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技术培训班推荐

2023-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蘑菇技术培训班推荐

培训中的蘑菇效应

新员工培训中的蘑菇效应

我们在招聘到新人之后,最常见采取的措施,就是赶紧对新人进行培训。我们有时不得不问一问,这种做法对吗?当我们不断地对新人进行过入职培训、技能培训、文化培训之后,我们本以为员工会顺利进入岗位,安安心心地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新人递交了辞职报告和你说再见了,有时候十个员工会有一半以上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的做法有问题吗?答案是:是的,有一定问题。员工的应聘,有很多不同的心态,对于年青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当他们接受了这一系列的培训之后,自认为对企业已经了解了,对工作内容已经熟悉了,对企业文化也认知了,于是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跳槽也成了必然。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神秘感对员工消失了,当员工对企业的一切都已经了如指掌的时候,在她还没有习惯于这个环境、依赖这个环境的时候,跳槽也成为员工寻求新的突破和能力增长点的必然表现。人是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的,对于新员工来说,就像是在发掘一座宝藏,在发掘的过程中,会逐渐融入这个环境,如果一下子就把宝藏放在她面前,她反而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这和我们培训的初衷恰好违背。

那什么是蘑菇效应呢?蘑菇大家知道在发芽生长的时候是不会引人注目的。而且,蘑菇一定要生长在潮湿阴暗的环境当中,不能接受阳光、温暖的关怀;在这个环境下,蘑菇经历了各种阴暗的考验,终于成长为鲜嫩可口的大蘑菇,获得人们的青睐。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其实,新员工的成长,企业要借鉴蘑菇效应。新员工一来,不一定要给予阳关般的温暖,立刻给予各种培训,阳光太强烈,有时反而把嫩芽晒死;相反,让新员工做一些低级简单的工作、比如:抹桌子、扫地,发发传真,甚至清理厕所;考验新员工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反应,其实也就是考验员工的意愿度,意愿度低的员工会自然淘汰;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文员,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清扫厕所;野田圣子终身感激她的第一份工作对她人生的启迪和培养;我们不能不说东京帝国酒店在选择人方面的确充分运用了蘑菇效应,也就是蘑菇效应保证了新进员工的意愿度,减少了以后人员跳槽、职位空缺的概率。

其次,不直接给员工培训,可以观察不同员工的学习能力,有些新员工会主动去学,主动承担;而有些则无所事事,无精打采;观察不同员工的反应,可以帮助你选拔出积极的、好学的、意愿度高的员工。

经过蘑菇效应的淘汰,留下来的人员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技能传授了,可以确保了成功率。蘑菇效应只是新员工训练的方法之一,可以作为一个选择来应用。它大大减少了培训的成本,而且可以保证留下人员的意愿度和忠诚度。避免了循环培训和招聘的困扰,极大减少了企业的精力。

作者:石淼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第2篇:信息技术远程培训总结[推荐]

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2011年11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分别学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子表格、图标处理》的新课讲授与归纳总结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的活动主题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教学的阶段性评价”三门课程,听取了温晓捷专家、袁志平专家的专题讲座。

“《电子表格、图标处理》”一课从 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授新课;如何分段掌控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的对应关系;“总结归纳”教学环节的意义;常用的“总结归纳”形式;“课后作业”的三个功能。六个角度对课堂教学五个环节中的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和布置课后作业进行了讲解。

“《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一课从主题的确定和选择;主题活动的目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与主题的关系;活动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文字处理》”一课从什么是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章节结束上机操作技术达标、阶段性作品评比、模块阶段测试、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六个角度对学生学业水平的阶段性评价进行了讲解

通过学习专家们们的精心教学设计和耐心的讲解,以及和同学们的网上交流收益非浅,感受颇深。我切实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第一,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第三 ,做一个开放型教师

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我们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从各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所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河北李倩

第3篇: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体会(推荐)

骨干教师培训的几点体会

工作十几年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接受过很多次培训,但没有哪次培训像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一样,系统、专业、严格。听了专家的讲座,有很多的感想和体会。

一、情怀比专业更重要

做为教师,每个人都是专业技术工作者,要有精准的专业知识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但听了几名专家的讲座后,我认识到,情怀比专业更为重要。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每个班几十个学生,有成绩好的,有成绩差的;有守纪律的,有调皮捣蛋的;有活泼的,有内向的。并不是每一朵鲜花都能开放,相反,也不是每一株小草都不能散发出芬芳。我们不能奢望你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你“看得惯”的类型,不能幻想每一个学生都会尊敬你、爱戴你,不能期望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让你为之骄傲。师者,要“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广阔的胸怀最重要。

我们可以想像,对无心向学的学生来说,你教不教给他知识、甚至你教给他的知识是否完全正确并不重要,他也不会在乎。但是,如果你用他的缺点加倍打击他、讽刺他、看不起他,那么,轻则他讨厌你,重则你成为反面影响他一生的那个人。有一天,他或者取得重大成就、或者进了监狱,接受记者采访时会提起的那个最恨的人就会是你。当然,我们一辈子要交几千上万名学生,有学生恨不恨你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你是否是尽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

听讲座的时候,几位老师都说:要爱学生。怎样去爱,你可能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吗?我自认为不能,我能做的是,尽量从好的方面去看

待每一名学生,肯定他、鼓励他,不管他学得怎么样,只要他身心健康,也许他长大后会是另外一个比尔盖茨呢?

二、不一样的信息技术老师

一直以来,我很为自己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而苦恼,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但这次培训,看了肖楚女老师的讲座,心里感慨很多。肖老师无疑是很成功的,三十几岁就已经是特级教师,在全国来说,信息技术学科里是凤毛麟角。我反复在想,她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

信息技术课在中学阶段,所处的地位在全国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不参加高考,好一点的学校搞一点竞赛培训,大多数的学校只是为了凑齐课程标准而不得不安排。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想要取得成绩比其它学科难度不知道要大多少。如果,肖老师和我一样,很无奈的上每一节课,她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我可以想像,肖老师是一名和我乃至大多数老师都不一样的信息技术教师:她会精心的准备每一节课,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环节会进行反复的推敲、设计;她会认真仔细的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大餐;她会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撰写各种各样的科研论文,提升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这也是在现今中国教育体制下,一名教非高考学科中学老师获得成功的唯一道路。这条路,我从未去仔细探究过它,做着无奈的老师,做着“撞钟的和尚”,期待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就是没想过改变自己。

肖老师无疑是我们的榜样,当然,我想,也许也有一些老师同她一样刻苦、勤奋、努力,但没能获得和她一样的成功,但这些人也许内心比我要心安理得得多。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真诚的对待每一名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各项教学研究,信息技术老师也可以有自己的春天,也许,她会来得晚一些,曲折一些,但总比不努力,总在想着“冬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要好得多。

三、教育的力量

虽然做了一名豆芽科老师,但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教师,高考的时候,填了清一色的师范院校。我一直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抚慰伤痛,可以让人拥有更大的力量。

几节讲座的专家们举了很多著名的教育案例,也说明了教育的巨大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看到很多,似乎也有教育无能为力的时刻。 前段时间,合川中学发生了一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这件事在学校乃至在合川都引起轩然大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4月20日,雅安地震,学校经请示上级,全校放假。学校通过校讯通将放假通知短信告知了每一位家长。而特别的是,高一某位张同学,其班主任还专门打电话给他,强调安全问题,结果是他在贵州打工的父亲接的电话。4月20日下午,张同学至滨江路玩耍,溺水身亡。家属悲痛之余,神经有些错乱,找学校要180万,还两次到学校闹事,封堵学校大门。

我在学校十几年,从未见过这样恶劣的场面。事情貌似很清晰,但遇到不讲理的家长,一群读书人没有丝毫的办法,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一份又一份的报告,气愤、挫败、无奈,所有人都在这样的情绪里。真的很心疼我的那些同事,成天就和一些无赖打交道,满身力气用不上分毫,但还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一位平时很帅气阳光的同事,他负责和亲属谈判,承担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天天见面,但还是很明显的能看见他鬓角的白发

一天比一天多,人也一天天变得憔悴,哪还有那帅哥的影子?我负责查看网络舆情,每天头昏眼花的看着电脑屏幕,斟字酌句的撰写情况报告,一点也不敢松懈。反复煎熬中, 一切都过去了,可没有人高兴的起来。那几天,学校的所有同事,可能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教育变得这么弱小了?面对无理取闹的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学校真的是教书教育人的地方吗?教育真的能感化人吗?

再比如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都是高材生,为何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象征着纯洁干净的校园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反思。

我们是中学教师,是不是把学生送入大学就取得了成功?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去过培养学生去影响他的家人,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帮助家长也进步一些。更理想一些,全社会都成为一个“文明人”的社会,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怨恨,那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学了近一个月,内心的震动和思索不是几点体会就可以说完的,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培训会使我有一些改变,我会再努力一些,再尽力一些,争取成为一名有胸怀、有热情、有本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上一篇:大学生大合唱策划案下一篇: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