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2023-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幸福如此简单

——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北京市同文中学 纪春玲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是我父亲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日子。上午九点,全家十口人随同医生把父亲推进了手术室,伴随着关门声,我的心也跟着怦怦地跳了起来。虽然知道这搭桥手术对于阜外的医生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成功率几乎是百本之百,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揣着一颗不安的心来到了病人家属等候室,一进门便被这紧张的气氛镇住了,所有的人几乎不说话。挨着门坐着一个工作人员,她负责接听医生随时打来的电话,一切的好消息、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的。时间很缓慢地过着,眼睛死死盯着墙上的挂钟,看着秒针一圈一圈地挪移着,心里默默祈祷着父亲能平安地回来。苦于时间的煎熬,拿起包中的龙应台的《目送》,随手一翻,翻到了《幸福》这篇散文,不曾想,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在此时此刻,它是那样的吸引我。到底什么是幸福,我陷入了沉思。中午1点20分,电话的铃声响了,工作人员喊道:“42床家属。”我急不可待地快速走过去,抓起电话,“您好,42床手术非常成功,请放心吧。”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沉下去了。放下电话,激动地告诉家人:“老爹很好,放心吧,走,咱们吃饭去。”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原来平安就是幸福。

从医院回到学校,见到学生问:“什么是幸福?”学生争着答:“不用做没完没了的作业这就是幸福”“不用上课外兴趣班就是幸福”“只上课不考试就是幸福”“体育课不被主科老师占就是幸福”“家长会老师不告状,回家不武力镇压就是幸福”„„

回到家,问年幼的女儿:“什么是幸福?”女儿说:“永远长不大就是幸福,永远有爸爸妈妈陪就是幸福。”

端午节同学聚会,忽又想起这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便提起这个问题。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身边的亲人第二天还能睁开眼睛算是一种幸福吗?”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颤:莫非家里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吧。再三追问下,得知他的妻子刚刚得了乳腺癌,正在做化疗,能否战胜疾病还是个未知数。人很年轻,刚刚36岁,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听了这话,心里很痛,原来人在特定的时候,对幸福的要求竟是这样低——亲人只要活着。我又何尝不是呢?父亲做心脏手术时,他只要能平安地下手术台就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幸福。

到底幸福是什么,我茫然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龙应台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用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用她独到的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演绎她的文字,演绎文字的内涵,其实我、学生、女儿、同学对幸福的理解不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吗?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和身边的人第二天早晨依然能睁开双眼看这美丽的世界,享受生命,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一切,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2011-6-18

第2篇: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李卓矾

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总是书封——那是一种铺陈在亚麻布上晕不散化不开的绿,或深或浅。

很喜欢书中的文章,淡淡的,毫不经意的一笔文字,就能掀起心中的一片涟漪。时间抹平了龙应台母亲最深的记忆:“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小晶。你看着我。”“我女儿不在这里,谢谢你。”昔日赖着母亲的儿子长大,懂得为妈妈做饭,心疼她:“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做给自己吃。”温暖人心。还有,还有她的父亲,她写到:“我慢慢的,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敞开心扉的龙应台,满纸温情。

读罢此书,我有一种领悟,对亲情的领悟,当父母凝神注视你时,你当珍惜;当父母牵起你手,过马路时,你当珍惜;当父母因为你的过时而训斥你时,你当珍惜。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记起父亲,为父亲写一篇《目送》时,父亲已经走了;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写起母亲,陪伴母亲时,母亲已不认识她了;就连龙应台那本依赖于她,亲密于她的儿子,也涌长大,让自己在母亲全部的视线里,徒留背影。她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踏踏实实的纸张,不多不少的篇幅,配以龙应台或刚毅或柔情的文字,一副映衬着书封的画卷展开,在我心中印刻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重新翻开这本书罢,再从新,细细品读。

第3篇:读龙应台《百年思索》有感

最初知道龙应台这个名字是因为她是《目送》的作者,大学时期一起看书的书友强烈向我推荐她的作品,在图书馆的偶然邂逅这本书,造就整个寒假的相守,黑暗的夜也就没那么寂寞了。

《百年思索》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作者用她的眼光看世界,看中国,抒写了她对历史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对未来的展望。本书所说的百年,是指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明确的说,是1870年代到1990年代,作者关怀这一百年来的人文演进(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地区),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指问题的内核。跟着她的文字,一开始很困惑,因为自身的历史知识匮乏,恶补相关的历史知识后,再读时,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巴以冲突的由来以及相对稳定局势的来之不易,二战后德国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全世界性的种族歧视何等厉害,亚欧真正的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以及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思索——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等等。作者通过她深厚的古文功底引经据典,依靠她真实的所见所闻记录现场,凭借她独立的思维从现象的表层中剖析出本质,一声声反问,一句句诘问,无不道出作者的控诉和无奈啊!也令我深思不已!

给我印象最深最能激励我的莫过于<代序>一文中的《在迷宫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养》。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龙应台对台大法学院的同学谈人文素养的必要,很有条理,很有深度,她把人文大致分为:“文”、“史”、“哲”(加引号是指最广义的文史哲)。我认为不只是法学院,只要是非人文学院的同学,读了这一篇,一定会受到震撼,并可能改变对知识思维的向度,以及对人群关怀的角度。她犀利得指出我们在大多数大学生的硬伤,现今大学里的分流教育,使得政治、法律、理工科系学生不重视文、史、哲,导致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会迷失方向、抵挡不住诱惑、丧失价值判断的能力,最糟糕的是,在危机中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龙应台就“我们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里”提出几点建议:

1.了解文学、接近文学。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它是湖边白杨树的水中倒影,它使白杨树的存在更真实,使我们更贴近生存的本质。我们是当局者迷,作家向我们展现出艺术的生活状态,当我们成为旁观者时我们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2.认识哲学、接受启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生存在迷宫般的世界中,掌握权力的人更是活在迷宫中,哲学就像天空中的星象图,帮助我们走出思想、历史的迷宫。

3.熟读历史,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过去,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它们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在历史的大坐标里,确定其位置,才不会被教育系统及传媒所欺骗。

最后龙应台就素养和知识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做出阐述,“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识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深刻指出关于政治人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政治人掌有权利,他将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

第4篇: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500字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

或许有些人从出生起,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存活于世,直至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不明不白地活着,跟随大众的步伐前行后退,足尖从未着地;不明不白地死去,顺应自然的秩序骤然离世,灵魂苍白虚浮。

终此一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对自我的直面剖析,即研究“我”这一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亲子、兄弟、朋友、陌生人等等——以及对虚无概念的物质化描述,例如生与死、得与失、新生与永诀,失散与重逢。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直面地剖析了她所走过的人生。

目送,落笔成书时,龙应台已行过半生的路途。近半生侍养于父母膝前的子,近二十年垂髫稚童面前的母,一路走来她目送着世间种种,用文字,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年,父亲的离去,意味着失去了那双牵引自己前行的手,意味着照片仅余黑白二色,意味着那从哪里来的灵魂便要归哪里去。闪电劈开漆黑的幕布,于命运的狭缝中,龙应台窥视到生死的无果。她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探求“生死”这一永恒的辨题。意识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的这时,她已过半百。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某个有着慵懒阳光的午后醒来,八十多岁的人儿又变成了当年轻倚窗棂,浅嗅青梅的女子,门前是熟悉的树与河流,自己正要去佃农那收租,忙起身下床,路过妆镜,那皱纹遍布的面庞,青筋暴露的手不由让她迷惑。只知道唤着“雨儿,雨儿……”熟悉又陌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龙应台应市长邀请,出任首任文化局局长,她离开时,孩子尚幼,而当她卸甲归田之时,孩子已长成大人的模样,唤的依旧是“妈妈”,却少了几分亲近。或许会遗憾吧,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十年。犹记婴儿时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而如今注视她的眼神却深邃不露。

我们作为“人”这一个体,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有先行者,有跟随者,亦有与自己携手同行的友人相伴。我们一生都在进行一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目送。

目送生与死的更相交替,目送失散与重逢的悲欢喜怒,目送缠绵不舍与绝然的虚无。“目送”使我们真实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到若有所思顿然醒悟,这一过程充满温情与残酷,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愿承认、不愿直视,但必定发生及存在的现实。挣扎,反抗,最终与时光达成和解,塑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的个体。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的,这世间太多事实总以温和的语言粉饰太平,让它看起来不是太过残酷。目送前行者的老去,日益佝偻的萧条身影;目送同行者的远行,猝不及防的挥手告别;目送跟随者的成长,自信的姿态不曾犹疑;目送自己,依旧是与生俱来的愚钝,依旧是不畏前路的初衷。

我们的人生不抵冥灵的半个春秋,又如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的辞世诗中所言:“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时间久了,便明白了,没有什么苦痛是咽不下去的,没有什么欢乐是永久长存的,没有什么悲恸是无法抚慰的,亦没有人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目送”——贯穿一生的仪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活着”的含义。

不只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注定的独立,“目送”揭开了我执意蒙蔽双眼的一角轻纱——认识到“人”的不完美。这历经亿万年爬上金字塔塔尖的物种因为智慧,有着无法摆脱的劣根性,同时也有着会随时间流逝而变更的本性。没有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地满足,这种不满足使之衍生出欲望与野心,促使其向更高处攀登。即使劣根性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显得有所残缺,但又有谁会断言否定这种不完美呢?正是由于“人”的不完美,才会彰显“活着”的含义与价值,我这样认为。

“人”的出生并不意味他活着,只有他真正剖析自己的存在并有所了悟,才能称之为“活着”;“人”的死亡并不意味他已离去,只有与他相关的所有痕迹均被抹去,才能称之为“死亡”。贯穿“活着”与“死亡”的“目送”,是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纵使如今我尚愚钝无知,但将持一腔孤勇一生目送,自始吾生,终至死亡。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2

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

当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时,颠覆我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作家的推测,这细腻的`文笔所书写的情感,证明男性化的名字并不能代表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所在孩子面前展现的爱和智慧,曾使我一直幻想当我有了孩子一定像她一样做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因为对龙应台的喜爱,买下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开时正值大一的寒假,第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离家许久的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心底莫名的情绪被触动,不知是因为想念还是这段话对亲情说得透彻。

上了大学后流传着一句话,作为外地学子你会发现考了十几年的试就是为了离开家,初看我觉得有些诙谐,细想来却越发觉得伤感,我来上学时妈妈就是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些讨厌这样犀利的龙应台,她将她认为的父女母子关系这样赤裸裸的写了出来,我抗拒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辩驳,心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不再有温柔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个作者,一个有思想的作者,一个理性的作者,一个手诛笔伐的作者。

越读这本书就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适合她的名字,叙事绘景时也许还有女子的柔情,每一篇文章中的柔情总被那么一段话戳破而让心颤动,心在流血却没有办法与之抗争。《为谁》中安德烈嫌弃妈妈煮的泡面,带着妈妈去买菜,教妈妈做菜。正在为安德烈如此孝顺感动时,文章最后安德烈反驳妈妈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让刚刚的感动一下沉入谷底。

文章最后我总希望龙应台回复儿子点什么,翻来翻去之后确定真正的结束了,作为一个母亲又能说什么呢,抱怨孩子即将把自己抛弃,让自己安顿好自己,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会离开妈妈的身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现在年轻人总是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就是帮我们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

我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总是沉迷其中思考一番。生来二十多年,经历的只有生和在老去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了。平时人们很避讳说到病和死,特别是父母姊妹身边最最亲密的人,逃避着逃避着,成了坚信身边的人不会离自己而去。龙应台用一生的经历诉说着在你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身边终将有人离你而去,你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整个过程。

《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地把所有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举,然后会员们互相执行。残忍的俱乐部,何尝不是对将逝之人的尊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到死亡的边缘,一次次医生在家人的要求下费尽全力的将他救回,割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张不开嘴挂上吊瓶,大小便失禁渐渐身上有了味道,还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我们都会说这些子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弃父母的人好太多太多,可是这孝顺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努力留下老人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病和死的不接受。

经历过一生的老人而言,多几天几个月也许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质量远远要比长度要重要,用医疗措施减少痛苦,带着生命的美好走向终点,不是比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走向终点好的多。亲人间的爱,让人们对生命心生留恋,也是亲人的爱抛弃将逝之人的尊严只为了呼吸机上的跳动。当病床上的人失去了人的一切行为能力,靠着机器活着,直到在一次次的手术后再也看不出人样,死也就没有了尊严。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性的,没经历过生死的我也是理性的,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感性的我是什么样子,会做出什么抉择。但现在我看的最懂得是珍惜眼前人,没有什么失去后的后悔更让人痛苦。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3

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题记

《目送》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漫漫长路中不可避免的跌倒。这本书中解析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感情,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别等等,描写深刻,感人肺腑,从人间真情而得出对生活和生命的冷静反思,打动人的心灵,触碰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字里行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推敲。从“目送”到“不必追”告诉我们应该珍爱拥有的一切,也应当正确面对失去的一切。

记得那次挣班费,开始我们都很胆怯,可又想想:什么事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便挪步走向一个大哥哥面前说:“哥哥,看一下吧。”可大哥哥却一手推开,给了我一个白眼,就这样,第一次的满怀希望的试探失败了。天空阴了下来,下起了蒙蒙小雨。伤口这时候疼了起来,哦,这才想起来是被传单划破了。冰凉的风肆意的吹着那几道伤口,雨无情地打在上面,疼,这才有了疼的知觉。此刻的天气像极了我的心情,我甚至知难而退,望而却步,不想继续下去了。

难道就这样狼狈的结束这次旅程?不,我不甘心!

“不要放弃,一次跌倒算什么?”一种来自心灵的声音唤醒了正在沉睡的勇气,它燃烧起来了!对,我要继续!我勇敢的迈向一个看起来二十几岁的姐姐,说:“姐姐,看一下吧!”我都没有想到自己说出这句话的声音竟如此温柔。姐姐对我温柔一笑,我们几乎同时说出了“谢谢”。那个姐姐的微笑,如同冬日的暖阳,点燃了我的自信之火。于是,我鼓起勇气,看到对面来了个人,我走近他身边,重复那句话。就这样,我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了起来。

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不管你幸运不幸运,你总会跌倒,总会失败,你无可避免。也许你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放弃一切成功的机会,你就像“因噎废食”,就像“杯弓蛇影”,你怕了所有,不敢去闯,害怕失败,害怕跌倒,害怕被人嘲笑。如此畏畏缩缩,躲在角落怨天尤人的你怎么可能会成功?所以,你不去尝试,又如何得到心的救赎?你终日迷茫度日,不知道自己一生要朝哪个方向前行。怕这个方向上荆棘太多,怕那个方向上不易成功,畏首畏尾,你想给自己找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想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可是你忘了,成功要靠自己的实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你却站在十字路口的位置左右徘徊,进退两难,郁郁不得终。

也许你下定决心选了一条路,却又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感觉这条路是错误的,你开始后悔,并且极力回头狂奔,但是等你跑累了,是不是才发现,这条路的起点早已消失,你再回不到当初,那个十字路口,再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向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不知道道路的尽头在哪,又或是它根本没有尽头,你也应该不回头,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你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你只能毫不犹豫地前进。

你也许会停在原地,等待命运召唤,这一生你也就这样了;也许,你会一条路走下去,但你已经失了当初那份热忱,你对跌倒和失败已经麻痹,虽然不会绝望,但也再找不到一丝希望,就这样,你自己一点一点掩埋了希望。你不肯相信一个道理,希望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外界。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要为昨天的烦恼而忧愁,展望未来,给自己一份信念和力量,心态平和地去接受每一个挑战,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挑战自我,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我们无法计量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每天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你才能触碰到成功的曙光。我们要心怀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书中所说:也许你在起点时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你,跌倒时,怎样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的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当然,有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是好事还是坏事?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修行的必经之路?

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第5篇:请允许我转身——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那日,闲来无事便在书店打发时间,无意中看到了龙应台先生的《目送》,封皮上一幅母亲用自行车捎着孩子的背影的简单素描让我瞬间就决定买下它来,因为这幅画面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熟悉和温暖。

书中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的开篇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简单的几十个字,却徘徊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是啊,我们与父母、我们与子女的关系又何尝不是真的如此呢?

回想自己三十多年来与父母之间那些由无数次目送和无数个背影构成的深深地缘分,才看到了自己的疏忽和幼稚。从上幼儿园起,父母便开始无数次地目送我的背影辗转于家与校园之间,那时的我是快乐的,父母的目送是欣慰的,没有一丝的悲凉与不舍,因为他们眼见的是自己希望的逐渐成长、生命的逐渐延续。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只是自顾自地陶醉于这个全新的环境,甚至内心深处还抱着离父母越远越好的想法。那天,我是第一次目送着父母的背影走远,眼中既没有发现父母得身躯渐显老态,更没有看到被风凌乱了的丝丝白发,那时,父母的心中应当是相当不舍的,因为自那一刻起,他们便知道,我们之间的缘分不再是那样紧紧纠缠,今后便是若即若离、渐行渐远了。之后的日子过得飞快,确如书中龙应台先生与她的儿子一般,我也曾嫌弃母亲对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觉得新鲜,我也曾嫌弃父亲对许多问题仍旧抱着陈旧的观点,我也曾固执地将自己的背影留给日益衰老的他们,我也曾在有些场合不愿与他们同行„„。那些年里,其实父母从未让我的背影走出过他们牵挂的目光,只是我的轻狂让我从未认真审视过他们的记挂。现在想来,我是应当深深地对父母鞠个躬、道个歉的,请你们原谅当时那个眼中只有自己飞扬青春的我吧!

参加工作时,父亲送我去几百公里以外的单位报到,这次,便是注定要彻底游离于他们的生命以外了,而今后的路,我真的只能一个人走了!至今,我依然记得那日母亲不舍并伴着几分悲切的目光,出门时,我拿起东西快速的转身,只留给她一个看起来那么决绝的背影,其实却早已泪如雨下,而母亲像是没有看到,仍旧倚着门絮絮叨叨地叮嘱。到单位一切安顿好送父亲走时,却早已难以掩饰心中的悲凉,看着父亲上车时的背影,只有选择迅速“逃离”。几年间,无数次地往返于家与单位之间,我总是固执地坚持一个人去车站,每次故作轻松的离别背后,是早已无法承受的悲伤,只能用看起来“没心没肺”的转身,来逃避所有不愿让他们看到的脆弱与伤悲。

转眼,女儿已经三周岁了,假入正如龙应台先生所说的那样,我应当准备开始看着女儿日益长大而与我渐行渐远的背影才是,但是,我于女儿确实是惭愧的。小小的她每每只能目送着我决绝的背影远去!记得她两岁多时,有一天,在她玩的很高兴时,我告诉她:“妈妈必须回单位去了”。那一瞬间,她的表情先是凝固,凝固成一个很呆滞的笑容,等到她的小脑袋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瞬间眼神便失去了先前欢乐的光泽,也正是那次,让我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让一个孩子去无数次地目送自己妈妈的背影远去是何等的残忍!那之后,我会慢慢告诉她分别的不得已,她也似乎慢慢明白了些,虽然有时的告别女儿是欢快的,因为妈妈的再次回来一定会有她想要的礼物给她,但作为妈妈,我的心是沉重的。

本应在静好的岁月中去目送父母老去的背影,女儿成长的脚步,但我只能选择被无数次地目送,而我能做的也只有在心中无数遍地告诉这些我深爱着的人们,在我仅存的那一丝坚强的底线面前,请允许我转身吧,哪怕留给你们的是些许的决绝,也是因为我只想让你们看到我安好!

第6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共有七十四篇散文组成,其中不仅有对上父母的,还有对下孩子的、平行的兄弟的。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恋人的相处、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好像一滴浓墨掉进了你的心池,慢慢漾开,回味无穷。淡雅、宁静、温婉的基调足以熨平浮躁、温暖人心。

一只沙漏里的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它们都是时间的量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且走且行,慢慢会发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后来才慢慢明白,幸福,真的是件很简单的事。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后来,我们慢慢有所体会,那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正如父母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却也最容易不被察觉。

他们可以在狂风暴雨中为我们撑起一面巨大的伞,撑着伞的手也许因为暴雨的重荷而颤抖,但是我们在伞下安全地长大,长大到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母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火石,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是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每一天,每一刻,为了自己的孩子,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直到有一天,蜡烛烧完了,烛光,留在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在一条我们看不见、但是与我们的旅途平行的路上,爸爸,妈妈,请你们再走慢一点。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尚年少,你还未老,那,该有多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疼的的伤口,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不敢去注视。生活,亦或是路途,处处充满了或长或短的分离,残酷也让我们渐渐明白,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很多时候,因为爱,所以急切,而生命当中,遇到事情最为急切的人,大概只有自己的父母了吧。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象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后来的后来,经历的曾经多了,也慢慢知道,事实上,爱情能持久多半是因为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没有互利’的关系,爱情是不会持久的。

君子之交,其淡于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

有时候,是别人牵挂你。他,有时是她,是不是来一个电话,电话讲完了,你轻轻放下听筒,才觉得,这其实是个相见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电话什么事都没有,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好,但连这,也不说。

走了比以前更多的路,我们才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到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随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遇,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行人。

然而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所以后来,有些路,我们都自己走了。因为我们知道了,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有一分明白,月光泻地。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华似锦,轮回过几次?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走过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那些生命里我爱过的人,以及用生命爱过我的人啊,若有来世,与卿成说,至死方休;若无来世,吾独念卿,至死方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