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中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实行经济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意味着我国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应当进一步深化, 从而全面助推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 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1.1 农业生产风险偏高

当前的农村综合改革中, 还存在农业生产风险较高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型产业都有所体现。一方面, 在传统产业中, 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种植过程中, 依旧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一旦出现害虫入侵或气候突变, 便会对传统产业造成恶劣影响。此外, 许多农户会因为上一年行情好而跟风种植, 如来年收购价格骤然降低, 会导致大量资金无法回本;另一方面, 近年来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新型产业发展, 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型, 但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同时许多配套设施未完善建设、配套政策未全面落实。

1.2 经营主体较为分散

尽管在农村综合改革中一直存在倡导集体经济的呼声, 但从目前现状来看, 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依旧存在分散经营的情况, 这对于农业经济转型升级而言极为不利。大部分农户思想较为落后, 依旧采取独自经营的发展模式, 难以适应目前农业市场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2]。加之当前电子商务的崛起, 对于传统销售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 虽然有不少农户开始接触网络经营, 但专注线下的农户仍占大多数, 同时农户与销售平台的合作无专业人士指导, 导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困难问题极为明显。

1.3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政策方面的扶持包括制度体系与财政补贴两个方面, 而这两方面的扶持力度都有待提高。

第一, 制度体系支持匮乏。许多农业优惠规定只存在于政策文件当中, 并未真正落实, 再加上许多农业政策时效性极强, 一旦时间变化推移, 便与当前农业发展实情不相符。此外,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成熟, 许多之前的农业政策会与现状存在矛盾, 不利于目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

第二, 财政补贴力度不够。尽管同过去相比, 我国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有了极大提高, 但在实际落实中, 中央财政资金的拨款往往无法及时、全额落实到位, 而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十分有限, 力度有待提高。

2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2.1 以先进理念为引领, 发展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以先进理念作为引领, 逐步树立用现代化工业去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型理念。具体来讲, 可用工业化手段去发展农业,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对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统筹, 实现经营集约化、布局区域化、运作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同时, 要通过长时间的调整、完善与比较, 打造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培育支柱型产业, 保证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从而让更多农民能够跟随产业一同发展。龙头企业要跟随市场发展, 形成可持续发展。此外, 还应将农业经济发展向市场理念方向引导, 着力解决目前农村社会信息不灵通、市场把握不精准等问题,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使其由原来的农业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的角色。

2.2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 加速产业化步伐

全面推进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 比如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生产污染治理等一系列再生利用技术, 同时注重生态循环模式的推行, 较为典型的有“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栽培—有机肥料”及“绿色种植—产品加工—生态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 通过构建循环农业体系, 能够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量, 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的进程中, 需要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要从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予以扶持, 使其能够与农民构建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 尤其是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带动效果好的企业, 更要助推其向更高规模与档次发展。推行品牌整合发展战略, 结合市场环境与当地农产品特色, 在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同时, 以品牌的整合去助推整个产业的发展。此外, 还应重视农产品的流通, 在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 积极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会, 不断提高当地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与市场份额。

2.3 培育新型组织模式,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 应创新经营主体, 大力扶持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组织。在保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且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主要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因此, 需要制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促使农业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 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3]。同时, 土地流转政策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土地集约化与经营生产的规模化, 强化当前农业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 大力推进农业合作化进程, 对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培育更多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型、互助型、股份制的合作组织;加强合作组织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 通过产业园的打造, 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体系, 进而推动当地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 还需做好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工作, 加强行业监督力度, 保证合作社运作符合程序与法律制度, 助力其快速、稳健发展。

最后, 加强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培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 需要对专业的服务公司、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社会化服务主体进行培育, 从而不断强化农机作业、农资配送、农产品营销等服务能力。此外, 做好对农业服务市场的管理工作, 提高农村经纪人、专业农产品营销公司的服务能力, 可有效改善当前农产品与销售脱节的难题,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市场同步健康发展。

2.4 加大惠农扶持力度, 以政策保障农业经济发展

首先, 需要持续加大“财力支农”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配套资金的投入, 探索更多全新且有效的农业投入渠道, 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三农”投入机制, 并且要重视生产救灾资金的预算编制, 强化农业发展中的防灾能力。

其次, 需要加速“科技兴农”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去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实现规模化生产, 并且以科技引导当地农业开发出自身特色, 从而在农业市场竞争中凸显优势。同时, 在科技的帮助下去“做精”农业产业, 逐步实现“丰产、优质、安全”的目标,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进步。

最后, 需要持续推进“政策惠农”措施。吸取其他地区对农产品收购提出的“价格保护”经验, 从而降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市场风险。同时, 农业部门还需加强农技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并且逐步强化农业执法力量, 对于任何“坑农害农”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3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中, 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落实新形势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发展理念、农业体系、发展组织模式及惠农政策等方面探究农村社会的综合改革, 以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对目前农村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并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孝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中国商论, 2018 (13) :175-176.

[2] 夷建良, 张新卫.深化农经管理改革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 2018 (1) :51-53.

[3] 蔡刚.把握正确政策导向推进农村综合改革[J].江苏农村经济, 2016 (3) :41-42.

上一篇: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改进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下一篇:利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深基坑围护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