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经典诗歌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林徽因的经典诗歌

浅谈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浅谈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

【摘要】林徽因是“中国一代才女”,在她艺术领域的各方面都可以看到她身上多种才艺的相互影响、交融。受过美术训练的林徽因对色彩的捕捉和表现有着极敏感洞察力,十分重视色彩在诗歌中的运用,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本文拟从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三个维度来探讨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力求继续为林徽因诗歌解读拓展新方向。

【关键字】林徽因;诗歌;色彩;美学;

谈及林徽因,人们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作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林徽因践行着新月派“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诗美追求,她在《究竟怎么回事》中说到“写诗„„凭着一种天赋和灵巧,驾驭一串有声音、有图画,有情感的言语,来表现这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悟理或境界。”[1]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绘画美的艺术效果要胜于其它两种。诗歌绘画美的基础是色彩,色彩的美学特征通常分为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而林徽因的诗歌就兼具这三美。钱钟书就诗歌色彩的表现力曾说:“诗歌描写一个静止的简单物体,也常有绘画无法比拟的效果。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色彩的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画的形状可能是造型艺术家感到凿刀和画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5页.

笔力竭技穷。”[2]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可以用具有色彩意义或能暗示色彩意义的词语,引发读者对色彩的审美联想,在头脑中呈现具象美。当你细读林徽因的诗歌时,便会发现她对色彩的捕捉能力极为敏锐,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意境,表现隐秘的内心境遇和主观情思。

一、林徽因与色彩

林徽因出身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十四岁时其父林长民赴日留学,期间她在家中替父亲编家藏字画目录。在访美求学期间,她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户外写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术系,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这些经历使得她具有深厚的美术修养,培养了她对色彩的捕捉和表现的能力。

林徽因极为看重色彩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她认为颜色本身就是一种意象,“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一时浮

[2]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第39页.

1沉„„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变为,在眼前或记忆力观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1],还提出“感觉是艺术家的触角„„在感觉过程中,甚至色彩感比正误感更重要。”[2]的主张。 她还发现色彩能够营造空间感,她说“艺术家从眼中的自然„„将自然的形、色、线条综合为为视觉意象,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才创造出了以空间幻觉为特征的艺术”[3]。

二、林徽因诗歌色彩的装饰美

装饰美是指诗歌利用色彩词语设彩造境,让读者获得具象美。刘湛秋说“诗本身虽然不能造成视觉上的灿烂色彩,但是如果巧妙地运用甚至能达到油画般浑厚的程度。”[4]

林徽因不仅师法自然取色,而且还选取暗含色彩的意象入诗,有时还会利用光影来弥补抽象语言符号对色彩表现的不足,她通过色彩词语的运用、组合和渲染,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林徽因经常运用富有色调的词语,描景绘物,勾勒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如《你来了》:“你来了,花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5页. [2] 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第164页. [3] 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第269页. [4]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1-17.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开到深深的深红,//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白云//却是我们,悠忽翻过几重天空”。林徽因直接从自然界中取色,花的红、萍的绿、云的白是平时常见的自然界景物的色彩,但这三组色彩性语词——“深红的花、满池塘的绿萍、透过绿色枝柯间所见的白云”组合在一起,便绘成了一幅境界旷远的画面,层次感极强。而在《山中》一诗里,林徽因更是为山中的各种景致绘色敷彩,紫色山头、红叶、蓝天、白银色的光、黄叶、白墙、青影、红萝、黄月等意象一经点染,便构成了一幅参差错落、色彩斑斓的“山中秋色”图,虽设色丰富但不显繁杂,整首诗境界浑融。

林徽因不仅直接选取自然界中的色彩入诗,而且还常以丰富而表意多样的色彩意象入诗,这里说的色彩意象指的是字面无色彩却极具色彩感的意象。如《给秋天》中写道“笑脸向着晴空//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稚气,豪奢,你没有悲哀。”提到“晴空”我们会本能的想到蓝天、白云、艳阳,接着我们又会联想到红日高悬碧霄,金子般的光爱抚万物的情景。虽然“晴空”本省不带色彩,但是它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色彩,诸如此类的色彩意象在林徽因诗中常出现的还有晚霞、黄昏、月光等。林徽因正是通过唤醒我们记忆中的识色经验而让我们产生色彩感,给有限的篇幅充填

2 更多色彩,并进一步挖掘其表情达意的功能,使其在创造意境上发挥重要的作用[1]。

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不仅写出物象“生而有之”的固有色,同时写出了不同环境的“条件色”。条件色是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光源下所呈现的色彩变化[2]。林徽因接受过西方美术教育,她借鉴印象派画家发挥光色科学的原理,研究对象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微妙变化,并把这种印象派手法运用到她的诗里,可以说光色结合是林徽因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一个必不可少方面。如《忆》的第二节:“我不曾忘,也不能忘,//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太阳带点暖,斜照在//每裸树梢头,像凤凰。”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的特征是:“鸡头„„五彩色,高六尺许。”“像凤凰”形象地表现出冬日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树梢上散发点点光晕,呈现出绮丽迷人的色彩,体现了视觉上光和色的炫目。林徽因通过语言中的光色变幻描述及想象意象,弥补了抽象语言符号表现色彩的不足,克服色彩的直观性和色词的间接性,色彩的丰富性和色词的有限性,色彩的变化性和色词的笼统性的矛盾[3],提供了丰富多姿、立体可感的色彩美,创设了更为丰满的意境。

[1]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1. [2] 杨春燕.论中国古典诗歌色彩描写的时间意识[J].写作,2008,15:5. [3]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3.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三、林徽因诗歌色彩的情感美

诗是关乎情感的艺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即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色彩词语作为诗歌表达的重要元素,自然与情感密切相关,卡洛琳·M·布鲁墨在《视觉原理》中说“色彩在心理上关系到感觉经历中感情与情绪的作用”[4]。所以,诗的着色不能仅仅停留在装饰美上,以表现景物的色彩特征为目的,而应深入一个层次,使诗中的色彩与诗人的心理情绪相互渗透,呈现出情感美。

林徽因在《怎么一回事》中曾有过如此阐述:“在诗里,情感必须依附于意象上,求较具体的表现;意象则必须明晰地或沉着地、恰适地烘托情感、表征含义。”[5]这说明她已经认识到情感与意象的依附关系。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总是苦心孤诣地选取与自己情感性质相一致而又能充分表达特定情感的色彩词语入诗。一般来说,林徽因诗歌中的色彩对情感的显示主要有顺向显示、逆向显示和对比显示。

顺向显示是指诗人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色彩情感状态相协调。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写到:“雪

[4]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

院学报,1998(17):14.

[5]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6页.

3 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这首诗的副标题是“一句爱的赞颂”,是林徽因送给刚出生儿子的礼物,林徽因在诗中对春天的景象进行点染和描摹,选择鹅黄、芽绿、莲白这种暖色调的色彩进行搭配和描绘,给人以温馨之感。在林徽因的眼里,儿子就是人间的四月天,他的降临就像这温暖的色彩一样,带给林徽因无尽的温馨。与之对应的,诗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林徽因对儿子深沉的爱,显然,这种爱也与温暖的色彩一样让我们感到温馨暖人。

逆向显示指诗人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色彩情感状态相违背。如《九一八闲走》:“天上今早盖着两层灰,//地上一堆黄叶在徘徊//„„//黄雾扼住天的喉咙//„„//但我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灰天、黄叶、黄雾,这些意象的色彩与战时环境的荒凉与悲苦是吻合的,是林徽因情绪的物化,然而林徽因并没有在这悲凉中丧失自我,她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对国家新生的期盼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色彩对情感的对比显示是指诗人利用色彩对比的规律显示对立的情感状态。林徽因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自我情感抒发,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抒发。单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纯的色彩以及所产生的审美效果,难以充分表达矛盾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1]。色彩在强烈对比中产生的美和深刻内涵更能体现现实生活与理想世界的矛盾,使她在追求自然物象的纯色之美的同时,更深入地从多种色彩同时出现所形成的明显对比中,抒发对“美的精神”的执著追求。如《去春》:“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再一次登山//回头看,小山前一片松风//就吹成长长的距离,在自己身旁。//人去时,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相伴着动人的细致,在此时,//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就是来了也是抖抹一行沉寂记忆,树下。”在这首诗中,林徽因将回忆中的色彩与现实中的色彩,想象的色彩与现实的色彩前后对比、碰撞,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

[2]

“去年的春天”是“花香”、“红白

相间”的“小曲径”、“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红、白、绿的搭配描绘出去年春天风景的清丽淡雅、和勃勃生机。然而,“在今天”“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却是“苍白的下午”、“一片松风”、“阳光不来”,意象色彩则显得苍凉。去年与现在色彩的巨大的反差,形成了较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对比与时间的今昔对比也遥相呼应,抒发了主人公再次登山,

[1]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13. [2]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3.

4 忆去年人事、快乐己逝时萌生的沉寂与无奈,更能强烈触动读者心弦。

四、林徽因诗歌色彩的象征美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写到“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诗中绚丽纷呈的色彩,带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使我们思考人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色彩都具有其相应的象征含义。对此,林徽因在《究竟怎么回事》中也说到“诗是不能脱离象征比喻而存在的„„一个比喻或一种象征在字面或事物上可以极简单,而同时可以带着字面事物以外的声音颜色形状,引起它们与其它事关系的联系。”[1]

从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不再仅仅是色彩本身,更是生命本身。林徽因六十三首诗歌中,直接以红色入诗的就有十七首,如果算上暗含红色意象例如血、桃花、彩霞等,带有红色的诗就更多了,至少占总诗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某种程度上,红色代表了林徽因的思想追求。布鲁墨说:“有些色彩对人们有着普遍的心理影响,但同时也有些人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7页.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对色彩的反映是专断的、个人的、或受社会影响的。文化传统确定了色彩的象征含义。”[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既代表着喜庆、爱情;又代表着悲伤、死亡。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红色”的主题是多样的。在爱情诗中,红色象征着甜蜜的爱恋。如《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有事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少女在深夜倾听心上人弹奏的歌声,颊边的红晕是爱恋流露的象征。再如《你来了》中写到“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感情进入到不同的阶段,心绪也会不同,这时看外物,外物也会沾染上此时的心绪,花由普通的红转为深红,也象征的爱恋变得更为浓厚。

红色还体现出林徽因对生与死的思考。如《红叶里的信念》:“知道我的日子仅是匆促的//几天,如果明年你同红叶//再红成火焰,我却不见„//深紫,你山头须要多添//一缕抑郁热情的象征,//记下我曾为这山中红叶,//今天流血地存一堆信念!”红叶年复一年,而人的生命却是不可回溯的,这里的红的信念象征着生命火红的信念。

在林徽因的现实性作品中,红色也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生存状态,一

[2]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

院学报,1998(17):16.

5 种理想的绝望和破灭。如《年关》:“„„红的灯光,绿的紫的,//织成了这可怕,还是//可爱的夜?高的楼影//„„成千万人流的血汗,//才会造成了像今夜//这神奇可怕的灿烂!//看,街心里横一道影//灯盏上开着血印的花”。“红色”附在“血”上,红的灯光和红的血形成对比,这里的红象征着血液般沸腾的愤怒与仇恨。

红色也体现了朴素的时间意识。《尔雅 》有“春为青旸 ,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1]的说法,宋朝郭熙所撰的《林泉高致》中谈到:“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2],这些表明了古人对色彩与时间对应关系的认识。例如古诗就多用姹紫、嫣红、鹅黄、嫩绿等词来描绘春天,给人以欢快鲜明之感。林徽因显然也认识到色彩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一首桃花》:“桃花,那一树的殷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这殷红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林徽因诗歌中常用的色彩还有蓝色、黑色、白色等,这些颜色在林徽因的诗歌中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是林徽因生命体验过程中,在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属于林徽因自己的独特色彩,这些色彩赋予林徽因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1]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6. [2]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6.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五、结语

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因素。”[3]林徽因无疑是这样一位善于驾驭色彩的艺术家,色彩在她诗歌中的运用兼具了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在林徽因的诗歌中,色彩仿佛获得了生命一般,鲜活的涌入林徽因的笔下,谁也不能否认色彩为林徽因的诗歌所注入的活力,我们应该对林徽因诗歌中的色彩美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3、潭水.林徽因诗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1-17.

5、李丽.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57—61.

6、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3]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17.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第2篇:穿越岁月的灵性之光: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郑娟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具有多重美学意蕴,情感真挚、纯净,渗透着真诚的生命感悟,同时,对生命本体的思索,使诗歌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多种艺术影响下的诗歌建构,形成了一种充满灵性、智慧并且具有现代性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 真纯之美 哲理之思 现代性构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

林徽因诗歌创作的起点非常高,一出手就显示了非凡的功力,真正做到了厚积而薄发,厚积而迟发。她是“一个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①。林徽因的诗歌多数走不出自己的生活。表现个人情绪的起伏变化、展现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歌的主体和主要脉络。这种情感尽管只是一己的悲欢离合,甚至有时还有些低沉,但它是那样的真挚、纯净,以至多年以后,仍然能够穿越历史的烟云,令人怦然心动。女诗人特有的审美的、内省的心理特点使她的诗偏于向内转,重主观,追求情感的真与纯。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与她的出身和背景有很大关联。她出身名门而又天生丽质,受过良好的中西方文化教育,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的大方和热情,与同时代正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许多女作家相比,的确多了许多幸运。因此,她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任何作家都不能离开文坛而独自存在。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显然是受到了“新月派”的影响,而她当时几乎是处于这个派别的核心位置。“新月派”是个浪漫主义文学团体,他们追求主观色彩,极为推崇内心的情感,不满现实的世界、人生的苦痛,他们要找一个满意的途径,唯有向一己的内心去寻求。他们追求文学的至美、至善、至真。林徽因在这种唯美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一条“纯诗”的道路。

爱美是人的天性,林徽因这个被称为“一代美女”的诗人,对美自然怀着特殊的敏感和领悟,让我们先从她写美的诗文中来领略诗歌的真纯之美。林徽因笔下的美是她从独特的个人生命中感悟和体验出来的,真纯的近乎于神圣。在诗歌《一首桃花》中:“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有人说它是一首写景诗,实际上她更像是写人的诗。诗人用“桃花,那一树的嫣红” “朵朵露凝的娇艳”写出了少女的静态美、用“含着笑”“生姿的顾盼”则写出了少女的动态美。全诗气韵灵动,透出古典唯美的倾向。林徽因还有一首诗《笑》,写出了人间最美、最纯真的笑。“笑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诗人用了一些模糊的词语和意象来写一个美貌女子的笑,非常耐人寻味。我们似乎也真的意会到了,那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的、很少人间烟火气的,能够慑人心魄的笑。这些诗深得浪漫派的神韵,构成了唯美的诗境。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既有“古典主义的矜持、含蓄,又有浪漫主义的明朗、率真”,“在表情方面隐显适度,当隐则隐当显则显”②。现在公认的几首诗:《那一晚》《情愿》《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别丢掉》等与徐志摩有关。徐林之间的恋情众所周知,已成为命中注定的交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无奈与矛盾渗透于字里行间。诗歌《那一晚》写了十年前两人在剑桥分手的那一晚的情景,“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而十年后,人世沧桑,仍然铭记那个晚上,甚至仍带有某种祈盼,“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欣赏。”徐志摩对这首林徽因用笔名发表的诗自然是心领神会。但更多的时候,诗人则是在矛盾中梳理自己的情感,在《情愿》中,“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你也要忘掉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在《仍然》中,尽管“你又学叶叶的书片随风吹展,/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在《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她这样叹息道,“生命早已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美丽的想象”。而在徐志摩去世后的一九三二年,林徽因又写出了《别丢掉》来纪念他和徐志摩的这段恋情,诗歌传达了一种对逝去之情的留恋和此情不再的惆怅。这一系列的诗透露了一位女性在体验和享受爱情的心理过程是那么真纯,那么细腻。林徽因是个极为重视内心体验的人,她曾说过,“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能体验情感”,“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③。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诗歌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哲理之思

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她,“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④。具体到诗歌创作中,这种能力必然使得她的诗超越于情感表现之上,而追求一种灵思和顿悟。诗人自己也说,写诗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流动的情感”,再则就是表达对“辽阔的对宇宙自然,或智慧的对历史人性”的顿悟⑤。因此,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此外,林徽因登上文坛,已是“新月派”的后期。此时,“新月派”的诗人大抵已走出前期浪漫感伤的格调,创作上少了些激情,却多了些智性成份。同时期的陈梦家、方令儒等人也都写出了具有哲理意味的诗,显示出某种“现代派”的色彩。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既是个人的追求,同时也是流派的潮流使然。

从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出,她有系统的宇宙观和生命哲学观,她的早慧令她早就参透了“生命”这个大的哲学命题,对生命本体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她看来,整个宇宙处于不断地轮回变化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旧的生命消亡,新的生命产生,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生命也只能是一次不可逆的旅程。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诗人写道:“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诗人描绘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幻图景,从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到自然界的峰峦江海,再到人世间个体由年幼到年迈的变化过程,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永恒是人们造的谎”,现实的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有种类似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2 林徽因的诗,哲理之思和个人体验融为一体,构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而这些哲思也正是诗中最闪光的部分。聪慧的诗人参透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难免会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在《莲灯》中诗人写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但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在《风筝》中,诗人又把人生比成风筝,一个美丽飘忽的梦,像是希望,又是梦。林徽因还时常在诗中写到秋天,写秋风萧瑟下的落叶,它们也曾繁盛过,在度过了辉煌的夏季之后,“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便是满目凄凉。这种对生命本体的悲悯和忧伤,几乎成了林徽因多数诗歌的基本美学形态。表面上热情、开朗的林徽因,内心中却有着不易觉察的感伤和忧郁。也许是长期病痛的折磨,也许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时常处于困惑之中。

现实很无奈,诗人也认定冥冥之中有超越于人世之上的力量存在,即“造物主”的存在,但理智上还是认为,人应该顺应人生,顺应自然,不能放弃努力。在《人生》中,她把人生比做“河流”,把自己比成“一条船”,“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我生存,/你是我生存的河道,/理由同力量。”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认识已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人生是河道,要循着河道走,人生一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这也就能够理解,诗人为什么能够在疾病缠身,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能够那么忘我、那么拼命地工作。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诗人拖着重病的身体,参与了几项重大工作:对国徽图案的设计,对景泰蓝的设计改革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每一项工作,她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也几乎耗尽了她的全部心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生命哲学。

林徽因还有一些境界稍微开阔些的哲理诗,没有过多地涉及自己的情感,而是作为一个冷眼谛视人生的人进行创作,同样透露着诗人生命存在的哲学观,如《年关》《小楼》《茶铺》等诗,在最俗常的人生中揭示出最普遍的生存意义。

三、现代性构建

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美特征。“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 、“民族性”和“创造性”⑥等特征似乎都能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有所反应。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的诗艺,她才没有走进后期“新月派”所走的那条形式主义的圈套,而是能在更丰富的层面上进行诗美的构建。她的儿子梁从诫曾这样评价,她“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的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⑦。她的诗歌中留下了多种艺术共同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构建的痕迹,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建筑的、哲学的、美术的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她身上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综合之美,本身就体现着现代性。

林徽因有着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擅长于在诗中营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景物的画面,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在《静坐》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这是个很有些凄凉的意境,枯枝瘦细的影子,日光渐斜的背景,女诗人端着一杯茶,默默的静坐,似喝没喝,百无聊赖,可以想见她的心境是何等凄凉!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古典的,很有些宋人小令的味道。诗人有时还运用了古诗词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时间》中,“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诗歌的句式和意境都不能不让人想起宋代女 3 词人李清照的一些抒发寂寞情怀之作。

林徽因十分重视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她曾说:“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雾、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的人性的感触。”⑧而这恰好与西方象征主义诗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西方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就是“创造一个同时包含客体与主体、外部世界与艺术家自身的提示性的魔术”⑨。也就是说,诗人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好的艺术方法,便是为这情绪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即所谓的“意象”,通过象征性极强的意象烘托气氛,从而暗示诗人的精神世界。显然,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与意象同西方象征主义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林徽因很喜欢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人的诗作,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象征诗,显示了某种“现代派”的风格。《一串疯话》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诗人打破语言习惯,看起来有些颠三倒四,意象大幅跳跃,有种飘忽流动之感,但却强烈暗示了诗人内在的情绪之流,而这种独特的语言结构恰好与她的“一串疯话”十分契合。

林徽因诗歌的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还在于她把建筑艺术融入了诗歌创作。作为建筑学家,这样一门严肃而又专业的学科并没有窒息她的艺术天赋,而是使她在创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会在不自觉中用建筑学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进而影响到诗歌创作。首先,建筑艺术直接影响到了诗歌的形式。建筑是一门空间造型艺术,外在形式自然是相当重要,既要美观,又要实用,甚至还昭示着建筑的内在精神。“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其中的“建筑美”就是要求诗歌形式要做到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要有建筑物那样的美感。林徽因对此心有灵犀,创作了不少格律谨严,形式严整的诗,如《深夜里听到乐声》《笑》《记忆》等诗都十分齐整。但诗人的创造天性,尤其是在建筑学对形式美学方面的专长,使她很快摒弃了“豆腐干体”的拘谨,从而创建出多姿多样的诗歌形式。她的那些形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的诗歌尤为值得人关注,诗人在繁复多变,摇曳多姿的形式构建中,传达着诗歌内在的心绪流程。此外,诗人还在诗歌中融入了建筑意象,这也是不多见的,什么“百层塔”、“琉璃檐” 、“古城楼” 、“矮楼”等意象,这也是只有建筑学家兼诗人的林徽因才能创作出来的。

综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大体是一种“个人化写作”,也许,在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然而,大半个世纪以后,她的诗却能够穿越岁月的阻隔,重新获得了辉煌的生命力。应该说,是她的艺术才华和才思灵性,成就了她的诗美。因为,只有真正的美才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①邵燕祥:《林徽因的诗》,《林徽因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②刘思谦:《澄明的生命之灯》,《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4期,第152页。

③林徽因:《致沈从文》,《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④林 洙:《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所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版,第5期。

⑤⑧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第45页。

⑥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第32页。

⑦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⑨波德莱尔语,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 第518页。

作者简介:郑娟,安徽蚌埠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

第3篇:林徽因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

1,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

2,我愿换取一朵花开的时间,宁愿要付出很多倍的东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停下纷繁的脚步,还自己一片晴天!

3,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4,你是我种下的前因,我又是谁的果报。

5,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6,我们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 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 纠缠不清。

7,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这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

8,没有什么吧,这个房间里,除了我的影子,就是我的衣裳 ,它们安静的,连我,也不去打扰 ,你那不认识的风,轻轻的来了 ,我们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你望望我 ,我望望你,还是走开了。我不知道是否该想你 ,想你,你是否知道?但是秋天,这秋天 ,如你。

9,就是在横溢奔放的情感中时,我便觉到捉住一种生活的意义,即使这横溢奔放的情感所发生的行为上纠纷是快乐与苦辣对渗的性质,我也不难过不在乎。我认定了生 活本身原质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以下我情愿也随着赔偿这天赐的幸福,坑在悲痛,纠纷失 望,无望,寂寞中捱过若干时候,似乎等自己的血来在创伤上结痂一样!

10,​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1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得模糊不清。

12,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13,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14,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15,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

16,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17,生活只是一股力,死亡是一片沉默的恨。

18,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

19,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20,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21,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22,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

23,我是没有出过门的,没有动身之前不容易动,走出了之后却就不知道如何流落才好。

24,莫说彼此邂逅在寂寞的异国他乡。就算是相逢在拥挤的人流中,也能一眼认出谁是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这就是所谓的感觉。

25,在廿四个钟头中,我前前后后,理智的,客观的,把许多纠纷痛苦和挣扎或希望或颓废的细目通通看过好几遍,一方面展开事实观察,一方面分析自己的性格情绪历 史,别人的性格情绪历史,两人或两人以上互相的生活,情绪和历史,我只感到一种悲哀,失望,对自己对生活全都失望元兴趣。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死去,减 少自己及别人的痛苦!

26,无论你如何隐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的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念一段记忆却是永远。

27,信仰坐在我们中间多少时候了?那理智热情都不能代替的信心!

28,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

29,无论是谁,听到美好的情话都 会满心憧憬,内心澎湃。大家都 忘记了,一个容易承诺的人往往 是最不容易恪守承诺的人,所以 ,当他说: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大可以想想,你们在一起多久 ,怎么想象永远。

30,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31,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

32,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

33,生是种奔逝,永在离别!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34,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35,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36,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37,当前的艰苦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充满整一个民族,整一个时代!我们今天所叫做生活的,过后它便是历史。客观的无疑我们彼此所熟识的艰苦正在展开一个大时代。所以别忽略了我们现在彼此地点点头。且最好让我们共同酸甜的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历史。

38,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39,喜欢一个人,当然不希望他受到折磨,于是,只好不再接近他,宁愿大家一起忍受那小小的痛苦、小小的寂寞、小小的思念…… 现在虽然不能一起,甚至将来也不会一起,然而,那微小的痛苦,却能滋养生命,让你知道,永远有一个人,远远的、轻轻的爱着你。

40,我始终相信,身体不过是装饰,唯有灵魂可以自由带走,不需要给任何人交代。

41,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 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曾经执著的事如今或许早已不值一提,曾经深爱的人或许已经成了陌路。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非要亲历过才能深悟。

42,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43,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

44,不是所有的过往都是美好,还有许多我们想要擦去却擦不去的残痕。有人说,疼痛的往事可以选择忘记,可纵算忘记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不存在。既是省略不去的过程,就只好默默忍受,只当是年少不经世事所犯下的无知错误。

45,  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

46,我所谓极端的、浪漫的或实际的都无关系,反正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 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不难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难别人 所不能,更不怨运命或是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种人性混合做成的纠纷,人性又就是那么一回事,脱不掉生理、心理、环境习惯先天特质的凑合!把道德放大了 讲,别裁判或裁判自己。

47,幸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人生总是太多的遗憾,由不得你我放纵快乐。

48,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做成我们周遭的墙壁或气氲,那么结实又那么飘缈,使我们每一个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

49,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50,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51,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52,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53,读书并不能让人一夜暴富,不读书,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而读书的人,则能从每本书里看到这世界的不同侧面,学识与情感都在阅读中自然丰厚。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54,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腊,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55,我们都知道,姹紫嫣红的春光固然赏心悦目,却也抵不过四季流转,该开幕时总会开幕,该散场终要散场。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栽种一株菩提,四季常青。

56,也许你的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你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也许你正在困境中;也许你被情所弃。不论什么原因,请你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打份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昂起头,挺起胸,面带微笑,从容自若地面对生活。你知道吗?你真的好美。你若微笑,日光倾城!

57,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

58,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9,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60,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61,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62,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63,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64,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

65,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66,我站在香山,向远处看……茫茫的雨后天,霞光,那么远……

67,我们夜宿廊下,仰首静观檐底黑影,看凉月出没云底,星斗时隐时现,人工自然,悠然溶合入梦,滋味深长。

68,我以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如同两个人透澈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感情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 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 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69,以为爱来得及,其实时间已经来不及。

70,也许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重要的片段。或许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生活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

71,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地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伤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犟的忠于生的,即使人生如你低下所说:就凭那精窄的两道,就算是轨,驼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堕!

72,  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73,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74,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75,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76,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恐,或happy或sorry,或难过,或苦痛,我也不悔的,我也不proud我自己的倔强,我也不惭块。

77,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78,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79,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旅程,只是所走的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

80,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第4篇:徐志摩、林徽因诗歌赏析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

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

——诗情如你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圆月。”

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第5篇:林徽因100句经典爱情语录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同时,林徽因的爱情世界里也出现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个男人,,因而她的爱情语录也格外的经典。以下是林徽因的百句经典爱情语录。

1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3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4 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5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6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7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8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9 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10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11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2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13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14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15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16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17 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18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19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0 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21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22 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

23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24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25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26 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27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28 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29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30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31 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32 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33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34 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35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36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37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38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39 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40 有些人是可以被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41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42 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43 你的头发美丽而哀愁。就象你的灵魂。 44 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45 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46 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47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48 快乐的流泪。

49 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50 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 51 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52 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 53 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54 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55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56 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57 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 58 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59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60 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61 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 62 有些人是可以被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63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64 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65 你的头发美丽而哀愁。就象你的灵魂。 66 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67 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68 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69 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70 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 71 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72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73 如果有过幸福。幸福只是瞬间的片断,一小段一小段。 74 缘分叵测,我们无从得知下一刻会发生一些什么。 75 手指不会动了,眼泪不会流了,时间不会走了。 76 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时代华语期待您的加入与支持

77 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78 男人不爱女人。他们只是需要女人。

79 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 80 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81 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82 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83 如果有过幸福。幸福只是瞬间的片断,一小段一小段。 84 缘分叵测,我们无从得知下一刻会发生一些什么。 85 手指不会动了,眼泪不会流了,时间不会走了。

86 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 87 孤独从一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 88 蓝色是天空的疾病。

89 有时候我想问一个陌生人 问他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心里始终有这种隐藏的动机。 90 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91 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 92 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

93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94 男人不爱女人。他们只是需要女人。

95 第一天见面,晚上我没跟他吃饭,去见同学了,他送我的,在出租车上的时候,问我电话,我告诉他而且问他,“你还不知道我叫什么吧?”他回:“啊,是呀”后来提到这个事,他说,“之所以没问,就觉得没有必要知道叫什么,当时他就觉得我跑不掉,我跑到哪他都会追到。”

96 他跟我讲,在见我之前,都已经决定请假回家接他父母来大连,但是见到我之后,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说他不能回去接他们了,让他们自己买票过来,他说不管怎样,妈妈肯定都还是他妈妈,但他担心就因为这样把我给丢了,他害怕

97 见第一面的时候他跟我讲,人不要做坚持不了一辈子的事情,后来我问他,可以坚持一辈子对我这样有热情吗?他说:“不敢保证一辈子,但是可以保证比任何人坚持的时间都长。”

98 见第一面的时候,请保留此标记他还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个他的朋友工作在沈阳,女朋友在天津,女朋友很漂亮,但是当时正在唐山读研,两个人没办法在一起,他这个朋友也担心,问他应该怎么办,他就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那时梁思成和林徽因马上要结婚准备去英国,徐志摩却对林徽因展开了激烈的追求攻势,他的老师梁启超就给徐志摩去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概就是埋怨徐志摩已经有了妻室,就不应该对别人的未婚妻还穷追不舍,徐志摩给梁启超回了一封信,其中一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朋友听了这个故事,毅然决然的辞掉了沈阳的工作,去天津从头开始,后来和他女朋友结婚了。

99 他跟他那面的介绍人通话,人家问,天天见面?-是的,天天见-是不是太频了?-没觉得呀,这样她就没机会去见其他人了,现在她只能见我了,不可以给其他人见。

100 他鼓励我,“去爱吧,就像从来没爱过那样”,引用天下无贼的一句戏词“我本将心向明月,管他明月照沟渠”。

第6篇:林徽因现代诗歌《深夜里听到乐声》

《深夜里听到乐声》是林徽因1931年9月作的一首诗,属于现代诗。诗以真挚、细密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爱的隐痛。男子的相思,女子的惆怅跃然纸上。下面是其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诗歌赏析:

寂静的深夜里,突然飘来一阵悲切的琴声……诗一开头就以清幽、哀婉的抒情吸引住了读者。从“轻弹着”“稠密的悲思”和“静听着”“颊边泛上了红”的细腻描写中暗示着弹琴者和听琴者之间隐密的感情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又从琴的悲音中联想到他们之间的不幸。诗的后三节写“我”的独白,其中蕴藏了非常曲折的心态。“我”最清楚琴声中所表达的情愫。但却默然无言以答。因为命运是那样作弄人,美丽的想像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幼稚、脆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不过是月老的祝愿罢了,而生命的排列组合却有着不可抗拒的自身规律。除了静听那凄凉的琴声,“我”还能说什么呢?作为昔日的一对情人,如今现实已把“我”和“你”分开。恋情虽时时浮上心头,也只能借助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简介诗以真挚、细密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爱的隐痛。男子的相思,女子的惆怅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上一篇:新任妇联主席表态发言下一篇:幼儿园秋季大班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