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示范村申请

2023-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民主法治示范村申请

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主法治示范村”事迹材料

大马村乡康南村位于两省(河北、河南)三县(魏县、大名、南乐)交界处,大广高速大名出口正南8KM处,村庄占地380余亩,拥有土地1898亩,丛峰路穿村而过,便捷的交通带动我村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我村常住人口1200人,流动人口300人,其中党员53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支部成员3人,调解委员会成员3人,其中专职负责的2人。农业,非农业共计360户,村内拥有企业5家。

近年来,我村通过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和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结合我村实际,不断加强村两委及下属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有力促进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仟元。2012年村党支部先后荣获大马村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 “五个好村党组织”、“ 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对于以上所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和民主法治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该村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经济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

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首先坚持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抓好抓落实,把那些政治综合素质较好、有经济头脑,思路清晰、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村两委会班子里来。2010年4月份我们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出党支部成员3名;2010年6月份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通过村民直接选举选出村委会成员3名。在组织建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都分别制定一整套有章可循规章制度,不断增强群众关心热点工作如计划生育、土地承包、财务管理、批地建房、农业税征收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99以上。

在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充分体现党员模范性、先进性,党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齐付臣同志能坚持原则、勇于奉献、积极带领支部班子成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 坚持一切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热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012年,支部书记齐付臣同志曾荣获“大马村乡先进个人”、“人民优秀调解员”等荣誉称号,设法寻找致富门路,一心一意带领广大群众致富,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信赖。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不仅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也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全面推进全村民主法制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也为全镇民主法制化进程带了个好头。

在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在得知我村小学生身患疾病,需要大家的热心帮助后,在村支部的倡议下,大家踊跃捐款等等,这些爱心活动无疑反映了村民整体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温暖的爱心。

二、健全民主决策,推行民主管理,完善民主议事规则

为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充分落实,不断增强依法管理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从为服务群众入手,一切从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尺度。

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凡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村内的公益事业,如修路、建桥、播草植绿及改善农田基本建设设施、计划生育、财务支出、村内困难补助、各种费用的发放等敏感问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做到“一事一议”,把讨论结果利用村广播和村务政务公开栏的形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让群众参与管理,并定于每月8日向村民公开村务、财务等内容。几年来没有出现一起因干部办事不公,多吃多占而引起的群众不满的事件。

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每月10日按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日,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且每年分别于1月和7月向村民代表

大会汇报工作。村民代表由于村干部的心贴近群众,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使党的政策在群众中得到了很好贯彻落实;群众对基层两委干部的评价大大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按照乡党委、乡政府的文件精神,及时组织村干部召开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村财务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连续七年为符合政策的村民按时上交农村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参保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解除了我村村民的后顾之忧。 2008年~2012年春节,组织召开了村委班子会议,建议慰问村内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低保户等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由于群众理解并支持维护村里工作,几年来,在农业税征收、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处于全乡先进行列。村民委员会组建了村民秧歌队,多次在公开活动中表演,受到一致好评。

实践证明:农村中的千头万绪的工作,只要能以民主为先,切实实行民主制度,在民主的框架下开展各项工作,必然能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也能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搞好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依法治理

搞好法制宣传是推进依法治理的前提,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是保持稳定的前提,几年来,深入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把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工作重点,落实从“一五”到“六五”普法的各项内容,健全组织,培训普法宣传员4人,真正把法律手把手交给群众,使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提高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积极主动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及时下发“六五”普法学习资料,下发到各个农户,使家家有一本学习资料。凡要求群众做到的,村两委干部、党员首先做到,村两委班子除有自学外,并做到每月集中学法一次,同时做到逢会必学习。在组织村民学法方面,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学法。还通过广播、会议、法制专栏、法制园地等形式在群众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聘请大马村乡法律服务所同志作为该村的法律

顾问,积极为人民群众,特别是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特困户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我们设立了包含大学生村官的专门的法制宣传队伍,印发法律宣传单500份,并确定每月5日为法律服务咨询日,送法律上门。村民自觉遵纪守法,为推进我村法制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计划生育、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各类纠纷、签订各类合同等方面,群众都能在普法资料中找到合法依据。村干部也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村内重大事务和处理复杂问题。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并未出现任何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保证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实现,同时也增强了公民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推进依法治理的进程。我村真正做到了长期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得村民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几年来,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 分片管理,各负其责,长年坚持巡逻、处理联户中的各种事物。随时掌握各户情况,实行分类管理,村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查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切实把治安、防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针对流动人口,我村进行了严格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村建立调委会,各成员和调解员除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外,并坚持对本村有可能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我村调解委员会不仅多次荣获“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而且深得广大村民的满意。

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给全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工作,目前全村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积极抓好第三产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农户逐年递增,农民安居乐业,也给村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充足,干群关系融洽,为建设新型的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拓宽思路,探索方法,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

几年来,我们通过抓民主与法制示范村活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我们深知全面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必竟是一项复杂社会系统工程,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法律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手段;任重道远,我们仅仅是刚刚起步,各项工作还有待于规范化轨道,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拓宽思路,继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真正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思想落实到实处,把民主管理、依法行政和我村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使我村建设成一个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民主的村、法制的村。

在乡党委、乡政府、乡司法所的正确领导下,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注重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班子整体能力。总之,康南村通过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各项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村容村貌建设得到改善,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2篇:民主法治示范村

毗芦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材料

毗芦村地处靖泰两市交界,是泰兴的南大门,交通、区域优势显著。全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共449户1216人,耕地面积959亩,村级规模工业私营企业13家。2009年全村三业总产值3.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867元。

毗芦村是泰兴市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布署安排之下,我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按照创建江苏省生态村的具体要求,加强领导,团结一致,联系实际,分步实施。全村基本实现了五个到位:所有通村通组路道硬质化到位;全村所有河道整治到位;路边水边及庭院绿化到位;所有通村通组路道亮化到位;‚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措施到位。与此同时,村两委班子积极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三项制度‛,同时还配套设置了‚党务村务公开栏‛,‚信访室‛等,把为民办事真正落到实处。

在我村发展的战略部署方面,村两委一贯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获得 ‚小康村‛称号,延续一贯的‚经济与社会并重发展‛的指导思想,我村委会对此次‚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申报高度重视。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对进一步增强村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规范村务管理,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维护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促进我村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毗芦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以村支部书记褚鹏为组长、村主任张建余为副组长,村两委其他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结合‚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从本村实际出发,以服务广大村民为宗旨,从各方面切实加强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初步形成了‚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法制教育扎实有效‛、‚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村党组织及两委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我村以服务村民为根本宗旨,结合当前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党组织及两委自身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两委为主导、各社社员为主体的创建模式。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我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利用村图书角及远程教育室定期对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了相关实体组织,如‚毗芦村计划生育协会‛、 ‚毗芦村社会治安综治治理组织‛、‚毗芦村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等,切实提高村党组织及村两委服务广大村民的水平。

二、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按照‚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按制度按规章办事。 按照相关要求,我村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此类会议,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和决策责任追求制度。在财务方面,实行定期审计和定期公开,确保村民对村社财政情况的知晓度。对于村干部的管理,实行民主评议,落实奖惩及责任追究制,确保村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村民对于干部的满意度。

三、法制教育扎实推进,村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

按照‚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及法制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意识。我村不仅有效利用图书角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法制教育,还依据本村实际,设立法制宣传组,指定各社的法制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在群众当中的覆盖率。 在‚法进家庭、法进村户‛的活动中,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民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健康生育观。除此之外,我村还积极配合蒋华派出所做好农村安保工作,设立了专门的治安巡逻队,确保我村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

四、发展经济、促进和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扶持企业发张,激励和调动具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村民致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村还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断健全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养老扶幼、扶贫助残等工作,给予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特别的帮助和关怀,进而确保了我村社会和谐。

总的来说,通过村基层党组织及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社员的积极配合,我村在‚村级组织‛、‚民主制度‛、‚法制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此,我村积极参与此次申报‚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希望通过此次申报,在肯定我村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同时也寻找到需要改进之处,以便进一步加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毗芦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虹桥镇毗芦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第3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司法部 民政部关于表彰第二批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民政厅(局):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表彰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典型示范和带头作用,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效增强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年来,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鼓励先进,不断提高村民自治和村级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经过认真考核,媒体公示等程序,司法部、民政部决定授予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等310个村第二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这些受表彰的先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法制教育扎实有效,村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村级管理规范有序;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希望受表彰的示范村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做出新贡献,创出新佳绩。

各地要以受表彰的单位为榜样,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第二批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310个)

司法部 民政部

二○○六年一月九日

附件:

第二批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

(310个)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东埠头村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白各庄村

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镇里炮村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黎明村

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南定福村

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新五村

天津市塘沽区新城镇黄圈村

天津市蓟县邦均镇李庄子村

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镇长张屯村

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杨家泊村 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镇卷子村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孔家庄镇逯家湾村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新建村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乡大字村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北漳淮镇北内漳村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白庄村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回舍镇东回舍村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西柳河屯村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野胡拐乡蔡西村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赵店子镇康官营村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东仙坡镇挟河村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安肃镇南徐城村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钱旺乡义井村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横渠村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西水磨村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东观村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杨村镇杨村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常平经济开发区常平村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镇贾家庄村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锁簧镇朝阳堡村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顿村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管头镇燕家河村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乡侯郭村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小召湾村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建设镇光明村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榆树屯村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五三镇五三村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宝拉格苏木奈日德勒嘎查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腊胡洞乡联合村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村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村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滩乡海生不拉村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居力很镇万宝村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城郊街道大淑堡村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王家村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二台子乡牌坊店村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八家子村

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望水台街道肖夹河村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刀尔登镇北营子村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铁东街道高家村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四家屯街道四家子村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泉眼镇新立村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新合乡青沟子村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三道江村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怀德镇李油坊村

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李家村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蚂蚁村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镇三青山村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福顺镇翻身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松花江乡五一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联乡新乐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宁安镇红城村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建兴村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双丰镇双河村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北岗乡永泰村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新发乡新发村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呼吗县三卡乡繁荣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四丰乡四丰村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沈巷村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前明村

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鲁堰村

上海市南汇区周浦镇红桥村

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建华村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镇滨江村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州镇谢村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义集镇窑西村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班庄镇古城村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黎城镇大兴村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梁垛镇梁垛村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郑渡村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司徒镇谭巷村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姚王镇石桥村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黄墩镇魏场村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池上村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市兴仁镇徐庄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振东村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飞云镇马道村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民丰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岩村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谢塘镇戴家村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前所村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滩头村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三石村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外高涂村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大杨村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西关村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刘楼村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丁集乡张巷村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花园村

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同大镇魏荡村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济川街道东河村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五松镇城东村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酉华乡乐元村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晋阳村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下 村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石仓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浔中村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西芹村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土埔村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秦屿镇巨口村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锦江镇九亭村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罗万村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坪里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姚圩村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乌泥镇乌泥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小湖村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五龙村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安塘村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洪源镇鸣山村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东城村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圩上桥镇魏家村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沙三村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街道西北关村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柳杭村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姜屯镇黄庄村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广河村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玲珑镇欧家夼村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红河村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大束镇土旺村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办事处孙家庄村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宋村镇台上村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镇前菜园村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口镇申陈村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平原镇西街村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斜店乡前社庄村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赵马村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王集村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镇北山口村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高寨村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小寺村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校尉营村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照镜镇楼村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楚旺镇王庄村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小庄村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位行村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大营镇辛店村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后河镇小辛庄村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大郭乡胡桥村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港乡果园村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仁和村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砖店镇周寺村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大花岭村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街道凉山村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堰垭村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新堤办事处洪林村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沙河村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中李村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贯头村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刘畈村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田家镇办事处田镇村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双泉村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应山街道三里塘村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小龙潭村

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星红村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镇白玉村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街道珊田村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先锋乡中心村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花岭村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路口镇新合村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都乡南台山村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枫坪村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市郊乡长冲村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骥村镇乌下村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地灵乡大坡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上堡乡刘家滩村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洪潮村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楠木村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南大膳镇晓乐村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南潮村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南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环街道平南村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七坊村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头街道特呈岛村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旦场镇红花坡村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睦岗镇出头村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飞来峡镇黄洞村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枫溪二村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姑山村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太平镇双角村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鸡喇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乡莲花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糯垌镇绿云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头塘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岜盆乡岜伦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荷塘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南木镇黎明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大皇后村

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龙保村

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镇红合村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高排村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山竹沟村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新坡村

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徐堡村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街道上坪村

重庆市南川市南平镇水丰村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民主村

重庆市江津市先锋镇绣庄村

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水天坪村

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福里村

重庆市合川市钓鱼城街道思居村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果山乡柳树店村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莲珠桥村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米乡董坝村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观塘镇双碑村

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盘龙镇协合村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中兴镇九龙村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桂兰村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青仁村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腾龙乡同心村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桥铺镇烽火村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王猛村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街道新庄村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八一村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城关镇顺城村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木果乡营脚村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王司镇新坪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碧波乡柿花村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新安镇大坪村

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大河坝乡马河坝村

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桂果镇岔河村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荣将村

云南省思茅市翠云区南屏镇曼莲村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坝胡村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近城镇狮山村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东山彝族乡荒寨村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中山乡黄家寨村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阿镇南郎河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新建村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福库村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回辉村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曲松县曲松镇东嘎村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协村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乡纳西村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林芝县八一镇加丁嘎村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加木村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那曲县那曲镇二十二村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樊尧村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乡石坝河村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城街道董村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中堰村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鲁寺村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城关镇七里店村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尧生乡车村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镇水泉村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道和平村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陈坪街道东湾村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东湾村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镇东郊村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董志村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北二十铺村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石桥村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尚家沟村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太极镇上古村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办事处杨家寨村

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洪水镇高家湾村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宝库村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姜柳盛村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村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庄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望远镇通桥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园艺镇安乐桥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青山乡青山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吴沟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滨河镇南关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英阿瓦提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二六工镇军户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大泉湾乡大泉湾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乡查干草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营盘镇巴尔托哈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柯孜自治州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克孜勒阿根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齐满镇霍加吐鲁斯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铁热克村

第4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案

盱眙县铁佛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文件

铁社发〔2010〕号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实 施 方 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部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镇农村工作实际,现就我镇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做好农村工作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完善村民自治,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总体目标

(一)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农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农村基层法制更加完备,农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基本标准

(一)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农村税费改革的地方“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级账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六)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九)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围绕上述九条标准切实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做到六有:

1、有一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村党支部或村委会主要领导负责;

2、有一个法制课室(可与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会场所同设);

3、有一个法制图书阅览室(或在农村文化图书阅览室设法制图书专柜);

4、有一个法制宣传栏;

5、有一个村务公开栏;

6、有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

四、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镇委、镇政府成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镇长袁守军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丁立权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万义兴(维稳信息员)、张娟(司法所所长)、黄培林(社保站站长)、于卫东、戚善局(司法员),卢瑞海、李建文、钟亚洲(综治办干事)担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镇农村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社保站、司法所、综治办抽调人员共同完成日常工作。

五、工作步骤

至二〇一〇年底,全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现达标率100%。

具体分三个步骤走: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全面铺开。

在二〇一〇年八月底前,完成邹黄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二〇一〇年底前,完成新圩、召

四、召

五、赵圩4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二〇一〇年底前,完成杨滩、邓圩、花园嘴3村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及《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内容。

(二)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三)完善村民选举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制度。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

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和《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真正做到民主选举。

(四)完善民主议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五)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制订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村民自治章程等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把村级各项事务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六)完善村务公开、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继续贯切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推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七)进一步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按照我镇“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宪法、农业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条例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能力,加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盱眙县铁佛镇劳动和社保站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5篇:民主法治示范村汇报材料

**乡**村委会

**村委会地处**乡政府驻地西北方向,是一个*族人民聚居的村委会,全村辖有16个村民小组,492户,共 2219人,总劳力1289人。其中党员82人,2011年总收入1433万元,人均纯收入4520元。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群众主要以种植**、甘蔗、**、养猪、**等经济产业。近年来, **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现将我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动态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选拔政治综合素质较好、有经济头脑,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充实村两委会班子。

2010年12月份通过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出党支部成员5名;2010年8月份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村民采取“直选”方式选举选出村委会成员5名,其中村委会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

二是发挥支部领导作用。村支部一班人创新工作思路,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自筹集资金1万5千元,建设村内主干道100米,争取上面的项目资金720万元建设4个村的

入村道,主村道,环村道、饮水等项目,解决了村民出行、农资农产品运输问题,勾出了新村建设的基本框架。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投资35万元建设了占地3亩的新村部,使我村有了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目前新村部已成为我村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为民服务、科技传播、文化活动的中心。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开展,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全面推进全村民主法制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有效推进民主法治管理进程 近年来,**村在民主法治管理进程中坚持“三强化三保障”:

一是强化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一是利用公开栏,坚持每一季度将村务、财务及党务公布上墙;二是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深入详实地向群众公开。村“两委”在办理所有的村级事务中,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群众要求的积极做,群众同意的认真办,群众想不通的缓办,群众不同意的坚持不办。例如: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福门村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实行调研论证,经群众同意,已开始逐渐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二是强化民主决策,保障群众的决策权。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刚开始部分老百姓担心费用交了没病没痛的会不会是浪费钱或是担心不能报,村干部就边到别

的村庄学习先进做法,边走家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现在我村参合率达到100%。村民们参加了新农合,群众看病得到了实惠,小病可以直接在乡卫生院报销,方便了群众,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三是强化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的监督权。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掌管民主理财专用章。每月底,理财小组对村里大小帐目进行审核,建帐的发票上都要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对于不合理的开支,理财小组有权拒绝盖章,不盖专用章的发票一律不准建帐。当月帐目情况,下月5日前一定张榜公开。每年年底开展“述职述廉”活动,由村民代表对村干部勤政廉洁进行评议,并将评价结果公布。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三、搞好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依法治理深入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把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工作重点,落实“六五”普法内容,健全组织,培训普法宣传员4人,真正把法律知识手把手交给群众,使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提高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开展“法律科技宣传月”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宣传新农村建设;及时印制“六五”普法学习资料,下发到农户,确保家家有一本。通过广播、会议、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在群众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聘请乡司法所所长**同志作为法律顾

问,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印发法律宣传单500份,,送法律上门。使村民自觉遵纪守法,为推进我村法制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任务”的思想意识,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成立16人的义务巡防队伍,定期巡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调委会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外,并坚持对本村有可能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积极创建“平安法治村”、“交通安全村”活动。近几年全村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民转刑,民转非案件发生。

回顾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任道重远。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排找差距,拓宽思路,扎实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真正把“四民主两公开”和我村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个让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构建生态、科学、和谐民主法治示范村多做贡献!

第6篇:民主法治示范村汇报材料

2007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村委会及其下属的治保会、人民调节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把法制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服务有机结合,使民主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全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村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一、深化普法,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法制是民主的重要保障。我村将法制宣传作为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组织现行,着力推动。我村首先将创建活动与组织建设相结合,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总负责,普及法律知识,制定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在创建工作中,以学习型、服务型、民主型、廉洁型和发展型领导班子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式多样,深入人心。几年来,我村利用发宣传资料、广播会、专题讲座、案例解剖等形式,每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10次,制作法制宣传栏四期,发放各类村民宣传信件3000余份,悬挂法制宣传横幅10余条。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群众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为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二、完善机制,切实做到“四民主两公开”

落实村民选举法律法规,推进民主选举。在实际工作中,我村紧紧围绕“四民主两公开”,严格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村民直接选举出村委会成员。特别在2007年并村后的第一次选举,涉及到一些村干部的进退问题,更关系到全村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选前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鼓励一部分的村干部主动退出选举,并在“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上严明纪律,选出了一个充分体现民意、年富力强的班子(选举后的7名大队干部有5人在40岁以下),为全村的民主管理和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选举后做好退养干部的思想工作,保证了换届后的团结稳定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村民议事和党员议事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几年来,我们坚持凡是涉及重大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经过村民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如在日光温室建设、道路建设、新村规划的落实等工作中,召开村民座谈会、村民代表会10余场次,不仅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激发了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同时,我们建立和落实了村干部分工负责、干部值班、财务管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干部廉政承诺等项制度,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服务功能。此外,我们筹资14万多元,建设了占地1.2亩、建筑面积280多平方米的新村部,使我村党员村民议事有了一个好的场所。

不断扩大村务党务公开,推进民主监督。我们对日常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专题公开,阶段性事项随时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向广大群众公布村各项事务的最新信息,既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又便于群众监督、参与村务管理。内容上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关心的优抚资金发放、村干部落实计划生育、重点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公开。2008年,我们又开辟了“回音壁”, 专门制作了10多平方米的黑板,由群众提出需要公开内容,村委会在回音壁上回复,变“我贴你看”为“你问我答”,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公开内容,改变了群众在村务公开中的被动地位。为使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化,我们在建设新村部的同时,投资20000多元建设了实用面积近30平方米的橱窗式党务政务公开栏。2007年,我村被授予“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

三、化解纠纷,建设最平安地区

舆论先行,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村广播和公开栏,积极宣传发生在村民中的好人好事,大力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移风易俗,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村开展了“和睦促和谐”系列活动,鼓励子女儿媳为父母公婆晒被子、邻居为五保户打水。通过投票,评选出致富能手、双文明户、好媳妇,并专门召开评选颁奖大会。这些措施的实行,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了村内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组织活动。

化解为重,打造和谐。近年来,我们运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以“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工作不过夜”为工作目标,积极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村调委员会组织得力,2007年调解民事纠纷近48起,化解率100%,确保全年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无一起群体性到区、市、省、进京上访事件发生。

联防联动,共保平安。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建设最安全地区的要求,建立了包保责任体系。在沿路村庄设置了十户联防电子系统。在农忙季节,严格落实打更放哨制度,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村内不发生严重的抢劫、斗殴等恶性违法犯罪案件,为全村民主法治创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关注民生,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几年来,我们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察民情、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不断加大惠民力度,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1、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150万元,建设村内主干道6.5千米,解决了村民出行、农资农产品运输问题,拉出了新村建设的基本框架。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投资15万元建设了占地1.2亩、建筑面积280多平方米的新村部,使我村有了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目前新村部已成为我村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为民服务、科技传播、文化活动的中心。

2、努力塑造新型农民。2007年,我们购买科技书籍、科技光盘近2000册(盘),建起了科技书屋,使我村农民有了一个固定的科技知识来源。开通了电视上网和远程教育,购买了电化教育设施。近年来,我们通过科技文化书屋、远程教育平台、电教设施、聘请专家等方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文化活动20余次。从郑州农学院、市药业发展局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三次。通过广播、远程教育等对农民专题进行科技宣传10多次。同时,在全村开展了“和睦促和谐”系列活动,鼓励子女儿媳为父母公婆晒被子、邻居为五保户打水。通过投票,评选出致富能手、双文明户、好媳妇,并专门召开评选颁奖大会。

3、积极治理环境卫生。经过全体村民充分讨论、村民大会研究制定了村卫生公约,对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垃圾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建设200户沼气项目,积极推进改圈、改厕、改厨,发展生态经济。

4、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为进一步深化“新农合”,我们建设了村合作医疗站,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网,小病可以直接在村卫生室报销30%,方便了群众,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5、在细节上输送温暖。2007年以来,后李楼村加大惠民举措,实施大病救助20人,共计救济金3万元,为群众办理社保补贴7人,帮助村民推荐就业150人,实际解决就业100人,新办理低保户47人,春节走访慰问老党员、退休干部、工伤人员、低保人员、现役军人家属32人,送去慰问金13000元。

由于我们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使农民在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极大调动了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村村民筹资120多万元,建设阳光棚500余亩,新建连片日光温室120余亩;300余户村民参加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并且以后李楼村村民为主体建立了张店乡无籽西瓜协会,为会员提供瓜种、育苗、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服务。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4500多亩,大蒜、韭菜、黄瓜、苦瓜、无籽西瓜等都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人均收入达4500多元。其中黄瓜、苦瓜、韭菜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由于成绩较为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06年市先进党组织标兵;2007年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2002—2005年获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还有多人(户)获省市区“致富带头人”、“文明家庭”等称号。

回顾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任道重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创建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对标找差,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扎实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让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构建生态、科学、和谐民主法治示范村多做贡献!

上一篇:文网文许可证下一篇:学习部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