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中多媒体艺术设计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城市公共艺术”一词屡见不鲜。城市公共艺术已渗透到全球艺术领域,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由于学术研究尚无既定公共艺术的定义,因此不能说它已被所有人所认知。因此,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处于初期阶段。当代城市公共艺术源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拓宽了人们的视线,也提升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审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艺术文化、艺术品味和艺术精神产生了一定需求,城市中具有明显造型艺术、历史文化和人文氛围等形式的公共艺术得到了重视[1]。

1相关概念解析

1.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指的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公共艺术包括展示类、设施类、生态类等。公共艺术,自古以来都有各种雕塑石像、壁画、牌坊等等,它们或象征着人们的精神意志,或承载着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或具有德育教化的功能。这也为公共艺术赋予了更多的存在意义。

大城市的优秀公共手工艺品应该反映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特色,并作为历史时间记忆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明建设。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可以改善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共存。

1.2多媒体艺术

多媒体艺术是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VR等影像技术整合,再以多屏、多维投影方式投射在 LED 电子屏幕、纱幕、水雾、烟雾等表演空间上,形成一个虚拟的场域,再利用其他交互技术设备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使观演者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多媒体艺术是数字艺术发展的整合,除了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结合之外,还使用了集成的多媒体体系结构。它主要是指一种独特的数字艺术形式。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多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多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交流与互动。

2多媒体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意义

2.1丰富公共艺术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是造型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结晶,也是当下多媒体技术推动下的信息内容载体。在时代潮流下,公共艺术与多媒体相互渗透,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城市的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以多媒体进行展现,可以在文化、精神、社会生活、活力、风貌等方面丰富公共艺术的形式,进一步体现公共艺术的社会精神。为此,多媒体艺术不仅是技术,而且是内容,即新时代、新生活和新观念。

2.2为人们提供互动空间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丰富和有趣的多媒体艺术创造形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无限的互动空间。多媒体艺术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进行综合艺术表达,形成一个无限延展的艺术形式的互动。如在艺术舞台公共艺术的表现上,运用多媒体的视频影像、灯光变化、声音变化甚至形态变化在一定的舞台空间内进行互动,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在真实的环境下去创造,为公共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从而刺激人的感观世界[2]。

3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途径

多媒体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为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带来多元化的视觉盛宴,在公共艺术中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多媒体数字投影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在公共艺术中进行展示。

3.1多媒体数字交互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多媒体艺术可以通过与受众者的交互方式表达公共艺术的信息,通过与其他技术形式结合(如多媒体,机械装置等),改变公共艺术作品的图形、影像、色彩、声音甚至形态。以不同的方式如触摸、位移、发声甚至是通过互联网络等引发的艺术展示。

如图1所示,多媒体艺术下的沙盘设计,通过人们所需,对沙盘的功能进行控制和交互反馈,以强烈的视觉效果,针对性解说、三维虚拟仿真,达到人们想要的信息内容。多媒体数字沙盘被广泛地应用到房地产、军事、城市规划等领域外,还应用于防洪抗旱、电网、轨道交通、水利电力、绿色生态、工程施工、航空等领域上。

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是新艺术风格的形成,全方位地激发了人们的情感,达到展示的目的。从多个角度有效的与观众沟通和互动,这不仅顺应了艺术发展的趋势,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城市居民接受新事物的状态。

3.2多媒体数字投影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多媒体数字投影技术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工作、控制的投影系统或数字影像,在多媒体艺术形式系统参与的公共艺术中,具有在作品本身和观众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多媒体数字投影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通过艺术本身导入多媒体技术,以公共艺术的多维方式进行输出公共艺术,运用方式从投射一束光,到投射整个图像,从表现阴影到表现画面这种数字投影技术使观众可以“输入”公共工艺品。如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中的光源及光学材料来创作出具有三维视觉效果的公共艺术夜景作品。光雕塑作品一般是以建筑物或构造物为造型的基础或依托,或用强化轮廓的方式来表现建筑和构造空间,抑或采用光照投影的方法来构成建筑形体。图2为建筑光雕作品,用多媒体技术控制灯光,在游乐场进行灯组的艺术创作,场景以光雕彩灯艺术形式呈现。

为此,多媒体艺术作为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城市公共艺术品应更加关注作品本身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探索观众对艺术品的艺术创作,以实现最终的互动和双向沟通[4]。

3.3全息影像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全息影像技术是指虚拟成像技术、全息 3D 技术,它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的全部信息(振幅、相位),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是在裸眼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观察影像,可以看到影像物体的不同角度,因此可以使人产生立体视觉。全息影像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在多媒体技术本身形成“活化”的融合,并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实现公共艺术表达其功能。例如,多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功能性的表达方式,可以实现艺术、音乐、舞蹈、摄影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艺术表达。通过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蓝牙等一些新的技术媒介参与公共艺术环境的艺术形式表达。如剧院和展览中的多媒体技术对公共艺术作品和空间环境进行渲染,使参与者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之中[5]。如图3 所示,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运用多媒体灯光进行艺术的表达。

4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跨领域应用已成为当前的趋势,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对话安装”的艺术不再像过去那样使公共环境变得单调,而是与观众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带来更多的交流。设计概念和创作方法将开启公共艺术的新篇章。在多媒体互动的影响下,互动性、宣传性、经验性和实时性将成为发展公共艺术的趋势。公共艺术不一定需要大胆的概念或风格。它也可以表达正常的人类理性和平常的感觉,也可以将传统风格表现出来。文章讨论的多媒体艺术只是公共艺术的众多表现之一。公共艺术应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在一个多层次、多元文化的社会时代。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普及,有很多场景是将多媒体系统的造型艺术融入大城市的公共艺术中。新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公共艺术的表达显得更加生动。多媒体公共艺术的发展满足了城市文化的需求。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公共艺术促进了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文章首先对公共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概念进行解析,其次阐述了多媒体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意义,最后提出了多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途径。以期为未来的公共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公共艺术,运用

上一篇:依那普利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下一篇:敦煌艺术的现代彩妆贴妆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