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艺术是一门年轻但又被人们广为熟知的艺术,它无时无刻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艺术设计的完美与否直接影响了公共环境的优劣,公共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文化生活。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陶艺公共艺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艺公共艺术论文 篇1:

浅谈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摘 要: 现代陶艺,可以说是古老与年轻、继承与创新兼并的艺术,它凭借自身的多样性和材质优势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展示着独特的风采。伴随陶艺的创新发展,现代陶艺更多地介入到公共空间,并且为公共艺术发展新的语言和形式。在此期间,现代陶艺的精神内涵也得到了诠释与拓展。现代陶艺增加了公共艺术作品的趣味性,让人们体会到更多新变化带来的愉悦与欢喜,成为公共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现代陶艺的形式与优势出发,去探寻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现代陶艺;公共艺术;应用

一、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关系

(一)现代陶艺的概念

“现代陶艺”,通俗来讲就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略语,是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的,而它的区别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定语前缀,强调的是所谓的时空距离。现代陶艺在20世纪初伴随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而兴起,而在当时,一批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也纷纷创作出个性化的陶瓷艺术品,例如罗丹、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陶艺吸取现代主义精华,在造型、色彩、烧制上追随时代潮流,符合当下观念和审美需求,强调观念的更新与科学的艺术形态,探寻不同文化的可能性。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可以使用任何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最终放置于公共空间并且向人民大众开放展示的艺术作品。从文字含义上来看,可以称之为公众欣赏或参与的艺术,或者说艺术融入公共空间。所以说,公共艺术并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1]公共艺术的范畴是非常广阔的,比如户外雕塑、行为表演、功能设施等。它是时代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地缘、文缘、情缘的时空凝结,并且与自然、空间、历史、社会是交流共通的,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2]在数字化技术下,它时刻保持着再造与新生,从而重塑人们生存的文化空间结构,形成开放与共享、静态或动态艺术空间。

(三)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首先,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与公共艺术相结合,成为公共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代陶艺伴随着传统陶艺和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与审美观念以及多元化的装饰、构成手法,已经成为公共艺术中的迫切需要。其次,公共艺术的发展促使现代陶艺创作的多样性,推动了现代陶艺融合到公共艺术中。最后,陶瓷材料肌理的偶然性与随机性、质感和创新、装饰语言与独特魅力增添了自身新的内涵,现代陶艺形式的多样性和形态的可变性打破了传统观念的界限,丰富了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产生具有艺术氛围的审美情调。现代陶艺的发展使公共艺术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是公共艺术中独特的一部分。

二、 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陶艺陈设

现代陶艺陈设主要是指陶艺在不同地方进行陈列展示的一种形式,包括平面陶艺陈设、空间展示陈列、装饰摆放陈设和空中悬吊陈设等等。近年来,随时经济的发展,陶艺陈设已经发展为一份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品,大到一个城市环境的陈设,小到寻常百姓的居室风格,都是深厚文化氛围的体现。别具一格的姿态创造了精神上的享受,也反映着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目前,现代陶艺在自身不断的发展中,结合其他材料,例如玻璃、金属、纤维、树脂,以及科技时代下的声、光、电等,使陶艺在不同材料之下发挥其自身的柔情与力量。

(二)陶艺壁画

陶艺壁画其设计手法主要是以陶土、釉料、火为媒介,再结合建筑环境的特点与风格,融入艺术家的思想和经验展开创作。其表达的内容是精彩纷呈的。目前,陶艺壁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包括浮雕、镂雕、镶嵌等不同手法,在公共空间中呈现,例如地铁、博物馆、展览馆、建筑物、机场、户外功能性物体等应用广泛。不同的形式表达传递给观者不同的感觉,推动了现代陶艺的发展步伐。陶瓷壁画饱含时代热情与文化风貌,沉淀城市记忆,栩栩如生、灿烂辉煌。

(三)陶艺雕塑

在公共空间的陶艺设计中,现代陶艺雕塑都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放置在室内或室外的公共空间中,直观地呈现在大众面前。现代陶艺雕塑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立体性,色彩鲜明、美感突出,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语言与形式展现创造了条件。现阶段,陶艺雕塑属于现代陶艺中的主要形态之一,其是指采用中国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并且独立展现在空间中立体性制品,具备空间美,人们可以在不同方位感知、欣赏。陶瓷雕塑的艺术唯美表达包含内在性、表象性和空间性。在设计手法上,将世间万物共有的本质抽象地概括与总结出来。近年来,陶艺雕塑的创作语言为当代陶艺以及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多样与创新的条件,也为其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

(四)陶艺装置

陶艺装置,即装置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相互渗透。现代装置艺术运用到陶瓷上,创新传统陶艺的思维,打破其表现形式,在表达手法上,更加具备时代感与现代感。陶艺装置是现代陶艺介入到公共艺术领域当中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成为空间表现的一部分,陶艺装置的出现使原本静谧的空间之中多了一份朝气与活力。从室内工坊走向室外空间,其中展现较多的是陶艺景观装置,注重观者的感知体验,抒发美好人文情怀。由于陶瓷材料本身能完美展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美感,大放异彩,具备永恒的魅力。

三、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应用的价值

(一)材料的亲和

“陶之纯而最心怡。”首先,现代陶艺发展以来,从内到外凝聚了中国民族积淀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它是生动的、具有情感的。同时,中国陶艺走向世界,它是开放的、不断再造与发展的,展现出凝重、典雅、庄重、气派的特性。其次,陶艺制品在装饰生活的同时,它充满质朴、自然、宁静的气息,“本自天然,不假雕琢”,为人们带来一种舒适平和的心情。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之中,陶艺增加了一丝轻松、畅快的感觉,由于材料的特性,无形中拉近了与人们之间细腻又无法言说的情感,别有一番情味同时也具有一种温馨的亲切感。最后,现代陶艺在形式上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和综合肌理使其材料更富有生命力,傳输着强烈的时代观念和美学理念,它的创造是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和谐的,使公共艺术空间拥有更多的可能。

(二)精神的熏陶

黑格尔指出:艺术作品要具有意蕴,这种意蕴指的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3]它是充满灵气和生命力的。它以物质为载体,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实现人与艺术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在交流互动中,给予精神上的熏陶,从而促使现代人文精神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赋予人以美的感受。在装饰过度的当代,陶瓷的艺术精神熏陶着人,从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清澈、纯粹的积淀。一件优秀的陶艺作品,它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与周围环境有效地融为了一体,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大众。因此公共空间中的陶艺作品,为人们的生活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舒适、美好的环境氛围,并且以独特的符号、工艺技术与人们进行着沟通交流。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将城市的文化、风俗、历史直观地呈现出来,展现粗犷、优雅、柔美、阳刚之美,促使大众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其特殊的工艺、材料、技术,是一种唯美的体现。

(三)文化的传承

琢陶艺之美,品文化之韵。现代陶艺在文化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要素。陶瓷艺术贯穿了中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器皿辅助人们的生活,也有无数的文人骚客将自己的情感理念并入其中。现代陶瓷在社会功能上,是一种唯理的表现,激起社会更多的思考。在艺术教育下,现代陶艺对于个人与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从事陶瓷的艺术者和老师在教授与传播的同时,将陶艺作品与生活相互融合,从而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带领社会的审美趋向。首先,它不仅能够培育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能力,促使人们获得身心全面发展,这也是艺术教育功能在实际的陶艺设计中给予的高度重视;其次,一代代陶瓷手工艺人延续中华民族的智慧到今天,陶艺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形式不断地生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陶瓷艺术风格与文化特征在国际舞台上得到精彩展现。

(四)内在趣味性

现代陶艺的趣味性可以简单地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陶艺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可谓是在泥土的芬芳之下“玩泥巴”,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过程,人们乐在其中,快乐学习,畅快享受,从整体制作到出窑的时候,恰似破茧成蝶,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激动与惊喜。另一方面是陶艺自身的情调,它有清脆的声音、泥土的气味、古拙的气质、浑厚的韵味、轻盈的姿态、典雅的色彩,增加了现代生活趣味和活力感。除了是日常功能性用品,它的象征性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感,增强城市人文格调;也使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设计师与艺术家的思想、观点、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解读,实现人与陶艺的结合。现代陶艺艺术家根据陶瓷自身语言的独特性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创作出了越来越多应用于公共艺术中趣味的、观众可以互动的作品。趣味性作品是设计师在思考与制作时赋予作品一种新的生命的延续,同时在观众欣赏时能感受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愉悦,为大众带来视觉上的不同体验,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现代陶艺在时代潮流之中以自身深厚的艺术魅力创新发展,在公共艺术之中出现新式的转变,其自身的特点在公共艺术之中具有重大意义。现代陶艺是时代文化的稀世瑰宝,这些艺术精品展现出中华古代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它顺应公共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艺术性,承载着时代之梦,传承中华特色,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迎接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袁侃.公共艺术与人文主义[J].上海艺术家,2015.

[2]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2006.

[3]周诚.论綜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

作者:王妍 王书超

陶艺公共艺术论文 篇2:

试论环境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

公共艺术是一门年轻但又被人们广为熟知的艺术,它无时无刻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艺术设计的完美与否直接影响了公共环境的优劣,公共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文化生活。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现代陶艺是伴随着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和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是艺术家思想感情流露的物质载体。在习惯了传统材料与创作手法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余,艺术家们都在寻找一种能充分表达艺术情感、返朴归真、融于环境的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环境陶艺应运而生。

环境陶艺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内的公共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室内外陶艺,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陶艺走出室内,脱离了文人墨客把玩观赏的束缚,成为人民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公共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身就是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

在众多公共艺术形式之中,环境陶艺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语言,使公共艺术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元素。与其它公共艺术一样,环境陶艺具有永久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永久地立在那里,因此,环境陶艺又具有强迫性。环境陶艺决非是仅仅为了装饰和丰富公共空间而存在,而是一种纯粹的人文艺术表达,是与城市共同生长、与市民共同生活的艺术。国外一个艺术家利用两年时间邀请小学生用废砖和马赛克塑造小城堡,既有娱乐性,又有艺术性,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一种参与艺术创作的自豪感。通过系列的具体的陶艺制作实践,参与者体会了环境陶艺的内在价值,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在参与中拉近了人与环境和艺术的距离,产生了互动性。

现代繁忙的生活越来越使人感到压抑与紧张,高楼大厦笼罩下的都市环境越来越使人渴望有一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场所。环境陶艺使用的是最远古的陶土材料,其本身就与人有一种亲和力。尤其是经过水的洗礼、火的熔炼之后的质感,更让人产生想去亲近的欲望。而陶艺质朴粗糙的质感和返朴归真的精神内涵是其融入公共环境的先决条件。

环境陶艺已逐渐走进公共艺术领域,但它还不能一跃而成为公共艺术的主流形式,这需要一个过程。在现阶段情况下,为环境陶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行工艺革新以及拓展环境陶艺制作新途径是环境陶艺成熟发展的关键。

1、解决工艺问题

现在比较流行的制作和烧成工艺大多适用于室内小型陶艺,对于室外陶艺而言并不太合适。在室外陶艺创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艺问题。首先,室外陶艺在体量上较大,成型和烧成都较难,安装也是问题。其次,在设计上要考虑适合环境,不能以小型陶艺的理念设计室外陶艺。另外,在色彩及釉的使用上也要讲究。这些问题都是要靠工艺来解决的。要达到室外环境陶艺的设计要求,要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革新。

2、环境陶艺的装饰手法要适当

室外环境陶艺要适应大环境,它的装饰手法及处理方法有别于室内其它艺术。环境陶艺基本上都较大,体积感很强,而室内陶艺的技法较为平淡,体积感相对较弱,形式多为浮雕、壁画。有些看似很有体积感的作品放大后放在室外,明显感到与小稿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室外环境艺术作品是要靠环境来“养护”的,它不是简单地把室内艺术品放大摆放于室外环境,而需要环境的衬托,空间的融合,色彩的润泽,要实实在在地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因此,用高浮雕的形式制作浮雕式的陶艺,用雕塑艺术的成型方法加工环境陶艺,结合釉料的衬托,会有突出的艺术效果。

3、注意环境陶艺的地域性

地域性简单地说就是指地方特色。我国各地区的信仰不同,陶艺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环境陶艺既要体现出陶艺的美学因素,又要符合本地区的审美习惯,文化信仰、民俗风情等因素,也要与本地域的建筑环境相适应。在建设现代化的地域文化同时不忘与世界文化接轨,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4、注重环境陶艺的民族性

民族性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具有独特价值的那些因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20世纪以来,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旨的强势文化正影响到我国的民族性文化。在陶艺界,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在环境陶艺创作中,提倡民族性,不能只停留于借鉴传统的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的简单平面上,而应体悟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艺术观念,创作出能体现高尚的民族品格、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环境陶艺。笔者曾参与创作了环境陶艺《华夏故事柱》,作品由8根陶柱组成,它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故事,例如《孔融让梨》、《闻鸡起舞》、《曹冲称象》等。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于庆成擅长在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他的多数作品夸张地表现了生命的特征,具有原始的天真和质朴感,带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5、要考虑城市的人文文化因素

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大型公共广场,其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个释放心情的空间。环境陶艺要进入公共环境,当然要考虑到人与环境的这种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陶艺应适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符合大众的心理状态。而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又与其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紧密相联,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状况正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文化历史背景的集中体现。因此,陶艺进入公共环境,除了自身要美观,更重要的是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层面问题以及城市的人文文化因素。这就要求陶艺家在创作前对城市历史状况、公众的受教育状况、审美趣味等作充分的调查分析,创作出符合公众的审美品味和文化层次的环境陶艺作品。

6、良好的经费保障制度

西方公共艺术发展迅速的一大原因是主办者多元化,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艺术机关、慈善福利机构等都能自觉地投资建设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多,并有法律保障。资金一般由社会名流组成的基金会协调,创作公开招标,鼓励创作新观念,并在新闻媒介上展开公开的艺术批评。政府设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艺术建设”的做法,以立法的形式有力地保证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经费投入,为环境陶艺介入城市公共环境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法国规定把建造公共建筑费用的1%拨给艺术家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宗教组织更有专款,还有相当数量的公共艺术作品属于私人捐赠。许多企业有艺术基金,日本就规定企业周边的环境公共艺术由企业负责。

7、拓展环境陶艺制作新途径

陶艺的成型和烧成工艺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成型方法也要看烧成方法而定,窑的大小又决定了不能烧制很大的陶艺。于是国内外陶艺家就大胆地尝试了一些新的制作和烧成方法,在拓展环境陶艺创作新途径方面做出了成就。

第一、堆砌成型。堆砌成型是把烧成的陶质单元个体按照设计好的形状一个个堆砌而成。按照不同的需求,它可以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简单又有规律,而且整个作品十分完整。日本环境陶艺家土门邦胜的作品《strata》就是利用各种色彩的单元陶片堆砌而成的,作品生机勃勃,自由奔放,充满了神秘感和韵律感。

第二、室外整体烧成。室外整体烧成就是直接在放置环境陶艺的位置创作并烧成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解决了陶艺无法做大,成型困难的弱点,是陶艺进入公共环境的新突破。它的创作过程是先在将要放置陶艺的位置成型,等干燥后在其下面堆满干柴烧成。也可用高温棉将陶艺包围起来,形成窑的气氛,保温烧成。整体烧成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也保证了作品色彩的统一性,而且由于火焰的不稳定性形成的色彩十分自然。整体烧成省去了搬运、安装的麻烦,公众可以观看并参与到整个成型和烧制过程,使他们对环境陶艺有更深的了解。

第三、陶艺装置的介入。“装置艺术指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物品进行重新建构,放置到特定的展览场所,同时赋予新的意义指向的一种艺术形式。”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受到“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观念的影响,装置艺术发展迅速。从80年代开始,很多陶艺家开始了装置艺术的创作,使陶艺成为装置艺术重要的语言。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了以成品的陶瓷、工业废瓷、综合材料和不需要烧制的粘土制作的装置作品。陶瓷装置作品需要考虑光、声、色等诸多因素,通过新的形式增强视觉的效果,以便得到公众情感上的共鸣。在装置艺术走向兴盛的时期,环境陶艺中还同时出现了录像装置、数码装置、行为装置等。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创新,陶艺家们把许多材料融进了陶艺,扩充了陶艺内涵。比较常用的是把石头、木头、金属和玻璃与陶艺有机地结合,解决了陶艺自身不好解决的问题。装置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完美结合可能会成为今后环境陶艺进入公共艺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日本的中村锦平以使用成品陶瓷而闻名,其陶艺装置作品《东京陶器探索》使用了多种生活中常用的瓷砖、工艺品以及废弃的个人作品,给公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村锦平的作品以色彩鲜艳的设计符号和日用物品为视觉传达元素,既体现“日本趣味”,又传承了日本文化的民俗特性。

第四、现代科技在陶艺创作中的综合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为现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创新的机会,高科技手法丰富了现代陶艺的表现效果,拓展了现代陶艺的创作领域。

目前,通过数码技术和计算机处理与陶瓷丝网印刷相结合,开创了陶艺创作新的表现形式。将釉料借助于丝网印刷技术在陶艺作品上装饰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技术,也是近几年许多陶艺家热衷使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利用摄影技术把画面转移到陶艺作品上的一种新潮装饰手法,也是近几年流行的陶艺装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将照片底片加工成贴花纸,然后装饰于陶器之上,逼真而有趣。还有一些艺术家研究出了烧成后呈现金、银等质地的各种陶瓷泥料,极大地丰富了环境陶艺的表现效果。挪威、日本等国家的环境陶艺壁画表现形式多采用陶制含有平面彩绘和浮雕相结合,许多作品就是利用了丝网印刷技术以及摄影技术和其他现代科技手段。

环境陶艺虽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艺术形式,但它自身的材料优势及其文化底蕴逐渐融入了公共环境。环境陶艺对公共艺术的介入,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把二者完美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优越性,创作出独具风格的环境陶艺,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艺术家应该充分发挥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融合各种艺术的精华,为环境陶艺和谐的融入公共环境寻求更加宽广的途径。

*本文受2009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陶艺研究”资助。

刘木森: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谢如红:山东女子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晓晨

作者: 刘木森 谢如红

陶艺公共艺术论文 篇3:

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及拓展

摘要:现代陶艺的发展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逐渐形成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形式。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前瞻性及可持续性,城市公共设施配备越来越齐全。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提高,对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性备受关注。现代陶艺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拓展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增强景观环境的艺术特质,协调整体空间的视觉观感。本文具体探讨分析了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及拓展。关键词:现代陶艺;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整体空间;视觉观感

引言

拓展现代陶艺的公共性是一个新型的课题,具有明显的前瞻性。由于现代陶艺的历史渊源及公共秉性,能够与当代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城市的大规模兴建,催生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规划上日益重视艺术性、审美性的今天,现代陶艺的介入应用,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陶艺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以及现代审美功能,必将在城市公共艺术应用中协调城市空间的人文布局,增强视觉观感的审美价值,提升民族审美的精神品质。

一、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用中的观赏性拓展

陶瓷不仅作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而且在陶艺家们的实践下具备极高的观赏性,陶艺本身是一项极具价值的艺术行为[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千遍一律的城市建筑的单调排列显然会对人们造成视觉疲劳,难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考虑现代陶艺介入以增强其观赏性显得很有必要,换言之,现代陶艺的观赏性具备城市公共艺术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应用意义。“陶”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几千年来,秉承着民族精神默默地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陶艺在生成过程中倾注了创造者的情感因素,链接到规律的城市环境当中,能够使人产生回归自然的审美体验,两者属性的差异,在对比中交替涌现,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造成奇特的视觉效果,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官印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正体现在这种观赏性中,陶艺的魅力充分展示在这可观赏性的流动空间。拓展现代陶艺的观赏性,应当将陶艺的自然性与现代性相结合,把握多彩的色泽、灵动的线条等的运用,赋予设计以时代内容,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陶艺还应当具有空间的感悟力,在设计的应用上协调空间布局,呈现设计的社会属性,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增强整体空间的融合效果。

二、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性拓展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历史的沉淀使陶瓷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拓展这种文化性,将之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2]。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拓展文化性,加深了文化内涵的立体化表达,形象性使人们能够透过艺术设计领悟其更深邃的内容,加深对城市的影响,激起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城市是在现代环境中建设起来的,现代陶艺的自然属性恰恰吻合了人们内心的质朴需求,缓解现代城市的浮躁节奏。现代陶艺肩负着挖掘本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营建良好文化氛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的重任。因此,拓展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性尤为重要。拓展其文化性,必须掌握丰富的陶瓷文化,以及城市公共艺术表达出来的历史文化,两者的交汇结合,才能完美地凸显其文化性。

三、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用中的实用性拓展

实用性是拓展的重要一环,能够为陶艺的表现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能够更好地结合两者的属性,增强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能力。通过现代城市设施等物质的合理布置,再将现代陶艺因素注入其中,搭配树木、花卉等自然环境,艺术的氛围在这些环节中得到很好的营造,既增强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也提高了设施对人们的服务能力。现代城市中所有便利的公共设施都可以通过现代陶艺形式加以美化,展现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提高城市特色主题的表现。现代陶艺结合城市设施的使用功能,其实用性得到充分的拓展,对城市文明起到很好的展示作用。现代陶艺形式的应用,增强了现代城市的审美属性,在人们满足使用的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且对城市公共设计的艺术性也有较好的呈现,从而净化城市公共环境,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和人文氛围。

四、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是在城市不断地深入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在设计上通过现代陶艺因素的注入,对其艺术性的完整体现是能够实现的。因此,挖掘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增强其拓展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应当加强研究分析,探讨拓展其更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薛圣言.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形态构成及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朱跃华,姚亦峰,周章.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6,(04).

作者简介:

李敏,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作者:李敏

上一篇:工会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县域工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