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医生活动方案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美乡村医生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最美乡村医生活动方案

温暖最美乡村医生,体验洋河品牌精神

“2012中国梦·梦之蓝CCTV‘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后,社会反响非常强烈。“最美乡村医生”新浪微博开通后,很短的时间内粉丝关注度就飙升至100多万。此次公益活动不仅是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公益品牌的一次延续,也是洋河股份(苏酒集团)坚守“爱心企业”理念的一次延续,是企业视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责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洋河“中国梦·梦之蓝”作为此次活动的全程公益伙伴,携手央视记者走基层,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带你走近最美乡村医生……

这是一次“最美”的团聚。乡村医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超过百万人。多年来,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保护农民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支持和帮扶乡村医生,中央电视台秉持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联手知名爱心企业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正式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行动。

在洋河股份(苏酒集团)的支持下,从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包扎墩牧区到四面环水的南矶乡,从陕县宫前乡黑山沟村到云南怒江大峡谷……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医生齐聚央视荧屏,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震撼心灵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次梦想的延续。作为此次“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的公益伙伴,洋河股份(苏酒集团)不仅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受赞誉的产品品质而家喻户晓,更因其不断回馈社会的公益善行而有口皆碑,獲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多年来,洋河股份(苏酒集团)始终把“领头领先领一行,报国报民报一方”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狮羊文化”的引领下,洋河股份(苏酒集团)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在中国白酒行业领头长啸的同时,时刻不忘做跪乳的羔羊,饮水思源,践行感恩。从捐资办学到扶危济困,从抗震救灾到慈善义卖,从关爱弱势群体到建立爱心基金……洋河的善举涉及各个领域;从山东莱芜到广西柳州,从河南开封到广东佛山,从山西铜川到云南昆明,从甘肃兰州到安徽肥东……洋河的公益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数据显示,仅最近三年内,洋河股份(苏酒集团)捐款高达四千多万元。

不断升华品牌文化,打造和传播“中国梦”,向国人宣扬一种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将个人价值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的精神,是洋河股份(苏酒集团)不懈的追求。每个普通人的梦想,其实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作为此次公益活动的合作伙伴,洋河股份(苏酒集团)全程倾力协助乡村医生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乡村医生撑起一片梦想的蓝天。让“最美乡村医生”的梦想延续,携手共筑美丽“中国梦”,也是洋河对不断践行公益的梦想的延续。

这是一次希望的开始。悬壶济世,医者仁心。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是乡村医生们不变的夙愿。对寻找过程中发现的在部分乡村地区具有普遍性的特殊病症,洋河股份(苏酒集团)将积极配合组委会及相关部门,设立课题专项研究,并联系医院给予医疗救助,为实现村医们的愿望助上一臂之力。这不仅是乡村医生的希望,也是洋河的希望,国家的希望。

作为江苏省“慈善之星”企业,除了扶贫济困、助学助老,洋河股份(苏酒集团)还先后建立了“洋河酒厂关爱基金会”及“蓝色经典爱心基金”,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更多的光和热。此次携手央视共同“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是洋河以全新的方式投身公益的重大举措——不仅自身为社会提供慈善捐赠,还注重发挥慈善救助与慈善宣传的双重效果,借助媒体引导舆论、凝聚爱心、弘扬先进的作用,在社会中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慈善文化氛围,把“报国报民报一方”的企业文化理念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酿酒是一道工艺,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公益亦是一道工艺,展示着民族的精神。在洋河股份(苏酒集团)董事长、总裁张雨柏看来,“越是发展得很好的优秀企业,就越要有责任以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上善若水,慈济天下。“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如今正在走向全国各地,走进田间地头,相信乡村医生的梦想终会一步步实现,而洋河的公益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开阔,把慈善之花撒遍神州大地。

作者:张静

第2篇: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观后感

为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尚情操,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10月16日再次启动了“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经过3个月的寻找和评选,组委会评出了10名“最美乡村医生”和活动“特别关注的乡村医生”,并于2013年3月11日20:00播出颁奖典礼。

在附城镇卫生院的号召下,我有幸观看了这次颁奖。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观看,确切地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次灵魂的洗礼和触动。人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心灵,没有人要求这些乡村医生承诺什么,也没有人要求这些人非要选择这个职业在那里苦苦支撑,但他们却因免费为病人看病为债台高筑。我想,这是这些善良的的人本性使然。他们心里,是可贵的爱心,是沉重的责任,是高尚的医德。相比之下,那些暴力执法的城管,那些鱼肉非百姓的高官,那些声色犬马的所谓党员干部,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在想,我们广大人民辛辛苦苦的血汗钱,为什么能让那些蛀虫们挥霍,但却到不了这些最需要帮助、内心善良、道德高尚的人身上呢?太阳是光明的,也是温暖的,阳光没有撒在这些人的身上,但是他们所发出的温暖却足以驱散那些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阴影,正因如此,他们身上的光芒才更显得明亮夺目。

面对这些乡村医生,同样,作为村医的我,更为之汗颜。相比之下,我的条件比他们好,医疗环境比他们优越,但是却没有他们的那股韧劲和爱心。说到底,就是没有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最美乡村医生

的事迹深沉在压抑着我卑微的心灵。我忽然感到血管中有一种力量在冲动,我的浑身充满的力量,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我也要用我的力覆行一个医生的职责。

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越居世界第二。办奥运,探月球,这些都彰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广大的贫困人口。在很多在地方,农民就医难仍是一个不争的实事。央视发起这次活动,不仅是让我们了解广大乡村医生扎根农村、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也让全社会能够引起对农村医疗群体的关注,对农林医疗现状的关注,对亿万农民健康的关注 。在党的政策的关怀下,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有了一定改善。但不得不说,我们广大杜村医的工作负担是沉重的,他们的工作待遇是需要提高的。为了我们的最美医生不再债台高筑,为了让他们多出一分精力来从事医疗工作,还有许多现实的工作要做。

我要感谢央视,更感谢以周月华、邓前堆等最美乡村 医生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医生,是他们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向最美乡村医生致敬!

第3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18-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2018 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记录一位八零后的乡村女医生,一直坚守在深山之中,在这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贴心为村民们尽心服务。以下这篇来自资料下载网整理的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xx年,她为了与在乡

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xx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

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

翻译。2016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

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第4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18-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

迹 2018 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记录一位八零后的乡村女医生,一直坚守在深山之中,在这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贴心为村民们尽心服务。以下这篇来自资料下载网整理的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xx年,她为了与在乡

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xx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

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

翻译。2016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

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第5篇:最美乡村医生

2012年12月14日3时许,江苏省丰县赵庄这个苏北贫困乡村,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造成七死六重伤的交通惨剧。事发原因为一名喝酒过量人员昏迷不醒,由其子由大刘集送至镇卫生院,在拨打120,救护车尚未赶到期间(事发乡村,救护车辆路途较远),病人发生严重生命衰退迹象,其子为争取抢救时间,用自家车辆紧急送患者去医院抢救,大刘集村卫生院医生惠春玲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放下即将到家的儿子(在外借读),随车监护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岂料途中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惠医生被抛出车外,当场死亡,献出了她年仅40岁的宝贵生命。

惠春玲在当地乡村卫生院行医近20年,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自响应国家医疗下基层号召,回乡创办乡村卫生院以来,为当地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并先后当选人代代表,妇联干事等职,多次受到卫生系统表彰。

村里年长者卧床,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惠大夫都亲自上门,为长者扎针服药,定时为长者进行身体检查,有些留守老人身边无人照料,惠某不仅送针送药还要送饭洗衣,村里好多留守老人都亲切的叫她“惠妮儿”(当地一种比喻女儿的称呼)......

村里小孩子发高烧,半夜送至卫生院,看着孩子退烧平稳后,推着三轮车(有棚)冒着大雨把孩子送回家......

邻村一年轻人因事故至骨折,经医院确诊无法治疗,惠大夫央求其父(中医针灸、接骨传承人,师从苏州名师)历尽两月,遍寻产地药材,为其配制秘制膏药,使其重新站了起来......因地处偏僻,离县里医院较远,好多乡亲因不熟悉县里路程、县医院的科室、挂号过程等,惠大夫不放心,都是亲自把乡亲们送到县医院,陪着乡亲们看完病,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城里父亲的家中,看望一下自己的老人,听母亲唠叨一下“别累坏了”......

........

“惠妮儿”“惠大姐”“惠姨”“惠大夫”“小惠”这个被当地乡亲用无数次亲人般的称谓叫唤过,善良而美丽的白衣天使,这次再也没能回到儿子殷切盼望她的家中...

一次次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成就了万家的健康幸福,而她确用朴实的双手,承托着病人,陨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谨以此献给在车祸中丧生的白衣天使惠春玲

愿救死扶伤,大爱无疆------逝者安息

第6篇:最美乡村医生

在人生旅途中,有人追求气壮如虹的事业,有人用青春博取靓丽的功名,而他只愿在岁月的幕后,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宁静,他是北田镇伽西村乡村医生--李富武。行医十年他用一个医者的任爱之心,默默为乡亲们担负起健康的重任,任劳任怨真情无悔,十年如一日,他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着青春年华,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这一神圣职业。

他2001年毕业于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学校,在运城中心医院学习一年后参加了乡村医生的工作,工作中他发现要适应农村工作,知识必须全面,在农村一个乡村医生要解决一个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自己的知识面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博览古今医学书籍,背汤头,读经典,2004年他通过了山西医科大学农村中医医疗系的全部课程,2006年通过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2008年取得了执业医师证。

从事杨梁村卫生所医务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五年共接诊病人40000人次,从没有

收取一分钱诊费,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生病的人不逢时间更不逢天气,出诊也不会因时间或天气而改变,无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赤日炎炎、冰冻三尺,只要有百姓到她家里请求出诊,他便毫不犹豫地背起医疗箱随同前往,和他一起考上执业医师证的同事有的去了乡镇卫生院,有的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的开了个体诊所,可他始终坚守在农村第一线,守护着村里的平民百姓,他说:乡村医疗条件不好,乡亲们看病难,他要尽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他希望乡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更好的改变乡亲们的体魄,为乡亲们驱逐小病,防止大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投身美好的生活建设,才能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这也是他选择继续坚守在这里当乡村医生的唯一原因,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无私的追求,这就是我们最美的乡村医生。

2009年脑瘫医院的王院长多次以每月2000元的待遇聘请他,他都拒绝了,他深知农村医疗不发达,农村更需要他,2009年年底政府为全镇五个空白村招聘乡村医生,由于这五个村都地处山区,条件差,(最大300人,最小50人)谁都不愿去,他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报名去了全镇最远,交通最差,只有80

人的伽西村。接手村医工作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上门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查出12名高血压患者,1名糖尿病患者,但是只有两人服药控制,原因是吃上药怕停不了。村里人健康观念差,经过他几天耐心讲解村民了解了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性,主动吃药控制,为了给村民测空腹血糖,他早上7点就往30里外的伽西村。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服药,村里所有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伽西村地处山区,路窄坡陡,2011年冬天,伽西村83岁老人王三妮摔倒,颜面裂伤,晚上11点打电话让他去给处理伤口,由于天黑坡陡,在快到伽西村的一个弯路上,他骑的摩托车不慎滑下了路面,冲进了一个3,4米深的土沟里,摩托车重重地砸在了他身上,膝盖,背部多处被砸破。幸好有过路村民发现才将他和摩托车一起拉上了路,为了能尽快给王三妮处理伤口,他强忍着疼痛又向伽西村赶去。在给王三妮包扎,缝合好伤口后,他膝盖和背上的血已经渗出衣服外面,凌晨3点跑了60里路的他终于回了家中,准备处理自己的伤口才发现伤口已经和衣服紧紧粘在了一起,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他却笑着说小意思,咱自己是医生,怕啥。

三年间,他行程4万多公里,摩托车跑坏两辆,

为了伽西村人民的健康一直默默的守护着,也就是在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里,李富武度过了他最美丽、最阳光的青春年华。他把自己的年轻岁月献给了贫瘠落后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把自己的青春魅力献给了乡村的平民百姓,他是无上光荣的,他是乡村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他是病痛患者心中最美的保护神。

一个普通医生应该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为病人、为百姓,他奉献着自己,却点亮了他人。 他,就是最美的乡村医生——李富武。

第7篇: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医德高尚乐于助人

XXX医生始终以高尚医德要求规范自己,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端正思想,服务态度明确,同时有一颗善良的心,作风严谨,为人谦虚诚实,不说空话,办实事,不骄不躁,有问题不回避,不泄露病人隐私,廉价行医,不谋私利。良好的医德练就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治病,就是他日常生活工作的写照。并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健康和生命,这就要求医生与其他职业相比必须具有更高尚的道德,更加严格的道德自律,更能在缺乏外部监管和制约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良心良知,忠实履行职业职责。一个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而临床的经验要靠反反复复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日积月累,逐步得以充实。

与卫生院所在地毗邻的XX市XX镇XX后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习惯上都到XX乡卫生院来看病。1984年冬天,大雪封山,积雪达50公分厚,一位姓吴的村民来叫出诊,说:母亲病危,送县医院由于经济、交通情况不可能,你若能去看一下,不管她是死是活,也了却了我们当儿女的心愿。陈子贵医生二话不说,问了一下病情,拿好药,说一声“快,救人要紧”,就急忙上路了。他手里拿了一条木棍,鞋底栓一条绳子,深一脚浅一脚的翻山越岭,25里路走了4个小时,到了病人家,马上给病人诊治,发现是个冠心病病人,合并心衰,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处理,住了一宿,第二天继续用药,经过几天的治疗,病人奇迹般的好了,患者和家属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谢谢了”。 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从医二十六年来,X医师一直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了村民深深的信任。并深信“一个医生取得病人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以身相传”。 为了更好的提高为广大群众提供治疗健康服务,X医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先后参加了浙江省乡村医生医士学习、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以及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网上查资料,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中医知识。

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为居民健康服务

XX地处云和西南,海拔12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冬天寒冷,被俗称为“云和西藏”。随着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大量农民下山脱贫,子女外出种菇和打工,加上老人行动不便等,山区的老人看病难成了一个最大的困难。自从他1988年到黄源乡卫生院,肩负着全院管理、临床、责任医生等多项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以院为家,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只要有患者需要,随叫随到,24小时候诊。只要有一个电话,急诊的他马上就去,不是急诊的利用空闲或者是晚上去出诊,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刮风下雪,天寒地冻,从不中断。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充分发挥责任医生的团队精神,调动积极性,针对随访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召开例会,大家讨论研究,制定出好的方法,在下一次随访中应用。由于白天病人多,大多利用晚上随访,二十几年的工作,对本责任区的信息了如指掌,就好像存在大脑里。给居民测血压,了解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处方,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管理及健康干预。

X医生负责两个行政村的责任医生服务工作,服务人口1701人,共429户,建立家庭档案386份,电子档案1445份,发放健康资料1500余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7人,高血压 175人,糖尿病18人,肿瘤4人,冠心病7人,脑卒中3人。这里的居民文化水平低,封建陋习多,卫生知识匮乏,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高盐高脂等饮食习惯成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健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特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健康宣教,如开展健康教育课,面对面健康指导,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及粘贴健康教育图片等。年终考核成绩名列全县前三。

翻开XXX同志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辛勤耕耘,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健康,为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无私奉献。无愧为浙江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和XX县首届基层名医称号.。

上一篇:银行管理岗位工作总结下一篇:地方病培训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