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知识教师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研究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摘要:概念性知识是由概念、原理、理论和模型组成的一类知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从信息技术课程出发,审视概念性知识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现状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大多集中在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活动未能够得到足够重视,因为其抽象难懂,有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现象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教学质量。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从教授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根据可视化的相关理论,运用可视化手段对概念性知识进行可视化设计与处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可视化的教学优势,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意义。从基础、核心与实施三方面分析了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设计理论:明确了概念性知识的内涵;通过对“可视化方法周期表”应用价值的探析,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可视化方法的选择过程——“三步分析”;结合具体的可视化对象与可视化目的,运用某种可视化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可视化绘制,并分析了两种可视化绘制方法的利与弊。从过程、重点与难点三方面探析了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解读了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一般教学过程、教学优势与多重应用价值。最后,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选择部分概念性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设计,并通过相关变式习题的检测方式验证可视化在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本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可知信息技术课程中概念性知识的可视化对教学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可视化可促进抽象知识的具体、内隐知识的外显,是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知识的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概念性知识;知识可视化;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概述

1.1 相关研究现状与借鉴

1.1.1 概念性知识教学与研究现状

1.1.1.1 概念性知识的学术研究现状

1.1.1.2 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实践现状

1.1.2 可视化研究现状

1.1.2.1 教:关注可视化工具的教学设计与可视化技术的学科应用

1.1.2.2 学:关注教学过程、内容、思维与资源的可视化设计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支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1.1 双重编码理论

1.3.1.2 图式理论

1.3.1.3 有意义学习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1 实现知识的显性与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4.2 挖掘知识的深度,促进知识自身的深入学习

1.4.3 拓宽知识的广度,促进知识之间的联结学习

第2章 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设计理论

2.1 设计基础:概念性知识的界定

2.1.1 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内涵界定

2.1.2 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知识的教材分析

2.2 设计核心: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方法选择

2.2.1 “可视化方法周期表”:概念性知识可视化方法的选择工具

2.2.2 “三步分析”:概念性知识可视化方法的选择过程

2.2.2.1 分析可视化对象,确定知识类型和表征类型

2.2.2.2 分析接受者,确定可视化类型、知识组织与思维方式

2.2.2.3 分析设计者,确定可视化方法绘制的复杂程度

2.3 设计实施: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具体绘制

2.3.1 运用MindManager等设计工具展开可视化设计

2.3.2 利用PowerPoint等绘图工具展开可视化设计

第3章 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

3.1 过程解读: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一般教学过程

3.2 重点理解: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优势

3.3 难点把握: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多重应用

第4章 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实验设计

4.1 操作性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实验设计

4.1.1 教学实验假设

4.1.2 教学实验方案

4.1.3 教学实验过程

4.2 理解性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实验设计

4.2.1 概念性知识在新课中的教学实验设计

4.2.1.1 教学实验假设

4.2.1.2 教学实验方案

4.2.1.3 教学实验过程

4.2.1.3.1 “IP地址”的教学实验过程

4.2.1.3.2 “子网掩码”的教学实验过程

4.2.2 概念性知识在复习课中的教学实验设计

4.2.2.1 教学实验假设

4.2.2.2 教学实验方案

4.2.2.3 教学实验过程

第5章 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5.1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确定

5.2 实验结果

5.2.1 操作性概念性知识的实验数据统计

5.2.2 理解性概念性知识的实验数据统计

5.2.2.1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学实验的数据统计

5.2.2.2 “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的数据统计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可视化对操作性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影响较小

5.3.2 理解性概念性知识可视化可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第6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反思

6.1.1 从静变动:概念性知识可视化的设计静态性与展示动态化

6.1.2 从一种到多种:概念性知识可视化方法的取长与补短

6.2 研究展望

6.2.1 探究如何运用可视化手段更好地促进各类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6.2.2 关注其他可视化方法对信息技术课程概念性学习的特殊作用

6.2.3 增加案例以更充分地验证所提假设的有效性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民间音乐艺术论文提纲下一篇:农业营销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