创业是创新的目标”,即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创业。不难发现,在这里,“创新创业教育”在过程上来说是创新教育,但从目标的角度来说,则是为学生“创业”。[17]至此,“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正式进入了学术界。总而言之,尽管后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的,但这一概念其实最早产生并被讨论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直到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才在创业教育试点中提出了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基础的思想。[12]综上所述,在其源点上,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做如下理解:(1)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含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所谓的创业能力除了包括创办新企业的能力,也包括在职业活动中创办新事业的能力。(2)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的创业教育。

綜上所述,政策实践和教育实践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不仅窄化了政策本意,也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本然含义一种背离。

四、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结合国家政策文本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词源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抑或既是创新教育又是创业教育?我们认为,如果创新创业教育仅指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那么根本就没必要再生造出“创新创业教育”这个词。即使“创新创业教育”意指一种与一般性创业教育不同的、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的创业教育,它也一定包含了创新教育的含义。从其起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起源于人们的一种设想,即将创新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从这个角度讲,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创业教育,也是创新教育。

2.创新创业教育之“创业”仅指“创办企业”吗?是不是还包含在“挣工资的雇用职业”中创办新事业?如果“创业”仅指“创办企业”,那么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创业教育的角度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或者说,其目的就是培养企业家。按照这一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就只能是一种“精英”教育,是面向部分学生的教育。这与政策文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明显抵触。因此,这一理解虽然不能被判定为“错误”,但无疑是一种比较狭隘的理解。因此,继承“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始含义,将“创业”理解为创办新企业和创办新事业才是正道。

3.如果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教育,那么这里的“创新教育”仅指“面向创业”的创新教育吗?或者说,“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仅指指向应用的创新吗?如前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直接源于人们将创新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设想。从这一设想来看,作为创新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指的就是面向创业的创新教育。但这一理解不能让人接受。众所周知,从对象看,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意味着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意味着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创新”仅指指向应用的创新,那么许多专业,如工科专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从实现形式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应落实在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上,还应该渗透进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如果创新创业教育仅指面向应用的创新教育,将会导致创新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缺位,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展开。因此,这里的“创新”不仅意味着指向应用的创新,而且应包含没有明确指向的创新。

概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1)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创新教育,也是创业教育;(2)作为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既指面向创业的创新教育,也指没有明确指向的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的创业教育。其中,“创业”既指创办新企业,也指创立新事业。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9-38.

[2] 胡浩,徐祖华.培养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综述[EB/OL].[2017-12-18].http://cx.xinhuanet.com/2017-09/13/c_136605526.htm.

[3] 教育部.介绍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EB/OL]. [2017-12-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080

1/201709/t20170907_313795.html.

[4] 刘希平.以创业学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10-12(03).

[5]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EB/OL].[2017-12-18].http://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

[6] 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历史发端与科学表述论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81-186.

[7] 熊大章.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才能简介[J]. 上海高教研究,1985(3):116-120.

[8] 侯自元.中等职业“创新教育”的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1988(6):43-44.

[9]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EB/OL].[2017-12-18].http://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 [2017-12-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 -05/13/content_9740.htm.

[11]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J].教育研究,1999(7):3-7.

[12]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1.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主要工作文件[Z].黄仕琦,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10):48-53.

[14] 曹东武.如何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J].中国培训,2000(8):20-21.

[15] 毛建國. 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4):16-19.

[16] 信长星. 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技工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2001(5):卷首语.

[17] 柳翠钦,王茹.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1(13):48-50.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cept analysis; innovation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责任编辑 曹稳]

作者:梁卿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探讨论文 篇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互相融合的必要性作为论述视角,基于现阶段二者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教育;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旬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具备两创技能、两创知识、两创能力、两创精神,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创业型人才,实现毕业后的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或创新性的自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及普及性的系统成熟的特色教育模式,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2].社会教育就是指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促进了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这个总和不仅包括在社会生活中,人类在耳濡目染中所获得技能、知识及道德启示,还包括一切社会团体、社会机构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多元性、全民性、自主性、终身性且内容多样性、开放性及普遍性[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完全无法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要求,加上现阶段我国在高校創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是较为薄弱的[6],如何通过社会教育培养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机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1.1 是快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所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能够自主创新和自我创造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智力价值[7].在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在综合学生自我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关键在于以社会教育作为着手点,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绝对不能脱离社会这一指定目标而独立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高校的教育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而学生首次所选择的创业方向又会间接或是直接地的受到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模式的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加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所需就是要紧密融合好社会教育.

1.2 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相融合,可以实现将学生由校内课堂训练所得的创新创业理论成果更好地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现阶段,高校单一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知识范围的扩展,束缚了学生个体的创造性能力,导致培养结果的无差异化[8].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还有利于对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加强,更好地培养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对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所以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教育是发展的最终必然选择.

1.3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过渡的阶段[9].由于大幅度的提升了教育规模,导致毕业生的人才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在人才招聘中,社会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求职者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及潜在价值,同时也会关注毕业学校和学历,并作为首要参考条件.如此致使在求职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子频频受挫.当下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急需创新型人才来增添发展动力,然而,面临这一社会现实,高校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及教学框架已经完全不能培养出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因此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会进一步的推动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现状

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步由国家引导过渡为高校自觉主动作为的阶段[10].在十多年的发展进程里,各大高校均以探索出各具特色且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且成果累累.如中国人民大学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结合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外的具体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河北大学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等,并结合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动计划,提升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技竞赛,并模拟建立了社会创业园,且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基本的启动资金的资助等[11-12].总之,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的非常常态以及样式繁多,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失板块.

但是,通过对上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例的具体研究会发现,其教育模式仍以理论为主,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还是相互独立的.具体有以下四种表现:(1)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基本是毫无体系的公共选择课,有关课程又多为零散的且数量还不足,并严重脱离社会教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创业知识的教授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保证;(2)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所需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资源严重不足,此现象严重的阻碍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优秀创新创业成果的产出;(3)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授计划,因此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并未有细节的规定和学分要求;(4)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展开上,主要体现在科研训练项目、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及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基于以上事实的阐述,说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确实是独立于社会教育的,而且很难一时有效地打破二者的分离状态.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对策

3.1 打破教育理念上的障碍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产生的教育理念,各大高校已经逐步认同并广泛关注到了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精神及自我意识,关键在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就是指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促进了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这个总和不仅包括在社会生活中,人类在耳濡目染中所获得技能、知识及道德启示,还包括一切社会团体、社会机构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为学生尽快进行社会生产实践做准备.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决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教育框架中,要想更好的履行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就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因为二者对学生而言是交错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实现助手.二者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相同的作用,其关键任务均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但现阶段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的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紧密,大多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传统的认为社会教育完全不能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否则不仅会造成人才培养计划的失败,甚至还会打破传统的教育结构模式.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在概念本身解读上的偏差以及对融合重要性的忽视,定会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进程带来一定的难度.

3.2 打破教育资源上的障碍

首先,作为教育的常用方式,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绝不可忽视课程的重要性.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均以开设《创新工程实践教育》《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實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路径,但由于此类课程的课容量有限,加之高校又以任选课的形式为主,所以也就造成了只有少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此外,已有课程往往又开设的很随意,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系统性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授的层面,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成为了高校的“面子工程”.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源于教材,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典型指导教材是严重缺失的.教材的缺失或是有关教材又鱼目混珠,造成高校在短时期内是很难实现开设所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更不要说进一步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即便是在已开课程中,教师也未能给学生提供可以参阅的书目,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在被动地听课,而非积极主动地求知.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材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最后,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富有很强实践性的活动,所以为了加强实践教育,高校应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现阶段,我国高校仍以理论教育为主,致使学生不仅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能力是非常的差劲的,而且社会实践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的.由于传统的教育通常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加之又未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社会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协作关系,因缺少社会实践基地最终致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只能封闭于象牙塔中或是停留在理论上可行的局面.社会实践基地的缺失,使得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社会场地、社会平台等均无法得到保证,致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毫无成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融合仍是困难重重.

3.3 打破教育环境上的障碍

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会默默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的.高校所创造的创新创业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会影响到其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的积极性的.在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已然变为被动地创新创业,这是完全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所要求相反的.各大高校举办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讲座或是比赛等大多抛开了社会实用性,加之教育资源的倾斜,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成为了大空话.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支持与激励,更缺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实际有效地措施.总之,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育环境的建设,致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所营造的氛围,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

3.4 打破制度管理上的障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基本保障.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曾经说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一种新型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再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入创新创业理念.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及综合性等特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与社会教育相融合.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并没有与社会教育形成统一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结构,而仅仅是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选修课.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未能建立并完善跨学科制度、未能有效地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度、未能及时改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制度等.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是与职业教育、学术教育一致的.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键难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毫无疑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实现完成的.高校必须积极采取有关措施打破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相关制度管理上障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代安娜.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0-13.

〔2〕介晓磊,燕海茂,朱伟峰,尹国臣,万传军.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4-41.

〔3〕吴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及途径[J].高教学刊,2016(18):9-10.

〔4〕王俊.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4):99-103.

〔5〕袁渭锟,王满四.作品导向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高教探索,2016(07):125-128.

〔6〕张雅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借鉴与选择[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02):70-74.

〔7〕黄兴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2-124.

〔8〕高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5(08):92-95.

〔9〕席成孝,刘志侃.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4(02):106-111.

〔10〕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79.

〔11〕于建秀,张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与路径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2(05):115-118.

〔12〕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46.

作者:李永鹏

上一篇: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文艺演出方案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