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肠道病制度

2023-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染病肠道病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传染病肠道病制度

肠道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医疗机构设立肠道门诊和预检分诊处,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肠道门诊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4、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应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急性腹泻者引导至肠道门诊就诊。

5、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肠道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肠道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肠道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6、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相关肠道传染病的病人转诊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2篇: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共38种。

二、肠道门诊专职医生,首诊发现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报告,乙类6小时内报告,丙类24小时内报告,发现暴发流行时应以最快方式(电话)报告疫情报告员(防保科)。

三、防保科疫情报告人员立即通知院长、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专专家组进行抢救治疗,同时用最快报告方式通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肠道门诊专职医生要填好疫情报告基础资料。

1、传染病报告卡:一张填写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户口地址、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十四岁以下(含十四岁)儿童家长姓名等。

2、门诊日志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确诊日期等基本项目。

五、最初接诊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依法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要求填写项目正确,住址具体确切,字迹端正清楚,签名要端正易认。

第3篇: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登记、报告和预防处置制度

1、每年4月至10月底,按时开设肠道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备有专用药械,24小时值班。

2、肠道门诊设有腹泻病人登记簿,对就诊病人进行全面具体的登记,如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检查及详细地址等。

3、加强腹泻病人管理,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采样、送样、上报工作。

4、如发现急性肠道腹泻病乱等肠道传染病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疑似或确诊病例,须立即报告院领导,并报告区疾控中心。诊治霍乱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做好更正报告。

5、搞好重点人群特别是典型疑似病人、来自疫区 、饮服人员及流动人口的腹泻病人的采样。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病人的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倾倒。

9、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第4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体再传给别人。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4、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另外,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5、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6、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夏秋季人们的食欲减退,营养吸收减少,出汗多,水和盐份丢失增高,喜欢开电扇和空调睡眠容易着凉等造成了机体抵抗力下降。

7、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1、食物(或海产品)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2、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

3、要消灭苍蝇。

4、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

5、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6、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报告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 “六不要”

1、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

2、不要喝生水。

3、不要吃苍蝇叮爬过而未重煮的食物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4、农村不要在河里、井边洗刷马桶、粪具和吐泻病人的衣服、污物。

5、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和病毒的河里去游泳、洗澡。

6、不要到急性肠道传染病家去串门。

8、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措施有: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

(5)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1)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2)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4)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另外,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须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肉食品要妥善保存并烧熟煮透。生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要分开,不能混用。凉菜放醋和生大蒜,可抑菌调味。

第5篇: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苍蝇、蟑螂可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或水源后导致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4、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良好的卫生习惯。

(1)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病人的衣物、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脏水污染水源。

(2)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4)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5、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

6、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⑴、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⑵、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 ⑶、要消灭苍蝇。

⑷、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 ⑸、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⑹、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报告医院、及时就医。 “六不要”

⑴、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 ⑵、不要喝生水。

⑶、不要吃苍蝇叮爬过而未重煮的食物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⑷、农村不要在河里、井边洗刷马桶、粪具和吐泻病人的衣服、污物。 ⑸、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和病毒的河里去游泳、洗澡。 ⑹、不要到急性肠道传染病家去串门(如甲肝、痢疾、霍乱)。

第6篇: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为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爆发和流行,根据安疾发【2010】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结合本镇实际安排,在6月开展了“预防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首先我们在6月10日召开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会议,确定了活动原则和活动内容。在全校教师会议中传达了活动精神,安排了活动内容,号召全校教师本着“抓细节排隐患”的原则,积极进行宣传活动,主动寻找薄弱环节,加强学生的防病意识。 并组织了老师分班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教育,就传染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报告工作进行了宣传。 6月17日,由学校保健教师安排专门的时间,给全校师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讲座。讲诉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性,并给学生提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建议。结合这些活动,在学校还办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专栏;组织学生在各班出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黑板报。 通过以上活动,孩子的防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家长对在外进食孩子的监管也更严格了。 总的来说,本次宣传宣传效果良好,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最后希望能在上级的指导下,把这项活动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开展得更好。

预防肠传讲稿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栏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板报

街头发放传单

冒雨发放宣传单

村医培训会

毛家镇卫生院公卫科

2010年6月2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