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技术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21世纪, 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 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 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人性化管理是强调被管理的对象和主体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是一种人性的管理, 也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它从人的生存、需求、情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 则是一种软性的管理。

企业管理由注重物质手段向注重对员工的行为与智能管理转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一些企业在把员工作为管理对象的时候, 为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 较多地对员工实行物质激励手段。这种方式实质是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依附在物质刺激上, 从而把企业推到了“只进不退”的边缘。一旦企业效益“滑坡”, 员工的积极性就有可能下降, 企业就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冲击, 企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企业的管理者应更新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真正注重对员工的行为与智能的管理, 并通过正确引导和管理,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养一大批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的员工;并且, 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经济方面, 更要尊重员工的人格, 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 实现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心灵上的互动和沟通, 从而真正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人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基于我国企业的现状, 要想实现人本管理, 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切入点进行改革, 进而实现企业整个组织机构的改革。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 人是企业的根本。因而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 扩大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从职能看, 一方面要强化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尤其要强化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测评、激励、培训等开发性职能;另一方面要扩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到企业管理, 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 要对企业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这样才能保证“以人为中心。

2. 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企业应该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制定出从选人、用人到育人、留人的人本管理的战略规划, 并辅以相应的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 需要改革用人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制度, 管理者要知人善任,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要创造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 制定增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的政策等。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 需要加大人才投资力度。加强再教育和培训, 促进知识更新,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通过管理培训, 使员工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角色任务, 看做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 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企业需要创建激励机制, 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是一个能使个人将外部刺激变为实现目标的自觉行为的过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挖掘人的潜能,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要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来留住人才, 把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对企业的贡献挂钩, 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采用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物质激励、兴趣激励、情感激励等一系列手段使员工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管理的参与者, 而不是旁观者, 从而唤起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目标和任务, 将管理中的强制性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制定激发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

4. 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

员工要求在干净、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中从事工作, 摆脱事业的威胁, 希望在生病及年老时生活有保障等, 这些都是正当合理的要求。因此, 企业应付出更多的成本建立和完善劳动不利保障体系来满足员工的要求, 以此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获得长期的投资火爆。在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应对职工工资占企业成本的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其更趋合理。对经营效益好的企业, 应将其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防止因企业员工工资偏低而被企业或改制后的企业老板无偿占有剩余劳动。对临时工的工资应作出合理的规定。同时, 对员工的工伤、医疗等劳动保险方面做出强制性的规定, 改变临时工用工待遇过低及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的情况。

5. 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同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 人本管理更加关注企业员工的内在需求和满足、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首先, 从企业员工看,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任何一个员工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多职位高低, 大多数希望成为有思想、有价值的个体, 而非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机械劳动力。其次, 从企业来看, 企业要实现管理目标, 就必须使规章制度等刚性管理条例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既需要用刚性管理条例明确工作职责, 约束员工的行为, 也需要发扬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确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再次, 从文化导向看, 团结合作是中国的优良文化传动, 营造以平等氛围与团队精神为中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之, 企业是人的集团, 企业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个企业里, 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 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是同舟共济的“伙伴”, 那么, 这个企业就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

上一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下一篇:我国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法律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