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中期评估报告

2022-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寄生虫中期评估报告》,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寄生虫中期评估报告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省政府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现将《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规期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部署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343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80亿元,年均增长14.3%,远高于9%左右的预期目标,预计2008年将突破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两年年均增长12.4%,预计2008年将突破40000元,达到2010年规划预期目标。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2007年财政总收入32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分别增长15%和15.8%。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74元和8265元,两年年均实际增长9.6%和8.7%,均快于《纲要》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

在主要预期性指标进展顺利的同时,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也比较好。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0.9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0.83吨标准煤,能耗水平居全国第3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连续两年实现“双下降”,2007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5.21%和7.33%。2008年6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两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

(一)城乡区域统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2007年底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35.4%,示范村和整治村分别达到1181个和10303个。“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等工程全面实施,“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河道整治建设8881公里,解决了58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到87.5%和63.9%。到2007年底,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和客运班车通村率分别达到97.4%、95.8%和88.5%,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覆盖面达到100%,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百万农户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两年半培训农村劳动力379.5万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新型城市化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7年的57.2%。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推行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强化,浙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城乡统筹力度加大,经济强县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和发展规划,以141个省级中心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着力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良好,区域发展环境改善,支撑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浙西南、浙西北丘陵山区和浙东沿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区域协作和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年半新签山海协作项目1951个,实际到位资金381.4亿元。推进陆海联动,以船舶工业、临港石化和港口运输、海洋旅游、海水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海洋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做好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工作,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四川省青川县的恢复重建工作。

(二)产业优化升级。

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持续提高,两年年均增长32.4%,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2007年的1.52%。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状况良好,已组织实施16个重大项目和967个重点项目。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两年新建25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3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2006年、2007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424件和2213件,均居全国第5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国际和国内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71.3%。加快实施名牌战略,2007年底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1件、中国名牌产品290个,两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79件、中国名牌产品152个。

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完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223个。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00余个,蔬菜、茶叶、竹木、畜牧等十大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155万亩。“百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两年半完成68.78万亩。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设,建成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21个、单项强县88个。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纺织化纤、电子材料等12个全国性制造中心和移动通信及光通信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等24个国内重要产业基地。200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6%。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培育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9.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77.48万千瓦。2006-2007年,全省共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2481项,完成投资1596亿元。浙江华联三鑫年产140万吨PTA扩建工程、宁波钢铁项目l号高炉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镇海炼化年产

100万吨乙烯和新增炼油能力1000万吨工程、中远船务集团舟山修船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眼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省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前两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2007年达到7646亿元,居全国第4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1.5万元,居各省(区)首位。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港口运输、专业市场、旅游等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杭州、宁波、温州三市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三市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54.7%。总部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各类集聚区建设开始起步,杭州下沙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宁波空港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社会民生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8746亿元增加到2007年11161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底达到22057元。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96和36.4%,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6.7和57平方米,廉租房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有2.6万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率先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就业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3.51%和3.27%;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和73.54万人,到2007年来城镇从业人员达1297万人。农业人口加快转移,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75.5%提高到2007年的79.9%。在全国首次把农村低保户纳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就业援助。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工作,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快工伤保险扩面步伐,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2008年6月底,全省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5万人、990万人、1125万人、624万人和653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2008年6月底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6%和99.2%。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53%和98.6%。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1%,年末常住人口为5060万人。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开展省际合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测。

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和谐社区”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法律援助深入开展,两年半来共办理和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9061件,受援人数达84831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6年和2007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分别为94.8%和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建设顺利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文化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省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23.33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9%。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全省国家级文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5位。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率先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从2008年春季起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5.4%。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92万人,在校生达到76.2万人。积极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

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健全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统筹开发各类人才。至2007年底全省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186人。“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共选拔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完成16万名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成35415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累计引进人才1.5万人。留学人员和博士后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启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公开招聘94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积极推进卫生强省“六大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底,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等“五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6月底,全省共建成30个疾控中心,设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多家,服务站6700余个。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小康健身工程”深入实施,群众体

育全面开展。2007年底,省本级用于群众体育全面健身各项工程专项资金达5600多万元,创建省级体育强县18个、省级体育强镇263个,全省小康体育村这到1.5万个。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我省奥运健儿共获得2金、4银、1铜,并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2007年底,全省共举办国际性体育竞赛13项次、全国性竞赛5l项次、全省性竞赛154项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成立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省体育运动训练基地、黄龙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竞赛场馆建设进展顺利。

(五)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成效明显,200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为84.7%,接近《纲要》目标。“十一五”以来,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总体进展良好。全省新增年供水能力12.45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常山芙蓉水库、湖州老虎潭水库、曹娥江大闸、永嘉楠溪江供水工程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或已蓄(通)水发挥效益,长兴合溪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海水淡化工程积极推进,日处理规模达7.7万吨。

能源建设积极推进。2006年至2008年6月底,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532.5万千瓦,人均电力装机达到0.88千瓦。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浙能乐清电厂等项目提前投产。完成电网投资336亿元,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450万千伏安,新增500千伏线路1050公里,初步形成浙东浙西双通道、钱塘江南北双环线的主网架格局。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衢山岛风电场一期、龙游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项目加快推进,新增水电装机64.82万千瓦。国家岙山石油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两纵三横双枢纽多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2008年6月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99公里,比2005年新增933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杭浦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2007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56公里,铁路“三线一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浙赣和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电气化铁路实现零的突破。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2007年沿海港口年货物通过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和612万标箱。分别比2005年新增1.57亿吨和244万标箱,完成内河高等级航道改造171公里。萧山机场二期扩建、宁渡栎社机场扩建、温州永强机场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加快推进,通信总用户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6月底达到620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6.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639万,年均增长率超过30%。通信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3245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7276.6万户,长途光缆线路2.6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达到15万公里,建成全省信息应用体系主体框架。电子商务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加入互联网的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有线电视网整合与数字化工程进展顺利。

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完成60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水库下游的防洪安全度,全省各大流域和主要平原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防洪避险体系基本建成。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完善防御台风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防御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启动“强塘固房工程”建设,防灾避险能力不断提高。

(六)资泺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推进,2007年我省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立了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结合“十百千节能行动”,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两年下降7.49%,2007年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8%左右。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53.1%提高到2007年的60.3%,水泥散装率从2005年的63%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的70.02%,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33亿元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6亿元平方公里,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增加到400家,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到5200万吨。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总体目标如期实现。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置分别比2005年下降3.1万吨和6.3万吨。2008年上半年,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三类标准以上比例为65.7%。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2007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8.2%和83.6%,比2005年提高12.4和5.3个百分点。2007年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大于292天/年。组织实施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不断加强,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建立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级开发区完成生态化建设和改造,累计安排114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省累计建成重点公益林217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37%。两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75平方公里。率先开展瓯江河道生态修复全国试点工作。2008年6月底全省有43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11个县(市、区)获得“省级生态县(市、区)”称号。安吉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七)开放型经济发展。

外贸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外经贸体制不断完善,大通关建设进程加快,贸易摩擦应对机制进一步健全。2006年至2007年进出口年均增长28.3%,累计达3160.1亿美元;出口年均增长29.2%,累计达2291.9亿美元。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39.4%提高到2007年的43.3%,出口商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进口增长加快,服务贸易开始起步。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在美国、德国和俄罗斯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周”活动,在北京举办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推介会。至2008年6月全省累计引进

外资248.9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逐渐增多。外商投资重点领域从传统行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能力有所提高。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积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重要资源的合作开发,重点促进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十一五”以来,全省境外投资年均增长83%,企业境外投资机构数居全国第1位。至2008年6月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54.2亿美元,创办了4家国家级境外投资贸易园区。

(八)体制改革创新。

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实施杭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兴、义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中小企业信贷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14家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从25家调整到21家。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监事会和职工董事制度建设等相关办法,加快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和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制度。进一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试点,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由6个行业扩大为8个。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嘉兴、杭州等地探索开展排污权总量控制和市场化交易改革,丽水等地探索林权、矿权等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推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入库企业数近80万家,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涵盖全省4600多万人口。

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在16个县开展行政机关内部审批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建立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项目代建制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省。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2007年全省财政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3%。积极探索政府扁平化管理体制,在义乌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在25个县(市、区)开展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数精简16.5%。稳步推进事蝉位和行业协会改革。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单位已批复改制,1346家应脱钩的行业协会全面完成“三脱钩”任务。

二、“十一五”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省“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预计到2010年,《纲要》提出的19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大多能够按期完成。按实现难易程度,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可以达到或超过2010年目标值的指标,包括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进出口总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14个指标。第二类是实现2010年目标有一定难度的5个指标,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置、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其中: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国家分解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实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体现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从发展趋势看,实现目标会有差距;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进展较慢,但通过努力可基本达到2010年预期目标。

从《纲要》实施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完成目标任务艰巨。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能耗基数相对较小,完成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压力较大。2006-2007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82%。比规划目标的年均进度低0.55个百分点。要实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20%的规划目标,2008-2010年必须年均下降4.73%,比前两年的年均降幅高0.91个百分点。在节能降耗已经做出较大努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难度很大。同时,我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耗的难度。自2004年起,我省重工业增加值超过轻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开始显现,特别是近年来一批石化、钢铁等高耗能项目陆续投产,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每年增长1000万吨以上标准煤,给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前两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平均每年下降1.55和3.15万吨,但与规划目标相比,化学需氧量降幅未达到进度要求。由于环保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今后两年完成污染减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会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高污染存量经济的逐步退出和排放总基数的下降,实现同等降幅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个较长的过程,虽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取得阶段I生成效,但化工、医药、制革、造纸、印染等行业和面大量广中小企业的污染整治难度仍然较大,污染物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目前节能减排的阶段性成效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淘汰和限制一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取得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相对滞后,一些企业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不快,服务业比重提升缓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但从实施情况看,产业结构转型进展不快。工业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高,2007年为20.2%,两年仅提高0.7个百分点。随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要增长点,但由于产业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难度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率仅30%左右,农业标准

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的兼业化、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效益水平仍然较低。

更为突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提高相对缓慢,与规划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存在—定差距。虽然近几年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速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但由于工业盘子大、增长速度快,2006年和2007年服务业比重比上一年仅分别提高0.1和0,6个百分点。按目前的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完成2010年三产比重45%的目标有相当难度。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由于客观和主观等诸多方面因素,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企业服务外包意识不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服务业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投入,较为普遍地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自我发展、内生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在税收、融资、生产要素价格等政策上,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大。此外。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不够完善,国家统一的现行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三产比重偏低的因素之一。

(三)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尽管近年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十一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2006-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7%,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2.45:1扩大为2007年的2.49:1。我省农民收入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但受当前企业经营困难和技术进步替代效应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难度加大。农业经营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小规模农户增收慢、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问题尤为突出。我省家庭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还有111万户、271万人,这些农户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易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增收缺少稳定的渠道和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行政村生活污水没有处理,沿海和山区不少农房安全隐患尚未消除,生产生活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依然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卫生资源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不够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四)投资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增多,重点工程推进难度加大。近几年来,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投资增速趋缓,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的推进难度加大。一是国家出台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调控政策,一定规模的新开工项目上网向社会公布,审批、审核环节更加严格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明显拉长。二是国家实行严格土地管理和严把土地闸门的政策。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用地量大,而且需要占用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大量耕地,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的难度很大,成为影响项目推进的重要制约。三是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近两年央行连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项目获得贷款较难,包括民间借贷在内的贷款利率大幅上涨,融资成本和项目财务费用不断上升。四是政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征地拆迁成本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国家审核批复及跨地区实施的线性重点项目,协调和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改革攻坚难度增大。我省体制改革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未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制约。要素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水价制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有待规范完善,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政垄断行业和领域的“玻璃门”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资源配置及其作用发挥,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还有差距,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更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特别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较之于全国更罩更深程度地遇到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并存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更强烈地感受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深化体制创新的内容更多,对改革攻坚的要求更高。 总体上看,我省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中共性问题在浙江的具体反映,其本质和根源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对策措施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的深刻变化,浙江经济已经进入了调整转型阶段。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还在加深,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还在不断显现。从国内看,宏观调控保持连续性,价格上涨压力还在加大,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为严峻和复杂,主要面临四方面的“双重压力”:一是一定时期内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二是将长期面临能源资源供给短缺和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的双重压力;四是面临保持经济平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适应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验与浙江新阶段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方针,围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抓住影响发展全局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体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求。从评估情况看,《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合理,预计大部分指标都能如期完成,少数难度较大的指标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建议《纲要》中的主要发展目标不作调整。下一阶段《纲要》的实施

,要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均衡性和普惠性,着力解决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推进就业促进、全民健康、惠民安居等“十项工程”,着力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按照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的要求,开展低收入家庭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就业引导服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调整机制,使城乡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创新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政策举措,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以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扩大民生领域覆盖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与价格指数挂钩的收入保障措施。完善能适应价格水平变化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二)在结构调整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基本途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创新体制环境、创新平台载体、创新项目水平和创新人才队伍,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增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针对三产比重上升缓慢,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打破政府垄断,集聚服务业专门人才,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实施服务业“六个一批”工作抓手,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软件、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比重。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整合提升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培育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先进临港等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百万亩标准鱼塘、标准渔港建设和“强塘固房”等工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在经济布局上,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带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全省“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在更高起点上优化我省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集聚、集约、创新、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三大产业带建设,有效实施产业带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重点抓好规划政策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要资源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等工作。着力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水平,加快制定实施港航强省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快“三线一枢纽”、杭州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绍兴—嘉兴跨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整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国际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深化温、台两市的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围涂、生态围涂和合理利用,加快温福和甬台温铁路建设,早日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三门核电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发展一批高层次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临港重化工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金衙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培育浙中城市群,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滩坑电站建设,加大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科学有序、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加强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促进生态型经济发展。

(四)在资源环境上,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结构、技术和管理等三方面的节能减排力度,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坚决控制新的高耗能项目,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电力、钢材、建材、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并防止落后产能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强化公共机构和大型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着力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全力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编制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大江河水系源头生态建设力度。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进一步完善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实施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城镇、钱塘江流域临江城镇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全面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积极倡导零用地技改。研究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节约集约用地监测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各市县及开发区、园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

(五)在重大建设项目上,突出抓好“三个千亿”工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与“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衔接,保持重点建设的连续性。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重点构建较为完备的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网络,实施一批强塘固房、社会事业、保障救助、生态环境、帮扶致富、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项目。强化要素资源保障,重点建立资金、土地、环境保障机制,优先安排信贷计划和财政性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土地利用指标,优先支持和重点保证重大项目所需的环境容量。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实施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会审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联动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跨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地区联动,加强项目前期和实施的联动,加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联动,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在体制政策上,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加快体制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创新驱动的体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政策,探索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促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扩大阶梯式水价制度、差别电价制度、生态补偿、排污权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市场准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快经营管理创新,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规范和减少行政收费,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扩大中心镇试点范围,加强和改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在继续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谋划下一个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

根据省人大的中期评估审议意见,省政府将在原“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帮助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赢得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期,给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2篇: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5]54号)的有关要求,需要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根据省人大的有关工作部署,《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被确定为需要开展中期评估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报告的评估期为2006年初至2007年底。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浙政发[2006]76号)(以下简称《规划》)自2006年由省政府颁布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创业寓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认真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安排资金投入,制定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总体上看,“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全省人民。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社会发展周期长、变动慢,短期效果不明显,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存不少薄弱环节,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及预计2010年完成情况分析

《规划》针对“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设置了20个指标,其中7个约束性指标,13个预期性指标。根据近两年来全省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是:至2007年底,7个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预期性指标达到阶段性目标;预计到2010年,包括全部约束性指标的大部分指标能如期完成,甚至提前完成,少数预期性指标的完成仍存在一定难度。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为约束性指标。2006年和2007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87%和4.81%,均在目标控制之内。

综合分析近年来人口增长变动趋势,可以认为目前我省已进入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稳定期,未来三年基本可以保持人口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能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的目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51%和3.27%,预计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可控制在4%以内。由于今后两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省就业形势可以基本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可控制在4.2%以内,比《规划》目标低0.3个百分点左右。

(三)五年新增城镇就业。《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达到300万人”的约束性目标。2006年和2007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分别这67万人和73.5万人,预计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今后两年,随着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全面实施,城镇就业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可达350万人。

(四)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达到80%。该指标2007年为79.9%。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将持续减少,预计2010年非农从业人口比重将达到80%的预期目标。

(五)城市化水平。《规划》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60%。2005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56%,2007年为57.2%,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低于1995-2005年间年均2.34个百分点的发展速度。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经验,一个地区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城市化速度将趋于平稳减缓。依据这一规律,若按当前速度发展,2010年要实现60%的城市化水平有一定难度,预计在59%左右。

(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近两年,全省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2.4%,2007年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创新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科技创新环境将更趋优化,R&D投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超过预期目标。

(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预计“十一五”期末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2006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36%和38%,预计2008年超过40%。按照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的速度,预计能按期实现规划目标。

(八)每万人口人才资源。《规划》预计,2010年全省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000人。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2007年人才总量已达600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186人,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九)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为2.02人。2006年和2007年我省执业(助理)医生总数分别为9.45万人和10万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分别为1.9人和1.98人。按照2010年我省5200万常住人口计算,在2008-2010年间只需新增执业(助理)医生数5040名,即可完成预期目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

(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规划》提出,到2010年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2平方米。2005年浙江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约为1.31平方米,随着《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的实施,“十一五”时期将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全省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预计2010年基本能实现目标。

(十一)体育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十一五”以来,我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大大改善了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但是体育人口比重提高不多,2007年体育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8%,比2005年仅提高1.5个百分点,按此速度测算,要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十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至2007年底,已累计新增企业养老保险人

数199.12万人,参保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覆盖面的扩大,相比前两年,后三年参保人员增幅虽会有所减缓,但预计到2010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仍可达130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

(十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规划》要求,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率达90%,参保率达85%以上,为约束性指标。至2007年,新农合制度已经覆盖了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实现100%的覆盖率,参保人数达3000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9.6%,两个指标都已经完成规划目标。

(十四)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规划》预计,2010年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加快,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7年我省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9.67%,较好完成目标。

(十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规划》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以来,尽管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一个相对较快增长期,2006年和2007年实际增幅分别达到9.3%和8.2%,但仍落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有所扩大,2006、2007年两者之比为2.49。比2005年扩大了0.04。预计“十一五”末实现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

(十六)基尼系数。《规划》预期2010年我省基尼系数低于0.4。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315和0.3535,其中城镇基尼系数比上年高0.0098,农村基尼系数下降了0,0072。新一届政府在“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中提出“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今后一段时间通过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将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效缩减贫富差距,预计2010年能实现目标。

(十七)每万人口律师数。《规划》预计到2010年我省“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2人左右,五年中年均约需增加0.15人。截至2007年底,我省有执业律师65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为1.29人,年均增加约0.05人,远低于0.15人的目标要求。考虑到目前我省每年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进入律师队伍的人数不超过500人,预计到2010年全省律师数约为80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预计只能达到1.55人,低于《规划》预期目标。

(十八)森林覆盖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我省森林覆盖率保持60%。近两年,我省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继续得到保持,2006年和2007年均为60.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今后全省生态保护力度将不断加大,预计2010年森林覆盖率指标能完成目标。

(十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划》要求,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是50.5万吨和73.1万吨,分别比2005年减少15.1%和15%。“十一五”以来,我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6.4万吨和79.7万吨,预计2008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4.1万吨和77.1万吨,三年累计降幅分别为9.1%和10.4%,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60.1%和69%。要完成《规划》目标,明后两年我省每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量分别需要达到1.8万吨和2万吨,减排任务虽然艰巨,但由于污染减排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全省上下已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减排责任、落实减排措施、健全减排制度等方面着手,推进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环保基础设施、脱硫工程和企业污染治理等一批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基本能完成减排任务。

(二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根据《规划》要求,“十一五”期末我省“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两项指标的预期目标分别是0.39和2.6。近两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2007年“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lO万人死亡率”分别为0.4和2.82,已基本接近规划目标。随着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预计到2010年该指标能实现预期目标。

二、主要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规划》对“十一五”时期我省的社会发展提出了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大社会保护力度和完善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四大主要任务,并梳理了社会发展领域的20项重点工程。《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阶段性任务。

(一)农村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民健康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07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90元,9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住院统筹兼顾门诊小额报销制度,农民受益面达到45%以上。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全省累计完成健康体检2416万人,占参保农民的80%。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结构,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率先完成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任务后,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新六件”(B超、X光机、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配备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全面启动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目前已累计培训基层卫技人员3万余名。以公共财政为保障,按照农村常住居民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农村教育均衡化取得新进展。船陕推进教育均衡化步伐,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培训农民655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187万人。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第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圆满完成,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配套推进“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

2007年底,有70%的行政村建成了形式多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成6500个小康体育村,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组织开展了送戏、送电影、送书等文化下乡“三万”工程,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有力。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基本消除了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全面推行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五统一”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进城农民工凭身份证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享受城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服务的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切实加强,做到即征即保,到2007年底,共有297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养老金的达109万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地区已开始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有10.09万人参加新农保。

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较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全面推进“四个强省”等战略的实施,全力构筑区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强省建设领先全国。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5.4%,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积极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展快速。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连续7年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已经推荐21个本科高校的56个专业参加教育部的国家级人才培养二类特色专业申报。

——科技强省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2007年底,2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并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已建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4家,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26家,建设运行进展总体良好。

——卫生强省建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全省疾控机构和传染病院竣工72个,在建44个。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不断加强,全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疫情网上直报。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住院和门诊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价格实现网上实时监管和公示制度。

——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建成。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杭州历史博物馆、宁波美术馆、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浙江幻灯制片厂、省电影总公司等改革进展顺利,艺术院团通过改革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省国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五位。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我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四位。体育强省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全面开展。

——人口和人才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针对重点地区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初步得到遏制。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检、孕前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至2007年底,共选拔省“151人才工程”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大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工作站70家,目前在站博士后750名。选派科技人员、教师、卫技人员到欠发达地区任职、支教,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社区工作。

经过各方努力,虽然“十一五”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短腿”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三)社会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就业空间,初步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5万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规范劳动用工行为,2007年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这92.12%。加大就业援助政策扶持力度,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省已消除“零就业家庭”2.67万户,实现了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了就业援助,5.03万名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施范围已扩大到各类企业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底已覆盖50%的市县,参保人数达到150万人。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80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一体,以社会帮扶、慈善救济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物价上涨补贴机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28%和98.83%。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区依托“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建立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社会公共安全显著改善。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制定了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避灾工程”建设试点,全省共投入近2亿元,共建立避灾场

所3500多个,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可容纳受灾群众近160万人。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对社会治安的认可度达到97.89%。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连续四年实现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全省乡镇连锁超市覆盖面100%,行政村放心店覆盖面100%,2007年我省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7.8%。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总体水质达到Ⅰ-Ⅲ类的达到67.2%,60.8%的断面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研究制定了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全力以赴落实减排任务。“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了3.1万吨和6.3万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全面完成1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66%,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初步得到控制。

在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的形势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

(四)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推进,为实现全省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建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领域。2007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0.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按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为参合农民提供两年一次每次10元的免费健康体检,所需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保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9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省事业单位分类认定全部完成,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已批复改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出台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深化职称考评试点和评聘改革,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平稳转换。

——社会发展工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社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省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提出要一年两次听取关于社会发展的形势报告,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开展一年一次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及时更新评价方法,努力做到科学、客观。

三、《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规划》实施两年来,总体进展顺利,但也要看到《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的实施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仍存在一定的压力。

(一)解决社会发展中一些主要矛盾的任务还较艰巨。尽管“十一五”以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落差。一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有待加快。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地区间、城乡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工作还有待深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要努力加以解决。三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二)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规划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物价过快上涨对人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2007年以来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尤其是以食品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较大,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加重。随着农资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农民增收的成本压力加大,实现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目标难度将进一步增加。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近来我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生产放缓,亏损面扩大,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处境堪忧。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它们的生存和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财政能力的提高,进而对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产生影响。

(三)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十一五”时期我省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在社会发展领域制订的规划数量之多前所未有,除了编制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外,在社会发展领域还同时编制实施了文化、教育、体育、社会保障、旅游、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数十个专项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强化了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落实。与此同时,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规划定位问题。作为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规划,既不同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的定位,又不同于教育、卫生、体育等具体专项规划的定位,在规划体系中既要做好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做好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定位较难把握。二是统筹协调问题。社会发展所涉范围广、领域宽,社会发展规划虽然确定为“十一五”时期全省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各部门对规划的认识程度不一,工作力度不同,要做好社会发展规划与相关的数十个规划的统筹协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难度较大。

四、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举措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总体形势比较有利,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完成。对下一步的实施工作和改进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的建议。通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规划》设置的指标体系基本符合科学、合理的要求。虽然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有部分指标完成预定目标有一定难度。但大部分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利益的

约束性指标预计可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少部分指标如体育人口比重、每万人口律师数、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指标虽暂时落后,但通过各级各部门在后三年的努力,以及新一届政府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实,仍有望达到或接近规划目标。因此,建议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随着各级政府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日益重视,《规划》的下一步实施将迎来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是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我省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和工作重点,更是下一阶段全面实现《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2、着力提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省社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在欠发达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关键。要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总量和比重,着力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使公共财政最大程度地惠及全省人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3、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否破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深入和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深化社会发展体制各项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改革措施保障《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拓展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形成社会领域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社会发展格局。

4、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省经济领域遇到的一些困难,会给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解决好就业、社保、住房等重点民生问题,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进一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切实保障市场供给,特别要抓好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威品油等重要商品的组织调运工作,努力维护物价稳定。同时,社会发展要积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实现经济与社会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三)关于改进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的建议。编制《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我省在构筑完整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发展体系过程中的一次探索,总体上体现了进一步理清社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统盘谋划和推进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原则,组织管理和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要认识到,由于是第一次编制和实施,难免存在各种不足,需要在“十一五”后半期的实施过程中和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1、确立社会发展规划统领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地位。由于社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要统筹协调推进社会发展工作,需要有一个相对综合的规划来统盘安排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此,在今后的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确立社会发展规划对全省社会发展领域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地位,各社会发展部门制定的专项规划要以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细化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要与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充分结合,强化考核力度,增强规划的约束性。第三要强化规划对项目投资的约束,完善“规划带项目”的管理机制,今后政府投资的社会建设项目原则上要以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为依据,通过规划约束项目立项,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规划审批转变。

2、建立规划的评估与调整机制。规划的评估与及时调整是保障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要尽快建立健全规划评估与调整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评估机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开展中期评估与后评估,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适时调控规划目标和任务。创新规划评估方法,多采用第三方评估、开放式评估、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提高评估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科学论证,提出调整的意见建议,经有关决策部门审批后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调整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的社会发展统计制度,是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要加快完善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第3篇:迭部县寄生虫终期评估自查报告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迭部县执行情况终期评估的自查报告

根据甘肃省卫计委关于对全省《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的工作的通知(甘卫办地病函[2017]19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迭部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西秦岭、岷山、迭山贯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600米至4920米之间。总土地面积为5108.3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110千米,南北宽75千米。年平均气温6.7℃。2010年,迭部县总人口52166人,其中男26711人,女25455人,男女比例为104.93%。农村人口为3.71万人,城镇人口为1.5万人,占总人口的29.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3人。迭部县有藏、汉、回、蒙等民族。其中:藏族3.6万人,占总人口的72%。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06-2015未承担上级安排的重点寄生虫病的调查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经费紧张,在没有上级项目的支持下我县无法开展重点寄生虫病项目工作。

2、在生活方式及预防方面,群众对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患病风险增高。

3、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及防治的经费投

1 入 。

2

迭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9月11日 2017

第4篇:中期评估报告

《电子交互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目标

1、探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知识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并能自觉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使教师将智能平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的计划性更强。教师可以把整个智能平板上的教学过程储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成为自己学科教学的电子档案和课程资源,积累并推广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3、探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在构建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使之逐渐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之一。

二、研究内容

1、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之一,但到底怎样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为是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形式都是比较陌生的,都需要边摸索边学习,并逐渐掌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努力探索基于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力图使本研究符合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

2、对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交互智能平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将“交互电子智能平板”技术平台引入课堂后,各种人机交互操作,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等都成为了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我们将在信息技术学科和科学学科日常教学中研究教师在使用电子交互智能平板后对他们教学和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

3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智能平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智能平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如电子交互智能平板,研究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变化。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推广和有效利用,能够显著地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对新课程的深入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2、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互能力,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3、电子智能平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用和功能发挥虽有待进一步的发现、研究和提高,但应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学习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相关操作和技术。从日常教学入手,让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融入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然后提高优秀教学设计和精品课的展示,提出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效性教学模式。

2、研究方法

A、 经验总结法:借鉴人家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应用情况予以总结和提升

B、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C、个案研究法:研究初期,把交互智能平板的研究情况写成案例,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再对比分析。

D、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实施情况: 2011年9月,我校确立了“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意在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已配备的电子智能平板的教学优势,意在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藉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互动方式,达成信息化课堂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景。

历经一年多的课题研究,经历了全国第五届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大赛;开展了第一届“甘泉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暨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汇报活动。教师们基本都能用交互电子智能平板进行教学, 并积累了一些的使用经验,教师们能尝试着从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基于交互智能平板环境的教学设计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方面,通过交互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现将上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及接下来工作开展的设想汇报如下:

一、在培训交流中,进一步提高课题实验教师对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的应用水平。

首先,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为推进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互动电子智能平板的使用功能,促进电子智能平板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2011年9月22日,我邀请了创维集团技术人员张霓电子智能平板技术应用培训。由于智能平板功能的更新改版,2012年10月29日我校再次邀请了创维智能平板技术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创维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新版本应用技术培训。在此次的培训中,智能平板公司的技术人员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工具栏的各种功能,并与原来版本进行对比。其中结合语文《爱莲说》一课,利用“纹理笔”擦出栩栩如生的荷花背景图,引发了全体老师的惊叹。“照相机”功能中的截图功能可以便捷地从智能平板界面或电脑界面截取出所需图片,学科资源中的“汉字笔画”双击可以按笔画书写,“遮幕功能”可以改变大小更换背景„„在听讲的同时,我们也把平时应用中的疑惑与技术人员交流,如:在智能平板中创建的资源能不能随课件携带到任意电脑(回应:原版本不行,新版本可以);又如:智能平板界面能不能实现图形的三维旋转(回应:新旧版本都不行)„„与智能平板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智能平板的功能,而利用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实现互动生成的生命力课堂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林仕国校长经常带领课题组成员走出去增长见识,或请一些专家、技术人员到校介绍先进的信息技术。林校长曾带领我们一起到联通公司了解其它牌子的智能平板及电子产品,发现他们的遥控器会让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师生互动更便捷;联想公司的技术人员李芳等也曾走进我们这间会议室,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电子书包整体解决方案,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利用电子书包,让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除了我们在用的创维智能平板、其实我们还让夏普公司给我们展示过他们的产品,夏普智能平板虽然在与PPT、FLSAH等其他媒体结合兼容上做得很好但它却没有携带资源库,所以没被采用。在取长补短的学习中我们增长见识,也进一步了解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

其次,课题组针对前阶段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老师们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解惑。每单周周二下午是我校课题中心组固定教研时间,利用这一时间我们一方面讨论交流学习大家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这些汇集成《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信息收集表》)如高超华提出“智能平板和PPT各有所长,可否将智能平板技术与PPT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这一问题,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行悟出了“智能平板和PPT技术各有所长,在平时的实践运用中发现,智能平板的某些技术较难操作,而PPT却能很好地弥补其不足,相同的,智能平板也能很好地补足PPT的缺陷,所以,不该单方面追求某种技术在课堂上使用,而是将两者有效结合,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又如黄凤老师在教学应用中提出了“在美术作图时,如何巧用电子智能平板功能来使作图更规范、美观?”这一问题,徐莉玲老师帮忙作了解答:“勤用智能笔:电子智能平板的智能笔对于常用几何图形的输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画图功能,采用智能笔,自然会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使板书更为规范、严谨而且美观!”

另一方面以片段教学的形式,把老师们在当下教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发现与大家及时地交流、分享。如图、林清老师与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智能平板进行写字教学,黄玲老师与大家交流如何用好智能平板的遮幕功能。

此外,我们从省电教馆购买了历届全国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优质课录像光盘,通过观摩全国获奖示范课视频等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感受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观摩中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研究实践学习交流,这样不仅拓宽了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思路,还能在研究中共同成长。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林仕国校长总是亲身参与全过程。为了下一阶段智能平板研究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林校长和我校两位信息技术教师杨煌华和王琰组成了“智能平板课题技术先行三人组”,在对智能平板功能认识上先走一步,带领课题组其他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其他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如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交给技术组,由他们专题研究。

二、借助常态课、校本教研及区新秀杯选拔,不断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

课堂教学是本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把课题研究与日常各教研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各教研组围绕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周一次定期开展交互电子智能平板的应用研讨活动(语文组周三上午、数学组周三下午、英语组周二下午、综合组周四上午)。各教研组在抓好集备、上好研讨课的基础上,积极为教师们创设平台,展示风采。 为进一步发挥“福州教育视频联播网”的作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农村辐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视频联播网”开展第二届“福州市优质课网络联播展示活动”。10月11日上午,我校代表鼓楼区率先推出了两节运用电子智能平板先进技术的优质课。语文组的黄玲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数星星的孩子》。陈嘉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英语课。

此外,翁祥英老师以《老人与海鸥》亮相校际联动会场上;在鼓一学区共同体上李韩书老师的《烙饼问题》、黄晓霞老师的《红领巾真好》、马岚老师执教了一节英语公开课充分体现了电子智能平板、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赢得听课老师好评。

4月23日的市级教学开放日,我们推出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信息、品社、心健”等10节的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展示课。这10节课不仅在智能平板的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上,也就是“交互性、生成性”上也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语文会场,林俊华老师娴熟地运用电子智能平板与学生互动,走近《丑小鸭》,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林清老师给来宾展示了同是童话系列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与《丑小鸭》的对比阅读彰显了童话的魅力。数学会场,郑燕老师将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抓住重难点和关键,为大家展示了六年级总复习《图形与变换》,刘嘉昉老师抓住数学思想方法,恰到好处地应用智能平板,关注学生的生成,为来宾展示了三年级数学广角《等量代换》。其它会场还为来宾展示了英语、品生、音乐、心健、信息技术、科学等各学科公开课。在交流讨论中,与会专家与教师们充分肯定了数字校园所取得的成效,认为示范课加强交互性,提高课堂效益;整合了资源,盘活了教学,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在与兄弟校一起分享交流我们的研究过程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参加“三优联评”及“交互式电子智能平板教学大赛”,不断验证、提升、推广我们的科研水平。一月份我们又推出黄玲、黄晓霞、李韩书三位老师的三节课参加“第六届全国电子交互式智能平板大赛”,喜获

一、

二、三等奖佳绩。

三、完善校园网站,让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博客、井大论坛等平台进一步服务于课题研究。

2月26日我们就和联通公司、新东网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网站建设的联席会议,商议进一步开发网站事宜。目前校园网中教学资源平台已在使用,有待进一步充盈;网上班级、井大论坛,教师博客已开发完成。校园网站开设教师博客、井大论坛栏目,教师可以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上传到这里,其他教师跟帖点评,骨干教师总评,形成教师教研网络互动形式。在“网上班级”中开设“网络教室”项目,教师可在这里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阅读、习作、练习等各种课外学习资源,形成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位的教与学的网络互动„„

四、在反思交流中不断进步。 除平时每周二的固定交流学习及鼓楼区级一学期三次的汇报交流外,我校每学期还去办一次较大规模的学习交流活动即上学期的青年教师智能平板课比武及下学期的智能平板技能大赛。

在1月22日,我校举行了首届“甘泉杯”电子智能平板技能大赛。

比赛中,教师们灵活运用智能平板的各种功能,将传统课件和先进的智能平板技术进行了较好的整合。最终,李韩书老师带来的《烙饼问题》,利用智能平板互动,化难为易,精彩纷呈,荣获一等奖,黄玲老师和黄小霞两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林信伽、何熙燕、俞春鸣、林芳、高超华五位老师获得了三等奖。

这样的比赛交流,让老师们对现代信息化课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使用智能平板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继续认真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5篇:中期评估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淮北市黎苑小学课题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本课题把学科教学、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系统地整合,从而探讨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从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性教育转向以提高学习者自身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合作解决问题等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至今未能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创新意识培养匮乏。

(2)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如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设备,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学方法:教改中推出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一些教学模式还深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

面对教学的现状和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以数字化为支柱,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于新课程教育教学各领域中,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变化,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目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

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提高教育效率的必然,成为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实现从经验总结的层次向科学理论层次的升华、飞跃。以构建“整合”操作优化范例,逐步丰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方法体系。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优化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面向基础教育,在分析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状的前提下,探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操作模式和对应策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和谐发展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理想,使新型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教师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发展。

3、课题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或模式:

① 创设课堂教学见多识广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的海量信息;

② 营造学生主体、主动,合理、有机运用信息技术,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

③ 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④ 优化教学过程、优化网络教学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创新学习的方法和精神。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及有效整合的途径;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

(3)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加工能力、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4 )信息技术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整合的途径;

(5)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思路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信息技术在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进行学科优化整合,构建技术路线,使其更符合学科教学中的认知规律。

——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建立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科资源库,实现网络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试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专业和技术协调发展的教师队伍,实现科学的教育手段和学科教学设计的相互融洽。

2、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1)实验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理论总结法。

3、实验时间及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二年

第一阶段:准备组织、启动阶段。(2006.5~2006.8)

(1)课题开题论证。

(2)确定研究方案、制订研究计划。

(3)组织培训相关知识。

(4)组织对实验对象的测试、问卷调查,做好实验的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运行实验阶段。(2006.9 ~2008.8)

(1)创设实验环境,安排实验细节,落实实验步骤,做好行动研究。

(2)适当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参观考查,及时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动态,吸收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开拓思路。

(3)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4)每月定期的开展课题组的交流活动,交流研究心得。

(5)及时做好阶段小结、总结经验,调整工作思路,收集研究资料。

(6)在校园网上开辟课题研究专栏,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巩固发展阶段。(2008.9~2008.10)

(1)选取典型课例,运用所开发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学步骤与环节,初步构建适合不同课型、不同知识领域的整合教学模式。

(2)应用初步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反复的尝试与修改,使教学环节安排趋于合理,使所构建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

(3)总结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确立合理、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08.11~2008.12)

(1)解释结果,检验假设,组织验收,申请结题评估,做好向兄弟学校推广的准备及宣传工作。

(2)收集整理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成果,编撰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成果集。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六、初步成效

1.教师们的信息技术思想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步把这些技能传授与学生并在学生中得到升华。同时,在校园网上创建网站,便于师生随时了解学科教学的程序,及时查阅相关材料,经常性地建立研究性的档案,并开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园地。更重要的是,为学科教学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优良的信息化环境。

2.理论成果硕果累累。搞课题研究,当然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获得好的成果,但其实经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经验总结最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更能为我们实际的教学提供成功的案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本课题撰写了课题研究论文,确确实实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七、问题探讨

本课题作为我们学校主课题,担负着我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虽然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离研究的总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认识上的困惑与操作上的迷茫,因此,将就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学校网站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相关的学习培训时间没有做到完全入格,多数时候都因为其他的活动或检查不得不改变时间,导致学习培训有时松有时紧,给主研人员增添了的麻烦,使研究不能完全的顺利进行。

3.对于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没有及时进行,以至于做了工作而没有留下证据,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不够,这些都会影响整个研究的实效性。

八、改进措施:

1.课题组领导加强协调,校内信息技术教师全力以赴,及时完善校园网站。

2.课题主研人员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中相关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严格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该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内容力争完成,不延后,以免影响后续的研究。

3.对课题研究要进行及时总结、分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6篇:红河中学CFP中期评估报告报告

彭阳县红河乡初级中学CFP项目中期评估报告

红河乡初级中学创办于1962年,有着近50年历史,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是彭阳县一所发展势头好,办学质量高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位于县城南部的红河乡中心,服务于半径20公里的12个行政村,服务区人口2.4万人,学校依山傍水,环境清雅,交通便利。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尤其是“两基”攻坚以来,学校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学校占地面积28600平米,建筑面积6712平米,硬化面积8800平米,绿化面积4600平米,有4372平米集教学、办公、实验、图书于一体的综合楼一栋,1629平米的学生宿舍楼一栋,492平米的师生餐厅一栋以及锅炉房等其他配套设施,一栋2020平米的学生宿舍楼正在兴建中。学校相继建成生化仪器室、生化实验室、物理仪器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共有电脑39台,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接通了宽带网,使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我校得到了充分应用,学校正向教育手段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计划今后将建成阶梯教室一栋,300米田径1个,足球场一个,以及其它附属设施。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已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开拓进取、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学校位于县城14公里处,地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川道,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水平较高,人们思想观念先进,和其它同类学校相比,可供挖掘的社会资源潜力较大。

新课程改革理念及部分教育手段领先于其它同类学校,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敬业奉献”的和谐校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一、科学分析,合理规划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乡直各部门调研和访谈、广泛征求了教职工、学生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了解了困难学生的要求和愿望。并对学校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优势,综合分析制定了学校近三年的发展方向。

二、与时俱进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系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增设年级主任、治保主任职位。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同志担任年级主任一职,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抽调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宿舍管理、门卫等职位,并成立治保处,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填补了管理上的疏漏之处。形成了教务处、教研组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党支部为龙头,政教处、团总支(广播室)为纽带的宣传和德育工作体系,以总务处为主的后勤服务体系。各负责人员岗位明确,

2 职责清楚。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自觉遵守国家及区、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决定等,并以此为依据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如:《校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教师学习制度》、《考勤制度》《教职工考核办法》、《作业批改制度》、《教案备写制度》《考试命题工作制度》、《班主任考核与津贴发放办法》、《双休日留校学生管理办法》等。认真落实日常工作,学校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形成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的局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组织实施,达到了以制度管理并引领教师发展方向的作用,使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

三、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

多年来,为了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学生终生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开展了校园个人才艺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篮球赛、校园田径运动会等各类文艺文体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运动。同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学校每天安排1小时的体育锻炼,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安排大课间,推广校园集体舞,使学生的素质大面积的提高。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物防、技防、人防建设,提高创建功效。经常对学校的活动器材进行检查。为防患于未然,我校采取一系列对策:一是把好大门,严格执行出

3 入登记制度。二是建立昼夜值勤制度,来访人员进校登记,杜绝闲杂人员在校内逗留;三是搞好食堂、综合楼、宿舍楼、各功能室的防范;四是把及时关锁门窗、关闭水(电)源作为日常规范,定为制度,不留管理空白,不留安全死角。

平安和谐的校园是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保证。学校积极开展交通、消防、防水、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广播室开辟了安全、法制专栏,每天有关安全、法制材料进行学习,将安全、法制学习日常化。关心弱势群体,特别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关注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建立档案,认真实施一补工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每周一次专题教育,邀请法制副校长做专题讲座,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四、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夯实爱生教育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保障适龄少年接受教育,学校每期开学前,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对没有及时入学的学生,发动教师下村入户了解情况,作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按时入学。并关注弱势群体,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我们切实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及各项救助工作,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全部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劝学工作。从而保证三年来入学率达99%以上。

班主任及教师时时了解学生动向。摸清学生底子,及时做好其思想工作。学校按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使学生德、智、体、美、劳

4 全面发展,坚决按上级标准收费,不私自定购教辅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育学生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待学生,要求全体教师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苛”,让学生感到学校是家园、是乐园,教师是朋友,是兄长,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和业务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的灵魂,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业务素养。

一是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每月有笔记与心得体会,使教师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校的教师,全校教师内部已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新课改培训,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联系吸取先进经验。

三是严格对教师考核,为督促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方案、细则,切实加强对教师业务的督促和评估,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年终考核与每一位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成绩挂钩,教师的晋级也与教师本人的教学成绩挂钩,使教师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六、狠抓教学管理,坚持以质立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我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始终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强化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首先,紧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放松。教务处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听课记录、政治笔记、业务笔记等,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保证了教学各环节落实到位,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监督。学校以集中和分散学习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创造条件,支持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一起解决自己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达成共识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七、积极探索,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很快,我们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体系。

学校把加强信息化技术设备作为工作重点,建成了学校网站,接入了互联网。学校网站的建立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几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关心下,多方筹集,建成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网络平台,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化,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和探索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

6 学校清楚认识到要落实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必须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符合信息化教育需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这是实施信息化教育的保证。目前学校教师通过近年来的外出培训,校本培训,提高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能够运用网络为教学服务;其次是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掌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技能,要求全体教师人人会操作电脑,个个能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学校采取“内外结合”的方针,一方面通过学校专职计算机老师对教师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校外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培训,还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钻研。通过培训,目前全校教师中大部分教师能运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并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库。

八、后勤服务及硬件建设

学校强化后勤内部各环节的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购物、保管、使用的管理制度,完善了进出手续,合理调配,物尽其用。总务处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班级、组室进行检查,发现物品损坏,及时维修;以班级、个人财产的管理为抓手,努力提高校产常规管理水平,坚持“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把校产常规管理和结束时的验收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财务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经费是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我校在财务资金的使用上,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一支笔、一本帐。学校财务制度完

7 善健全,管理严格规范,完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经费的正常开支。学校财务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时报表,按时作好预决算。民主理财、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每年在教代会上提交财务工作报告。

严格执行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贯彻执行“一费制”收费,坚持收费公开、挂牌公示,各类收费专项管理,服务性的收费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做到学生、家长满意。

另外,工会工作有新的突破。适时组织教工篮球赛、联欢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师生进行“防治甲肝”体检,使广大教职工无后顾之忧。关心离退休教工生活,举行了元旦登山活动,工会已经成为教工之家。校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2007,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治理教育乱受费先进单位”。

当然,我们致力于以人为本,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体员工的不懈奋斗,敬业爱生的崭新局面一定能实现。

红河中学 2008年5月28日

彭阳县红河乡初级中学 CFP项目中期评估报告

红 河 中 学

2008年5月28日

第7篇: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富民强镇、科学跨越”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3〕45号)要求,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产业富镇、生态秀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3.9亿元,年均增长12%,2011年完成2.8亿元,2012年完成3.6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3.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1.6%。财税收入规划目标480万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375万元、316万元、158万元,均超额完成县核定任务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2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2.8亿元,占规划目标值的140%。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500元,年均增长12.5%,2012年为2172元,占规划目标值的86.8%。

(三)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达65%,目前为60.2%,占规划目标值的92.6%。农村沼气入户率规划目标达10%,目前全镇沼气用户430户,入户率达4.4%。已建成3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等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规划目标为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性别比100:112。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90%以上,2012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91.7%、87.3%。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为城区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区域的规划、征地、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均已完成。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3年8月份动工,2014年全面竣工。新张公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完工。已完成星月、石塘、张家庙开发区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先后对拱桥、新潮、碧山、长塘、中车等村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完成了苏河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和米家村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章几塘、碧山、永宁、星子坪等村3.9km2坡改梯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验收。建成沼气池80口,在建30口。完成碧山、水西、长塘、新潮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82km,共解决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已完成16个村的农网改造。金银花种植渐成规模,面积达500余亩;烤烟生产基地扩大至2200亩,涉及11个村,年均产烟5000担,2011年以来共建成烤房119座,其中湘密烤房84座,普通烤房35座。新建养猪场6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个,新发展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户。完成退耕还林4900亩。同时,完成了新东村种羊基地项目、双江村大鲵养殖项目、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土鸡生态技术研究项目、优质大米加工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包装。此外,邵阳市第一水源东风水库工程、田心桥至中车6.8km的河堤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2.交通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的通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11年新建村道4公里,2012年新建村道5.4公里。新潮至张家庙公路硬化工程、远山危桥改造工程、丁洞公路建设工程,已在积极筹备。全镇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3.城镇建设项目。经总归修编,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新开发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街,建成***国土资源中心所、占地面积达4200㎡的新潮大市场、标准化的新潮垃圾中转站,新安装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逐步改善了张家庙、星月、石塘开发区的路灯、绿地、下水道、高低压线路等基础设施,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4年完工,有效改善了城区整体面貌,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中心区的吸附力,实现了扩容提质的总体目标。

4.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新潮安全饮水工程,碧山中学受益人口达800人。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镇文化广播站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公卫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狠抓工业招商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工业强镇”战略为指导,努力将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永宁环保砖厂等企业打造成***镇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鼓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镇内现有企业均运转良好,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已成为一般纳税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策略。“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引进芳诺竹筷厂、东湾混凝土搅拌站、立峰制衣厂等私营企业8家,完成投资1080万元;新增规模养殖户4户。此外,2012年,瀚森纸业投资180万元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2013年又投资2000万元开办分厂,并入驻隆回县工业园。

3.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办和严格考核,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尤其强化对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之类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技术,群众反响较好。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启动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建设。新建村道9.4公里。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累计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4.4%,新增太阳能利用户130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2011年至2012年,我镇均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我镇已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双季稻种植、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烟叶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双季稻500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2000 吨以上;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余亩。加强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69户,其中湘慈旺旺养猪场规模达3700头以上,2012年底牲畜存栏2.3万头,家禽存栏21万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750余万元。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两项制度帮扶资金、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源建设和作风建设

1.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支柱财源。“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烟农、乡镇企业、返乡创业人士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累计达2400余万元,以支持农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各年税收任务的完成,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和保社会稳定的四保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特别是财政对惠教、惠农、支工和社保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2.改进干部作风。以全县治理干部走读活动、实施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为契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落实最严格的指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下乡跟踪举报制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群工站的管理与考核,干部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6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764户、1164人;累计发放五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继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3年6月底,共发放救灾专项资金45.3万元。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25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1.7%、87.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2012年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解决了碧山中学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田心桥小学已通过了县教育局的合格制学校验收;***镇农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示范乡镇农校。全镇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广播站,通有线电视的村22个,通宽带的村20个,通自来水的村2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不断改进医疗队伍结构和基础医疗设施,公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村卫生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实施“牵乡守护”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48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超规划目标15%。财税收入达到486万元,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超规划目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10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总人口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均完成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高出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村沼气入户率达10%,完成规划目标。

经评估,到2015年,***镇“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能够圆满完成。

第8篇:妇女儿童工作“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自**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两个规划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统一部署,精心安排,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乡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关指标监测统计情况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从表

(一)的各项指标来看,全镇就业的女性的比例较大,占5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比例相对偏低,仅占38%和50%;农村养老保险女性股保人数就更少,只有0.032万人。从数据显示来看,女性是一个占相当数额的社会劳动群体,但身心健康、老有所养等社会保障还远远跟不上,这是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迫切要求改进的一个薄弱环节。

2、表

(二)的各项指标显示,人大代表女性、政协委员女性、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的人数和比例,无论从县级还是乡级均显示为0;党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县级为0,乡级仅占20%;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仅1人,比例为33%;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17人,占30%。从以上统计数据来分析,女性参政、议政及执政的比例相当低,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树立女性的威信,我们认为女性领导配备面的比例有待提高。

3、从表

(三)的各项指标显示,小学女生净入学率仅359人,占45.5%;小学生辍学2人,占0.21%,而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人数只有402人,占38.6%;初中女生三年巩固率373人,占35.4%。这些数据表明乡镇的入学率较低,九年义务教育有待加强,从女生入学率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老观念。

4、从表

(四)的各项指标来看,各项指标还较达标,这是加强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孕产妇住院分娩宣传取得的成果,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5、表

(五)各项指标显示,农村改水受益人数为4824人,占2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582人,占2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62人,占0.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为0。这些数据表明,乡镇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相当差,这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改变的状况。

6、表三的统计表的各项指标显示,办公室行政编制1人,办公经费较低,2001—2005年仅为0.25万元,全镇17个村均未配备妇儿工委办公室,办公经费也未纳入预算。这表明村级还未健全机构、制度等,有待急需解决。

特此报告

**镇妇儿联合会

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

上一篇:公司文化适合你吗下一篇: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