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网

2022-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统一,在繁忙的实习阶段结束以后,我们必然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遗憾,那么就要必要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清凉进行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习报告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实习报告网

大街网体验报告

一 视觉感受

1.网站设计

网站整体设计简洁大方,页面十分清爽,给人清新的感觉。类似普通的社交网站,如QQ空间、人人网等,但比起那些网站,大街显得更加简洁大方,一点不罗嗦。

大街网个人首页

2.LOGO设计

大街网的logo设计简单,就采用大街的全拼,在字母J上稍微做了点修饰,形成拼音和汉字的组合,让人一目了然。但因为简单,没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容易被忘记。优点就是名字容易理解,缺点是独特性不够,视觉冲击力不强。

大街网logo

3.页面速度

大街网整体速度都比较快,打开页面都在5秒以内。

4.色彩风格

页面色彩统一采用冷色调,除首页有部分暖色外,其他页面都以冷色调为主,页面风格统一,浏览过程不会产生太大跳跃感,视觉效果较好。

5.广告信息

大街网几乎没有商业广告投放,页面干净整洁,有助于提升网页加载速度。页面布局风格相对统一,跳跃性不大,浏览体验较好。

二 交互体验

1.申请注册

申请注册过程简单,填写内容少,简单几步就能完成注册。注册之后会有邮箱验证,接着就是填写详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填写较多。因涉及到求职等,信息要求填写比较全面, 但信息不够详细,很多人的信息填写很简单,不像专业求职网站所要求的详细。

大街网注册、登陆页面

2.表单填写

完善个人信息页面中,采用下拉选项,方便用户填写,过程简单,但要求必须填写,有强制性。

3.朋友推荐

个人资料完善之后,会进入朋友推荐,网站根据你填写的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好友推荐,

如果是在职用户,网站通过公司同事进行推荐。同事可以关联腾讯、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账号。推荐过程中频繁点击“换一换”按钮,会出现卡死现象,不能继续推荐。

4.按钮设置

大街网按钮设置清晰,点击清楚明确。

大街网栏目按钮

三 使用体验

1.栏目设置

大街网共设置8个主栏目,其中“职位”和“更多”栏目下设有子栏目。栏目命名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栏目大概信息。

2.网站功能

网站功能较多,除了主栏目所列出的8个大项,另外两个主栏目之下还有11个子栏目,以下简单介绍各个功能:

①首页

首页类似个人空间的主页,主要设有个人状态发布框、新鲜事、我的圈子和好友推荐等。这是很多社交网站都会采用的样式,如QQ空间、人人网等。

大街网个人首页

②我的档案

该栏目下包含个人所有信息,包括有个人动态、档案资料、人脉评价、优势评价、圈子信息等模块,各个模块可以通过“档案管理”进行调整,拖动位置以及将一些模块隐藏。

大街网档案管理

③人脉

人脉就是类似QQ好友,人脉栏目下包含我的联系人、找人、可能认识的人、发现好友和邀请好友五大模块。点击“人脉”,默认进入“可能认识的人”,这样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联系,是大街网比较聪明的做法。 “找人”功能可以通过姓名、公司、学校、标签等找到好友,网站还关联了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博客和腾讯博客账号,可以把网站信息介绍给更多人。

④圈子

圈子,独立于人脉,就像QQ群独立于QQ好友一样,圈子里的人都是有某种兴趣爱好

或者共同需求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话题,一起讨论。圈子分为职场讨论、同事交流、校友交流和其他四种大类。圈子不完全封闭,不在圈子中的访客也可以看到圈子中正在讨论的话题,但无法参与进去,必须加入圈子才能参与讨论。每个注册大街账号的人,都可以自己建立圈子,通过审核也比较容易。在圈子中可以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招聘信息,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圈子招聘。在圈子中,你可以添加你感兴趣的人作为联系人,建立关系。

大街网圈子

⑤职位

职位栏下设五个子栏目,其中“找工作”、“我的简历”、“我的投递反馈”三个子栏目,通过点击“职位”按钮就直接进入求职页面,求职页面包含以上三个子栏目,而“发布职位”和“我的招聘”功能重合,点击进去都跳转到网站招聘服务页面。

职位功能和普通招聘网站比较相似,但职位信息量远不如智联、51job等专业招聘网站,在搜索框内输入“公司”搜索到的职位信息只有3000多条,而专业招聘网站的地方招聘信息就有上万条。大街网职位信息更新滞后,很多职位信息发布时间久,但一直挂在上面。另外对于搜索出来的职位信息也没有排序功能,职位信息凌乱。

另外,通过“发布职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和在圈子里发布的招聘信息不一样,圈子中的招聘信息作为话题的形式,圈子中的人通过话题回复或者留下其他方式进行联系,而通过“发布职位”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可以点击申请。

大街网职位栏目

⑥公司

公司栏主要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公司可以在公司页面发布公司动态、公司简介以及公司其他信息,一方面给公司展示自己的窗口,另一方面也让来访的网友进一步了解公司,网友可以通过关注公司,了解公司实时动态。但很多公司对自己的首页并不太关注,很多信息更新滞后,公司并没有把大街网作为宣传自身的一个媒介,甚至有些公司几乎不发表公司动态。这就造成很多公司虽然有很多粉丝,但缺乏维护,粉丝对公司的关注慢慢降低,公司自己也无心维护。

大街网公司栏目

⑦技能

这一个栏目主要是一些技能测试,说是技能,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知识,技能中设计各个方面的题,有点像一些综艺节目中的闯关题目。不知道大街网设置这样一种技能的目的是

什么,是想把大家训练成闯关高手呢,还是想让本来工作辛苦的网友多死些脑细胞。

大街网技能栏目

⑧更多

“更多”栏目下设置了六个子栏目,包括问答、教育、测评学院、投票、读书、移动应用。“更多”这个栏目的存在,让大街网看上去有些奇怪了。首页、人脉、圈子、职位这几个栏目已经让大街网比较充实了,在加上技能和“更多”之后,显得就很臃肿,用户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大街网在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同时也把自己撑死了。

首先,“更多”之下的很多功能,他们的需求是小众化的,比如问答,问答功能在首页的信息发布框中已经有体现,用户不仅可以发布个人状态,也可以提问,所以再设置单独的问答就显得多余。另外读书栏目,其实这个栏目存在的价值也很小,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图书广告,用户不能在线阅读,只有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功能。投票栏目,用户参与度不高,一个投票放在那里几个月都没有几个人参与,这样的功能显得有些多余。教育栏目的可取之处也不多,很多课程没有人报名参与,有些简单的课程参与度高,但收费也很低。唯一出彩的就是测评学院,用户参与度相对较高,很多测评都有上万人参与,但这些测评主要偏娱乐,玩过也就忘记了。

大街网更多栏目

四 整体评价

1.大街网的成功

①大街网以实名用户与真实商务社交关系为基础,以职业发展、商业拓展、行业交流为驱动的社交人脉网络平台。2011年用户数量达620万,活跃用户520万,覆盖全国3000余所高校。在广大网民中,大街网的影响力是不错的。

②圈子招聘,开创了招聘新模式,给企业的求职者一条新的招聘求职道路。通过圈子人脉招聘方式,让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了解更深,有助于企业招到合适的员工。

③圈子社交模式,实行实名制,让网络虚拟社交变得更加真实,让人们能够结交到更多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圈。圈子社交,可以把同行业的朋友圈起来,讨论一些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大家从中得到发展,增进了解。

2.大街网的失败

①定位不清晰,随着功能不断丰富,大街网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主要竞争力在哪里。网站给人感觉很全面,但是功能之间联系不大,缺乏协调,各个功能不具整体性。大街网似乎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导致一些功能协调不好。比如在大街网上,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圈子发布招聘信息,而公司也可以在自己的页面发布招聘信息,那样的话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的差别就消弱了。社交功能和招聘功能到底孰轻孰重,估计这也是大街网头疼的问题,用社交来涵盖招聘,还是把两项独立开来,这是需要考虑的。

③没有排序功能,网站各种信息都没有排序功能,搜索出来的信息凌乱,可用性不大。就比如职位栏目里,不能对搜索到的职位信息进行排序筛选,用户很难在大量信息中找到可用的信息,用户也就没有耐心一条条浏览。圈子也不能进行排名,那些圈子热度高,用户不知道,采用搜索功能搜索出来的圈子也很凌乱,相关性不大。

④网站缺乏吸引力,大街网用户活跃度普遍不高,号称520万活跃用户,估计目前活跃用户非常少。以前和我一起注册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注册一下,找到工作之后就不玩了,很多用户信息长时间没有更新。而且也不能显示用户状态,不知道一个朋友是在线状态还是离线状态,能知道的就是一个朋友的基本信息。

⑤大街网完全走社区网站模式,没有即时通讯工具的辅助,朋友和朋友之间不能在线交流,只能发表信息和回复,这就好比只有QQ空间而没有QQ,对于需要即时通讯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缺陷。

⑥求职招聘做得很鸡肋,很多朋友第一次登陆大街,都是想在上面寻找招聘信息,而大街网却没有重视用户这一需求,把招聘功能做得很鸡肋。招聘信息少,整个网站3000多条招聘信息,这信息量是远远不足的。这让大街网处在一个尴尬的境界,玩呢,没有好玩的,就发发状态,讨论话题,加几个朋友,虽然能在里面找到些牛人大佬,但人家压根就不理你,你关注别人也没用。要说实用呢,基本上不实用,招聘信息就那么点,再选适合的那就少之又少了,想在上面找到一份工作,那是很有难度的。

⑦无用功能多,网站追求大而全,列出个“更多”的栏目,这无疑是把自己撑死。本身网站定位就不清晰了,还拼命往上面加东西,弄得自己四不像,自己打个口号叫“中国职业社交网站缔造者”,加了那么多不着边的东西,自己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弄乱了。

总之,大街网,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用户也不知道用它干嘛。

五 个人意见

1.明确网站定位,弄明白自己网站的用户群,并针对自己的用户群开发合适的功能,圈子和人脉功能是不错的。但网友间的沟通需要加强,可以增加网页即时沟通功能,让需要进行即时交流的用户更加方便。

2.加强招聘功能,圈子招聘是大街网的一个特色,但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所以必须把招聘做得有实用价值,而不是一个鸡肋。让企业和求职者能够很好沟通,让企业能够招到合适的员工,求职者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这样就能让圈子活跃起来,让整个网站活跃起来。

第二篇:实习报告-三网融合

王振豪 通信三班 20071201203

初识三网融合

—2010年暑期实习报告

今年一月份,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沉寂了十多年的三网融合突然成为时下最热的名词之一。但我对于三网融合的含义尚不清楚,在这次实习中,关于三网融合的讲座使我增加了不少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收获。 三网融合的基本含义

三网融合是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之间的相互融合,但并非是物理网络的三合一,而是网络业务的融合。从用户角度讲,三网融合的结果是:用户只使用一张接入网就可以实现目前三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电视服务、电话和上网。无论我们选择使用哪一家运营商的网络接入,都可以满足各种服务需求。三网融合必定会引起各商家之间的竞争,不论是内容提供方面或者宽带接入,其竞争结果都是有益于民众的。总之,三网融合利国利民,是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必然归宿。

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网融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果各种服务被集成到一条线路上面也可以完成,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效。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同的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互联网不仅可以提供Internet服务,还可以提供电视服务,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电视。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大的利润。因此无论从用户还是企业,都渴望三网融合,都是三网融合的受益者。

数字化以及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化使得任何业务和数据都可以转换成“0”、“1”比特,这样各种业务之间的差异性就可以被弱化,突破了传输介质的限制,没有了模拟与数字的差别。IP优化光网络是三网融合的一个理想平台,可以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高质量、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NGN/NGB/NGI

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网发展的趋势,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NGI:下一代互联网。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泛指更快、更大、更安全、更方便的互联网,并没有具体的发展目标。最初是由美国克林顿政府支持开发的项目,目标是将连接速率提高至今天Internet速率的100倍到1000倍。突破网络瓶颈的限制,解决交换机、路由器和局域网络之间的兼容问题。中国自己的NGI项目称为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工程)。

NGN/NGB/NGI分别是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三者并非独立的发展,而是相互借鉴,互补不足。NGN和NGB都能够承载“三网融合”的一部分业务需求。但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两者还需互补。电信网络技术和广播网络技术虽然都能够提供高带宽的网络,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络还需要融入更多广播网技术,广播网络也需要借鉴电信网经验,两者都不可能单独实现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业务模式IPTV/VOIP/宽带接入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及下一代网络等基本技术于一体,通过有利于多业务增值的IP协议,提供包括视频节目在内的各种数字媒体交互型业务,实现宽带IP多媒体信息服务。 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看,IPTV是三网融合的最大切入点。从NGN演进发展观点看,IPTV是其未来典型业务;传统电信业务持续下滑,视像类业务的IPTV新增值途径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谋求持续发展的很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仅依托互联网业务,由于其内容匮乏、获利欠佳,不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宽带网络优势切入,从而为发展IPTV业务提供了原始驱动力。借助NGN的新技术,实现语音、数据、视像三重播放服务,将电视节目服务与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视频电话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娱乐、教育及商务等各种功能有机综合在一起,从而激发起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电信网业务运营商、广电网络业务提供商及设备制造商和内容集成商和/或内容提供商等的巨大兴趣与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动力。

VOIP: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就是将模拟声音讯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随着三网融合逐渐成为现实,到时候电话、电视服务都将通过因特网接入来捆绑销售了,届时的VoIP将更为方便:直接打开电视实现视频通话也正在成为现实。由此看来,说三网融合是传统电话的“催命符”一点也不为过。

出于保护运营商语音业务收入的考虑,政府主管部门一直严禁WIFI和VOIP的发展。但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在全国部署WIFI热点,而民间的VOIP业务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宽带接入:这个主要指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广电拥有丰富的接入段资源,对宽带接入这块大饼觊觎已久,但是国家限制其宽带业务,并没有给其分配互联网接入端口,于是广电企业就通过租用电信的端口资源,对自己的接入段资源进行双向改造,然后开展电信业务。由于其规模较小,并且电信仍可通过出租端口获得利益,就没有限制其发展。当然对广电企业来说,如果其发展规模对电信的宽带接入业务构成威胁的话,电信就会提高端口资源收费或对其限速或者直接不出租其端口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就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网融合接入网EPON+EOC技术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重组;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方便的管理等等。

EoC:(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指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目前广电网的接入技术主要有HFC+CMTS方式、FTTB+LAN、EPON+EOC等方式,其中EPON+EOC技术可以为广电三网融合NGB的发展提供接入网络的最佳技术。EPON+EOC可提供数据、视频、语音于一体的三种播放的综合承载,通过一张接入网提供过去多张网络的功能。该方案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当前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在驻地网层面利用广电网已有的CABLE网络作为传输介质,节约了大量的综合布线成本和运维投资,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EPON+EOC技术满足广电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和国家三网融合的需要,将推动NGB产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是面向广电运营商NGB网络接入层首选技术。 国外成功经验

美国和英国都较早进行了三网融合,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是法律和政策开路。根据英美两国经验,其三网融合的进程,都是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对监管内容、市场进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后,开始快速推进的。英国: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电信政策——竞争和选择》,全国开放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业务,允许一些新的“公共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2003年新《通信法》出台,实现监管机构全面融合。美国:1996年《电信法》使美国进入业务全面融合的阶段。中国:2010年1月,国务院推出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但是中国的《电信法》尚处于内部流程阶段,但是随着三网融合进展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使中国的《电信法》尽快出台。

其次是监管机构的融合。监管机构的统一融合更方便制定有利于弱者的政策和法规,尽快优良竞争,快速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监管机构分开会使电信监管部门和广电监管部门为本部门利益而争论不止,出台的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延迟或拖慢三网融合的进程。

再者是限强扶弱。从国外运营商经验来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融合的初期都采取限强扶弱的方式,充分考虑竞争弱势方广电企业的利益,等到广电和电信企业实力相当的时候,实现对称全面的开放。目前中国采取试点先行,探索运营模式、体制体系及监管政策。虽然是双向进入,但是中国政府肯定也会对广电扶持,在试点的选择和双向进入的程度,都会对广电有利。

中国三网融合之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依据总体方案,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有两个阶段。试点阶段(2010-2012年):

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和改进。推广阶段(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网融合困难所在

三网融合概念十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一直得不到施行,有很多的阻碍。今天虽然有来自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但是三网融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必须跨过技术、体制和法律三道门槛。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中,广电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除了资金之外,如何保证全IP环境下的电信级QoS将是个挑战。

其次是机制方面,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国家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公司,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始整合,有7个省没有开始,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公司,其中这个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另外不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底层软件和加密系统不一样,组建全国公司在技术上有挑战。目前的双向进入是不对称的,在推进三网融合的时候,同时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监管体制。目前广电和电信部门的改革不同步,在广电部门也没有完全实现台网分离,只有实现网络监管和内容监管的时候,才能综合到一个管制实体上。 同时,三网融合还要求制订完善的广电和电信行业的管理法规,我国的立法是完全滞后的,《电信法》酝酿几十年了,但是非常难产。法律问题应该是对支撑三网融合的一个严重挑战

三网融合展望

中国的三网融合之路才刚刚起步,不管是利益层面还是技术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国外三网融合也初见成效,三网融合未来是光明的。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以及明确了三网融合进程中的重点工作,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会更有激情进行技术创新。我们畅想未来的生活:三网融合应用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网融合进程完成后,人们的生活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我对三网融合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专业术语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也不可避免的借鉴了一些专业人士的看法。这些内容虽然零散不成体系,但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依我现在的学术能力还不能深入讨论一些关键技术,只能是认识一些基本的概念。三网融合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我所了解的也只是皮毛,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对通信领域的了解还是很浅的,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扩充自己的视野,要对通信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关注,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来认识通信领域,这次实习很有意义。

第三篇: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指导老师:

第一章 基础实验

1 了解环境

1.1 实验目的

安装 IAR 开发环境。 CC2530 工程文件创建及配置。 源代码创建,编译及下载。 1.2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TI 公司的烧写软件。

1.3 实验内容

1、安装 IAR 集成开发环境

IAR 集成开发环境安装文件所在光盘目录:物联网光盘工具CD-EW8051-7601

2、ZIBGEE 硬件连接

安装完 IAR 和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 之后,按照图所示方式连接各种硬件,将仿真器的 20 芯 JTAG 口连接到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USB 连接到 PC 机上,RS-232 串口线一端连接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另一端连接 PC 机串口。

3、创建并配置 CC2530 的工程文件

2 IAR 是一个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支持非常多种类的芯片。IAR 中的每一个 Project,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配置,具体包括 Device 类型、堆/栈、Linker、Debugger 等。 (1)新建 Workspace 和 Project 首先新建文件夹 ledtest。打开 IAR,选择主菜单 File -> New -> Workspace 建立新的工作区域。

选择 Project -> Create New Project -> Empty Project,点击 OK,把此工程文件保存到文件夹 ledtest 中,命名为:ledtest.ewp(如下图)。

(2)配置 Ledtest 工程

选择菜单 Project->Options...打开如下工程配置对话框

选择项 General Options,配置 Target 如下 Device:CC2530;

(3)Stack/Heap 设置:XDATA stack size:0x1FF

(4)Debugger 设置:

Driver:Texas Instruments (本实验为真机调试,所以选择 TI;若其他程序要使用 IAR仿真器,可选 Simulator)

至此,针对本实验的 IAR 配置基本结束.

4、编写程序代码并添加至工程

选择菜单 File->New->File 创建一个文件,选择 File->Save 保存为 main.c 将 main.c 加入到 ledtest 工程,

将实验代码输入

然后选择 Project->Rebuild All 编译工程

编译好后,选择 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 下载并调试程序 下载完后,如果不想调试程序,可点工具栏上的

按钮终止调试。

到此,程序已经下载到了 cc2530 芯片的 flash 内,按下 ZX2530A 上的复位按钮可看到程序的运行效果。

7

2 LED 实验 2.1 实验目的

通过 I/O 控制小灯闪烁的过程。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2.2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 2.3 实验结果

1. 正确连接下载线和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打开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电源。

2. 在文件夹“基础实验2 LED”下打开工程 led,编译工程,并下载到 CC2530 节点板。 3. 观察 LED 的闪烁情况。

4. 修改延时函数,可以改变 LED 小灯的闪烁间隔时间。

5. 重新编译,并下载程序到 CC2530 节点板,观察 LED 的闪烁情况。

答:增加延时就会发现小灯闪烁的频率降低了。

3 串口实验 3.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将会学习如果使用串口实现与 PC 机的通讯。(实验中需要 PC 机与开发板之间使用RS232 交叉串口连接线)。

能正确配置 CC2530 的串口。 3.2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交叉串口线一根。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3.3 实验结果

CC2530 能与上位机通过串口正常通信

1.正确连接下载线和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用串口线正确连

9 接上位机和 ZX2530A 型板,使能通过串口交换数据。

2.在文件夹“基础实验5 uart”下打开工程 uart,编译工程,并下载到 CC2530 节点板。

3. 通过上位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数据到 cc2530,然后检查 cc2530 回送给上位机的数据。

3.4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无线的世界,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二一切又是那么理所当然,记得小时候常常想,那些无线好神秘,画面,声音等怎么可以从一方到达另一方而可以完全不接触。虽然今天做的实验都是很小很简单的,比起显示中那些绚丽的感觉没什么值得赞扬的,但对于我来说,这个更有魅力,那些绚丽的我是以仰望的视角来对待,而这次我能深入它的原理去真正接触它,以平视来看待它。

10

第二章 射频实验

点对点射频通信实验 1 实验目的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相应实验程序。 熟悉通过射频通信的基本方法。 练习使用状态机实现收发功能。 2 实验内容

接收节点上电后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指令 ISRXON 开启射频接收器,等待接收数据,直到正确接收到数据为止,通过串口打印输出。发送节点上电后和接收节点进行相同的初始化,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输出到 TXFIFO 中,再调用指令 ISTXONCCA 通过射频前端发送数据。 3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 2 块、USB 接口的仿真器,PC 机 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监控程序。 4 实验原理

发送节点通过串口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然后通过射频模块发送到指定的接收节点,接收节点通过射频模块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发送到 pc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显示出来。如果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目的地址与接收节点的地址不匹配,接收节点将接收不到数据。 以下为发送节点程序流程图:

以下为接收节点流程图:

5 实验步骤

1. 打开光盘“无线射频实验2.点对点通信”双击 p2p.eww 打开本实验工程文件。

12 2. 打开 main.c 文件下面对一些定义进行介绍 RF_CHANNEL 此宏定义了无线射频通信时使用的信道,在多个小组同时进行实验是建议每组选择不同时信道。但同一组实验中两个节点需要保证在同一信道,才能正确通信。

PAN_ID 个域网 ID 标示,用来表示不同在网络,在同一实验中,接收和发送节点需要配置为相同的值,否则两个节点将不能正常通信。 SEND_ADDR 发送节点的地址 RECV_ADDR 接收节点的地址

NODE_TYPE 节点类型:0 接收节点,1:发送节点,在进行实验时一个节点定义为发送节点用来发送数据,一个定义为接收节点用来接收数据。

3. 修改 NODE_TYPE 的值为 0,并编译下载到节点板。此节以下称为接收节点。

4. 修改 NODE_TYPE 的值为 1,并编译下载到另外一个节点板。此节点板以下称为发送节点。

5.将接收节点的串口与 pc 的串口相连,并在 pc 端打开串口调试助手,配置波特率为 115200。

6. 先将接收节点上电,然后将发送节点上电。 7.从串口调试助手观察接收节点收到的数据。

8.修改发送数据的内容,然后编译并下载程序到发送节点,然后从串口调试助手观察收到的数据。

13 9. 修改接收节点的地址,然后重新编译并下载程序到接收节点,然后从发送节点发送数据观察接收节点能否正确接收数据。 6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发送节点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节点接收到数据,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打印输出。发送数据的最大长度为 125 (加上发送的据长度和校验,实际发送的数据长度为 128 字节)。 7 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在原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中有所涉猎,所以应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简单的,所以很快就做完实验了,就和几个同学好好研究了一下它的原理和一些它的展望,感觉这个学科以后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作为一个物联网的学生,对无线射频技术应该得很了解,指望它吃饭呢。这次实验也很简单,但是还是可以解除它的最底层的东西可以更加激发我们的兴趣。

14 第三章 ZStack组网实验

多点自组织组网实验 1 实验目的

理解 zigbee 协议及相关知识。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实现自组织的组网。 在 ZStack 协议栈中实现单播通信。 2 实验内容

先启动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上电后进行组网操作,再启动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上电后进行入网操作,成功入网后周期的将自己的短地址,父节点的短地址,自己的节点 ID 封装成数据包发送给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接收到数据包后通过串口传给 PC,从 PC 上的串口监控程序查看组网情况。 发送数据格式为(16 进制): FF 源节点(16bit) 父节点(16bit) 节点编号 ID(8bit) 例如 FF 4B 00 00 00 01 ,表示 01 号节点的网络地址为 004B,发送数据到父节点,其网络地址为 00 00(协调器)。 3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DZ2530 型 CC2530 节点板、USB 接口的仿真器,PC 机 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ZTOOL 程序。

15 4 实验原理

程序执行的流程图如图 5-4 所示,在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后程序就进入事件轮询状态。

对于终端节点,若没有事件发生且定义了编译选项 POWER_SAVING,则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协调器是 Zigbee 三种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种。它负责网络的建立,包括信道选择,确定唯一的PAN 地址并把信息向网络中广播,为加入网络的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分配地址,维护路由表等。 Z-Stack 中打开编译选项 ZDO_COORDINATOR,也就是在 IAR 开发环境中选择协调器,然后编译出的文件就能启动协调器。具体工作流程是:操作系统初始化函数 osal_start_system 调用ZDAppInit 初 始 化 函 数 , ZDAppInit 调 用 ZDOInitDevice 函 数 , ZDOInitDevice 调 用

ZDApp_NetworkInit 函数,在此函数中设置 ZDO_NETWORK_INIT 事件,在 ZDApp_event_loop 任务中对其进行处理。 由 第 一 步 先 调 用 ZDO_StartDevice 启动网络中的设备,再调用NLME_NetworkFormationRequest 函数进行组网,这一部分涉及网络层细节,无法看到源代 码,在库中处理。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和 nwk_Status 函数有申请结果的处理。如果成功则 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先执行,不成功则 nwk_Status 先执行。接着,在ZDO_NetworkFormationConfirmCB 函数中会设置 ZDO_NETWORK_START

16 事件。由于第三步,ZDApp_event_loop 任务中会处理 ZDO_NETWORK_START 事件,调用 ZDApp_NetworkStartEvt 函数,

此函数会返回申请的结果。如果不成功能量阈值会按ENERGY_SCAN_INCREMENT 增加,并将App_event_loop 任务中的事件 ID 置为 ZDO_NETWORK_INIT 然后跳回第二步执行;如果成功则设置 ZDO_STATE_CHANGE_EVT 事件让 ZDApp_event_loop 任务处理。对 于 终 端 或 路 由 节 点 ,调 用 ZDO_StartDevice 后 将 调 用 函 数 NLME_NetworkDiscoveryRequest 进行信道扫描启动发现网络的过程,这一部分涉及网络层 细节,无法看到源代码,在库中处理,NLME_NetworkDiscoveryRequest函数执行的结果将会返回到函数ZDO_NetworkDiscoveryConfirmCB 中 , 该 函 数 将 会 返 回 选 择 的 网 络 , 并 设 置 事 件ZDO_NWK_DISC_CNF ,在 ZDApp_ProcessOSALMsg 中对该事件进行处理,调用 NLME_JoinRequest加入指定的网络,若加入失败,则重新初始化网络,若加入成功则调用 ZDApp_ProcessNetworkJoin函数设置 ZDO_STATE_CHANGE_EVT,在对该事件的处理过程 中将调用ZDO_UpdateNwkStatus函数,此函数会向用户自定义任务发送事件 ZDO_STATE_CHANGE 。本实验在 Zstack 的事例代码 simpleApp 修改而来。首先介绍任务初始化的概念,由于自定义任务需要确定对应的端点和簇等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在 AF 层中注册, 所以每个任务都要初始化然后才会进入 OSAL 系统循环。在 Z-Stack 流程图中,上层的初始 化集中在 OSAL 初始化(osal_init_sys

17 tem)函数中。包括了存储空间、定时器、电源管理和 各任务初始化。其中用户任务初始化的流程如下:

用户任务初始化流程图

任务 ID(taskID)的分配是 OSAL 要求的,为后续调用事件函数、定时器函数提供了参数。网络状态在启动的时候需要指定,之后才能触发 ZDO_STATE_CHANGE 事件,确定设备的类型。目的地址分配包括寻址方式,端点号和地址的指定,本实验中数据的发送使用单播方式。之后设置应 用 对 象 的 属 性 , 这 是 非 常 关 键 的 。 由 于 涉 及 很 多 参 数 , Z-Stack 专 门 设 计 SimpleDescriptionFormat_t 这一结构来方便设置,其中的成员如下: EndPoint,该节点应用的端点,值在 1-240 之间,用来接收数据。 AppProfId,该域是确定这个端点支持的应用 profile 标识符,从 Zigbee 联盟获取具体的 标识符。

18 AppNumInClusters,指示这个端点所支持的输入簇的数目。 pAppInClusterList,指向输入簇标识符列表的指针。 AppNumOutClusters,指示这个端点所支持的输出簇的数目。 pAppOutClusterList,指向输出簇标识符列表的指针。

本实验 profile 标识符采用默认设置,输入输出簇设置为相同 MY_PROFILE_ID,设 置完成后,调用 afRegister 函数将应用信息在 AF 层中注册,使设备知晓该应用的存在,初 始化完毕。一旦初始化完成,在进入 OSAL 轮询后 zb_HandleOsalEvent 一有事件被触发, 就会得到及时的处理。事件号是一个以宏定义描述的数字。系统事件(SYS_EVENT_MSG)是强制的,其中包括了几个子事件的处理。ZDO_CB_MSG 事件是处理 ZDO 的响应,KEY_CHANGE 事件 处理按键(针对 TI 官方的开发板),AF_DATA_CONFIRM_CMD 则是作为发送一个数据包 后的确认,AF_INCOMING_MSG_CMD是接收到一个数据包会产生的事件,协调器在收到 该事件后调用函数 p2p_test_MessageMSGCB,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 HalUARTWrite 向串口 打印输出。ZDO_STATE_CHANGE 和网络状态的改变相关在此事件中若为终端或路由节点 则发送用户自定义的数据帧:FF 源节点短地址(16bit,调用 NLME_GetShortAddr()获得)、父节点短地址(16bit,调用 NLME_GetCoordShortAddr())、节点编号 ID(8bit,为长地址的最低字节,调用 NLME_GetExtAddr() 获得,在启动节点前应先用 RFProgrammer 将非 0XFFFFFFFFFFFFFFFF 的长地址写到 CC2530 芯片存放长地址

19 的寄存器中),协调器不做任何处理,只是等待数据的到来。终端和路由节点在用户自定义的事件 MY_REPORT_EVT中 发 送 数 据 并 启 动 定 时 器 来 触 发 下 一 次 的 MY_REPORT_EVT 事件,实现周期性的发送数据(发送数据的周期由宏定义 REPORT_DELAY 确定)。 5 实验步骤

1. 打开工程文件夹协议栈实验2.多点自组网ProjectszstackSamplesSimpleAppCC2530DB下的工程文件 SimpleApp.eww。 2. 选择工程

编译,生成协调器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A 开发板。此节点为协调器节点。 3. 选择工程

编译,生成终端节点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 开发板。此节点为终端节点。 4. 选择工程

编译,生成路由器节点代码,并下载到 ZX2530 开发板,此节点为路由器节点。 5. 用串口线将协调器节点与 pc 连接起来,在 pc 端打开 ZTOOL 程序。(ZTOOL 程序在 zstack 安装后自动安装) 6. 开启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电源。 7. 在 ZTOOL 程序中观察组网结果。

20 6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由接收数据的 DebugString 可以看出图中有两个节点加入了网了,其中一个节点的 DEVID 是21,网络地址:4f07,父节点地址是 0 即协调器。另外一个节点的 DEVID 是 11,网络地址:A6F7,父节点地址是 4f07 即上一节点。实验中可以试着改变不同节点的位置,然后通过 ZTOOL 看看组网结果有什么不同。 7 实验心得

这次实验感觉比原来的更有趣,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无线连接的组网,所以和同学们很有兴趣,虽然只有几个分支,但是几个的通信还是可以清晰可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型android手机的模样,以前都是看成品,这次看的是半成品,感觉很有意思。在组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刚开始不知道如何解决,就问同学和老师,有的是线的问题,由于实验器材本身的问题,导致一些松动之类的,但

21 最后实验总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在这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

22 第四章 传感器网络综合实验

Zigbee 节点控制程序设计 1.1 协调器节点工程

SimpleCoordinator 即协调器工程,如下图

协调器的应用功能代码实现文件是 SimpleCoordinator.c 在工程文件夹 App 目录下具体实现可参考源码。按下键盘上的 F7 即个编译协调器工程,编译好之后可将代码下载到协调器节点板。 1.2 人体红外传感器节点工程

SimpleInfrared 即人体红外传感器工程,如下图

人体红外传感器节点应用控制代码可参考工程目录 App 下 SimpleInfrared.c 1.3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节点工程

23 SimpleDistanceSensor 即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工程,如下图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节点实现代码可参考工程目录 App 下

SimpleDistanceSensor.c。超声波测距驱动代码请参考 ys-srf05.c 文件。

1.4 湿度传感器节点工程

SimpleHumiditySensor 即湿度传感器节点工程,如下图

湿度传感器应用控制代码可参考工程目录 App 下SimpleHumiditySensor.c 文件,其湿度的测量驱动可参考温湿度传感器驱动 dht11.c 文件

24

平台控制操作 2.1 启动程序

1)安装好程序后,打开 android 应用程序面板,找到图标 点击进入程序。

2)直接点击登录按钮,进入到系统主界面。第一次进入是系统会自动连接到 zigbee 网关然后去搜索 zigbee 网络,默认的 zigbee 网关地址为本机 IP 地址,即 127.0.0.1。

3)如果你的 zigbee 网关地址不是本机,则需要修改默认网关地址。通过按下系统‘菜单’按键,会出现如下菜单

选择‘设置’菜单,可以设置默认的 zigbee 网关。如下图:

4)设置好网关后,下次启动程序就不用再次设置了。 2.2 搜索网络

如果 zigbee 网关设置好,通过菜单选择‘搜索网络’就可以搜索

25 zigbee 网络了,正常情况下至少会有一个协调器节点,如果程序提示搜索不到网络,请检查你的网络连接和协调器是否正确连接。如果 zigbee 网络上还有其它节点,可以在网络 TOP 图上一起显示出来。如下,是一个zigbee 网络 TOP 图:

图中共有 7 个节点,其中最上面那个是协调器节点,其它为传感器节点,其中地址为 58229的灯光设备带有路由功能,属路由器节点,它下面有两个子节点,分别为人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2.3 传感器节点操作

通过搜索到的 zigbee 网络 TOP 图,可以了解整个 zigbee 网络的节点分布情况。通过点击屏幕上相应节点的图标可以进入相关节点的控制和监控操作。

下图为温度传感器的监控界面:

26

其它界面读者可以自行实验,并且去了解。

实验心得

四次实验完成了,虽然不能说自己学到了很多吧,至少对这里面的一些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科生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扩充视角,知道更多的东西。无线传感网络真的感觉很神奇,也很有发展前景,这些高尖端的技术,现在存在一些瓶颈,如果能够突破,对物联天下这个目标将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能够把传感器节点造的更节能,更低廉,更小巧,将会实现全球各个地方的实时数据采集,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为以后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在收集的数据肯定是海量的,将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一起结合起来,实现真的物物相联。

27

28

第四篇:学术报告学者网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2014年秋季学术报告会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2:30 PM - 6:00 PM

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二厅

学术报告1:Energy-Efficient WiFi Fingerprint-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摘要:Indoor localiz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 gain popularity in mobile user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is to leverage the pervasive Wi-Fi infrastructure via fingerprinting-based inference. However, a Wi-Fi device must frequently scan for Wi-Fi signals during localization, leading to high power consumption. Moreover, switching to the scanning mode disrupts data communication of Wi-Fi interfa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called ZiFind that exploits the cross technology interference in the unlicensed 2.4 GHz frequency spectrum. ZiFind utilizes low-power ZigBee interface to collect Wi-Fi interference signals and adopt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extract unique signatures as fingerprints for localization. To deal with the noise in the fingerprints, we design a new learning algorithm called R-KNN that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localization by assigning different weights to fingerprint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ir importance. We implement ZiFind on TelosB motes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through extensive experiments in a 16,000 ft2 office building floor consisting of 28 rooms. Our results show that ZiFind leads to significant power saving compared with existing approaches based on Wi-Fi interface, and yields satisfactory localization accuracy in a range of realistic settings.

报告人简介:

牛建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信息学院做博士后,2009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1-2011.2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获得2012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理事、计算机学会开放式并行与分布计算专委会、无线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YOCSEF委员。是Infocom 2014 DySon workshop TPC Co-chairs,IEEE CPSCOM 20

13、SEC 200

8、IWCMC等国际会议的联合(副)主席,是InfoCom,ICC, WCNC, Globecom和LCN等国际会议的TPC成员。是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和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编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大基金1项、国家核高基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5项、航空基金1项,诺基亚、航天17所等科研院所联合研究课题20余项。在移动计算研究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诺基亚公司产品。在IEEE INFOCOM, ACM Multimedia、ACM CHI、Sensys、ACM Transactions i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ELSEVIER)、Neurocomputing等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IEEE ICC 2013, IEEE WCNC20

13、IEEE ICACT 20

13、IEEE GreenCom 20

10、CWSN 2012最佳论文,联合出版学术著作1部,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已授权2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5项,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近年来的研究方向是:(1)嵌入式与移动计算;(2)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

学术报告2:基于图搜索的Web服务组合子片段推荐

摘要:随着Web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开放地理空间联盟依据Web服务规范,构建并发布了很多Web服务,这些Web服务可组合为服务片段,以增值服务的方式实现用户特定的业务需求.在此情景下,如何有效地发现合适的服务组合子片段并推荐给用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搜索的方法.首先,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方法计算两个服务操作的参数名字和文本描述之间的相似度,从而衍生出服务操作之间可调用的可能性,据此构造服务网络模型.依据用户的特定业务需求,可确定满足该需求的初始服务操作和终结服务操作,采用图搜索算法发现可选的服务组合子片段集合,参照标准对服务组合子片段进行评价并排序,从而给用户推荐最满足其需求的服务组合子片段.基于GMU的地理空间Web服务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揭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报告人简介:

ZhangBing Zho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hina, and is an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TELECOM SudParis, France.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database, and sensor network middleware. He has published over 70 research papers at dec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He serves as a track chair, a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and a reviewer at man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journals.

学术报告3: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近研究进展

摘要:该报告主要分为5个部分:物联网框架、无线传感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韩光洁,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任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常州市传感网与环境感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绿色计算及普适计算等。近年来在IEEE TIE, IEEE WCM和IEEE TPDS等国际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30余篇, SCI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SCI期刊论文35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为55,已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共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5项(已授权1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任14种国际期刊(其中包括IEEE Network Magazine等SCI期刊6种)编委。

学术报告4:GSD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和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网络安全和数据压缩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提高网络安全可以使得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窃取和复制,从而确保用户和企业的隐私不被泄露。而数据压缩可以使得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使用尽量少的数据来代替原有的数据,达到减少传输能耗的目的。这对本来能量就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将设计一种基于GSD(微粒大小分布)的算法,来解决以上的两类问题。GSD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算法。仿真结果证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中,利用GSD算法能够判断网络中有无恶意节点的加入,而在数据压缩的研究中,特别是视频和图片数据中,GSD算法能够在保持原有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数据传输量,并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吴晓鸰,于2001和2003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8年获得韩国庆熙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作为高级工程师就职于韩国ATLab公司。2012作为海外人才引进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智能控制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近20项、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EI期刊论文和EI国际会议论文共40余篇。吴晓鸰博士现担任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局专家库入库专家,广州骏望科技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合作导师。她也是IEEE Member以及多个SCI期刊的guest editor和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session chair。

吴晓鸰博士一直从事无线传感网、普式计算、触摸传感和嵌入式平台等方向的开发与研究。在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一种能量优化的智能路由协议和一种新的覆盖和能量平衡的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此研究内容发表论文于顶级国际会议Percom 2008。在韩国ATLab公司工作期间,研发了三种触控装置的触摸定位算法,成功应用于ATA系列触摸芯片,申报了7项国际专利,均已授权。

吴晓鸰博士现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建设、和部分实验室建设,于2013获得了竞争性很强的“2014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人才项目。作为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共承担项目10项。

第五篇: 携程网调研报告

班级:旅游管理1001班

调研团队: 周欠欠

朱梅艳

周丽君

张金新

1

目录

一,调研概要...............................................

(一) 调研目的........................................

(二) 调研对象........................................

(三) 调研过程........................................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企业概况.......................................

(二) 运营现状.......................................

(三) 主要优势........................................

(四) 存在问题........................................

(五) 行业情况........................................

(六) 发展前景....................................... 三,建议与总结

2 一 调研概要

(一) 调研目的

以大学生调研的身份进入携程网企业,了解携程网企业信息,了解携程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二)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界定为携程网。

主要的调研内容:携程网的概况,运营现状,优势劣势,所处的行业情况,发展前景等。

(三) 调研过程

网上搜集有关携程网的资料,图书馆借阅携程网带你旅游之类书籍,调查济南相关旅行社了解携程网信息。

二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企业概况

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创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厦门、青岛、南京、武汉、沈阳等十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员工超过5000人。于2003年1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

携程旅行网向超过五千余万注册会员提供包括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高铁代购以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目前,携程旅行网拥有国内外五千余家会员酒店可供预订,是中国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每月酒店预订量达到五十余万间夜。在机票预订方面,携程旅行网是中国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在四十五个大中城市提供免费送机票服务,每月出票量四十余万张。

(二) 运营现状 (1) 发展历程

1999年10月 携程网开通

2002年03月 酒店预订量创国内酒店分销业榜首 2003年10月 机票预订网络覆盖国内35个城市

2003年12月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纳市3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纪录 2004年02月 与上海翠明国际旅行社达成合作进军度假市场 2004年09月 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国内首张双币种旅行信用卡 2004年10月 推出全新360°度假超市,首推休闲度假旅游概念 2005年09月 注册会员数突破1000万人 2006年03月 进军商旅管理市场

2008年03月 携程旅行网英文网站全新上线

2009年11月 携程杯授予为“世博游”指定旅行社 2010年04月 “携程无线”手机网站正式上线

2010年05月 携程信息技术大楼在江苏南通正式落成 (2) 公司理念

3 1) 经营理念

携程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以团队间紧密无缝的合作机制,以一丝不苟 敬业精神、真实诚信的合作理念,创造“多赢”伙伴合作体系,从而共同创造最大价值。 2)

服务理念

Convenient – 便捷(不让客户做重复的事) Thorough – 周全(为客户做一切可能做到的事) Reliable – 可靠(不让客户担一点心) Intimate – 亲切(让客户听到我们的微笑)

Professional – 专业(让客户感觉我们个个是专家) Sincere – 真诚(全心全意地为客户着想)

(3) 主要业务

1) 酒店预订:携程拥有中国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为会员提供即时预订服务。我们的合作酒店超过32000家,遍布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5900余个城市。

2) 机票预订:携程旅行网拥有全国联网的机票预订、配送和各大机场的现场服务

系统,为会员提供国际和国内机票的查询预订服务。

3) 度假预订:携程倡导自由享受与深度体验的度假休闲方式,为会员提供自由行、团队游、半自助、巴士游、自驾游、邮轮、自由行PASS、签证、用车等全系列度假产品服务。

4) 商旅管理:商旅管理业务面向国内外各大企业与集团公司,以提升企业整体商

旅管理水平与资源整合能力为服务宗旨。

5) 特约商户:特约商户是为VIP贵宾会员打造的增值服务,旨在为VIP会员的商

务旅行或周游各地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6) 旅游资讯:旅游资讯是为会员提供的附加服务。由线上交互式网站信息与线下

旅行丛书、杂志形成立体式资讯组合。

(4)发展现状

苦心经营6年多,携程的旅游度假业务终于站至新高度。11月3日,携程旅行最新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受世博会效应等利好因素带动,第三季度携程净营业收入为8.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旅游业务实现营收1.41亿元,占携程当季营收的比例已达17%。

目前,携程旅游业务拥有自由行、团队游、半自助、巴士游、自驾游、邮轮、自由行PASS、签证、用车等全系列度假产品服务,在全国有30多个出发城市,千余条线路覆盖海内外200多个目的地,年出行人次超过100万,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社。在自由行方面,携程连续多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名。

另外,携程的商旅管理业务经过多年的耕耘,如今也进入了收获期。今年第三季度,携程商旅管理业务的营收达到了3400万元,同比增长37%。

携程旅游网现在每天的访问量约为10万人,网站页面点击约为100万,携程网目前占据中国在线旅游50%以上市场份额。 (5)盈利模式

携程旅行网的盈利模型主要由网站、上游旅游企业和网民市场构成。其目标市场以商旅客户为主,同时也将观光和度假游客列为其重要的目标市场。酒店和机票预订是网站的主营业务,同时,携程旅行网还将酒店与机票预订整合成自助游和商务游产品。对于商旅客户,携程也推出了一些组团线路,不过大多是出境游,而且数量有限。此外,携程还建立了目的地指南频道和社区频道,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良好的环境营造成为了盈利流程中不可或缺的辅 4 助因素。

携程网的收入大多来自于各种中介业务的费用收取,通过收取服务费用来实现盈利。 携程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酒店预订代理费,这是携程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虽然携程也明确了网上支付与前台支付的区别,但是大多只提供到目的地酒店前台支付房费的办法。所以,携程的酒店预订代理费用基本上是从目的地酒店的盈利折扣返还中获取的;

2)机票预订代理费,这是从顾客的订票费中获取的,等于顾客订票费与航空公司出票价格的差价;

3)自助游与商务游中的酒店、机票预订代理费,其收入的途径与前两项基本一致; 4)线路预订代理费,携程通过与其他一些旅行社的合作,也经营一些组团的业务,但这不是携程的主营业务。除了酒店预订大多采用酒店前台支付的办法,对于其它三项的交易而言,顾客既可以选择网上支付,也可以选择线上浏览、电话确认、离线交易的办法。虽然携程也采取了积点奖励的办法来鼓励网上支付,但是大部分交易还是离线完成的。 (6)推广方式

1)奖励优惠政策:携程网通过奖品和优惠来鼓励和回报客户、参与携程旅行网各项活动的客户和网上消费的旅游者,同时对“捣乱者”给予一定的惩罚。奖品设置为“携程里程”,用户拥有一定数额是携程里程后将得到不同级别的实际奖励。

2)网站合作:携程网与搜狐、网易、国中网、上海热线、21cn等著名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开展了合作,包括网上合作推广、邮递列表推广、联合开展网上活动等。

3)传统推广方式:携程网宣称和各大媒体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还举行、参和支持赞助各种活动,如空姐大赛、模特大赛等活动。

(三) 主要优势

携程网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几个独特的竞争优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优势一,规模效益。携程网与国内外超过5000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了覆盖国际国内绝大多数航线的机票预订网络。规模化的运营不仅可以为会员提供更多优质的旅行选择,还保障了服务的标准化,进而确保服务质量,并降低运营成本。

优势二,先进的管理体系。携程将服务过程分割成多个环节,以细化的指标控制不同环节,并建立起一套测评体系。同时, 携程在国内旅游业种率先采用了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体系。目前,携程各项服务指标均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也随之大幅提升。

优势三,技术。携程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化服务系统,包括:客户管理系统、房量管理系统、呼叫排队系统、订单处理系统、E-Booking机票预订系统、服务质量监控系统等。依靠这些先进的服务和管理系统,携程为会员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优势四,提到了一个Oen-stop shop的概念,不光可以在门店里订到酒店机票,还能订到旅游、租车,在目的地指南和社区里还能看到游记和目的地介绍。

优势五,提供了丰富的预订和支付方式。携程网不仅提供了网络预定系统,还成功建立了中国旅行界第一大的"Callcenter"呼叫中心,中心具有90个席位,预订服务员107名。携程的呼叫中心采用最先进的第三代呼叫核心技术CTI(计算机电话综合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 效率,日接电话最高可达45000只,是国内旅行界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呼叫中心。支付方式方面,携程网可以接收不同的信用卡、借记卡、支付宝等多种的支付方式。

优势六,UGC在旅游网站的运用。UGC,全称为Users Generate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实际上消费者也在分享这样一个信息,旅游者就成了积极主动的一个信息的创造者。第二步就是让消费者通过旅游资讯的人,了解消息,最后能够转化为产品。携程网通过网上社区,积累知识以后,可以提供相应的旅行服务包括使业务更加多元化,另外通 5 过线上线下的服务,共同推广这个产品。携程每个产品的开发,并不是简单地说外面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每一个产品的开发都会按照网友在网上的要求,通过BBS、通过游记、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开发产品,保证携程不断创新。携程网的网络评价系统,在“酒店点评”方面,已经有了23万回复。携程网的评价系统,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携程预定才能写这个评语,这大大不排除灌水和使坏的行为,相对来说质量明显有了提高。通过酒店点评,客户能得到真实、全面、及时的消息的反馈。这个后来的消费者对酒店业务的预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顾客会通过酒店点评来改变选择哪一家饭店。

优势七,服务2.0。携程网一直倡导的服务企业从1.0模式上升到2.0模式。所谓的服务2.0有三个性,包括交互性、工具性、体验性。从交互性来说,携程网首创了全球的酒店的点评功能,实现了酒店会员以及网上三方的有效互动。工具性方面,现在中国电信也转型,不光可以查号码,还可以订酒店、机票。最后还有一个体验性。携程网在全国各大机场设有度假体验中心,候机的乘客可以 在度假体验中心中享受网上的体验,察看资讯,预定机票。

优势八,企业文化。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团队间紧密无缝的合作,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真实诚信的合作理念,创造"多赢"伙伴式合作体系,从而共同创造最大价值。 携程网的成功不仅大大加快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广大的旅游者的出游提供了真真切切的方便和实惠。 发展前景

就整个旅游业电子商务整个行业来看,相对于其他对物流要求甚高的行业而言,旅游业的客户分散、对物流要求不甚高,非常适合发展电子商务。据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后五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订购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而另一项调查更是显示,现在通过网站了解外出旅游信息的游客已经上升到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消费群体,其中38.5%的网上交易涉及旅游、交通和饭店预定业务;在法国最受欢迎的网站中,约一半是关于旅游和交通资讯的。据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福瑞斯特(FoM缸)调查表明.网上旅游交易将成为网上零售业的巨头行业之一。1999年全球有1400万人使用互联网定购了总值为78亿美元的旅游服务产品,预计到2000年通过互联网从事旅游商务活动的人数将达到7000万,到2004年全球旅游网上交易额将达到320亿美元。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成长的幼年期,旅游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携程网作为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领头羊,自然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大趋势而把握住发展的机会。面临着大批的复制者,只要能够继续开拓创新,开展出旅游业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摆脱掉传统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功能模式。将旅游信息的编辑、传播、检索和导航加以创新和优化;将旅游产品(服务)的重点转移到线上运作;将可以对各种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开展各种网上宣传活动,并利用网络平台开拓新的市场销售渠道;将用户的需求定制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加强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最应该把握住的就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借助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线进驻移动互联网行业。

(四) 存在问题

虽然携程旅游网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可以说非常的成功了。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携程旅游网仍然要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目前携程旅游网投资的项目中,主要是B2C的经营模式。B2C的电子商务系统使旅游者能够足不出户的获取信息和服务,虽然节约了人力资本,但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各个项 6 目在未来不得不面临激烈的竞争。比如说客户资源,当客户资源有限时,网络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

其次,携程旅游网建立的时间很短,经营团队的经验有限。因为是新兴的行业,所以在这方面的经营管理面临经验少、无现实模式可循、预期不定等问题。虽然可以借鉴外国成功案例模式,但是毕竟中国的国情不同,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不同,所以仍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第三,携程旅游网经营的旅游产品大多都来自其他的上游供应商,而旅游产品的特性之一就是他的不可替代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上游供应商停止供应产品,将会沉重打击携程旅游网的业务。

第四,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传统的购物方式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惯性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适应改变来面对虚拟的旅游产品,使用虚拟的电子货币。

第五,基础设施不健全。电子支付手段的不健全,网络银行缺乏提供有效,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使得电子商务难以顺利发展。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许多地区的网络数据的传输的速度很慢,消费者对于打开图片等信息的等待时间感到厌倦,这些网络设备物理设施严重阻碍了携程旅游网的发展。

第六,目前网络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旅游网站,竞争非常的激烈。虽然他们在市场细分上有所区别,但是这些网站仍然或多或少的给携程网经营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其三大主要竞争对手为艺龙旅游网、 乐途网、芒果网。

第七,价格不再具备优势。携程网其本质是个中介机构,只不过借助了互联网作为工具,作为中介最大的风险在于中介双方直接交易而绕开了中介机构。就比如说,在酒店的盈利折扣中用户完全可以和酒店通过携程网取得联系后双方再直接交易,重新分配携程 所应得的中介差价而避开携程网。机票预定费,航空公司也在开通自己的网上订票业务,避免损失中介所分得的那一部分利润。因而,需要携程提供更多具备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自助度假业务就将机票和酒店业务整合在一起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从它的发展方向来看,互联网对它而言只是一个信息和资金的流通平台。

第八,服务成本较高。携程希望能像制造业那样把服务流程分割为若干环节,从服务态度、回复速度等诸多因素着手,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但是,携程要建立这样的服务,必须加大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

第九,客户资源竞争激烈。在携程旅行网目前的投资项目中,主要是BtoC的经营模式,BtoC的电子系统使旅游者能够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网站为不同旅游者提供的种种服务,虽然这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本,但其经营模式的各个项目在未来不得不面临激烈的竟争,如客户资源。当源有限的时候,网络企业之间各个项目之间的竞争将变得越发激烈。

第十,业务媒介只限于互联网。业务对象则只为互联网用户,对其他人群的市场影响力小。尤其是现在internet越来越方便,外出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家宾馆和酒店,旅行社或地区都有当地的旅游网页和信息,所以ctrip.com的信息更新就比较慢,而且价格上的优势就不再明显。

7 另外还有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交易安全、在线支付等问题。

(五) 行业情况 (1)产业情况分析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朝阳产业。下面我们借助分析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来了解一下在线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让我们看到中国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内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推动服务业务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张将给我过旅游业在国际舞台上活动带来更大的发展平台与空间;中国的社会安平,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全面的发展时期。

近些年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加上旅游市场的快速形成,促进了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形成。据有关数据统计,预计未来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维持在45%左右。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以携程网为代表的在线旅游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也随之迅速增长。未来的在线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8

(2)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现有竞争企业间的竞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在线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携程网将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目前携程,艺龙,芒果三家企业占在线旅游市场份额的70%以上,另外不到30%的份额由 快乐C行,遨游网,牛途,同程、去哪儿、乐途等网站分割。

目前,携程占据中国在西安旅游50%以上市场份额,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

目前,西城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艺龙,遨游网和芒果网,但三大计划ing争对手尚不具备实力与携程正面对抗。

总结一下

(1) 模仿者众多,却难以超越

(2) 一些竞争者背靠强大的国有控股旅游集团,资金雄厚。

2,新进入者的竞争

携程网在在线旅游市场中实力雄厚,受威胁入侵程度较低 (1) 携程网已经形成规模经济

据数据统计,携程网同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0余家酒店建立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关系,与国内外超过5000家航空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机票预订网络已覆盖国际国内绝大多数航线,送票网络覆盖国内52个主要城市,又有亚洲旅游业首届一指的呼叫中心,其坐席数已近4000个。携程网与大型酒店合作,收购旅行社,形成了规模经济,收威胁入侵程度较低。 (2) 产品差异化明显 1)专业化的经营模式 2)先进的制度和管理 3)务实而谦逊的企业文化 4)先进的后台技术

5)信息整合建立核心资源优势 6)顾客忠诚度高

因此,其受到入侵程度较低

(3) 转移购买成本因人而异

由于携程网的特色服务,如积分等,对于携程网的老顾客而言转移购买成本较高,对于新用户或较少使用携程网的顾客来说,转移成本相对而言是较低的。 (4) 资本需求大

在线旅游产业的资本需求还是很大的,不仅要有互联网的支持,还要与旅游业涉及的其它企业合作,所以说投资是很大的,行业进入壁垒高,避免了很多小企业进军在线旅游业,从而减少了新进入者的竞争威胁。

10 3,替代者的威胁

(1)传统线下旅行代理机构

不便捷,对于一部分中老年顾客,降低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经济,产品,信息风险。但是随着传统线下旅行社的管理模式的进步,加上传统的旅行社在度假管理方面的产品优势是携程网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的,因此对携程网的冲击很大。 (2)机票、酒店等直销优惠渠道

便捷,对于不采购“机票+酒店”组合产品的客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很多航空公司加大了自己的直销力度,在航空公司网站上你可以买到比携程网更低的价格。

但是,携程网拥有两大优势使其处于一个比较有力的竞争形势下,一是王城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拥有充足的资金;二是拥有国内做多的顾客群体。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其现在面临的替代品威胁不大。 4,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分析

由于携程网接受网络个体散客较多,因此买房大批量或几种购买的情况较少,讨价还价变得不是很容易。加之顾客在携程网订票积累下习惯,再加上会员制度与优质服务,购买转移成本就会相应较大,在这一层面,携程网对手的威胁变小,因此买方讨价还价能力总体来说较低

就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方面而言,携程网所处的行业环境是较优越的。

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携程网的供应商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电子设备供应商,航空公司,酒店宾馆,旅行社。 携程网的各家供应商集中化程度较低

(六) 发展前景

就整个旅游业电子商务整个行业来看,相对于其他对物流要求甚高的行业而言,旅游业的客户分散、对物流要求不甚高,非常适合发展电子商务。据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后五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订购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而另一项调查更是显示,现在通过网站了解外出旅游信息的游客已经上升到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消费群体,其中38.5%的网上交易涉及旅游、交通和饭店预定业务;在法国最受欢迎的网站中,约一半是关于旅游和交通资讯的。据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福瑞斯特(FoM缸)调查表明.网上旅游交易将成为网上零售业的巨头行业之一。1999年全球有1400万人使用互联网定购了总值为78亿美元的旅游服务产品,预计到2000年通过互联网从事旅游商务活动的人数将达到7000万,到2004年全球旅游网上交易额将达到320亿美元。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成长的幼年期,旅游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携程网作为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领头羊,自然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大趋势而把握住发展的机会。面临着大批的复制者,只要能够继续开拓创新,开展出旅游业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摆脱掉传统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功能模式。将旅游信息的编辑、传播、检索和导航加以创新和优化;将旅游产品(服务)的重点转移到线上运作;将可以对各种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开展各种网上宣传活动,并利用网络平台开拓新的市场销售渠道;将用户的需求定制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加强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最应该把握住的就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借助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线进驻移动互联网行业。

11 三,建议与总结

第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迅速,广大网友们的电子商务意识都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据了解,美国电子商务比我国发展的早,而且发展的要好很多,每年美国网上交易正常流失的税款都可以达到十亿美元左右,但是美国政府为了扶持互联网经济,依然采取网上交易免税措施。从美国政府对待电子商务的态度来看,我国政府也一样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停滞不前或者倒退。我国电子商务事业从根本上说发展得并不是非常理想,一个泱泱大国,拥有着世界排名第二的互联网用户,可是实际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人数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百分比,这就说明我国政府不但要在政策是大力扶持,而且要多花心思在如何打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瓶颈上。如果说我国电子商务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那么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一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作为主流就是为孩子的发展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到底我国电子商务接下来会如何发展还要拭目以待,但是共同的愿望是我国电子商务能够迅速健康的前进,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取消携程传统的代理模式。不管是垂直引擎搜索,还是旅游超市,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被媒介“妖魔化”的携程之后,有无数的后起之秀在努力地做出新的尝试。作为携程最大的竞争对手,Expedia对于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这杯羹似乎垂涎已久。在到到网以酒店点评扣开中国旅游的大门之后,Expedia旗下的TripAdvisor又迅速收购以垂直引擎搜索模式运营的酷讯,将在线旅游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不得不承认,Expedia对于中国在线旅游的包围战是有计 划并且蓄谋已久。携程的成功,代表的也仅仅只是代理商模式的成功。庞大的在线旅游市场中,只要你能寻找到市场的“空白点”,打破传统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们的固有思维,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携程并非不能超越,成功需要的只是创新和时间。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创新之路注定是漫长并且曲折。

第三,为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设立专业的旅游指导,根据顾客的旅费要求,景色要求,以及潜在的美食要求,商务需求,导游或驴友需求以及其他需求等提供不同价位的旅游线路,并给于最佳线路,最佳旅游航空时间。给予顾客最大价值的旅游需求。满足未来营销中的客户定制营销。此可收费,设立vip客户,加年费。利用对顾客的主要旅游景点的分析,逐渐依受欢迎度在各个景点逐渐布局,设立最经济实惠的旅游酒店,沃尔玛已经证明最大的公司还是要以向民众提供实惠靠拢。毕竟穷人占大多数。增强与酒店和航空,景区的联合。例如客户信息的互动,一张携程会员卡既可以帮助会员享受优惠,又可以给酒店和航空带来客户的爱好信息,客户出游信息。

第四,全面扩张港台市场。今年2月初,携程旅行网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6.84亿港元收购香港永安旅游90%%股份。去年,可谓是携程的“收购”年。携程增持台湾旅游网站eztravel股份,进军台湾旅游市场,然后继续增持如家股份,马不停蹄的收购线下旅行社等。这些举措一方面帮助携程打通产业链上的环节,另一方面又助携程开拓新的市场。而通过收购香港永安旅游业务,携程可以进一步开拓香港市场,寻找新的利润点。由此可见,2010

12 年也将是携程继续开疆扩土的一年。艾瑞咨询预测,随着国内旅游市的逐渐复苏,2010年携程将会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香港永安旅游业务可以帮助携程全面打开香港市场,给其带来的新的营收增长点。

第五,把握当代旅行需求,构建现代商业模式。目前商旅业务和度假业务将是携程的发展重点,携程的打算是在未来依靠机票、酒店、商旅、度假四条腿走路,各个业务之间的比重维持在25%%左右,而目前,携程的机票和酒店业务占据了销售的90%%。如此一来,携程将能尽量减少对机票和酒店的依靠,这也是退路之一。

第六,缩减加盟酒店数量。目前,携程不是酒店太少,而是酒店家数过多,有限的客源被分散到数量众多的加盟酒店中,结果是哪家酒店都吃不饱,效果不明显,这直接导致酒店返佣的下降,以及酒店不愿意也不可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削减酒店数量,首先要果断砍掉那些设施、服务不符合标准的酒店,然后在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酒店中,实施竞价推荐,这样能自然控制酒店数量,同时保证佣金上升,且形成良性循环,直接带来:合作酒店客源大增,酒店提供的服务更好,消费者更满意。

第七,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目前,携程大概有数百万的活跃会员,能成为携程会员的,其中80%都是需要长期出差的公司中层职员,而且这些客户绝大部分集中在全国经济发达的前10大城市里,因为不是经常性出差是不会办理携程会员卡的,职位太低、太高也都是不需要通过网络预订酒店的。而这部分的会员的出差行为是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那么携程应当去哪里找新增客户?继续在现有客户类型中发展?当然,大城市的商务出行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在这部分人群里,携程新拓展的客户也许仅仅能抵消因为经济危机而削减商务出行的客户。

第八,提高销售效率

客户为什么不预订?我们需要了解客户接到携程销售手册后扔掉的原因!

(1) 我坐的是火车硬座,你册子上根本没有符合我的酒店,我本不是你的目标客户,浪费; (2)我有亲戚、朋友、接待方安排,不需要预订; (3)我是回这座城市,所以不需要预订;

(4)我到/出车站(机场)前通过别的方式预订了,所以不需要; (5)我怕通过你们预订价格高,还是我自己找吧,我可以和前台砍价。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5大原因,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后果:找不到目标客户,销售手册的转化率很低,销售成本大大增加。携程在新增市场需要改变自己的销售模式,以规避以上几点。除此之外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销售手册的形式要改进,分城市精准发放,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内容;

(2)酒店的介绍形式要改进,包括交通、安全、性价比、舒适度等,各项要分别打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客人使用

第九,改变市场策略

针对以上三点,对于新增市场、新增客户的销售策略提出如下建议:

13 (1)销售方式:针对

二、三级城市,针对偶尔出行的人群以线下销售为主,网络销售只做为辅助;

(2)销售体系:在原有销售体系以外,建立全国销售渠道,以渠道为主,直销为辅; (3)销售策略:对确切的客户在最关键的时刻进行最精准的营销!

确切的客户:我们可以把订票而不是去排队买票的、坐火车卧铺或飞机的、我们清楚知道他的去向的客户称为确切客户;

关键的时刻:毫无疑问酒店预订销售的最佳时刻是在客户拿到车票(机票)后的第一时间,因为客户没拿到票就没确定行程,不会在票拿到之前预订酒店的,而当客户到达车站或机场时,至少已经有50%以上的客户已经没有酒店预订需求了,因此,我们的最关键的时刻是在客户拿到票而又没有到达车站(机场)的第一时间;

精准的营销:在确切的客户拿到票的同时,我们及时送达我们制作的他所要去的城市的出行指南,包括酒店、餐饮、购物、旅游等,同时我们告诉他选择我们所能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4)销售方法:代理商和当地数量众多的订票点达成合作,只有订票点能在第一时间清楚的知道什么人预订了到哪里的票,代理商和当地的订票点达成合作后就能在第一时间对出行人群进行分类锁定,从而实现对酒店预订客户的提前截流。如果能建立起庞大的代理商队伍,覆盖全国数万的订票点,将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全面覆盖新增市场,同时酒店预订和机票预订、旅游服务之间其实是互为促进的,相信以上建议能对携程的酒店预订市场带来较大提升,同时整体拉动机票预订、旅游服务业务。

结语

通过这次对携程网的调研,我们认识了不怎么关注的携程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个企业的营销更要关注满足顾客的需要,还有企业要不断的创新,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实现企业的价值。

第六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3 3 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

网上购物已成为当前一种非常流行的购物方式,而大学生作为网上敏感人群,更易接受及掌握这种方式,因此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要素进行研究,对网上商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以下是我能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网购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3 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以供大家参考!

[网购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3 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

一、摘要:

随着网络普及,电脑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

力的期望。

二、引言: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学校里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

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三、调研报告正文:

(一)调研方案

1、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正以越来

越强的力度冲击着各国的消费群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不可忽视的进行网购的庞大群体。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2、地点:XX 的部分高校

3、对象:部分高校的在校本科生

4、方法:网上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XXX 份,有效问卷 XXX份,)

5、时间:XXXX 年 XX 月 XX 号 XXXX 年 XX 月 XX 号

(二)调研结果部分数据分析

1、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

从我们的《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经常购买的产品类型。首先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服装类产品,其次是选择在网上充值话费,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数码和图书类产品。

2、大学生网购过程中是否有受骗的经历

网上购物,看不见,摸不着,即便商家需讲求信用,但一些无良商家还是借此欺骗顾客,从而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还是有部分人有受骗的经历。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情况分析

消费的金额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决定,而大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 30-60 段和

60-100 段,其中女生偏多。

金额数男女男生所占比列女生所占比列

30 以下 21130.180.07

30-6027890.240.48

60-10027650.240.35

100-1130.180.07

200 以上 1860.160.03

注: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普遍比较低,主要集中在 30元-60 元和 60 元-100 元,男女生相比,在 100-200 元之间和 200 元以上,这两档男生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

4、大学生对于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情况分析

网上商品无论图像多么的吸引人,颜色艳丽,但都可能经过修改,跟实际收到的有所色差及型差,所以有时购物人对收到的商品会不满意,觉得被商家欺骗。

满意程度人数所占比列

很满意 60.02

[网购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3 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

一、调查目的

当今的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加上大学生青春阳光、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而网络购物的时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为了了解当今青年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的情况,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

以及了解大学生网购行为以及他们对网购的看法,对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学生进行了网购情况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 4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40 份。其中女生 26 人,男生 14 人。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 9 人进行网购,比例为 22.5%;大二的有 15 人,占 37.5%;大三的有 11 人,占 27.5%。只有 5 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2、本次调查中,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数据显示,每月一次的有 9 个,占总数的 25.7%,有 19 个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占 54.3%,每年一次的同学有 5 个,占 14.3%。还有 2个,5.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 100 以下和 100~500 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 45%,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3、经调查,大学生网购商品中,服装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 37.5%,其次是数码产品 27。5%,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 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4、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 6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所有同学都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 80%的人以后会尝试网购。

5、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购物方便快捷而选择网购的占

网购人数的 60%,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网购产品种类多样,可以对比从而挑出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在众多大学生选择的购物网站中,有 57.1%的大学生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 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有些商品质量较差,占 30%。

7、同学们网购为了安全性考虑,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宝,占比例的60%,货到付款占22.9%,网上支付占17.1%。

三、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

1、大学生的追求时尚性,他们跟随时代趋势。而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购物使大学生寻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闲置资金,所以总想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网购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上亲自买要便宜;

3、网上卖家更多,选择余地更大,能够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4、大学生大多熟练使用计算机,对网购容易接受,而且引导潮流,如今网购就是时尚的潮流;

5、网购方便,不去自己花太多时间逛商场,很容易找

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四、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

1、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购物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就使得同学们在网上购物时容易被欺骗,有时候会买到假货,得不偿失。

2、大学生的金钱大部分都来自于父母,由于网上购物的便捷性和时尚性,使有的同学花更多的钱更频繁去网上购物,甚至形成网购瘾,造成生活费的高度开销。

3、网络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当事人不能够亲身了解商品的质量,当买到的商品与自己期望的不一致时,较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五、对策分析

1、大学生要学会理性购物,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当在网上购物平台购物时要细心谨慎,注意对商品的真假鉴定,防止被骗。

2、在网上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了解每一个细节,购买性价比的网络商品;当购买比较贵重的数码产品时,应当去实体店购买。

3、网上购物平台管理方也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环境的整理,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让广大买家更能安心淘宝。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已经形成一种流行趋势。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不选择网上购物。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青年大学生具有追求时尚和容易从众的心理特点,而网上购物的快捷性、时尚性,又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物。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存在的弊端,网上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若操作不当或遇到非法分子,就会受到欺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网购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3 篇 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文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据 CNNIC 于年 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者从年龄来看以 18~24 岁的为最多(43.6%)。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 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 3 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

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但是其中也分为了两派,一派人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其他人则对网络购物有一定的顾虑。针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简介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

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与结果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2、调查方法:

通过口头询问,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至大三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各特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运用网络的频繁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对于一些网络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好于女生,这可能是导致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多于女生的原因之一。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年龄特征

现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 18~24 岁的范围内,而18~22 岁居多。经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要多于大一,且网络购物的次数同样要对于低年级。因此可以看出,网龄对于进行网上购物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高网龄的人群同时也是进行网购频繁的人群。

3)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支付力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大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必须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集中于 400~800 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花费外,才会去考虑进行一些额外的消费。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原因分析

1)不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其不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并不是不会,或是对网络购物了解的比较少,多数原因集中于其对网站的不信任,怕受骗上当,质疑网络的

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等都是在消费者进行的时候才能切身体会的。因此,诸多原因的存在让很多人不愿意尝试进行网络购物。

2)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

通过访谈,多数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表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多是看好了其便利的特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

1)获知渠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2)选择原因

网站的选择通常看的是该网站的知名度、信誉、信用等。大学生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较高。所选择的网站也大多集中在几个比较大型的网站,比如淘宝网、易趣网。

4、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购买行为特征

1)购买的商品类型或服务类型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网上最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服装鞋帽、书刊、在线充值、票务 138257.html

上一篇:施工实习个人总结下一篇:施工财务工作总结