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项目管理

2022-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清华大学项目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摘要: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如何做好该训练项目的管理和促进工作有待于各个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本文拟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科研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该计划项目较原有大学生科研项目更强调过程管理,实施中期考核、经费浮动等管理方式:通过项目中期验收,给予科研成果突出的项目团队更多经费支持,同时减少或终止验收不合格项目的经费支持,此激励政策给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各组织单位对本院获批项目进展情况有实质性掌握。本文拟对目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用的体现做出概述和论证,并对新形势下对项目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探讨。

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大学生了解课本和课堂以外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组队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提供学生增强专业素养和多方面能力的机会。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使大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科研水平能力的提升,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三、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举措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本文将探索科学、有效地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方式方法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的严格评审

各教学单位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的评选是否公正以及能否严格把关,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认真性质的认识,并对大学生建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有重要影响。在各学院教师认真评审的良好学术环境下,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各项目组会更加踏实、认真细致地进行前期资料整理及项目调查论证。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每年申报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期间,历史学院都组织学院古代史教研室、近代史教研室和世界史教研室及考古教研室四个教研室负责人、院督导团教师和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对学院本科生提交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公开、细心、科学的审核和公平、客观的排序,为各项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并推荐申报国家级训练项目的项目组。逐年进行之下,这项制度逐渐完善、担任评审的教师公正认真,使得历史学院近五年来每年推荐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级项目答辩会的过关率都很高,获批项目数更是连年居武汉大学人文学部中最高。

公正合理的制度和严格执行的过程使得师生都受益颇深,严谨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学生科学论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本科生的科研水平,使得学院连续多年在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奖中获奖率居全校前列,多年在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中获奖率居学校前茅,近五年来在两届全国史学新秀奖中,学院本科生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2012年学院本科生还在权威期刊《历史地理论丛》上发表文章,彰显了历史学院本科生优秀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二)宣传、组织申报和过程管理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研项目参与意识不仅需要依靠学院教师的指导、院基层教学组织的认真评审,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对申报的良好组织和对获批项目的有序管理。本科教学院长和副书记及其领导下的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认真、及时、有创意。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每年一度的新生入校见面会上,教学秘书都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重点宣传,使新生入校时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全面、耳目一新的了解,继而介绍培养个人科研能力对其自身专业素养和全方位能力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学院还定期组织新老生交流见面会,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沟通大学学习、科研、生活、就业、考研等信息搭建平台,使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高年级学生的优秀学习经验。为保障高、低年级学生间的顺畅交流,历史学院还建设了一项特色制度——“学长制”:优秀学长不定期给予低年级学生有关大学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指导,这样一来,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大获裨益的高年级学生会在交流中介绍并建议低年级学生进行申报。由于宣传和组织的到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历来对科研项目申报极为踊跃,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数更是较2012年申报数翻了一番,且历年申报项目中从来不乏优秀者。

除了申报组织外,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也是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的有力保障。作为本科教学秘书,需组织各项目组按时提交申报书、安排好项目评审会;在项目申报阶段保持与学校教务部门的联系,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后,及时通知学生提交项目合同书;在项目进行中期,给予学生关于项目报告书写规范的指导,组织学生提交科研日志、中期报告和中期报告表,项目完成阶段组织各项目组提交项目完成报告表、项目完成报告和科研总结,并把关项目完成报告的格式;结项后期,安排学生经费报账。整个过程周期长、联系事务多,事务琐碎,如何做好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学秘书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作为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项目进程、给予项目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式的指导,并严格把关每份报告的学术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只有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处理好所有细小的问题。

(三)创设院级、教研室级科研基金,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以支持和鼓励学生投入科研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历史学院自2008年起设置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并颁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与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此激发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努力创新的科研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研氛围,全面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推进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史研究所科研基金的评审采用的是校外专家盲评制度,将学生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匿名发给校外专家,综合校外专家评审结果,给予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奖励。此举对学生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项目评审的公正度增加了砝码,该制度实行以来一直广受世界史学生欢迎,切实资助和鼓励一批向往从事历史学科研工作的学生,使他们在大学学习成长过程中更加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这样优秀的培养制度下,历史学院每年都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中一半以上走向了海外著名大学和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为历史学科研究队伍输送了优秀的新鲜血液。可见,院级和所级科研项目的创设为本科生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奖励机制的创设

1.对学生的奖励。为鼓励学院本科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在每年一度的保送研究生和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主持和参加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完成项目的成员各自相应的加分,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

2.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项目完成的水平,所以指导教师对项目指导所投放的精力多少、是否与项目成员间定期沟通等作法关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质量,所以学院很重视对项目指导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每年度本科教学劳酬分配中都对指导并完成结项的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给予分配倾斜。

奖励机制的创设无疑对教师和学生投入科研项目的激情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师为指导学生科研学习付出大把精力后能得到更多来自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肯定,使得学生在收获科研水平进步的基础上,增强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兴趣。

(五)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大学生科研间相互促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第二档案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安徽铜绿山考古基地等实习基地作为学院学生集中实习的实践基地,每年大三年级学生都会在学院指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各专业基地实习3~4星期,考古专业实习期为一个学期。

历史文献和档案、文物对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陌生,通过接触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实习内容与平时专业训练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科研内容,使得学生增强了以后从事史学研究积累处理档案资料的经验,真正做到了实习与专业学习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需要从宣传、评审到过程管理都采取认真、公正的态度,并不断挖掘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角度培养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卫飞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2.

[2]吕卉.促使高校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对策及意义[J].现代交际,2012,(12),230.

作者简介:陆晗昱(1984-),女(蒙古族),黑龙江黑河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教学秘书。

作者:陆晗昱

第2篇:清远市职校与清华大学共建大数据专业项目

日前,由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职业教育示范校项目启动仪式暨大数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清华大学认定的全国十所大数据专业中职示范校之一,该校校长徐春伟、计算机专业科负责人覃达贵参加了会议,并被清华大学聘为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大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大数据职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这标志着清华大学与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共建大数据专业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清远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清遠市大数据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及运营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建成1-2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引进和培育20家大数据龙头企业,推动制定一批地方、行业大数据标准,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据悉,随着市职校与清华大学大数据专业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启动,将为清远市大数据规划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助力清远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第3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获得A+的成绩。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从2000年建院至今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教育改革创新,总结了学院以“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國际先进水平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时代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德才兼备的育人传统”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公共管理教育模式,以期推动中国公共管理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全球竞争加剧等挑战,管理实践呼唤面向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专业管理人才,而社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期待着高等教育的有效应对。

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1]。在学科发展与教育模式的探索中,与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几乎同时起步但已趋于成熟的美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被留学回国的学者和教育考察官员带入视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9年批准在我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第二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结合公共管理的特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建院之初,确定了学院专注于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坚持对人才培养规律、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推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创新,逐步明确以“培养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为定位,探索国家需求导向、公共价值引领、知识能力并重、层次系统多元的办学模式,旨在推动公共管理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才需求。

在2017年底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A+的好成绩,人才培养工作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梳理分析2000年建院至今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教育改革创新,总结适合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教育研究基础上建立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最初都是学术定位。从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MPA学位,到2003年批准清华在内的7所高校首批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公共管理教育在国内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清华公管学院组织教师分析研究公共管理教育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公共管理的需求等,先后发表了“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3]“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4]“借鉴创新,建设一流公共管理学院”[5]“国外MPA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6]“从MPA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7]“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8]“中国公共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9]“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10]“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探索性研究”[11]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标准有效性研究”[12]“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13]“中国MPA教育: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14]等,根据管理实践和学科发展的不同需求,逐步细分博士生、硕士生、MPA的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从学科责任和国际化师资的优势出发,开设英文硕士项目、全校选修课等,基本形成由学术型、实践型、国际型、普及型不同培养定位组成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

1.学术型

博士生培养学术导向。2003年清华公管学院在全国首批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学术研究生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对原有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和行政管理硕士培养方案重新梳理以及人才需求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管理博士生培养的学术导向,拟定了全新的培养方案,将其定位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高级人才”。

对原有的行政管理硕士,则参照国际通行惯例,根据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分化为应用和学术两个培养渠道。偏向应用型的学术硕士生,向MPA培养模式看齐,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实践(Policy Analysis Exercise,PAE)作为学位论文;偏向学术型的硕士生可以在本院完成课程和论文开题后申请转博,继续学业,或在毕业后申请到国外一流公共管理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公共管理博士培养方案经过5年的试行,巫永平、沈勇等学者在2009年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调研,包括博士生座谈会、博士生导师访谈、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并邀请了国际公共管理学科的4位专家组成独立的评估小组,对16篇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估。通过回收到的50份问卷、10余次访谈记录和专家反馈的论文评估报告,进一步了解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为提高博士生教育水平调整培养方案。新方案确定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培养定位不变,但根据培养目标加强了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2.实践型

专业学院的定位在清华公管学院的学生规模上体现非常明显,每年入学的实践导向的MPA学生人数约为学术研究生的3~4倍。在MPA培养中学院基于调研,适时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但始终坚持实践导向。

2000年获得首批MPA试办院校资格后,学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按照全国MPA教指委要求,确定了“为公共部门培养复合式、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在教指委规定的核心课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设计了公共政策、政府组织与管理、非营利与公共事业管理、国际事务和战略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区域发展与城市治理、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等方向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15]。

2003年清华公管学院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之后,重新分析MPA、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不同培养定位和教学模式,对MPA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清华品牌”的办学定位[16]。自2005级开始全部调整为非脱产班形式;除了保留晚间和周末授课形式外,还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主动适应国家对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求,针对各省级组织部门推荐的地方政府中层领导干部,采用每年两段式集中学习方式,设立MPA-E项目;并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住建部、公安部等大力支持下,设立MPA定向项目,重点培养发展规划、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特定领域急需的公共管理人才[17]。

2010年国家实施MPA双证改革,由彭宗超教授负责,专门成立20余位教师参与的攻关小组,开展对MPA培养模式改革的专项研究,前后召开10余次全院教师研讨会和学生座谈会;深入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调研;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于未来的MPA培养目标,有近40%受访者认为清华公管学院培养的MPA不仅要成为高水平的公共部门管理者,更要成为高水平的公共事务领导者[18]。同时,英文项目的开展也使得学院认识到全球视野对于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应对全球治理变革与挑战的重要性。在调研基础上,学院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经验,着手顶层设计,对MPA培养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整体推进,于2011年推出新版MPA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强调“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同时在课程设计中突出领导力的提升和全球视野的拓展[19]。

3.国际型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学(China Study)”在国外学术界悄然升温,执政者也希望了解中国发展与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国家角色和责任的变化对公共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

2006年全国首批MPA试点院校评估结束后,清华公管学院从学科责任和国际化师资的优势出发,开始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MPA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学院派多批次教师到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大学、巴黎政大、牛津大学、英国发展研究所、荷兰社会研究院以及南非、埃及等多个国家和机构调研。经过缜密的调研和方案设计,2007年清华公管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全球招生、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发展硕士项目(Mas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ID);2008年又接受商务部和教育部委托,招收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nternational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MPA),同樣全英文教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公共管理人才,纳入我国新时期援非人才战略计划。两个项目均定位于:使学生在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解。MID偏学术,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来探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发展的有效模式;IMPA偏应用,提高解决国家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中国发展经验和项目本身准确的培养定位与课程设计,使得清华公管学院的MID项目在2009年全球70多所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全球10所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首批支持的国际发展实践硕士项目,之后,根据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型,将原学术型硕士项目MID改为应用性的MPA项目,英文名称改为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缩写仍为MID。2017年,IMPA项目在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绩效评估中被评估专家评价为“全国院外教育的标杆和表率”。

2017年,基于清华大学全球战略框架,在前期多次交流讨论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清华公管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科学院签订可持续发展目标双硕士学位英文项目(SDG)、与华盛顿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签订大数据与公共治理(BDG)双硕士学位英文项目。这两个项目均从2018年开始招生,为清华公管的国际型学生培养注入新生力量。

4.普及型

清华大学每年有超过200名毕业生通过公务员招考、基层选调、挂职等方式选择到公共部门就业,但其中接受过公共管理专业教育者不超过5%,反而是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占多数。2008年和2009年,清华公管学院的学术研究生选择公共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只有15%和16%。这些现象引发了学院对学术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职业选择错位的反思。

2009年开始,谢矜、汝鹏、蓝煜昕等青年教师带领博士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包括:“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前置变量和相关行为探究”“研究生公共部门就业的认知、意愿、职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研”“研究生公共部门和基层单位就业引导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基于行业分析的研究生就业质量反馈与研究生校友成长路径研究”“基于激发研究生学术兴趣的学科发展史探究”“研究生国际组织就业路径研究”等,针对学生在“就业选择与专业背景”“就业意愿与职业素质”“国情认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加强公管学院研究生公共价值和学科使命提升的同时,突破学院教学边界,帮助有意愿服务于公共部门的非公共管理专业清华学生奠定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基础,提升其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于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全局。

学院对全校选修课建设给予政策扶持以普及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相继开设了“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的统一与台湾问题”“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概论”等课程,并从2013年开始筹划在清华本科生中开设公共管理第二学士学位的方案,既在全校范围实现公共管理教育的辐射,又可以从中选拔优秀生源进入公管学院继续读研。经过论证与审批,2016年在校内进行行政管理辅修专业试点,2017年开始在校内招收行政管理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随着博士生、硕士生、MPA、英文项目、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全校选修课等各个教育项目的展开,清华公管学院致力于分析教育需求、研究教育规律、适时调整教育定位的成果初现端倪,基本形成学术型、实践型、国际型、普及型不同培养定位组成的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以回应管理实践对公共管理教育的期待,为中国公共管理的学术发展和实践培养专业化人才,并勇于承担公共管理教育的国际责任,传播中国发展经验。

三、通过因材施教优化与创新培养方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在前,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如今深刻变革的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迅速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使得人才评价更加量化与功利,我们的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面临着严峻考验,师者有其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方法进而内化为其能力。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仅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不够的,经过调研分析,清华公管学院逐步将学生培养优化为“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强化价值引导与能力提升,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探索与之适应的培养方式。

1.价值引导为先

对于学术研究生,经过选拔时的学业取向考查,清华公管学院在学生入学导向时会安排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公共管理专业历程与发展等讲座,帮助学生尽早找准定位,确定职业方向。利用校友资源实施“人生导师”计划,为学生匹配在学术机构、公共部门、重点企业的校友,结对定期深入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共管理学科无论是学术发展还是管理实践方面所应承担的学科使命。

对偏向应用型的学术硕士生学院以促进公共部门就业为导向,但2008和2009年,学术研究生选择公共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只有15%和16%。2009年学院与清华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在校内启动“研究生公共部门就业意愿与职业素质调研”,对34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党员、积极分子、参加过社会工作或社会实践工作的研究生有更强的公共部门就业意愿;研究生的公共部门就业意愿与参加就业指导活动的频率正相关。在调研基础上,学院在课程体系之外,着重加强硕士生党建、社会工作、社会实践、就业引导等方面工作,以提升公管研究生对公共价值和学科使命的认知。

发挥学科特色,将党建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学院层面安排入学导向、党委书记面对面、专题党课、职前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必要的组织教育;指导研究生党支部通过自发组织的理论学习与思考、课题调研等形式将党建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将被动学习型的组织教育与主动学习型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构成层次丰富的党建教育体系,立足学科特色,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始终以培养研究生的公共理想和国家情怀为出发点来统筹安排研究生党员的教育活动。

扩大校内社会工作和校外社会实践的受益面,倡导研究生在校期间“百分之百承擔社会工作,百分之百参加社会实践”。学院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明德为公的公共价值观”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工作目标,积极拓展实践基地,为研究生们创造实践机会,并在学校要求博士生社会实践为必修环节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合理化设计,将其纳入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通过寒暑假实践、学期中实践和暑假短期挂职等各种形式,不仅帮助研究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更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国情、拓展视野、坚定理想、提升能力,体验知识服务社会的公共管理专业使命。

加大就业引导力度。邀请公共部门校友返校与在校生座谈,不仅交流在公共部门发展的职业思考,更从笔试、面试等细节给在校生以建议;组成公务员考试备考小组,有针对性地举办公务员政策宣讲会、公务员考试培训、就业经验分享等活动。学院还从2010年推出公共部门就业支持计划,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营造以承担公共管理学科责任为荣的氛围。

对于MPA研究生,2010年调研显示非脱产形式的学习使得MPA理解清华组织文化的活动载体有限,在学院融入和对大学组织文化认可方面有待提升。于是学院专门在学生工作体系设立MPA工作助理,跟进MPA的班级建设。从入学教育,到在学期间的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再到就业引导,将所有学术研究生的活动开放给MPA,让MPA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可活动所传达的清华组织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到清华对学生的期望——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21]。

2010年的MPA调研还显示学院对“价值类培养公共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课程重视不足。学院就此调整培养方案,不仅增设公共事务伦理课程,还进行核心课程改革,用公共价值、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引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组[22];将知识报国,做“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融入MPA从入学到离校的每个环节。

对留学生而言,最大的障碍是文化融入,而清华公管学院举办的全英文硕士项目更是挑战巨大,不仅有文化融入还有语言问题,因为我国官方语言非英语,而项目的授课体系和学习过程要求全英语。学院号召中国学生尽可能与国际学生融合,在研会设立留学生部,招募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组成语伴(Language Partner)互帮互助;组织国际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校史馆等以了解中国和清华大学的文化传统;邀请国际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节日联谊、体育联赛等以加深学生间的融入。学院将公共管理实践定为英文项目的必修环节,由项目主任和公共管理实践的任课教师联合设计方案并带队。国际学生不仅参访了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深入到青海、甘肃、四川、安徽、江西等中西部省区了解中国发展实践,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统有更具象的认识,强化了国际学生的中国认

同感。

对于普及公共管理知识的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全校选修课学生,清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爱国、成才、奉献”“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公管学院在辅修和第二学士学位项目中设立“双肩挑”辅导员,通过品学兼优的学长辅导员给本科辅修和二学位项目学生传递“明德为公”“知识报国、知识为民”的理念。选修公管相关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公共部门服务意愿,所以,公管学院在课程设计中参照MPA公共事务伦理的引入方式,将公共价值、社会责任、职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

2.知识传授为基

基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营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高级人才”的定位和2009年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估结果,清华公管学院的博士生培养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研究能力。第一年必须在政治学、经济学、组织理论、研究方法4个领域中完成8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进入相关领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学院先后推出博士生资格考试、博士生论坛、博士生预答辩等改革措施,以期达到严谨的学术训练目的。在基础课程上,尽量打通博士生、硕士生、MPA的选课界限,让硕士生根据未来职业发展选择偏重学术的博士生课程或者偏重实践的MPA课程。

2010年的调研显示MPA对于课程的理论认可度达到92.42%,但对于课程实用性的认可与否分化严重,比例分别为48.34%和44.08%。对于希望学院加强的课程领域,问卷回收到的数据显示排在前5位的是:管理技能23.59%、专业知识18.44%、社会实践16.01%、方法类14.83%、伦理价值12.55%。深入访谈分析显示:原有的MPA课程体系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过于理论化,对价值类培养公共伦理与社会责任、技能方法类提升能力的课程重视不足。根据调研结果,学院调整了原有的MPA培养方案,强调“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突出领导力的提升、全球视野的拓展。课程设计围绕培养定位展开,除前文提到的价值引导类课程以外,增设了公文写作、公共演说、谈判技巧、公共危机管理等公共事务实践技能课程,以及中國传统治国思想、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对话杰出领导专题等领导力提升课程,还在已有的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外,增设了国际发展前沿课程和全球课堂(Global Classroom)“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法”课程,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国际一流院校共享课程资源,促进MPA课程与国际接轨[23]。

对没有汉语基础的国际学生,就公共管理学科本身而言,学科发源地美国和官方语言为英语的新加坡都比官方语言非英语的中国更具吸引力,但中国有着美国和新加坡不具备的发展中国家转型的管理实践,这正是在课程设计中要着重强化的。除了在公共组织战略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比较政治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分析方法等核心课中增加中国案例外,学院还专门设计了关注全球发展的治理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法等课程和聚焦中国经验的中国政治与政府、公共政策前沿等课程。学院案例中心根据教师的授课需求不断开发英文案例,辅助教师在课程中融入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困难,除了中国学生的语伴互助以外,学院专门安排教师担任英文项目学术主任,跟进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在外办和教学办设立专门岗位担任英文项目助理,帮助国际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业中的事务性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帮助国际学生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中。

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和全校选修课以普及公共管理相关知识为主,除了“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的统一与台湾问题”等本科生文化素质选修课以外,学院积极动员教师讲授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选修课,若干名教授就中国之路、从历史中学运筹、公共危机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现代国家建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政府治理等专题进行授课;学院还专门为清华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设计课程与讲座,就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的决策与执行、公共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公共事务伦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中的调研设计与报告撰写、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廉政建设、中国政府运作、发展战略与我国规划体系、全球化与国家治理、建设优秀团队的领导力等专题进行讲授与讨论,引导学生完善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本储备,形成国情世情的基本视野。

3.能力提升为本

在学术导向的目标下,清华公管学院对博士生和学术取向硕士生的培养不仅从价值引导、课程设计上着手,还致力为他们营造激发学术志趣、了解国际前沿、提升学术能力的政策环境和严谨的学术训练。学院邀请青年教师给博士生开设博士生学术沙龙,交流学术成长并进行研究方法辅导;鼓励以博士生为主开展青年学者自组织活动等。学院还通过一系列工作帮助博士生了解学术职业。公共管理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提升博士生学术志趣和开展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学院鼓励博士生申请学校的党建研究课题,由青年教师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设立“院长研究基金”,为博士生开题后的自主探索研究、开展实地调研提供补充支持;为博士生赴国际一流公共管理院校联合培养积极争取资源,目前超过50%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有3个月到1年的海外研修经历;为博士毕业生设立赴国际高水平院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奖学金,连接博士培养与学术职业发展,为博士生的学术道路启航提供有益的支持。近年来博士毕业生高校就业比例不断攀升,既有毕业生受聘到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双一流”建设高校任教,也有毕业生被湖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重点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的高校直接聘为副教授。

对应用取向的学术硕士生,学院加大社会实践的投入力度,在价值引导的同时,推动他们以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公共事务实践中。实践型的MPA课程更是将学以致用作为根本。新培养方案不仅增加了公共事务实践技能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国际视野课程等,还外聘实践部门领导和有管理经验的师资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在原来重视基础理论传授与研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应用方面的研讨交流,鼓励教师更多地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更多地开展现场教学、实习/实地体验、外请专家与领导讲座。在论文形式上,鼓励MPA选做案例分析报告或政策分析实践(PAE)。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导向推动应用取向学术硕士生和MPA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国际学生尤为重要。学院不仅安排国际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发展经验,认识中国国情,理解中国文化,还积极挖资源,与联合国派驻机构、世界银行、救助儿童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冶海外等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荐MID学生去实习。对于纳入我国新时期援非人才战略计划的IMPA项目,则建议导师在论文选题中尽可能帮助同学选择与本职岗位相关的公共管理问题,期望通过论文的研究过程帮助IMPA学生提升解决实际工作困难的能力,助力其日后的职业发展。

在普及型的公共管理知识传播中,学院从实践、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促进清华学生深入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过程,认识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自2012年开始每年暑期组织农村调研,开放申请平台,资助部分学生团队,特别欢迎校内其他院系同学参加,由学生团队自主拟制调研方案申报,由青年教师和博士后在调研方法上给予指导,旨在鼓励在校生深入了解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引导其关注“三农”、了解农村、认识国情、服务农民。至今累计已有千余人、百余支团队参加了农研院组织的调研活动。学院产业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CIDEG杯本科生暑期社会调研挑战赛,以低碳消费、环境保护、绿色节能、绿色出行、净化空气、邻避困境等公共管理领域热门议题为主题,吸引了上千名本科生参加,通过学生的社会调研、报告评审、现场答辩、学院教师点评等环节,选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学院案例中心、农研院与校团委合作,联合社科学院等校内单位,在2012年、2014年、2016年隔年举办“清華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邀请多名学院教师担任案例调研写作指导和评委,这3次案例分析大赛吸引了校内30多个院系的百余支团队参赛,10多个获奖案例入选公管学院的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

价值引导为先、知识传授为基、能力提升为本,清华公管学院在学生的培养方式上因材施教,形成“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学术志趣和知识传授之外,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知识内化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适应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4] 薛澜, 彭宗超. 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00(12): 46-52.

[2]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谢矜, 彭宗超. 基于专业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清华MPA教育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8): 16-20.

[3] 薛澜, 赵纯均, 赵劲松. 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3): 61-63.

[5] 陈清泰, 田芊. 借鉴创新, 建设一流公共管理学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26-30, 45.

[6] 薛澜, 彭宗超. 国外MPA教育模式比较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2-3): 46-51.

[7] 薛澜. 从MPA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J]. 民主与科学, 2001(6): 3-6.

[8] 薛澜, 彭宗超, 张强. 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 管理世界, 2002(2): 43-56, 153.

[9] 薛澜.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科学新闻, 2003(16): 10-11, 36.

[10] 沈勇, 田芊, 张华胜等. 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3(4): 409-413.

[11] 任建明, 刘理晖. 公共管理职业技能的探索性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02(2): 86-91,96.

[12] 沈勇. 公共管理硕士(MPA )入学标准有效性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5): 52-55.

[13] 沈勇, 王有强. 国外公共管理实践教育:模式、特点及借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4): 72-76.

[14] 沈勇, 程文浩. 中国MPA教育: 十年总结与未来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3): 59-65.

[20] 谢矜, 孟波, 江皇甫.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中外硕士生社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R]. 2017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8.

[本文是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人文社科振兴基金专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前置变量和相关行为探究”(科研项目编号:20135080484/2013WKYB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谢矜 王有强

第4篇:赴清华大学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本站推荐)

赴清华大学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

心得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忙于具体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很少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充电,自己感到思想观念、知识能力都有些跟不上形势发展。这次有机会到清华大学学习项目管理,真是及时雨、雪中炭,虽然时间很短,却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短短的10天时间,聆听了王勇、徐振明、郭晓科、阮青等知名教授主讲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解读》、《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媒体视觉下的领导语言表达艺术》、《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等内容,还到长沙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体验式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学习,自己感到这次研修班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有序,内容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在学习培训期间,自己能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认真聆听专家讲座,详细做好学习笔记,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加学习培训。这次学习培训讲授精彩纷呈,使人耳目一新,视野顿开,感触颇多。通过学习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增强了对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的认识 通过对《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媒体视觉下的领导语言表达艺术》、《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等课程的学习,我更- 12 建设一个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富裕民主开放和谐的文化姚安‛这一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增强了科学发展的能力

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解读》等课程的学习,加深了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对于以后更好地吃透上级发展改革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实施好“十二五”规划,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县是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投资拉动是“十二五”乃至相当一个时期的经济形态。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力量,也是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健所在。围绕实现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兴工强县、强农稳县、扩城活县、旅游兴县、文教立县五大战略,牢固树立项目强县意识,打牢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城镇、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产业及现代商贸流通等产业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论证充分、要件齐全、上报及时、滚动有力的项目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扶持。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共九大类466项,项目总投资377.28亿元。围绕“十二五”项目集群规划提出的项目,分阶段、分批次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尤其要着力加大重点项目的前期投入和论证、储备,确保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扶持的盘子。集中力量抓好新建大麦地水库、优质蚕桑基地建设、草海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生物质能秸秆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县人民医院新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衔接的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州的项目资金扶持。切实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继续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征地、拆迁、资金等问题,在项目实施中要特别注重工程质量。加快推进‚3个10‛重点项目工作。今年县人民政府确定了10个重点实施项目、10个重点推进项目和10个重点前期项目,作为重点抓好的项目,并明确了县级分管领导、项目责任单位和目标任务,着力做好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省、州扶持资金有限的实际,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破解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制约,撬动、带动、拉动社会资本跟进,形成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的格局。

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一是要提升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只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执政水平,努力成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以解放思- 56 再次,以战略思维谋划科学发展的途径。科学发展观表征着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规约着科学发展观。为此,首先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谋划发展。要理清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立足现有条件,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目标,切实弄清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发展途径、发展要求,真正使各项建设有序渐进、协调发展。其次,要善于用战略思维推动工作。着力提高战略谋划、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用世界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用历史的视角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决策部署,真正使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都能着眼全局、服务全局、体现全局。切实增强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趋利避害,抢抓各类机遇,努力使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第三,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一是不能回避,二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用战略的思维,正视、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些带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才能真正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确保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速前进。

四、提高了认识,扩大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虽然这次培训时间短暂,但是带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大都是我在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学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在绩效管理、领导能力、金融政策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知识像新大陆一样开扩了我的视野,启发了我的思维。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行政工作,实际操作多,宏观管理少,对工作的谋划和设计重视不足、思考不够,这样肯定不利于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工作局面的开展。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通过这次培训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

这是一次高质量、高品位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的紧迫感,要把这次学习贯彻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在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形势下,从发改具体工作角度,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全力修改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专项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搞好与国家和省、州规划的衔接,力争把我县规划的总体战略、重大布局、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挤进上级规划盘子,使我县成为吸引资金、人才的“政策洼地”。二是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910 -

第5篇:企业智库方向--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项目

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第77期)

—— 企业智库方向 ——

与精英分享商业智慧,与智者沟通人生感悟

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企业在二次创业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国际发展趋势要求业界精英们不断更新思维、丰富思想以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

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集聚名师大家,广泛整合资源开发设计本课程,以国际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工商管理课程为核心体系,从品牌、公关、广告、调查、营销、管理、创新、传播、设计、信息、人才、文化、投资、质量、评估等被誉为“智慧产业”、“知识经济”、“创意工业”、“第四产业”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最新实战型教学内容,同时在课余辅以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课程价值】

通过参加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获得以下价值:

1、清华校友——修完全部课程,颁发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结业证书,成为清华大学永久校友;

2、实用课程——重点理论讲授+互动案例解析+企业实战模拟+清华讲堂+优秀企业考察等五位一体;

3、名师授课——由清华、北大、人大等国内顶尖商学院名师名家和十大全球专业服务机构联合授课;

4、系统学习——提升管理能力,更新知识结构,解决企业运作瓶颈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新思路;

5、人脉资源——丰富的班级活动,扩展人际关系渠道,分享高层次的官产学研媒等同学网络资源;

6、投资合作——在清华平台上,实现产品创新、项目合作、风险投资、上市辅导等产业资本经营运作。

【证书颁发】

完成规定课程并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由清华大学颁发的《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加盖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专用钢印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公章,证书编号可登陆“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与认证网(http://thtm.tsinghua.edu.cn) 查询。

【招生对象】

报名条件: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且3年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经验,大专学历且5年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经验,担任企事业高级职务者,特别优秀者学历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1、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农业等名牌和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裁及高管人员;

2、公关、广告、营销、管理、信息等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负责人;

3、 党、政、军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和社团组织;

4、 银行、证劵、创业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类媒体;

【课程设置】

【嘉宾和主讲专家】

为保证良好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机制。课程班将成立专家师资团,成立定期组织教授交流教学经验,并安排专家参观学员企业,为学员企业出谋划策。成员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社科院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金融学家和知名企业家、高层政府官员联袂组成: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孙晓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朱武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何茂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WTO专家 章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院长助理 许玉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 程志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EMBA中心主任

万力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 中国质量万里行原负责人 徐永光希望工程创始人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原副理事长 姚望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总监

李纲全球管理专家 / 埃森哲国际管理咨询大中华区主席 宋秩明全球传播专家 / 奥美整合传播大中华区董事长 田行娟全球公关专家 / 博雅国际公关北京总经理 郭昕全球市场专家 / IDC国际数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吴琪全球咨询专家 /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大中华区副总裁 莫康孙全球广告专家 / 麦肯•光明国际广告公司总经理 陈国富全球品牌专家 / 国际品牌管理公司中国首席代表 郑小聪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渠道事业部总经理 【参与交流的投资公司】

拟邀IDG、软银、汉能、红杉资本、加华伟业资本、华兴资本、高能资本、联想投资、蓝山资本、硅谷天堂、普凯投资、SIG海纳、凯鹏华盈、英特尔投资、蓝驰创投等投资机构定期组织“创业投资沙龙”定期与学员进行交流,组织学员项目路演,为学员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提供专业的建议与长期的支持。 【课程特色】

1、清华移动课堂;“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带着问题走出课室,以最真实的观感,最直接的对话了解企

业的发展,学习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

2、课后总结研讨;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学习技能并“消化”课程精髓,在每次课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每次课程的主题结合自己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3、沙盘实战演练;该课程涉及公司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运营等各个职能部门,覆盖了商业环境、创造商机、团队合作、战略决策等大量的管理知识要点,使学员们经验共享,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4、清华讲堂;学员可免费或优惠参加培训中心在深圳举办的“清华紫荆大讲堂”,将有幸熟识行业内各层面的企业精英,与知名企业家就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感受行业领袖魅力。

5、班级管理;班级实施班委会和公司双轨制管理:班长(CEO首席执行官)、副班长(COO首席运营官)、学习委员(CKO首席知识官)、财务总监(CFO首席财政官)、组织委员(HRM人力资源总监)。

【增值收益】

战略智囊支持: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清华科技园孵化器、清华力合创投、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

紫荆学会活动:有资格免费或优惠参加“清华紫荆学会”,每年定期举办精英沙龙、企业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动。

庞大的学员资源网络平台使您能聆听业界强者的声音。

【学习费用】

培训费为48000元/人(包括授课费、证书费、讲义费、教学管理费和文具资料费等。食宿由学校协助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学习方式】

上课方式:清华大学集中授课,每两月4—5天,学习期限1年,共计240学时 开班时间:2010年10月18日报到,10月19日至23日上课(共五天) 开班名额:每班限招70人,额满即止。 【申请程序】

〃填写报名申请表,传真、邮寄、电子邮件到教务组

〃经审核合格后2个工作日内向符合录取条件者发放录取交费通知书 〃学员按通知书要求缴纳学费并办理相关手续

〃学员缴纳学费后把汇款单复印件传真到010-51413791

〃学院收到汇款后给学员发报到通知书,学员根据要求来学院报到

开户单位: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开 户 行:建行北京清华园支行 帐号:1100 1079 9000 5300 6094

注:请在“汇款用途”注明 清华总裁班(企业智库)学员***培训费

【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项目部

联系人:朱老师电话:010-5943577013811872029

第6篇:清华大学扶贫项目培训心得

清华大学扶贫项目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

史佩菲

在巨鹿职教中心的组织下,本人于10月19日参加了清华大学扶贫项目小学英语远程培训,通过学习,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本人认为: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入理解与把握与新课改相适的新课程理念,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和思维能力活动当作生命来珍爱,英语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引导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品质和优良的英语素养。因此,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在传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作根本性的调整与改革。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尝试与推行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改是一场革命,教师普遍欢迎这样的变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普遍感到困难颇多。面对困难,教师应该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艰巨性,要敢于向传统观念、习惯、政策、措施、利益发出挑战,不断探索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的东西,真正能够推动新课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此外,通过远程培训的学习,我认为英语课新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目标也由原先的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到如今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第7篇:“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SRTP)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使“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顺利实施,规范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第二条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项目开展期间

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兴趣驱动和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立题、可行性分析论证、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项目;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为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落实经费、开展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优秀项目表彰及经验交流等工作。

第四条 学院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组织机构,在主管副院长领导下,负责本学院SRTP日常工作的开展,制定学院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创新项目的申报、评审、检查、验收、成果汇总及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并成立专家组,负责指导学生选题、教师遴选、项目评审、进度检查、成绩审核、及结题验收工作;各实验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开放事宜,支撑SRTP项目的开展。

第三章 参与项目学生要求及立项原则

第五条 学生要求

学生是SRTP活动的主体,是SRTP研究项目的实践者。参加SRTP活动的学生应具有以下条件:

(一)理工综合班学生;

(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学生;

(三)学有余力,课程成绩平分分值≥70,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1门,对SRTP有浓厚 1

兴趣,并能够保证全程参加SRTP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四)不满足

(一)、

(二)、

(三)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需特别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

(五)项目开展期间

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鼓励学生跨院系、跨学科组建团队。

第六条 SRTP项目立项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应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选题,充分考虑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知识的综合应用。项目选题应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资源、教师已有的科研条件以及学院其他资源,项目执行期不超过1年,在经费允许范围内能够完成。

(二)创新性原则: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项目内容包括各学科研究热点、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社会热点等,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实用性原则:引导学生带着社会的需求信息,主动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参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章项目申报、评审与立项

第七条 申报程序

(一)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开展项目申报。项目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项目组根据申报要求自行拟定创新实验项目,填写《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申报书,向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申报。每个学生只能同时申报、参加一个项目。

(二)确定项目指导教师。学院每年确定项目指导的教师,项目组学生可自行联系导师,也可由学院指定教师。为保证指导的效果,每位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不超过两个。

(三)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资格、项目内容、指导教师等内容进行审查,并组织开展申报项目评审。

第八条 学院按照学校划拨的名额,组织专家对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评审,立项项目应论证充分有据、切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承担者具有按计划完成任务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

第九条 学校不开展二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随机听取部分学院立项评审,并抽查学院立项项目材料。

第十条 项目立项

学院按学校划拨名额确定立项项目,汇总后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实验教学科,获学校批准后

立项。

第五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经学校批准立项后,学生即可进入项目组开展工作。SRTP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学生担任,对项目负全责,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分配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任务,明确职责。

第十二条 学院应根据学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学院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学校根据学院的实施细则,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得到实施。

第十三条

告等工作。

第十四条 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审查经费开支、评定结题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实验、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报料和学生成绩等工作。

第十五条 学院应及时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督促项目进度,对立项后无故不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负责人或研究项目、项目执行不力等情况者,将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中止项目等处理。

第十六条 中期检查

所有立项项目必须开展中期检查,项目组应在《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中详细阐述: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计划执行分配任务;工作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是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项目经费是否真正用于该项目研究工作,开支是否合理等内容。

项目组根据学校时间安排准时向学院提交《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学院组织专家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将中期检查情况汇总后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第十七条 学校组织专家评阅《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期进展报告》,并抽取部分学生开展答辩,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第六章 结题验收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学院根据学校时间安排组织本学院项目组结题验收。 项目结题时,学生必须向学院提交结题材料。结题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材料(技术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论文、实物装置(含照片)、软件、专利申请材料等)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项目完成情况评定学生成绩。

第二十条

学院收集项目结题材料,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答辩、评定成绩。成绩

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学院将评审情况统计汇总后与结题验收成绩为优秀项目的结题材料一并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第二十一条 学校将组织专家旁听或参与部分学院项目结题验收,并对各学院的评审结果进行评阅,随机抽查部分项目,同时开展优秀项目评审。

第七章 奖励

第二十二条 参与项目并按时结题且通过验收的项目组成员每人可获得1-2个奖励学分;中途退出的学生不能获得学分,学分成绩按结题验收成绩确定,同时在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根据项目成绩分等级享受加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发放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证书”。

第二十四条 学校根据学院的组织工作及实施情况,将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并对组织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

第二十五条 对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结题的教师,学校以0.12编制/项目计算工作量,以动态编制的方式划拨给指导教师;承担SRTP的实验室,学校按照项目数量,以动态编制方式计算工作量。

第二十六条 对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获得优秀项目的教师,学校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八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设立SRTP专项经费,按照学校划拨学院名额,在各学院申报项目审核批准后,由财务处拨入学院专项帐号,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八条 SRTP项目经费资助额度视学科分类,资助范围为500-2000元/项,具体金额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正式发布的资助额度为准。经费使用必须本着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厉行节约的原则,超支不补。

第二十九条 项目经费一次性划拨学院,由学院审核使用。对学校确定终止或撤销的项目,停止其项目经费资助,收回剩余经费,并保留是否追回已使用经费的权力。

第三十条 经费使用范围及报账程序见《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管理细则》。 第三十一条 项目经费使用期限。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经费是学校资助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专项经费,项目经费在项目结题后三个月内必须完成相关费用报销工作,逾期视为项目经费不再需要使用,学校将收回剩余经费。

第三十二条 学院每年对SRTP项目经费进行总决算,并将决算情况报送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以备学校核查。

第九章 项目变更及终止

第三十三条 项目一经立项,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名称,不得随意调整项目成员;因特殊原因需要变动,须及时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同意、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后方可变更。

第三十四条 项目批准执行三个月之内,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执行者,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向学院提出项目变更申请,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变更的项目进行评审,如变更项目符合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要求,经专家组评审同意后,可执行新研究方向,变更项目验收时间可适当推迟,但不得超过3个月。

第三十五条 项目批准执行三个月内,学生因学习困难或对项目失去兴趣等原因,可申请退出,如果超过3个月没有参与项目研究或没有完成项目研究内容,学校将记载此门选修课程不及格。

第三十六条 申请变更的项目,经专家评审不符合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要求的,学校将终止项目。

第三十七条 如果项目执行期内,项目学生全体退出,则项目自动终止,学校将记载此门选修课程不及格。

第三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项目组要终止其项目运行。

第三十九条 凡被终止项目或自动退出的学生,不再参加任何创新实践项目(含国家和学校)。

第十章 其他

第四十条 学校将学院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纳入学院考评。对没有按期结题或项目终止的学院,学校将根据延期或终止项目数量,减少下一期项目资助数量;对于项目组织情况较好的学院,学校将在下一次立项项目数量上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 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专利权人为重庆大学。公开发表的论文须注明“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中文期刊)、“Supported by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外文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有项目组学生署名,且学生应排名前2位。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此前公布的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有关管理办法作废,以本办法为准,执行新的规定。 本办法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重庆大学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8篇: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暂行)

http://jw.cdu.edu.cn/

发布时间:2010-10-13 10:20

发布者:质管科

点击次数:3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的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按照“自由申请、公平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创造、研究与实验的过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三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的载体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第四条 项目由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过程”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兼顾“研究成果”。

第二章 项目申报与立项

第五条 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

2、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研和动手能力,且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第六条 项目以解决本学科、交叉学科、企业研发、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申报项目范围为:

1、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2、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

3、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

4、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

5、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第七条 项目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团队自主确定选题,设计实施方案,自由提出项目申请。倡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合作,鼓励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学科交叉的项目优先予以考虑。

第八条 项目运行一般1~2年,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 第九条 申请人按要求认真填写《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送指导教师和学生所在学院审核。

第十条 各申报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提出的申请书进行预审,指导教师和学院应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核算、能否为项目实施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和实验条件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第十一条 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评审后在校内公示立项项目,无异议后正式公布。 第三章 项目管理与运行 第十二条 项目运行

1、项目协议。项目确定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务处三方按照资助金额共同签署《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2、学校根据项目合同书下达项目经费。

3、项目开题。协议签订后,项目负责人应举行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

4、项目指导。项目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对研究活动做出评价,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5、项目交流。学校通过召开交流会、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宣传与经验交流,及时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发挥项目的辐射作用。 第十二条 项目中期检查

1、项目启动6个月后,项目组须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提交《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进展报告表》(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表》),期限在2年以上的项目每年12月需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提交年度报告书,汇报项目开展情况。

2、项目负责人填写《进展报告表》,报告中应说明是否按计划要求和进度计划完成科研任务、遇到的困难、是否可以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等内容。《进展报告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院审核后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进展报告表》进行审议,并在网上公布审议结果。

4、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展报告表(年度报告书)、无明显进展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学院督促改进,仍不能达到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的,予以终止实施。 第十三条 项目结题验收

1、项目研究工作必须在申请人毕业前完成。

2、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提交相关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等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学院对项目初步验收,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校级验收。优秀学术作品学校将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学术创新竞赛。

3、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又不在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项目组成员及指导老师自实际结题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承担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机制。对取得的创新实验成果,经学生(限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征得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向相关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计入成绩档案。导师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成绩优秀的可以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四条 项目变更

1、项目负责人变更。项目负责人因故确实不能或不宜继续主持项目的,由所在院系指导小组提出变更意见,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更换。

2、指导教师变更。指导教师因故短期不能履行指导任务的,应安排临时替代人员完成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因故长期不能履行指导任务的,由院系提出变更意见,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更换。

3、项目组成员变更。项目组学生确因个人原因不能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的,由项目负责人与指导教师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增加成员,并将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4、项目内容变更。项目内容原则上不予变更,但对个别按原计划实施困难的项目,经指导教师认可、院系审批并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可对研究内容作适当调整。

5、项目结题时间变更。批准立项后的项目应按期完成,确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或延期结题的,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院系审核后,报教务处批准。所有申报的项目必须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完成。

第十五条 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等成果必须标注“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学校对项目经费使用实行监督管理,保证经费使用科学、合理、规范。

第十七条 项目经费由学校计财处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教务处按项目进度划拨经费。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总额。具体报销程序:经指导教师审查所用经费,报教务处审核后由学生到计财处报销。

第十八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费、加工费、论文打印费等;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低值品等购置费;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确需外出调研的差旅费(包括来往车票、住宿费)等。 第五章 表彰与奖励

第十九条 参加项目的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申请获得科创学分。

第二十条 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评选优秀项目和优秀指导教师,并进行表彰与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各学院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9篇: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试行)

(经2004~2005学年度第2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通过, 经2005~2006学年度第2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生住宿管理,创造文明、健康、安全、整洁、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保障学生的权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北京市大学生公寓管理暂行办法》、《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代表组成,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的有关工作。

第三条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所有权属于清华大学。学校委派相关单位开展物业管理服务,维持学生公寓正常秩序,保障学生公寓的正常使用。学生应服从管理,配合学校工作。

第二章 入住与退宿

第四条 国家计划内招生、具有清华大学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具有资格申请在清华大学学生公寓住宿。经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由物业管理中心统筹安排。 第五条 住宿分配本着分区住宿、按院系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学生按照学校规定流程办理入住手续后方可入住指定床位,未经物业管理中心批准不得自行调换。

第七条 学生如遇疾病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换宿舍的,应通过所在院系向物业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换。

第八条 毕业、住宿协议到期、退学以及自愿申请退宿的学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办理相应退宿手续,结清相关费用,并在规定时间内搬离宿舍。因休学或出国等原因离校半年以上的,应向物业管理中心申明,并办理退宿手续,返校前一个月向物业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由物业管理中心重新安排床位。

第九条 住宿学生如自愿申请退宿,须经所在院系批准,并与院系签订相关协议,交学生部或研究生工作部、物业管理中心备案。已在学生公寓办理入住手续,又私自到校外住宿者,若发生问题,其责任自负。

第三章 住宿管理

第十条 住宿学生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十一条 严禁将公寓门禁卡转借他人,严禁带领陌生人进入公寓。对尾随跟入的陌生人,有义务劝止。

第十二条 宿舍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严禁私门换锁或另加门锁。 第十三条 离开宿舍时要锁好门、关好窗,现金及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 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报告工作人员或校保卫处。

第十五条 严禁挪用、损坏消防器材。积极参加消防培训、演习等活动。

第十六条 宿舍内严禁储藏或使用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物品,严禁使用明火、违章电器,严禁私拉电线、盗用公共用电。

以下电器在学生公寓内均属违章电器:

(1)热得快、电炉、电热毯、电热锅、电热水器等有碍公寓安全电器; (2)1000W(含1000W)以上的超功率电器(经允许安装的空调除外); (3)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等炊事用电器。 以下行为属于私拉电线:

(1)从房间内固定插座以外(含公共场所)引出线路的; (2)从房间内固定插座引出线路至本房间外的。

第十七条 访客必须凭有效证件登记后方可进入学生公寓。男生公寓允许来访时间为8:00~23:00;女本科生公寓允许来访时间为8:00~22:00;女研究生公寓允许来访时间为8:00~23:00。 第十八条 不得在非来访时间接待他人。

在非来访时间接待他人停留不超过1小时的视为滞留,超过1小时的视为容留过夜,发生他人住宿行为的视为留宿。

第十九条 禁止转让、出租学生公寓床位。

第二十条 不得在学生公寓内进行影响公共秩序或他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不得在学生公寓内饲养和携带影响公共秩序或他人身心健康的动物。

第二十二条 应保持学生公寓室内卫生,爱护学生公寓公共区域环境卫生。

第二十三条 爱护公共物品,正确使用学生公寓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发现损坏应报告工作人员。因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学生公寓公共设施损坏的,应照价赔偿。严禁私自改变学生公寓公共设备设施的位置和功能。

第二十四条 学生公寓宿舍内严禁私自装修,严禁改变、破坏房屋结构和功能。

第二十五条 提倡节约用电,人走灯熄;提倡节约用水,杜绝长流水。如发现学生公寓内水电设施损坏,应及时报告工作人员。

第二十六条 学生公寓用水用电实行以宿舍为单位的定额指标管理,超额部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交纳水电费。学生宿舍用电定额:本科生6度/人?月,硕士生8度/人?月,博士生12度/人?月。

第四章 奖惩制度

第二十七条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文明建设活动,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学生公寓违规处理方式分为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和纪律处分三种。其中纪律处分依据《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一经发现学生公寓内的以下行为,将向当事人送交书面警示。违规行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应予以赔偿:

(1) 私自将钥匙转借给他人但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2) 私自移动、搬出家具导致宿舍室内布局改变的; (3) 私自在所在宿舍内调换床位的;

(4) 不按照指定位置停放车辆(如自行车、机动车)的; (5) 使用公用物品(如墩布等)不及时归还或丢失的; (6) 大声喧哗或运动等影响公共秩序和他人学习、休息的; (7) 在公共场所吸烟的;

(8) 在非指定地点张贴、散发海报、广告等宣传品的; (9) 对安全造成隐患,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10) 宿舍卫生检查中不及格(10分制,6分以下)者,在同一学期再次不及格的; (11) 其它轻微违反住宿管理办法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第三十条 一经发现学生公寓内的以下违规行为,将对当事人予以通报批评。违规行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应予以赔偿:

(1) 在学生公寓内滞留的;

(2) 在工作人员检查时拒绝出示个人身份证明的;

(3) 阻挠学校工作人员或学生组织进行内务卫生、安全用电、家具物品、住宿秩序等检查的; (4) 未经批准私自悬挂条幅等各种宣传品的;

(5) 对房间或阳台进行装饰(如钉钉子、粘贴图片等)导致不能恢复原貌的; (6) 对室内公共家具或设施进行装饰或改装(如装锁等)导致不能恢复原貌的; (7) 未经批准私自调换房间的;

(8) 私自更换门锁,或私借钥匙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的; (9) 饲养和携带宠物的; (10) 随意动用消防器材的; (11) 保存违章电器的; (12) 私自使用公共电源的;

(13) 违章使用门禁,将门禁卡私自借与他人使用,或故意放任陌生人进入学生公寓的; (14) 从事租赁、修理、销售等经营活动的;

(15) 故意帮助小商贩等外来人员藏身,以逃脱检查的;

(16) 有向学生公寓楼外倒水、投掷物品、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的;

(17) 有其它造成公共秩序破坏、设备设施损坏或环境卫生污染等行为,尚不足给予纪律处分的。 第三十一条 一学期内受到书面警示二次以上者,在第三次及以后受到书面警示时,将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在一学年内三次受到通报批评者将按相关程序报请给予纪律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指学生公寓是指清华大学的各类学生住宿建筑物。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四条 留学生及培训学员的住宿管理办法由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住宿注意事项

1、学生公寓对具有清华大学学籍的全日制学生提供住宿,住宿分配本着分区住宿、统一分配、按院系集中的原则进行;对残障学生在住宿分配中将予以必要的特别照顾。

2、新生报到需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按照报到流程办理入住手续;学生在非新生报到日入住时,需持院系相关证明、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学籍证明、本人学生证到学生公寓区事务科提交《清华大学学生宿舍申请表》,审批后凭《住宿安排通知单》领取宿舍钥匙。

3、住宿人对自己在住宿范围内的一切活动要负全部责任,办理入住手续后,须按指定房间和床位住宿,不得私自调换宿舍和床位;在宿舍范围内遵守学校及公寓楼的规章制度,不得使用违章电器,如经发现违反规定,立即勒令退宿。

4、进住公寓楼后发生异常(如失火、失窃等),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住宿人有义务配合调查。

大学生活须知

一、如何进出学生公寓

大部分学生公寓楼门采用的是门禁系统。同学们凭学生证IC卡刷卡进楼门。大家将卡在门禁读卡器前停留5秒钟左右,门禁锁会自动打开。IC卡只能在本楼使用。女生楼进出都需要刷卡。男生楼进门需要刷卡,出门按左侧“钥匙”开关。为了避免给同学生活休息造成不便,请同学们自觉遵守来访时间的规定。 特别提示:

养成随手关楼门的好习惯!防止坏人进入!

爱惜门禁,它在保护着我们!

学生证和IC卡要保管好哦,不能借与他人使用啊!远程开门服务是为了应付突发情况或者特殊情况而由学生一站式服务总台提供的专有服务!

在凌晨24:00至早上5:00期间要进行远程开门的学生,请携带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等)到学生一站式总服务台(综合服务楼1层)登记后提供远程开门。

二、使用家具

入房间第一件事——验收家具

同学入住宿舍后要填写《房间验收登记表》检查所配家具是否齐全完好。 本科生使用的家具按床位号码对应。公共家具由大家共同使用和维护。

检查验收完毕,请同学们认真填写《房间验收登记表》并及时交给楼长。有损坏的家具,楼长会通知人员维修,否则将来发现家具损坏,使用者是要按价赔偿的哦。赔偿标准请详见附件。(南区学生公寓不必填写《房间验收登记表》,直接向楼长报修即可。) 使用家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力推、拉、踩、踢、砸家具会带来损伤;

②请保持学习桌钢腿牢固,发现松动时将钢腿逆时针旋转即可紧固;

③杂品柜和吊柜内请勿放置过重物品;

④家具表面淋水请立即擦干,防止变形;

⑤衣柜内下面两层隔板可以拆卸,存放旅行包时可拆下,但要将隔板保存好。

⑥要爱护家具。发现家具损坏请立即拨打总服务台电话或上网报修。因使用不当或人为损坏造成的损失是要由个人承担维修费用的。

⑦南区宿舍内各房间家具情况不同,一般会配有2~3个上下床,2~3个二人书桌,每人1个方木凳。对于房间内现有家具不得私自拆卸和丢弃。

三、电话的使用方法 如何获取宿舍电话号码?

大家可以到楼长处或打总服务台电话查询。紫荆公寓的大部分电话,插电话卡即可显示本电话号码。

如何打电话?

紫荆公寓内部可以直接拨打后五位号码,通话免费,不需插卡。例如对方电话为51532999,则拨打32999。

同学们拨打校外电话时,需用电话卡。

铁通电话出现故障或电话断线,不能正常使用,请直接拨打112咨询、报修。网通电话故障请直接拨打62782060报修。 如何为电话卡充值?

本科生入学时每位新生有一张电话主卡,该卡可反复充值、使用。该电话卡不能挂失,请同学妥善保管。如丢失请到紫荆公寓售卡处重新办理。

研究生入学时可以直接到售卡处买电话卡(综合服务楼109室)。

电话主卡内金额不足会影响通话,请及时到紫荆公寓售卡处购买专用充值卡进行充值。 特别提示:

校内电话查询请拨打校内查号台62785001或访问

网站 http://85001.tsinghua.edu.cn

四、房间供电

紫荆公寓的房间需要插卡供电 ,紫荆公寓学生宿舍客厅内有一块预付费式电表,每块电表配备电费储值卡一张。每套宿舍(AB间)委派一名同学持有效证件到楼长处领取房间电卡。同学先到紫荆公寓售卡处为电卡充值,回来将电卡插入电表即可为房间充电。买电费用由同学们自行协商。在本科新生入住前楼长会给学生房间先充入一定电量,以方便大家使用。但同学要及时去售卡处买电啊,以免突然没电。同学们毕业或搬离宿舍时要将电卡交回。如果损坏或丢失电卡需要赔偿工本费,要保管好啊!南区学生公寓的房间不用电卡,按月到楼长处交超额电费。南区学生公寓30号楼电费缴纳是其他方式哦! 特别提示:

30号楼电费仍需到售卡处缴纳;

整个用电系统属于网络控制;如果因使用违规电器将自动断电,需通过楼长才能通电;

使用饮水机、空调需要到楼长处登记;

房间内如果有多个电器,建议逐个启动,等先启动的电器运行稳定后再启动下一个电器,否则容易造成断电。

关于定额电量:

学校每月向本科生供电6度/人、硕士生8度/人、博士生12度/人,这是定额用电部分;如果超过定额用电,紫荆公寓的同学们需要自行到紫荆公寓售卡处购买电量,南区公寓的同学每月向楼长交纳超额电费。 特别提示:

请定期查看电表,及时购买电量,避免宿舍停电;

电价目前为0.4883元∕度,每次最少充10元,请节约用电,离开宿舍请及时关闭电源。

五、打热水

同学们可以到热水房打免费热水。插卡式的,水卡与洗澡卡是一张,记得带上啊!此外,紫荆学生公寓楼内部分楼层还配备有自助热水器,不想到楼外热水房打水的同学可以买张热水卡在楼内打水,热水卡在总服务台售卡处出售。

学校热水房有两处:东区和西区,都与浴室相近,同学去洗澡时也可以顺便打水。 热水房一般开放时间为: 东区:【早】7:00~9:30 【中】11:30~14:30 【晚】17:30~24:00 西区:【早】7:00~9:00 【中】11:00~14:00 【晚】17:00~23:00 晚上的水会比较热噢!

六、洗衣服

学生公寓楼内配备有感应式自助洗衣机,紫荆公寓的同学可以到紫荆公寓售卡处购买洗衣卡,南区公寓的学生可到楼长处购买。注意:不同公寓的洗衣卡是不通用的啊!此外,同学也可将衣物送往洗衣房洗涤。紫荆10号楼和南区35号楼楼下都设有洗衣房。另外,大件或贵重衣物还可以到物业中心洗衣部洗涤。

洗衣部办公时间:8:00~17:30(中午不关门),一般衣物3天可取,床单被罩一周可取。服务电话:62783688。

七、洗浴

紫荆楼内洗浴室:紫荆1至13号楼供应的是经过混合的热水,因洗澡卡长时间置于读卡器内可能对卡及设备造成损坏,影响正常洗浴,请使用完毕后将洗澡卡拔出。紫荆14至16号楼供应的是未经过混合的热水(需要兑冷水后洗浴)。紫荆16号楼B房间管道安装读卡器空间不足,部分B房间的读卡器安装于A房间内,请相关同学自行协商使用。住在南区的同学需要到学校的公共浴室。 学校的公共浴室:采用的是储值卡控制系统。同学要先在卡中存入适当金额,把卡插入控制器后按下控制键即可洗澡。插卡后,控制器屏幕上会显示金额消费情况。浴室的旁边即有洗澡卡业务办理处。

学生公共浴室有两处:东区浴室,地点在南区17号楼东侧,西区浴室,地点在南区1号楼西侧。 特别提示:

同学需要自带拖鞋和柜锁啊!最好不带贵重物品。

公共浴室洗澡卡与学生公寓内洗澡卡不通用,请妥善保管,避免丢失。

八、购卡

你想了解各种卡的使用价格标准吗? 工作地点:综合服务楼109室 工作内容:

电费:电价为0.4883元∕度,最少充10元;

水费:每5磅0.25元,可以充20元、50元,新卡20元∕张,其中有20元的水费;

洗澡水费:本科生23元∕吨,可以充20元、50元,新卡46元∕张,其中有46元的澡费;

研究生32元∕吨,最少充1吨,新卡64元∕张,其中有64元的澡费;

电话卡:母卡5元∕张,充值卡有20元、50元两种面值;

洗衣卡:3元∕次,10次∕卡,加押金10元,40元∕卡,可以用旧卡换新卡。

特别提示:

新澡卡、水卡需要凭学生证购买,无押金,无法报失。

如果丢失需要赔偿10元工本费,所以要看好它们啊!

九、租赁电视机、空调

每间(套)学生宿舍配有电视信号接口一个,学校不统一配备电视机。同学们可以到物业管理中心商贸服务部租赁或购买。

由于楼宇电容量限制,只有紫荆学生公寓可以安装空调,南区公寓不可安装空调。

同学们可以到商贸服务部租赁或购买空调,也可以自行到校外购买,但程序不同,请详见下述说明:

①无论租赁或购买空调(在校内或校外),请先到物业管理中心商贸部空调租赁处填写《申请书》,并联系相关业务。

②如在校外购买空调,安装时必须联系物业中心商贸部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安装,不能私自带人安装。

③注意:同学们要洽谈好售后服务: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设施损坏和拆装后的修复是由学生个人承担的。同学在校内租赁或购买空调,物业中心商贸部会为同学修复;在校外购买空调,同学需要自行联系人员修复,所以要洽谈好。只要修复了设施,同学不用赔偿。如果没有修复,同学需要按价赔偿,具体费用由专业维修人员根据当时情况确定。 ④同学申请调宿后,空调移机费用自付。

⑤商贸部电视机空调租赁地点:紫荆11号楼东侧地面层角房。电话51533369。

十、购物

在学生公寓区中心有综合服务楼地下学生超市,楼内有很多为同学服务的项目,例如,地下眼镜店、超市、书店等。同学们会经常去这里,所以一定要记住啊!就在紫荆8号楼前,紫荆运动场的西边。

如果因为功课忙,没有办法下楼买东西怎么办呢?同学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家园)http://myhome.tsinghua.edu.cn/myhome2/index/,在那里有网上超市,只要你按照购物流程就可以通过网上定购了!我们还有客服热线:62782106 电子邮件:wyzx@tsinghua.edu.cn 配送说明:

配送时间为每天10:00~21:00

配送范围为清华大学学生宿舍区

配送时间为同学下订单后2小时内送到

售后服务:

配送的商品如有质量问题请凭订单和收银小票,再带上商品到紫荆学生各超市处理。

友情提示:

“特价促销”栏商品为特价,点击进入后特价促销专柜,价格为红色。 网页上的商品图案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同种商品有不同口味的差别,请按照个人喜好选择。

此外,公寓楼下还配有自动售货机,同学不用走多远就可买到需要的饮料啊、零食啊。按照售货机上的说明,把10元纸币(或5角、1元的硬币)放入投币口,即可购买所需商品,方便吧! 十

一、邮寄

寄来的信件按收信地址统一分发投递到各宿舍楼信报箱内,请同学注意查看自己的信件,并及时取走。邮件无人领取超过两个星期将被退还寄信人。寄出信件请投入校园内信箱,信件上请按照规定写清楚地址邮编。

寄送包裹、挂号信、EMS快递可到综合服务楼一层紫荆邮电所(112房间),开放时间:9:00~16:30,节日看紫荆邮电所通知;也可以到清华大学邮局(在学校南部照澜院旁)办理,开放时间:8:30~17:30,节假日不休息。

接收汇款单、包裹单等请登录“我们的家园”网站,用自己在“myhome.tsinghua.edu.cn/myhome2/index/ ”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点击“我的邮条”,记住信件编号。凭有效证件(学生证、身份证、护照、单位介绍信)和信件编号到东区收发室(16号楼101室)办理邮件领取手续。

1.“正常投递邮件”是指收信人地址和姓名与学生数据库中已有的名册相一致并且没有丝毫出入的信息。 查询步骤:

①注册的同学,进入“家园网”点击“注册”,填写信息成功后; ②注册过的同学,请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点击“我的邮条”;

③记住“编号”,点击取走,带着有效证件到东区收发室(16#101)领取信件。

2.“错投邮件”是指收信人地址或姓名与学生数据库中不相符的信息和一些周边工作单位(包括紫荆17#楼——紫荆23#楼)。

查询步骤:输入网址,直接点击“邮件查看”图标,进入界面,点击详细查看中的紫色字“错投邮件”,查看记录或在检索中输入姓名查询,记住“编号”带着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护照或介绍信)到东区收发室(16#101)领取信件。

注:

1、特快专递EMS等由快递局或快递公司投递员直接投递到收件人手中。

2、如代他人领取信件,请带本人和收信人双方有效证件领取。

3、如果集体或个人订阅报刊,请将收据复印件交给东区收发室(16#101)。

3、同学可以直接到东区收发室的公用计算机上查询信件编号。 私人信箱服务

除了每楼配备的公用信报箱外,如果同学的信件非常重要,可以到东区收发室申请私人信箱服务,只要付一定的费用即可拥有自己的个人信箱。东区收发室电话:62782177。 东区收发室办公时间: 工作日:8:00~17:30

周末及节假日:8:30~11:30;14:30~17:30。 紫荆学生公寓标准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x号楼xxx室。清华大学邮编:100084。 紫荆公寓中文标准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楼 ×××房间 某某(收)

寄信人地址、姓名

紫荆公寓英文标准地址 寄信人地址 姓名 Name Building Zijing x# Room xxx(A;B)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 CHINA(中国)

南区中文标准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楼 ×××房间 某某(收)

寄信人地址、姓名

南区英文标准地址 寄信人地址 姓名 Name Building × # Room ×××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中国) (注:×要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上一篇:煤矿一通三防汇报材料下一篇: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